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大班數學4種綜合知識點總結
一、規律
1、 重復出現的規律(AB型)
⑴. ABAB
( )( )
⑵. ABBABB
( )
⑶. AAB
( )
⑷. AABB
( ) ( )
⑸. ABCABC
( )
⑹. ABCDABCD
( )
⑺、 遞增 ,一個元素不變,另一個元素增加,或是兩個元素同時增加,越來越多。
①. ABABBABBB
( )
②. ABAABAAAB
( )
③. ABAABBAAABBB
( )
⑻、 遞減 ,一個元素不變,另一個元素減少,或是兩個元素同時減少,越來越少。
①. ABBBABBAB
( )
②. AAABAABAB
( )
③. AAABBBAABBAB
( )
⑼、 遞進 ,每個元素輪流當第一
①. ABCD BCDA CDAB DABC
( )
2、 變化的規律:
⑴、 1 3 5 7 9 (11) 13
( 遞增 ,+2)
⑵、 2 4 6 8 10 12 (14)16
( 遞增 ,+2)
⑶、 2 5 8 11 14(17)(20)
( 遞增 ,+3)
⑷、 (21) 18 15 12 (9)
( 遞減 ,-3)
⑸、 60 50 40 30 20 (10)
( 遞減 ,-10 )
3、 計算的規律
⑴. 1+4,2+3,(3+2) 和都是5
⑵. 6-1,7-2,(8-3) 差都是5
⑶. 2,3,6,7,11,(12)
3-2 1,7-6 1,12-11 1
⑷. 3 4 6 9 (13) (18)
(3+1、4+2、6+3、9+4、13+5)
二、位置
1、 物體的位置有 上、下、前、後、左、右。參照物不同,位置也不同。
上、下
⑴. 一般位置高的就是「上」,位置低的就是「下」。
⑵. 教室里,天花板是「上」,地板是「下」。
⑶. 兩本書重疊放在一起,放在第一層的是「上」,放在底層的是「下」。
前、後
⑴. 含義:一般指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背對的方向就是後。
⑵. 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的參照物,前後位置關系也會發生變化。
⑶. 小貓 小狗 小猴 小兔面朝小朋友站一豎排。
①. 以小狗為參照物,小狗的前面是小貓,小狗的後面是小猴。
②. 以小猴為參照物,小猴的前面是小狗,小猴的後面是小兔。
參照物小狗、小猴的不同,位置的前後也是不同的。
左、右
⑴. 大班的小朋友一般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為標准,確定左邊和右邊。右手所在的一邊為右邊,左手所在的一邊為左邊。
⑵. 在確定左右時,一定要注意左撇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實物做參照物來演示左右。
2、 認識行和列
⑴、 橫的叫做行(排),從下往上數。豎的叫做列,從左往右數。
①. 找出橘色圓點的位置。
題中一共有5行,6列。從下往上數,橘色圓點在第2行。從左往右數,橘色圓點在第3列,所以橘色圓點的位置是:第2行,第3列。
3、 排隊
⑴. 找方向,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
⑵. 找「第」字,看見「第」 只圈單獨的一個。沒有「第」字,有幾個圈幾個。
①. 從左邊數(方向),小強在第2行的第( 3 )個,從右邊數(方向),小強在第2行的第( 4 )個。
②. ( )
圖中有( 8 )個桃心。
把第3個桃心圈起來。
第一步找方向,沒有特別說明方向的時候,默認從左往右數。
第二步找第字,看見第字, 只圈單獨的第3個桃心。
③. ( )
圖片中有( 10 )個五角星。
把左邊的6個五角星圈起來。
第一步找方向,左邊。
第二步沒有「第」字,有幾個圈幾個。 有6個五角星,圈6個五角星。
4、 位置中「的」字題的做法。
⑴. 「的」字 前面的物體 為參照物。
⑵. 標方向。(上、下、左、右、前、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 圖中共有( 12 )個數字。
②. 6的上面是( 2 )。
第一步 「的」字前面為參照物,6為參照物。第二步標方向,方向是上面,得出結果6的上面是2。
③. 6 的下面是( 10 )。
④. 9在10的( 左邊 )。
⑤. 12在11的( 右邊 )。
⑥. 5的右邊有( 3 )個數字。
「的」字前面是參照物
三、圖形
1、 圖形可分為 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
平面圖形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⑴. 正方形: 四四方方的,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都相等。
⑵. 長方形: 長長方方的,有四條邊,四個角,其中有兩條對著的邊較長且相等,另外兩條邊較短且相等。
