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養幼兒數學邏輯
讓孩子感受推理的快樂——數學邏輯智能開發,人們往往認為數學邏輯智能就是算術,只是一種加減乘除的計算能力。事實上,除了計算之外,數學邏輯智能還包含邏輯和推理、模式、可能性和科學的分析,是處理一連串的推理、識別、模式和順序的能力。人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正是以數學為基礎。
學數學不只是為了計算
數學邏輯智能是人類智能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是處理一連串的推理、識別、模式和順序的能力。
人們往往認為數學邏輯智能就是算術,只是一種加減乘除的計算能力。事實上,除了計算之外,數學邏輯智能還包含邏輯和推理,模式、可能性和科學的分析。有時,數學邏輯智能還包括一種傾向,如建構問題、發現問題。
人類認識自然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認識自然界的各種數量關系和形狀、空間概念,並通過利用這些數量關系和形狀、空間概念改造自然。
具有很強的數學邏輯智能的人通常都是一些喜歡保持自己收支平衡的人;是一些能很快地決定是租車合算還是買車合算的人;是一些經常依據事實判斷做決策而不是感情用事的人,往往可以成為會計師、財務分析員、科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和生物學家。
數學邏輯智能其實是用來分析問題和考慮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的。在許多方面,游戲都提供了安全、可控制和有趣的方式去發展孩子的數學邏輯智能。在游戲中,孩子們會觀察到什麼行動產生什麼反應,不同的開始會導致哪些不同的後果。通過游戲,孩子們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❷ 孩子的數學思維邏輯應該怎樣去鍛煉
給出三個建議:
第一,通過閱讀來鍛煉總結能力;
平時要養成看書善於總結的習慣。
想一想別人是怎麼論述一件事,怎麼構建嚴密的推論,你能從文章中總結歸納出多少個觀點等,這些思考,都可以提升你的邏輯思維能力。
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不要看完就算。思考一下別人的論證有沒有道理,是否嚴謹之類的。
慢慢地,你在表達的時候,也會懂得這樣去要求自己了。
第二,系統學習一點邏輯學的知識;
上面提到的邏輯知識,只是這門學科的冰山一角。
盡管我們平常說話,很難一一對應運用到邏輯學上的所有知識,但掌握一些表達這方面的知識,例如一些與邏輯有關的表達框架,好比是金字塔原理、MECE分析法、SCQA歸納法等結構化表達模型,至少可以讓我們思考的時候更加清晰和嚴謹。
這樣當我們把思考結果轉化為口頭語言時,我們的表達自然就做到有邏輯了。
第三,多多練習;
思維跟說話雖然有很密切的關系,但就算你的邏輯思維鍛煉得再厲害,我們大腦負責調動說話的區域,依然還是「置身事外」。
畢竟思維有思維的鍛煉,說話有說話的鍛煉,這兩者是對應大腦不同的區域的。如果不刻意訓練自己邏輯說話的能力,那麼你說出來的話,還是很難形成邏輯表達的形式。
所以,不管要學什麼,多多練習,經常開口鍛煉自己的口才,你的邏輯表達能力才會「蒸蒸日上」,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❸ 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特別差,該怎麼辦
孩子數學成績差怎麼辦?家長牢記4個辦法,幫助孩子提高思維能力。很多孩子面對數學難題不知道如何去改正和提高?其實數學不只是簡單的運算,因為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想要更好地用運用數學就要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那小學到高中學習適合什麼樣的思維方法?又該如何提升思維能力呢?下面我們就從兩個方面分別講講。
每一個孩子對於數學的敏感度都是不一樣的,家長有意識的培養肯定可以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家長們可以多嘗試跟孩子進行這種探索式的學習,也可以藉助一些工具或者書籍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故事閱讀中感受數學,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❹ 孩子數學不好,該如何培養邏輯思維呢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同的孩子對不同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一件事,有的孩子說了很長時間也說不出來事情的來龍去脈,有的孩子思維清晰,嚴謹,這就是不同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個具有邏輯思維能力的孩子,他所掌握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本質能力: 觀察、歸納、類推、演繹等學科都需要的關鍵能力。嘗試以下方法來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
孩子說話正常,描述東西,並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連貫起來。父母在訓練孩子時,不要「完成」,要引導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的基礎上思考下一步。注意思考是積極的。讓孩子的大腦活躍起來,而不是告訴他該做什麼。拿出一罐 m & m 巧克力豆,讓你的孩子數豆子。在讓他數數之前,問他這樣一個問題: 「當你數完之後會發生什麼?」如果他不知道,接著問他 m & m 巧克力豆是不是不好吃,還是放在後面更好吃,總是鼓勵他說,數一數,然後放回去。
❺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開口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我也在群里會經常發一些比較好的訓練題,您也可以鼓勵去想一想說一說,如果講得好,家長還可進行小獎勵,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二、舉一反三,學會變通。
舉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在數學的訓練中,一定要給孩子舉一反三訓練。一道題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維可能比較直線,不多做幾道舉一反三或在此基礎上變式的題,他還是轉不過玩了。
舉一反三其實就是「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這句話的執行行為。
三、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每上第一次課,我所講的課程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我通常把試卷中的錯題摘抄出幾個典型題,作為課堂的例題再講一遍。而學生的反應,或是像沒有見過,或是對題目非常熟悉,但沒有思路。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學生沒有及時總結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課後我都建議我的學生做一個錯題本,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自己的錯題和錯因分析。
