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數學加減法怎麼講解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因為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
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
減法公式
1、被減數-減數=差
2、差+減數=被減數
3、被減數-差=減數
減法相關性質
1、反交換率:減法是反交換的,如果a和b是任意兩個數字,那麼
(a-b)=-(b-a)
2、反結合律:減法是反結合的,當試圖重新定義減法時,那麼
a-b-c=a-(b+c)
『貳』 幼兒園數學填空題有什麼口訣
一、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二、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三、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三、退位減法
1.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2.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3.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最好記。
四、連續退位的減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
五、湊十口訣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六、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一、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二、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三、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例如1: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如2:減法15-9第一種: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第二種:9可以分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叄』 幼兒園找規律的數學題怎麼給孩子講
找規律的數學題,這類題的類型多,可以說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對三四歲的孩子,可能主要觀察圖形,看圖形上有什麼特點,它是怎麼排列的。老師帶孩子一起找,可提示一點,讓孩子自己腦筋。
『肆』 幼兒園怎麼給孩子講解10−()=5
如果是給幼兒園的小孩子講數學的話,最好從最基礎的實例講起:比如正好伸出一雙手10個手指,然後5個手指縮回。就可以給孩子講解10減幾等於幾的問題了。
『伍』 幼兒園數學分解法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分解教法如下。
1、利用食物分解。
2、如一籃水果有5個,一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另外四個放在一個盤子里。
3、讓孩子發現5能分成1和4。
4、同樣1和4能組成5。
5、還有5能分成2和3,3和2,4和1。
(5)幼兒園數學題怎麼解說擴展閱讀
破十法:是一種計算方法,即: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破十法口訣
十幾減九,幾加一;十幾減七,幾加三;十幾減五,幾加五;十幾減三,幾加七;十幾減八,幾加二;十幾減六,幾加四;十幾減四,幾加六;十幾減二,幾加八。
『陸』 怎麼給大班的兒童講解{}+9=17數學題
()+9=17,可以從湊十法入手,將數字拆分為孩子能解答的簡單數字。
()+9=10+7,即()+9=9+1+7
劃掉等號兩邊的9,即()=1+7,即()=8
『柒』 怎麼給孩子講數學題里的上下左右前後
我國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
「小班幼兒應具備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後、里外等方位詞。」
是不是有家長經常糾正孩子:「這只鞋是穿在左腳上的」,「勺子放在碗里」,「小鳥在樹上不在樹里」等等,即便家長說了又說,孩子還會時不時犯小錯誤。
家長朋友不要著急,孩子認識方向的順序,一般是先認識上下,再前後,最後是左右。
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先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方向,再逐步發展為以客體(他人或物)為中心辨別方向,是比較合理和科學的方法。
1、好孩子自己穿衣服
所以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幼兒園親子游戲「穿衣服」做起。早上給孩子穿衣服時,可以跟孩子玩游戲:
「我們今天先穿上面的衣服好不好?快把左手伸出來吧!裡面穿超人那一件吧!」
接著再告訴孩子要穿下面的衣服了,「小褲褲我們先穿右腿吧!最後跟爸爸/媽媽一起穿左腳的襪子好不好?」
包括穿鞋子,也可以像這樣,有意識訓練孩子,給孩子梳理出基本的上下、左右、里外等方位意識。
2、123!木頭人!
小朋友們都很崇拜軍人叔叔,可以將木頭人游戲和軍人叔叔形象結合起來,和孩子玩特殊的「木頭人軍訓游戲」,孩子一定很樂意配合家長玩這個游戲。
教孩子聽口令做動作,教會孩子基本的立正、稍息後,再教他向左向右轉、向後轉以及前進後退等動作。
例如爸爸扮演壞人,媽媽吹口哨喊口令:「壞人來了,預備向左轉!向前走!」伴隨121口令,孩子向前走,媽媽可以再喊口令:「木頭人!立正!向右轉!」等等口令,引導孩子躲避「壞人」。
幫助孩子認識方向的同時,還能鍛煉孩子迅速反應能力,拉近親子關系,一舉多得。
3、躲貓貓
躲貓貓是家長和孩子之間常玩的一個游戲,雖然孩子藏得都很簡單,但是家長不要一下子就找到哦,會破壞游戲的趣味性。
家長和孩子一起數完10個數以後,等孩子藏好後,家長慢慢尋找。在找的過程中,家長盡量對每一處進行准確的方位描述,包括找到孩子藏的地方:
比如 「爸爸現在在客廳中間,寶寶難道在餐桌下嗎?不對,應該在門後吧!哎呀沒有,好吧我再去我是看看,馬上就找到你了哦。」
當孩子進行尋找時,也要求孩子大聲地「實況報道」。一方面可以通過實際操作認識方位,大聲說的時候,家長也能判斷孩子到底知道多少,另外,躲貓貓還很熱身哦~
4、東升西落的太陽
等到孩子學會如何區分上下、前後和左右之後,就可以教孩子認識東西南北了。
最簡單的是以太陽為參照物,告訴孩子白天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而晚上太陽下班後就輪到月亮工作了,月亮接替太陽在西邊沒做完的工作,所以從西邊開始升起了,等到天亮月亮就走到東邊了,剛好太陽又來和月亮換班啦!
