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數學: 原來的數字是1倍量,可以看作1或100%; 增加後的數字減去1或100%,剩下的部分就是增加的
比原來增加35.7%,剩下的部分就是增加的數值或者百分比。
⑵ 二年級求一倍量用乘法是什麼意思
二年級求一倍量,用乘法是熟知乘法算式的運演算法則
⑶ 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的含義是什麼
因數 一整數被另一整數整除,後者即是前者的因數,如1,2,4都為8的因數
A 除法里,如果被除數除以除數,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數而沒有餘數,就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B 我們將一個合數分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這樣的幾個質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C 約數和因數的區別有三點:1數域不同。約數只能是自然數,而因數可以是任何數。2關系不同。約數是對兩個自然數的整除關系而言,只要兩個數是自然數,就能確定它們之間是否存在約數關系,如:40÷5=8,40能被5整除,5就是40的約數,12÷10=1.2,12不能被10整除,10不是12的約數。因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對它們的乘積關系而言的。如:8×0.2=1.6,8和0.2都是積1.6的因數,離開乘積算式就沒有因數了。3大小關系不同.當數a是數b的約數時,a不能大於b,當a是b的因數時,a可以大於b,也可以小於b。
質數(又稱為素數)
1.就是在所有比1大的整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別的因數,這種整數叫做質數。還可以說成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2.素數是這樣的整數,它除了能表示為它自己和1的乘積以外,不能表示為任 何其它兩個整數的乘積。例如,15=3*5,所以15不是素數;
又如,12 =6*2=4*3,所以12也不是素數。另一方面,13除了等於13*1以 外,不能表示為其它任何兩個整數的乘積,所以13是一個素數。
[編輯本段]質數的概念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又稱素數。例如(10以內) 2,3,5,7 是質數,而 4,6,8,9 則不是,後者稱為合成數或合數。特別聲明一點,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從這個觀點可將整數分為兩種,一種叫質數,一種叫合成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說,任何一個整數。可以寫成一串質數相乘的積。質數中除2是偶數外,其他都是奇數。2000年前,歐幾里德證明了素數有無窮多個。既然有無窮個,那麼是否有一個通項公式?兩千年來,數論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尋找一個可以表示全體素數的素數普遍公式和孿生素數普遍公式,為此,人類耗費了巨大的心血。希爾伯特認為,如果有了素數統一的素數普遍公式,那麼這些哥德巴赫猜想和孿生素數猜想都可以得到解決。
[編輯本段]質數的奧秘
質數的分布是沒有規律的,往往讓人莫名其妙。如:101、401、601、701都是質數,但上下面的301(7*43)和901(17*53)卻是合數。
有人做過這樣的驗算:1^2+1+41=43,2^2+2+41=47,3^2+3+41=53……於是就可以有這樣一個公式:設一正數為n,則n^2+n+41的值一定是一個質數。這個式子一直到n=39時,都是成立的。但n=40時,其式子就不成立了,因為40^2+40+41=1681=41*41。
說起質數就少不了哥德巴赫猜想,即著名的「1+1」
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Conjecture)
內容為「所有的不小於6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
這個問題是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於1742年6月7日在給大數學家歐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稱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歐拉在回信中認為這個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無法證明。從此,這道數學難題引起了幾乎所有數學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用當代語言來敘述,哥德巴赫猜想有兩個內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數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數的猜想。奇數的猜想指出,任何一個大於等於7的奇數都是三個素數的和。偶數的猜想是說,大於等於4的偶數一定是兩個素數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與潘承洞》)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簡單,要證明它卻著實不易,成為數學中一個著名的難題。18、19世紀,所有的數論專家對這個猜想的證明都沒有作出實質性的推進,直到20世紀才有所突破。直接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們採取了「迂迴戰術」,就是先考慮把偶數表為兩數之和,而每一個數又是若干素數之積。如果把命題"每一個大偶數可以表示成為一個素因子個數不超過a個的數與另一個素因子不超過b個的數之和"記作"a+b",那麼哥氏猜想就是要證明"1+1"成立。
