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有多少塊糖》教學設計
情景導入:
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麼?(一袋糖果)我要獎勵給今天認真聽講,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的同學.
【活動1】數一數活動(一數) 數數活動(一數)
1、你能猜一猜這袋糖果大約有多少塊嗎?
2、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果我們想准確的知道袋中有多少塊糖果,怎麼辦呢?(數一數)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塊糖。(板書:有多少塊糖)
3、為了讓同學們數的方便,我們用圓片來代替糖果,同學們手中的圓片和老師袋中的糖果個數是一樣多的,現在請您們快來數一數吧!(學生數)
4、誰能向大家介紹你的數法呢?
5、看來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數法,都數出來糖果的數量,那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些數法。(課件演示各種數法)
6、同學們快來看一看這些數法,你有什麼發現?(指名說)
7、(邊說邊課件演示)我們1塊1塊數,數了20次,我們一起來數數。2塊2塊數,需要數幾次呢?5塊5塊的數呢,數幾次?10塊10塊的數呢,數幾次就可以了?請你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麼?(生:數的次數不同)每次數的塊數越多,數的次數就越少,每次數的塊數越少,數的次數就越多。
【活動2】數數活動(二數)
1、老師這還有其它的糖果,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圖)你仔細觀察,對於這些糖果的擺法,你有什麼感覺?(生:整齊)
2、「橫著數」
真的排列的很整齊,看(師橫著指)這樣排列整齊的是幾個?怎麼數的?(生:橫著數的)他這樣橫著數的,數一行有7個,在數學中這樣橫著數,叫做按行數。請同學們伸出小手快和老師一起做。(師生用手橫著指)由於這一行一行都有7塊,所以我們叫做每行有7塊,那有幾行呢?(2行)一共有機塊呢?你們能不能用這樣的語言再來說一說呢?(課件出示:每行有 塊,有 行,一共有 塊。)
3、「豎著數」
(1)我們剛才橫著數,知道是按行數,還可以怎麼數?(生:豎著數)怎麼豎著數?(生上台演示)像這樣豎著數的方法,數學中叫做按列數。
(2)你能不能再豎著按列再數數這幅圖?(出示新圖)每列有4塊,有3列,一共有12塊。誰再用這樣的語言說一說?(課件出示:每列有 塊,有 列,一共有 塊。)
活動3【活動】數數活動(三數)
1、請你觀察觀察「橫著看」或是「豎著看」,你能發現什麼?
2、通過橫著數,豎著數,我們都能准確的數出數量,這兩種數法還能用算式來表示呢?請你打開書16頁,將橫著數的方法寫在這里,豎著數的方法寫在這里。(課件說明)
3、說說你是怎麼列的算式?(板書貼圖和算式)
豎著數,有幾個3呢?(生:5個3)你能指一指嗎?(每指1個3,老師就貼1個3)
橫著數列出了這樣的算式,有幾個5相加,指一指。(學生邊指,老師邊貼)
4、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數法,列出了兩個不同的算式,仔細觀察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指名說)算式不同,怎麼得數相同呢?(生:一個是5個5個數的,一個十3個3個數的)小算式中的秘密都被你們發現了,看來同一幅圖,橫著數,豎著數,所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
活動4【活動】拓展延伸
1、同學們數的這么好,小青蛙也來湊熱鬧了,它要和我們玩跳格游戲。(出示17頁第4題)你們看清楚小青蛙是怎麼跳的了嗎?(生做在書上)
2、小青蛙太頑皮了,都跳到了老師這把尺子上了,它還想3格3格的繼續往下跳,那我們的算式就這樣要一直的加下去了,你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如果我們能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就好了,這個方法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⑵ 二年級數學上冊有多少塊糖 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有多少塊糖》(教材第16、17頁)
二、教學目標
1、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數連加比較簡便,為進一步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三、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難點:學會通過多方位思考來解決問題。 四、教具學具
課件、糖塊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看一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糖果)這些糖果,要獎勵給今天聽課最認真,坐姿最漂亮,舉手發言最踴躍的同學,你們有信心得到它嗎?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裡這袋糖果,到底有多少塊呢?
生1:有24塊。 師:比24塊少一些。生2:有18塊。師:比18塊多一些。
師:如果我們想准確的知道有多少塊糖,應該怎麼辦呢?(數一數)
引出課題:有多少塊糖
(二)新授課
師:為了同學們數的方便,我們這里有用口來代替糖果,同學們學具中的口和老師手中的糖果是一樣多的,請你們小組合作,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數一數。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不同的數法。
(投影儀展示)師:誰願意把數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數法有:1個1個數,2個2個數,4個4個數,5個5個數。)
(課件展示)師:數糖果的方法有很多,那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1塊1塊數共有20塊
2.2塊2塊數共有20塊
3.4塊4塊數共有20塊
4.5塊5塊數共有-20快
5.10塊10塊數共有20塊。
師:看一看這些數法,你有什麼發現?(不同數法,數出來都是20:塊。)
(課件展示)師:1塊1塊數,數了20次。
2.2塊2塊數,數了20次
3.4塊4塊數,數了5次。
4.5塊5塊數,數了4次。
5.10塊10塊,數了2次。
師:你又發現了什麼?
