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課堂如何有效提問

數學課堂如何有效提問

發布時間:2022-02-10 11:09:15

1.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圍繞問題這一主題,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生活實踐,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靈活的理解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並能合理地應用。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是實現教學反饋的方式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它在教學中不但使用廣泛,為過去和現代教師所倡導,而且同教學本身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問題提出——解決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光教師要提問,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對於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地探究,對於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積極的作用。
一、首先從課堂提問現狀反思一下:
1、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
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於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2、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
有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即使給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是仍然會很不放心地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使得學生不能盡心表達自己的想法。
3、候答時間過短
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教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提問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調動行為,能引導學生心智、調動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願望。斯苗兒老師曾說過:我們提倡大問題(要有一定的空間),是從發展學生的思考出發的,我們又要善於設計恰當的問題空間(要有一定的指向),是從小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和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課堂教學40分鍾的限制出發的。因此,教學要為學生留有充分的活動、想像、交流的空間,教師提問更應該體現出啟發性和挑戰性,能讓學生去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
4、不注重利用課堂生成資源
教師不僅要會問,而且要會聽,會傾聽學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資源,否則,問題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著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無效。
二、如何在課堂中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
有效提問是相對低效提問和無效提問而提出來的。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
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備教材要懂、透、化
這一點是絕大多數老師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卻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反思的。在《新課程標准》中就提到對教材的研究,要達到懂、透、化的目標。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們才能分清哪些問題是基礎性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用是什麼怎麼樣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拓展性問題,我們就可以用你是怎麼想的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探究性問題,有必要讓學生討論、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統性、重點和難點,做到透徹掌握,融會貫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僅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而且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學生的學。只有做到這樣,教師才能游刃有餘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2、備學生要 實
所謂實,是指教師必須深入實際,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習慣,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問,恰當地把握問題的難易度,使得提問更加有效。二年級數學第三冊數學廣角二課時,針對猜一猜這一知識點,想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生活中的事例,這些事例能夠巧妙地體現猜想的可能性。第一次試講,本以為很簡單的事例,很多學生竟然沒有聽說過,更別說聯系數學內容了。下課後,我及時反思自己,找來一部分學生,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對實際生活的認識和理解情況。最後,我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了要提問的內容。再上課時,學生很順利地解釋了內容,同時緊密聯繫到了課上所學的內容。課下,不少學生都對這一環節印象深刻,追著老師想要再說說。
3、提問過程要突出學生主體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很自然地問一問學生: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沒問題。如果總是沒問題,那這一現象就極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對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認識,都永遠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學得輕松的,也有學得困難的。也就是說,應該有問題。
沒問題的問題,反映了教師的一種教育觀念,似乎只有順順利利的一節課才是好課。其實不然,課上的這種順利,只會培養出唯書唯上的人,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課上的這種順利也會使學生缺少一種精神,一種實事求是、刨根問底的精神。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當教育界屢次倡導對話教學、互動教學之後,依然保持一言堂、滿堂灌教學習慣的教師似乎不再多見。但教師從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習慣走出來之後,不期又遇到了滿堂問的尷尬。
三、如何解決在課堂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呢?
1、改變觀念,樹立問題意識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修養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問題意識。因此,培養學生敢於提問題、善於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是數學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也是評價數學教學質量的標准之一。引入新課,提問要找准知識的連接點,數學知識內在聯系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梁,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為已知。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這節課,我根據兒童的認知結構,調整了教材的認知結構。首先,認識直角。問:自己動手對折再對折,折成的角是什麼角?三角板上哪個角是直角?再在投影儀上出示直角。接著,折比直角小的角,再畫比直角小的角,學生能折出畫比直角小的角那麼自然就能折出或畫出比直角大的角。這樣做的好處是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易到難,學生容易接受,容易形成清晰的各種角的概念。因此,教師抓住分類這一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提出問題,就能使新知識的教學水到渠成。
