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數學問題,方括弧外面的兩個數字什麼意思
是定積分的積分范圍,也就是上下限,你看教材吧,計算是就是將上下限帶入作差即可
❷ 四年級數學題
設外衣X元
外衣+帽子+手套=140
X+(X-30)+(X+(X-30)-120)=140
X=80元
外衣80帽子50手套10
❸ 數學題 買一件襯衫98元,正好是一件外衣的8分之7,一件外衣多少元(寫過程)
簡單:98乘8分之七咯 我
❹ 數學概率題,完整解析
這個問題只是披著概率的外衣,其實題目的意思是說長方體展開圖的面積是這個矩形的1/4,
那麼這就是個關系等式求長方體的高。設長方體高位x,則
矩形面積A=(2x+2)*(2x+1)=4x^2+6x+2
長方體展開圖的面積B=1*(2x+2)+1*(2x+1)-1=4x+2
而A=4B 所以4x^2+6x+2=4*(4x+2)=16x+8
解方程得4x^2-10x-6=0 x=3
所以長方體的體積=底*高=1*3=3
滿意請採納!
❺ 數學問題:100!是什麼意思
這叫做100的階乘,意思是100乘以99乘以98一直乘以到1為止。
❻ 6年級數學問題
實際花了300+150=450元
買了300+250=550的東西
因此所佔百分比=450/550=9/11
❼ 小學數學題,小王用140元買了外衣,拖鞋和帽子,外衣比帽子貴90元外衣和帽子一共比拖鞋貴120元,求
設外衣x元,那麼帽子是(x-90)元,拖鞋是(x+x-90-120)元
三樣東西加起來總共是x+(x-90)+(x+x-90-120)=140,解方程得x=110
所以外衣是110元,帽子是110-90=20元,拖鞋是110+110-90-120=10元
❽ 數學問題 急!
1.張強用270元買了一件外衣,一頂帽子和一雙鞋子,外衣比鞋貴140元,買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張強買這雙鞋花了多少錢?
設買鞋價x元
則外衣價格x+140元
帽子價格(x+140)+x-210=2x-70 元
x+(x+140)+2x-70=270
x=50
2.紅光廠計劃每天生產電冰箱40,經過技術改革後,每天比原計劃多生產5台,這樣提前2天完成了這批生產任務,並且比原計劃還多生產了35台.實際生產了多少台電冰箱?
設實際生產了x台冰箱
x/45=[(x-35)/40]-2
x=1035
3.有16位博士,有人帶1個研究生,有人帶2個研究生,也有人帶3個研究生,他們共帶27個研究生,其中一個研究生的教授人數與帶2個和3個研究生的教授總數一樣多,問帶2個研究生的教授有幾人?
設帶2個研究生的教授x人,帶3個研究生的教授y人,則帶1個研究生的教授(x+y)人
x+y+(x+y)=16
(x+y)+2x+3y=27
x=5
4.哥哥和弟弟各買若干本練習本,如果哥哥給弟弟3本,兩人的練習本數量就同樣多,如果弟弟給哥哥1本,哥哥的練習本本數就是弟弟的3倍.哥哥和弟弟原來各買練習本多少本?
設哥哥原來買x本,弟弟原來買y本
x-3=y+3
x+1=3(y-1)
解得 x=11 y=5
5.大馬的年齡是小馬年齡的4倍,再過20年大馬的年齡是小馬的2倍小14歲.大馬、小馬現年各幾歲?
設大馬x歲,小馬y歲
x=4y
x+20=2(y+20)-14
解得x=12 y=3
❾ 高中數學問題。
三角函數問題是很典型的周期問題。重點掌握其在一個周期內的變化形態,在記牢那幾個特殊的如π/3,π/4,π/6等。配合幾個公式的使用,能靈活使用就達到要求了。這是很基礎的東西,就像小學的加減乘除,記好規律,靈活使用就好。
❿ 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用方程解。
解:設帽子X元。
X+(X+90)+(X+(X+90)-120)=140
X=20元。
所以帽子20元,外衣110,鞋子10元。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