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編制小學數學試題

如何編制小學數學試題

發布時間:2022-09-15 07:16:24

A. 小學數學練習題如何設計

小學數學進階練習

鏈接: https://pan..com/s/1ofpiy7KR1V1a4cmt3RNGjA

提取碼: vi5t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B. 用c語言編寫 小學數學考試題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timu
{
int num1;
int num2;
char fuhao;
int right;
int yu;
int yu_r;
int daan;
}std[5];

main()
{
int i,n=0,cj=0;
char fh[4]="+-*/";
system("cls");
srand((unsigned long)time(0));
for(i=0;i<5;i++)
{
std[i].num1=rand()%100;
std[i].num2=rand()%100;
std[i].fuhao=fh[rand()%4];
while((std[i].fuhao=='/')&&((std[i].num2==0)||(std[i].num2>std[i].num1)))
{
std[i].num2=rand()%100;
}
while(std[i].fuhao=='-'&&std[i].num2>std[i].num1)
{
std[i].num2=rand()%100;
}
printf("%d %c %d = ",std[i].num1,std[i].fuhao,std[i].num2);
switch(std[i].fuhao)
{
case '+':std[i].right=std[i].num1+std[i].num2;break;
case '-':std[i].right=std[i].num1-std[i].num2;break;
case '*':std[i].right=std[i].num1*std[i].num2;break;
case '/':std[i].right=std[i].num1/std[i].num2;std[i].yu=std[i].num1%std[i].num2;break;
}
if((std[i].fuhao=='/')&&(std[i].yu!=0))
scanf("%d%d",&std[i].daan,&std[i].yu_r);
else
{
std[i].yu_r=0;
scanf("%d",&std[i].daan);
}
if(std[i].daan==std[i].right&&std[i].yu==std[i].yu_r)
n++;
cj=n*10;
printf("\n當前成績:%d\n\n",cj);
}
printf("\n\n總成績:%d\n",cj);
for(i=0;i<5;i++)
{
if((std[i].fuhao=='/')&&(std[i].yu!=0))
printf("\n%d. %d %c %d = %d %d\n\t您的答案:d %d\n",i+1,std[i].num1,std[i].fuhao,std[i].num2,std[i].right,std[i].yu_r,std[i].daan,std[i].yu);
else
printf("\n%d. %d %c %d = %d\n\t您的答案:%d\n",i+1,std[i].num1,std[i].fuhao,std[i].num2,std[i].right,std[i].daan);
}
getch();
}

C. 編制小學數學填空題應遵循哪些原則

; 1.小標題要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標題新穎,具有鼓動性,不斷地變化說法,往往是完成填空的關鍵。我們設計的填空題的小標題通常呈現的是「填空」兩個枯燥而呆板的字,沒有新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影響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如果用鼓勵性、故事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就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解題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2.填空題中可以配有恰當的圖片,激發學生解題的興趣

在解決問題的練習題中經常配有圖片,而填空題幾乎忽略了配圖。如果在填空題里適當配上學生喜歡的圖片,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填空題變為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有助於學生分析理解題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我是快樂的郵遞員一題。

我(小兔)送信的路線:先往( )走( )米到小鳥家,再往( )走( )米到天鵝家,再往( )走( )米到小羊家,再往( )走( )米到小猴家,再往( )走( )米烏龜家,最後往( )走( )米回到出發的地點,光榮地完成了任務。

3.富有故事情節的填空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簡短的故事情節,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故事,能使學生了解、熟悉自己身邊的事和物,並通過故事感染,運用數學知識來處理解決實際問題,讓枯燥的數學填空題還原數學知識的趣味性、現實性、生活性,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D. 怎麼樣製作小學數學試卷,尤其是密封線、裝訂線等,求詳細製作方法!