2、提問准確把握課堂時機是有效提問的關鍵
在恰當的時候提問,實際上起著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思維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課堂提問時機產生於下屬情況:
(1)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達交流時;
(2)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發問質疑時;
(3)是學生學習情緒需要激發、調動的時候;
(4)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時候。教師提問遵循提問的時機,並在提問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去形成答案並作出反應,那麼提問的有效性將會明顯提高。
3、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
教師不僅要在每節課堂上創造質疑機會,還要使學生真正開動腦筋想問題,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自己不懂的問題。把這一時間真正利用起來,而不是走走過場而已。為了使學生會提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範提問題。
4、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
無論學生提什麼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於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後對問題本身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於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於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於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4、課堂提問還要精問
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高標准要求:課堂提問不僅要講求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性。那麼精問就指教師注重提問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精心設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性,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范圍,提高思考層次。
(1)提問的量要求少而精
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抓住數學知識的關鍵(重點、難點)與本質,運用歸納和綜合方法,盡可能設計容量大的問題, 避免避免問題過於繁瑣、直白,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密度與效度,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的目的
(2)提問的難度控制要求適度合理
難度是指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難易適度就是指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注意的是提問要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相適應。
6、課堂提問要力求全面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學生探求新知慾望的重要手段。所以課堂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成為全體學生與教師的信息交流,不應成為少數幾個尖子的專利。在實際教學中,如果只讓優等生包場,將學困生冷落一旁,就會導致學困生聽課注意力分散,身在課堂,心系窗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心中有學困生,優先提問學困生。
首先,設問要講究層次,讓學困生也能跟隨老師的提問而積極思維。
其次,優先讓學困生應答或板演,做到學困生思考後能回答的問題絕不讓優等生代勞,讓學困生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再次,應鼓勵學困生大膽發言,答對了及時肯定,答錯了切勿指責,以免挫傷其積極性。教師應利用提問所得到的反饋信息,及時把握教學進度,因勢利導,以全面提高教此外,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還要注意錘煉提問的語言。心理學認為:嚴謹的語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語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語言使人振奮,形象的語言使人清晰。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不斷錘煉提問語言,達到准確、精煉、生動、親切、感人、幽默。用精湛的語言變無趣為有趣,變無聲為有聲,變無形為有形,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樂學、會學、善學、學好。
四、教學有效提問也是藝術
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問題的有效性不僅僅在於詞句,其有效性還在於音調的變化、重讀、詞的選擇及問題的語境。提問有很多方式,每種方式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
有效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技術與藝術兼而有之)。其實,真正有效的提問還在於傾聽。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關鍵的策略是,要讓你的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教師在傾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提問和對提問的回應。
1、讓學生感到教師在傾聽
教師的反饋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鼓勵或者妨礙學生的參與。面對那些回答問題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回答,即使是錯誤的回答。有時候,學生開始回答了,卻被中途打斷,只能聽教師對回答的提示;或者,學生開始了一個錯誤的回答,馬上被教師打斷,叫另外一位學生回答或教師代為說出正確的答案。]這樣,學生會感到沮喪而不願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2、教師需要學會容忍
教師需要容忍不同,給予知識上和情感上的鼓勵,至少不能把提問當作懲罰的手段。必要時,教師需要追問、補充和賞識學生的回答。這會讓學生感覺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有效傾聽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回應轉化為教學的資源。在這種傾聽的環境中,學生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而不是簡單的接受者。學生的回答應該成為教師進一步追問、引導的起點和階梯。真正有效教學總意味著教師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開發並轉化學生的觀點,引發更復雜的回答。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眾所周知,一堂課沒有固定的模式,課堂提問也絕非千篇一律。在素質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選用、創造出其他豐富多彩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就體現在教師的無窮創造上,它熔鑄了教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智慧,閃爍著教學風格的光華,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窗口。因此,藝術性的課堂提問總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不管採用什麼形式的課堂提問,都應當在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諸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心弦,讓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中,為整個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就是成功的課堂提問。
