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學知識點總結
數學集合知識點總結
集合是高中數學中的一個重要考點,相關的知識掌握並不是十分的難,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數學集合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瀏覽。
一、知識歸納:
1、集合的有關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集)、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注意:
①集合與集合的元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科書中是通過描述給出的,這與平面幾何中的點與直線的概念類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確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異性(若a?A,b?A,則a≠b)和無序性({a,b}與{b,a}表示同一個集合)。
③集合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即:凡是符合條件的對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須符號條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舉法、描述法和圖文法
3)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
4)常用數集:N,Z,Q,R,N*
2、子集、交集、並集、補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對x∈A都有x∈B,則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記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並集:A∪B={x| x∈A或x∈B}
5)補集:CUA={x| x A但x∈U}
注意:
①? A,若A≠?,則? A ;
②若 , ,則 ;
③若 且 ,則A=B(等集)
3、弄清集合與元素、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特別要注意以下的符號:
(1) 與 、?的區別;
(2) 與 的區別;
(3) 與 的區別。
4、有關子集的幾個等價關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並集運算的性質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個數:設集合A的元素個數是n,則A有2n個子集,2n—1個非空子集,2n—2個非空真子集。
二、例題講解: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則M,N,P滿足關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從判斷元素的共性與區別入手。
解答一:對於集合M:{x|x= ,m∈Z};對於集合N:{x|x= ,n∈Z}
對於集合P:{x|x= ,p∈Z},由於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餘1的數,而6m+1表示被6除餘1的數,所以M N=P,故選B。
分析二:簡單列舉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 ,…},N={…, , , ,…},P={…, , ,…},這時不要急於判斷三個集合間的關系,應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 ∈N, ∈N,∴M N,又 = M,∴M N,
= P,∴N P 又 ∈N,∴P N,故P=N,所以選B。
點評:由於思路二隻是停留在最初的歸納假設,沒有從理論上解決問題,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變式:設集合 , ,則( B )
A、M=N B、M N C、N M
解:
當 時,2k+1是奇數,k+2是整數,選B
【例2】定義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則A*B的子集個數為
A)1 B)2 C)3 D)4
分析:確定集合A*B子集的個數,首先要確定元素的個數,然後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個來求解。
解答:∵A*B={x|x∈A且x B}, ∴A*B={1,7},有兩個元素,故A*B的子集共有22個。選D。
變式1:已知非空集合M {1,2,3,4,5},且若a∈M,則6?a∈M,那麼集合M的個數為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變式2:已知{a,b} A {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須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評析 本題集合A的個數實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個數,所以共有 個 。
【例3】已知集合A={x|x2+px+q=0},B={x|x2?4x+r=0},且A∩B={1},A∪B={?2,1,3},求實數p,q,r的值。
解答:∵A∩B={1} ∴1∈B ∴12?4×1+r=0,r=3。
∴B={x|x2?4x+r=0}={1,3}, ∵A∪B={?2,1,3},?2 B, ∴?2∈A
∵A∩B={1} ∴1∈A ∴方程x2+px+q=0的兩根為—2和1,
∴ ∴
變式:已知集合A={x|x2+bx+c=0},B={x|x2+mx+6=0},且A∩B={2},A∪B=B,求實數b,c,m的值。
解:∵A∩B={2} ∴1∈B ∴22+m?2+6=0,m=—5
∴B={x|x2—5x+6=0}={2,3} ∵A∪B=B ∴
又 ∵A∩B={2} ∴A={2} ∴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x|(x—1)(x+1)(x+2)>0},集合B滿足:A∪B={x|x>—2},且A∩B={x|1
分析:先化簡集合A,然後由A∪B和A∩B分別確定數軸上哪些元素屬於B,哪些元素不屬於B。
解答:A={x|—21}。由A∩B={x|1—2}可知[—1,1] B,而(—∞,—2)∩B=ф。
綜合以上各式有B={x|—1≤x≤5}
變式1:若A={x|x3+2x2—8x>0},B={x|x2+ax+b≤0},已知A∪B={x|x>—4},A∩B=Φ,求a,b。(答案:a=—2,b=0)
點評:在解有關不等式解集一類集合問題,應注意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作出數軸來解之。
變式2:設M={x|x2—2x—3=0},N={x|ax—1=0},若M∩N=N,求所有滿足條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 , ∵M∩N=N, ∴N M
①當 時,ax—1=0無解,∴a=0 ②
綜①②得:所求集合為{—1,0, }
【例5】已知集合 ,函數y=log2(ax2—2x+2)的定義域為Q,若P∩Q≠Φ,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分析:先將原問題轉化為不等式ax2—2x+2>0在 有解,再利用參數分離求解。
解答:(1)若 , 在 內有有解
令 當 時,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
變式:若關於x的方程 有實根,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解答:
點評:解決含參數問題的題目,一般要進行分類討論,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討論,怎樣可以避免討論是我們思考此類問題的關鍵。
一、集合與函數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元素的確定性;元素的互異性;元素的無序性。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於集合A記作a∈A,相反,a不屬於集合A