總結:一次數的塊數越多,數的次數越少。一次數的塊數越少,數的次數越多。
師:同學們都觀察出來了這些數法的特點,請同學們再和老師一起來試著數一數好嗎?再數之前,請同學們將自己的學具收好。把數學書,翻到第17頁,看第一題,你打算怎麼數呢?請自己動筆試一試。
教師巡視,然後幻燈片展示。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數法,並說一說,一次圈了幾個,圈了幾次。
幻燈片展示圖片。
師:同學們看到這樣的圖片,你有什麼感覺?你想選擇哪一堆來數呢?(第二堆)為什麼呢?(他整齊)你打算怎麼數呢?
(指一行)師:這是幾個呢?(7個)誰是這樣數的?你是怎麼數的?
總結:在數學當中像這樣橫著數的方法叫做按行數。
師:請同學們舉起自己的小手,和老師一起感受一下,什麼叫做按行數。
師:由於第一行有7個,第二行也有7個,兩行的數量一樣多,所以我們把他叫做每行有7個,那你數了幾行呢?(2行)請用這樣的語言說一說(每行___塊,有___行,一共有___塊。)
師:同學們知道了橫著數的方法叫做按行數,還能怎麼數?(豎著數)說一說你是怎麼數的?用小手比劃一下。
總結:我們把像這樣豎著數的方法,叫做按列數。
(展示幻燈片)師:像這樣每列豎著數,有個4個,我們把它叫做,每列4個。有幾列?一共有多少個?請用這樣的語言說一說(每列___塊,有___列,一共有___塊。)
師:現在加強難度,請同學們觀察圖片,橫著看,或者豎著看,你有什麼發現?(每行___塊,有___行,每列___塊,有___列。)
師:這2種數法可以用算式表示嗎?怎麼樣表示?
板書1。3+3+3+3+5=15(塊)算式中是幾個3相加,在圖中指一指。
2.5+5+5=15(塊)算式中是幾個5相加,在圖中指一指
師:這2個算式有什麼特點呢?(算式不同,得數相同)
總結:同一副圖中,橫著數和豎著數,所得的結果是一樣的。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下練習。
1. 第17頁第二題。說一說,算式怎麼列?有幾個4相加?
2. 第17頁第三題。先填一填,按行數怎麼列式,幾個10相加。按列數怎麼列式,幾個3相加.
3. 第17頁第四題。(1)小青蛙是怎麼跳的?跳了幾次,請你動手列一列算式。並且解釋一下你為什麼這樣列。
(2)這一次小青蛙又是怎麼跳的?跳了幾次,請你動手列一列算式。並且解釋一下你為什麼這樣列。
(四)總結歸納
這節課,同學們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誰覺得自己有資格獲得老師的糖果?這節課
你都學到了什麼?
⑶ 小學二年級數學北師版上冊有多少塊糖教案
一、教學內容《有多少塊糖》(教材第16、17頁)
二、教學目標
1、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數連加比較簡便,為進一步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三、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
(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
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難點:學會通過多方位思考來解決問題。
四、教具學具
課件、糖塊
五、教學過程
(一)
同學們,你們喜歡吃糖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塊糖。如果數得又對又快,老師就會獎勵你一塊糖哦!
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一數,教師巡視了解不同的數法。
師:誰願意把自己數的方法和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可能出現的數數方法有:
·一塊一塊地數:1、2、3
·兩塊兩塊地數:2、4、6、8
·五塊五塊地數:5、10、15、20
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最好,為什麼?
只要學生說出的理由有道理就應當給予肯定,尤其是學生說出根據數目的多少選擇不同的數法的時候,更應該給予表揚。
(二)自主探究
1、數一數,填一填。
師:自由數的時候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出色,現在老師要求同學們看圖數一數,填一填,能做到嗎?
課件出示:教材第16頁插圖。
學生自己數一數,完成填空後,匯報交流。
生1:每行有7塊,有2行,一共有14塊。
生2:每列有4塊,有3列,一共有12塊。
師:你能分別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第一幅圖應該是7+7=14(塊);第二幅圖應該是4+4+4=12(塊)。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第一幅圖中的棒棒糖按列數一數,把第二幅圖中的糖塊按行數一數。然後交流。
生1:第一幅圖中如果按列數,每列有2塊,有2列,一共是14塊。
生2:第二幅圖中如果按行數,每行有3塊,有4行,一共是12塊。
師:用算式又該怎樣表示呢?