用Word(或其它編輯軟體)直接輸入即可,按需要調整設置字體、字型大小、行距等格式。下面就是直接用Word編輯的試卷示意的截圖。

E. 如何有效設計小學數學作業

有效設計小學數學作業的方法:

一、趣味性原則,調節學習的心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在練習中,結合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習題,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有助於提高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如:學完扇形統計圖後,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讓學生以自家的收入為總數,算一算家裡的各部分支出所佔的百分比,並用學過的統計圖來表示。布置這樣的練習,學生興致很高,既復習了所學的知識,又將所學知識用於生活中。

二、層次性原則,體現個別差異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作業設計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既要關注特困生和中等生,同時又要關注優秀的學生,讓特困生吃得飽,讓優生吃得好,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練習,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如:在「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新課練習中,可分解成四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讓學生依據倒數的意義去求整數、分數的倒數;第二層次,思考1和0的倒數。第三層次,求小數的倒數。第四個層次,是由學生自己報出數據,然後再請其他同學用口答來求出這個數的倒數。這樣學生覺得有趣,課堂氣氛也活躍。

三、分類性原則,體現練習的有效性。

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循漸進的。所以層次合理、形式多樣的練習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效地設計練習,改變傳統的練習觀,確立效率意識,從現狀出發,從「有效」入手,使學生學得既扎實又輕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效應」。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教學內容不同、目的不同、課型不同,練習設計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5)如何編制小學數學試題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練習課的練習設計重技巧。

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目的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解、應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1)鞏固練習。這一練習的目的是鞏固和加強新知,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如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後可以補充以下練習:3÷8=1.35÷15=0.49÷7=25.5÷3=7.2÷36=?設計這樣的鞏固練習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小數除以整數的應用,重點突出被除數不夠商1,同時在被除數上添上小數點並用0補足。

(2)變式練習。這種練習是指在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變換呈現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質屬性,同時也防止學生形成消極的「思維定勢」,養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變式練習的設計可以是變換表達形式,變換敘述方式,變換圖形位置。

(3)綜合性練習。這種練習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新舊知識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體現整體性,便於學生對照比較;也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組合在一題之中,便於學生看到相關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學習梯形的面積後,安排一組組合圖形。讓學生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F. 求小學數學編題要求

編題基本要求
2010-12-06

1、題目的基本特徵:診斷功能、針對數理出題、促進概念的理解、強調視空間表徵、結合具體情境。
2、知識點標題簡練、概括,要使學生形成明確的知識結構。
3、按末級知識點編題。
4、題型:包括單選、填空,以單選為主,填空其次。
5、題目內容
(1)內容要求
①. 多提煉概念、規則,針對「數理」出題。
「數理」:簡練、概括、明確考查具體內容。
例 在計算「1.36+0.7」時,列豎式的時候,兩個小數的小數點要對齊。那麼,此題「數理」可以總結為:加法運算中的小數點對齊法則
②. 解析中點名「數理」:解析中明確說明此題用到的數理,並結合題目進行「數理」的具體闡釋,即講清楚這類題目為什麼這么做。
例 計算「1.36×0.7」,結果的小數位是兩個因數小數位相加的和。那麼,此題「數理」可以總結為:積的小數位等於因數小數位的個數相加
③. 趣味性「既可以創設與日常生活非常貼切的情景,也可以創設擬人化、童話化的情景;題目中的人物可以是現實中的,也可以是動畫片、童話中的;也可以使用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展現題目內容。
④. 與現實聯系,題目結合具體情境。
例 百分率在生活中的應用:產品合格率、葯物的含量等。
(2)注意事項
①. 如果不以計算能力為考查目標,題目中的數字要簡單,便於學生計算。
不合適題目舉例:一種電線,1米重1.08千克,90.5米這樣的電線重( )千克?
理由:計算過於復雜,可以把1.08改為0.8。
②. 題目類型設置要恰當,保證答案具有唯一性。
不合適題目舉例:紅領巾公園的門票每張5.5元,學校組織97名學生去公園遊玩,帶600元錢夠嗎?( )
用填空題不合適。理由:可回答:夠/不夠、可以/不可以等,無法確定標准答案。
③. 知識點有交叉時,可以在問題中註明多個知識點。如果是平行的知識點(即都很重要),可以註明多個知識點;如果一個是當前學習的,另外的是前一冊的知識點,則以當前的知識點為主要考查對象。
(3)編題數量
先確定每一個末級知識點下面的所有的數理,每個數理在每個認知水平下面一般有2-5題左右,具體表現為:記憶2-5題,理解5-10題,應用2-5題,綜合2-5題,思考:不一定,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6、題目難度:以掌握情況為目標,重要題目的難度不做嚴格要求(0%-100%皆可)。
7、題目答案:保證唯一性(有明確的標准答案)、准確性。
8、題目認知水平:分記憶、理解、應用、綜合、思考五個認知水平,詳細請見附錄一。
9、題目分值:根據知識點重要程度和題目難度估計。
10、題目時間:根據題型、題目難度和知識點重要程度估計。
11、題目分析:包括考查「數理」和「解題思路」兩部分。
12、試題來源:名校、名師、易錯題、重點題為主。

