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課上的撲克牌游戲有哪些

數學課上的撲克牌游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9 12:22:16

Ⅰ 撲克牌中有怎樣的數學游戲

玩撲克牌,除了運氣之外(手中的牌好不好),還得靠技巧。撲克牌的玩法很多,下面我們介紹一種曾經風靡美國和日本的玩法:24點。把兩張王牌去掉,把A、J、Q、K分別看作1點、11點、12點、13點,或者把它們全部看成1點,其餘的牌上數字是幾點就算作幾點。

游戲的步驟是:1、四個人一起玩,每個人抓13張牌,每人每次從手中任意抽一張牌出來。

2、游戲者對這四張牌的數字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可以加括弧,使結果等於24。

誰先列出結果為24的算式,誰就得1分。如果游戲的人都沒辦法列出,就沒有人能夠得分。牌放入底。

3、繼續按步驟1、2進行,直到把每個人手中的13張牌全部用完為止。最後得分多者為勝。舉個例子,比如這四張牌分別是:Q,10,Q,1,那麼運用12×(12-10)×1=24。

由此可知,要想比賽獲勝,並不是一味地去硬拼硬算就可以得來的,即使那樣,也算得很慢。因此,技巧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非常清楚24可以怎樣由兩個數來求得。第一種情況是乘,比如:2×12=24,3×8=24,4×6=24;第二種情況是加減,如:16+8=24,28-4=24,32-8=24……這樣,我們就把4個數的問題轉化成了2個數的問題,計算起來就容易得多。

Ⅱ 給我10個適合初中生玩的數學游戲

如下:

1、碰球——交代游戲要求,如兩數合起來是8。師:「我的一球碰幾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戲速度逐漸加快。

2、兩牌湊點——先抽上書一數字的紙一張,一幼兒顯出一張小組此數字的牌,另一幼兒必須出能湊成此數的牌,否則xx。

3、猜紐扣(可用其他東西替代)——教師告訴幼兒紐扣總數後分別把紐扣放在兩只手上,先看一隻手中的紐扣數量,然後請幼兒猜一猜另一隻手裡有幾粒紐扣。

4、湊數游戲——教師任意發出一種聲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腳等),如動物的叫聲,幼兒隨即附和,要求兩人發出的聲音次數(或手指數、跺腳數等)合起來是某一總數。該游戲也可讓幼兒兩兩一對合作玩。

數學游戲相關:數學繪本

市面上有很多數學繪本,對孩子的數學思維、建立數感,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數萌在線的數學思維課上,也有自己設計的數學繪本,主要是因為數學繪本上的圖畫屬於半抽象思維,能幫助孩子過渡到抽象思維,而且繪本中可愛的形象,也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唯一遺憾的是,在市場上購買的數學繪本,並沒有很系統的和課程大綱結合在一起。

Ⅲ 有哪些初中數學課活躍氣氛的游戲

1、明7暗7游戲

班內同學報數,當遇到7、17、27等有明顯「7」的,要說「過」;當遇到7的倍數時,14、21、28等要說這個數的下一個數,當你輪到14時,你要說「15」。這個最容易出錯的為27的下一位同學,因為27的說完「過」,說「28」的要說29。

2、24點

任意抽取4張牌(稱為牌組),用加、減、乘、除(可加括弧,高級玩家也可用乘方開方與階乘運算)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必須用且只能用一次。

以自己獨具的數學魅力和豐富的內涵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這種游戲方式簡單易學,能健腦益智,是一項極為有益的活動。


3、「找零錢」 游戲

男生代表1元錢,女生代表5毛錢。由老師說出具體價格數目,由男女生自由組合,最快組合完畢的即為獲勝者,落單或者組合錯誤的則視為失敗。 游戲意義:讓大家都了解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

4、「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游戲

7或8個人一組(通過分發撲克牌隨機組合),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出自己的組長,然後順時針依次介紹自己(包括姓名、家鄉、性格、愛好),最後由組長來總結發言並介紹自己小組所有成員的基本情況。

5、搭火柴棒

它主要是考查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聯想歸納能力和積極探索能力。用火柴棒搭成由6個等邊三角形組成。請你移置其中的4根火柴棒,使之成為3個等邊三角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4點

