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訓練方法有哪些
如何提高小學低段數學計算能力的研究
我是第一年進行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但在這一年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孩子如果計算能力不強,對這個孩子的整體數學成績都非常有影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但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我想表達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要熟練的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低年級作為關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對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復雜的題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問題組合而成的。無論是兩位數乘除兩位還是兩位數乘除三位數,或其他更復雜的計算題,它們的基礎都是「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這些基礎的知識不過關,達不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程度那麼將會影響後來復雜的運算和推理。如果「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口訣」沒有熟練撐握,到了中高年級必然算不快、算不準。
二、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低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少一些,老師可在課堂上給孩子計時讓孩子們做,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會很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也可以採取比賽讀,比賽算的形式,往往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這是就要老師做到心中有數,要能明確每個孩子的水平。口算不僅要計時,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看出對、錯,對那些能在規定時間內考滿分的要及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引起學生對口算的重視,這樣才把口算這項能力提高起來。
三、重視錯題的積累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復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特徵剛剛學習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要因人、因題地重點分析錯題原因,大部分學生都做錯了的題,教師就要集中進行了講解,分析錯誤的原因;對基礎較差、常做錯題的學生,教師要多花時間在課後進行輔導。學生對自己口算中出現的錯誤要進行了自我反思,每個學生准備一個本子,把每天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記在本子上,並寫出錯誤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針對性地把學生經常錯的題目類似的題目作為學生的課堂檢測,再次反饋了解學生改錯後的學習效果。改錯題型的練習對學生是有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課堂採取小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於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教育學生對這些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四、幫助學生弄清算理,揭示規律
在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低年級學生直觀思維佔主導,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在進行9加幾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請出小棒一起來學習,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中優化得出湊十法,為後面繼續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比如,想加算減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進行繼續學習的。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
五、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許多學生計演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會發生錯誤,主要是缺乏嚴格的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1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2使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3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書寫格式要規范。同時,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認真筆算。列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數字間要有適當的間隔。4使學生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驗算和估算的方法,並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要想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就必須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口算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Ⅱ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一個人的數學計算能力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1、計算結果的准確性;
2、計算方法的技巧性;
3、計算速度的快捷性。
要想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要從下面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讓學生熟練掌握運演算法規:在小學階段,學生要學到三類數——整數(自然數)、小數和分數,這三類數都要進行四則運算——加、減、乘、除,每一類數的每一種運算都有自己特定的運演算法則,熟練掌握各類;
二、注意培養學生估算能力:新課程把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其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數學計算和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估算能力也是一個人計算能力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具備良好的估算能力,實踐證明有四個好處:
1、幫助我們預知計算結果;
2、可以提高數學分析能力;
3、可以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檢查結果是否基本正確。
Ⅲ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
1激發學習興趣
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樂於計算。我以介紹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在計算題的教學中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開展計算比賽活動等形式來激發學生計算的興趣,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同時,改善評價的方法,像分小組競賽、個人加分、評選計算標兵、計算不出錯的免去當天晚上的家庭作業等方法,也確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感受。當計算出現錯誤時,學生會產生自責感;當自己找到錯誤的原因時,他們會有喜悅感;當計算正確時,他們會產生成功感;當連續幾次正確率在100%時,他們會產生自豪感……這些不同的感受都會從他們的言行中表現出來,更加增強了他們正確計算的慾望。
2弄清計算原理
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必要的引導與示範。首先要弄清算理。計算教學最忌諱重結果輕思維、重法則輕算理的做法。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不僅讓學生知道怎樣算,而且讓他們知道為什麼這樣算。這樣,既使學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學知識前後融會貫通。其次,要培養學生科學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學有效的思考方法不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能提高計算的准確率。訓練時,我讓學生看題目,想演算法,選擇正確科學的計算方法;做完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思維過程,並給予及時糾正和補充,從而讓學生學會科學的計算方法。同時,我將計算題型進行歸類,讓學生一天練一個類型,隔天鞏固練一題。這樣有的放矢,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有利於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形成計算技能。
3豐富練習形式
在計算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於學、樂於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並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准、快的目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於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4培養口算能力