總之,數學教學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教師科學地進行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的。有教師恰當的課堂提問,才能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才能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恰當的課堂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更應講究課堂提問的藝術,真正發揮課堂提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 怎樣在數學課堂上有效的提問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合部分,是「有效教學的核心」,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師生之間溝通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紐帶,是教師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學行為。
然而,由於諸多原因,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提問隨意,缺少針對性和啟發性;提問封閉,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的針對性與完善性;提問脫離,欠缺站在孩子角度設計問題經驗;提問單向,提問只是教師的專利,孩子只處於被動回答狀態,沒有留給孩子足夠思考、有效質疑的空間;沒有充分考慮提問的整合及彈性。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低效提問、無效提問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怎樣優化教師的課堂提問,啟迪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我有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在學生興趣點上設問
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提問如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這是啟發教學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出發,提出既有知識情趣,又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如教學「圓的認識」,可以設問「你們見過的自行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新奇問題的提出,學生的思維狀態積極興奮,經過思考、討論,學生思維逐步接近圓的本質,教師自然地引出了圓的定義。又如:在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徵後,在學習能被3整除數的特徵時,復習引入時學生已發現看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光看個位上的數字的,
因為個位上是0~9的都有可能被3整除的,接著我就設置懸念,讓學生任意出一個數,不管是幾位數,老師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於是學生出數,我答,並再驗證,這時學生的非常好奇,此時我及時設問:「你們想不想學到老師的本領?那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整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了起來,學生學得扎實,又學得主動。
二、在知識的內在聯系處設問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舊知是新知的基礎,新知是舊知的延伸和發展。在教學新知時,注意在知識的內在聯系處設問,有利於學生建立和加深理解新概念。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為了使學生透徹地理解先通分、後加減的道理,可擬定如下設問:整數加減法為什麼要相同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法為什麼要小數點對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麼分子可以直接相加減?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麼分子不能直接相加減?這樣的設問,溝通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使新知識納入原有知識系統之中,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總結出計算規律。
三、在學生有疑難處設問
課堂提問需問在學生有疑難處。有疑問才會有爭論,有爭論才能辨別是非,也才能引起學生探求知識真理的興趣,特別是經過教師的引導,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問題得到解決,會有一種「洞然若開」,「豁然開朗」之感。不僅使學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滿足,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在課前認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點,尤其是難點處。對於教材的難點,教師要認真思考設計什麼樣的問題、設計幾個問題,才能更好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如在比較質數與奇數、合數與偶數、質數與互質數這些既有聯系又容易混淆的問題時,我是這樣設問的:①、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所有的合數都是偶數,對嗎?為什麼?②、是互質數的兩個數一定是質數,對嗎?為什麼?啟發學生從概念上區別,從而理解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嚴格區別。
四.在學習出現障礙處設問
在學生的學習出現盲區、概念不明或者思維出現阻礙時,教師要及時以問題加以引導疏通。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時先提問:如果按照一個數所含的約數的個數來分類,1—10這十個自然數可分成幾類?學生把它分成含有一個約數、兩個約數……等類別。接著問:如果按照約數的個數分類,自然數應該怎樣分類?就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時,及時讓學生觀察2、3、5、7所含有的約數個數有什麼特徵(1與本身)?
4、 6、 8、 9、
10所含有的約數個數與前四個數相比,有什麼區別?學生豁然開朗。最後再問:質數、合數的定義是什麼?自然數可分成哪三類?通過在障礙處設問,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對事物分類的方法,而且提高了思維能力,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
五、在學生自我學習感覺滿足時設問
每當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快要完成或已經完成的時候,學生會有思維活動暫停的狀態。此時,教師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啟示學生知識是無止境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得到更好的發。如在認識《倍數和因數》一課的結束時,學生都自我感覺很滿足。這時老師可以提出探究性問題:課後同學們可以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就倍數和因數這一問題上探索一下「1小時等於60分」的好處。這個拓展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進行自我梳理、溝通知識間的聯系,通過探索使學生明白由於60的因數是兩位數中最多的,可以方便計算,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我們教師要學會善問、巧問,才能誘發學生的「內驅力」,只有充分發揮提問的教學功能,使課堂提問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才能最終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讓課堂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小學數學怎樣在課堂中進行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僅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一種精彩的教學藝術,設計得好,應用得當,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有積極的作用。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及教研活動中我們經常發現:部分教師課堂提問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問時機;提出的問題不夠精準;缺乏提問的藝術、和技巧;或者提出的問題價值不高;缺乏對生成性問題的預設;導致課堂「低效提問」的現象時常出現。針對以上現象,我參加了南京市規劃個人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研究》,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實踐與研究,筆者認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准確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和學生思考的時間

