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四年級數學自學提綱怎麼寫

小學四年級數學自學提綱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8-02 12:16:24

⑴ 小學四年級數學復習提綱

一、數與計算

整數數位順序表

數級 億級 萬級 個級

數位 千億位 百億位 十億位 億位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計數單位 … 千億 百億 十億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一

1.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2.看錶說一說:如10個一千萬是一億,一千萬是10個一百萬。

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十億位…

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

個級的數表示的是多少個「一」。萬級的數表示多少個「萬」。億級的數表示多少個「億」。

每四個數位為一級。分為:個級、萬級、億級。

讀數: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讀億級或萬級的數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寫數: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後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3.308 4000 0860是由3個百億、8個億、4個千萬、8個百、6個十組成;也可以說是由308個億、4000個萬、860個一組成。

4. 「四捨五入」法:4、3、2、1、0捨去;5、6、7、8、9捨去後向前一位進1。

5. 用「=」和「≈」的區別:

7580000=758萬 7508000≈751萬

9000000000=90億 9420000000≈94億

省略與改寫:958 5006 5200

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時,要看千萬位:959 0000 0000

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是: 959億

6.比較數的大小

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左起第二位上的數……

7. 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

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0不能作除數。比如:5÷0不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5。

又如: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8. 在乘法里,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積也要乘幾或除以幾。

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0除外),商不變。

在除法里,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大,商也變大。

在除法里,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大,商反而變小。

180÷30:可看作180除以30或30除180。

兩位數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兩位數看作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再口算出結果。

在筆算除法時,把除數看做整十數,想這個整十數乘幾,積小於並且最接近被除數,就商幾或用幾試商。

從被除數的高位數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比除數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兩位數乘法,先用一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以後再看乘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填寫幾個0

二、空間與圖形

1. 線段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

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經過任意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任意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 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角的符號用「∠」表示。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

銳角:小於90° 直角:等於90° 鈍角:大於90°而小於180°

平角:等於180° 周角:等於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鍾表每一小時是30°,比如2小時的夾角就是60°。

三角形內角之和是180°,四邊形內角之和是360°。

∠1和∠2如果在同一條線的同一側上,就是兩角成平角,∠1+2=180°。

3. 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4. 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5. 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6.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畫高線要用虛線,並做出垂足記號。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兩個高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還是平行四邊形。

7. 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圖。

8.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有4個直角。

正方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四邊相等,4個直角。

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梯形只有1條對稱軸。

三、熟記數量關系

速度 × 時間 = 路程 單價 × 數量= 總價

工作效率 × 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

路程 ÷ 時間 = 速度 總價÷ 數量 =單價

如:每小時80千米:80千米/時 240千米 3時 每本5元:5元/本 40元 8本

每分鍾225米: 225米/分 1800米 8分 每件28元:28元/件 168元 6件

第一單元 除法

1、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演算法則:

(1)從被除數的高位數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

(2)如果前兩位比除數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試商大了要調小,試商小了要調大。

3、在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商х除數+余數

4、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可能是一位數,也可能是兩位數。

第二單元 角

1、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圖形 相同點 不同點

線段 都是直的 有兩個端點,有限長(可以度量)

射線 有一個端點,無限長

直線 沒有端點,無限長

2、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可以畫一條直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3、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間的距離。

4、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可以組成一個角。角通常用符號「∠」來表示。

5、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6、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計量角的單位,用符號「°」表示,如1度記做1°。

8、量角和畫角要做到「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0在內數內,0在外數外。」

9、銳角小於90°;直角等於90°;鈍角大於90°又小於180°;平角180°;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

第三單元混合運算

1、在沒有括弧的混合運算中,如果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應從左往右計算;如果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應先算乘除法,在算加減法。

2、在有括弧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弧裡面的。

第四單元平行和相交

1、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

2、畫平行線應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

3、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

4、畫垂線應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

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

6、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

⑵ 四年級數學學習目標怎麼寫

以讀四年級在讀的侄子的數學課內容為例,寫數學學習目標:

在四年級的數學課上,我將要學到」與數字相關的知識、與圖形相關的知識、簡單的數據統計方法等「內容。

我在學到與數字相關的知識時,能夠准確地讀出多位數;掌握多位數的乘除運算;總結多位數的運算規律。

我在學到與圖形相關的知識時,能偶辨識簡單圖形;可以根據條件確定方向和位置;會計算簡單圖形變換位置後的坐標。

我在學到簡單的數據統計方法時,可以根據條件繪制簡單的折線圖或者餅狀圖。

以上就是我的四年級數學學習目標。

⑶ 怎麼寫數學預習提綱啊

其實我想你老師說的可能就是預習筆記
1題目
2知識重點: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象什麼公式呀,法則呀.
3難點:比較難理解的東西
4一些例題,習題
5你的問題:就是你不明白的地方你的疑惑