生:第一幅是2+2+2+2+2+2+2=14(塊),第二幅是3+3+3+3=12(塊)。2、說一說,算一算。
師:現在咋們重點來研究第一幅圖,說說分別橫著看,豎著看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學生可能會說:橫著看,每行5塊,有3行,算式是:5+5+5=15(塊)
·豎著看,每列3塊,有5列,算式是:3+3+3+3+3=15(塊)
·橫著看時,有3行就是3個5相加。
·豎著看時,有5列就是5個3相加。
·無論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結果都是相同的。
(三)總結提升
師: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呢?
六、板書設計
有多少塊糖
橫著看,每行5塊,有3行:5+5+5=15(塊)
豎著看,每列3塊,有5列:3+3+3+3+3=15(塊)
⑷ 《有多少塊糖》教學反思怎麼寫
通過一堂課的教學,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通過課後的練習檢測,發現學生對相同加數的連加這個重要知識點掌握的並不盡如人意。對行列的概念也並不十分的清晰。反思這堂課的教學,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1、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未突出。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體會相同加數的連加。但是用在最後一個活動的時間並不多。反而時間多花在第一個活動數一數中。而數一數是學生一年級已經接觸過的內容,大多數學生都能知道如何去分組數。
2、對於新概念行列的講解不夠。二年級的學生還未接觸過行列,這是一個新的概念,在講解時不能簡單的告訴他們橫著是行,豎著是列,可讓他們自己動手,跟著比劃,加深印象。而且行列的學習為四年級坐標的學習奠定基礎。不能簡單帶過。
教學反思包括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
教學前反思的內容包含反思確定內容、階段及具體實施方法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具體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所需要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還要對對本學科、本冊教材、本單元、本課時進行教學計劃時列出反思的關鍵項目。
如:需要教給學生哪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否准確;教學內容的深度和范圍對學生是否適度;所設計的活動哪些有助於達到教學目標。
⑸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有多少塊糖教案
一、教材分析
1、 課標分析
新課標要求在數與代數中應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能力,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本節課「有多少塊糖」是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起始課,為下一步學習乘法、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教材設計了豐富的操作活動,教材通過數糖塊、數棒棒糖、數熊貓、數圓片、數格子、數蘋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數連加的問題,了解這種加法的簡便表示就是要學習的乘法,這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求,學生通過數數抽象出算式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並不困難,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充分經歷從不同的角度去數,讓學生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學生知識,而不告訴學生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去數,為學生後面理解兩個因數可以交換位置而積不變埋下伏筆。
2、教材解讀:
教材首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數糖塊的活動開始,展示可能出現的各種數法,讓學生只管感受到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幾個幾個地數。然後糖塊擺成方陣形狀,通過橫著數和豎著數使學生感受不同地角度。
最後通過用相同加數連加算式表示出數數過程並算出得數。通過「橫著數」,「豎著數」兩種不同數數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後得數是一樣的,為學習乘法做鋪墊。
⑹ 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有多少塊糖》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選自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有多少塊糖》。今天我將分為七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本節課是北師版學習乘法的起始課,教材設計了豐富的操作活動,教材通過數糖塊、數棒棒糖、數熊貓、數圓片、數格子、數蘋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數連加的問題,了解這種加法的簡便表示就是要學習的乘法,這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求,學生通過數數抽象出算式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並不困難,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充分經歷從不同的角度去數,讓學生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義奠定基礎。(而以前的教材只是教學生知識,而不告訴學生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去數,為學生後面理解兩個因數可以交換位置而積不變埋下伏筆。
二、說學生:在教學設計前我設計了三個前測問題:
1、觀察方陣圖,讓學生說說一共有多少個圖形,你是怎麼列式的,說說為什麼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個,有4列,通過調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種方法:
(1)6+6+6+6= 4+4+4+4+4+4=(我橫著看一行是6個,豎著看每行是4個)
(2)只列出了6+6+6+6=(我橫著看一行是6個)
(3)6+12+6=(第一行是6個,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個第三行是6個)
2、你知道乘法嗎?能用自己的語言講一講。(聽說過乘法,但是說不清楚。)
通過前測,我發現學生在數物體的時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來數,同時教材中數一數的活動充分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把學生數數的經驗和技巧作為乘法學習的基礎,這是符合學生數學學習的年齡特徵和心理規律的。我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課堂上經常有靈動的思維火花閃現。
