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以前叫上什麼

數學以前叫上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2 16:09:40

『壹』 數學還叫什麼

以前中國古代把數學叫算術,又 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

數學是利用符號語言研究數量、結構、變 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科學。

『貳』 數學為什麼叫數學啊

數學,其英文是mathematics,這是一個復數名詞,「數學曾經是四門學科:算術、幾何、天文學和音樂,處於一種比語法、修辭和辯證法這三門學科更高的地位。」

歷史

自古以來,多數人把數學看成是一種知識體系,是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形成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總和,它既反映了人們對「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恩格斯)」的認識(恩格斯),又反映了人們對「可能的量的關系和形式」的認識。數學既可以來自現實世界的直接抽象,也可以來自人類思維的勞動創造。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看,人們對數學本質特徵的認識在不斷變化和深化。「數學的根源在於普通的常識,最顯著的例子是非負整數。"歐幾里德的算術來源於普通常識中的非負整數,而且直到19世紀中葉,對於數的科學探索還停留在普通的常識,」另一個例子是幾何中的相似性,「在個體發展中幾何學甚至先於算術」,其「最早的徵兆之一是相似性的知識,」相似性知識被發現得如此之早,「就象是大生的。」因此,19世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經驗科學,因為那時的數學與現實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隨著數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從19世紀中葉以後,數學是一門演繹科學的觀點逐漸占據主導地位,這種觀點在布爾巴基學派的研究中得到發展,他們認為數學是研究結構的科學,一切數學都建立在代數結構、序結構和拓撲結構這三種母結構之上。與這種觀點相對應,從古希臘的柏拉圖開始,許多人認為數學是研究模式的學問,數學家懷特海(A. N. Whiiehead,186----1947)在《數學與善》中說,「數學的本質特徵就是:在從模式化的個體作抽象的過程中對模式進行研究,」數學對於理解模式和分析模式之間的關系,是最強有力的技術。」1931年,歌德爾(K,G0de1,1978)不完全性定理的證明,宣告了公理化邏輯演繹系統中存在的缺憾,這樣,人們又想到了數學是經驗科學的觀點,著名數學家馮·諾伊曼就認為,數學兼有演繹科學和經驗科學兩種特性。

『叄』 數學起源於何時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那麼,數學是怎樣產生的?它起源於何時呢?這可是些不易回答的問題,因為基本數學概念的原始積累過程,發生在人類創造出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思想之前。 關於數學的起源,流傳著一些古老而神奇的傳說。相傳在非常非常遙遠的古代,有一天,從黃河的波濤中忽然跳出一匹「龍馬」來,馬背上馱著一幅圖,圖上畫著許多神秘的數學符號,後來,從波瀾不驚的洛水裡,又爬出一隻「神龜」來,龜背上也馱著一卷書,書中闡述了數的排列方法。馬背上的圖叫做「河圖」,龜背上的書叫做「洛書」,當「河圖洛書」出現之後,數學也就誕生了。 數學是一門最古老的學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萬多年以前。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資料留存下來的極少。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發現了比較系統的數學文獻。 遠在1萬5千年前人類就已經能相當逼真地描繪出人和動物的形象。這是萌發圖形意識的最早證據。後來就逐漸開始了對圓形和直線形的追求,因而成為數學圖形的最早的原型。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又逐漸產生了計數意識和計數系統,人類摸索過多種記數方法,有開始的結繩記數,用石塊記數,語言點數進一步用符號,逐步發展到今天我們所用的數字。圖形意識和計數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又產生了度量意識。 這一系列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完整的數學這一門學科,它包括算術、幾何、代數、三角、微積分、統計和概率(其實它一開始是人們為了鑽研賭博而來的呢)……等等各個分支,而且現在還在不斷發展下去。 看,這就是數學的起源以及其發展經過!是否明白呢

『肆』 古代把數學叫什麼

古代把數學叫做「數」。來源於古時對六藝的學習,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禮即禮節,樂即音樂,射即射騎技術,御即駕馭馬車的技術,書為書法,數為算數)。

