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數學怎麼教容易懂
一、 教學方法
1、老師對教學工作一定要細心、認真、扎實,不能放過每一個細節。這是學生認真、扎實的前提。如果老師對教學粗心、馬虎、膚淺,那麼學生對學習就會走馬觀花、敷衍了事。
2、老師定期給學生公布自己的教學計劃、方法和經驗,讓學生明晰老師的教學方案、方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和學習准備,以全力配合老師的教學。
3、抓好課堂教學,向四十分鍾要效果。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老師幫助、分析、引導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讓學生板演、回答、操作、討論。如果一個學生在台上板演或者操作,其餘學生必須在台下演練。對每個學生的課堂作業及其表現都要過目、檢查,力求每一個學生達標。學生太多時可以讓學習委員、小組長等參與檢查。
4、必須重視課本習題,對課本上的每一個習題都不能輕易放過,要精講精練,讓每一個學生理解掌握。
5、進度不能太慢,新授、復習一前一後、平行前進,便於學生溫故知新,盡快形成知識系統,這樣還可以給以後的復習留下足夠的空間。
6、對學生各類作業中的錯題、錯誤要在黑板上集中講解、精講精練。同時要特別重視個別輔導或單個訓練,單個學生不會時,老師不要急於告訴答案,讓他先去找其他同學交流討論,以達到知識交融、以點帶面的目的。
7、對不會回答問題、不會做題的學生抓住不放,千方百計使他學會為止。
8、課堂教學一定要抓好板演、提問、口試、作業分析、演算等教學方式。
9、各類作業盡量面批,有錯即改、抓住症結、反復練習。
10、課本等資料上的重點題無論在書面上做過與否,都要在黑板上逐題演練,同一種作業要反復查、查反復,以使學生養成踏實、勤勉的習慣。
11、抓住「期中」、「期末」等重點試題反復做、做反復。
12、教育學生不要滿足現狀,要敢於向難題挑戰,學習最主要的是把不會的學會,把錯題改對、做會、學會。
13、讓學生在改錯題時寫出(或說出)錯誤的原因,以便在以後的作業和考試中避免這些錯誤。
14、教育學生不要為「做作業」(或完任務)而做作業,做作業要以學會弄懂為目標。
15、做「單位不統一」的習題,最好第一步先統一單位。
『貳』 怎樣教孩子學數學
兒童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 由於兒童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有限,因此父母在教兒童學數學的方法要生動、有趣和形象化,把孩子所看、所聽聯繫到數學問題,然後通過最簡單最形象的方式來教授孩子。學好數學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那麼怎麼教兒童學數學呢?教兒童學數學的幾個重要的方法有:
1、教孩子要有耐心,從易到難: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急於求成,總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識,不要著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慢慢地加深難度。
2、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對數學基礎有了廣泛的應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減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學習一些可以實際應用的。父母可以培養小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孩子從中可以理解數學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等。
3、可以讓孩子從形狀入手學習數學: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畫圓、正方形、長方形。父母可以讓孩子塗色,看哪個圖形塗色時間長,也可以用報紙來演示,折一次,減小一半的面積,再折一次,又減少一半,這都屬於基本平面圖形的學習。
4、父母在教孩子數學的過程中用形象的圖片表示:孩子一般對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用形象的圖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蘋果來形象地表示數字,通過這些來練習數學。
5、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這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手段。給孩子買上一個小本子,專門讓孩子把平時做作業包括考試時出現的錯題,在錯題本子上做出訂正與總結。在復習階段讓孩子再翻看一下錯題本子上的錯題,那麼孩子就能明白什麼地方需要特別留心,這時復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用到數學知識的,都可以讓孩子動動腦筋幫助解決一下。總的來說,孩子學好數學必須要堅持。每天學的新內容,到第二天要及時復習。這樣循序漸進,學數學就會既輕松又高效。
『叄』 數學怎麼教
學生都喜歡和藹可親的老師,學生還喜歡不批評他的老師,但學生更喜歡可以交流的老師。
這不是空話,現在的孩子,在校上課、作業;回家吃飯、睡覺、作業。
社會在不斷發展,家長、老師都很少有與學生交流、談心的時間,所以很多家長和老師只知道某些孩子成績差,卻不知道差在哪裡?為什麼差?
小學數學怎麼教?
