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如何滲透環保意識

小學數學如何滲透環保意識

發布時間:2022-07-31 20:48:06

㈠ 如何在數學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保護和改善環境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存亡與興衰,也取決於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斷培養和提高下一代的「綠色倫理」觀念,是歷史和社會賦予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職責。近幾年,我校注重把環境教育滲透於各學科的教學之中,在「環境保護教育」方面辦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護環境成了全校每個師生的共識。這里我想結合數學教學,談談對中學生滲透環境教育文化的幾點初探:
一、 創設情境,增強意識
中學數學是一門宣傳環保知識、滲透環境教育的重要學科,不管是介紹環境知識,還是做出環境保護的決策,都離不開數據的收集、整理和處理。教師應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有意識的創設環境教育的情境,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在中學數學中引進環境知識的實例,通過數據的呈現和處理,能夠更加尖銳地反映環境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解決環境問題的急迫性。如在講授《科學記數法》中教師出示:1999年我國的科學文化教育類圖書出版量為2954萬千印張,如果按普通圖書每千印張44公斤計算,就是130萬噸紙張;如果按照17棵成年樹可造1噸紙張計算,製造2954萬千印張紙張就需要砍伐2210萬棵成材樹。這樣,不僅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而且意識到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二、 挖掘教材,精心設計
根據現行中學數學學科的特點,首先我從教材中找出蘊含有環境教育的內容進行分類,制訂出相應的教學計劃。為了把環境教育自然適度地滲透到教學中去,我主要從應用題中挖掘可滲透的內容,並找貼切的結合點,融於教學設計。教學時可結合城市近幾年環境綠化面積的一些具體數字(包括校園綠化),出示相應的錄像和掛圖,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了解人與周圍環境和諧的關系,了解環保的作用。從而喚起學生"愛綠護綠"的意識。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一課的教學中出示:某鎮居民2000年11月生活用水量為460萬噸,是1999年11月生活用水量的5倍還多60萬噸,求1999年11月該鎮用水量。(從此題中讓學生發現我們對水需求量是多大啊!)又例如在講授《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時候,引用了如下的例子:某市現有42萬人口,計劃一年後城鎮人口增加0.8%,農村人口增加1.1%,這樣全市人口增加1%,求這個市現在的城鎮人口與農村人口。(進行人口教育)
三、 參加實踐,發展才能
為了使學生充分了解環保,關注環保,參與環保。在教學中我還注意融合數學課的教學內容,努力創造環保教育氛圍,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和應用,據此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在講授《統計初步》一章中完成實習作業時,讓學生開展「測量空氣中灰塵含量」這一活動,既了解完成統計里的實習作業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了解隨機抽樣的方法,了解頻率分布的意義,得出一組數據的頻率分布,且通過實際測量空氣中灰塵含量,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總之,在環境保護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的今天,作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斷更新教育理論,增強環境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就要結合數學課的特點,在完成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三種能力培養任務的同時,對學生滲透必要可行的環境教育,使每個學生知道「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地球,我們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她!」