一般來說,錯題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特別愚蠢的錯誤、特別簡單的錯誤;第二種就是拿到題目時一點思路都沒有,不知道解題該從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卻恍然大悟;第三種就是題目難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對,但是卻做錯了。
尤其第二種、第三種,必須放到錯題本上。建立錯題本的好處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錯的類型,為防範一類錯誤成為習慣性的思維。
四、圖形推理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時真亦假,真是假時假亦真;邏輯思維是在規則的確定下而進行的思維,如果聯系生活就屬於非常規思維。一切看似與生活毫無聯系卻自在法則約束規范的范圍內。邏輯推理的「瞞天過海」可謂五花八門,好似一個萬花筒,百變無窮,樂趣無窮。
幾何圖形是助其鍛煉邏輯思維的好工具,經典的圖形推理題總有其構思、思路、巧妙的思維;經典在於其看似變態,而實際解法卻簡而又簡單。
❻ 孩子數學思維邏輯差怎麼辦
1、培養數學思維的嚴密性
思維的嚴謹性是指考慮一個問題的嚴謹性和正確性。為了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有必要嚴格要求,加強訓練。
在孩子的學習生活方面,就是要求從基本概念開始學起,做起來要慢而踏實,在思路清晰的前提下逐步透徹,在思考過程中養成比較慢的仔細思考的習慣,在論證中要掌握足夠的理由作為依據。
2、培養數學思維的深度
思維深度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層次和邏輯層次,也指思維活動的深度和難度。
相信大多數學生有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老師評講試卷的時候,會發現解決錯誤的問題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理解,突然發現這些錯題錯得很不應該。
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通過現象來觀察數學的本質,掌握最基本的數學概念,洞察數學對象之間的關系,這是是否深刻思考的主要表現。
3、培養寬廣的思維
思維的開闊意味著一個人可以考慮一個問題的許多方面。這體現在用多種方式解釋一個事實,用多種方式表達一個對象,以及為一個問題設計各種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要注重多角度的思維方式,拓寬解題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開闊。
4、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批判性思維是指一個人善於嚴格估計思維材料,善於在思維活動中檢驗思維過程。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要善於從已有的答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並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要盲目跟風,要學會用批判的思維,從多方面進行反思和檢驗。即使在精神上完全被接受了,也要努力提高自己,想出新的想法和見解。
5、數學思維培養不只是單調的計算,從觀察力,空間想像力,邏輯推理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綜合去數學思維啟智,讓孩子通過數學知識認識世界,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方法在融合,應用,思考的過程才是啟智的關鍵。
多數孩子對數學學科失去信心,是因為沒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全社會的責任,大家都有義務。
❼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和數學思維能力
大家都看到:美國人上超市買東西,連簡單的加減運算都算不明白,找幾毛錢還得拿個計算器按半天的。在國際奧林匹克比賽上,拿獎的也總是中國人或者說亞洲人居多。但是,大家也看到這樣的現實,同樣在這個國家接受數學教育的美國人,卻培養了大量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引領了世界的科技的發展。很多人把這歸功於美國的高等教育,並得出的結論:美國人的初等數學教育不行。
個人認為,這是對美國數學教育的誤解。在國內,初等數學教學的比重和內容偏向於計算和運算,我們背乘法口決、我們很小就開始訓練心算,我們習慣於以計算能力來衡量一個人的數學學得好不好。反觀美國人,他們認為數學並不等同於算術,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孩子在生活中如何認識和應用數學,他們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他們從孩子的數學學習中去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所以,美國人盡管初等運算能力比不上中國人,但他們在初等教育階段所接受的發現、歸納、演繹和推理訓練,卻為高等教育的研究學習撤下種子、打下基礎,從而成就了創造性思維、邏輯思維。
那麼,美國人如何通過初等數學教育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我通常觀察孩子的學習活動,留意到以下幾個特點:
一、從小抓起,引導孩子去發現
講到邏輯,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比較高階的思維。事實上,從學前班開始,美國學校就有關於訓練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的數學內容。我的女兒3歲,在美國上學前班(與國內的叫法不同,美國幼兒園前的教育稱為學前班)。每個月月初,學校會派給我一份孩子在家的活動指引,配合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對孩子進行訓練。這個月,我拿到的這份訓練的內容主要是數學活動。這個數學活動,除了和孩子練習數數,認數字,有一項稱之為模式(pattern)的練習內容。
具體如下:
取出幾張卡紙,在每張卡紙上有規律地畫上一些幾何圖形,比如,在一張卡紙上依次畫出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再重復畫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然後問孩子,下一個圖形應該是什麼?或者另一個復雜一點的圖形模式:在第二張卡紙上依次畫出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橢圓形,再次重復畫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橢圓形,然後問孩子,下一個圖形應該是什麼?