Ⅳ 撲克牌的玩法-小學生提高數學能力

鏈接:

提取碼:x7fo

撲克(英文:Poker),代指兩種含義:一是指紙牌(playing cards);二是泛指以用紙牌這種游戲道具來玩的游戲,稱為撲克游戲,如德州撲克。一副撲克牌共有54張牌,其中52張是正牌,另2張是副牌(大王和小王)。52張正牌又均分為13張一組,並以黑桃、紅桃、梅花、方塊四種花色表示各組,每組花色的牌包括從1-10(1通常表示為A)以及J、Q、K標示的13張牌,玩法千變萬化,多種玩法,如比較典型的玩法鬥地主。

Ⅳ 小學數學24點撲克牌游戲規則是什麼

小學數學24點撲克牌游戲規則如下。

一、基本規則

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張,(如果初練也可只用1-10這40張牌)任意抽取4張牌(稱牌組),用加、減、乘、除(可加括弧)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必須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麼算式為(9-8)×8×3或(9-8÷8)×3等。

算24點作為一種撲克牌智力游戲,還應注意計算中的技巧問題。計算時,我們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個數的不同組合形式-去試,更不能瞎碰亂湊。

二、技巧

1、利用3×8=24、4×6=24求解。

把牌面上的四個數想辦法湊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組成(7+3-2)×3=24等。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種方法。

