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四年級數學問題有什麼問題

四年級數學問題有什麼問題

發布時間:2022-08-11 20:13:22

A. 小學四年級數學趣味題有哪些

1.小華的爸爸1分鍾可以剪好5隻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鍾內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2.小華帶50元錢去商店買一個價值38元的小汽車,但售貨員只找給他2元錢,這是為什麼?

3.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

4.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隻綁在樹幹上的小狗,貪吃地上的一根骨頭,但繩子不夠長,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麼辦法抓著骨頭呢?

6.王某從甲地去乙地,1分鍾後,李某從乙地去甲地。當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時,哪一位離甲地較遠一些?

7.時鍾剛敲了13下,你現在應該怎麼做?

8.在廣闊的草地上,有一頭牛在吃草。這頭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問,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幾年?

9.媽媽有7塊糖,想平均分給三個孩子,但又不願把餘下的糖切開,媽媽怎麼辦好呢?

10.公園的路旁有一排樹,每棵樹之間相隔3米,請問第一棵樹和第六棵樹之間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兩半,每半各是多少?算術法平均分是____,從中間橫著分是____,從中間豎著分是____.

12.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隻貓,每隻貓前面有3隻貓,請問房裡共有幾只貓?

13.一個房子4個角,一個角有一隻貓,每隻貓前面有4隻貓,請問房裡共有幾只貓?

14.小軍、小紅、小平3個人下棋,總共下了3盤。問他們各下了幾盤棋?(每盤棋是兩個人下的)

15.小明和小華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幾塊。只知道小明給了小華8塊後,小華又給了小明14塊,這時兩人包里的糖的塊數正好同樣多。同學們,你說原來誰的糖多?多幾塊?

答案:

1.20隻,包括手指甲和腳指甲

2.因為他付給售貨員40元,所以只找給他2元;

3.0條,因為他釣的魚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轉過身子用後腳抓骨頭,就行了。

6.他們相遇時,是在同一地方,所以兩人離甲地同樣遠;

7.應該修理時鍾;

8.它永遠不會把草吃光,因為草會不斷生長;

9.媽媽先吃一塊,再分給每個孩子兩塊;

10.15米;

11.4,0,3.

12.4隻;

13.5隻;

14.2盤;

15.原來小華糖多;14-8=6塊,因為多給了6塊兩人糖的塊數正好同樣多,所以原來小華比小明多12塊。

B.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問題

1. 3對(從第一個往後和每一個試,接著是第二個和後面的每一個試,接著是第三個......)
2. 55平方厘米(38除以2得出長和寬的和16,從一開始找出和為16的兩個數,並且互質。有3和13、5和11。乘積最大的是5和11)
3. b(a除以b得4,說明a是b的倍數,那麼最大公約數自然是b)
4. 6個(有1、2、3、2*2=4、2*3=6、3*2*2=12。不要忘記1,1是所有數的約數)
5. 最大公約數是 5。最小公倍數是:420。(找相同的數相乘就是最大公約數,把三個數算出來,第三短除法就可以知道了)
6. C
7. D(只有D兩個數是合數,又互質)
8. 大於 (a的絕對值是正數,+5的相反數是—5,正數永遠比負數大)

注第五題中,210不是最小公倍數,至少不是第三個的倍數,第三個數是3*5*7=105。 210不能除105。低級錯誤,嘿嘿,開玩笑呢,莫見怪

C.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問題急急!

分析:
一張桌子時:8+4×0=8
兩張桌子時:8+4×1=12
三張桌子時:8+4×2=16
四張桌子時:8+4×3=20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有這么個規律當桌子為N時,坐的人數=8+4×(N-1)
那麼當有八張桌子時坐的人數=8+4×(8-1)=36;
而8+4×(N-1)=72時,解得N=17,故有72人,需要並17張桌子才能坐下.

D. 四年級數學問題

植樹問題(間隔問題)
要想解決植樹問題,必須知道四個關系量:
棵樹 段數 間隔 長度
其中 要想求棵樹,必須知道段數 這就是解題思路
間隔問題大體分為:
1.封閉圖形(環形圖): 棵樹=段數
2.不封閉圖形:
1. 兩端都植樹: 棵樹=段數+1
2.兩端都不種: 棵樹=段數-1
3.一端種另一端不種: 棵樹=段數