『伍』 從前的數學科目叫代數,與現在的數學科目有什麼差別

鏈接: https://pan..com/s/1EhMqLsqKxRh94pmcYqyJng

提取碼: nssv

『陸』 最早的數學是什麼

中國古代數學稱為「算術」,其原始意義是運用算籌的技術。這個名稱恰當地概括了中國數學的傳統。籌算不只限於簡單的數值計算,後來方程所列籌式描述了比例問題和線性問題;天元、四元所列籌式刻畫了高次方程問題。等式本身就具有代數符號的性質。

對於中國數學中的程序化計算,最近越來越多地引起了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興趣。有人形象地把算籌比喻為計算機的硬體,而表示演算法的「術文」則是軟體。可見中國數學傳統活力源遠流長。

把數和數的性質、數和數之間的四則運算在應用過程中的經驗累積起來,並加以整理,就形成了最古老的一門數學──算術。

關於算數的產生,還是要從數談起。數是用來表達、討論數量問題的,不同類型的量,也就隨著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數。遠在古代發展的最初階段,由於人類日常生活與生產實踐中的需要,在文化發展的最初階段就產生了最簡單的自然數的概念。

在算術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實踐和理論上的需求,提出了許多新問題,在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古算術從兩個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一方面在研究自然數四則運算中,發現只有除法比較復雜,為了尋求這些數的規律,出現了一個新的數學分支,叫做整數論。

另一方面,在古算術中為了能找到更為普遍適用的方法來解決各種應用問題,於是發明了抽象的數學符號,從而發展成為數學的另一個古老的分支,也就是初等代數。

在古代,算術是數學家所研究的對象,而現在已變成了少年兒童的數學。

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形成的《九章算術》,由246個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題及其解法所構成,分為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內容涉及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幾何等,包括分數概念及其運算、比例問題的計算、開平方和開立方的運算、負數概念、正負數加減運算、一次方程的解法等。

開平方等復雜的運算

『柒』 數學又叫什麼

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

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

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中國數學簡史:

數學古稱算學,是中國古代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發展的特點,可以分為五個時期:萌芽;體系的形成;發展;繁榮和中西方數學的融合。

符號:

我們現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數學符號都是到了16世紀後才被發明出來的。在此之前,數學是用文字書寫出來,這是個會限制住數學發展的刻苦程序。

現今的符號使得數學對於人們而言更便於操作,但初學者卻常對此感到怯步。它被極度的壓縮:少量的符號包含著大量的訊息。如同音樂符號一般,現今的數學符號有明確的語法和難以以其他方法書寫的訊息編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學

『捌』 數學是如何產生的

數學最初是從結繩記事開始的。大約在三百萬年前,人類還處於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以採集野果、圍獵野獸為生。這種活動常常是集體進行的,所得的「產品」也平均分配。這樣,古人便漸漸產生了數量的概念。他們學會了在捕獲一頭野獸後用一個石子、一根木條來代表;或者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來記事、記數。這樣,在原始社會人們的眼光中,一個繩結就代表一頭野獸,兩個結代表兩頭……,或者一個大結代表一頭大獸,一個小結代表一頭小獸……。數量的觀念就是在這些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捕獲手段的提高,所獲的野獸越多,繩子的結越多,需要的數目也越大。

在距今大約五六千年以前,沿非洲的尼羅河出現了一個偉大的文明社會——埃及。埃及人較早地學會了農業生產。尼羅河每年7月定期泛濫,淹沒大片農地,11月洪水逐漸退落。埃及人通過長期觀察,注意到當天狼星和太陽同時出沒的時候,正是洪水將至的預兆。還發現,這種現象大約365天重復一次。這樣,埃及人就選擇在洪水泛濫之後留下的肥沃淤泥上下種,待6月洪水來臨之前收割,以獲得好的收成。這是通過天文觀測進行農業生產的結果,其中也包含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另一方面,古埃及的農業制度,是把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土地分配給每一個人的,租用的人每年把他的收成提取一部分給土地所有者——國王。如果洪水沖毀了他們所分得的土地,他可以向國王報告,國王便派人前來調查並測量損失的那一部分,這樣,他交的租就會相應減少。這種對於土地的測量,導致了幾何學的誕生。實際上,幾何學的原意就是「土地測量」。

