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防止和糾正小學生數學錯題
數學錯題是老師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學生看錯題目,畫錯圖形,抄錯數據,遺漏單位,失落答案等,這都是教師最棘手的問題。原因究竟何在?首先可能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與學生認知的矛盾,作業要求不規范等;其次是因為學生粗心或聽課不認真,對知識理解不透徹,學得不扎實;最後或許是做題步驟不規范,審題失誤等。面對小學生數學作業中出現的種種錯題現象,那老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防止和糾正錯題呢?
一、幫助學生解決因為粗心而出現的錯題。
1、幫助學生找到「粗心點」。
面對孩子的粗心,與其批評孩子、給孩子上一堂「政治課」,不如具體地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採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班上有個孩子高凱數學成績不是很好,經過老師和孩子仔細分析他每次出錯的原因,得出一致的結論:不是不會做,而是每次都會把題目看錯。由此,老師得知,容易看錯題目就是他的「粗心點」。於是,老師便告訴他:「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審題時,你的思維就滑過去了。怎麼辦呢?以後你每次做題時,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停下來,閉上眼睛數三個數,然後再往下讀題,這樣就不容易錯了。因為你沒讓思維滑過去,而是有意識地給它設了一個障礙。「這個孩子用老師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真的很明顯,他的作業中因為粗心出現的錯誤少多了。
2、讓孩子建立一本錯題集,收集相關的錯題信息。
英國心理學家貝恩布里奇說:「錯誤人皆有之,作為教師不利用是不可原諒的。」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出錯是學生不可避免的一種行為。
開學初,每個孩子都准備了一個錯題本,錯題集分兩欄:病因和診治方案。就像醫生把脈和開處方一樣:病因一欄,讓學生摘錄平時自己典型的錯題;診治方案一欄,讓學生反思錯誤原因。建立錯題集就要求學生自主訂正錯題、收集錯題、分析錯因、自身能認識到錯題的價值,提高學習效率。利用錯題集,可改動錯題相關數據信息,讓學生反復練習,歸納、整理錯例,把錯例「變廢為寶」,督促學生防範於未然。
每周老師可以給孩子們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把平時收集自己做錯的題目展示出來,讓班上同學再一起做。這樣堅持下來,犯同類型錯誤的孩子明顯減少了。
3、 把孩子做功課的時間化成「功課量」。
教育孩子做什麼事都應謹慎對待,聚精會神,不能心不在焉。李大釗先生說:「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
有個學生的作業經常做錯、符號看錯,甚至剩下幾道題漏做就交卷了,弄得老師也為她著急、緊張。可氣的是怎麼提醒她細心都沒用。據老師觀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數孩子一樣,沒把心思放在課堂上,同學們剛回答過的問題,馬上請她都說不到。她媽媽規定她做30分鍾作業,她就在那磨蹭。你要是囑咐她「再做20分鍾去玩」, 20分鍾她僅做了2題,有時都是錯的。老師告訴她媽媽,把督促她學習的時間改為「再做5道題才能玩,要保質保量才行」,結果她5道題都做對了,而且只用了20分鍾。她媽媽非常高興,說老師幫她找到了糾正女兒作業粗心的訣竅:化時為量,即把「再做20分鍾」,改為「再做5題」。這樣,孩子的勁兒就來了,這種積極狀態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覺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4、對孩子的作業要求格式規范、字跡工整,可有效減少錯題。
老師對作業要求不規范,也是造成孩子錯題的一個原因。上學期期末考試,我班有個孩子在做一道步驟較多的計算題時,由於字跡潦草,他抄到後面自己都把0認作6了。
有效減少錯題,還必須要求作業字跡工整,格式規范,防止字跡潦草帶來的干擾性錯誤。小學生的知覺比較隨意,知覺產生干擾也會造成錯誤。
5、培養孩子整齊有序的學習、生活習慣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如果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孩子做事丟三落四、馬馬虎虎就會成為「家常便飯」。
所以教師要和家長溝通引導孩子養成整齊有序的生活習慣。生活上,讓孩子養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習慣。學習上,要培養孩子定期整理書櫃、清理書包,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做完作業要檢查、課前要預習、課後要復習等好習慣。生活、學習都整齊有序地進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現象就會減少。
二、幫助學生克服因為上課不認真,注意力不穩定,沒有掌握做題方法而造成的錯題。
有部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總會有幾次走神,特別是在數學課上,自己也暗示自己,可有時還是控制不住,該怎麼辦?