研究表明:雖然一節課中提問次數沒有確定,但准確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卻非常重要。何時提問,提問什麼內容,教師課前一定要設計好。若能在恰當的時機和火候提問,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思維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等。研究中還發現,課堂提問的時機通常產生於下列情況:一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達交流時;二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發問質疑時;三是學生學習情緒需激發、需調節、意欲表達傾訴時;四是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自我評價、信心倍增時。教師若能准確把握好以上的提問時機,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將會大大提高。

此外,在提問後教師應注意停頓一會兒,讓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時間。我們在聽課中經常看到:教師在提問後,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總希望學生能對答如流,如果學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師就會重復這個問題,或重新加以解釋,或立即降低難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學來「幫忙」,根本不考慮學生是否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形成答案並作出反應。實驗表明,如果教師提問後能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那麼他們的課堂將出現許多有意義的變化:學生的應答興趣就會加大,隨意回答的情況就會減少,回答會更完整、更准確、更精彩,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顯增強。

如:教師在教學《平行線》時,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三個問題:在創設了「學生在紙上任意畫出兩條直線」的情境以後,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能根據兩條直線的關系把自己畫出來的圖形分類嗎?」稍作停頓,在學生分類之後引出平行線,教師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能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在多數學生得出平行線概念之後,教師又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線?」……課堂教學中教師較好地把握了提問的時機,緊緊圍繞著這三個問題,組織了相應的活動,且保證每個環節的活動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充分地探究和交流,促進了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及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二、要注意課堂提問的「精」與「准」

所謂課堂提問的「精」「准」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求精確、正確、准確,力求精巧、精緻、不隨意。研究表明,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多做提問設計的思考,並以此作為問題設計的依據,使設計的問題既簡明准確,又能突出重難點。在關鍵性的問題和小結性的問題設計上更要斟字酌句、反復推敲。另外,課堂提問還必須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准問題的切入點,要問到關鍵處,問到點子上,問出精彩來,問出實效來。為此,要實現課堂提問的「精」「准」,教師還要把握好提問的「三度」:即難(易)度、精(准)度、適(量)度。

1、要把握問題的難易,做到適合適中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既不能太難又不能太易,盡量設計讓學生「跳一跳能夠著」的問題。因為問題太易會使學生提不起數學的興趣,問題太難又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久而久之,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要注意提問的語言,做到精確准確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課堂提問語言不僅要講求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性和准確性。教師要善於精心設計和提煉富有啟發性、准確性、挑戰性的數學語言,提問語言要嚴謹、簡潔、精巧精緻,不能含糊不清。

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口算》時,教師在出示了「小卡車、小轎車、大客車」及各有多少輛之後,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根據這些條件,你能提出什麼問題?」這時第一個發言的學生提出「誰比誰多多少輛?」,緊接著,其他同學受到啟發也提出了「還有誰比誰多多少輛?」、「誰比誰少多少輛?」等一大串問題。顯然學生的回答不是老師所期望的,但根本問題卻是教師的提問不夠精確和准確所造成的。

3、要注意提問的「數量」,做到精問巧問

實驗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的提問如連珠炮似地射向學生,問題的量多而散,盡管有的問題設計的還比較好,但由於太密集太頻繁,學生不能靜下心來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當然不佳。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抓住數學知識的關鍵(重點、難點)與本質,運用歸納和綜合方法,盡可能設計容量大、定位準的問題,避免問題過於繁瑣、直白、密集,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密度與效度,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的目的。

如教學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兩位教師設計的問題如下:

甲教師: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底和原梯形的高、底有什麼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原梯形面積有什麼關系?怎樣求梯形面積?

乙教師: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什麼樣的圖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相等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原梯形面積的幾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梯形面積又怎樣計算?梯形面積為什麼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還要除以2?

