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數學繪本
什麼是數學繪本?
數學繪本將數學蘊藏在美妙的故事中,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優美的畫面和簡潔的文字,鼓勵孩子們在讀故事中獲得知識,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貳』 什麼是繪本數學
數學繪本的情境提供了兒童貼近生活經驗的場景,兒童會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數學,這樣數學就不會遙遠、生硬。通過數學繪本閱讀與小學教學課教學相結合,提供兒童傾聽、討論、寫作數學概念的機會,培養兒童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同時,擴大兒童掌握數學的意義與認知。
『叄』 二年級數學繪本小氣托德讀完明白了什麼道理
道理:就算是有再多的財富,那麼若是性格中帶著小氣和吝嗇,最終也不會有什麼真心的朋友能夠陪伴左右。因為很多人在人際交往中,講究的就是有來有往,如果你是一個鐵公雞,什麼事情都是一毛不拔,那麼沒有人願意和你交往的。
小氣的人不但會失去友情,還會失去自己生活中的所有情感:
不論是哪一種感情,只有在兩個人的互動中,才能夠進一步的升溫加熱,一個人可以有任何的缺點,就是不能夠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守財奴,或者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很多小氣的人總是洋洋得意,好像他們在一毛不拔中佔了對方很多的便宜,這種自以為是的「聰明」就是人生最大的愚蠢,感情只有通過一些必要的投入,才能夠收獲到讓你驚喜的友誼。
『肆』 請推薦一本初中學生讀的數學科普讀物
2007-12-31 21:53:54添加 1. 一個數學家的辯白
作者 : 哈代
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評語 : 強烈推薦,我是學分析的,雖然沒有看過他寫的經典分析教材<純數學分析>,但是哈代作為數學家,所作出的貢獻是非常傑出的(在分析和數論中,尤其是發掘了天才拉馬努金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和華羅庚也合作過),他的書中最有名的是這本一個數學家的辨白,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本數學家寫的對現代數學的感悟,絕對值得一讀,以前江蘇人民出版社也出過,但是現在買不到了,原版: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60489/。哈代還有一本和波利亞合寫的不等式也很不錯,以及數論導引是數論方面的重要參考書。
2. 數學小叢書(共18冊)
作者 : 華羅庚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評語 : 中國著名數學家編寫的數學小冊子,中學生非常好的課外讀物,以前很多出版社出過很多版,包括從楊輝三角談起(華羅庚),對稱(段學復),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華羅庚),力學在幾何中的一些引用(吳文俊),平均(史濟懷),格點和面積(閔嗣鶴),一筆畫和郵遞路線問題(姜伯駒),從劉徽割圓談起(龔升),幾種類型的極值問題(范會國),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華羅庚),等周問題(蔡宗熹),多面形的歐拉定理和閉曲面的拓撲分類(江澤涵),復數與幾何(常庚哲,伍潤生),單位分數(柯召,孫琦),數學歸納法(華羅庚)等,最後2本是新加的
3. 染色----從游戲到數學
作者 : 柳柏濂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評語 : 這本書從拉姆賽理論講到四色猜想,比那些只打外圍的無聊書好多了,這套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數學科普書很不錯,我見過的有函數方程,中學生數學分析,覆蓋,有趣的數論問題,母函數,代數方程與置換群,集合論與連續統假設淺說,幾何不等式,一百個數學問題,又一百個數學問題,計數,柯西不等式與排序不等式,組合幾何,奇數,偶數,完全平方數,棋盤上的數學問題,十個有趣的數學問題,染色,集合與子集,平面幾何中的小花,抽屜原理及其它,凸函數與琴生不等式。
4.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作者 : 朱水林編著
出版社 : 遼寧教育出版社
評語 : 世界數學名題欣賞,好書,力薦!有13冊,有費馬猜想,黎曼猜想,歌德爾不完備定理,歐幾里得第五公設,科克曼女生問題,歌德巴赫猜想,不動點定理,斐波那契數列,連續統假設,素數判定與大數分解,無處可微的連續函數,希爾伯特第十問題,置換多項式及其應用。當年花了點時間湊齊的。
5. 極小曲面
作者 : 陳維恆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評語 : "走向數學叢書"包括:波利亞計數定理 蕭文強,極小曲面 陳維桓,拉姆塞理論 李喬,濾波及其應用 謝衷潔,淺論點集拓撲、曲面和微分拓撲 楊忠道,繩圈的數學 姜伯駒,實迭代 張景中,李浩,數學,計算,邏輯 陸汝鈐,數學模型選談 華羅庚,王元,雙曲幾何 李忠,周建瑩,凸性 史樹中,有限域 馮克勤,走出混沌 方兆本,p進數,馮克勤,數學與電腦,楊重駿、楊照昆,計算的復雜性 王則柯,計算密碼學 盧開澄,信息的度量及其應用 沈世鎰,復數,復函數及其應用 張順燕,布爾數系與群碼引論 岑嘉評、黃炎明,曲面的數學 常庚哲