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然後用一個大括弧括上。
描述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確定的條件表示某些對象是否屬於這個集合的方法。
①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數學式子描述法
二、函數的有關概念
1、函數的概念: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y=f(x),x∈A。其中,x叫做自變數,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數的.值域。
一般地,設A、B是兩個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個確定的對應法則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元素y與之對應,那麼就稱對應f:A 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映射。記作「f:A B」
給定一個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對應,那麼,我們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說明: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種特殊的對應,
①集合A、B及對應法則f是確定的;
②對應法則有「方向性」,即強調從集合A到集合B的對應,它與從B到A的對應關系一般是不同的;
③對於映射f:A→B來說,則應滿足:
(Ⅰ)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並且象是唯一的;
(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對應的象可以是同一個;
(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拓展閱讀:學習數學的方法
第一、興趣。
如今的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期望很高,而且女生的性格普遍較為文靜,心理不夠強大,還有的就是數學這科目難度相對來說較高,很容易會導致女生對數學的興趣降低。
所以說,作為老師應該多關心她們的學習情況,多與她們交流科目上的內容,了解她們的想法,只有理解她們的想法才能有效的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為她們驅除緊張的情緒,從而達到一個好的學習狀態。與此同時,作為家長的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情況,不要一看到成績不好就開口訓斥,這樣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可能削弱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學習,女生的情感與男生不同,她們對於感興趣的,一般會更有耐心克服困難,達到自己的目標。
第二、自信。
女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一般比男生要差,邏輯思維能力也如此,所以容易造成沒有信心的現象。事實上,女生在運算準確率方面是很高的,也比較規范,所以我們看到女生的數學答題大都很工整,其實這是一個優點。
所謂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的缺點而妄自菲薄,而是應該努力克服缺點,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在學習上應該多了解通解通法,還有一些常用的數學公式,解題技巧,還有解題速度。很多女生解數學題的速度都不快,甚至有些女生到時間了還有幾道大題沒做,這樣丟分是讓人很遺憾的。
第三、學習方法。
很多女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喜歡按部就班,注重基礎,但是卻很少做難題,所以便導致了解題能力薄弱。女生上課的時候很認真,復習的時候喜歡看筆記和書本,但是卻忽視了對自己能力的訓練,所以導致了自己適應性比較差。
所以,女生應該從這幾點下手,多下功夫,對於難題我們不要害怕,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做難題,適當的訓練,對於自己的數學能力是有很大提升的。還有,女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應該多向男生學習,學習他們的一些優秀技巧,進而轉化為自己的學習技巧,結合在做題上,多訓練,相信對自己的數學水平是有很大幫助的。
第四、課前預習。
正所謂「笨鳥先飛」,我們經過預習可以提前對新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從而在聽課的時候能夠有的放矢,對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點著重注意,很可能會有奇效。而提前預習,還能對女生的心理有一個暗示,對女生的信心提高也是有極大的好處。
;②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也就是數學本身,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有許多工作以研究純數學為開端,但之後也許會發現合適的應用.下面是我整理的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章分式
1分式及其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於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後,與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減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數
1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於第三條邊的平方,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邊形
1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並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2)菱形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③ 初中數學所有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初中數學所有知識點如下:
1、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2、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
4、利用配方,使方程變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
5、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
④ 數學如何整理筆記
分幾個部分整理。
第一步:
把書本上講的基礎重點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知識點要簡練,能突出知識點內容就行,不需要記一大堆沒用的。
第二:把平時所做錯的題目整理在筆記本上。重新做一遍。
第三
在第二步的基礎上,把最後從中得到的經驗以及感想批註在題目旁邊。然後聯系第一步記的知識店看一遍,加深理解相關知識點的原理。
第四:在做過一定題的基礎上,總體歸納總結知識點。分成幾個大框歸類。
第一個框:記基礎內容。
第二個框:記錯題。
第三個框:記經驗感想並聯系基礎知識
第四個框:數圖結合。
做錯的題目旁邊引入相關知識點,第一步先把相關知識點的定義抄在錯題旁邊,然後寫出這個錯題的解析,清晰明了。接著在做完這道題後,把從錯題中得到的經驗感悟寫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