㈡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滲透綠色環保教育論文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局限於語言教育,應把它作為社會教育的有機部分,因此作為英語教師要從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著眼,重視環保教育,針對本學科知識和特點採取滲透模式,即在教育實施過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善於抓住各種時機向學生傳播有關的環境知識,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
一、 挖掘教材中教育因素,滲透環保教育
利用教材中的教學內容作為環保教育切入點,是在學科教學中進行環保教育的有效途徑。廣教版英語教材本身就有直面環境教育的教學單元。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三、第五單元都是把環境保護教育作為主題內容。如:《We mustn』t pick flowers》教育學生愛護植物及身邊公共設施、環境,《Don』t feed animals in the zoo》則教育學生愛護關心動物園的動物,教材中更有多處描述可愛的動植物及愛護美好環境的人物對話,這些都是陶冶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環境的好題材。在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教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尋找與環境教育相關的結合點,適當拓寬加深,聯系實際進行環境教育。讓學生在接受語言知識熏陶感染的過程中,提高環境意識。
二、利用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滲透環保教育
對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具有機會多、號召力強等特點,學科中包含的環境教育思想和內容,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滲透體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樹立保護環境從小事,從身邊做起的信念。立足課堂,利用學科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環境科學知識的滲透教育,以不斷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1、課內活動滲透
在教授以環保為主題的課文時,教師可設計唱歌、討論、游戲、表演、調查等課堂任務活動。在課堂上唱歌是滲透環保教育的好時機,如在《They Are Going to the Zoo》、《They Are Visiting the Zoo》的課堂導入時,讓學生唱有關動物的兒童英語歌曲,學生在歡快的音樂旋律中迅速集中注意力,初步感知了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並在歌曲中感受到花草的美麗、動物的可愛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學《We mustn』t pick flowers》的Work with Language,組織學生分組討論What we can do and what we can』t do in the park , 然後填寫表格。這樣學生在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強化了在美麗的自然環境中不應該破壞,而應該保護的意識。
2、課內語言滲透:
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教師在這一時機,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知識點,用語言點滴滲透環境教育。四年級在講到 What do cleaners do?They clean up everything這個句型時,用簡單語言教育學生要尊重勞動者的勞動,保護好環境。在教授第六單元sweep the floor , clean the house ,wash clothes,do gardening等短語時,教育學生講衛生,愛勞動,為美化環境做貢獻。
三、結合課外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1、與課外作業相結合
對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還要注意強調實踐性、參與性。在學科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把環境教育思想滲透其中,使學生在發展英語能力的同時,樹立環境意識。

㈢ 如何滲透小學階段環保教育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生活習慣和技能,3歲前形成50%,6歲時形成30%,其餘20%是在20歲前形成的。少年兒童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從小受到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並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長大後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做什麼工作,自覺調整自身環保行為的意識就強一些。因此在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是每個人自身存在的需要,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需要。
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許多國家在中小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以期培養出懂得環保知識、具有環保意識、能採取適當行為保護環境的未來公民。我國義務教育大綱中也明確提出要重視環境教育。我國實施環保教育的主模式,是在學校各科教學中融進環境教育。中小學的各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強的思想性,不同的學科內容與環境教育主題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涉及各地的風景名勝、珍奇動植物等,目的是讓學生對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產生喜愛之情,從而能自覺地對造成這些破壞或傷害的人和行為加以防範和抵制,以保護環境和美化環境為己任。
我認為,在中小學各學科中滲透環保教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家園被污染的嚴重性。

現代工業文明造就了人類輝煌的物質現實,但是,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環保意識的淡薄、對大自然過度的
開發和利用,造成了一系列問題,諸如水和大氣污染,土地沙化,沙塵暴頻繁,溫室效應加劇,世界各大城市酸雨日益增多,珍稀動物數量減少,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質惡化並長期斷流,長江下游江面上漂浮物長達幾公里,生態已經嚴重失衡。面對如此多的惡化現象,有識之士在高聲吶喊:「我們的眼淚將是地球上最後一滴水!」「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還我一片潔凈的藍天!」「把綠色還給大地!」這是當代社會對於眼前生態現實的深切關注。面對此情此景,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如何滲透環保教育,如何使生態環保教育由口頭上的道理轉化為生活中的實踐,如何使被動性知識轉化為主動性的意識,實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其次,在中小學各學科中要滲透環保教育。