雖然是虛構的小故事,不過可以讓孩子認識東西,等孩子掌握東西後,就可以教孩子認識南北啦:
張開雙臂,左手對著東邊,右手對著西邊,那麼面對的就是南邊,背對的就是北邊了。
不過要告訴家長的是,辨認方向不要強求孩子,能在游戲中引導是最好的,如果孩子不願意或者掌握不了也不要著急,強迫孩子必須學會,會導致孩子負面心理。所以,建議家長順其自然去引導,在生活中自然引導教育,切不可急於求成!今天這4個幼兒園親子游戲快和孩子們玩起來吧
『捌』 幼兒園數學題11-1怎樣給孩子講
1、將抽象的數字落實到實物上
2、將11拆分為10+1
『玖』 幼兒園中班數學練習題分成與合成怎樣講解2+()=5
一、集合、數和量的概念
每個孩子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數學能力,比如對玩具數量變化、音量大小、搭積木的高矮、物品的分類和排序等,孩子在游戲中無意識的表現,已經充分說明他們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了。
1、對數量關系有明確清晰的認知,利用實物,讓孩子迅速理解物品數量關系;
2、學習數數,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後,開始學習數量的加減;
3、懂得並且能很快說出相鄰數、序數、奇偶數(單雙數)、數的大小等;
4、認識事物的不同特點,比如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並且能夠分類或排序;
5、會10以內數的分和,能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6、對事物的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有基本概念。
二、幾何和空間概念
2歲左右,孩子開始對圖形產生興趣,3歲已經能夠正確找出相同的幾何圖形。幾何能力,除了可以培養孩子對圖形的辨識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還幫助孩子提高抽象視覺能力。
1、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和幾何體,比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正方體、球等;
2、除了認識幾何圖形名稱,還能准確分辨它們的特徵,比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圓柱體和球體等;
3、 能通過分解和組合,認識平面和立體幾何之間的關系,相同與不同;
4、能把幾何圖形與實物形狀對應聯系起來,對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進行等分;
5、通過立體幾何,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包括地圖、地理方位、空間等,比如上下、左右、前後、里外等。
三、時間概念
給孩子時間啟蒙,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幫助他理解時間,養成時間觀念,是培養孩子時間管理意識的基礎,有助於形成孩子的動力定型,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終身有益。
1、家長仔細觀察,及時調整和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給孩子逐步引入時間的概念;
2、針對孩子的興趣點,幫助孩子理解早中晚,白天黑夜,今明後天,星期,四季等概念;
3、通過不斷強調和重復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現在、過去、將來、以後、馬上、剛才、經常等概念;
4、認識鍾表,會看整點與半點,並且能根據時鍾進行時間管理,分辨出具體時間該做什麼事。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拾』 怎樣給幼兒園小班小朋友講解數學的找規律
你的問題有點抽象,不太清楚具體什麼意思。但是,教幼兒園的小朋友數學這事,的確需要技巧。 我只給一些表面的意見(專業的意見,需要請教有經驗的教育從業者):以例子來說明問題;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孩子;不要用一個固定的思路去教育孩子。 記得,以前看到過一個故事,講的是美國一個幼兒園小學生,上課時老師畫了一個圈,讓孩子們說那是什麼,那個小學生說是……,但是老師卻說:「那是圓」。就因為這個事,那個小學生的父母把這位老師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老師的教育桎梏了孩子的想像、打擊了孩子的自信,最終法院判老師敗訴,並且需賠償上百萬(好像是這個數,具體多少 我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