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題[超難!!!]
很簡單,先收了100假幣,就是+0
然後收了100元鄰居的,就是+100
然後找了年輕人25元,就是-25
然後又給了鄰居100元,就是-100
所以+0+100-25-100=-25元,所以損失25元。
如果再算上禮物的成本就是25+60=85元。
Ⅱ 三年級下冊數學難口算題難難難難一定難
你說題目啊
Ⅲ 有哪些三年級數學難題
第一大題填空當中,鉛筆長200?這道小題很容易困惑學生,填入的厘米答案是錯的,應該填入毫米才對。但老師的身高單位填了千米,真的就是鬧了笑話了!還有第2小題的倍數,也容易誤導小學生,上面的答案就是錯誤的,桌子數應當是6張才對!
第三道難題,出現在了壓軸題的第4小題中:一本童話書有96頁,星星看了這本書的八分之五,還剩下幾分之幾沒有看?還剩下多少頁沒有看?
第一個問題好解決,用單位1減去八分之五等於八分之三。
難點在於,剩下的八分之三,究竟是多少頁?而且,三年級同學,還沒有學過兩位數除法,因此,這道題有些超范圍。按照老師以往所講的方法,需要先拿96除以8,將之平均分!但是96除以8學生沒有學過,因此,這道數學題,就要看小同學的靈活變通能力了,結果,還是有相當多一部分學生解答出來了!
朋友,您家如果有三年級小學生的話,可以試著做一做這張試卷哦,看他的數學,能考多少分呢?
Ⅳ 三年級數學最難應用題有兩根同樣長的鐵絲,第一根賣出36米,第二根賣出24米,結果第=根剩下的米數是
這2根鐵絲共96米。第二根剩下的比第一根多:36-24=12(米),第一根剩下:12÷(2-1)=12(米),兩根鐵絲分別長:12+36=48(米),所以兩根共長:48×2=96(米)。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背景
現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數學符號都是到了16世紀後才被發明出來的。在此之前,數學是用文字書寫出來,這是個會限制住數學發展的刻苦程序。
現今的符號使得數學對於人們而言更便於操作,但初學者卻常對此感到怯步。它被極度的壓縮:少量的符號包含著大量的訊息。如同音樂符號一般,現今的數學符號有明確的語法和難以以其他方法書寫的訊息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