三、說學法:根據教材的解讀和對學生的分析,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以便進一步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方陣排列的物體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3、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加數連加的問題,為學習乘法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用兩種方法數方陣排列物體的個數,並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感受相同加數連加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把數一數的活動與乘法的意義溝通起來,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我採用的教學方式是為學生創設主動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具體在教學流程中體現。
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首先對不規則、規則物品計數,列式,簡單比較異同。這個環節是我充分研究學生和教材後,創設的環節,目地是讓孩子通過觀察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初步感知規則和不規則物體的計數不同。
2、充分經歷 探究新知
真正讓每一個孩子都經歷不同方法數的過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列出不同的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
數熊貓活動通過學生展示不同的數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體會到在數有序排列物體時,一行行或者一列列數容易數准確,並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數,可以列出不同的連加算式。
數圓片活動時,課件只出示第一排6個圓片,第2、3、4排的圓片覆蓋上,上面有文字說明,第2、3、4排的個數與第一排一樣,一共有多少個小動物,快來數一數吧?再次數,不直接出示全部圖片的目的就是學生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一排一列數數的時候,必然要產生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那這種直接用「幾個4」來解決問題的想法就會突現出。以此更好的把數一數和乘法聯系起來。
數格子活動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多,已經由數實物抽象到數圖形,用前面數數活動的經驗、為學生提供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3、聯系拓展 領悟新知
「數蘋果」 活動,學生在列式解決10盤、15盤、100盤蘋果有多少個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體現了方法的多樣化,相同加數的個數我用大括弧標注出來,從而更好的是加法和乘法溝通起來,也能讓學生感覺到有些算式相同加數太多,寫這些算式太麻煩,進而使他們聯想到能否有簡便的方法。通過書上智慧老人說的話,激起學生學習乘法的願望,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產生探究下節課新知的強烈慾望。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⑺ 有一袋糖,每人分四塊多兩塊,每人分五塊少一塊.問有幾塊糖,幾個人.(二年級解讀法)
每人分五塊原來多的兩塊和現在缺的一塊,都分了,正好(2+1)/(5-4)=3人糖4*3+2=14塊
⑻ 二年級數學有多少塊糖的學情分析和教學後記,教學反思
有多少塊糖教學反思
「有多少塊糖」這節課是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起始課,本節課的教學是使學生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數數,經常用會遇到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了解這種加法的簡便表示方式說是既將學習的乘法。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數數的具體情境,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抽象過程,讓學生體會什麼是相同加數,什麼是相同加數的個數。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一堆一堆地數或一排一排地數,也可以一列一列地數)數零亂堆放的物體的個數,並相應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讓學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數連加比較簡便。
這節課我從學生的數數經驗與技能出發,使學生經歷從數數的問題中抽象出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在學生匯報數數的方法時,我重點指導橫著數,豎著數的方法,並根據不同的數法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然後老師引導每一個學生進行觀察每個算式,說出這些算式的相同點,體會什麼是相同加數,什麼是相同加數的個數。在講授時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問題的分析、比較,對規律的觀察、感悟,對所得結論的描述、解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通過一系列的數數例子,培養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信心。
這節課後我發現所有的同學都能用相同加數寫出數物體的一些加法算式,也能模糊把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但是一部分學生還是不清楚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這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掌握握乘法的算理,還有待下一課繼續講解。
⑼ 有多少塊糖教學設計包括各教學過程的時間分配
情景導入:
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麼?(一袋糖果)我要獎勵給今天認真聽講,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的同學.
【活動1】數一數活動(一數) 數數活動(一數)
1、你能猜一猜這袋糖果大約有多少塊嗎?
2、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如果我們想准確的知道袋中有多少塊糖果,怎麼辦呢?(數一數)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塊糖。(板書:有多少塊糖)
3、為了讓同學們數的方便,我們用圓片來代替糖果,同學們手中的圓片和老師袋中的糖果個數是一樣多的,現在請您們快來數一數吧!(學生數)
4、誰能向大家介紹你的數法呢?
5、看來同學們有各種各樣的數法,都數出來糖果的數量,那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些數法。(課件演示各種數法)
6、同學們快來看一看這些數法,你有什麼發現?(指名說)
7、(邊說邊課件演示)我們1塊1塊數,數了20次,我們一起來數數。2塊2塊數,需要數幾次呢?5塊5塊的數呢,數幾次?10塊10塊的數呢,數幾次就可以了?請你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麼?(生:數的次數不同)每次數的塊數越多,數的次數就越少,每次數的塊數越少,數的次數就越多。
⑽ 老師有一些糖,不到50塊,平均分給6個或8個小朋友,都少一塊,老師有多少塊糖二年級的題
給八個小朋友沒人六塊,少一塊就是47。個六個每人8塊,少一塊也是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