這種模式的訓練,需要孩子去觀察、去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是邏輯訓練的最初形態,主要在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
二、游戲為主,培養孩子的興趣
初到美國的家長,不少會因為孩子在學校的「不務正業」而著急。比如,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要麼對著一盤珠子穿來穿去,要麼填色塗鴉,要麼玩弄幾個小貝殼,孩子一天到晚都在玩耍。事實上,這些看似都在玩耍的活動,其內容的設計都富含幫助孩子發展認知能力的智慧,自然也少不了與數學邏輯訓練的內容相結合。以塗鴉填色為例,可以是要求孩子在一組直線排列的三角形上填色,顏色的間序為「紅、黃,紅、黃,紅、黃」。也可以把一副黑白圖片用線條分割成不同的小塊,每個小塊上標上數字,要求孩子在某一個數字的小塊區域上塗某種顏色。再比如,串珠子,可以和孩子研究串成有規律的各種不同的間色圖案。這些具有一定規律性的練習,都體現了模式的概念。但孩子在練習的過程都像在游戲,不容易有壓力。
三、以體驗和實例為主,內容貼近生活
在數學教學活動和練習過程,很少有直接給出數字然後要求計算的題目。數學的學習內容,大都是與生活中的具體活動息息相關。比如,涉及了解時間的內容,題目會設計成某個人某天花費時間從事的各項活動;涉及學習錢幣的內容,會是使用錢幣進行購物、外出用餐等場景;涉及測量的內容,會利用測量工具認孩子反復操作、實驗。涉及邏輯推理的練習,當然也離不開場景的假設。比如有這樣一道練習題:題目給出幾張圖片,第一張畫的是幾顆小豆和一個裝著泥土的杯子;第二張畫中的杯中的小植物長出了豆角,第三張畫的杯子中冒出了胚芽,第四張畫的小杯中長了一棵小苗。然後讓孩子按時間的發展進行順序排列。這種訓練孩子順序感的題目,都是與生活內容息息相關。
❽ 怎麼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
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數學學習並不是為了擁有多少數學知識,而是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數學素養,用數學思考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破案的電視連續劇,處處不就在體現著數學的作用嗎?
但如何用數學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我將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養方法總結為以下七點。
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
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開口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我也在群里會經常發一些比較好的訓練題,您也可以鼓勵去想一想說一說,如果講得好,家長還可進行小獎勵,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
做10道數學題,不如讓孩子「說」明白一道題。小學數學,重在思維的訓練,思維訓練活了,升到初高中,數學都不會差到哪去。家長要加強孩子「說」題的訓練,讓孩子把智慧說出來。
孩子能開口說解題思路,是最好的思維訓練模式。很多家長以為數學就是要多做題,可是有的孩子考試做錯了題,但遇到同類或相似題型時,仍然一錯再錯。
不妨讓孩子把錯題訂正後,「說」清楚錯誤環節,這樣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要培養質疑的習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經常引導孩子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並逐步養成習慣。
在孩子放學回家後,讓孩子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如何講解的,同學是如何回答的?當孩子回答出來之後,接著追問:「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啟發孩子講出思維的過程並盡量讓他自己作出評價。
有時,可以故意製造一些錯誤讓孩子去發現、評價、思考。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會在思維上逐步形成獨立見解,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
二、舉一反三,學會變通。
舉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之前也常常聽到家長反映,接到一些學生來信,說平時學習勤奮,請家教、上補習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實基礎知識,可考試時還是感覺反應慢、思路窄,只能就題論題,做不到舉一反三,對於一些靈活性強的題目往往就束手無策。
在數學的訓練中,一定要給孩子舉一反三訓練。一道題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維可能比較直線,不多做幾道舉一反三或在此基礎上變式的題,他還是轉不過玩了。
舉一反三其實就是「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這句話的執行行為。
三、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每上第一次課,我所講的課程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我通常把試卷中的錯題摘抄出幾個典型題,作為課堂的例題再講一遍。而學生的反應,或是像沒有見過,或是對題目非常熟悉,但沒有思路。
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學生沒有及時總結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課後我都建議我的學生做一個錯題本,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自己的錯題和感想。
一般來說,錯題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特別愚蠢的錯誤、特別簡單的錯誤;
