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初二數學有什麼內容

初二數學有什麼內容

發布時間:2022-08-29 11:11:12

㈠ 八年級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 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作為最燒腦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記、要背、要講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知識點八年級

【統計的初步認識】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並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內容:

1、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初步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

課後練習

1.統計學的基本涵義是(D)。

A.統計資料

B.統計數字

C.統計活動

D.是一門處理數據的方法和技術的科學,也可以說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數據」的科學,任務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些數據,探索數據內在的數量規律性,對所觀察的現象做出推斷或預測,直到為採取決策提供依據。

2.要了解某一地區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則統計總體是(B)。

A.每一個國有工業企業

B.該地區的所有國有工業企業

C.該地區的所有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D.每一個企業

3.要了解2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則總體單位是(C)。

A.20個學生

B.2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C.每一個學生

D.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4.下列各項中屬於數量標志的是(B)。

A.性別

B.年齡

C.職稱

D.健康狀況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總結

【抽樣調查】

(1)調查樣本是按隨機的原則抽取的,在總體中每一個單位被抽取的機會是均等的,因此,能夠保證被抽中的單位在總體中的均勻分布,不致出現傾向性誤差,代表性強。

(2)是以抽取的全部樣本單位作為一個「代表團」,用整個「代表團」來代表總體。而不是用隨意挑選的個別單位代表總體。

(3)所抽選的調查樣本數量,是根據調查誤差的要求,經過科學的計算確定的,在調查樣本的數量上有可靠的保證。

(4)抽樣調查的誤差,是在調查前就可以根據調查樣本數量和總體中各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進行計算,並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調查結果的准確程度較高。

課後練習

1.抽樣成數是一個(A)

A.結構相對數B.比例相對數C.比較相對數D.強度相對數

2.成數和成數方差的關系是(C)

A.成數越接近於0,成數方差越大B.成數越接近於1,成數方差越大

C.成數越接近於0.5,成數方差越大D.成數越接近於0.25,成數方差越大

3.整群抽樣是對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調查,所以整群抽樣是(B)

A.全面調查B.非全面調查C.一次性調查D.經常性調查

4.對400名大學生抽取19%進行不重復抽樣調查,其中優等生比重為20%,概率保證程度為95.45%,則優等生比重的極限抽樣誤差為(A)

A.40%B.4.13%C.9.18%D.8.26%

5.根據5%抽樣資料表明,甲產品合格率為60%,乙產品合格率為80%,在抽樣產品數相等的條件下,合格率的抽樣誤差是(B)

A.甲產品大B.乙產品大C.相等D.無法判斷

數學知識點八年級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解梯形問題常用的輔助線:如圖

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於疑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寬和長的比是-1(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金矩形。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復習整理

★ 八年級數學上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㈡ 初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失敗乃成功之母,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重復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其實任何科目的 學習 方法 都是不斷重復學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一次函數

一、正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為常數,且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其中k叫做比例系數。

一般地,形如y=kx+b(k,b為常數,且k≠0)的函數叫做一次函數.

當b=0時,y=kx+b即為y=kx,所以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的特例.

二、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1)圖象:正比例函數y=kx(k是常數,k≠0))的圖象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為直線y=kx。

(2)性質:當k>0時,直線y=kx經過第三,一象限,從左向右上升,即隨著x的增大y也增大;當k0,b>0圖像經過一、二、三象限;

(2)k>0,b<0圖像經過一、三、四象限;

(3)k>0,b=0圖像經過一、三象限;

(4)k<0,b>0圖像經過一、二、四象限;

(5)k<0,b<0圖像經過二、三、四象限;

(6)k<0,b=0圖像經過二、四象限。

一次函數表達式的確定

求一次函數y=kx+b(k、b是常數,k≠0)時,需要由兩個點來確定;求正比例函數y=kx(k≠0)時,只需一個點即可.

5.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方程組

從「數」的角度看,自變數(x)為何值時兩個函數的值相等.並

求出這個函數值

解方程組從「形」的角度看,確定兩直線交點的坐標.

數據的分析

數據的代表: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極差、方差

八年級 下冊數學期中知識點 總結

1.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3.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6.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7.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義: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10.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12.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13.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4.正方形判定定理: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5.梯形的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16.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17.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19.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級數學 重要知識點

1.提公共因式法

※1.如果一個多項式的各項含有公因式,那麼就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出來,從而將多項式化成兩個因式乘積的形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如:

※2.概念內涵:

(1)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應當是「積」;

(2)公因式可能是單項式,也可能是多項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論依據是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即:

※3.易錯點點評:

(1)注意項的符號與冪指數是否搞錯;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凈」;

(3)多項式中某一項恰為公因式,提出後,括弧中這一項為+1,不漏掉.