作為口算能力來說,它是學習數學的基礎,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的思維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增養。如何進行口算能力訓練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重大課題:①課堂上注重口算訓練:教師在授課之前,結合本節內容進行必要的口算訓練,是提高學生口算水平的重要手段;②學生相互出題,對答式的口算練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而且還有助於融洽學生間的關系;③家、校結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長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較快的反應能力,在飯前、飯後閑談的時間中,抽出幾分種的時間,與孩子對答式的口算練習,再配合適當的獎勵,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鼓勵孩子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譬如,讓孩子跟父母外出購物時,幫助家長口算用的錢數,也是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反應能力的有效途徑,並能激發、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⑤強化性的口算練習,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間隔一段時間,出示部分口算題,讓學生進行口算比賽,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這對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但要注意防止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Ⅳ 怎樣提高小學生數學的計算能力
1、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范、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本冊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就要求對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必須符合規范,清楚。數字間的間隔要適宜,草稿上排豎式也要條理清楚,數位要對齊。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歡打草稿,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布置了計算題,有的同學直介面算,有的在書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寫上一兩個豎式,算是打草稿,這些都是不良的計算習慣。大多數的計算題,除了少數學生確實能夠直介面算出結果以外,大多數學生恐怕沒有這個能力。針對這一情況,我要求學生准備專門的草稿本,認認真真地打草稿,同時我在課堂上經常要走下講台,走到學生中間,嚴格督促學生落實,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地會養成這一良好習慣。
(2) 培養學生檢查、驗算的習慣。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答案,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避免將 23+7×(3-0.7),錯誤地算成30×(3 -0.7)。
3、分步入手,提高綜合計算能力。
(1)、從口算訓練入手,利用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
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每個學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在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每天利用課堂三分鍾時間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題,這些口算題我經常以卡片、聽算、做口算練習冊等形式出示,然後任意抽一組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答,然後由我計時,看該組學生答完十道題一共用了多少時間。一個星期進行一次評比,看哪組學生答對的人數最多,並且答十道題用的時間最少,哪組就為本星期的口算優勝組,並給予優勝組獎勵。這樣以競賽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學生們的積極性相當高,口算的興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筆算是關鍵,利用每周十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筆算是計算的關鍵,本學期主要學習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和簡算,這部分一內容是學生們特別容易出錯的,稍微不細心,就有可能打錯一個小數點、少寫或多寫一個零等等這些錯誤。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裡開展利用隔天一次的專項計算比賽訓練學生的筆算能力。訓練時間為半小時,訓練任務是完成5道筆算題,5道簡算題。學生們在規定的半小時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對,累積五次,將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的訓練前兩次的訓練效果不盡人意,滿分的不多,但後兩次的訓練結果讓我很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們的筆算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正確率也提高了很多,從滿分寥寥無幾上升到一個班有三十幾名學生都取得了滿分的成績,這樣驚人的效果,讓我感到非常的驚喜和快樂。由此證明,學生們的這種筆算訓練是非常有效,也是切實可行的。
(3)、增強簡算意識,提高計算的靈活性。
簡算是依據算式、數據的不同特點,利用運算定律、性質及數與數之間的特殊關系,使計算的過程簡化、簡潔的計算方法。在本段數學教學里,主要運用加法和減法的交換律、結合律等進行簡算。因此,在本段學習中我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這些運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簡便計算方法,並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簡算練習,讓學生在計算實踐中體驗簡算的意義、作用與必要性,強化學生自覺運用簡算方法的意識,提高學生計算的靈活性和正確率。
4、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強化估算意識。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讓學生用估算對數學規律進行猜想,用估演算法檢驗解題思路,用估演算法檢驗解題結果等,將估算思想貫穿教學始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估算的意識。另一方面,讓學生盡可能地運用估算解決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連的問題,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
5、每位學生准備一個改錯本,重視錯題的訂正反饋
每位學生准備一個專門的數學改錯本,對於每天課堂或是家庭數學作業,批閱之後,出現的錯題,要求學生主動在改錯本上認認真真改一遍,把計算過程寫詳細;同時,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在計算題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常見的典型錯題,與學生一起分析交流,發現問題,想出對策。
Ⅳ 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1.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的不同角度的練習。我們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入數學應用題中,數學學習同語文學習一樣,需要給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背景才能更有效地展開課堂教學。在小數數學階段,雖然數學的整體難度不大,但是涉及到的內容分支卻非常多,基本涵蓋了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數學計算、幾何計算、分數計算等,信息量還是非常大。同時,小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好動,如果教學方式太過枯燥就不容易讓學生理解。數學也應該是生動形象具體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給學生演示當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如在學習了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法》《小數除法》以後可以提問學生,給一段公路鋪瀝青,2.5小時鋪50米,照這樣計算,鋪350米需要多少小時?通過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列式計算的能力,因此比簡單的50÷2.5這種計算題更加有助於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中,可利用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設計一些數學游戲,如:開火車,奪紅旗,數學轉盤,撲克游戲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靈活變通,舉一反三。
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對各種題型讓學生學會靈活變通,舉一反三;比如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里的《植樹》問題,課本上的內容比較簡單,而我們需要將植樹問題可以演變成各種提問比如:
(1)求棵數:有一條長16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兩側從頭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樹,需多少棵樹苗?
