『壹』 三年級上冊數學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三年級上冊數學必背知識點如下:
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單位。
2、在計算長度時,只有相同的長度單位才能相加減;單位不同時,要先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再計算。
3、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4、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5、倍是兩個數進行比較的一種關系,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水就可以說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也就是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其計算方法是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
『貳』 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知識點如下:
1、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或正方形時,拼成的圖形長和寬越接近(或長、寬相等)時,周長最短。
3、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
4、鍾面上有3根針,它們分別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5、計算一段時間,可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
『叄』 小學三年級數學重點是什麼
第一單元:測量
1、毫米、分米的認識:
(1)會用厘米估計常見物體的長度,並在實際測量中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
(2)通過測量活動,實際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約有多長,會用毫米和分米作為長度單位進行估計。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會用這些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4)能完成有關的計算和應用,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認識: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長度單位,知道1千米大約有多長,並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噸的認識:
(1)了解"噸"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質量單位,知道1噸大約有多重,了解質量單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噸、千克、克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加法:
(1)能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搜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3)能熟練完成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
2、減法:
(1)能從實際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估算的過程,並逐步學會合理、恰當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結果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4)能熟練完成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加減法的驗算: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減法驗算方法的數學依據和意義,並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加減法進行驗算,並逐步養成對自己的計算進行驗算的好習慣。
第三單元:四邊形
1、四邊形:
(1)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四邊形的特徵,能利用特徵辨別哪些圖形是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能辨別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平行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
(3)滲透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系和區別。
3、周長:
(1)結合具體實物和圖形理解並准確掌握周長的概念,並能用數學語言描述給定圖形的周長。
(2)能用不同的方法測量或計算給定圖形的周長,能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大小。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熟練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5、估計:
(1)在准確掌握長度單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當的估測某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包括周長)。
(2)能利用估測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1、例1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除法的含義,並回顧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情境,經歷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2、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余數的含義。
(2)探索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積累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3)能口算或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並能解決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實際問題。
3、例3
(1)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理解有餘數除法和余數的含義,並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對許多有餘數除法算式的觀察、分析過程,探索並掌握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
(3)能利用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直接判斷有餘數除法計算的正確性。
4、例4
(1)能靈活利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最多"、"至少"等詞語的含義,並學會用"去尾法"和"進一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五單元:時、分、秒
1、秒的認識:
(1)認識秒針,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知道:秒針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夠准確讀寫出鍾面上的時刻,能熟練進行時間單位的換算。
(3)體驗1秒鍾和1分鍾分別有多長,逐步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時間的計算:
(1)能利用時、分、秒之間的關系正確完成相關比較、換算和計算。
(2)能解決生活中的關於時間計算的實際問題,體會時刻和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實踐活動(一):填一填、說一說
1、學會從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數學信息。
2、在具體活動中學會記錄、學會交流、學會傾聽。
3、利用活動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遵守時間、珍惜時間,早睡早起等)。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1、口算乘法:
(1)能從具體情境中搜集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演算法多樣化,並能熟練、正確的進行計算。
(3)能完成兩位數或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4)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筆算乘法: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感知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能結合具體情景,探索並理解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掌握筆算演算法(包括不進位的、一次進位的、連續進位的、有一個因數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並能用估算結果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4)在正確掌握運算順序的前提下,能正確完成包含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混合運算。
(5)能解決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6)在探索規律的習題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
1、分數的初步認識:
(1)在主題圖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數學符號的優越性,理解分數的意義。
(3)結合具體操作,理解並掌握幾分之一的含義、寫法和讀法,並能完成幾分之一的大小比較(整體1必須相同)。
(4)結合具體操作,理解並掌握幾分之幾的含義、寫法和讀法,並能完成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整體1必須相同)。
(4)知道什麼樣的數是分數,能指出分數的各部分的名稱,會用折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2、分數的簡單計算: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利用圖示理解並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並能熟練、正確的計算。
(2)理解並掌握和是1或被減數是1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並能熟練、正確的計算。
(3)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價值性。
第八單元:可能性
1、通過具體活動,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理解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意義,能根據生活經驗對一些事物作出恰當的判斷,並能用相關詞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3、利用活動讓學生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並能根據生活經驗和試驗經驗正確判斷簡單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包括最大、最小)。
3、利用試驗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精神,利用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1、通過具體操作,讓學生掌握最簡單的排列和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圖解、連線、列表、計算等),並能解決比較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習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實踐活動(二):擲一擲
1、在擲色子的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可能性的種類是如何確定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怎樣判斷的。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嚴謹的探究精神。
3、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肆』 小學三年級數學都學些什麼詳細點寫出來謝謝!!!!
三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測量:⑴1毫米、分米的認識;⑵千米的認識;⑶噸的認識.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⑴加法;⑵減法;⑶加減法的驗算.
第三單元四邊形:⑴四邊形;⑵平行四邊形;⑶周長;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⑸估計.
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第五單元時、分、秒:⑴秒的認識;⑵時間的計算;⑶單元測試題.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⑴口算乘法;⑵筆算乘法.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⑴幾分之一;⑵幾分之幾;⑶分數的簡單計算.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⑴搭配問題;⑵可能性.
第九單元總復習
三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⑴口算除法;⑵筆算除法一;⑶筆算除法二;⑷筆算除法三.
第三單元統計:⑴簡單的數據統計;⑵平均數.
第四單元年、月、日:⑴年、月、日;⑵24小時計時法.
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⑴口算乘法;⑵筆算乘法一;⑶筆算乘法二.
第六單元面積:⑴面積和面積單位;⑵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⑷公頃、平方千米.