2、利用0、11的運算特性求解。

如3、4、4、8可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組成11×(5-4)+13=24等。

Ⅵ 數學公開課課前游戲

數學公開課教學課前談話和小游戲集錦

講「方程」一課,採用數學游戲「猜你心中想的數」
師:請同學們想好一個數,經過加減乘除一系列運算,把運算過程和結果告訴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麼數,看哪個先想好。
生:一個數乘以3,加上7,減9,再減去所想的數結果是10.
師:你想的數是6.
2、 傳話游戲。
課前:把同學分成幾組,然後你告訴每組第一個同學一句話,小聲說,不能讓別的同學聽見。然後同樣讓那些同學去轉告第二個同學。傳到最後看看那組完成的最好!之後把第一組到最後一組的話連到一起說。(當然,那幾組的話連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詩或短文)看看到最後變化成了什麼樣。
規則:
每人只有一次機會告訴下一個人他說的是什麼(根據難易程度可以改變)。 不可做動作也就是肢體語言,前面的同學說的時候後面的都閉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學招呼的時候才可睜開。以免互相看口型!
3、 聽指令,快速反應。指令由慢到快,難度逐漸加強,最後則是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做錯的同學淘汰,很快就能決出第一名,稍加獎勵。這個游戲的優點是身心結合,既鍛煉了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和迅速應變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活動身體。
4、 反口令。教師說「大西瓜」學生說「大西瓜」,手時卻做出小西瓜的動作。教師說「站」,說生坐下,反之,教師說「坐」,學生站起來。
5、 .一邊說一邊示範做:(師)請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師)請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請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請你跟我跺跺腳,(我就跟你跺跺腳);請你跟我彎彎腰,(就跟你彎彎腰);請你跟我點點頭,(我就跟你點點頭);請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 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中,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剛上課,我就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1)1塊。猴(2)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3)更貪心,說:「我要3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同樣多」。於是,我追問道:「聰明的猴王是用什麼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我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7、 指指點點」的游戲。以人的五官為指點對象,教師報到其中一個器官的名稱,學生就快速指向哪裡。隨著速度的不斷加快,你的注意力也得高度集中。這個游戲我也曾經試用,學生非常喜歡,有時候會來不及往往把眉毛指向了眼睛,鬧出笑話。在不經意的歡聲笑語中間,消除了多少心理上的障礙,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放鬆警惕,很自然得讓我們引進了課堂里來了。
8、 「對號入座」
這個游戲很簡單,但效果卻很好。就是教師在課前根據要求做各種卡片,發給學生,供上課使用。例如,在正、負數初步認識的復習課上,課前,我給班裡的每一位學生發了一張卡片,卡片上是一個數字,包括0,(-1)到(-20),1到20,當我叫到某一個數字的時候,就請學生舉起這個數字,如「+1的相反數」「-3的相反數」「比-10小的數」「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學生們都很積極,也很投入,課堂氣氛更是活躍,更為重要的是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正負數有關的基本概念。
9、「永攀高峰」
這個游戲比較適合用於枯燥的計算教學中。在高入雲霄的「山峰」兩側貼上題卡,選兩隊隊員當「登山隊員」,分別從兩側向頂峰挺進。其他學生當裁判,哪隊答對一題就插上一面紅旗表示前進了若干米,哪隊先到達頂峰,就可以獲得獎勵。在游戲中,參賽隊員像登山運動員那樣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員們默默地搶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確評判。全體學生愉快地在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避免了計算學習的枯燥。其實這種游戲還可以有很多變化,如「步步為零」,就是讓學生通過計算,使最後的結果盡可能接近零。學生計算興趣陡然倍增,學習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10、「撲克妙用」
撲克牌是學生經常使用的游戲工具,用它作為數學學習的道具,學生會更加樂於接受。在正、負數加減法時,我利用撲克牌,讓學生通過游戲來進行正負數運算能力的訓練。紅色為正,黑色為負,任意出示兩張牌,構成兩個正負數計算。課堂上,學生們都很活躍,紛紛舉手回答。沒想到一副小小的撲克牌竟有這么大的魔力,這也是數學游戲的魔力,看到學生玩得開心,學得扎實,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撲克牌的用途還有很多,如在有理數混合運算中設計「二十四點」游戲等。這樣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學而不厭的效果。
11、每一個人都要站在杜泊遠的位子旁邊,然後向著講台桌上有一張紙擋住了「學無止境」的幾個字的地方看,看看你看見了什麼。付建華先看,他只看到了「學無」和「止」字的一半。下一個是張瑞子,她只看到了「學無止」3個字。最後一個是李碩,他把「學無止境」4個字都看到了。這個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讓大家明白觀測的特徵:什麼越高,看到的物體就越多。
12、剛開始,老師念的是3至5個數,生背下來,舉手背一下。老師再念到6至9個數的時候,學生背下來,站起來背下來。