(2)求間距:在一條長250米的路兩旁栽樹,起點和終點都栽,一共栽了101棵,每兩棵相鄰的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你知道是多少米嗎?
(3)求全長:在一段公路的一邊栽95棵樹,兩頭都栽,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這段公路全長多少米?
(4)封閉圖形:一個圓形水池周圍每隔2米栽一棵柳樹,共栽40棵,水池的周長是多少米?
通過各種對比,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真正抓住掌握題干中有用的已知條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解題過程作為最重要的授課內容,讓學生在過程中知道是如何思考的,以及為什麼要這樣思考,然後對比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提高其邏輯能力,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運用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效率。
小學生的潛能是需要老師去引導激發,尤其是在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更是如此。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解答問題的清晰思路,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對題目的認真研讀。在計算教學中適當採用簡便計算,讓學生掌握規律性的知識,注重歸納和總結。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簡便演算法的運用。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學上冊小數乘法練習中,9.5×11,這樣的計算題,很多學生仍按原來的計算方法,運用列豎式和乘法口訣進行繁瑣的運算,雖然結果也是正確的,但是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是一種浪費。所以可以利用簡便演算法,例如剛才的例子就可以通過將11分解成10加1,然後用9.5分別去乘,將結果相加就可以准確的計算出結果。當然了,如果考試中時間充足,可以用列豎式進行驗算,提高准確率。對於小學生來說,學數學的一個很大誤區在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是非常常見的錯誤。僅僅從對數的運算上,我們看到了觸類旁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想快速計算出數值,要會估計,要會判斷,還要學會驗算,還要會熟練移動小數點。
4.抓住細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很多中等成績的學生,往往是計算比較馬虎,缺乏驗算自查能力,細節決定成敗,要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比不可少的,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從點滴抓起,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讀題,認真獨立完成作業。不輕易問別人或急於得到結果。而且要讓學生樹立「會做的題一定不能錯」的思想。平時作業要做到認真、書寫工整。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輕松將計算方法和步驟以及思路記錄下來,防止錯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演算時要用草稿紙的習慣,並書寫清楚,方便檢查。驗算習慣可以讓平時的作業正確率大大提高。驗算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由逆運算來進行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當然了,數學題目中很多是可以一題多解的,計算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提高准確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題型的靈活變通,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過程中運用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效率,同時培養學生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Ⅵ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心得體會
一、重視對口算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因此,每位同學都要打好口算基礎,加強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
我們班每位學生都有一本口算題卡,我要求不僅要算對,更要快一點完成,我會讓孩子們寫生他們做完一頁口算題卡的時間,盡力養成又對又快的好習慣。
二、重視對估算能力的培養
在我曾經教授的三年級課堂計算學習中,在計算前可進行估算,使學生合理靈活地運用多種方法去思考問題。在計算後對結果也進行估算,可以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檢驗。
三、注重計算方法,數學思維的訓練
有些計算學習對於學生來說其實很簡單,就算老師不教,大部分學生也會算。但是作為教師,決不能只滿足於學生會算,而是讓學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算理, 總結出法則,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中。
比如學生知道2+3=5,我會把3+2=5進行對比教學,雖在一年級不學習加法交換律,但是我也要給學生一些方法,根據三個不同的數字寫出四個不同的算式,如給出2、3、5,除了能寫出以上兩種加法算式,還有兩個減法算式如5-3=2,5-2=3。在我講分與合時,老師先列舉6的兩種分法,並且按順序分,如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5和1,示範結束後教給學生自己寫出其他的分法。為了更好地發展思維,我還讓學生在每種分法下面寫出四種算式。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課堂中要重視演示與操作,幫助孩子用對不同的方法,循序漸進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計算能力,我相信對於低年級孩子的學習很有幫助的
Ⅶ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學習筆記
一、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計算教學的內容和要求要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計算教學的順序要適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順序;教學方法也要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如:
1.一年級的絕大多數學生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做100以內比較容易的加、減法。
2.依靠實物計算有所減少。