⑷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的探索》論文大綱怎麼寫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身影,超市裡,餐廳里,家裡,學校里………都離不開數學。我也有幾次對數學的親身經歷呢,我挑其中兩件事來給大家說一說。
記得三年級,有一次,我和媽媽逛超市,超市現在正在搞春節打折活動,每件商品的折數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袋旺旺大禮包,凈含量是628克,原價35元,現在打八折,可是打八折怎麼算呢?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打八折就是乘以0.8,也就是35*0.8=28(元)。我恍然大悟。我准備把這袋旺旺大禮包買下來,可是,媽媽告訴我,可能後面的旺旺大禮包更便宜,要去後面看看。走著走著,果然,我又看見了賣旺旺大禮包的,凈含量是650克,原價40元,現在也打八折。這下,我犯了愁,凈含量不同,原價也不同,哪個劃算呢?我又問媽媽。媽媽告訴我35*0.8=28(元),40*0.8=32(元),一袋是628克,現價28元,另一袋是650克,現價32元。用28/628≈0.045,32/650≈0。049,0.049>0.045,所以第二袋劃算一點兒,於是,我們買下了第二袋。通過這次購物,我知道了怎樣計算打折數,怎樣計算哪種物品更劃算一些。
記得四年級,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出去玩,朋友的媽媽給我們倆出了一道題:1~100報數,每人可以報1個數,2個數,3個數,誰先報到100,誰就獲勝。話音剛落,我便思考怎樣才能獲勝,我想:這肯定是一道數學策略問題,不能盲目地去報,裡面肯定有數學問題,用1+3=4,100/4=25,我不能當第一個報的,只能當最後一個報的,她報X個數,我就報(4-X)個數,就可以獲勝,我抱著疑惑的心理去和她報數,顯然,她沒有思考獲勝的策略,我用我的方法去和她報數,到了最後,我果然報到了100,我獲勝了。原來這道數學問題是一道典型的對策問題,需要思考,才能獲勝。到了六年級,我也學到了這類知識,只不過,更加難了,通過這次遊玩,我喜歡上了對策問題,也更加愛思考,尋找數學中的奧秘。
數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雲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數學的,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的。只有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才能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

⑸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提綱誰有啊

四年級上冊數學概念

第一單元 除法

1、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演算法則:

(1)從被除數的高位數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

(2)如果前兩位比除數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

(3)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試商大了要調小,試商小了要調大。

3、在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商х除數+余數

4、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可能是一位數,也可能是兩位數。

第二單元 角

1、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和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圖形
相同點
不同點

線段
都是直的
有兩個端點,有限長(可以度量)

射線
有一個端點,無限長

直線
沒有端點,無限長

2、 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可以畫一條直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3、 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間的距離。

4、 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可以組成一個角。角通常用符號「∠」來表示。

5、 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6、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7、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圓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計量角的單位,用符號「°」表示,如1度記做1°。

8、 量角和畫角要做到「點對點,線對邊,再看另一邊。0在內數內,0在外數外。」

9、 銳角小於90°;直角等於90°;鈍角大於90°又小於180°;平角180°;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時,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

第三單元 混合運算

1、在沒有括弧的混合運算中,如果只含有加減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應從左往右計算;如果含有加減法和乘除法應先算乘除法,在算加減法。

2、在有括弧的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弧裡面的。

第四單元 平行和相交

1、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相交)

2、畫平行線應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畫線;二靠尺;三平移;四畫線)

3、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

4、畫垂線應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點到直線之間垂直線段最短。

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這條直線的距離。

6、兩條平行線之間所有的垂直線段的長度相等。

第五單元 找規律

1、兩個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行,

如果兩端物體相同,那麼兩端物體的個數比中間物體的個數多1,

如果兩端物體不同,那麼兩種物體的個數一樣多。

兩個物體一一排列成一圈,兩種物體的個數一樣多。

2、每個間隔的長度 х 幾個間隔 = 總長

第七單元 運算律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aхb=bхa 乘法結合律:(aхb)хc=aх(bхc)

減法性質:a-b-c=a-(b+c) (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除法性質:a÷b÷c=a÷(bхc) (連續除以兩個數,等於除以這兩個數的和)

第八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列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一一對應。