比較之下,前者的問題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較大,突出了「平行四邊形與梯形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與聯系」這個重點和難點,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邏輯性,達到了教師問得精、問得巧,學生想得深、想得準的效果。而後者的問題設計顯得雜亂、瑣碎、過於直白,沒有太大的思考價值,缺乏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不利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概括和總結。

三、要處理好「預設問題」與「生成問題」之間的關系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預設問題」和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問題」,對學生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作用。「預設問題」的設計,既要考慮對教學活動的引領作用,又要考慮到能否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同時還要注意「預設問題」會誘發「生成新問題」的出現,而這些新的「生成問題」會因學習主體的特點、思維方式及個體差異而很難預料;針對課堂呈現出的豐富、多變和復雜的「生成問題」,教師應當首先不拘泥於課前的預設,應該靈活調整、整合乃至放棄預設的問題,機智生成新的問題方案,伺機而動,隨機應變。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可能生成的新問題,多做預設;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這既是教師教學經驗的體現,也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顯現。

由此可見,課堂「預設問題」和「生成問題」不是截然分割的兩個部分,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相輔相成的矛盾統一體。我們應正確理解「預設問題」與「生成問題」的不同作用,恰當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並善於抓住課堂中生成的新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實現課堂「生成問題」對加深知識理解的積極作用,真正發揮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活性。我們教師只有從根本上對課堂提問的價值與作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勤思考、多分析、勤學習、多鑽研,努力優化課堂提問,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巧妙使用課堂提問,才能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的靈活性與有效性,「問」活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

4.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怎樣做到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合部分,是「有效教學的核心」,課堂提問是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師生之間溝通和理解,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紐帶,是教師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學行為。
然而,由於諸多原因,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作用發揮的遠遠不夠,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提問隨意,缺少針對性和啟發性;提問封閉,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的針對性與完善性;提問脫離,欠缺站在孩子角度設計問題經驗;提問單向,提問只是教師的專利,孩子只處於被動回答狀態,沒有留給孩子足夠思考、有效質疑的空間;沒有充分考慮提問的整合及彈性。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低效提問、無效提問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怎樣優化教師的課堂提問,啟迪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我有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在學生興趣點上設問
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提問如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這是啟發教學的關鍵所在。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出發,提出既有知識情趣,又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如教學「圓的認識」,可以設問「你們見過的自行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新奇問題的提出,學生的思維狀態積極興奮,經過思考、討論,學生思維逐步接近圓的本質,教師自然地引出了圓的定義。又如:在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徵後,在學習能被3整除數的特徵時,復習引入時學生已發現看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光看個位上的數字的, 因為個位上是0~9的都有可能被3整除的,接著我就設置懸念,讓學生任意出一個數,不管是幾位數,老師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於是學生出數,我答,並再驗證,這時學生的非常好奇,此時我及時設問:「你們想不想學到老師的本領?那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整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了起來,學生學得扎實,又學得主動。
二、在知識的內在聯系處設問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知識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舊知是新知的基礎,新知是舊知的延伸和發展。在教學新知時,注意在知識的內在聯系處設問,有利於學生建立和加深理解新概念。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為了使學生透徹地理解先通分、後加減的道理,可擬定如下設問:整數加減法為什麼要相同數位對齊?小數加減法為什麼要小數點對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麼分子可以直接相加減?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為什麼分子不能直接相加減?這樣的設問,溝通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使新知識納入原有知識系統之中,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總結出計算規律。
三、在學生有疑難處設問
課堂提問需問在學生有疑難處。有疑問才會有爭論,有爭論才能辨別是非,也才能引起學生探求知識真理的興趣,特別是經過教師的引導,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問題得到解決,會有一種「洞然若開」,「豁然開朗」之感。不僅使學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滿足,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在課前認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點,尤其是難點處。對於教材的難點,教師要認真思考設計什麼樣的問題、設計幾個問題,才能更好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如在比較質數與奇數、合數與偶數、質數與互質數這些既有聯系又容易混淆的問題時,我是這樣設問的:①、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所有的合數都是偶數,對嗎?為什麼?②、是互質數的兩個數一定是質數,對嗎?為什麼?啟發學生從概念上區別,從而理解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嚴格區別。
四.在學習出現障礙處設問
在學生的學習出現盲區、概念不明或者思維出現阻礙時,教師要及時以問題加以引導疏通。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時先提問:如果按照一個數所含的約數的個數來分類,1—10這十個自然數可分成幾類?學生把它分成含有一個約數、兩個約數……等類別。接著問:如果按照約數的個數分類,自然數應該怎樣分類?就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時,及時讓學生觀察2、3、5、7所含有的約數個數有什麼特徵(1與本身)? 4、 6、 8、 9、 10所含有的約數個數與前四個數相比,有什麼區別?學生豁然開朗。最後再問:質數、合數的定義是什麼?自然數可分成哪三類?通過在障礙處設問,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對事物分類的方法,而且提高了思維能力,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
五、在學生自我學習感覺滿足時設問
每當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快要完成或已經完成的時候,學生會有思維活動暫停的狀態。此時,教師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啟示學生知識是無止境的,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得到更好的發。如在認識《倍數和因數》一課的結束時,學生都自我感覺很滿足。這時老師可以提出探究性問題:課後同學們可以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就倍數和因數這一問題上探索一下「1小時等於60分」的好處。這個拓展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進行自我梳理、溝通知識間的聯系,通過探索使學生明白由於60的因數是兩位數中最多的,可以方便計算,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我們教師要學會善問、巧問,才能誘發學生的「內驅力」,只有充分發揮提問的教學功能,使課堂提問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才能最終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才能讓課堂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有那幾種類型