3.有些兒童能夠部分地或完全擺脫實物計算,進入抽象數的加、減計算。他們的推想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二年級學生在做乘法應用題時,有的能用連加法計算,有些採取另外一種加法是把人數作為相同數相加。
二、嚴格教學要求是前提
教學大綱在計算教學上要求達到三個層次,具體地說,就是根據每一部分所佔的地位、作用區別對待,對一位數的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達到熟練;對於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萬以內的加減法和用 一兩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要求達到比較熟練;對於三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只要求會算。在小學階段 ,特別是小學中低年級,是計算教學的重要階段,必須過好計算關。
要過好計算關,首要的是保證計算的正確,這是核心。如果計算錯了,其它就沒有意義了。但如果只講正確,不要求合理、靈活,同樣影響到計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內的加減法,有的學生用湊十法和用看加算減 計算,有的則靠擺學具或掰手指、腳趾、逐一數數做加減法,計算結果都正確,但後者顯然達不到要求。又如 :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中,有各種計算方法,可以從低位算起,也可以從高位算起,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具體分析,靈活運用。在三四個數的連加中,關鍵是會湊整,如果不會湊整,也影響到計算的正確度,要做到 比較熟練也是困難的。學了運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後,如果不會運用,即使計算正確,也達不到教學要求。因此 ,嚴格按照教學要求進行教學,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
Ⅷ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一個人的數學計算能力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計算結果的准確性,計算方法的技巧性和計算速度的快捷性,要想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我認為要從下面四個方面下功夫:一、讓學生熟練掌握運演算法規:在小學階段,學生要學到三類數——整數(自然數)、小數和分數,這三類數都要進行四則運算——加、減、乘、除,每一類數的每一種運算都有自己特定的運演算法則,熟練掌握各類運演算法則是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怎樣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運算的運演算法則呢?我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做好以下三個環節:1、搞清算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合作討論,互相交流的方式,按照運算意義一步一步地歸納出運演算法則。2、多加練習,充分利用課內外的恰當機會,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計算練習,並對學生的計算過程多加指導和評議,讓他們熟練地掌握運演算法則。3、注重糾錯,教師要注意收集學生在各類計算中出現的各種錯誤,加以分類剖析,可精心製作出一定數量的、帶有各種計算錯誤的試題卡,分發給每位學生,讓他們把題卡上的錯誤逐一更正,同時向全班說明每道試題的錯誤所在和產生錯誤的具體原因,有時學生犯的錯誤經老師指正後,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又犯同樣的錯誤,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千萬不能急躁,要耐心疏導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擾。 二、注意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新課程把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其中,充分反映出估算在數學計算和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估算能力也是一個人計算能力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方面,具備良好的估算能力,實踐證明有四個好處:1、幫助我們預知計算結果;2、可以提高數學分析能力;3、可以解決實際生活問題;4、檢查結果是否基本正確。 三、切實加強學生口算訓練 在課堂中,一般採取下列步驟進行口算訓練;1、先讓學生先口算出結果。2、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對良好的口算方法及時給予肯定,有時對同一題目,還可問問學生有無別的口算方法。3、最後教師對口算方法給予解釋和強調。 除教材中的口算題目外,教師應該再精心編制一定數量的涉及多種口算方法的練習題,在自習課上讓學生反復練習,我們要把口算訓練穿插於整個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之中,使口算訓練經常化、長期化,逐步提高學生數學計算的快捷性。 四、善於採取簡便演算法 有些數學計算試題具有明顯的形式和數字構造特徵,這些特徵正是我們施展簡便演算法的大好機會,通過一定數量的簡算練習,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逐步強化了學生數學計算的技巧和快捷性,而且還給學生帶來了快樂的精神享受,這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大有裨益。
Ⅸ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Ⅹ 如何提高小學低段數學計算能力
我是長期進行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但在此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一個孩子如果計算能力不強,對這個孩子的整體數學成績都非常有影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但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我本人有以下看法:
一、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計算教學貫穿於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可見數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技能莫過於計算教學。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進行數學學習、開展數學探究與思考的基礎能力。現在的新課程改革要求中不斷地降低了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而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計算能力,能夠進行數學的邏輯運算和推理,因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迫在眉睫。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基本技能,在許多教師眼裡應該是很簡單的、理所當然會的技能,其實不然,學生的計算能力很大程度取決於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等等,而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小學生低年級的計算學習。
