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
手抄報資料需要用到一些模版,這里收集了小學階段的多種模版,可供你參考。
我們都整理成集,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階段語文、英語、數字、音樂、美術、體育、自然、科學等》網路網盤資源大全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對於小學階段所涉及到的各科各類資料,我拍改們都收集、歸類並定期更新。歡迎有需求的家長、老師收藏。
Ⅱ 如何學好數學手抄報圖片大全,內容
學好數學手抄報圖片
Ⅲ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手抄報
守💓護🧡全💗世💖界❤️最💜好💝的💙小💚劇💖場
Ⅳ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簡單
數學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學習、學問、科學之意.古希臘學者視其為哲學之起點。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數學手抄報模板,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
數學小常識
1,《我們都攜帶一把」尺子」,你相信嗎?》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假如你「一拃」的長度為8厘米,量一下你課桌的長為7拃,則可知課桌長為56厘米。
如果你每步長65厘米,你上學時,數一數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從你家到學校有多遠。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麼你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一周的長度大約是150厘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
要是你想量樹的高,影子也可以幫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這是為什麼?等你學會比例以後就明白了。你若去遊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遠,可以請聲音幫你量一量。
聲音每秒能走331米,那麼你對著山喊一聲,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用331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2就能算出來了。學會用你身上這幾把尺子,對你計算一些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同時,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也會為你提供方便的。你可要想著它呀!
2,《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而是發源於古印度,後來被阿拉伯人掌握、改進,並傳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以訛傳訛,世界各地都認同了這個說法。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比較先進,而且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 到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這一組數字在當時是比較常用的。
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現代數字就是由這一組數字演化而來。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這個數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時期才出現的。
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後來,小圓點演化成為小圓圈「0」。這樣,一套從「1」到「0」的數字就趨於完善了。這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Ⅳ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導讀:小學生們要多多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手抄報這項內容既能增長學生們的知識,還能提升學生們的繪畫技術和思維能力。那麼,四年級數學手抄報怎麼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需要的朋友快點來看看吧。
四年級趣味數學小故事
當高斯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想借上課的時間處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難題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
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機會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老師看了,很生氣地訓斥高斯。
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因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這么算出來了。」老師同學聽了以後,都對高斯豎起了大拇指。後來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如何學好數學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Ⅵ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小報的格式
1、圖片+文字。
2、將圖片分成幾個板塊,找一些資料如應用題,口算,連線,判斷是非等,寫到圖片上。
3、數學手抄報是一種很好的交流宣傳工具。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利用手抄報能培養學生的搜集和整理知識能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能力。
Ⅶ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報怎麼做
小報啊,在裡面摘幾道數學題或者一些數學知識啊,名人故事什麼的。
Ⅷ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大全
提示:目前僅顯示的圖片(所有顏色)
>全部尺寸>特大尺寸>大尺寸>中尺寸>小尺寸>精確
寬:
高:確定
>全部顏色
>全部類型>動態圖片>靜態圖片>面部特寫恢復默認篩選 900x610 56k jpg
數學手抄報_數學報 1600x1200 288k jpg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資料 1056x730 124k jpg
《數學真奇妙》初中手抄報 -... 900x657 110k jpg
數學手抄報_數學大本營 1024x768 226k jpg
走進數學手抄報圖片 1024x768 272k jpg
數學手抄報展 - 內容 - 蒼南... 900x638 94k jpg
數學手抄報_數學魔方 749x562 100k jpg
第二次數學手抄報 - xmmm092... 900x624 94k jpg
數學手抄報_趣味數學1 640x480 64k jpg
點擊本文《《數學王子高期》... 1024x768 286k jpg
數學手抄報展 - 內容 - 蒼南... 900x596 52k jpg
數學手抄報_趣味數學4 1038x734 144k jpg
點擊本文《《數學的海洋》手... 1024x768 212k jpg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作品 2048x1536 828k jpg
數學手抄報--課堂內外引入數... 900x639 80k jpg
Ⅸ 四下數學手抄報
小學4年級數學下手抄報內容:
圓形,是一個看來簡單,實際上是很奇妙的圓形。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曾經在獸牙、礫石和石珠上鑽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圓。
以後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當人們開始紡線,又制出了圓形的石紡綞或陶紡綞。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的時候,就把幾段圓木墊在大樹、大石頭下面滾著走,這樣當然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盤。大約在4000多年前,人們將圓的木盤固定在木架下,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但不一定就懂得圓的性質。古代埃及人就認為:圓,是神賜給人的神聖圖形。一直到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給圓下了一個定義:"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30-前275年)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圓周率,也就是圓周與直徑的比值,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數。
《周髀算經》上說"徑一周三",把圓周率看成3,這只是一個近似值。美索不達來亞人在作第一個輪子的時候,也只知道圓周率是3。
魏晉時期的劉徽於公元263年給《九章算術》作注。他發現"徑一周三"只是圓內接正六邊形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他創立了割圓術,認為圓內接正多連形邊數無限增加時,周長就越逼近圓周長。他算到圓內接正3072邊形的圓周率,π= 3927/1250。劉徽已經把極限的`概念運用於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之中,這在世界數學史上也是一項重大的成就。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計算基礎上繼續推算,求出圓周率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數精確值,他還用兩個分數值來表示圓周率:22/7稱為約率,355/113稱為密率。
在歐洲,直到1000年後的十六世紀,德國人鄂圖(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茲才得到這個數值。
現在有了電子計算機,圓周率已經算到了小數點後一千萬以上了。
小學4年級數學簡單手抄報內容二
相交與垂直知識點
1、 相交與垂直的概念。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線OA垂直於直線OB,直線OB垂直於直線OA)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兩條直線互相垂直說明了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必須相交,相交還要成直角。)
2、 畫垂線:
(1)過直線上一點畫垂線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注意,要讓三角尺的直角頂點與給定的點重合。
(2)過直線外一點畫垂線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沿著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注意,畫圖時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畫線。過直線外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必須通過給定的這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