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⑴認識小數;⑵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第八單元解決問題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第十單元總復習
『伍』 三年級數學要點
1、 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分數。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兩份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2、比較大小的方法:(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就大。(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3、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4、分母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幾份。5、在身份證編碼中,第十七位代碼表示性別:單數男性,雙數女性。6、 A項 B項只會A C項 只會B即會A又會B(1)求總人數: A + B - C(2)求會A或會B的一共有多少人:A + B – C – C 或 ( A – C ) + ( B – C )長方形和正方形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或正方形時,拼成的圖形長和寬越接近(或長、寬相等)時,周長最短。2、四邊形的特點: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3、長方形的特點:對邊相等,有4個直角。4、正方形的特點:4條邊都相等,有4個直角。5、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6、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7、在一個長方形中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寬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倍的認識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用除法計算: 一個數÷另一個數=倍數36是4的幾倍? 36÷4=9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A,求這個數。 用除法計算: A÷倍數=這個數已知一個數的.5倍數是35,求這個數? 35÷5=7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用乘法計算: 一個數×倍數= 結果9的6倍是多少? 9×6=54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1、最大的幾位數和最小的幾位數:最大的一位數是9, 最小的一位數是0.最大的二位數是99, 最小的二位數是10最大的三位數是999, 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數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數比最小的四位數小1。2、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作10,加本位再減;如果前一位是0,則再從前一位退1。3、兩個三位數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4、加法公式:加數 + 加數 = 和和 - 另一個加數 = 加數5、減法公式:被減數 - 減數 = 差差 + 減數 = 被減數 或 被減數 = 差 + 減數被減數 - 差 = 減數6、口算時: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或先算72-30=42,再算42+2=447、問題中出現「大約」、「約」、「估一估」、 「估算」、 「估計一下」 「應准備」等詞語時,都是用估算。時分秒1、鍾面上有3根針,它們分別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時針最短,秒針最長)2、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3、鍾面上最長最細的針是秒針。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4、秒錶: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5、常用時間單位:時、分、秒。6、時間單位:時、分、秒,每相鄰兩個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60。1時=60分 1分=60秒 半時=30分 30分=半時7、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8、計算一段時間,可以用結束的時刻減去開始的時刻。
『陸』 三年級數學主要是學什麼。。。
1、毫米、分米的認識:
(1)會用厘米估計常見物體的長度,並在實際測量中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
(2)通過測量活動,實際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約有多長,會用毫米和分米作為長度單位進行估計.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會用這些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4)能完成有關的計算和應用,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認識: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長度單位,知道1千米大約有多長,並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噸的認識:
(1)了解"噸"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質量單位,知道1噸大約有多重,了解質量單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噸、千克、克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加法:
(1)能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搜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3)能熟練完成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
2、減法:
(1)能從實際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估算的過程,並逐步學會合理、恰當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結果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4)能熟練完成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加減法的驗算: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減法驗算方法的數學依據和意義,並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加減法進行驗算,並逐步養成對自己的計算進行驗算的好習慣.
第三單元:四邊形
1、四邊形:
(1)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四邊形的特徵,能利用特徵辨別哪些圖形是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能辨別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平行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
(3)滲透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系和區別.
3、周長:
(1)結合具體實物和圖形理解並准確掌握周長的概念,並能用數學語言描述給定圖形的周長.
(2)能用不同的方法測量或計算給定圖形的周長,能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大小.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熟練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5、估計:
(1)在准確掌握長度單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當的估測某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包括周長).
(2)能利用估測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1、例1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除法的含義,並回顧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情境,經歷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2、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余數的含義.
(2)探索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積累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3)能口算或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並能解決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實際問題.
3、例3
(1)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理解有餘數除法和余數的含義,並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對許多有餘數除法算式的觀察、分析過程,探索並掌握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
(3)能利用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直接判斷有餘數除法計算的正確性.
『柒』 小學三年級數學學什麼
小學三年級的學習內容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1、測量單位的學習,比如毫米、分米、千米等度量單位的換算等;
2、一萬以內加減法的運算;
3、四邊形周長的計算,比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4、有餘數存在時,除法的運算;
5、時間單位的初步學習,比如時、分、秒以及之間的換算關系;
『捌』 小學三年級數學都學什麼內容怎樣才能學好
三年級是小學階段一個承上啟下的年級。小學生能不能在五六年級還保持好的學習成績,三年級這一年十分的關鍵。對於數學學科來說,這一年難度會明顯比一、二年級加大。學生三年級的數學成績能否優異,直接影響著未來幾年的數學成績。
下面整理了思維導圖幫大家梳理下小學數學三年級所需要學習的內容。
要學好小學三年級數學,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對大家學習數學提供一些幫助。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
『玖』 小學三年級數學學什麼
這是三年級下冊單元會有,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復式統計表,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
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搭配)(二),總復習。除法,圖形的運動,乘法,千克克噸,面積,數學好玩,認識分數,數據的整理和表示,總復習,這和整理,與復習。
互化
分數化小數,也就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的即是小數,小數化為百分數,也就是讓小數乘上100,再在其後面加上個%號就可以了,反之,則反過來就可以了。比如:1/4化為小數,就是1除以4=0.25 就是小數,再化成百分數就是 0.25*100=25 再加上% 即25%。
若把25%化成小數即去掉百分號現除以100 25/100=0.25。0.25化成分數即25/100再化簡得1/4。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小學數學
『拾』 三年級數學重點知識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重點知識有:
1、鍾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2、鍾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鍾,走1小格是(1)分鍾;秒針走1大格是(5)秒鍾,走1小格是(1)秒鍾。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分針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分針要走(12)圈。
5、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鍾。
6、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鍾)。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鍾)。
7、鍾面上時針和分針正好成直角的時間有:(3點整)、(9點整)。
8、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