二、對於提高低段數學計算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標准》對數學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是關系計算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數學這門課,由於它自身的嚴謹性,就容不得學生絲毫的馬虎與粗心。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書寫不規范也會給學生的計算帶來一些影響。在教學中,我們許多老師都發現這一現象,一些學生在抄數字時把6寫成0,把7寫成1,直接改變了算式的原樣,從而導致錯誤的出現。如:在計算16+7時,就有小朋友把16抄成了10,得出10+7=17。更有學生將自己寫的5看成3等情況。這樣的錯誤不是沒有看仔細,而是因為他們的數字寫得不端正,不規范,經常把數字寫得自己也認不清了。因此要提高學生計算能力首當其沖是要求學生認真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其次,要求學生認真審題。計算是數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但學生對它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還處於心煩氣躁坐不住的年齡段,因此經常有些同學做完題目了可能連題目的要求是什麼也不清楚。一旦出現問題,往往簡單地歸結為馬虎或不認真等原因,以至於屢次出現同樣的計算錯誤。而我們的一些老師在學生發生同樣的錯誤時可能只會簡單地說上一句:你太不認真了!或是:你眼睛長哪兒去了?,實際上我們教師應要教育學生拿到題目後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要求,長此以往學生慢慢就會形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再次,要求學生算後仔細檢查,作業要寫得干凈整潔。在平時上課時,我們老師也發現一些學生沒有良好的檢查習慣,許多學生在做完題目以後就直接上交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了。其實許多題目只需要稍稍仔細地檢查一下,就可以發現一些錯誤或失誤的地方。如在計算25-16時,要求列豎式計算並驗算,有些同學在列豎式和驗算的過程全是對了,可是在抄寫得數到算式後面時卻抄成了驗算的結果25。也有一些同學的數字抄寫錯了,其實只要再認真地看檢查一下,完全可以改過來,但是好多同學都沒有養成檢查的良好習慣,造成了計算結果的錯誤。
2、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培養學生在計算時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對學生在作業本上出現的計算錯誤,先不打叉,而畫個圈,讓學生找出錯誤改正後,再打對號。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只有在教師嚴格要求下的反復訓練,堅持不懈,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逐步形成。
只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細心觀察,認真審題,仔細抄題,題做完後從多角度進行驗算,並檢查。對阿拉伯數字,運算符號嚴格要求,規范書寫。只要學生將這幾項認真貫徹執行,那對於提高低段計算能力就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二)合理利用學具,透徹理解算理
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學時要多加利用學具教具,讓學生通過事物的感知來理解算理。例如, 『9加幾』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實物操作來感知『湊十』的過程和方法,進而理解『湊十』的算理。9加5,出示分有10格的盒子,其中已經裝了9塊橡皮,盒子的外面有5塊橡皮。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分,知道為了能很快算清楚一共有多少塊橡皮,只要把盒子外面的5塊橡皮,拿出一塊放在盒子的空格里,湊成一整盒10個,盒子外面的橡皮由於拿走1塊,還剩下4塊,即把5分為1和4。進而說出9塊和1塊湊成10塊,10塊再加剩下來的4塊就是14塊,接著列出下列算式:9+5=14。同樣,教學9+7、9+8時,先出示實物圖,讓學生畫一畫,或是拿出小棒分一分,擺一擺,湊成十,再相加。「9+3」「9+6」要求學生動手擺小棒,邊操作邊說過程邊計算。這樣使學生在「分一分、畫一畫、擺一擺」中充分感知「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再相加」的計算過程,進而理解「湊十」的算理。
在教學活動行,我們不光要注重交給學好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使知識系統地掌握,形成數學能力。
( 三)精心設計計算練習,有效提高學生計算水平
數學練習是為鞏固數學學習效果而安排的數學作業,學生通過適量、適度的練習題,達到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的目的,要避免過量和機械重復。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數學練習時,應注意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生活性作業、實踐性作業,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和應用意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處理。低年級段的學生年紀小,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自覺性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為了將孩子們的心留在課堂上,老師們必須要精心設計,優化練習。1、突出趣味性
耳熟能詳的動畫人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往往一段簡短的動畫或是圖片或是對話都能提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設計情景,設計習題,避免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生動有趣,孩子們一定很感興趣。
2、突出應用性
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數學練習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使數學和生活融為一體。在二年級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練習課中,我設計了超市購物的情景,並出示了書包、薯片、衣服、彩筆、足球等學生非常熟悉的物品極其價格,讓學生購買自己最喜歡的兩件物品,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都能較好的完成計算,課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