關鍵是要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生活,這樣師生關系融洽了,課堂氣氛才會好,學生才會無所顧忌地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而不擔心會因為回答錯了,被老師批評或遭其他同學笑話
『肆』 怎麼教孩子學習數學,從最基礎的數數開始怎麼教
你好,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知識體系的建構,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是前後知識點聯系緊密,前面的知識點掌握的不扎實直接影響後面的學習,因此,數學的學習一定要注意方法。 孩子還小的時候學習數學,一定要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從基礎的數數開始教孩子學習數學一定要多鼓勵孩子,樹立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必要時可以採取適當的獎勵措施,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變換教育方法,可以用以下放法教孩子學習數學。 一、課前預習法 一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初步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 二分析: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等進行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 三準備:做好上課前的准備工作,如學慣用具、相關學習資料等。 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 二、課堂學習法 課堂學習要做到「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努力探究」、「及時做筆記」相結合。 做筆記的方法: (1) 要在認真聽老師講解的前提下掌握記錄時機; (2) 要記關鍵點、記疑問點、記解題思路和方法; (3) 要記小記、記探究結論、記課後思考題等。 三、課後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 在做作業前一定要先復習所學內容,弄懂後再去完成作業,這樣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四、小結方法 每學完一個章節後,要進行一次小結。盤點一下所學章節內容,將不懂的地方完全弄明白,想清楚,課後的練習題要全部能做。 另外,最好准備一個錯題本,把每次做錯的題或者沒有掌握牢固的知識點記在上面,平時多復習,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在掌握住知識的基礎上去練習比較有針對性,否則會事倍功半。 希望以上方法能夠對你的數學的學習有所幫助。
『伍』 孩子五年級了,每天晚上回家數學作業不會做,計算題也不會做,我也不懂,不知道怎麼教她
那要看孩子是不是排斥數學究竟是不會做,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要和孩子溝通一下,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且要培養他對數學的興趣,實在不行就找個老師1對1給他輔導一下。
『陸』 兒童數學怎麼教
第一步:會數數
要求: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 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 12開始倒數。
注意要點: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 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手、口、眼一致,開始是自問自答,如數完問「一共有幾個?」「3個」,一定要再讓他看一遍,即你要給復習一遍,實際上是在告訴他為什麼是「3個」,這就叫「3個」,繼而可以先問他有幾個,然後要看他的反應,點數穩定以後,目標又提高了,即點數的「內化」,就是你幾個東西,孩子能用目測的方法告訴你是「幾個」,內化也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可靠方法。
第二步:知順序
例如:
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 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知大小
7與8哪個 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會念題
誤區: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 -」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 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知排位
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 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柒』 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家長如何輔導
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家長可以從幾方面進行輔導:
1.家長幫助孩子理解題目,讓孩子明白題目的意思。
2.家長幫助孩子理清解題思路,讓孩子能夠正確思考。
3.家長指導孩子改正錯題,讓孩子能夠反思。
給孩子輔導作業,一直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孩子小,家長輔導作業的時候更是頭疼,面對低年級數學作業,家長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從課題分析到課題講解入手,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讓孩子能夠自主學習。
三、家長指導孩子改正錯題,讓孩子能夠反思。孩子在指導孩子解題之後,孩子如果有做錯的題目,家長最好能讓孩子把錯題記下來,並且讓他自己獨立再次解題,通過自己的反思,了解自己錯誤的根源,通過改正錯誤,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家長要以引導為主,輔助孩子鍛煉數學思維。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捌』 怎麼才能教好孩子的數學呢
這個不太好說,首先我建議孩子每天的作業不要先給他說哪裡錯了,從小要培養他學會自己檢查的好習慣,我有同事給我說的就是作業讓他檢查後,你再看,如果還有錯,又讓他檢查,直到自己檢查出錯誤為止,習慣好了不說,以後也不容易出錯了。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你應該每天陪孩子一起復習當天學習內容,讓孩子自己說學了什麼,然後你作為引導者適時補充,再讓孩子有預習的習慣。如果遇到難題,不要馬上給他說答案,先讓他自己思考,實在想不出來,就做一點提示,再讓他一步一步思考。現在的數學,是與以往要難點,但我們要考慮的是我們不是主體,孩子才是,我們只是引導者。另外,要培養孩子從小有好的書寫習慣這點很重要的,到高段4。5年級要給孩子報奧數,一可能中學個別學校選校要考,二奧數書上知識對開發孩子大腦很有幫助,方法多樣話的。你可以試試。總之要想孩子學好數學還是其他的,首先作為父母都應該保證有充足的時間給孩子。
『玖』 怎樣教好數學最好的辦法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認為關鍵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那種一味的灌輸,不是解決的辦法,而是要想辦法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學生去理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積極融入整個課堂學習氛圍中,達到「教」孜孜不倦,「學」樂而不疲,同時,學生的熱情也能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使教師越講越生動,越講越精彩,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數學教學:
一、認真搞好教學各個環節的工作。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備教材、備學生、備大綱,盡可能深入淺出的進行講授,作業要強調精練,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整上課方法、課程進度等。
二、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觀念。
每個人均有獨特的天賦,都有培養價值,關鍵在於要按照他們早期所表現出來的天賦,適應其特點進行教育。數學教學的困難是暫時的,核心是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教師應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意識,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學生獲取進步,這是做好數學教學工作的前提。
三、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師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的重任。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學生能從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語態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因此,教師平時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哪怕是對他們的微微一笑,一句口頭表揚,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都可能為其提供熱愛學習,進而刻苦鑽研數學的契機,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力量。
四、讓學生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較差學生數學學習跟不上是由於在學習上基礎薄弱,他們缺乏學習自信心。教師就應充分相信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不斷成功,提高學生自尊自信的水平,形成積極的自我學習的機制。
五、科學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數學教學講成「報告課」,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乏味的感覺。學習沒勁頭,但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根據這種心理,應改變傳統的講授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例如:使用教學模型、電腦等教學方法。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刺激物,從而引發其產生進取心。
通過對較差學生的輔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對差生要更有耐心,講話語速一定要慢、清晰,教學講解需要更清楚、更詳細。甚至對所講的問題要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如有些幾何語言、數學語言,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反復記憶,達到熟練運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作到不厭其煩,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差生時要特別注重組織教學的技巧,問題分析要透徹,解題思路一定要簡潔清晰,要善於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才能更好的實施教學,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知識
『拾』 輔導孩子作業,如何輔導孩子學好數學
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只是暫時的,引導贊美孩子看到每一次努力後取得的小小進步,鼓勵孩子在數學學科上投入比以前更多一點的時間和精力。找老師了解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的原因,了解孩子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情況。
家長平時無論多忙,都要找一些時間翻看一下小孩子的數學教材,找一些自己懂的問題裝作不懂問問孩子。如果他回答正確就借機表揚一下,如果回答不出來或者不準確,也不要批評更不要打罵,要跟孩子一起翻書到相關章節尋找答案,讓孩子明白書上的知識就是解決各種問題的答案或者關鍵,那麼當孩子以後在學習中或者做題時有問題會去主動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