附錄一、題目認知水平(參照: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法)
1、 記憶:最基礎的認知能力層次,主要考查學生對「數理」(數、式的運演算法則、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推理思路及證明程序、解題方法等)的記憶情況(是否已經記牢?能否進行識別?鑒別?)。
例1:0.28×0.34的豎式算式 正確么? 單選
分析:考查對「因數小數位的個數相加」的記憶情況。本題中積的小數位數錯誤。被乘數和乘數一共有四位小數,而積卻只有三位數,像這樣,積的位數不夠,就要在左邊用0補足,再點上小數點。不足幾位就補足幾個0。所以0.28×0.34的豎式算式的正確寫法應該是
例2:0.74×5的豎式結果是( ) 單選
A: B: C: D:
分析:考查對「因數小數位的個數相加」和「豎式計算去「0」法則」的記憶情況。小數乘整數,先按照整數乘整數來計算,再看因數中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數出幾位小數,點上小數點。此外,小數部分末位的「0」要劃去。74×5=370,因數中共有2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數出2位,點上小數點,得到3.7。所以答案選B。
例3:解方程:x÷8+4=10,x=( )?下面解方程的過程 正確么? 單選
分析:考查對「解方程的步驟和運算順序」的記憶情況。式中「x÷8+4」的含義是「x除以8的商再加上4」,而不是「x除以8與4的和」。正確解答是 。

2、 理解:是認知能力的核心,側重於對「數理」的理解能力的考查(學生能否解釋?轉換?推斷?對比?討論?鑒別?),強調知識遷移(近遷移為主)的重要性。
此部分多設置一些題目,突出「數理」理解的重要性。
例1:兩個小數相乘,積一定比1小。這句話正確么? 單選
分析:考查對「純小數」和「混小數」乘法的理解情況。兩個純小數相乘,積小於1,例如:0.1×0.2=0.02;而混小數乘純小數也可能等於或小於1,例如:1.25×0.8=1;混小數乘以混小數,可能大於1,例如:1.2×1.5=1.8。
例2:在一個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0除外)擴大到原來的10倍,另一個因數(0除外)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則積擴大到原來的( )倍。 單選
分析:考查對「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的理解情況。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也擴大10倍,那麼積就擴大10×10=100倍。
例3:分數:把一個西瓜平均切成8塊,爸爸吃5塊,小明吃3塊,他們各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單選
A:爸爸吃了這個西瓜的 塊,小明吃了這個西瓜的 塊。
B:爸爸吃了這個西瓜的 ,小明吃了這個西瓜的 。
分析:考查對「分數單位」的理解情況。 塊與 , 塊與 是不一樣的。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了5塊,是吃了這個西瓜(單位「1」)的 。而說「 塊」,則成了把每一塊當做單位「1」,這樣,「 塊」變成了「每一塊」的 ,「 塊」也成了「每一塊」的 。