2.運用公式法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2.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3.易錯點點評: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就沒有分解到底.

※4.運用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①應是二項式或視作二項式的多項式;

②二項式的每項(不含符號)都是一個單項式(或多項式)的平方;

③二項是異號.

(2)完全平方公式:

①應是三項式;

②其中兩項同號,且各為一整式的平方;

③還有一項可正負,且它是前兩項冪的底數乘積的2倍.

3.因式分解的思路與解題步驟:

(1)先看各項有沒有公因式,若有,則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組分解法,即通過分組後提取各組公因式或運用公式法來達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乘積,否則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結果必須進行到每個因式在有理數范圍內不能再分解為止.

初二數學 學習 經驗 心得

1好初中數學課前要預習

初中生想要學好數學,那麼就要利用課前的時間將課上老師要講的內容預習一下。初中數學課前的預習是要明白老師在課上大致所講的內容,這樣有利於和方便初中生整理知識結構。

初中生 課前預習 數學還能夠知道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課上就會集中注意力去聽,不會出現溜號和走神的情況。同時課前預習還可以將知識點形成體系,可以幫助初中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

2學習初中數學課上是關鍵

初中生想要學好學生,在課上就是一個字:跟。上初中數學課時跟住老師,老師講到哪裡一定要跟上,仔細看老師的板書,隨時知道老師講的是哪裡,涉及到的知識點是什麼。有的初中生喜歡記筆記,在這里提醒大家,初中數學課上的時候盡量不要記筆記。

你的主要目的是跟著老師,而不是一味的記筆記,即使有不會的地方也要快速簡短的記下來,可以在課後完善。跟上老師的思維是最重要的,這就意味著你明白了老師的分析和解題過程。

3課後可以適當做一些初中數學基礎題

在每學完一課後,初中生可以在課後做一些初中數學的基礎題型,在做這樣的題時,建議大家是,不要出現錯誤的情況,做完題後要學會思考和整理。當你的初中數學基礎題沒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做一些有點難度的提升題了,如果做不出來可以根據解析看題。

但是記住千萬不要大量的做這類題,初中生偶爾做一次有難度的題還是對數學的學習有幫助的,但是如果將重點放在這上面,沒有什麼好處。同時要學會整理,將自己錯題歸納並總結,

數學是由簡單明了的事項一步一步地發展而來,所以,只要學習數學的人老老實實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並同時記住其要點,以備以後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內容.就是說,若理解了第一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二步,理解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三步.這好比梯子的階級,在登梯子時,一級一級地往上登,無論多小的人,只要他的腿長足以跨過一級階梯,就一定能從第一級登上第二級,從第二級登上第三級、第四級,…….這時,只不過是反復地做同一件事,故不管誰都應該會做.

初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 文章 :

★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整理歸納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復習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 初二數學下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㈢ 初二數學的內容是什麼

《初二數學》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OWblZuHvzApklquSvkUg9A

提取碼:4z8m

《初二數學》是2005年8月1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志明。

㈣ 初二數學都有哪些知識點

《新初二曹.笑數學秋季培優班(人教版高清視頻)》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提取碼: q2vy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㈤ 初二數學必備知識點

學習的三個必要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 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這種關系,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數

滿足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常見的勾股數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這些勾股數組的倍數仍是勾股數)。

二、證明

1、對事情作出判斷的 句子 ,就叫做命題。即:命題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2、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度。

(1)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將原三角形中的三個角湊到一起組成一個平角。一般需要作輔助。

(2)三角形的外角與它相鄰的內角是互為補角。

3、三角形的外角與它不相鄰的內角關系

(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4、證明一個命題是真命題的基本步驟

(1)根據題意,畫出圖形。

(2)根據條件、結論,結合圖形,寫出已知、求證。

(3)經過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證的途徑,寫出證明過程。在證明時需注意:①在一般情況下,分析的過程不要求寫出來。②證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據。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相互平行。

八年級 下冊數學復習資料

【零指數冪與負整指數冪】

重點:冪的性質(指數為全體整數)並會用於計算以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些絕對值較小的數

難點:理解和應用整數指數冪的性質。

一、復習練習:

1、;=;=,=,=。

2、不用計算器計算:÷(—2)2—2-1+

二、指數的范圍擴大到了全體整數.

