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考有沒有人考滿分
沒有沒有,絕對不會有,因為語文和文綜等主觀題是很少得滿分的,尤其是語文不可能有滿分。
㈡ 班級有30個學生,語文考滿分的有24人,數學考滿分的有25人,兩門都考滿分的有多
這個沒法確定具體有多少個,條件不足。
只能確定一個范圍:
兩門滿分的最少19個 ,最多24個
㈢ 共有35人參加考試,其中,語文有20人滿分,數學有16人滿分,每人至少一人考滿分
語文數學都考滿分的有1人
語文有20人滿分,數學有16人滿分:共有36個滿分
每人至少一個滿分:至少35個滿分
每多一個雙百的人就多一個滿分,
36-35=1,一個雙百
㈣ 某班學生參加語數外三種考試,語文考滿分的有21人,數學考滿分的有19人,英語考滿分的有20人,
當三門課都沒人全滿分的時候就是人數最多的時候
21-9-8=4個語文單滿的
19-9-3=4數學單滿的
20-7-8=5英語單滿的
算最多的時候應該是4+5+4+(21-4)+5=35
㈤ 中考數學考滿分的比例是多少
1:100左右
㈥ 請問中考有人考滿分嗎
沒有。。。語文考滿分的人沒考到數學滿分。數學滿分的沒考到語文滿分//
㈦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數學考滿分真的是因為他們聰明嗎
高考數學滿分150分,一些地方的中考數學試卷滿分也是150分。我們發現每年數學考滿分人都有,但不多,中考相比高考滿分人數會多一些。分數線一旦到140分左右,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在140分左右的人數就會多起來。
140分到150分只相差10分,那為什麼很多人就卡在這里?考不到滿分呢?同時經過我們抽樣調查發現,一些中考、高考數學成績在140分左右的同學,從中高考復習開始就是這個分數。也就是說,經過一年的復習,數學成績幾乎在原地踏步,沒有進步過,沒有更進一步向150分靠攏。
當我們弄清題意,分析完問題,結合結論,看看哪些已知條件是可以幫得上忙,是否能確定未知數,之後先嘗試去解決這個問題中的某一小部分,在解決過程中思考需要哪些方法和技巧等等。
如果在解決問題一部分的過程中,發現無法順利解決問題,就要學會及時改變方法,重新理清已知條件和數據,如你是否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數據?是否利用了整個條件?是否考慮了包含在問題中的所有必要的概念等等。
總結反思:
這是解題過程當中最重要一個環節,有時候甚至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反思什麼?
反思是對過去的學習活動過程的再認識、再思考、再審視,並由此產生新的學習成果。總結反思不僅僅是對數學解題學習的一般性回顧或重復,而是深究數學解題活動中所涉及的知識、方法、思路、策略等,從中達到解決一類問題。
題目是做不完的,但方法和技巧是有限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誰能更快准確解答數學問題,其實比的就是誰對數學方法和技巧運用的更加熟練、理解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