1、教師應以變換的形式,生動的知識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要想充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有效的辦法是變換活動內容和形式,使枯燥無味的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中。
教學時教師可採用:課前情境引入,通過設疑,創設懸念,造成認知沖突等來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課中改教師講為學生講,並讓學生評;也可變枯燥的練習為游戲活動,小組合作或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上來。課尾採用拓展法、新奇法等,給學生留下一些懸念,期待著下一堂課的到來。老師在教學「因數和倍數」時,當下課鈴快響的十幾秒鍾內,在黑板上寫了個「3」,請學號是3的倍數的學生先離開,再寫2和5讓學號是2和5的倍數的學生離開,最後老師再問:「我出哪個數,大家都可以走呢?」學生略加思考,異口同聲地說「1」,餘下的學生也在鈴聲中歡天喜地地離開教室。小學生都很幼稚而且好奇,如果在課堂上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學生個個會熱情高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嚴格要求,約束學生的行為,集中注意力。
上課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我上課要求有三到:眼到、耳到、心到。每節課我都會就這個要求一組一組地檢查,看學生的眼睛是否看著老師。堅持訓練下來,上課時學生的眼睛基本能跟著老師的手走,注意力也基本集中了,開小差、走神的孩子明顯減少了。
3、不停給予評價,維持學生注意力。
在課堂上對於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老師不斷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因為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同時也是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一種警醒,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會立刻改正。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還可隨時拋出問題,請他回答,及時讓孩子注意力融入到課堂。
三、幫助孩子克服審題難、理解不了題意造成的錯題。
1、 能力可以培養,態度決定一切!
審題作為一種學習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如何培養的學生審題能力,其實可以讓學生懂得審題的關鍵是尋找「題意」,還要養成積極主動的審題習慣。
2、讓學生圈出重點詞,反復推敲,誘發對題意的深思。
可以從語言文字著手,圈出重點詞,反復推敲,教會學生認真讀題、審題,是幫助學生糾錯的一個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
如:爸爸今年36歲,是小明年齡的3倍多6歲,小明今年多少歲?
剛開始做這道題目,多數同學做成:36÷3+6=18(歲)這些學生是看到題目裡面有個「多」就用加法做。做這類題目我堅持讓學生圈出重點詞,先讓學生理清題意,弄明白這個「多」是比小明的3倍還多6歲的意思,應該先用爸爸的年齡減6,才是小明的3倍,正確的做法是:(36-6)÷3=10(歲)。
後來老師又把這種題目的信息改為:爸爸今年30歲,爸爸的年齡是小明年齡的3倍少6歲,小明今年多少歲?學生看到這類題目會主動圈出重點詞:少6歲。明白少6歲是不夠3倍,所以應該加上6才是3倍,算式是: (30+6) ÷3=12(歲)。連續用這個方法幾次,學生做這類題的准確率明顯提高了。
學生只有在審題時反復推敲,才能掃清審題中的障礙,對題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3、正確處理教師的教法與學生認知的矛盾
有些數學老師,往往將自己的教學僅僅定位在「數學」課堂上,對「數」強調有餘,而對「學」重視不夠。錯誤地認為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只要會列式、會計算就可以了,至於字不認識,讀題目不通順、添字、漏字等都應是語文學科的事情。其實語文和數學是相通的,學習語文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學習數學時處處需要的就是這種閱讀理解能力。老師不僅要教學生讀題,還要讓他們反復讀、流利地讀,直到讀懂題意為止。
學習錯誤,是學習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不同知識學習中的錯誤,其糾正的方法是不同的,雖然沒有公式化的方法,但老師還是可以在千變萬化中找到一點規律。總之,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其作用不僅在於改正題目的錯誤,更重要的要讓他們明了錯誤之所在,知曉錯誤的原因,從而真正獲得正確知識,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⑵ 孩子解數學題結果總是粗心大意算不對,該怎麼辦
父母應該自己或找個老師,給他分析一下,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去深究計算錯誤的真正原因。分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題目數字看錯了,還是抄寫時抄錯了,還是計算中間錯了,是知識不牢固,還是書寫格式問題,是演算步驟書寫不規范,還是其他的?
其次,對症下葯,制定解決方案。是父母自己解決,還是尋求他人幫助解決?然後,去執行。去訓練。真正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養成好的做題習慣。其實如果真的要補習的話,假期找自己老師辦的那種最好,因為老師最熟悉學生的情況,也知道考試重點講課進程。
⑶ 一年級小朋友算數學問題總是漏掉其中一步,應該如何教
現在的小朋友在剛剛接觸到算數的時候,做題粗心是難免的事情,很多小朋友在做事學習的時候總是會漏一步。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觀察力都不夠強,學習習慣也沒有養成,所以做題的時候非常不細心。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
如果孩子在平時作息的時候非常細心的話,家長平時就要多對孩子進行細節訓練,有針對性的去培養孩子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比如在訓練孩子寫字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寫一些形近字,這些字看起來很像,但是意思都是不一樣的,家長要注意到孩子的這些細節。在數學方面,家長可以讓孩子從一寫到300個數看看孩子寫的夠不夠准確,看看孩子有沒有塗改的現象。這些小細節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對孩子來說能夠很有效的改變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⑷ 孩子考試老是審題不清,讀錯題目怎麼辦