1. 在語文學科中滲透環保教育。
目前小學的語文教材編進了不少有關環保題材的課文,有贊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古代山水田園詩,如《山行》、《絕句》《游園不值》等,那和煦的陽光、清新的空氣,那峻峭的山峰、激流的江水,無一不流動著人與自然和諧的旋律。還有現代寫景散文如《北大荒的秋天》、《九寨溝》等,人與自然組成了一幅和諧完美的畫卷,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優美的環境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改變人的思想,進一步說,能改變人的行動。換個角度講,這正是語文課程的實用功能的體現。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有針對性地滲透環保教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吸引學生參與環境教育活動,思考環境問題。根據學生所在地的實際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環境教育。
2. 在思想品德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
如在小學五年級思想品德教育中就有《長江,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內容。教師可收集資料,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施為學生講述有關環保方面的內容,先讓學生欣賞《長江之歌》和《黃河頌》,進入美的意境,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然後出示一幅幅黃河長江被污染的圖片,設疑置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討論,得出長江黃河被污染的原因。最後分組讓學生討論治理污染的措施,從而增強環保責任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大自然,明了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樹立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3. 在其它學科中滲透環保教育。
在中小學的各門學科中都有有關環保教育的內容,教師要對各學科(數學、英語、科學、美術、音樂)的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張。精心設計教案,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接受環保教育。樹立環保意識,達到滲透環保教育的目的。

最後,學校要因地制宜,營造校園的環保氛圍。

1. 利用《學生守則》培養學生的環保習慣。
通過對《中小學生守則》背誦等形式,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在校園里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紙,愛護花草樹木,研究節水措施,自覺抵制不愛護花草樹木的行為,自覺地回收垃圾,並鼓勵學生出謀獻策,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實行全員參與,做好環保工作。
2. 利用主題節日,開展環保教育。
學校可結合少先隊活動,利用各種主題節日,如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愛鳥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糧食日」等開展環境宣傳教育,督促學生發倡議,出計劃,定措施。在校內開辟環保專題宣傳欄,讓孩子們從感性的認識和自身活動中積極、輕松、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使全校師生養成不亂扔雜物、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等良好的行為習慣,激發師生的環保熱情。
總之,環保教育任重道遠,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凈化美化校園,為營造和諧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而努力。