13、【情境】一名借班上課的老師站在一個陌生的班級面前。沒有留給他更多的時間去熟悉班級,留給他的只有短短的5分鍾。
【話題】如何第一時間走進學生,縮短因師生不熟悉而產生的心理距離?
我們無數次地追問,千百次地嘗試,但總覺得與學生之間有距離。「山窮水盡」之時,我們不妨暫時從這個問題的深思中走出來,去聽聽名師們是怎樣進行開場白的?也許會受到一點啟發,找到一些答案,也許會迎來「柳暗花明」。
人物:於永正
風格:簡約而不簡單
經典片段:
師:小朋友們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你們認識我嗎?
生:不認識。
師:那我得自我介紹一下。(師板書:於永正)你們應該怎麼叫我?
生:於老師。
生:於爺爺。
師:還可以怎麼叫呢?(生默然,師指著名字)誰敢叫我的名字?
生:於永正。
師:(立正)到。還有誰願意叫的?
生:(大聲)於永正。
師:(雙手抱拳)在下便是。(全場笑聲)
師小結:名字是給人叫的。你們可以叫我於老師、於爺爺,也可以對我直叫其名。這不是沒禮貌,因為我是你們的大朋友。總之,你們想怎麼叫就怎麼叫。
評析:
「簡約是一種境界。」聽於永正老師的課,給人的第一感覺:這種開場白方式真簡便,不就是讓學生「想怎麼叫就怎麼叫」自己的名字嗎?再一聽語言也十分簡朴,似乎每個老師平時都在這樣說。細一想,又不是這樣的,我們老師平時這樣說的,多半是在課下,一到課上,「師道尊嚴」,立馬扮演起「法官」、「傳道士」的角色。於永正老師真正地把新課程倡導的「你——我」式的平等關系落實在了課堂上。
開場白時間很簡短,但目標很貼心:真心誠意地做學生的朋友;設計很簡潔,但功能不一般,一個「立正到」一個「雙手抱拳在下便是」,包蘊著尊重、信任、激勵、關愛與溫暖;自我介紹很簡要,但學生深深感受到:學習語文很快樂,做於老師的學生很幸福!簡約雕刻出的是一片美麗。 14、人物:竇桂梅
風格:頂著陽光,一路走來
經典片段:
師:第一次見面,送你們一份見面禮——三句話。
第一句:「我很棒!」(送給你自己)
第二句:「我真的很棒!」(也送給你的同伴,把手搭在同伴的肩上說)
第三句:「我們真的很棒!」(咱們一起來大聲說)
(生練說,課堂頓時熱鬧起來。)
師:咱們把這句話也送給聽課老師:「你們很棒,你們真的很棒,你們真的真的很棒!」
(生齊說,聽課老師鼓掌。)
師:老師給你掌聲,你明白了什麼?
生:很光榮!
生:很溫暖!
師:找到感覺沒有?什麼感覺,溫暖中覺得很棒。讓我們就帶著這個感覺一同走進課文。
評析: 「禮物」,我們見多了老師給學生送禮物了——「大蘋果」、「小紅花」、「大拇指」……花兒會「凋謝」,蘋果會「腐爛」,拇指會「遺忘」。而竇桂梅老師送給學生的,相信學生會永遠珍藏在心底。因為這是他們學習上最需要的,是人的一生十分寶貴的東西,那就是自信。「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們真的很棒!」「你們真的真的很棒!」陽光心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也滋潤了聽課老師的心田。這份珍貴的禮物使學生感受到分享快樂,分享鼓勵,就是分享生活,分享幸福,竇桂梅老師不是在上課,而是在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結語】我們選取了四位名師,閱讀他們的開場白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這樣一個詞:愛!愛得透明,才會透出幽默,透出智慧,透出大氣,透出陽光。我們明白的同時,就要懂得付出。在那短暫的5分鍾上千錘百煉自己!
15、 特級教師:孫雙金
開場白:尊重學生,調動了學習的主體
孫老師在上課伊始向學生作的開場白:
「 同學們,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說,三個人當中,肯定會有一個人在某一方面超過我,那麼這個人就是我的老師。今天在這節課上,孫老師希望你們能勇於做孫老師的老師,你們答不答應?答應的請舉手!」 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學生個個舉起了手。
可這時孫老師話鋒一轉,說:「 要想做孫老師的老師可不容易呀!」 坐在下面的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孫雙金老師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陸續把手放了下去。
緊接著孫老師又說:「 因為孫老師年齡畢竟比你們大,在知識和生活經驗上也比你們豐富,所以你們要想做孫老師的老師就必須做到什麼呢?特別在這節課上。」
有學生老老實實地答道:「 上課必須認真聽孫老師講課。」
孫老師笑答:「這樣說來,你還是不能做孫老師的老師呀!」
這時另一個學生出其不意地回答:「 我們在這節課上一定專心聽講,如果能指出孫老師講課的錯誤,提出孫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那我們就是孫老師的老師。」 (註:下面全體聽課老師齊鼓掌)
孫老師及時表揚說:「這位同學說得很好,只要你們在這節課能提出孫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你們就是孫老師的老師。」
理論對接:孫老師的這個別具一格的開場白,通過暗示、鼓勵等手段,一下子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將傳統意義上不平等的師生關系置於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之中。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已經把老師當作「自己人」 了,或者說已把老師當作朋友了。在這樣的新關系下,學生消除了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就會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向老師毫不保留地和盤托出。這樣,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准確把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事實證明,這樣的氛圍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意識和能力大有裨益。
16、來一個數字接力,比如都說奇數,第一個同學說1,那第二個同學就得說3,第一個同學說11,第二個同學就得說13等,好可以讓他們說都是3的倍數的數,比如第一個同學說3,那第二個同學就得說6,第一個同學說15,那第二個同學就要說18等等,如果難點的就說7的倍數,9的倍數等等,這種方法在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和他們的數感.
17、師報一,生擊掌兩下。師報二,生擊掌三下。依次類推