3、應用:是數學學習的根本目的,考查用「數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在新的具體情境下的考查。主要是對單個知識點的應用(簡單應用)。
例1:小明從家走到學校有1.5千米,他每天往返兩次,他一天要走( )米 單選
A.1.5 B.3 C.4.5 D.6
分析:考查用「小數乘整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題意得出,小美上一天學從家到學校要往返兩次,總共走4次,所以小美每天上學要走2.7×4=10.8(千米)。
例2:陰天了,王明在窗口看到遠處有閃電,5秒鍾後聽到了雷聲,閃電的地方離王明有( )千米(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填空
分析:考查用「小數乘整數」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根據「速度×時間=距離」得出,閃電離王明的距離有0.34×5=1.7(千米),1.7千米等於1700米。

4、綜合:指將知識各部分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整體,考查多個「數理」的綜合掌握、綜合理解和綜合應用等能力,強調遠遷移的能力。
例1:下列算式中,與40.8÷2的結果不同的是( ) 單選
A:40.8×0.5 B:0.408×50 C:408÷20 D:40.8×5 E:4.08×5
分析:考查對「小數四則運算」的綜合掌握情況。40.8÷2=20.4。一個數(0除外)乘小數,先轉化成整數乘整數,再看因數中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408×5=2040,於是得出:40.8×0.5=20.4,0.408×50=20.4,40.8×5=204,4.08×5=20.4,所以答案選D。
例2:有一箱雞蛋,連箱共重20.5千克,拿出一半後,連箱共重10.5千克,雞蛋重( )千克?箱重( )千克? 單選
分析:考查用「乘減」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箱雞蛋拿出一半後,剩下的10.5千克的是一個箱和一半雞蛋的質量和,又知一個箱和所有雞蛋共重20.5千克,20.5比10.5多的正好是一半雞蛋的質量,再乘2可求出雞蛋的總質量,即雞蛋共重(20.5-10.5)×2=20(千克)。再用20.5減去雞蛋的總質量就是箱重了,即20.5-20=0.5(千克)。

5、思考:側重於考查對「數理」(數學學習中的規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差異、好的解題策略等)的思考、歸納、概括的能力。鼓勵學生探尋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體現。
增加一些難題,比如奧數上面的題目。
例1:題目: 根據圖a和圖b,可以判斷圖c中的天平( )端下沉。(填「左」或者「右」) 填空
分析:考查對「方程等式的性質」的思考能力。由圖a知道,5個圓形的重量<2個正方形的重量,兩邊同時除以5,5個圓形的重量÷5<2個正方形的重量÷5,就得一個圓的重量<0.4個正方形的重量。由圖b知道,2個三角形的重量=1個正方形的重量,兩邊同時除以2,就得1個三角形的重量=0.5個正方形的重量。所以得到1個三角形的重量>0.4個正方形的重量>1個圓的重量。所以右端下沉。
例2: , ,那麼a÷b=( ) 單選
A:2.4 B:24 C:0.24
分析:考查對「加法和乘法間的關系」的思考能力。若干個相同的數相加,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100個0.003的和可以表示為0.003×100=0.3,再乘以3000等於0.3×3000=900。

附錄二、編題格式
1、單選題
0# 編號:-1
1#題目:這幅長方形畫 的長是3.5分米,寬是4.2分米,給這幅畫做一個畫框,至少需要( )長的木條?如果在畫上面鑲一塊玻璃,需要( )大的玻璃?
2# A:15.2分米,14.7平方分米
2# B:7.7分米,15.4平方分米
2# C:15.4分米,14.7平方分米
2# D:7.7分米,14.7平方分米
3# 題型:單選
4# 難度:100
5# 答案:C
6# 認知:綜合
7# 分值:10
8# 時間:3
9# 知識點:1.2. 小數乘小數
10# 分析:考查對「用小數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的應用能力。畫框是一個長方形,已知長方形的長和寬,根據周長的公式是(長+寬)×2,得出做畫框需要的木條長度為(3.5+4.2)×2=15.4(分米)。根據面積=長×寬,得出需要的玻璃面積為3.5×4.2=14.7(平方分米)。
11# 來源:新課標同步單元練習(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改編