㈣ 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節能環保意識

一、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的必要性
環境問題是目前世界人類面臨的幾個最主要問題之一,由於高速工業化、人口劇增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也正遭受著巨大的污染。只有提高人的環保意識,自覺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環保教育,引導學生經歷和體驗周圍的生命現象、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對於改變學生的行為傾向,激發他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陶冶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二、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的策略
從學科的內容和特點來講,小學科學課與環保教育有著更多的共性,其內容豐富、知識面廣,結合小學科學課教學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比其他學科有著更為有利的條件。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隱含的節能環保素材,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開展「環保教育與科學探究」的活動,增強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
1.依託教材有機滲透,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科學教材中有許多環保教育的內容,關鍵看教師如何去挖掘這些素材。如,在教學「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一課時,通過實驗,學生知道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了一種新物質——二氧化碳。可以讓學生查資料說說對二氧化碳的了解。在學生交流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和作用後,教師可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又被稱為溫室氣體。近年來,由於煤、石油等石化燃料消耗量的急劇增加,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80%以上是由二氧化碳造成的)、土壤沙漠化、兩極的冰川融化,給全球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據此,還可以適時地給學生介紹低碳生活的理念:低碳生活就是指我們在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盡量減少,要處處考慮到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我們要積極倡導並實踐低碳生活。這樣依託教材,進行有機滲透,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2.聯系生活有效拓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環境問題,才能讓教育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也使學生心靈上產生共鳴。對學生來說,自己周圍的生活垃圾污染是身臨其境、深受其害的。因此,從調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簡單可行的方法。
每一個學生家庭每天都在製造垃圾、丟棄垃圾,而全國有近4億的家庭,從自己家庭每天產生的垃圾量再推及到全國所有家庭每天產生的垃圾量,學生會切實感受到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從而意識到自己的日常行為都在影響著環境。為了保護環境,每個人都要盡量少製造垃圾、少丟垃圾。既然垃圾問題這么嚴重,那麼對垃圾的處理就尤為重要。身為小學生能做的,除了減少製造垃圾外,還要對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我們既是垃圾的受害者,又是垃圾的製造者,也應該是垃圾的治理者。給垃圾分類是我們小學生力所能及的環保行動,如果從小養成了習慣,那麼給垃圾分類分裝就會成為自覺而普遍的行動,也會從源頭上給垃圾的處理帶來方便。
3.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學科,也就是科學的基本概念都建立於大量的實踐活動。因此,除了在課堂上使學生切實掌握教材中有關環保知識外,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引導學生主動加入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做環保小衛士」的行列中去,以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落實環保行動。
(1)定期開展「節約水資源」「綠地認養」「我和小樹一起長大」等一系列活動,在班級內定期評選「環保小衛士」等,滲透對學生進行良好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習慣的培養。
(2)認真開展實地考察,撰寫考察報告。(如,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了解家鄉的自然水域里的水有沒有受到污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污染等)讓學生通過自己親眼所見,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再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讓學生在親身感受的經歷中,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從而養成環保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㈤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這里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當然包括自然與社會的環境問題。所以數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有效的。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在數學教學中有機滲透環境教育,讓教材中的環境素材轉化為小學生的環境素質,有利於小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觀,喚起潛在的環保意識,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良好環保行為,真正地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優秀的環保衛士,都成為和諧環境的締造者。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發揮數學教材自身優勢,有效滲透環境教育的幾點膚淺的想法:
一、對現有教材進行加工,充分挖掘教材內容進行環境教育