1、探索

現在,我們已經引進了零指數冪和負整數冪,指數的范圍已經擴大到了全體整數.那麼,在「冪的運算」中所學的冪的性質是否還成立呢?與同學們討論並交流一下,判斷下列式子是否成立.

(1);(2)(a?b)-3=a-3b-3;(3)(a-3)2=a(-3)×2

2、概括:指數的范圍已經擴大到了全體整數後,冪的運演算法則仍然成立。

3、例1計算(2mn2)-3(mn-2)-5並且把結果化為只含有正整數指數冪的形式。

解:原式=2-3m-3n-6×m-5n10=m-8n4=

4練習:計算下列各式,並且把結果化為只含有正整數指數冪的形式:

(1)(a-3)2(ab2)-3;(2)(2mn2)-2(m-2n-1)-3.

三、科學記數法

1、回憶: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曾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些絕對值較大的數,即利用10的正整數次冪,把一個絕對值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數,1≤∣a∣<10.例如,864000可以寫成8.64×105.

2、類似地,我們可以利用10的負整數次冪,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些絕對值較小的數,即將它們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數,1≤∣a∣<10.

3、探索:

10-1=0.1

10-2=

10-3=

10-4=

10-5=

歸納:10-n=

例如,上面例2(2)中的0.000021可以表示成2.1×10-5.

4、例2、一個納米粒子的直徑是35納米,它等於多少米?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分析我們知道:1納米=米.由=10-9可知,1納米=10-9米.

所以35納米=35×10-9米.

而35×10-9=(3.5×10)×10-9

=35×101+(-9)=3.5×10-8,

所以這個納米粒子的直徑為3.5×10-8米.

5、練習

①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1)0.00003;(2)-0.0000064;(3)0.0000314;(4)2013000.

②用科學記數法填空:

(1)1秒是1微秒的1000000倍,則1微秒=_________秒;

(2)1毫克=_________千克;

(3)1微米=_________米;(4)1納米=_________微米;

(5)1平方厘米=_________平方米;(6)1毫升=_________立方米.

初二數學復習提綱方法

一、克服心理疲勞

第一,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就像從河裡抽水,動力越足,水流量越大。動力來源於目的,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才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第二,要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的形成與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相聯系,並伴有愉快、喜悅、積極的情緒體驗。而心理疲勞的產生正是大腦皮層抵制的消極情緒引起的。因此,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是克服心理疲勞的關鍵所在。有了興趣,學習才會有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使心理處於一種良好的競技狀態;第三,要注意學習的多樣化,書本學習本身就是枯燥單調的,如果多次重復學習某門課程或章節內容,易使大腦皮層產生抑制,出現心理飽和,產生厭倦情緒。所以考生不妨將各門課程交替起來進行復習。

二、戰勝高原現象

復習中的高原現象,是指在復習到一定時期時,往往停滯不前,不僅復習不見進步,反而有退步的現象。在高原期內,並非學習毫無進步,而是某部分進步,另外一些部分則退步,兩者相抵,致使復習成效未從根本上發生變化,因而使人灰心失望。當考生在復習迎考過程中遭遇高原期時,切忌急躁或喪失信心,應找出學習方法、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的原因。及時調整復習進度,在科學用腦、提高復習效率上多下功夫。

三、重視復習「錯誤」

如果在復習中不善於從錯誤中走出來,缺陷和漏洞就會越來越多,任其下去,最終就會蟻穴潰堤。在備考期間,要想降低錯誤率,除了及時訂正、全面扎實復習之外,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找出原因,不斷復習錯誤。即定期翻閱錯題,回想錯誤的原因,並對各種錯題及錯誤原因進行分類整理。對其中那些反復錯誤的問題還可考慮再做一遍,以絕「後患」。錯誤原因大致有:概念理解上的問題、粗心大意帶來的問題以及書寫潦草凌亂給自己帶來的錯覺問題等,從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試時再犯同一類型的錯誤。

四、把握心理特點搞好考前復習

實踐證明,一個人在氣質、性格、心理穩定程度等因素也會影響考前復習。考生在復習迎考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心理特點來制訂復習迎考計劃,根據自己的心態來調整復習的進度,選擇與運用的復習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考前復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1、課本不容忽視

對於初二的學生來說,都在學習新課,課本是大家都容易忽視的一個重要的復習資料。平時在學校的課堂上大家都會隨堂記筆記,課本基本不會翻看,建議同學們在翻看筆記的同時,對照課本,把學過的知識點反復閱讀、理解,並對照課後練習里的習題進行反復思考、琢磨、融會貫通,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對於課本上的重點內容、重點例題也要著重記憶。