G. 如何命制一份好的小學數學試卷

命制小學數學試卷應做好哪些工作

縣實驗小學 岳福蘭

在新課程理念下,怎樣命制一份能適應我市城鄉學生的數學試卷?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詳細的命題計劃。

命題計劃做好試卷命題的首要環節,對於命題的科學性,提高數學考試的信度和效度有很大影響。它包括:

1、試卷編制的原則要求。具體說明考試的目標和內容範圍、考試的方法和試題的類型等。

2、編制雙向細目表。表中要寫清試題分布的規定,各部分考試內容的數量和評分標准。雙向細目表的編製程序有:

第一:列出教學目標清單。命題人一定要仔細研讀《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教學目標。了解本次檢測范圍中的教學目標是什麼,各個知識點的重點是什麼,難點在哪裡,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哪些是只需學生了解的.老師首先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列出教學內容要點。內容要點包含的細節數的多少是由命題教師主觀確定的,但必須足夠詳細,做到對每一部分內容都充分取樣,知識覆蓋面廣。

第三、填寫細目表。准備一個含有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分數分布的表格,每出一個知識點就畫上相關的數據。

二、確定合理的試題「四度」。

1、信度。指多次考試的結果一致性,是反映考試結果免受誤差影響的程度。

2、效度。是反映考試實現其既定目標的成功程度,是衡量考試有效性的指標。

3、難度。是衡量考試難易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全體學生該題的平均分除以該題滿分分數。理想的難度一般在0.3——0.8之間。難度要遞增排序。簡單的題型放在前面,比較復雜的試題放在後面,填空、選擇、判斷、計算的類型放在前,應用題、開放題、拓展題放在後。

4、區分度。是表示試題區分能力大小的指標。試題的區分度D=成績最高的27%學生的得分率—成績最低的27%學生的得分率來計算。D>0.40的試題最好。D<0.20的試題要淘汰。

三、把握命題的基本原則。

1、基礎性和差異性原則。

基礎性是中小學教育最重要的最本質的屬性。小學數學知識領域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數與計算、量與計量、百分數、比和比例、應用題、代數初步知識、幾何初步知識、統計初步知識八大部分,囊括了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核心部分。命題時要著眼基本要求,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命題做到簡而不略,

實中有活,避免機械訓練,不出難題、偏題、怪題,把枯燥的基礎知識學習賦予鮮活的人文情感。

由於學生的認知程度不同,命題時既要達到《課標》和《教材》的雙基要求,找准大多數學生能達到的合格水平,同時又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可以從同一組習題中讓學生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練習,或者在試卷上設臵附加題,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數學教學改革新的理念。數學教學必須因材施教,既要關注後進生和中等生,又要關注優秀生,滿足差異發展,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不同層面的學生數學能力都得到展示。我市的單元試卷都用智力沖浪等形式來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

2、全面性原則。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考慮,該原則應包含三個方面內容即:基礎知識考察、能力考察和學習習慣考察。命題中對於基礎知識的考察是必然的。而能力的考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導向,也是今後教學的指揮棒,這里需要明確是,考察能力不等於出難題,能力題應該是活而不難,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學習習慣的培養,是當前的薄弱環節,如學生的書寫是否規范、卷面是否干凈、整潔,以及草稿的使用習慣、驗算習慣等,今後要在命題中體現出來。

3、科學性原則。命題科學、准確,無知識性錯誤。表述簡煉、專業,突出學科特點。答案准確、無異義。拿不準有爭議的命題,寧可不出。要和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基礎相適應。要清楚地說明每一道試題的解答要求,使所有學生都能理解完成試題內容。避免出現含糊、深奧的詞語,復雜的句式,如果難以避免,也要加以解釋說明。增強信息呈現的清晰性。