課堂提問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啟發式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是十分重要的。提高課堂提問技術的應用水平教育心理學提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古語亦雲:學想於思,思源於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創新。由此可見,提出一個好的數學問題是增強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重要環節。下面談談有效提問的幾種類型: 一、激趣式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恰當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求知慾,成為「好知者」,自覺投入學習。一石激起千重浪,此處之石即教師之「問」,激起之浪即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啟發式提問。 提問啟發,把握時機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師熟悉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准確把握教學難點,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洞察學生心理,善於捕捉時機。提問啟發,切中要害、循循善誘是關鍵。哪些地方學生易於產生疑惑?為什麼會存有疑惑?如何旁敲側擊令其去疑解惑?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認真思考,精心設計。 三、聯想式提問。 與啟發式提問一樣,聯想式提問的意義 在於引發學和思考,不同的是:啟發式提問注重啟,注重思維廣度的拓展,聯想式提問注重思維縱向的延伸。 四、比較式提問 這是種很直接直觀的提問方式。 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在引出面積單位時,教師先何做好鋪墊:8個同樣大小的小方格組成了一個長方形,16個同樣大小的小方格組成一個正方形,10個同樣大小的小方格組成了一個三角形。學生判斷大小,得出:正方形面積>三角形面積>長方形面積。接著,教師又出示了一組數據,三角形面積為10,長方形面積為6,正方形面積為4。學生再次判斷:三角形面積>長方形面積>正方形面積。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後,反饋在組成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小方格大小不同的情況下,面積大小是不能判別呢。這一突如其來的分析,一下子引到了面積的單位,使課堂思路能夠順利的繼續下去。 總之,課堂提問的技巧還有很多,如驅導式提問、連環式提問--問題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發散式提問--以一個問題為中心,引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誘思式提問等等。教師只有認真鑽研,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各種提問方法,才能使用權學生積極探討知索知識源泉,自掘知識寶藏。才能把學生帶入到思潮如海的新境界,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使課堂教學藝術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6. 淺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高效的課堂教學意味著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過程最優化有兩項標准,一是效果,二是時間。只注重效果,不考慮達到效果的途徑和時間,必然有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要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應本著「照顧差異,分層提高」的原則,在安排教學內容、教學速度以及教學方法上都有所區別,使之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可能性,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

7.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初學讓中數學課堂上倡導有效教,即在教師有目的的置疑中學生自覺解疑,從而獲取知識並形成多種能力。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問,是每個任課教師都要面對的重要問題。現將我多年積累的一些經驗總結如下。一、有效提問的針對性原則在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要體現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如果在教學中提問失去針對性,學生將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更無法在解疑中發展各種能力。首先,針對課時的知識要點多進行分析。教師要明確每節課將要學習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與前後知識的聯系及學生的掌握情況,在實際生活或數學領域中有哪些方面的應用,在每年中招考試中以什麼樣的題型出現等。在充分把握課時知識要點的前提下,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其次,圍繞教學目標做文章。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標尺,一般要有翔實的三維目標:知識性和數學思想目標,基本技能和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而實現這些目標的有效途徑便是教學中的有效提問。比如:在教學垂直於弦的直徑時,針對學生會利用垂徑定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一目標,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圓形水管,水面恰好經過水管的中心,用一根長ro厘米的木棒沿水管的垂直截面斜插人水中,兩...... (本文共計1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8. 怎樣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