更多介紹,請參看——http://www.douban.com/doulist/116362/
『伍』 數學繪本的特點
您好。通過繪本中形象的表達,或者生動有趣的故事,把具體的物體形象過度到抽象的數學概念中來
『陸』 有關數學家的故事中 學到什麼
這是20篇,你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徐利治的故事》,知道了徐老先生在數學上為祖國做出了貢獻,他寫的許多論文在國際上引起了反響,他還培養出一批成材的學生。
徐老先生為什麼能成為數學家?為什麼能做出這樣大的貢獻?原因之一,就是他小時候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文章里寫道:「他在讀書時常把伯父給他的午飯錢省下來,用來買書和買練習本,為了節省用紙,他常用手指在睡覺的涼席上練字,夜深人靜,同學們早已進入甜蜜的夢鄉,徐利治卻來到走廊,在燈光下認真地學習。白天,他泡在圖書館里用饅頭、白開水充飢……」可以看出,徐老先生小時候學習條件很不好,連買書、買練習本的錢都缺乏,只好節省午飯錢,然而,他勤奮學習,並不因學習條件差而氣餒。
在我們這時代,家庭生活比較富裕,很多家只有一個孩子,零花錢比較多,這些錢我們不是去打電子游戲,就是去買好吃的。平時,也很浪費,一張紙不是寫幾個字就扔了,就是折紙飛機玩,一點也不知道節省。
在學習上,現在很多同學都不認真學習,學習目的不明確,我也是這樣,做題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氣餒了。
我們的學習態度和徐老先生那種廢寢忘食的學習精神相比,真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從今以後,我要用徐老先生的學習精神來鞭策自己,努力學習,將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高斯
印象中曾聽過一個故事:高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老師看到了很生氣的訓斥高斯,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下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當然資質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化難為簡,卻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的。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數學家的故事》,講述了許多數學名人的故事。比如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祖沖之的故事。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很長時間的編寫,終於寫成了《大明歷》,他上書皇帝,請求頒布實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歷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但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歷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祖沖之寸步不讓,和他唇槍舌劍的辯論。最終,《大明歷》沒有通過,後來在祖沖之去世後10年,《大明歷》才頒布實行。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為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恆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記得,媽媽告訴我,她經常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工作到深夜,不顧身體的疲勞,堅持著把事情做好,然後才會安心入睡。
讀《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更加喜歡數學,更讓我懂得了許
讀完《三個女數學家》這本書,對她們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時也被她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感動,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是希帕蒂婭。
公元前370年左右,希帕蒂婭誕生在埃及。她6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她的學習態度十分踏實。她總是不聞窗外的種種迷人的誘惑,而專心致志於面前的書本。街上的吵鬧聲不時飄進她的書房,她卻好像是個聾子坐在桌前紋絲不動,對這一切都無動於衷……當時,她才只有6歲啊!
我不禁慚愧地聯想到自己,平時上自習課的時候,校園稍微有個風吹草動,我便坐不住,趕緊向窗外望一眼。怎麼能學好功課啊!