⑶. 三角形: 有三條邊,三個角。
⑷. 圓:圍繞一個固定的點,並且以一定長度為距離,畫的圖形。
⑸. 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立體圖形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
⑴. 正方體:有六個面,十二條邊,六個面大小相等。
⑵. 長方體:有六個面,十二條邊,六個面大小不一,相對的面大小相等。
⑶. 圓柱體:筆直,上下一樣粗細,並且上下的兩個面都是同等大的圓。
⑷. 圓錐體 : 上面是一個點,尖尖的。下面是一個圓,側面打開是一個扇形。
⑸. 球體:圓圓的,表面很光滑,生活中的球體有足球、籃球、乒乓球等
2、 圖形的拼組
⑴.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還可以拼成一個大三角形。
⑵. 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3.兩個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兩個特殊的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4個長方體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體。
四、鍾表
1、 認識秒針、分針、時針
⑴. 鍾表盤上有三根針,分別是 秒針、分針、時針。
⑵. 秒針最細最長,分針又細又長,時針最粗最短。
⑶. 秒針走得最快,時針走得最慢。
⑷. 在鍾表學習中,我們只會用到分針(又細又長)和時針(最短最粗)。
2、 認識表盤上的數字
⑴. 鍾表盤上有12個數字,分別是1、2、3、4、5、6、7、8、9、10、11、12,。
⑵. 12個數字把表盤 分為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⑶. 1個小格是一分鍾,60個小格是60分鍾。
3、 時針、分針的轉動規律
⑴. 時針、分針在表盤上是 順時針轉動。
⑵. 分針轉1小格是1分鍾,轉1大格是5分鍾,轉1圈是60小格,即60分鍾, 1小時=60分鍾。
⑶. 分針轉一圈,時針轉一大格。
如: 當鍾表時間3時整時,分針指向12轉,時針指向3。當分針轉1圈時,時針轉一大格,時針從3轉向4。
⑷. 分針轉1大格是5分鍾,對應數字分別是:
1( 5分 )、2( 10分 )、3( 15分 )、4( 20分 )、5( 25分 )、6( 30分 )、7( 35分 )、8( 40分 )、9( 45分 )、10( 50分 )、11( 55分 )、12( 60分 )
⑸. 1刻鍾=15分鍾
半小時=30分鍾
1小時=60分鍾
4、 認識整時(整點)
分針指向數字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6時整分針和時針會形成一條直線。12時整分針和時針會重合。
7如: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就是7時整。
5、 認識幾時半(半點)
分針指向6,時針過幾就是幾時半。 (時針在兩個數字中間,哪個數字小,就是那個小數字的幾時半或者幾時30分。)
如: 分針指向6,時針過11,就是11時半。
6、 時間的表達方式
時間表達方式有兩種: 文字表達方式和電子表表達方式。
⑴. 中文(文字)表示方法,是幾時幾分,就寫幾時幾分 ,如11時30分,11時。
⑵. 電子表表達方式,用兩個小圓點把左邊的時和右邊的分隔開,先寫左邊的時,再寫右邊的分。 如11:30,11:00。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數字要佔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佔位。
7、 過幾時幾分用加法,時加時,分加分。
⑴. 現在是3時整,過1個小時是( 4 )時。
過一小時,用加法。3時+1時=4時
⑵. 現在是2時30分,過半個小時是( 3 )時。
過半個小時,用加法。半小時=30分,分加分,30分+30分=60分,60分=1小時,2時+1時=3時。
⑶. 現在是11時45分,過一刻鍾(15分鍾)是( 12時 )
過一刻鍾,用加法。分加分,一刻鍾=15分鍾,45分+15分=60分,一小時=60分。時加時11時+1時=12時。得出結果12時。
8、 前幾時幾分用減法,時減時,分減分。
⑴. 現在是5時整,前2小時是( 3 )時。
前2小時用減法,5時-2時=3時。
⑵. 現在是8時45分,前1時15分鍾是( 7 )時( 30 )分。
前15分鍾用減法,時減時,分減分。45分-15分=30分,8時-1時=7時,得出結果7時30分。
⑶. 現在是3時,前15分鍾是( 2 )時( 45 )分。
前15分鍾用減法,時減時,分減分。3時沒有分,向時借一個時(60分鍾),變成2時60分鍾。60分-15分=45分。2時-0時=2時。得出結果2時45分。