第九單元 統計和可能性

1、分段整理時要看清數據在哪一個段里,而且不能有數據的丟失。

2、兩人贏的可能性相等時,游戲規則才公平。

第十單元 認數

1、10個一千是一萬,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2、10個一千萬是一億,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3、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4、 數 位 順 序 表

數 級
……
億 級
萬 級
個 級

數 位
……
千億位
百億位
十億位
億位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個位

計數

單位
……
千億
百億
十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5、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6、讀數時,只是在每一級的末尾加上「萬」或「億」字;

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7、寫數,萬級和億級上的數都是按照個級上數的方法來寫,哪一位不夠用0來補足。

8、改寫「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只要將末尾的4個0或8個0去掉加上「萬」或「億」字就行了。

9、通常我們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看尾數最高位上的數,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數捨去,並把尾數的各位都改寫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數的各位都改寫為0。

第十一單元 用計數器計算

計算器的優點是體積小,運算快,操作簡便。

用計數器計算找規律時,要看清「變」與「不變」。(什麼變了,什麼沒變,怎樣變化的)

補充概念:長方形的面積=長х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х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х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х4

長度單位: 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面積單位: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質量單位: 噸 → 千克 → 克

時間單位: 年 → 月 → 日 → 時 → 分 → 秒

⑹ 小學四年級數學計劃學習書怎麼寫

從即日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刻苦學習。

1.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

每天回家先把當天的作業完成,再利用剩下的時間預習、復習。

2.要注重預習和復習。

每次預習不用太多,一節內容即可。通過預習,找到暫時無法理解的問題,待老師講過後看看是否已經被解決。否則,就向老師請教。除了預習,還要做好復習3.注意課堂聽講效率。

3、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課上專心聽講,不開小差,沿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地聽講、思考、領會,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所學內容。並且做好筆記。尤其是老師反復強調的、相似知識的對比、課文內容與現實相聯系的知識點、分散知識的歸納綜合等等都好筆記。

無論怎樣,不能把自己所指定的目標計劃當作一句空話。我要踏踏實實,持之以恆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6我的學習計劃

新的學期即將到來,為了使下學期的學習成績進步、各科成績優異、不偏科,在此做新學期的打算,如下:

一、做好預習。預習是學好各科的第一個環節,所以預習應做到:1、粗讀教材,找出這節與哪些舊知識有聯系,並復習這些知識;2、列寫出這節的內容提要;3、找出這節的重點與難點;4、找出課堂上應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聽課。學習每門功課,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聽好課,聽課應做到:1、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2、聽課要特別注重「理解」。

三、做課堂筆記。做筆記對復習、作業有好處,做課堂筆記應:1、筆記要簡明扼要;2、課堂上做好筆記後,還要學會課後及時整理筆記。

四、做作業。認真仔細做題,不可馬虎從事,做完後還要認真檢查;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急於問老師,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要在復習功課的基礎上,要通過層層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聯系,理出頭緒,要下決心獨立完成作業。