1900年,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在國際數學會議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為23個數學難題之一。此後,20世紀的數學家們在世界范圍內「聯手」進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壘,終於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到了20世紀20年代,有人開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爵用一種古老的篩選法證明,得出了一個結論:每一個比6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9+9)。這種縮小包圍圈的辦法很管用,科學家們於是從(9十9)開始,逐步減少每個數里所含質數因子的個數,直到最後使每個數里都是一個質數為止,這樣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證明了 「9+9 」。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Rademacher)證明了「7+7 」。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證明了 「6+6 」。
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Ricei)先後證明了「5+7 」, 「4+9 」, 「3+15 」和「2+366 」。
1938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證明了「5+5 」。
1940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證明了 「4+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證明了「1+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 「3+4 」。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3 」和 「2+3 」。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BapoaH)證明了 「1+5 」,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4 」。
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維諾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義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證明了「1+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2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大偶數=素數+素數*素數或大偶數=素數+素數(註:組成大偶數的素數不可能是偶素數,只能是奇素數。因為在素數中只有一個偶素數,那就是2。)]。
其中「s + t 」問題是指: s個質數的乘積 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
20世紀的數學家們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採用的主要方法,是篩法、圓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數學方法。解決這個猜想的思路,就像「縮小包圍圈」一樣,逐步逼近最後的結果。
由於陳景潤的貢獻,人類距離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後結果「1+1」僅有一步之遙了。但為了實現這最後的一步,也許還要歷經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有許多數學家認為,要想證明「1+1」,必須通過創造新的數學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
[編輯本段]合數的概念
合數是整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還能被其他的整數整除的整數.
除2之外的偶數都是合數.(除0以外)
合數又名合成數,是滿足以下任一(等價)條件的正整數:
1.是兩個大於1 的整數之乘積;
2.擁有某大於1 而小於自身的因數(因子);
3.擁有至少三個因數(因子);
4.不是1 也不是素數(質數);
5.有至少一個素因子的非素數.
[編輯本段]特殊合數的結論
一個合數有奇數個因數(因子)當且僅當它是完全平方數.。
1.只有1和它本身,沒有其他的因數叫質數(又叫素數)。(如:2÷1=2,2÷2=1,所以2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2這兩個因數,2就是素數).。
2.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其它因數的數,叫做合數。(如:4÷1=4,4÷2=2,4÷4=1,很顯然,4的因數除了1和它本身4這兩個因數以外,還有因數2,所以4是合數)。
3.1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因為它的因數有且只有1這一個因數.。
4,合數就是有兩個因數以上的數叫做合數。
5.在100以內,能被2、3、5、7整除的數是和數,但不包括自身。
100以內的合數:
4.6.8.9.10.12.14.15.16.18.20.21.22.24.25.26.27.28.30.32.33.34.35.36.38.39.40.42.44.45.46.48.49.50.51.52.54.55.56.57.58.60.62.63.64.65.66.68.69.70.72.74.75.76.77.78. 80.81.82.84.85.86.87.88.90.91.92.93.94.95.96.98.99.100
100以內的素數(也叫質數):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在自然數中,我們將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數叫作偶數,如
2、4、6、8、10、...
等,剩下的那些自然數就叫作奇數,如
1、3、5、7、9、...
等。這樣,所有的自然數就被分成了偶數和奇數兩大類。另一方面,除去1以外,有的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再被別的整數整除,如
2、3、5、7、11、13、17、...
等,這種數稱作素數(也稱質數)。有的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能被別的整數整除,這種數就叫合數,如
4、6、8、9、10、12、14、...