2. 學前班數學應該學習什麼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巧虎快樂數學》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來教小朋友們學習數學的,當然還是由我們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巧虎快樂數學》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贊的,讓小朋友們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數學知識,在學習這方面,巧虎的好點子確實值得贊揚。不管是《巧虎英語學習版》還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學漢字》,這些學習的資源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的學習壓力,相反,會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許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處吧。
3. 幼兒園大班數學先學什麼為基礎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4. 幼兒數學學習的主要內容,都有哪些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 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目錄:九九乘法歌數學小高手1-倍數的秘密數學小高手2-99乘法大發現數學小高手3-生活中的乘法
5. 幼兒園大班數學學什麼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首先就是要教孩子認識數字,會數數,認識基本的數字運算,比如最簡單的加減法。
6.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2017年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下面我為大家推薦一篇關於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設計意圖:
《分小魚》是一節數學課,用探索的方法讓幼兒知道4的分合式,大班幼兒的思惟特點以具體形象思惟為主體並向抽象邏輯思惟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於探索的狀態,所以我設計了這次的活動,通過《分小魚》這個活動,有些幼兒已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也有很多幼兒較差,發展極不平衡,所以在設計時讓幼兒自己動手操縱,通過實驗操縱,讓他們學習一邊操縱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操縱結果,以後你問我答加強了幼兒的回答表述,也進步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目標:
1.學習4的組成,體驗把同一集合按數目分成不同的子集。
2.能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操縱結果。
重點:
學習4的組成,體驗把同一集合按數目分成不同的子集。
難點:
願意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操縱結果。
預備:
小魚若干,魚缸若干。
過程:
1. 數卡導進。
(1) 老師:今天森林裡來了很多小動物,我們一起看看有誰?
(2) 出示動物卡片。
(3) 老師:這是誰呀?來了幾只呢?(幼兒拍手回答)
老師:現在我們的小動物都找到數字朋友了,我們一起來按順序數一下吧!
2. 溫習3的分成。
指向數字3發問。
老師:這是幾?
小朋友,我問你3可以分成1和幾?(幼兒集體回答)
某某某,我問你,3可以分成2和幾?
(幼兒回答,老師在一旁寫3可以分成1和2;2和1)
3. 探索4的分成。
(1) 老師:現在小動物都回家了,只剩下幾條小魚了。我們一起數一下還剩幾條小魚?
(幼兒集體數數)
老師:(出示魚缸)小魚也想回家了,可以魚缸有兩個,四條小魚怎樣分呢?
(2) 幼兒操縱。
(3) 請分好的幼兒完全的講述自己分的結果。
老師:他講的很好,我們可以用分成式來記錄1條小魚就用數字1來表示。
(老師記錄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4) 小結。
老師:我們小朋友看一看一共有幾種分法?
(3次)
我們一起讀一下,好不好?
(幼兒完全讀)
(5)幼兒再次操縱。
老師:剛才小朋友自己只用了一種方法,我們自己現在嘗試一下另外兩種方法,好不好?