雖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並沒有明確規定對小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要求,但留心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數學教材中還是有很多數學內容都與環境有關,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我們要充分利用數學教材中的現成材料,進行適當的加工,把握好的時機,有機滲透環境教育。尤其是小學數學新教材圖文並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插圖都蘊涵著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例如:以下插圖
插圖一:一年級上冊第14、15頁中「1-5」的認識,圖中呈現的是動物園內動物悠閑地散步。可以通過讓學生數數後,了解大自然中的動物世界,讓學生意識到要珍惜愛護野生動物。插圖二:一年級上冊第53頁中「8和9」,圖中還很明顯的寫著一條標語 「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給小樹施肥鋤草,為花兒澆水鬆土。通過教學數數使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學生保護生物的意識。
插圖三:二年級下冊第109頁中的「統計」一課,讓學生統計後分析城市車輛的流動情況,從而了解到車輛的尾氣污染狀況,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願望,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減少污染的意識。
插圖四:二年級下冊第99頁中的練習題:圖為小朋友們在植樹,通過練習有目的地滲透環境綠化意識。
低年級由於認識水平較低、知識面不廣,教材中的環境教育內容也以感性直觀為主。又如新教材第四冊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時,有這樣一道練習:我國已發現的鳥類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種。並配有精美的插圖。這就是滲透愛護鳥兒很好的契機。我先讓學生寫數,再讓他們讀一讀,體會到我國的鳥種類真多,再問:「你們已經知道了哪些鳥,誰來說一說?」同學們非常踴躍,我及時表揚他們真關心小鳥。但當我投影顯示了有關捕殺鳥類的報道時,孩子們激動了,憤怒了,紛紛譴責獵捕者,為鳥兒鳴不平。這樣孩子們不僅鞏固了讀數寫數,又有了很強的愛護鳥兒的意識。
通過在現有教材中合理的滲透環境教育,不僅幫助學生學會解答此類題目,還有意識地幫助學生認識自然規律,知道環境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有極其重要的關系,知道人類在利用、保護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這樣,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高。更能提高學生對人與周圍環境關系的正確的、科學的認識,認識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與環境存在著共命運和互相依存的一面,樹立起在合理利用環境的同時還要保護環境的新觀點,特別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二、拓寬數學課堂,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膚淺的認識宣傳層面,而應落實到實際生活之中,要將環境教育真正植根於孩子的心靈深處,僅僅依靠數學課堂上35分鍾還遠不夠。因此,我們還必須藉助於其它手段,例如,調查、研究性學習等數學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
(一)開展「我的家鄉有多綠」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愛綠護綠意識(3.12)
為了把環境教育自然適度地滲透到教學中去,我主要從應用題中挖掘可滲透的內容,並找貼切的結合點,融於教學設計。有機結合3.12植樹節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我的家鄉有多綠活動,活動時結合上海市近十年環境綠化面積的一些具體數據(包括校園綠化),出示相應的錄像和圖片,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了解人與周圍環境和諧的關系,了解環保的作用。從而喚起學生「愛綠護綠」的意識。找准時機進行 「為什麼要大量地植樹造林?它有哪些益處?」研究活動,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植樹造林的好處:製造氧氣、保持水土、消除雜訊、凈化空氣、調節氣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環保科學知識有著緊密的聯系,並培養學生養成「愛綠護綠」的良好習慣。從而培養學生從小愛護花草樹木,不採摘花草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與環境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道德。
(二)開展「水是生命之源」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節水意識(3.22)
結合中國水周活動,開展了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我國的水資源情況,並寫成數學小日記。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結合社區創建精品社區的例子:一座居民樓安裝了節水閥後,平均每戶每月節水2.5噸,照這樣計算,54戶居民3個月可節水多少噸?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課前帶領學生參觀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讓他們知道水的來之不易及廢水處理的代價。再讓學生展開討論:為什麼這座居民樓要安裝節水閥?引發學生思考,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的水數以噸計。這些寫在我們身邊的數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教育學生在生活中自覺地節約用水,用水時龍頭不要開得過大,用後要關好水龍頭。學會一水多用,如用洗米水洗菜、再用洗菜水澆花;用洗衣水擦地、沖廁所等,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三)、開展「我為環保獻一策」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治污保潔意識
同學們通過可觸、可聞、可見的實踐行動,深刻領會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同時,對部分有潛力並自願將來從事環保事業的學生,創造了環保初步認知條件,使他們將知識、實踐和責任有機的結合起來,鼓勵並引導他們投身到環境保護事業中去。
活動期間,在校園、公園、街頭及社區,讓學生們自覺地開展「從我、從現在、從身邊、從小事做起」的各種「潔、齊、美」活動,向周圍的同學及家長們宣傳環保的意義,大家一起來支持並積極參與城市綠化建設,使大家個個成為「環保小公民」,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用自己的雙手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增添新的色彩。
培養學生自覺參與環保活動的意識與能力,不是只靠一兩次宣傳教育或單純的說教和提一些保護環境的要求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通過多種教育途徑和方法以及反復參與實踐活動,才能內化為自身的環保意識,外化為環保行動。所以我們盡量在數學課中把環保與數學相結合,讓環保意識注入每個孩子的心靈。

