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都四歲了,算術還是不會,怎麼讓她快速學習好算數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夠考出數學滿分的成績,等到高年級後開始學習方程、代數時便開始吃力了,再往後函數、幾何、微積分基本上就暈菜了,這個問題便是錯誤的啟蒙方式導致的。
㈡ 如何快速教孩子數數
手口一致點數
很多家長會奇怪,為什麼孩子口頭數數已經能數到很多,但為什麼點數物體的時候就不行了?原因也在這里。正確的點數,需要若干前提:會正確數數,會一一對應,能不重不漏,另外還要知道最後一個數到的數就是總數。如果說口頭數數是基礎,那麼點數物體就是關鍵。點數物體並能說出總數,就意味著孩子已經理解數的實際意義(什麼叫幾個)。點數,完整的說法叫手口一致點數。顧名思義,孩子在點數時,手點物體的動作和口頭數數的動作必須是一致的,並且還要不重復不漏數。點數完畢還要能正確地說出總數(也就是最後一個數到的數)。由此可見,點數對孩子來說其實是個「高難度動作」。
怎麼玩點數物體游戲
家長帶著孩子點數物體的意義就在於通過練習掌握上面所說的要點。如果孩子做錯了,家長只要給予正確示範就可以。如果孩子說不出總數,家長也可以告訴他,「最後數到幾,就表示一共有幾個」,以幫助孩子理解總數的概念。跟孩子不用講太多的原理,因為他們聽不懂。只需記住一點,練習很重要!練習很重要!練習很重要!
至於什麼東西適合用來練習數數?答案是所有東西,只要孩子喜歡。用什麼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數。多樣化的點數經驗對於培養孩子對數的感覺非常重要。
下面介紹幾種「花式」數法:
換個順序再數數。如果上次是從左到右數,這次就從右到左數。孩子會發現同樣的物體,先數後數會有不同。但是無論怎麼數,結果都相同。
換個隊形再數數。孩子正確點數後,家長可以更換一下隊形,問問孩子,「現在是幾個了呢?」如果孩子一眼識破你的把戲,那就作罷。不過3、4歲的孩子大多還沒達到這樣的水平,那就讓他們再數數吧,或許他們會感到奇怪,為什麼還是這么多?
拿掉一個再數數(或增加一個再數數)。把孩子的玩具排排隊,待孩子正確點數後,家長可以拿掉其中一個,保持隊形不變,讓孩子再數數現在有幾個。孩子會發現,因為少數了一個,所以總數也比剛剛少了一個。
最後,如果想要檢驗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了總數的意義,可以跟他們玩「按數取物」的游戲。「請你數5個紐扣給我。」如果孩子能正確聽從你的指令,說明他真的明白什麼叫做「5個」了。
怎麼讓游戲更有挑戰
很多研究證實,孩子數數的方式不同,數數的對象不同,都會影響他們的數數成績。這些都可以提示我們如何給孩子增加游戲難度。
例如:最容易的方式是數一個物體就移動一個物體,因為這樣孩子很清楚哪些數過了,哪些還沒數過。但是如果不讓孩子一邊數一邊移動,孩子就要在心裡記得哪些已經數過。
孩子在數的時候會同時用手點著物體,這也是他們確保不重不漏的好辦法。家長不妨提升難度,「這次不用手點著數,你能數清楚有多少個嗎?」看看孩子會有什麼好辦法。如果孩子真的能做到默數,那就要給他點個大大的贊!
物體排列的方式當然也是任務難度的一個重要維度。可以從排成一排開始,這是最容易的。接著就可以變成其它有規則的隊形,乃至完全不規則的隊形。
研究還發現,孩子點數三維物體比兩維的物體圖畫更容易。大概是因為,三維物體更像個東西吧!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數數有困難,記得要從真實的物體開始哦。
另外,從數物體變成數聲音,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數一數我拍了幾次手?」這就要求孩子完全憑借頭腦中的聲音表象來進行計數,當然更難啦!