(自己一邊放一邊說)
(6) 總結:
a 4的.分成一共有幾種?
b. 幼兒朗誦4的分成。
c. 師問幼答。
4.完成作業《幼兒畫冊》
(1)老師:媽媽今天買了很多水果,我們小朋友看一看,也幫媽媽分一分。
(老師講授作業)
(2)幼兒完成作業。
活動反思:
上這節課之前,我預備比較充分,做了很多小魚和魚缸,讓幼兒有動手操縱的機會,這樣可以加深印象,可是在上這節課的時候,卻比較意外,首先反了一些常規的錯誤,4的分合式被我說成了4的分成,另外幼兒比較興奮活躍,在一開始導進的時候,我讓幼兒數數,時間太長,而且用數字幾表示的時候應當在幼兒數一個數的時候問,不應在幼兒都數好了的時候再問,以後的操縱環節,請幼兒上前的時候沒有讓幼兒一邊說一邊放,以致於後來幼兒都說的不是很好,表達的不是很清楚。
設計意圖:
現在的物品越來越多,孩子們接觸到的也是越來越多,我設計這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們學會運用簡單的圖表對物品進行分類和統計,讓孩子們學會在生活中提高效率,並且讓生活更有條理性。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在體現孩子們的合作能力,讓孩子們學會與別人分工合作。這些都是孩子們必備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探索、記錄,初步了解簡單的圖表統計方法,能把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分類,並用圖表統計物品的數量。
2、在操作活動中,嘗試和其他幼兒分工合作,提高合作意識。
活動准備:
物品准備:玩具四筐、水果一筐(蘋果、香蕉、梨、橙子若干)、玩具一筐(四類玩具若干)、蔬菜類一筐(辣椒、土豆、西紅柿、黃瓜若干)、餐具(碗、小勺、叉子、小碟子若干)
場地准備:幼兒分四組,每組四個幼兒,每組提前起好隊名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探索、記錄,初步了解簡單的圖表統計方法,能把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分類,並用圖表統計物品的數量。
活動難點:自己設計圖表進行分工合作統計室內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 嘗試統計玩具的數量
1、師:“今天,老師給每一組小朋友都准備了一筐玩具,我想知道總共有幾種玩具?每一種玩具有多少個?你們能幫我把每一種玩具的數量都給統計出來嗎?請四組幼兒進行比賽,看哪一組分工合理,能最快完成任務。”
2、請幼兒操作。提醒每組幼兒要分工合作
(每組四個幼兒能自己分工,一個記錄、其他三個每人找一種玩具進行數數。)
3、展示幼兒的記錄結果。
4、總結幼兒的展示結果,哪一組最快,為什麼?
5、分出冠軍組,進行獎勵
二、學習利用記錄表
1、展示教師提前製作的圖表,請幼兒觀察
請幼兒討論哪種方法最好?為什麼?
2、師小結:利用圖表進行統計,又快又比較准確。
三、請幼兒嘗試運用圖表進行統計
1、老師還給你們准備了很多種物品,有蔬菜類的、水果類的、還有餐具和玩具,我想請你們把這些物品全部運用圖表地方法進行統計。你們敢挑戰嗎?
2、請幼兒自己選擇想要統計哪一種物品
3、幼兒操作、記錄
請你們分工合作,咱們看哪一組的幼兒速度又快又准確?能得冠軍,一會兒老師要給冠軍發獎
3、結果展示
①、和幼兒一起檢查是否正確
②、請每組幼兒分享自己組是怎樣分工的,快或者是慢的原因是什麼?
③、對幼兒進行獎勵
四、自己設計表格統計教室內的物品
1、請每組幼兒自己商量著設計表格,統計班內的桌椅、茶杯等的數量
2、教師組織幼兒一起進行檢驗。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統計自己家中的物品種類和數量,明天來時和小夥伴一起分享。
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對大班的孩子來說,一下子便調動了她們的積極性,活動中,孩子們能自己商量著分工,並且分工非常合理,還能互相謙讓,活動中孩子們的效率也非常高,孩子們在分享自己的小組成功地原因時,還能發現夥伴的優點,誇自己的小夥伴數的快等,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整個活動氛圍自由、激烈而又開放,老師只起到了提要求和總結、提升的作用,其他時間全部留給孩子,孩子們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人,活動效果很好。活動所制定的兩個目標達成良好,從開始的操作、小結中了解了圖表統計的好處,到會用圖表對物品進行統計,再到最後的自己設計圖表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統計,幼兒掌握很好。
;7. 幼兒園大班數學學習什麼
現在幼兒園中班大班數學都學什麼?