Ⅶ 二年級數學游戲有哪些

二年級數學游戲有:游戲棒、猜猜我是幾、填數游戲、倍數游戲、集體競賽、師生一起做猜數游戲、認識相鄰數關系的游戲等等。

1、游戲棒。

由31根不同花式的小棍組成,其中有不同分值:

1支帶螺旋的「米卡多」游戲棒,每支20分。5支中間紅兩邊藍的游戲棒,每支10分。5支三節紅兩節藍的游戲棒,每支5分。10支紅黃藍三色的游戲棒,每支3分。10支紅藍兩色的游戲棒,每支2分。

先用「石頭,剪子,布」的方法,決出輪流玩的次序。第一人開始玩:把游戲棒用手握住豎在桌子上,然後突然放開,游戲棒越是散得開越是對自己有利,最好的就是開的太陽花,是單獨的一根游戲棒最好了,只要用手指慢慢地前後左右移動,只要不碰到其他的游戲棒或者眼睛看不到其他的游戲棒在動就可以,然後還可以繼續。

也可以用得到的游戲棒去挑那些散開的棒,也可以用指尖慢慢輕按棒尖,等棒的另一端翹起一點,就用另一手小心翼翼去拿。那些玩的時候取到的沒動的游戲棒就歸他所有。等到一人玩到棒動的時候,就依次有別的人接著玩。這樣反復直到玩的游戲棒沒有為止才告一段落。最後誰挑到的小棒分數值相加最高誰獲勝。

2、猜猜我是幾。

游戲規則:在猜的過程中猜對得1分。應允許學生有猜第二次的機會。只有在兩次都沒猜對時才予以扣1分。

每組一副寫有1~10各數的撲克。每兩個學生分成一組。同組的兩個學生各自摸兩張牌,一人說出自己手中兩張牌上數字的乘積。另一人猜這兩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幾和幾。同組的兩個學生各自摸3張牌,一人說出3張牌上3個數字兩兩相乘的積,另一人猜這3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幾。

注意在摸兩張牌時,有時答案不是唯一的。如24這個乘積,它可以是24=3×8,也可以是24=4×6;16這個乘積,它可以是16=4×4,也可以是16=2×8。

另外,在猜的過程中,可以有猜第二次的機會。只有在兩次都沒猜對時才予以1扣分。

3、填數游戲。

在九個方格的正方形中,每個方格填入1、2、3三個數中的一個,使豎、橫、對角線上的三個數的和,都等於6。請找出所有的填法:在九個方格中都填上2,是一種填法。別的填法不這么簡單,得好好想一想了。

首先,在正方形的中心,既不能填1,也不能填3。

假設按要求把九個數填好了。現在,把兩條對角線和第二橫線上的數相加得18,再減去第一和第三豎線上的數的和12,差6等於正方形中心數的三倍。所以,正方形中心的數只能是2。

其次,要使三個數的和等於6,只有這三個數是1、2、3或者全都是2才行。所以,在正方形四個角上的數,至少有一個是2。剩下的空格就好填了。

4、倍數游戲。 

按座位順序,第一個同學念1,接下來第二個同學念2,第三個同學要拍手(輪到3的倍數拍手)沒拍手或念錯的要罰(隨便罰)。

5、集體競賽。

八張一摸一樣的口算小試卷,分給每排第一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答一題,傳給後面一個人,答完之後再傳給後面一個人,看那一列速度最快。計算出時間。然後排列出名次。

6、師生一起做猜數游戲。

學生心裡想一個數,乘2再加上20,把得數告訴老師,老師馬上知道學生想的是多少。

7、認識相鄰數關系的游戲。

先將牌中的4個「7」並列擺出來,然後三人各取一半牌,雙方輪流出牌,以「7」為中心,按數的相鄰關系接龍,如「7」的上方接「8」,「7」的下方接「6」,每個「7」都可以接龍。每次只能接一張牌,無牌可接就由對方接著出牌,直到把所有的牌都出完,誰的牌先出完,誰就贏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小學數學課堂游戲100例

Ⅷ 數學課堂小游戲

游戲名稱:我見過你

游戲目的:增強孩子對數的認識

使用年級:二年級

游戲道具:一副撲克牌,共計54張牌。

游戲人數:2人或4人。

游戲規則:

(1)兩人合作,洗牌,把撲克牌洗均勻,疊整齊,背面朝上,從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盤學生A翻牌,兩人搶答。大聲說出撲克牌的名字,要說出花色和數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這一盤游戲結束,最後各自數出自己得到多少張牌,得牌多者獲勝。

(3)第二盤再由學生B翻牌。每一盤的結果都要記錄。

(8)數學課上的撲克牌游戲有哪些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本身講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再講數學課時,盡量穿插一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謎語,吉祥數字等。