1.屬於兩端都種 :想求棵樹 必須先求段數
600÷5=120 (段)
120+1=121 棵

2. 封閉圖形(環形圖):想求棵樹 必須先求段數 棵樹=段數
360÷40=9 (段) 也可以寫 9棵

3. 封閉圖形 棵樹=段數 20張椅子分成20段
根據 :總長度=間距×段數
總長度為 20×36=720米
木椅數為 :680÷24=30 張

記住上面的公式 以後這題你都能自己解決了

我們一起努力啊 O(∩_∩)O哈哈~

E. 四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哪些

很多,比如追擊問題、相遇問題、和差問題、倍積問題、購物問題、勾兌問題、濃度問題等等。

F. 小學四年級數學題

第一題
方程會嗎?
設取出X元。列方程為(5400-X)=3(3800-X),等量關系:取出存款後,小張是小王的3倍. 解得3000。
知道了取出3000,然後用5400-3000=2400,3800-3000=800。
算術方法
存款的差在取出同樣的錢後是不會變的,所以用5400-3800=1600。
根據小張的存款是小王的三倍,得出小張是3倍,小王是1倍,小王比少3-1=2倍,用1600/(3-1)差除以差倍,求出一倍的量,也就是800元。小王800元,800*3=2400元,小張2400元.
2.設甲原有2x元,乙原有x元.2x-1540=x-600
算術方法
存款差:1540-600=940元
甲為2倍,乙是1倍,差為1倍.
用940/(2-1)=940,求出一份也就是1倍的量,乙的錢數.
940*2=1880,甲的錢數.
3.這道題用方程比較容易,設有x個人.
每人植4棵,即4x,還剩7棵就是說還有7棵沒植,列為4x+7;
如果每人植5棵,即5x,則少兩棵就是說原有的樹都栽完了,還可以額外栽2棵,即多2棵的意思,所以要用5x-2.
這兩個式子表示的都是樹的棵樹,數的棵樹是相等的,所以4X+7=5X-2。
至於樹的棵樹,只要將X帶入就可以了。
4。4題與5題是同一類型。

G. 40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四年級是什麼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四年級是如下:

1、烙餅問題:媽媽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少用幾分鍾?

2、襪子問題,抽屜里有5雙不同顏色的襪子,沒開燈,要拿出一雙同色的襪子,從中最多需要摸出多少只?

3、桌子問題,一張方桌,砍掉一個角還有幾個角?

4、切豆腐問題:一塊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幾塊?

5、切西瓜問題:三刀切7瓣,吃完剩下8塊皮,怎麼切?

6、竹竿問題:5米長的竹竿能不能通過一米高的門?

7、紙盒問題:邊長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放下1.5米的木棍?

8、時鍾問題:12小時,時鍾和分針重復多少次?

H. 四年級數學課堂內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師說生聽」變成了「暢所欲言」,「課堂練習」變成了「自由活動」。「師說生聽」變成了「合作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但是,靜心反思,我們卻清醒地認識到:在表面熱鬧活躍的背後,折射出卻是放任與浮躁,我們的課堂教學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學行為,卻丟失了極為寶貴的東西——「有效性」;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提出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以下,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如何創設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
1、用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的內因的最好激發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就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因此在創設情境時不能一味追求華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漂亮的動畫,更多地應利於新教材本身,激發學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從而引發學生獲知解惑的慾望。
2、用情境來接軌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的起點在哪裡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關注。准確地把握教學的起點,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是確保情境創設有效性的前提,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在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中,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一位老師在教學千克的認識時,首先拿出一個蘋果(500克)和一塊石頭(1千克),說:「哪個重些?」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一看,掂一掂後說:「這塊石頭重些。」接著加一個蘋果合起來近1千克後又問:「現在還是這塊石頭重嗎?」學生掂一掂後說:「差不多,但我們可以用秤來稱。」這樣的情境創設富有數學韻味和思考的價值,更利於促進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遷移,主動進行新知的建構。
二、 注重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然而,長久以來,學生學習數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是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特別強,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
1、接受學習不能完全否定。我們應該承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科學,有其特有的結構性特點,有些知識是統一規定的,而不是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說,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應以接受學習為主,需要教師的講解或教師指導下的學習獲得,而無探究的必要。如:長度單位1厘米、1分米、1米的規定,四則運算順序的規定,等等。實踐證明,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吸取更多的信息,達到更好的效果。
2、探究性學習的深入。「探究」作為新課程強調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等優點,已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中運用。如:教學「量長度」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為了巧妙地引出測量工具「直尺」,我先讓學生選擇身邊的工具量一量書桌有多長。有的用課本量,有的用鉛筆量,還有的竟拔掉一根頭發量,就在這「熱熱鬧鬧」的測量操作中,學生得出結果也不一樣,有的說桌子有4本數學書那麼長,有的說大約有6枝鉛筆那麼長,還有的說有22根頭發那麼長,此時學生的思緒紛繁復雜,對問題疑惑不解:同樣的桌子,為什麼測量後長度不一樣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後,意識到操作時要統一測量工具。
在重視探究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數學學習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學生處處去親自發現和獨立探索。讓學生運用探究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學習內容是否適合於探究學習,從而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三、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課程標准》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更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有效的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尤其是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更要特別註失時機的對他們答問中的閃光點加以鼓勵,消除他們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公正、熱情,恰如其分。在評價學生回答時,教師也要讓學插話、提問和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形成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課堂提問,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課堂環境的變化莫測,使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難預料性。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前提,要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教師就應勤思考,多分析,努力優化課堂的「「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
第一,評價時應做到客觀公正。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鼓勵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價值的評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於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然後才能做出相應的評價。對那些有錯誤,但又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再給予鼓勵,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火花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第二,教師要善於運用豐富的評價語言。具體做到:(1)語言的准確性。教學中准確語言能給學生以提醒和糾正,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2)語言的生動性。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手段。可以打破課堂內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3)語言的創造性。《課程標准》指出「對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不光對學生說:「你說得真好」、「你說得真棒」之類的評價語,更要從思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評價的語言也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果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
最後,我深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然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有效課堂是一種能夠經受時間和實踐考驗的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非返古教學。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我將非常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數學問題有什麼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