4、導向性原則。傳統的數學習題為了鞏固數學知識,往往在某一現實問題的原型上經過高度加工而成,因而拉大了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學生沒這方面的經驗,對這樣的問題感到枯燥乏味。我們設計習題時不能局限於書本,要在學生的身邊找,甚至讓學生自己找,將一些現實的題材改編成有新意的試題。通過命題這根指揮棒要把數學教學引到重視雙基、培養興趣、培養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上來,特別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命題,促使學生愛數學、喜歡數學、渴望學數學。

5、發展性原則。發展性評價考試改革中的命題應該著眼學生的發展。命題要能喚起學生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給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著眼學生的發展和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建構一個開放的命題考試系統。

A、關注學生思維的開放性。
傳統的試題,比較偏重考察記憶知識的再現,思維含量少,忽視了對教學方法、過程的檢測,運用這樣的試題考察的頻率越高,學生的能力越低。而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自覺發現新知、發現規律的能力。
試卷的命題應多角度地讓學生去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體現不同學生不同的解答方式。這種命題理念也正是新課程所需要的。

例1:用「2、3、6、4」四個數,添上加、減、乘、除號後可以得到什麼數?(二年級上冊)

分析:這是一道比較開放的計算題,是學生學習完表內除法後的一道單元試題。學生可以有多種思考角度:可以是①6÷2=3 3+3=6 6×4=24;②6×4=24
3-2=1 24×1=24;③3×6=18 18+2=20 20+4=24;④6+4=10 10-2=8 8×3=24;⑤3×4=12 2×6=12
12+12=24,學生想出了5種方法,既保持鞏固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基本知識,又使學生在思維上得到很好的提升,為學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例2:(1)請你求出圖中三角形的面積。(2)你能畫一些與圖中三角形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請你試一試。(五年級上冊)

分析:第一小題求出圖中三角形的面積,大部分學生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都會計算,答案也是唯一的,但第二小題比較開放,關注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學生要畫與圖示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必須先計算原圖形的面積,然後根據底×高=12,再進行畫圖,這個條件是統一的標准,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學生可以畫出三個、四個,甚至十個、二十個,目的考查學生的空間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它給了學生思維上的開放性,讓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種方案,也可以多種,有些學生不拘泥於一種方法,喜歡嘗試著用各種方法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思維上提升發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習動力。

B、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知識不僅要包括數學的一些現成結果,還包括這些結果的形成過程,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初步理解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數學概念是怎樣形成的,一個數學結論是怎樣獲得和應用的,要在一個充滿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從中感受數學發現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因此,我們的試卷命題要充分體現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

例3:二年級上冊:根據「二六十二」這句口訣你能列乘法算式嗎?會用圖來畫一畫,表示它的含義嗎?

分析:這道試題試圖通過口訣、算式、圖形三者的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的來歷,以及口訣所表示的含義,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二六十二」代表2×6=12,而且能用圖來畫一畫,表示其中的含義,這樣的試卷命題不僅教給學生數學知識,同時也揭示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對學生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C、突出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

試卷命題在注重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還應突出體現試卷命題的發展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由於學生的認知起點不同,思維發展也不一致,對於一些思維層次比較高的學生來說,應給他們提供一些深層次思考的問題,鼓勵他們向知識更深、更廣處發展。為孩子們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

例4: 「我用積木搭了個長方體,一共用了多少塊積木呢?看看我的不同解法吧!」旁邊一幅積木圖長是3,寬2,高

4.同時呈現了三種不同的解法:①3×2×4或3×4×2
②(2×3)×4或2×(3×4)③6×3+6×1或6×(3+1)。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麼啟發?還能想到什麼方法?

