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數學影響因子多少算高

發布時間:2022-08-08 22:42:49

Ⅰ SCI期刊發論文影響因子是不是越高越好

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的期刊的影響力就大。發表影響因子高的文章對於提高業內知名度,以及下一步的經費申請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就把影響因子與學術質量之間畫等號,不是說影響影子小的學術價值就小。


影響因子最基本的作用是幫助圖書館員制定文獻收藏計劃和經費預算,向讀者推薦優秀期刊。同時把影響因子量化也有助於編輯了解和掌握自己期刊的情況,幫助制訂有效的編輯規劃和目標。還可以幫助科研人員大致定位自己研究方向的熱門程度。但是如果把影響因子當作評價一個研究單位或者科研人員的研究水平的唯一標准,搞一刀切,那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從計算公式看,影響因子雖然只和被引次數和論文數直接相關,但實際上它與很多因素有密切聯系。

1. 首先是學科因素。數學系的經常抱怨證明個定理發個文章好幾年沒人引用,工程系的抱怨找一個2以上影響因子的期刊都難,物理系的說化學系灌水都可以灌高影響因子的,生物系的說沒發過CNS都混不下去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本來就是挺明顯的,這種差異跟學科的重要性沒有關系,但是跟從事這個學科的人數是有直接關系的。

因此,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不同領域之間的影響因子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對於一些單位的少數只會數數的領導,在進行科研績效考評時以累計影響因子或單篇影響因子達到多少作為量化標准來晉升職稱或評定獎金,這肯定是不對滴。


2. 其次是研究方向因素。同一個大學科但是不同研究方向的冷熱程度差異也非常大。如果文章的題目屬於熱門話題,不但更容易給期刊錄用,而且引用率也會立杠見影,使得期刊的影響因子隨之明顯上升。這樣的結果就是期刊更加趨向錄用熱門文章,讓那些沒有顯著結果的冷門文章更加不容易發表。小眾學科混的更加不容易啊。

3. 第三是期刊因素。目前而言,還是老牌的期刊的口碑更好一些,影響因子要更高一些。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有些老牌出版商新開的期刊的影響因子就上升得非常快。
當然也不能忽略名人效應。我們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即使有更適合被引用的文獻,也會故意引用一些牛人的文章,目的是為了給自己的文章壯膽,增加一點自己的文章的權威性。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直接提高了那些牛人發表的刊物的影響因子。

因此在對科研人員進行考核的時候,使用影響因子的絕對值是非常不公平的,影響因子是不是越高越好。

Ⅱ 請問科學論文是否有影響因子

●造成學術不端行為的因素很多,我們應該加強對年輕人思想方面的引導,同時採取一定措施改進管理體制,防止出現學術不端行為。

●評價科研成果片面地認定SCI論文、認定影響因子是有問題的,這些指標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作為決定因素。

●做創造性科研工作確實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必須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而且絕不能抄襲別人的工作。

30年改革開放,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國家實力大大增強。但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從社會這個大環境來說,出現了一些過於注重物質的傾向,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科研等領域都有市場化、實用化的傾向。這需要我們加強思想的引導。社會上的一些問題,侵蝕到學術、科研、教育中來,在大學生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兩年前,中國科協的科技工作者道德和權益委員會就有報告分析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方面的一些問題,指出現實中存在的抄襲、剽竊、偽造、篡改數據、侵佔他人科研成果、重復發表論文、論文質量降低、育人不負責任等問題。這些對年輕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大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濃厚的興趣

現在浮躁和浮誇的情緒非常的嚴重。比如說考試作弊,雖然一再採取措施,但是還是時有所聞。所以要加強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引導。我覺得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講,最主要的是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一點雄心壯志,要有抱負。現在,大學生最關心的可能就是畢業後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好的工作。而好工作的標准首先是待遇優厚,而並不是這個工作對他業務成長和發展有多大的好處。也有人的理想是希望大學畢業後,念研究生,拿到博士學位以後做博士後,然後就是升成副教授、教授,或者能拿一個我們這個領域的獎。我覺得這個也不能稱為遠大的理想。

