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多少》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比較多少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初步理解一樣多,多1個,少1個等詞彙。
3、培養幼兒的比較能力和對應感。
【活動准備】
磁性動物教具5隻及相應房子,小貓5隻,紅綠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回家。
1、出示5隻小動物,排成一排: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在外面來做游戲,看是誰?現在小動物們玩累了,想回他們自己的家裡,每隻小動物住一幢房子,我們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去吧。出示5幢房子,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說:許多小動物,許多間房子。
2、把每隻小動物放入一幢房子,引導幼兒比較:房子和小動物是不是一樣多﹙一樣多﹚。
3、再出示一隻小動物:又來了一隻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現在動物和房子是不是一樣多?﹙不一樣多﹚動物多了一隻,房子少了一幢。
二、小花貓和魚。
1、出示小花貓和魚:小花貓回到家裡,肚子餓了,找了魚來吃,看又幾只小花貓,有多少魚?引導幼兒說出:有許多小花貓、許多魚。
2、請個別幼兒上前擺放,比較魚和貓是不是一樣多﹙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
1、出示雪花片,請幼兒比較自己拿到的紅的雪花片多還是綠的雪花片多?引導幼兒說出:紅﹙綠﹚的多一個,紅﹙綠﹚的少一個。
四、評價活動情況。(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② 兒童桌椅高度比例標準是
中國國家的標准:
桌椅高度差應控制在280至320mm范圍內。
對於桌椅類的高度,國家已有標准規定。其中,桌類傢具高度尺寸標准可以有700mm、720mm、740mm、760mm四個規格;
椅凳類傢具的座面高度可以有400mm、420mm、440mm三個規格。
另外還規定了桌椅配套使用標准尺寸,桌椅高度差應控制在280至320mm范圍內。
兒童桌椅尺寸
1、小班孩子平均身高約為95.990cm,書桌高度一般為44cm,長度在100cm左右,寬度約為70cm,配套的椅子椅面宜高23.5cm,深度22cm,寬度宜為25cm,靠背高度約25cm,桌椅面高差約20.5cm。
2、中班的孩子平均身高約為100.109cm,書桌高度為47.5cm,長度在105cm左右,寬度約為70cm,配套的椅子椅面宜高26cm,深度24cm,寬度宜為26cm,靠背高度約27cm,桌椅面高差約21.5c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兒童桌椅
③ 小班蒙氏數學《比多少》課後反思
小班蒙氏數學活動《歸類》課後反思
邵靖
《歸類》這一活動屬於數學中的分類活動,主要是為幼兒以後理解數概念作心理准備。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出發,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水果、蔬菜、生活用具三個種類並進行歸類,逐步積累類的經驗,從而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並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這一活動的設計理念,我將活動的目標定為:1、學習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徵的物品並放在一起。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和探索物體的共同特徵。3、培養幼兒初步合作意識。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通過游戲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徵的物品,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述出來,難點則在於將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徵的物品並放在一起。活動一開始我組織幼兒分別帶不同顏色的牌通過「小司機」這個游戲找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桌,以此讓他們區分紅黃藍綠顏色。第二環節是集體活動。我通過「超市游戲」激發他們的興趣,這一環節中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很高,紛紛到前面來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擺放在貨架上,且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表述出自己選的物品名稱和它的類別,只有少數孩子的膽子還沒有放開。第三環節是操作活動請幼兒也來開「超市」,將學具物品按不同的類別分別擺放在相應的貨架上,通過操作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採用這樣的方法,人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個個都能動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極高,一點也不感覺到枯燥。這個環節中有的寶寶擺錯了,但在同伴的幫助下,擺錯的物品很快就被糾正了過來,孩子們既有了初步的關於類的經驗,又增強了同伴間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操作環節即將結束時,我又讓寶寶從自家的「超市」中選一種水果送給聽課的老師們,這一環節的設計又一次使寶寶對類別有了鞏固,從而也使寶寶與在場的客人老師有了互動與交流。我投放的材料有層次,能力強的寶寶每類擺放5種物品,能力中等和叫差的寶寶投放了4種、3種物品。並在小組指導時隨時給能力不同的寶寶添加物品。但材料投放比較單一,應該多元些、結合到寶寶的生活,從而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活動的最後又以「小司機」的游戲讓孩子再次進行分類練習,站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停車場中,在此環節中也體現了同伴間的合作。並且我設疑以達到延伸到下一次數學活動中。但我覺得這個游戲的設置只有游戲性缺少目的性沒有起到層層遞進的目的,應該比之前的環節更有難度。