Ⅸ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什麼有趣的課堂游戲


數學課堂游戲

1、《森林運動會》
我在《森林運動會》一課中,就設計了一個猜謎語的環節,讓小朋友特別感興趣。具體的游戲過程是這樣的:課前我在黑板上貼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紙剪的,每一個小動物身上都寫了一則數字謎語。上課的時候,我首先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小朋友高興地回答說喜歡,於是我讓他們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動物,說:「這些小動物每人給大家出了一則謎語,你們誰猜中了就把小動物送給誰。」小朋友一聽,高興極了,爭先恐後地舉手說要來猜,我讓小朋友分小組來猜,每一小組猜一則謎語,結果小朋友幾乎都猜出了謎語所代表的數字,所以我就把小動物獎給了他們,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拿著漂亮的小動物互相炫耀的樣子,我的心裡感到由衷地高興。
2、《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我設計了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我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我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10以內數的分與合》2
在教學《10以內數的分與合》時,我設計一個扔皮球的游戲,讓學生討論數的分與合的不同方法。學生分成小組,指名學生拿10個皮球,看誰先報出他扔進幾個皮球,就讓誰來扔皮球,並請他講講是怎麼想的。如一個學生扔完後,籃外有3個皮球。有的說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進7個球;有的說前面一個同學籃外有4個球扔進6個,現在籃外是3個,我可以肯定他扔進了7個,因為外面少一個,裡面就多一個„„學生們從不同角度想出正確答案,呈現出思維的個性化,多樣化,更可貴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10以內的加減法》

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我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我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我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4、《分類》
在教學《分類》這課時,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學生齊聲說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時我輕聲慢語地說:「請小朋友們注意聽,並按老師要求去做。小朋友們請注意,請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請你站起來,女孩子請你站起來;高個子男孩坐下去,矮個子男孩坐下;長頭發女孩坐下,短頭發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請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請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穿旅遊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全班小朋友們一起跺跺腳!」在這樣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追求和掌握知識的精神力量,為學習《分類》做了很好的鋪墊。
5、《有餘數的除法》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6、《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
在教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中,就可設計游戲「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裡?」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里。」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裡?」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輕松的掌握知識,也為今後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7、《數學樂園》
在教學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時,我設計一個踢毽子比賽的游戲活動,將學生按座位劃分為蘋果隊、西瓜隊、香蕉隊,每隊推選一名運動員和一名統計員,在30秒鍾內統計踢毽子的個數,老師貼統計表,統計員用紅、綠、黃彩筆做統計,其他同學數數。根據統計結果,學生就會知道:(1)一共踢幾個?(2)誰比誰多或少幾個?(3)誰再踢幾個就和誰同樣多?„„這樣,通過不斷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掌握有效的分析問題策略,發展學生的策略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8、《30以內的加法》
例如:在學習30以內的加法後,我設計了一個打撲克牌湊21的游戲活動,這個游戲活動包括了30以內所有進位(不進位)的加法。只要學生熟悉游戲規則,其學習效果令人驚喜。每四人一個小組,每個人都盡情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有的把頭湊在一起看牌的點數,有的坐下來做記錄,有的翹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師請教。因為牌上有實物點,對於計算暫時不熟練的學生,還可以藉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於大部分學生,只要小組長的兩張牌剛出手,「等於多少?」的話音未落,對方小組員已迅速搶答出得數。看到每個同學都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活動中樂此不疲地學習,我感覺自己真開心,好像回到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的童年。游戲教學,不是靠老師出色的教,而是靠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讓出大量的時間給學生游戲活動,孩子們
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教師的工作更加高效。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難怪他們這么喜歡上數學課。
9、《加、減混算》
例如,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我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10、《平均分》
在教學「平均分」一課時,課剛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子最愛吃什麼嗎?」學生們回答:「桃子。」「對。瞧,今天猴兄弟倆一塊兒上山摘桃子了。你們看,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讓學生甲、乙扮演猴兄弟倆,攙著一籃桃子入場。)學生觀察得出:「一共摘了8個桃子。」提問:「你認為怎麼分最公平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後派代表親自分一分,再引導學生說出:「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2隻小猴。」進一步提問:「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子呢?」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意識地通過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讓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增強了他們的問題意識,「猴子分桃的游戲」功不可沒。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上的撲克牌游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