當我讀到「悲慘的死」這個題目時,心中不禁一驚,不知道希帕蒂婭遭到了什麼不幸。我迫不急待的讀下去:「一群暴徒奉西爾的命令,撕去她的衣服,尖利的蟲毛殼剝去了她的皮,砍去她的手和腳並投入火中……」
讀到這里,我熱淚盈眶。我憎恨那些窮凶極惡的暴徒,更憎恨反動黑社會。在那樣的國家裡,聞名一時的學者競遭到如此非人的殘害,沒有先進的社會制度不行啊
數學家的故事——蘇步青
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拚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並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可量,後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楊老師的課深深地打動了他,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讀書,不僅為了擺脫個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國廣大的苦難民眾;讀書,不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而是為中華民族求新生。當天晚上,蘇步青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在楊老師的影響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從此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只知道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蘇步青一本幾何練習薄,用毛筆書寫,工工整整。中學畢業時,蘇步青門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17歲時,蘇步青赴日留學,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在那裡他如飢似渴地學習著。為國爭光的信念驅使蘇步青較早地進入了數學的研究領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寫了30多篇論文,在微分幾何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於1931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之前,蘇步青已在日本帝國大學數學系當講師,正當日本一個大學准備聘他去任待遇優厚的副教授時,蘇步青卻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蘇步青,生活十分艱苦。面對困境,蘇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麼,我甘心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這是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啊!」
這就是老一輩數學家那顆愛國的赤子之心
這里有一篇
『柒』 我的一天數學繪本告訴我們什麼啟示
告訴我們要帶那個聯系本上做一些數學題,這數學題都是比較好的數學題。
『捌』 學數學真正讓你學到了什麼
綜述:學到了改變思維方式。
我覺得學數學真正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因為它是一種鍛煉思維能力的一門課程,所以它的效果並不是非常的明顯的,但是學數學真正讓我學到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可以改變很多東西,有很多事情可能我們用慣性思維想像不出來,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方法來考慮的話,我們就能夠找到突破點。
數學定義:
亞里士多德把數學定義為「數量數學」,這個定義直到18世紀。從19世紀開始,數學研究越來越嚴格,開始涉及與數量和量度無明確關系的群論和投影幾何等抽象主題,數學家和哲學家開始提出各種新的定義。這些定義中的一些強調了大量數學的演繹性質,一些強調了它的抽象性,一些強調數學中的某些話題。即使在專業人士中,對數學的定義也沒有達成共識。
『玖』 讀了數學繪本後的收獲怎麼寫
今天,河南省實驗分園大河春天幼兒園來我們學校參觀。家長們希望能進入小學課堂體驗一年級的小學生活。這次每個班要進40多個孩子,上什麼樣的課能讓這40多個孩子和我們班28個孩子一起來學習呢。我選擇了一節數學繪本課,讀漢聲數學《數是怎樣來的》。這本書會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獲,甚至會讓老師也有所思考。
這本書先介紹數是怎麼來的,數來源於數東西。生產力的發展讓人們漸漸需要數清楚一些東西。所以生活中到處都離不開數。原始部落的人認為數自己的牛不吉利,就用一些小石子代替牛來數數。用石子或別的東西代替自己想數的東西,這就是數學上的「配對」。書上用數牛這個故事介紹了數學上「一一對應」的思想。了解了「同樣多」「多一些」和「少一些」。我同時為孩子們介紹了數學符號「= 」。
我們通過玩一個游戲「搶椅子」來體會在游戲中「配對」的重要性。一個孩子說:「如果椅子和人一樣多久不用搶了,游戲不好玩。如果椅子比人少就需要搶,我就會感到有點激動。這個游戲就好玩了。」
最後一部分介紹這些數是怎麼命名的。比如:世界上有些地方的語言中「2」就和「耳」或者「眼睛」讀音接近。(果然,「耳」和2發音接近,英語的眼睛讀音和2和接近。)這可能就是因為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在說2的時候,用自己的耳朵或者眼睛來指代。這里特別介紹了「5」,有一些民族的文字中5和」手「是同一個詞。早期美國西部的印第安人畫5個手指頭和一棵樹,意思就是說有5棵樹。同時還滲透了「二進制」、「五進制」和「十進制」的計數方法。
下課時,我鼓勵幼兒園的小朋友用好自己的手幫助數數。經常數一數手指頭,用手指頭代替東西來數自己想數的東西。這對小朋友學數學有很大的幫助。
「漢聲數學」是一套非常好的數學繪本,讀繪本會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