等,就是合數。1這個數比較特殊,它既不算素數也不算合數。這樣,所有的自然數就又被分為1和素數、合數三類。自然數的這種分類法,要比它分為奇數和偶數兩大類要復雜多了
⑷ 股票成交量中倍量縮倍量代表什麼意思
1、所謂倍量,就是一倍的意思;
2、上漲的倍量就是比前一天多一倍,比如100萬的量今天200萬,代表放量;
3、下跌的倍量就是比前一天少50%,比如昨天100萬今天只有50萬,表示縮量。
拓展資料: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總手數(1手=100股)。VOL顯示是1M在國際通行的說法是1K=1000(10^3)、1M=100萬(10^6)、1B=10億(10^9)。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人們說的大盤成交量指的是成交金額。說明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規模。成交量與成交金額用下列公式表示:成交數量(成交量)×成交均價=成交金額(成交額)
成交量是指在某一時段內具體的交易數。它可以在分時圖中繪制,包括日線圖、周線圖、月線圖甚至是5分鍾、30分鍾、60分鍾圖中繪制。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
股票長期成交量減少,就是股票走勢開始低迷的信號,如果在大盤縮量的狀態下出現的話,這個信號就越強。股票上漲可以通過大的成交量或成交量逐漸放大來確認其走勢。
股票成交量情況是股票對大眾的吸引程度真實反應,當大眾看好某個股票時,股票就會有很多人買入,持有該股票的人會持股待漲,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
同理,如果大眾對該股票不看好,持股的人會賣出,空倉的人不會買入,從而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所以說成交量是股票價格的主宰。
⑸ 什麼是倍量,一百克等於多少倍量
倍量,是針對兩個數說的,對一個數不能說倍量。例如
100克的2倍量是100×2=200克
100克的3倍量是100×3=300克
……
⑹ 倍量是什麼意思
量就是股票的成交量或整個大盤的成交量。價就是個股的價格或大盤的指數。
1、所謂倍量,就是一倍的意思
2、上漲的倍量就是比前一天多一倍,比如100萬的量今天200萬,代表放量
3、下跌的倍量就是比前一天少50%,比如昨天100萬今天只有50萬,表示縮量
一般來說,價漲量漲該股票有戲,價跌量升股票要壞。還有許多情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分析股票走勢還需綜合多方面深入研究,還得有一定的看盤經驗,經驗不夠最好用個手機炒股軟體輔助,像我用的牛股寶,裡面每項技術指標都有詳細說明如何運用,在什麼樣的形態下表示什麼意思,該如何去操作,使用起來方便很多,願這些可幫助到你,祝你投資愉快!
⑺ 倍量柱是什麼
概念 倍量柱是比前一日的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的紅色量柱。這個定義有三個要點: 第一,必須與前一日的那根量柱相比; 第二,必須比前一日的量柱增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可以有10%的誤差); 第三,必須是紅柱即陽柱,高開低走的假陰柱也應看成陽柱。 三大特性: 第一,凡是倍量柱的當天,幾乎都是絕對底部或相對底部; 第二,凡是倍量柱的當天,幾乎都是走勢的拐點或起點; 第三,凡是倍量柱的後面,都有一波不錯的上升走勢或盤升走勢。 倍量柱的基本原理: 第一,倍量柱是實力介入的標志。倍量拉升,敢於接下所有的拋盤,這是實力與魄力的體現。 第二,倍量柱是主力搶籌的標志。敢於接下所有的拋盤,倍量拉升,說明籌碼在當前的價位當前的情況下是「物廉價美」的,主力迫不及待的搶入籌碼。 第三,倍量柱是一箭多星的招數。也就是倍量拉升可以完成多項功能,這一動作可以同時兼容「試建增補,震啟拉出」八項功能。 倍量柱的性質: 倍量柱的性質有: 從主動行為上看:有建倉柱、增倉柱、補倉柱等類型; 從被動行為上看:有試探柱、震倉柱、護倉柱等類型; 從盤勢發展上看:有黃金柱、啟動柱、拉升柱等類型。 倍量柱的操盤啟示: 第一,發現倍量柱的當天,是介入的最好機會; 第二,倍量柱的平衡線,是最好的防守線; 第三,判准倍量柱的性質,是踏准操盤節奏的扶手。 量的提示-倍量柱 一、倍量柱 二、高量柱 1. 高量柱後的走勢多數向下,少數向上. 2. 連續兩根超級倍量遞增的高量柱把買賣雙方的慾望推向了極高潮,狂熱中掩護出貨是主力慣用的招數,應避之. 3. 高量柱後面的三根量柱在逐步縮小,而後面的三根K線卻逐步升高,形成價漲量縮的量價背離態勢=高量黃金柱,是介入的好機會. 三、縮量柱 1. 連續量縮價跌,可能否極泰來,產生本階段的最低量柱後必然向上,一般應該在最後一根陰