㈢ 怎樣讓幼兒快速學數學
讓幼兒快速學數學做好以下三點:
1、所謂的換位思考就是讓孩子來當老師,我們大人來當學生,讓孩子來出題。孩子通過出題,然後判斷我們做的題是否正確,他也會潛移默化的從中學習。這一點真的很受用,孩子也有當老師的責任感呢。她每天都會在想出什麼樣的難題來考我們,她也會和我們一樣動腦筋思考著正確答案,可愛極了。
2、珠心算是比較開發孩子的智力的,有的學校學,也有的學校不學。如果您孩子的學校有幸開了這門課,一定要讓孩子好好去學。但是學珠心算會讓孩子出現兩極反應,一種是越來越愛數學,一種是越來越不喜歡數學。所以,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及現狀,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報珠心算的班,如果報了班最好讓孩子堅持學下去。
3、跟孩子一起看一些有利於激發孩子學習數學興趣的節目。我一直很少讓孩子看電視,即使是她最愛的動畫片。大人的電視劇就更不會讓她看了,對她的心理生理發育沒有任何的好處。但是,我會試著挑選一些節目讓她看,這年頭你說不讓孩子看一分鍾的電視那也是不現實的。比如前段時期播放的最強大腦,那裡面的數學小天才就讓我女兒很崇拜,從看了那個以後,我看她學習數學的勁頭更足了。
㈣ 怎樣快速的教小孩算術
我兒子從來未用過手指計算,他三歲時已經會計100以內加減法,而且是心算。
我平時教朋友的兩、三歲小朋友,都不用直接問5-4=?,而是試下以下方法:
一般我是用糖果或者花生之類的東西,我會對小朋友說:阿姨給五顆糖給你(但故意少給一、兩顆),然後問:現在夠嗎,還差多少顆。然後再慢慢教深一些。
㈤ 怎麼樣讓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數
導語:怎麼樣讓孩子口算更快些不用掰手數?
5、精彩回答:
為什麼不能讓寶寶掰手指呢?有些父母,在教寶寶數數時,看見他們掰著手指頭數,就會要求他們放下手,要求心裡記,覺得掰著手指頭數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智力開發。其實,這種做法其實並不科學。數數時就應讓孩子試著數數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讓他們從具體的東西開始。
㈥ 3-6歲的孩子怎麼樣讓他們不用數手指來學會算術
計算能力常常被我們用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是高智商人才。
別人家的孩子五六歲就能把20以內的數學加減法心算出來,而自己家的孩子還在玩手機看電視。這著實是令家長著急,既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怕孩子被「揠苗助長」。但所有的家長都有著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怎麼可能甘心讓自己的孩子落後?
只要對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和培養,成為數學小天才並不是無稽之談。我家孩子學習湊十法時,做了很多的題。
㈦ 有什麼方法讓五歲小孩算數學題不用伸手指算
對孩子的數學教育,一方面給孩子建立數學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點滴滲透。
1、增強瞬識數能力
瞬間識數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在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能立刻反應過來這個數字代表的實際含義。
這份能力的好處,可以減少孩子在腦中判定數量的時間,提高回答效率。
平時,家長想要訓練這份能力,可以從生活中找實例:
比如出去吃飯要幾雙碗筷,吃水果的時候,抓一把櫻桃,讓孩子估計總共有幾顆。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數量的情況,都可以要求孩子來完成,這其實就是在訓練孩子的瞬間識數能力。
2、湊十法熟練應用
數學早教中,加減法尤其是20以內的加減法,關鍵就是要能靈活運用湊十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
8+6,將8拆分為4和4,得出4+4+6=14的結果。
考慮到數學本身的抽象性特徵,在一開始早教時,可以先以書面形式進行練習,待孩子熟悉後,再訓練口算能力。
3、基礎練習不能丟
一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口算後,就覺得不必再做書面的計算習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書面式的練習,對孩子來說,是熟悉計算最好的方式,
未來孩子在學習數學時,口算只是早教中一個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還是筆紙的計算。
4、善用生活中數學
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都暗含著數學計算,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計算機會,給孩子提供多樣化計算環境。
超市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給孩子練習計算能力的地方:
購買多件商品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讓孩子自己來算一算。
同樣的產品,在打折促銷時,不同的方案,到底應該買哪一種,會更加優惠。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高的學科,家長只要善於發現,就能找到很多練習的機會。
5、讓計算變趣味性
計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計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這時就需要家長開動腦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鍛煉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離六一兒童節還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買了12個蘋果,家裡五個人都吃了一個,還剩幾個蘋果?
多樣化的提問,會讓孩子更樂於去使用自己的計算能力。
㈧ 怎樣教孩子不用手指算數學
這個你不用擔心,,等他長大一點自然就不會用手指了。孩子數學都是從搬手指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