㈥ 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滲透環保意識

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滲透環保意識
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數學課堂上適時滲透環保意識教育,把「綠色」用於教育,衍化為一種教育理念,是一種藝術化的教育。數學教師可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課程中的環境因素,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環保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學生終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對學生的學習,思想教育大有益處。
一、努力挖掘生活中得環保問題,把它與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信息量和信息傳遞的速度是按數規律增長的,但教科書受編寫時間和內容的限制,一些對兒童有影響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自覺地、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環境教育,善於搜集當代社會與數學緊密聯系的新信息。
如在四年級下冊的第一章乘法時,有一道應用題說到廢紙的回收可造出再生紙,筆者利用這一資源談到廢紙亂丟對環境造成污染,把它收集可以賣成錢,然後工廠收去造出新的紙張,造福人類。在教學中《回收廢電池》--《萬以內加法》一課時,筆者作資料介紹:廢電池中含有的重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滲入土壤和水中,對人的健康產生直接影響。一顆紐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這些水可以夠一個人飲用一輩子。這些簡單而有說服力的數據強烈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大

㈦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環保和低碳的教育研究

我們經常說:數學來源於生活最後又應用於生活,學數學是為了用數學。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的教學應從生活出發,源於生活,應用與生活。數學與生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根據當前環境問題的緊迫性,在數學課堂中滲透環保和低碳生活理念的教育也就義不容辭了。《學生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主要是提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將所消耗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並且主動去體驗節電、節水、節油、節氣的低碳生活。當前「環保和低碳」問題已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政府所重視。「環保和低碳」意識已成為當代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絕大多數學生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再加上在個別家長: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錯誤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浪費糧食、浪費金錢、亂買零食、不珍惜學慣用品等普遍現象。
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環保和低碳生活理念」的教育就顯得的迫在眉睫了。
一、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造「環保和低碳」的學習氛圍
使學生感受到「環保和低碳「生活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營造「環保和低碳」的數學課堂環境。」將環保和低碳」的理念如春風細雨般的潛移默化地滲透給每一個孩子。
數學課堂是教給孩子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能力的。但在當今生活環境每況愈下的形勢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應樹立「先大家後小家「的教學意識,在課前備課中努力將數學教學與「環保和低碳」結合起來。挖掘教材中的「環保和低碳」的教學因素,把「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和數學教學進行合理整合,使之具有整體性;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得學生了解國際國內「環保和低碳生活」的新成果,增加教育信息量。使課堂教學具有開放性;在課前備寫教案時,考慮到與知識能力同步進行的「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使之具有協調性。「環保和低碳生活」的教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隨手撿起校園里的一片廢紙等等。通過教師的身體語言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二、在探究體驗中將教材中已有的」環保和低碳生活「的教學資源形象化
「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的信息雖然各種各樣,但真正能起到好的教學效果的並不多。有些知識不夠形象、具體。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我們要想在數學課堂中生動形象地滲透「環保和低碳生活」教學理念,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仔細鑽研教材內容,對教材中的「環保和低碳生活」的教育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抓住時機,融於教學之中,如春風細雨般的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張紙,全國13億人一天能節約多少張紙?」我將題目改成了:我們班85個同學一天能節約多少張紙?一年能節約多少張紙?進而再延伸到全國13億人一年能節約多少張紙?教師再抓住時機提問:你有什麼更好的節約紙張的好辦法嗎?學生討論交流後懂得:不撕作業本、作業本雙面寫。為了鼓勵節約用電,某市電力公司規定了以下的電費計算方法:每月用電不超過100度時,按每度電0.52元收費;每月用電超過100度時,超過部分按每度0.6元收費。張華家十月份付費電費64.6元,用電多少千度?」在教學中我將某市改成了延安市、將張華改成了我們班的張寶。(人教版小學數學五(上)第94頁)通過引導學生計算自家的水費、電費等相關內容懂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們可以追問「關於野生動物,你知道些什麼?我們身邊有人喜歡吃野生動物,你們吃過嗎?你認為吃野味對環境、對家庭有哪些不好的方面?如果你看到有人吃野生動物,你該怎麼辦……使學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類,野生動物滅絕之時,就是我們人類滅亡之日,所以我們要愛護身邊的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同時吃野味也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不符合「低消耗、低開支」生活理念。
三、在教學中努力尋找孩子熟悉的、理解的「環保和低碳」的實例去教育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教材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新課程標準的體現。是數以萬計的優秀專家、學者的集體成果,教學中我們應遵循教材。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變通。應該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據新時代課堂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有效處理,使他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更好的服務。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學生熟悉的、理解的生活實例來代替教材中抽象的數學概念。使數學教學在交給孩子數學技能的同時更有利於滲透「環保和低碳」的生活理念。使數學課堂變得的生動、活潑、形象。從而獲得既達成學科教學目標,又較好地滲透「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的多層效果。
四、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環保和低碳生活的重要意義