我們遠大的理想還是希望大學生今後在國際上能夠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有所貢獻,能夠對這個學科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涉及到更多的大學生,即今後在經濟方面或者科學研究、教育等方面,能夠為國家解決比較大的問題、做比較多的事情、發揮比較好的作用。有了這些理想,平時的學習和研究工作才有足夠的動力。

有了理想,還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興趣是我們做好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那麼,興趣是不是天生的?實際上興趣本身是可以培養的。你對某個方面接觸很多、下了多年功夫之後,在這個方面你的水準比周圍的人更高,這時你的興趣往往就更加濃厚了。作研究要有執著的追求和長期的努力。

通過改進管理體制防止出現學術不端

造成學術不端行為的因素很多,我們首先應該加強對年輕人思想方面的引導,同時,我們能夠採取一定措施改進管理體制,防止出現學術不端行為。這些年,我們實行了一些定量的管理,非常注重SCI論文和影響因子。這種管理方式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跟學術不端行為有一定聯系。比如,SCI論文在各個領域情況很不一樣,數學學科與生物、化學等學科就有比較大的不同。數學論文通常都是一個人的,或者偶然情況是兩三個作者的。通常一篇數學論文有一定的篇幅,最長的現在往往一本期刊就一篇文章。而實驗性學科每篇文章一般都是由一個比較大的集體完成的,有十多位作者,而文章篇幅比較小。很多高新技術,比如計算機科學的論文,引用的文獻差不多都是最近3年的。數學論文引用的文獻一般不太多,且80%的文獻都是3年前的,甚至是幾十年前的。所以,好的數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大概在1左右,而在生物和化學等期刊就不同了。

20年前提倡年輕人把文章拿到國際上去發表,推崇SCI論文,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但是,現在片面地認定SCI論文、認定影響因子是有問題的,這些指標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作為決定因素。實際上,影響因子至少經過四步近似:影響因子是把引用代替了質量,文章質量高低看被引用的次數,這是第一步近似;對一篇文章的引用以發表期刊的引用來代替,這是第二步近似;全世界期刊太多,引用只限於源期刊而不是全世界所有的期刊,這是第三步近似;即便只算源期刊,如果所有年份全部統計下來,工作量也很大,所以只算兩年內發表的源期刊,這是第四步近似。

科研最重要的還是看創新。國際上有很多大數學家一輩子的論文大概也就十幾篇。但都有很高的水準,在其領域發揮了很大作用。評價科研工作,最重要的還是看同行的評議,最好還有一些國際專家的評審。

創造性科研並非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事情

要作現代研究的話,就要作好充分的准備。比如,數學是循序漸進的,即便是數學系本科畢業,也不可能在某一個領域接觸到前沿領域,還需要繼續學一些課程,以便跟現代研究前沿接軌。有了基礎之後,才可以做研究工作。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有例外,比如華羅庚,只有初中畢業的文憑,是不是可以說是例外?其實不然。華羅庚先生非常有才能,而且極其勤奮。他自學了高中課程,旁聽了清華所有數學課程,然後繼續做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在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做的兩年研究工作。

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可以參考王國維先生談到的做學問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個就好比你在大學階段或作研究前期,不斷地向上攀登。攀登得越高,你的眼界就越遠。你要很努力地攀登、積累。第二種境界就是真正進入研究工作——「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你有了好的選題,從過去的文獻當中發現了好的思想方法,同時又掌握了新的文獻。在你得出好的結果之前一定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在研究的過程中你必須嘗試不同的辦法,不斷地努力探索。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你想盡了各種可能性,好像沒有什麼辦法的時候,突然有一天,你覺得一種已經考慮過的路子其實是可以走通的。當然,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在碰運氣,這是有前面兩種境界作為鋪墊,經過前期大量的准備工作才能達到的境界。

通過這三種境界,我們應該讓年輕人有這樣的認識:做創造性科研工作確實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必須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而且絕不能抄襲別人的工作。

Ⅲ Science Advances影響因子多少

根據最新JCR數據,Science Advances 2019年的影響因子是13.116,連續三年上漲。

Science Advances雜志是一個涵蓋所有學術領域包括計算機、工程、環境、生命、數學、物理以及社會科學的綜合性科學刊物,旨在提供一個頂級的科學研究出版平台,快速發表在整個科學研究領域的高水平且在相關領域有重要進展的研究工作。創刊伊始,Science雜志主編Marcia McNutt親自擔任Science Advances 的首任主編,目前主編是Holden Thorp博士。