第二種就是拿到題目時一點思路都沒有,不知道解題該從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卻恍然大悟;
第三種就是題目難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對,但是卻做錯了。
尤其第二種、第三種,必須放到錯題本上。建立錯題本的好處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錯的類型,為防範一類錯誤成為習慣性的思維。
四、成為孩子探討的夥伴,而非孩子的領導者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說一些傷及孩子信心的話語,比如:真笨、你怎麼跟你老爸一樣,看看其他孩子,我懷疑你是不是親身的,這道題都不會?快別上學了……。
我承認,思維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覺對沒有超笨的孩子,思維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環境與平時對孩子訓練不夠。
作為家長,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生命中影響力最重要的老師,要多表揚、多鼓勵,與孩子成為問題探討的夥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導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辯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創設一種「自由爭辯交流」的氛圍,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爭辯、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自己獲得新的解題方法時,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解題方法的獨特之處。
父母和孩子爭辯解題思路,能促使孩子通過自由爭辯,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拓寬思路,促使思維更靈活。這對突破固有的思維束縛、培養思維能力和品質有著良好的幫助。
五、圖形推理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時真亦假,真是假時假亦真;邏輯思維是在規則的確定下而進行的思維,如果聯系生活就屬於非常規思維。一切看似與生活毫無聯系卻自在法則約束規范的范圍內。
邏輯推理的「瞞天過海」可謂五花八門,好似一個萬花筒,百變無窮,樂趣無窮。
請看下面一道題,您能選出答案嗎?
這道題的推理過程是:通過觀察,我們唯一判斷方法就是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來判斷第一行是逆、順、逆第二行是順、逆、順第三行詩逆、順、?所以?應該是逆時針,則只有A是符合的
從這道題中,我們不僅要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同時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否則,看兩遍,你的大腦就跟這些圖形一樣:暈乎乎的。
幾何圖形是助其鍛煉邏輯思維的好工具,經典的圖形推理題總有其構思、思路、巧妙的思維;經典在於其看似變態,而實際解法卻簡而又簡單。
因此,多訓練一些圖形推理題,對其邏輯思維很有幫助。
六、應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提高思維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經常有這種學以致用的機會,應該充分地加以利用。
(1)購物:低年級家長在購物中可以訓練孩子的運算能力。
例如拿10元錢購物,該花多少元?錢夠不夠?找回多少?高年級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在購物中思考哪種方法更優惠,哪種方法更合理。
(2)游戲:家長在和孩子游戲(搭積木、七巧板、下棋、擺小棒等)的同時,引導孩子用數學思考的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游戲中的問題,提升游戲的技能與技巧。將逆推法,分類討論法,假設法等等用於游戲當中。
(3)另外,在旅遊或家庭進行投資時,都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進行旅遊預算,運用數學思維合理安排旅遊,使同樣的錢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核計投資彩票、股票,進行銀行存款、貸款等。
在家庭中運用數學方法練習解決現實生活實際問題,也不失為一種訓練孩子數學思維的好辦法。
七、奧數是把雙刃劍
奧數本是數學,之所以在數學中分出一個模塊為奧數,是因為數學本身是奧妙而有趣的,一部分邏輯思維特別強或者有規律可循的題組成了奧數體系,這個體系就是為了對孩子思維和分析能力培養。
而為什麼現在奧數卻成了一把雙刃劍,有的家長反感,有的家長支持,90%的孩子都排斥。其實很多孩子很反感奧數,其實這與孩子本身沒有多大關系,而是被輿論、被有些學校老師一味的反對而造成的心裡排斥。
奧秘是奧妙、有趣的,有趣的東西為什麼會變得讓人反感呢?
從今天起,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奧數,它就是數學,只是在基礎題上的拓展和拔高,或者說是在已有知識和能接受的范圍內培養一種發散思維、邏輯思維、逆推思維等的思維訓練題,它有初中的分類討論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對了,它是一門減壓的學科,何為增加壓力?
一個親身的例子,我帶著一個3年數學1年學的班,班裡孩子學習奧數的有,沒學過奧數的也有,很明顯,學過奧數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強、思考能力更沒法比,最後我不得不再次分層教學(其實我是很討厭分層的),因為孩子的基礎不一啊。
試問,這些學過奧數的孩子壓力大,還是沒有學過的壓力大?
孩子心裡不排斥,奧數就是以後數理化、包括語文等科目秘密武器。如果您或老師孩子給孩子樹立一種「奧數沒用論」,我建議趁早別說,奧數將封殺了孩子最後一點的自信心。
思維其實就是直線和曲線。
一般說的感性的人就是直線思維,是順著一條道走到黑的,不懂得返回來看看其他世界。
而我們是通過多訓練,讓孩子的思維慢慢可以轉彎、回頭,讓孩子在面對生活中很多問題能有獨立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