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一切的學習活動都是生活實踐服務的。小學生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不斷的探索、體驗、進而加以鞏固。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既能夠讓學生切身感悟知識,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我在一些實踐活動中靈活的滲透了「環保和低碳生活」的教育。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五(下)冊《統計》時我就布置學生走出家門,調查周圍家庭的」環保和低碳「活動。讓學生在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接受「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認識分數」時,讓學生上網搜集即含有分數又體現「環保和低碳」生活的信息進行交流,讓學生在搜集、交流的過程中體驗「環保和低碳」生活的好處,逐步形成「環保和低碳」的生活意識。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廢棄的各種長方體葯盒、牙膏盒、飲料盒、火柴盒、等作為學具使用,讓學生利用廢物動手製作長方體、正方體教具。教育學生懂得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懂得垃圾的分類處理。
五、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環保和低碳「的金點子寫出來,並大膽的推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體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廣泛的應用,進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家庭、關注學校、關注社會,結合延安市環保局倡導的:「拒絕車窗拋物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小設計、小研究、小論文等比賽活動,一方面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收集資料、開展小設計、小研究、撰寫小論文的過程中受到「環保和低碳生活」教育。
總而言之,我將努力將學校的環保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通過學生帶動家長,進而帶動周圍的民眾積極參與環保活動。使學校、家庭、社會有機結合,使我們的環保教育無死角。努力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㈧ 如何在數學課外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當今中國及至整個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它探尋的是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嶄新的發展道路,追求的是社會的和諧發展,它的基礎是對環境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而今天,一些有助於人類發展、有助於人類進步的科學技術給人們展現出無比光明的未來的同時,我們在不經意間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使人們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未來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當前人們所具備的環保意識與環保行為,今天的兒童是21世紀的主人,加強他們的環保教育,已成為現代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不斷培養和提高下一代的「綠色倫理」觀念,是歷史和社會賦予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職責。       環境教育是使學生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樹立正確對待環境的態度,並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改善環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教育過程。環境教育是一項從幼兒到成人的終身教育,不是一兩次的突擊教育,而是一種長期性的、普遍性的全民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強環境意識,提高自身素質。  在這里我談幾點有關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的幾點體會:  一、善用教材 ,適時施教  要想改進提高整個民族的環保意識,就要通過教育來改善人們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意識,就要從娃娃抓起。基礎教育尤為重要,它肩負著培養具有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綠色消費等方面知識、技能和倫理的未來公民的使命。學校作為傳授環保知識的主渠道,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我從教材中找出蘊含有環境教育的內容進行分類,結合東莞市和鳳崗鎮近十年環境綠化面積的一些具體數字(包括校園綠化),制訂出相應的教學計劃。為了把環境教育自然適度地滲透到教學中去,我主要從應用題中挖掘可滲透的內容,並找貼切的結合點,融於教學設計。而在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第一冊中就充分的體現出來了。如:第一單元「數一數」中就讓學生受到了良好的環境教育:第一節課就展示了優美的校園環境:1面國旗、2個單杠、3個石凳、4個環保箱、5幢教學樓、6朵花、7隻小鳥、8棵松樹、9位女生、10位男生„„在學生練習數數的同時教育學生要愛護我們周圍的一草一木一水,愛護公共設施,不隨地 吐痰,不亂扔紙屑雜物等,使我們生活的環境多姿多彩,生氣勃勃。又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中結合了東北虎、丹頂鶴、蜥蜴、青蛙等動物形象,不僅讓學生學到了數學知識,還讓學生使學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類,野生動物滅絕之時,就是我們人類滅亡之日,所以我們要愛護身邊的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又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減法里,介紹了美麗的雲南,讓學生感受到我國的好山好水。隨著學生認識水平的提高,知識的拓寬,他們的思維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環境教育內容也逐步抽象、充實,從居住環境到校園環境,從自然環境到人工環境,從水、大氣、土地到動、植物,從資源、人口到地球、宇宙,在教材中也有所反映。如:三年級下冊中第35頁應用題「這塊草地有一間教室那麼大,它一天產生的氧氣夠3人用,我們三年級有120人,多少塊這樣大的草地產生的氧氣,夠三年級學生用?」「工廠運來一批煤,燒了28噸,還剩13噸。這批煤有多少噸?」「四季香果園採用科學管理後,去年收的蘋果比前年多16噸。去年收蘋果84噸,前年收了多少噸?」再如,也是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筆算除法,主題圖出示了學生們在植樹,正好結合「3.12植樹節」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教育學生愛護花、草、樹木,愛周圍的環境„„類似這樣的題目還有很多,雖然教學大綱上沒有明確提出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但我想,這種內容的題目會在學生做題的同時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結合環保數據,適時進行教學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信息量和信息傳遞的速度是按指數規律增長的,但教科書由於編寫時間和容量的限制,一些對兒童有影響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來,因此,要在數學教學中自覺地、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環境教育,善於搜取當代社會與數學緊密聯系的新穎信息,顯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廣泛閱讀書報,時時留心有關數據,以便在數學教學中適時提供環境教育的數據。如:1、讓學生收集植樹對於我們有哪些益處?2、為什麼這座居民樓要安裝節水閥?3、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有多麼的嚴重?等等。教學時可出示相應的掛圖,然後創設問題情境導入:1、為什麼要大量地植樹造林呢?2、為什麼要節約用水?3、為什麼要禁用塑料袋?等等。讓學生在欣賞掛圖的同時,了解人與周圍環境和諧的關系,了解環保的作用。接著讓學生匯報資料:1、(1)製造氧氣;(2)保持水土;(3)消除雜訊;(4)凈化空氣;(5)調節氣候;2、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的水數以噸計;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要漏掉十幾噸水。3、