2、錯題本

相信學習習慣好的學生都應該有一本錯題本,把每次習題、作業、測試中的錯題抄錄下來,明確答案,找到錯誤原因,發現自己知識和能力上的薄弱點,經常拿出來翻看,遇到反復做錯的題目,要主動和同學商量,向老師請教,徹底把題目弄懂、弄透,以免再犯同類錯誤。


初二數學必備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二數學重要知識點

★ 初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復習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課文知識點

㈥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 思維導圖 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 八年級 數學知識點 總結 ,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一

等腰三角形判定

中線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垂直底邊,平分頂角;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相等,並且它們的交點與底邊兩端點距離相等。

1、兩邊上中線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一邊中線垂直這條邊(平分這個邊的對角),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線

1、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垂直平分底邊;

2、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相等,並且它們的交點到底邊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垂直於這個角的對邊(平分對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平分線相等,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線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平分頂角、平分底邊;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並且它們的交點和底邊兩端點距離相等。

1、如果一個三角形一邊上的高平分這條邊(平分這條邊的對角),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兩條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二

函數及其相關概念

1、變數與常量

在某一變化過程中,可以取不同數值的量叫做變數,數值保持不變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數x與y,如果對於x的每一個值,y都有確定的值與它對應,那麼就說x是自變數,y是x的函數。

2、函數解析式

用來表示函數關系的數學式子叫做函數解析式或函數關系式。

使函數有意義的自變數的取值的全體,叫做自變數的取值范圍。

3、函數的三種表示法及其優缺點

(1)解析法

兩個變數間的函數關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數及數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變數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關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圖像法

用圖像表示函數關系的 方法 叫做圖像法。

4、由函數解析式畫其圖像的一般步驟

(1)列表:列表給出自變數與函數的一些對應值

(2)描點:以表中每對對應值為坐標,在坐標平面內描出相應的點

(3)連線:按照自變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三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與乘法是相反的兩個轉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確定:系數的公約數?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冪.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 a2-b2=(a+ b)(a- b);

(2)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項:

(1)選擇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 提取、二 公式、三 分組、四 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時要特別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體性;

(3)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分解到每一個因式都不能分解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每一個因式的首項符號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相同因式寫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題技巧:(1)換位整理,加括弧或去括弧整理;(2)提負號;(3)全變號;(4)換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體;(7)靈活分組;(8)提取分數系數;(9)展開部分括弧或全部括弧;(10)拆項或補項.

7.完全平方式:能化為(m+n)2的多項式叫完全平方式;對於二次三項式x2+px+q, 有「 x2+px+q是完全平方式 ? 」.

分式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兩個整式,A÷B就可以表示為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叫做分式.

2.有理式:整式與分式統稱有理式;即 .

3.對於分式的兩個重要判斷:(1)若分式的分母為零,則分式無意義,反之有意義;(2)若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不為零,則分式的值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也為零,則分式無意義.

4.分式的基本性質與應用:

(1)若分式的分子與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號,改變其中任何兩個,分式的值不變;

(3)繁分式化簡時,採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比較簡單.

5.分式的約分: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注意:分式約分前經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簡分式: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沒有公因式,這個分式叫做最簡分式;注意:分式計算的最後結果要求化為最簡分式.

7.分式的乘除法法則: .

8.分式的乘方: .

9.負整指數計演算法則:

(1)公式: a0=1(a≠0), a-n= (a≠0);

(2)正整指數的運演算法則都可用於負整指數計算;

(3)公式: , ;

(4)公式: (-1)-2=1, (-1)-3=-1.

10.分式的通分: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確定最簡公分母.

11.最簡公分母的確定:系數的最小公倍數?相同因式的次冪.

12.同分母與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法則: .

13.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數,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數,對x來說,字母a是x的系數,叫做字母系數,字母b是常數項,我們稱它為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數,用x、y、z等表示未知數.

14.公式變形:把一個公式從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叫做公式變形;注意:公式變形的本質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特別要注意:字母方程兩邊同時乘以含字母的代數式時,一般需要先確認這個代數式的值不為0.

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學過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數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時,為了去分母,方程的兩邊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數的代數式,所以可能產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須驗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時,方程的兩邊一般不要同時除以含未知數的代數式,因為可能丟根.