根據小孩的具體情況,看小孩平常是否也有粗心的習慣,有的話就要從平常生活注意,知道他某些事情會粗心的就在做事前提醒他,如果還是沒改變就在不會造成很大損失,但是對孩子,比如提醒他後不幫他收尾,讓他自己認識到後果,並自己承擔後果,這樣才會培養從意識里去細心,否則後果自負。
如果是考試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能就是由於緊張或者是由於看到似曾相識,所以就不去細看,如果是前者的話就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演講演出的活動,提高心裡素質,後者的話可以在考前提醒,如果不出現因為審題不清,讀錯題目的情況,不管分數,只要認真盡力了就予以相應的獎勵。
還有就是看小孩是哪個階段,有些是因為有些字不認識的話,或者不能夠理解題目要求的話,可以引導孩子從題目的某些關鍵詞推理出題目的正確要求,也可以用分類的方法,找相似的題目,引導孩子從中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很多題目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葯的,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可能對解題一點用都沒有,只是用來迷惑擾亂思緒而已。
⑸ 一年級孩子計算題總出錯怎麼辦
我家大寶去年讀一年級,一年級孩子計算題出錯是非常常見的,其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孩子基礎知識不牢固,有的題目看上去非常簡單,比如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孩子卻總做錯,這很有可能是基礎知識不牢固,湊十法、拆十法學得不夠扎實。
二是注意力不集中,題目看不清,馬虎大意。比如將加法看成減法,將12看成21等,這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非常常見的。
一年級的數學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孩子做錯題目,家長應該分析一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然後再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
⑹ 我兒子上一年級了,做作業每次總是粗心大意,老是看錯提,不認真,數學就是把數字看錯寫錯,該怎麼辦啊
糾正粗心家長要做出努力,從帶領孩子接觸新事物對孩子重新培養,改掉粗心。
利用孩子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幫孩子糾正不良習慣。要糾正孩子的習慣性粗心馬虎,家長還可以嘗試從一些全新的事情上對孩子進行培養。
比如,找一件孩子之前從來沒做過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提醒孩子,做事要認真,要考慮全面,如果孩子因為粗心馬虎犯了錯,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包括可能會減少已經約定的游戲次數等,這樣會讓孩子對粗心馬虎造成的影響加深印象。
當孩子做過一些完美地、沒有任何粗心地事情後,他也會體會到這種美妙的感覺,也會更主動地想要糾正自己的這個壞習慣。
平時家長在對待孩子的錯誤時,也一定要注意不要簡單的以粗心為理由,而是要認真分析導致孩子粗心的原因,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6)一年級數學老是看錯題目怎麼辦擴展閱讀:
粗心與注意力有密切的關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干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從生理層面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歲的早期教育。
研究表明,大多數在走路前沒有充分爬過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習中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的協調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們從外部世界獲取有用的信息,許多感官信息未能傳遞到大腦,從而出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
⑺ 一年級孩子數學學習中總會出現低級錯誤,這該怎麼辦
「孩子總是錯低級錯誤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家長不必太在意。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我小孩上學時就發生過多次:明明會做的題目,卻眼高手低,做錯了。考試過後,那個後悔啊!家長該怎麼辦呢?我們要調整心態,所有的失分都是孩子能力還需加強的點。它的產生一定有背後的原因,不要輕易歸因於不該錯的錯了,又粗心了。我認為,這是在進行錯誤認識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⑻ 我兒子已經是一年級的學生了,讓我苦惱的是,做計算題時老是把加減號看錯,我該怎麼去引導他。
首先,明確您兒子學習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精力不集中,倘若他認真的做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好的。那麼請您注意了:(1) 他是不是在做計算題的時候還在想著其他的事情,比如玩游戲、看電視之類的;(2) 平時您是不是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督促他學習,導致他產生了逆反心理,故意把題目看錯;(3) 孩子的視力是否正常。
其次,您孩子如果是注意力不集中這種情況,那平時要多引導他做事情認真仔細,培養良好的習慣,多跟孩子溝通,適當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並告知他如何集中精力;如果您平時把孩子的學習搞得很緊張,那麼建議周末或者晚上,帶他去散散步,做做戶外運動,或者和孩子一起做些他喜歡的事兒;
不排除視力問題造成的,因為現在小孩子近視比較嚴重。
我簡單說這么多,希望對您有幫助!
⑼ 一年級數學總是做錯。不會做怎麼辦!不會動腦子
一年級數學談不上多難,不是動腦子的問題!應該是上課不認真聽導致的,解決辦法一是督促上課認真聽講,請老師監督,二是下課認真復習,家長配合。一年級數學談不上多難,不是動腦子的問題!應該是上課不認真聽導致的,解決辦法一是督促上課認真聽講,請老師監督,二是下課認真復習,家長配合。一年級數學談不上多難,不是動腦子的問題!應該是上課不認真聽導致的,解決辦法一是督促上課認真聽講,請老師監督,二是下課認真復習,家長配合。一年級數學談不上多難,不是動腦子的問題!應該是上課不認真聽導致的,解決辦法一是督促上課認真聽講,請老師監督,二是下課認真復習,家長配合。一年級數學談不上多難,不是動腦子的問題!應該是上課不認真聽導致的,解決辦法一是督促上課認真聽講,請老師監督,二是下課認真復習,家長配合。一年級數學談不上多難,不是動腦子的問題!應該是上課不認真聽導致的,解決辦法一是督促上課認真聽講,請老師監督,二是下課認真復習,家長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