㈨ 小學教育中如何滲透環境教育

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太青鄉獅象完小 劉鐵軍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祖國將來的建設者,對他們進行環境教育,幫助他們提高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做為教育工作者,需要調整環境教育的結構,要通過直接與間接的教育手段把未來與現在的公民培養成為21世紀創造人類更好生存環境的積極參與者。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不僅要求他們知道《環境保護法》的主要內容;明白益蟲益鳥是人類的朋友;了解環境污染的表現;知道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而且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以現有的課本為基礎,盡量發掘,找到與環境教育相關的課文,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中滲透環境教育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挖掘本學科環境教育的素材
由於語文科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因此它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環境教育的內容,這些內容有顯性和隱性的,顯性的比較容易找,隱性的則需要教師認真的分析教材,善於挖掘教材中的素材。
九年義務教材語文課文中有關環境教育的教材有《只有一個地球》、《宇宙生命之謎》、《鹿和狼的故事》《宇宙生命之謎》其它五篇均為隱性的。在教學《桂林山水》、《林海》、《鳥的天堂》、《第一場雪》、《索溪峪的『野』》這幾篇描寫美麗景色的課文時,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找准知識結合點,著重培養學生熱愛優美的環境,是他們在領略美好的自然風光的同時,懂得這么美好的環境要靠人們的愛護和創造。在教學時,側重進行真愛野生動物、珍惜人類生存環境的教育,尤其在教學《鳥的天堂》、《鹿和狼的故事》兩課時,要使學生懂得生態平衡的重要。
2.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教學是我們教學進行知識教學的主要形式,語文學科中的環境教育是隨著知識技能的教學而進行的,所以課堂教學是滲透環境教育的主渠道。
語文學科的教材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我們要根據各課內容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環境教育,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教師採用了課件演示,將學生生活中難以接觸的課文中涉及的宇宙現象形象地展示出來,雖然本課是環境教育的顯性教材,但由於地球是我們無法直觀的看到,學生只是憑空想像,感到很陌生,想了解它的美麗、渺小有一定的難度,宇航員的慨嘆「地球太渺小同時有太容易破碎了」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師要通過課件,形象地演示出與茫茫宇宙相比它確實易碎同時又顯得那麼渺小。栩栩如生的畫面,讓學生大開眼界,在心靈深處掀起情感的波瀾,教師此時點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地球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唯一的家園,。教師小結:同學們,有許多環境的公害能夠鏟除,失去的美有些可以尋回,但如果毫無節制的破壞地球資源,到了無法挽回的時候,我們人類將無家可歸,因為除了地球我們找不到任何可以居住的地方。

可見,人類的家園是靠我們去精心的呵護與創造的。如果我們違背了自然規律,那麼留給子孫的將是「石頭林」,為了給子孫留下碧水藍天,一方凈土,讓我們都來保護環境吧!此時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心靈深處埋藏下熱愛環境保護地球的種子。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如何滲透環保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