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京等於多少億
1億億=1京。
京是漢字文化圈內使用的一個計數單位,其意義因古今、地域而異。古代有用來表示10的7次方、10的9次方、10的16次方、10的24次方、10的32次方等的情況。中國台灣、日本、韓國統一用於表示10的16次方,即萬兆,但鮮有使用,中國大陸無相關規范,亦已基本不用,「京」這樣的大數一般應以科學記數法表示。
京相關出處:
1、《孫子算經》
《孫子算經·卷上3》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萬京曰垓,萬陔曰秭,萬秭曰穰,萬穰曰溝,萬溝曰澗,萬澗曰正,萬正曰載。
2、《五經算術》
《五經算術·卷上》《尚書》、《孝經》「兆民」注數越次法:
按注雲:「億萬曰兆」者,理或未盡。何者?按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也。三等者,謂上、中、下也。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
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若以下數言之,則十億曰兆;若以中數言之,則萬萬億曰兆;若以上數言之,則億億曰兆。注乃雲「億萬曰兆」者,正是萬億也。若從中數,其次則需有十萬億、次百萬億、次千萬億、次萬萬億曰兆。三數並違,有所未詳。按尚書無此注,故從孝經注釋之。
❷ 十京是多少億
答:十億個億
一京等於1億個億。
計數單位依次為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 、兆、十兆、百兆、千兆、京、十京、百京、千京、垓、十垓、百垓、千垓、秭、十秭、百秭、千秭等等。
拓展:
整數部分的數位從右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表示多少個一;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和千萬位,表示多少個萬。
億級包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和千億位,表示多少個億……小數部分的數位從左往右依次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表示多少個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一(個),「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
❸ 100京等於多少億
100京=10億億。
1京等於1千萬億。
解:
∵1京=1X10^16。
∴1京等於1萬兆=1千萬億。
1兆=10^12這個用法在古代中國文獻中已有記載,進制數的單位由小到大依次為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萬以下是十進制,萬以後則為萬進制,即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萬京為垓。
大數
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穣、溝、澗、正、載、極。【中國古代計量單位】 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自佛教引進計量單位】。
分、厘、毛、糸、忽、微、纖、沙、塵、埃、渺、漠、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剎那、六德、虛空、清凈、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
❹ 有沒有一個數字叫「一京」
一京=10,000,000,000,000,000,即一萬兆,一兆=一萬億 一億=一萬萬
因此一京=一萬兆=一萬×一兆=一萬×一萬億=一萬×一萬×億=一萬×一億×一萬
所以一京=一萬×一億×一萬=一萬億×一萬
意思就是一京=一萬億個萬
❺ 1京等於多少億
1京等於1千萬億。
解
∵1京=1X10^16
∴1京等於1萬兆=1千萬億
1兆=10^12這個用法在古代中國文獻中已有記載,進制數的單位由小到大依次為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萬以下是十進制,萬以後則為萬進制,即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萬京為垓。
大數
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穣、溝、澗、正、載、極。【中國古代計量單位】 恆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自佛教引進計量單位】
分、厘、毛、糸、忽、微、纖、沙、塵、埃、渺、漠、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剎那、六德、虛空、清凈、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
❻ 一京等於多少億我不知道.
一京等於多少億?我不知道.
京=100000000億十=10百=100千=1000萬=10000億=100000000兆=1000000000000京=10000000000000000垓=100000000000000000000杼=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穰=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溝=澗=0000正=00000000載=000000000000極=0000000000000000琲e砂=00000000000000000000阿僧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不可思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一京=10000000億
參考:自己
❼ 一京是多少
中國台灣、日本、韓國統一用於表示10的16次方,即萬兆。
京是漢字文化圈內使用的一個計數單位,其意義因古今、地域而異。古代有用來表示10的7次方、10的9次方、10的16次方、10的24次方、10的32次方等的情況,中國大陸無相關規范,亦已基本不用,「京」這樣的大數一般應以科學記數法表示。
相關出處
一、《孫子算經·卷上3》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萬京曰垓,萬陔曰秭,萬秭曰穰,萬穰曰溝,萬溝曰澗,萬澗曰正,萬正曰載。
二、《五經算術·卷上》《尚書》、《孝經》「兆民」注數越次法:
按注雲:「億萬曰兆」者,理或未盡。何者?按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也。三等者,謂上、中、下也。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數者,萬萬變之。
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若以下數言之,則十億曰兆;若以中數言之,則萬萬億曰兆;若以上數言之,則億億曰兆。
注乃雲「億萬曰兆」者,正是萬億也。若從中數,其次則需有十萬億、次百萬億、次千萬億、次萬萬億曰兆。三數並違,有所未詳。按尚書無此注,故從孝經注釋之。
❽ 15京等於多少億
15億億個。
1京等於1億億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兆(10的12次方)、京〔10的16次方)、垓(10的20次方)、秭(10的24次方)、穰(10的28次方)、溝(10的32次方)、澗(36的12次方)、正(10的40次方)、載(10的44次方)、極(10的48次方)、恆河沙、阿僧示氏、(梵文譯音、意思是無量)、那由他、不可思議(10的64次方)、無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