五、課後復習。及時復習,提高復習質量

⑺ 四年級數學的學習計劃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⑻ 四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四則運算
1、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同級運算無括弧從左往右)
2、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無括弧先乘除再加減)
3、算式里有小括弧,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再算小括弧外面的。
4、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5、有關零的運算: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一個數乘以0得0,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0不能作除數。
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
1、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比例尺。
2、位置是具有相對性的,方向相反,度數相同,距離相等。如:A在B的西偏南40°的方向上,那麼B就在A的東偏北40°的方向上。
3、繪制簡單線路圖的方法:先確定出發點,再定方向、定距離進行繪制;然後選定第2 個出發點為中心點,再定方向、定距離進行繪制……以此類推。(走到哪方向標擺在哪)
4、畫平面圖的步驟:定方向、定距離、標名稱、標角度。
5、一般來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第三單元: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
(一)加法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 a +( b+c)
(二)乘法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積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c= a×(b×c)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為:(a+b)×c= a×c+b×c
乘法分配律還是用於兩個數的差與一個數相乘:(a-b)×c= a×c-b×c
(三)簡便計算
1、加法交換律與加法結合律,如63+56+37=63+37+56或56+(63+37)
2、乘法交換律與乘法結合律,如15×7×2=15×2×7或7×(15×2)
3、連減變減和(減法的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4、減和變連減,如567-(167+254)=567-167-254
5、連除變除以積(除法的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6、25×4=100,所以見25就想4。
(1)乘法交換律或乘法結合律,如25×17×4
(2)乘法拆分法,如25×32=25×(4×8)=25×4×8
(3)加法拆分法,如25×14=25×(10+4)=25×10+25×4
(4)乘100除以4,如36×25=36×100÷4
(5)除以100乘4,如3200÷25=3200÷100×4
7、125×8=1000,所以見125就想8。
(1)乘法交換律或乘法結合律,如125×17×8=125×8×17或
17×(125×8)
(2)乘法拆分法,如125×32=25×(4×8)=125×8×4
(3)加法拆分法,如125×18=125×(10+8)=125×10+125×8
(4)乘1000除以8,如24×125=24×1000÷8
(5)除以1000乘8,如32000÷125=32000÷1000×8
8、在乘加、乘減運算中,如果兩個乘法算式中有共同的因數,可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 簡便計算。即:
a×c+b×c = (a+b)×c
a×c-b×c = (a-b)×c
9、省略寫×1的形式,如34×99+34=34×99+34×1=34×(99+1)
或34×101-34=34×101-34×1=34×(101-1)
10、99與101等特例,
(1)通過拆分變乘法分配律,如76×99=76×(100-1)
或76×101=76×(100+1)
(2)多加幾就減幾,如346+199=346+(200-1)=346+200-1
(3)多減幾就加幾,如346-199=346-(200-1)=346-200+1
(4)先減整再減尾數(減和變連減),如700-402=700-(400+2)=700-400-2
11、減差變一減一加,如
先加後減法:967-(421-233)=967-421+233=967+233-421
先減後加法:967-(567-235)=967-567+235
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小數的計數單位為:0.1(或十分之一)、0.01(或百分之一)、0.001(或千分之一)……對應的數位分別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2、小數的讀法: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部分要按順序讀出每一位上的數。
3、小數的寫法:整數部分按整數部分的寫法寫出,整數部分是0的就寫成0,小數部分依次寫出每個數字。
4、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天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5、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的,就比較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較百分位;如果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較千分位……以此類推。
6、移動小數點的方法:
(1)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倍。
(2)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十分之一;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百分之一;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千分之一。
(3)移動小數點時應注意:小數點向左移動時,如果整數數位不夠則要在數的左邊用「0」補足並加上小數點。如:2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2;整百、整千的數,小數點向左移動後,小數末尾的「0」要去掉,如:350縮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3.5。
7、名數的改寫步驟:(1)判斷哪個單位大,哪個單位小;(2)判斷是把大單位的數改寫成小單位的數,還是從小單位的數改寫成大單位的數;(3)確定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再確定是用乘法還是用除法(小單位化成大單位有除法,大單位化成小單位用乘法)。
8、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我們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四捨五入」法。(1)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應看十分位上的數是幾;(2)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應看百分位上的數是幾;(3)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應看千分位上的數是幾;……以此類推。最後根據四捨五入法來確定是舍還是入。
9、將一個非整「萬」或「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在「萬位」或「億位」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在數的後面加上「萬」字或「億」字。注意:改寫後把末尾的「0」去掉。
第五單元: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判斷一個三角形是什麼三角形,只要看三角形中最大的一個角就行了,最大角是銳角,就是銳角三角形;最大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最大角是鈍角就是鈍角三角形。
按邊可以分為: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都相等,都等於60°。
4、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不論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狀。
5、最少用2個同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個長方形;最少用3個同樣的等邊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梯形;最少用2個同樣的等邊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1、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應注意:
(1)小數點要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要對齊。
(2)計算的時候從最右邊算起,加法時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減法時要注意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退一。
(3)計算結果有「0」,一般要去掉。
2、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跟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1)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2)算式里有小括弧的,要先算小括弧里的算式,再算括弧外面的算式。
3、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連減的簡便計算,在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中同樣適用。
第七單元:統計
製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一描(點)二連(線段)三標(數據)
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更清楚地反映數據的變化情況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
解決植樹問題時,一定要先分析植樹的路線:
間隔數=全長÷株距
1、 不封閉的路線兩頭都要栽樹時,間隔數=棵數-1
已知全長與株距,則棵數=全長÷株距+1;
已知株距與棵數,則全長=株距×(棵數-1)=株距×間隔數
已知全長與棵數,則株距=全長÷(棵數-1)=全長÷間隔數
2、 不封閉的路線兩頭都不栽樹時,間隔數=棵數+1
已知全長與株距,則棵數=全長÷株距-1=間隔數-1;
已知棵數與株距,則全長=株距×間隔數=株距×(棵數+1)
已知全長與棵數,則株距=全長÷間隔數=株距×(棵數+1)
3、不封閉的路線一頭栽樹,另一頭不栽樹時,棵數=間隔數;
4、在封閉的路線植樹的情況下,棵數=間隔數。

閱讀全文

與小學四年級數學自學提綱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