分析:學生在求積木塊數的過程中,不僅探究了不同的解題策略,而且通過直觀的圖形來理解乘法的結合律、交換律、分配律的意義。當然,這些習題有時憑個人的想像是很難編制,我們在平時要多翻閱相關的教學雜志,積累典型素材,爭取在每張試卷中有一二道較能體現學生探究過程的經典題型。

D、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考察。

為什麼學生在考試中明明會做的習題也要失分呢?除了因計算粗心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在看題時走馬觀花。當教師要求學生多讀一遍時,學生卻恍然大悟。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一定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新教材在問題的呈現過程中是豐富多彩的。在命題過程中,也要採用新的呈現方式,提供給學生有一定價值的問題情境,從而挖掘知識中的潛在因素,引導學生學會選擇信息、處理信息、整合信息。

例5:孫老師要用100元買一些文具作為年級運動會的獎品.他先花22.8元買了4本相冊,並准備用剩下的錢買了一些鋼筆,每枝鋼筆2.6元.孫老師還可以買幾枝鋼筆?

分析:這道試題的目的就是考查學生能否根據問題情境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試題呈現的情境含有多餘信息,一些學生已經形成思維定勢,往往認為提供的信息不多不少,個個有用,但是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有些信息是多餘的,

如試題五「4本相冊」就是一個多餘信息,大部分學生都用22.8×4,結果違背題意。

E、要加強動手操作,體現實踐性。

喜歡實踐是兒童的天性,命題時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的機會。

例6:07年春四年級單元試卷「位臵與方向」有道課處拓展題:請你根據我市的紅色旅遊景點設計一個「紅色之旅」,畫出一幅示意圖,並描述各個景點的位臵,再設計一個參觀路線,說說怎麼走。要是現在畫不出來,你可以在課後調查各個景點名稱,了解它的實際距離。並加以激勵「你要是能去調查設計,我獎你一顆智多星。」

分析:這道實踐題既引導了了學生參加課外調查,弄清參觀路線,並畫出示意圖,又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位臵與方向」這一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了「知我家鄉,愛我瑞金」的德育教育。

6、人文性原則。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命題應體現對學生的關愛、鼓勵,通過人文關懷,讓學生增強自信、感受命題的親和力,勇於迎接挑戰。徹底改變以往命題過於嚴肅、生硬、呆板的面孔,逐漸消除學生對考試的恐懼心理。

四、科學合理的編排試卷。
1、要合理安排分值。此次試卷卷面總分為96分,書寫4分,合計100分。數學基礎知識約佔65%,綜合能力的檢測約佔25%,拓展題約佔10%。

2、了解常見題型的適用范圍。一般來說,填空題對於檢測簡單的學習結果(如具體的數學知識、數學概念、數學規律)、數字或符號表示的數學技能效果會更好;判斷題常用來考查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等的理解與辨析能力、對數學觀點和事實的區分能力、數學因果關系的認識能力簡單的推理能力;選擇題適用於考察學生對概念細致差別的辨別能力、判斷力、推理能力及運用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題則用來評價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水平,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認真對稿,科學排版。每道試題都要有一個合理大方的解答區域。每一種類型的試題的編號都要保持連續,一道試題不要排在不同的版面上,以免學生造成閱讀上的困難。當試卷出好後,命題人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認真做答案,避免因缺少條件無法解答等科學性錯誤。低年級的試卷版面設計要活潑生動,體現童心童趣,信息的呈現方式要靈活多樣,小動物、童話故事中的卡通形象均可使用。中年級的也要圖文並茂,情趣並重。高年級則以文字轉述和圖表呈現為主,適當穿插圖案。但也要避免過於花哨,干擾學生的認知過程。

總之,試卷命題要體現數學學科的特點,注重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應用,努力創造探索思考的機會與空間。同時注重考查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在命題的創新上要有所作為,既利用各種傳統題型,又適當採用新穎的題型,使三維目標更多融入試卷之中,使小學數學命題能充分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H. 小學數學如何改編試題

小學教學。編輯試題的話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大綱然後的話抽重點的一些試題作為一個編寫的要點。
搶首贊
分享評論