Science Advances期刊目前只接受論著和綜述類的文章,且編輯和審稿都非常嚴格,投稿難度至少和Nature Communication差不多。相對來說,Science Advances的東家美國科學進步協會是非營利性組織,不追逐(至少表面上)商業利潤,搜易很注重文章的質量,所以在未來幾年的影響力不可估量。
回答參考資料
需要論文語言編輯的可以到國際科學編輯,國際科學編輯是最早在中國開展語言編輯服務並提供本地化支持的國際公司。數十年來成功的為眾多中國科技工作者發表論文提供語言支持。國際科學編輯所有的編輯都是擁有博士學歷,並且有相關專業背景的英語母語專家。每一篇來自中國作者的文章,都會交付到英語母語編輯手中進行修改。

Ⅳ 醫學類期刊影響因子為什麼那麼高

生物醫學僅僅腫瘤類雜志就有20個影響因子7.7以上。
同類雜志多且每個雜志文章少是影響因子高的原因,並非這個專業這個話題人氣高。要說人氣高應該是計算機領域,但影響因子最高才2。數學同類雜志(如偏微分方程)基本就1個,投不中連低一檔的發表機會都沒有,沒有更多低檔文章還怎麼引用高檔文章把影響因子捧上去?
我覺得影響因子低的學科缺乏雜志戰略頭腦。JCP(計算物理)每年文章好幾千影響因子2.77,如果JCP能拆分成十個同類雜志拉開檔次,高檔年文章數少點比如幾十,低檔年文章數多點比如幾百,這樣肯定能把高檔影響因子捧起來,假設JCP影響因子主要貢獻者有10篇,拆分成十份後這10篇還在一份中,這一份文章總數減少十倍,則JCP的影響因子可從2.7升至27。
我不知道數學家那麼聰明,怎麼就沒人看出影響因子這點貓膩?
雖然說影響因子可以只在同專業做比較,但這會影響後來者選擇專業,對學科整體發展不利,也讓一些人投機鑽營欺世盜名(比如計算機學者傍生物學高影因子)。

Ⅳ 期刊mathematics是幾區的

期刊mathematics是:JCR一區。

《Mathematics》的年發文量從2019年開始劇增,之前每年的發文量不到400篇,2019年激增至1234篇。今年到目前為止(9.16日),《Mathematics》已經發文1318篇。

《Mathematics》的影響因子雖然只有1.747分,但是其在數學領域位於JCR一區。這個期刊的編輯和審稿人效率很高,審稿和錄用比較快。論文是關於機械動力學理論模型的數學推導和分析,推薦了多個國外相關領域審稿人。

有三個審稿人給了意見,審稿意見都比較中肯,確實看懂了復雜的動力學數學模型和研究內容。其中一個審稿人甚至自己推導了全文公式,指出了不足。一輪大修一輪小修,修改完善論文後很快錄用。

Ⅵ 影響因子10.0什麼水平

影響因子分領域,醫學、生物、化學材料等熱門領域,超過10的期刊很多,不過如果你有一篇影響因子10.0的文章,可以說在該行業有些底氣了。

需要知道,影響因子是衡量一個雜志的指標,但不是反應雜志水平的唯一標准,請勿盲目追求。

影響因子(英文:Impact Factor),簡稱IF,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影響因子是一個相對統計量。

不同學科雜志的IF差異還是很大的。總的來說,化學類雜志的IF約是物理類的1.5倍、工程類的2倍、數學類的3倍。

當然,生物類雜志的IF比化學類的更高。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科,影響因子是不能跨學科比較的,同領域學科的影響因子比較才是比較合理的競爭。

Ⅶ 應用數學進展是個什麼樣的期刊影響因子多少我也投了一篇文章在裡面

1980年創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錄期刊,SCI 2003年影響因子0.558。發表原始論文和評述文章,反映應用數學(包括實驗數學、統計學、數學生物學和理論計算機科學等)的最新研究進展。

Ⅷ 數學sci影響因子1.0什麼水平

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500種期刊在內的4700種期刊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道。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

閱讀全文

與數學影響因子多少算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