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數學書六年級下冊,怎麼用附一頁的紙折圓柱
先剪下來,記得圓和長方形連接的部分不要剪斷,旁邊有鋸齒狀的那一部分向里折,塗上膠水,把長方形捲起來,將鋸齒部分粘到長方形紙筒內側。
Ⅱ 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做怎麼分成長方形手工
六年級下冊數學用長方形紙做成圓柱的方法如下。
1、剪兩個直徑都是6厘米的圓A和B。
2、在卡紙上畫一個高9厘米、長18.85厘米(或18.9厘米)的長方形C,再在這個長方形上下兩條長邊上,畫上許多小鋸齒形,又在長方形的一個短邊(即長方形的高)上加畫一條1--2厘米寬的窄邊,作為粘貼面。
Ⅲ 六年級下冊數學的圓柱怎麼計算
1、圓柱的形成:圓柱是以長方形的一邊為軸旋轉而得到的;圓柱也可以由長方形捲曲而得到。
2、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圓柱的的兩個圓面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周圍的面叫做側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高有無數條他們的數值是相等的)。
3、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a 沿著高展開,展開圖形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當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h=2πR),側面沿高展開後是一個正方形,展開圖形為正方形。
b. 不沿著高展開,展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或不規則圖形。
C.無論如何展開都得不到梯形.
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πd×h =2πr×h
4、圓柱的表面積:圓柱表面的面積,叫做這個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2×底面積+側面積,即S表=S側+S底×2 = 2πr×h + 2×πr2
(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的結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數的時候,都要用進一法)
圓柱的體積:圓柱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柱的體積。
圓柱切拼成近似的長方體,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體。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於圓柱的高。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體積=底面積×高
V柱=S h =πr2 h
h =V柱÷S=V柱÷(πr2)
S=V柱÷h
5、.圓柱的切割:
a.橫切:切面是圓,表面積增加2倍底面積,即S增=2πr2
b.豎切(過直徑):切面是長方形(如果h=2R,切面為正方形),該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高,寬是圓柱的底面直徑,表面積增加兩個長方形的面積,即S增=4rh
Ⅳ 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與圓錐知識點有哪些
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與圓錐知識點有如下:
1、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2、探索並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通過觀察、設計和製作圓柱、圓錐模型等活動,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底面,周圍的面叫做側面,底面是平面,側面是曲面。
5、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後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當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側面沿高展開後是一個正方形。
6、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即S表=S側+S底×2或2πr×h + 2×πr2。
7、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即S側=Ch或2πr×h。
8、圓柱的體積=圓柱的底面積×高,即V=sh或πr2×h。
9、圓錐只有一個底面,底面是個圓。圓錐的側面是個曲面。
Ⅳ 問一下六年級下冊同學那個數學課本115頁的圓柱怎麼剪兩個圓片一張長方形的怎麼組成圓柱急!
把長方形捲起來,捲成一個曲面,捲成圓柱體形狀,然後把兩個圓片當做圓柱體的兩個底面,粘好。就成了一個圓柱體。
Ⅵ 小學六年級數學人教版圓柱體體積的教具製作方法步驟及圖示
做一個圓柱,再做很多個能套在裡面的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說明當n趨近於無窮時,多邊形的體積約等於圓柱體體積。而多邊形的體積為低乘高。
圓柱體做法:用個紙板畫兩個帶鋸齒的圓,再畫個矩形使其一邊長等於圓的周長,然後裁下來一粘就行了。
Ⅶ 數學書六年級下冊第十七頁第12題圓柱怎麼做
體積=5*5*3.14*12
側面積=園周長*高度=2*5*3.14*12
表面積=2*5*3.14*12+2*(5*5*3.14)
其中2*(5*5*3.14)為上、下2個園的面積
Ⅷ 6年級下冊數學書人教版的附頁那個圓柱怎麼做要圖片
做圓柱,先在紙上畫個圓,剪出兩個相同的圓後,算出圓的周長(圓柱側面展開圖的長).由於紙的厚度的影響,且製作時要進行粘貼,所以在見側面展開圖時的長要更長一點.至於圓柱的高,自己可以決定.然後依照剪下的圓,調節圓柱側面的大小並粘貼成一個筒.最後,粘上兩個圓.做圓錐,先剪下一個大圓作為側面.從圓上任意一點開始,到圓心剪下來,把兩邊拉攏起來,形成一個圓錐,粘貼定型後,把它放在紙上描出地面後剪下並粘貼.(註:要把底面做大些,否則不能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