1.提問要講究層次性.
對於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子問題,逐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規律,並解決問題.講究問題的層次性,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可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的問題.
2.問題的趣味性要強.
興趣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原動力.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所設置的問題應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教師應從教材本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相應的問題,引人入勝、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用科學的、藝術的、生動的語言促使學生積極思維.
3. 提問要適度,要科學掌握時間.
教師所提問題難度要科學適度,科學掌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哪些問題對應哪些學生,教師應心中有數.再者,要科學地掌握提問的頻率和時間,有效的提問要選擇恰當的時間.一般的,應把有效提問的時間控制在教學時間的四分之一左右.

9.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選擇有效提問論文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宋代教育學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這話是很有道理的.「須教有疑」,提問就是通過巧妙的激疑設問,使學生心中產生疑惑,引起積極的思考;而思考,是學習深入的源頭,啟迪知識的鑰匙,溝通智慧之路的橋梁.在動態生成型的課堂中,我們要不斷優化課堂提問的方法、過程、內容、途徑、角度,通過科學的課堂提問,多角度、多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加強教與學的和諧互動,充分發揮提問的有效價值,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真正激發學生的思維.所謂「有效」,就是:「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提問要明確、清晰.教師要把問題交代清楚,必要時將一些問題口語化,讓學生聽清楚教師在問什麼.設計提問時要充分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優化課堂提問首先教師要從教材中選擇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熱點構成提問序列,力求提問過程新穎別致,使學生喜聞樂答.2.提問要適時.提問該作鋪墊時就鋪墊,該作歸納時歸納,要把握最佳時機提問,使之能化解難點、深化認識,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提出相應的問題.3.提問不宜太多.一堂課如果有太多的問題,讓學生長時間地處在思考中,學生就會厭倦、懈怠、生成的質量就會明顯下降.課堂提問要有明確的出發點和針對性,問題精要恰當,避免繁雜瑣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不僅本身要經得起推敲,同時還得強調組合的最優化,就是問題與問題之間有聯系、有層次,力爭使教師設計的每一個問題組成一個有機的嚴密的整體.讓學生解答這些問題時,既理解和掌握知識,又得到嚴格的思維訓練.4.提問涉及面要廣.有些教師的課堂提問往往面向優等學生,很少叫中等生,後進的學生更加收到冷落.這樣做教師比較省力,提問也一帆風順,但是這與因材施教相違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難易適度的問題,對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對中等生可逐步「升級」,對後進生可適當「降級」,從而使全體學生都可獲取知識營養,滿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答問.5.要學會傾聽.喜歡打斷學生的老師回答的教師,表面上似乎時時在關注學生,提問學生,但教師並沒有「領會」學生,沒有領會是因為沒有很好傾聽.教師往往並不願意追究:學生為什麼會這么回答?是否應該從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回答出發,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結論?教師應該學會有效傾聽,在這種傾聽的環境中,學生的回答應該成為教師進一步追問、引導的起點和階梯,開發並轉化學生的觀點,引發更復雜的回答.這樣既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回應轉化為教學的資源,學生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而不是簡單的接受者.6.要學會有效評價.有效提問總是和有效評價緊密相連的.有效提問離不開有效評價,不要使用「好極了」或者「你真棒」等等這種程序化的、毫無意義的評價,真正有效的評價應該是真實而真誠的,做老師的應該盡力澄清、綜合處理、擴展、修改、提升或評價學生的回答.總之,在實踐中,教師要聯系實際,優化提問內容,把握提問時機,講究提問技巧,不斷提高自己提問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0. 初中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課堂提問,這也是師生間可以交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一個有效的問題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慾望,也可以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力,與此同時還可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進行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提問時需要避免一些簡單式的一問一答,應該注重在提問時的方式以及技巧。為了可以克服提問時的隨意性以及盲目性,教師有必要進行一些探索,將提問變成可以讓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培養思維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堂如何有效提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