柱被陽柱吞沒時介入. 2. 連續陰陽不齊,暗示調整在即. 3. 連續價升量縮,過頂觸底做多. 4. 最有價值的縮量柱:它必須緊靠倍量柱或高量柱後的縮量柱,它必須是價升量縮的縮量柱,縮量越大越好,它們可能是三根左右的量柱群,逐步縮量最好,其三日內收盤價必須保持在第一量柱的最低價上方. 5. (1)根據賣在買先的規律,縮量柱是市場惜售的表現. (2) 根據價在量先的規律,縮量柱是價格上揚的前兆. (3) 根據庄在散先的規律,縮量柱是庄散共鳴的暗示. 6. 縮量一倍的縮量柱是市場轉折點的標志. 7. 縮倍柱+倍量柱是難得介入的機會. 四、梯量柱 1. 多數梯量柱的未來走勢是向下,少數是向上. 2. (1)是賣盤逐步增加的產物. (2) 是價格逐步抬高的結果. (3) 是主力逐步增倉的動作. 3. 市場拋壓逐步增加,多方接盤也逐步增加的順邊走勢,它必然走向衰竭,多方的買盤很可能是市場拋壓逼出來的,一旦主力實力不足時,平倉出逃是其唯一選擇. 五、平量柱 1. 並肩平量柱是溫和上升. 2. 凹口平量柱是大幅上升. 六、低量柱 1. 在任何一個階段,只要形成了低量柱,其後面的走勢一定是上升的,是起死回生的轉折點. 2. (1) 測試階段性的底部,具有停戰柱的意義. (2) 測試攻防線的支撐力,具有支撐柱的意義. (3) 測試臨界點的時空,具有反攻柱的意義. 3. 低量柱的出現肯定是主力的休克療法作用,目的在於測試市場現有拋壓到底有多大,為下一步行為作好准備. 4. 低量柱的出現,肯定不遠處有黃金柱的出現. 5.低量柱的出現,暗示著主力成本區的底線. 6.縮量一倍的低量柱往往是主力的休克療法所致,目的在於洗盤,夯實底部,探明現在價位的承受力,同時也是市場惜籌的表現. 7. 如果低量柱次日出現倍量柱就是介入最好的時機. 七、黃金柱 1. (1)倍量柱+三日縮量柱=黃金柱. (2) 高量柱+三日縮量柱=黃金柱. (3)梯量柱+三日縮量柱=黃金柱. (4) 平量柱+三日縮量柱=黃金柱. 2. 黃金柱後三天必須是價漲量縮的縮量柱. 3. 黃金柱後三天必須保證收盤價沒有跌破該柱的最低價,最佳是收盤價均保持在該柱的最高
價之上. 4. (1) 過頂黃金柱:具有突破性和攻擊性. (2) 托底黃金柱:具有保護性和自救性. (3) 中繼黃金柱:具有接力性和加速性. 5. 黃金柱是主力測算未來股價的標尺. 6. 必須是處於黃金梯上的過頂黃金柱才具有雙倍測幅功能. 八、黃金線 1. 按照黃金柱後三日的那個最低點取點,它指到哪兒算哪兒畫線. 2. 黃金線是一條支撐線. 3.每條黃金線的左側最好得到左側峰頂的支撐. 4. 主力操盤的全過程:試探→建倉→增倉→補倉→震倉→啟動→拉升(主升浪).
⑻ 數學中的倍是什麼意思
數學中的倍是指:某數的幾倍等於用幾乘某數 。
一個整數能夠被另一個整數整除,這個整數就是另一整數的倍數。如15能夠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
一個數除以另一數所得的商。如a÷b=c,就是說,a是b的倍數。例如:A÷B=C,就可以說A是B的C倍。
一個數的倍數有無數個,也就是說一個數的倍數的集合為無限集。 注意:不能把一個數單獨叫做倍數,只能說誰是誰的倍數。
數學中增加一倍的意思就是變成原來的兩倍,比如說原來一個數是2,那麼它增加一倍,就是增加2,也就是變成了4,剛好是原來的2倍。
(8)數學倍量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7的倍數:
若一個整數的個位數字截去,再從餘下的數中,減去個位數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數,則原數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數,就上述「截尾、倍大、相減、驗差」的過程,直到能清楚判斷為止。
例如,判斷133是否7的倍數的過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數;又例如判斷6139是否7的倍數的過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數,余類推。
8的倍數
一個數的末三位是8的倍數,這個數就是8的倍數。
7256。256÷8=32,是8的倍數。7256÷8=907
9的倍數
若一個整數的數字和能被9整除,則這個整數能被9整除。
⑼ 數學中什麼是一倍量
比如說增加一倍的量就是原來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