可以說整個活動的目標基本都能達成,教師的引導也比較到位,小結清晰明了,過度與轉換很自然,以游戲貫穿始終,首尾呼應。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小班幼兒有了實踐性的了解,也是自己對《蒙氏數學》活動的一次學習和實踐,希望以後和大家共同探討與研究中不斷提高。
④ 兒童桌椅尺寸一般是多少
1:小班
小班孩子平均身高約為95.990cm,書桌高度一般為44cm,長度在100cm左右,寬度約為70cm,配套的椅子椅面宜高23.5cm,深度22cm,寬度宜為25cm,靠背高度約25cm,桌椅面高差約
20.5cm。
2:中班
中班的孩子平均身高約為100.109cm,書桌高度一般為47.5cm,長度在105cm左右,寬度約為
70cm,配套的椅子椅面宜高26cm,深度24cm,寬度宜為26cm,靠背高度約27cm,桌椅面高差約
21.5cm。
這樣的尺寸適用於絕大部分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因為中班孩子一般比小班孩子體格
大,因此這樣的尺寸往往被大多數中班選用。
購買建議
1、最好選擇同時具有多年生產經驗的單位購買,有多年生產經驗才能保證質量;
2、不要只看價格和圖片,幼兒桌椅質量主要由材質決定,不要為了便宜選擇質量差的工廠;
3、盡量選擇口碑好、資質全的單位購買;
4、購買幼兒桌椅質量安全是第一,不要為價格而對安全不管不顧。
⑤ 小班數學教案比多少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多少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學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慣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准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麼喂貓寶寶吧……」
2基本活動:
(1)教師示範:
a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隻貓吃一條魚」
c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為什麼這只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台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⑥ 幼兒園大中小班桌椅標准高度各是多少
小班 桌子45-50厘米 椅子坐高26厘米
中班 桌子50-55厘米 椅子坐高28厘米
大班 桌子55-60厘米 椅子坐高30厘米
⑦ 幼兒園的課桌椅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大中小班的尺寸都是一樣嗎
大中小三班的課桌大小是一樣的,在高度上是有差異的!
⑧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有關於比多少
設計意圖: 幼兒教學不同於正常學齡兒童教學,他們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興趣持續時間都不如正常學齡兒童,因此幼兒教學的設計應更具操作性和趣味性,讓幼兒感覺自己不是在課堂上學習,而是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玩游戲。讓幼兒不玩中不知不覺的學習,即能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會有效的吸引幼兒注意力。 活動目標: 1.感受操作活動的樂趣。 2.在游戲中探索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比較多、少、一樣多 2.學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活動准備: 演示用教具: 1.標有數字的小房子若干。 2.毛絨玩具4個,藍球4個;帽子4頂。 3.幼兒操作材料。印有4娃娃卡片紙(數量同幼兒一樣多)、棗每人4個,山楂每人4個。 4.孩子坐成大半圓,桌子分成四組擺在後面。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兩組實物教幼兒學慣用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一樣多。 二、游戲 1.送籃球: 演示提問:首先請出個娃娃客人(帶頭包飾的幼兒)站成一橫排。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客人,請客人按照從左到右擺成一橫排,再出示四個籃球,一一對應的擺在娃娃的前面,讓幼兒判斷兩組物體的多少。 2.送毛絨玩具 演示提問:將3隻玩具一一對應分給4個娃娃客人 師:娃娃和玩具一樣多嗎?讓幼兒說說兩組物體的數量關系,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玩具少了一份 3.給娃娃客人戴帽子。 請一名幼兒為娃娃客人戴1頂帽子,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樣多? 4.為娃娃客人送食物 請小朋友把盆子中畫有4個娃娃客人的卡片拿出來,進行操作活動。 (1)給娃娃客人分紅棗,把棗一個對一個地擺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棗是不是一樣多? (2)為幼兒為娃娃客人分山楂,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山楂是不是一樣多? (3)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山楂少1個。用什麼辦法使娃娃和山楂一樣多呢? 三、活動總結 我們今天學會了比較兩組物體一樣多的方法,我這里有許多小腳丫,我們班有許多小朋友,我們怎麼知道我班的小朋友和小腳丫是不是一樣多呢?孩子自由發表意見,進行操作。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我發現教師的教育機智非常重要,我們應該給幼兒更多的思考空間,引導也要適當,並不是要一味的把老師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其實他們的知識在我們的不知不覺中已經很豐富了。孩子們的想法很多也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