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學數學,學快心算效果很好,
我本身只是一個幼兒老師,在接觸快心算之前只要一上數學課,作為老師的我卻開始發愁了。不僅,很難激發孩子的興趣,重要的是找不到一個很好的解題方法。曾經也接觸過很多的速算方法,但是談到和小學銜接最緊密的卻是寥寥無幾,直到讓我碰到了快心算。是牛宏偉快心算讓我明白了,原來數學課可以在如此輕松的環境中進行。我詫異了,看著孩子一張張天真的笑臉,忽然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法和這種微笑相比了。在一個又一個的游戲和故事當中,不僅讓孩子學會怎樣解數學題,也慢慢的培養了孩子的上進心和獨立性。所以,在此我想對廣大老師和家長說,若您真的找不到好的方法,不妨來試試,為了孩子的未來做家長和老師的也要盡到我們最大的努力....
8.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程有哪些內容
學教學內容
一,我會算(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1=2 1+2=3 1+3=4
1+4=5 2+1=3 2+2=4
2+3=5 3+1=4 3+2=5
4+4=5 2-1=1 3-1=2
3-2=1 4-1=3 4-2=2
4-3=1 5-1=4 5-2=3
5-3=2 5-4=1
二·爸爸媽媽,我是能乾的小寶貝,你們聽,我會背。
洗手歌 洗澡歌
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手背 清清水,嘩啦啦,
換只手, 肥皂泡,白花花,
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手背 小毛巾,擦擦擦,
甩三下,洗好了! 愛清潔,好娃娃。
馬虎鬼 板凳謠
小猴子,馬虎鬼, 板凳板凳歪歪,
拿著褂子伸進腿, 上面坐著乖乖,
拿著書包當帽子, 乖乖出來踢球,
拿著襪子擦擦嘴, 上面小猴,小猴出來賽跑
鞋子剛剛穿一隻, 上面坐著熊貓,
提著竹籃去打水, 熊貓出來拔河
來到河邊照一照, 上面坐著白鵝
自己差點笑歪嘴。 白鵝參加啦啦隊
大家來開運動會。
爸爸瞧,媽媽看 黑貓警長
爸爸瞧,媽媽看 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
寶寶的小手真好看, 騎著警車騎著警車嘟嘟叫,
爸爸瞧,媽媽看, 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裡逃,
寶寶的小手看不見, 一槍一個一槍一個消滅掉。
爸爸媽媽都來看,
寶寶的小手又出現。
三,我會做
5以內數的分成
四,我的小手真能幹,我會畫。
蘋果·梨子·房子·電視機·飛機·掃帚·西瓜·樹
船·太陽·月亮·星星
五.我會數數,我會寫
1到50
9. 大班小朋友數學怎麼教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然後,等到孩子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屋子裡的凳子,桌子上的蘋果、老師給的糖果。然後等孩子回到家,數家裡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孩子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來算。
要先教孩子數實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對數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實物讓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10以內的加減相關口訣:
一、10以內加法口訣
1+1=2
2+1=3,1+2= =3
3+1=4,2+2=4,1+3=4
4+1=5,3+2=5,2+3=5,1+4=5
5+1=6,4+2=6,3+3=6,2+4=6,1+5=6
6+1=7,5+2=7,4+3=7,3+4=7,2+5=7,1+6=7
7+1=8,6+2=8,5+3=8,4+4=8,3+5=8,2+6=8,1+7=8
8+1=9,7+2=9,6+3=9,5+4=9,4+5=9,3+6=9,2+7=9,1+8=9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二、10以內減法口訣
2-1=1
3-1=2,3-2=1
4-1=3,4-2=2,4-3=1
5-1=4,5-2=3,5-3=2,5-4=1
6-1=5,6-2=4,6-3=3,6-4=2,6-5=1
7-1=6,7-2=5,7-3=4,7-4=3,7-5=2,7-6=1
8-1=7,8-2=6,8-3=5,8-4=4,8-5=3,8-6=2,8-7=1
9-1=8,9-2=7,9-3=6,9-4=5,9-5=4,9-6=3,9-7=2,9-8=1
10-1=9,10- 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