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高考數學高分很少啊
第一方面就是高考數學起到選拔性的作用的地位是不可改變的。有人說,語文現在的難度增加了,這樣就可以起到選拔性作用了。其實語文根本起不到選拔性的作用,因為語文難度提升,對所有的人來說,難度都加大了,那麼就會使平均分整體下降。仍然很難用語文成績將同學們的成績拉開差距。而且像語文這樣的科目,有的同學並沒有非常努力的學習,但是並沒有成績非常差。學得好的同學比學的不好的同學也至多差上30分左右。
數學就不一樣了,學習差的可能會考到個位數的分數。學習好的,能得到滿分。這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數學是區分學生群體最不可替代的一個科目了。
既然數學的主要作用,可以起到選拔的功能。那如果出得特別的簡單的話。大部分同學都接近滿分,或者大部分同學都接近120分,那就也很難起到選拔的作用。這樣對優秀的數學方面的學生是極其不公平的。
第二個方面導致數學的難度會逐年加難的主要原因就是題型的變化。題型要求創新,既然是創新,那麼就要出一些同學沒有見過的題型,沒有見過的題型自然會感覺難度大一些。
因為平時練的模型沒有辦法應用到實際做題中。所以會感覺到高考真題比平時練的題要難一些。等到下一年的學生對這一屆的高三的數學的考卷進行其實細細研究。針對此次高考真題的模型進行系統歸納總結。形成固定解題模板,固定的解題套路,這一類題就會變成簡單題了。那等到再下一年就不會出現在類似的題目了。所以在高考每年都力求求新的基礎之上。只能是讓大家感覺高考題會越來越難。
第三方面的原因就是高考出題的組的出題人員應該大部分是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教授。他們對高等教育高等數學的知識會了解得更多。在這個基礎之上,去高中教材為藍本。出一套高考真題。在不超綱的基礎之上,又要保證是創新,所以就經常看見一些能用高中知識能解,但是有著大學背景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