17.分式方程驗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個分母),若值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這時原方程無解;若值不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斷,使分母的值為零的未知數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

18.分式方程的應用: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與列整式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一樣,但需要增加「驗增根」的程序.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四

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邊角邊公理(SAS)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3角邊角公理(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4推論(AAS)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5邊邊邊公理(SSS)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6斜邊、直角邊公理(HL)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7定理1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8定理2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9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即等邊對等角)

21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2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23推論3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25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26推論2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2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28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29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30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五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全等三角形:兩個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都一樣時,其中一個可以經過平移、旋轉、對稱等運動(或稱變換)使之與另一個重合,這兩個三角形稱為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論有:

(1)「邊角邊」簡稱「SAS」

(2)「角邊角」簡稱「ASA」

(3)「邊邊邊」簡稱「SSS」

(4)「角角邊」簡稱「AAS」

(5)斜邊和直角邊相等的兩直角三角形(HL)。

4.角平分線推論: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叫的平分線上。

5.證明兩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證明線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驟:①、確定已知條件(包括隱含條件,如公共邊、公共角、對頂角、角平分線、中線、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隱含的邊角關系),②、回顧三角形判定,搞清我們還需要什麼,③、正確地書寫證明格式(順序和對應關系從已知推導出要證明的問題).

在學習三角形的全等時,教師應該從實際生活中的圖形出發,引出全等圖形進而引出全等三角形。通過直觀的理解和比較發現全等三角形的奧妙之處。在經歷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等探索中激發學生的集合思維,啟發他們的靈感,使學生體會到集合的真正魅力。

第十二章軸對稱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對稱軸:如果一個圖形沿某條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性質:(1)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距離相等。

(3)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任意一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5)軸對稱圖形上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4.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簡稱為「三線合一」。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對等邊。

6.等邊三角形角的特點:三個內角相等,等於60°,

7.等邊三角形的判定: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有兩個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8.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本章內容要求學生在建立在軸對稱概念的基礎上,能夠對生活中的圖形進行分析鑒賞,親身經歷數學美,正確理解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的性質和判定,並利用這些性質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第十三章實數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算術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記作。0的算術平方根為0;從定義可知,只有當a≥0時,a才有算術平方根。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根等於a,即x2=a,那麼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

3.正數有兩個平方根(一正一負)它們互為相反數;0隻有一個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負數沒有平方根。

4.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

5.數a的相反數是-a,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實數部分主要要求學生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知道實數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能估算無理數的大小;了解實數的運演算法則及運算律,會進行實數的運算。重點是實數的意義和實數的分類;實數的運演算法則及運算律。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一次函數:若兩個變數x,y間的關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x為自變數,y為因變數)。特別地,當b=0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

2.正比例函數一般式:y=kx(k≠0),其圖象是經過原點(0,0)的一條直線。

3.正比例函數y=kx(k≠0)的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當k>0時,直線y=kx經過第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k<0時,直線y=kx經過第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而減小,在一次函數y=kx+b中: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

4.已知兩點坐標求函數解析式:待定系數法

一次函數是初中學生學習函數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 其它 函數知識的基石。在學習本章內容時,教師應該多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出變數,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事物。培養學生良好的變化與對應意識,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側重於理解和運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讓學習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和樂趣。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與分解因式

一.知識概念

1.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m,n都是正數)

2..冪的乘方法則:(m,n都是正數)

3.整式的乘法

(1)單項式乘法法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分別相乘,對於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連同它的指數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2)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單項式乘以多項式,是通過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轉化為單項式乘以單項式,即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3).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中的每一項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4.平方差公式:

5.完全平方公式:

6.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即(a≠0,m、n都是正數,且m>n).

在應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是「同底數冪相除」而且0不能做除數,所以法則中a≠0.

②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0次冪等於1,即,如,(-2.50=1),則00無意義.

③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p次冪(p是正整數),等於這個數的p的次冪的倒數,即(a≠0,p是正整數),而0-1,0-3都是無意義的;當a>0時,a-p的值一定是正的;當a<0時,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負的,如,

④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

7.整式的除法

單項式除法單項式: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8.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形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提公共因式法2.運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

分解因式的步驟:(1)先看各項有沒有公因式,若有,則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組分解法,即通過分組後提取各組公因式或運用公式法來達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乘積,否則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結果必須進行到每個因式在有理數范圍內不能再分解為止.

整式的乘除與分解因式這章內容知識點較多,表面看來零碎的概念和性質也較多,但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在學習本章內容時,應多准備些小組合作與交流活動,培養學生推理能力、計算能力。在做題中體驗數學法則、公式的簡潔美、和諧美,提高做題效率。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1.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計歸納

2.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3.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4.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5. 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6.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與八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7. 八年級上冊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8.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閱讀全文

與初二數學有什麼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