數學正是從打結記數和土地測量開始的。

與埃及同時,世界上還有幾個同樣偉大的文明社會,如亞洲西部的巴比倫,南部的印度和東部的中國,它們分別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同時也產生了各自的記數法和最初的數學知識。在距今大約兩千多年以前生活在歐洲東南部的希臘人,繼承了這些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發展成為一門系統的理論科學。古希臘文明被毀滅後,阿拉伯人保存和繼承了他們的文化,後來又傳回歐洲,使得數學重新繁榮起來,並最終導致了近代數學的創立。

『玖』 數學是什麼什麼是數學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數學定義的三個主要類型被稱為邏輯學家,直覺主義者和形式主義者,每個都反映了不同的哲學思想學派。都有嚴重的問題,沒有人普遍接受。

(9)數學以前叫上什麼擴展閱讀

西方數學簡史

數學的演進大約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續發展,或是題材的延展。而東西方文化也採用了不同的角度,歐洲文明發展出來幾何學,而中國則發展出算術。

第一個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數字(中國的算籌),其對兩個蘋果及兩個橘子之間有某樣相同事物的認知是人類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認知到如何去數實際物件的數量,史前的人類亦了解如何去數抽象概念的數量,如時間—日、季節和年。

算術(加減乘除)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更進一步則需要寫作或其他可記錄數字的系統,如符木或於印加人使用的奇普。歷史上曾有過許多各異的記數系統。

古時,數學內的主要原理是為了研究天文,土地糧食作物的合理分配,稅務和貿易等相關的計算。數學也就是為了了解數字間的關系,為了測量土地,以及為了預測天文事件而形成的。這些需要可以簡單地被概括為數學對數量、結構、空間及時間方面的研究。

西歐從古希臘到16世紀經過文藝復興時代,初等代數、以及三角學等初等數學已大體完備。但尚未出現極限的概念。

17世紀在歐洲變數概念的產生,使人們開始研究變化中的量與量的互相關系和圖形間的互相變換。在經典力學的建立過程中,結合了幾何精密思想的微積分的方法被發明。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研究數學基礎而產生的集合論和數理邏輯等領域也開始慢慢發。

『拾』 數學的概念是什麼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通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數學屬性是任何事物的可量度屬性,即數學屬性是事物最基本的屬性。可量度屬性的存在與參數無關,但其結果卻取決於參數的選擇。例如:時間,不管用年、月、日還是用時、分、秒來量度;空間,不管用米、微米還是用英寸、光年來量度,它們的可量度屬性永遠存在,但結果的准確性與這些參照系數有關。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簡單地說,是研究數和形的科學。由於生活和勞動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簡單的計數,並由用手指或實物計數發展到用數字計數。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總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的進展,直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著和新科學發現相作用而生成的數學革新導致了知識的加速,直至今日。 今日,數學被使用在世界上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數學家亦研究沒有任何實際應用價值的純數學,即使其應用常會在之後被發現。 創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的布爾巴基學派認為:數學,至少純粹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結構,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發的演繹系統。布學派認為,有三種基本的抽象結構:代數結構(群,環,域……),序結構(偏序,全序……),拓撲結構(鄰域,極限,連通性,維數……)。 詞源 數學(mathematics;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ά)這一詞在西方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ά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學習、學問、科學,以及另外還有個較狹意且技術性的意義-「數學研究」,即使在其語源內。其形容詞μαθηματικός(mathēmatikós),意義為和學習有關的或用功的,亦會被用來指數學的。其在英語中表面上的復數形式,及在法語中的表面復數形式les mathématiques,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復數mathematica,由西塞羅譯自希臘文復數τα μαθηματικά(ta mathēmatiká),此一希臘語被亞里士多德拿來指「萬物皆數」的概念。 (拉丁文:Mathemetica)原意是數和數數的技術。 我國古代把數學叫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

知道了嗎???

閱讀全文

與數學以前叫上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