孩子特別逆反怎麼辦孩子不學習,家長很著急,一下解決
值得一看的deec相關信息推薦
孩子特別逆反怎麼辦導師深度解析孩子問題,句句戳心,怎麼說,怎麼做都有指導孩子特別逆反怎麼辦只用了5天,孩子就主動回到學校了,點擊免費咨詢
湖北襄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孩子叛逆怎麼辦_家長必看_解決孩子叛逆問題
值得一看的叛逆相關信息推薦
孩子叛逆叛逆怎麼辦,叛逆會對學習有非常大的危害,解決孩子叛逆成為極大難題;/博士/老師,為您解決孩子叛逆問題,孩子叛逆叛逆怎麼辦,1對1文化輔導;
北京聚慧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小學數學如何改編...
專家1對1在線解答疑惑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斗羅大陸》吃下仙草後對誰最有利?
以下就是我對「《斗羅大陸》吃下仙草後對誰最有利?」的看法:1、大師這一次,史萊克七怪不是唯一吃仙草的

I. 一道數學題是怎麼編出來的

如何進行數學試題的改編和原創

試題改編的一般方法

試題改編是對原有試題進行改造,
使之從形式上、
考查功能上發生改變而成為新題。

編試題的具體方法有:設置新的問題情境、不同題型之間的轉換、
重新整合、轉變考查目標
等。

1
、設置新的問題情境

一道常規的純粹數學問題,
當把它放置在一個新的問題情境中時,
由於知識載體發生了
改變,這道試題就變為一道新題,這可以反映出數學知識應用的靈活性。

2


不同題型之間的轉換

在高考數學試卷中,
出現了較多的通過改造題型來獲取新試題的形式。
例如:
許多壓軸
解答題的命題材料很好,從考查內容和考查功能上來看往往是很經典的試題,但由於第二、
三問的難度過大,
所以常常會使考生因感到畏懼而放棄解答該題。
其實,
第一問可能非常簡
單,也很容易上手,此時,就將第一問壓縮、升華或從其它角度設問,再輔以選項的巧妙設
計,
從而將第一問變為一道新穎的選擇題或填空題。
當然,
也可通過深入發掘內涵或擴充運
用范圍的方式,把經典的選擇題、填空題改造成解答題的形式。

①解答題改編為選擇題或填空題

改編模式

保持原型的考查內容不變,
將問題的設問形式加以改造,
同時添加適當的問
題情境,省去對具體解題過程的考查,而構造出的新問題。

②解答題各種呈現方式的轉變

改編模式:
保持原型的考查內容不變,
對問題的結構、
問題的設問形式、
問題的表述方
式等加以改造,可以構造出一系列的新問題。

3
、不同內容、不同素材之間的重組整合

單純考查代數內容(或者幾何內容、
或者概率統計)單一知識點的試題,往往只佔高考
試卷的較小部分的分值,
高考試題命制教師更多地考慮的是,
如何在同一學習領域
(如代數、
幾何或概率統計)
知識點的交匯處命制試題,
或者在不同學習領域知識點的融合處設計問題,
或者把各種題型組合起來命制試題。
重組整合的常見方法是根據考查目標、
考查內容確定命
題材料的重組方式,然後設問。

①考查內容形式的整合

改編模式:
在保留原題內核不變的前提下,
考慮添加一定的特殊符號或文字信息、
圖表
信息或圖形信息,或者新的定義,然後以新的表達方式呈現出來。其改編的一般模式如下:
一般的問題載體;添加新的定義或採取新的表述方式。

②考查方式和技能的重組

③不同知識點的重新組合

改編模式

將彼此聯系緊密的一些知識點,
藉助一定的素材,串聯或並聯起來,
可以構
造出一系列的問題。

④各種題型的自然融合

改編模式
:原型中本來也包含了多種題型(如作圖題、計算題等)
,將原來的題面以不
同的形式呈現或將原來的條件重新組合,就可以構造出一系列的問題。

4
、轉變考查目標

一道常規的數學問題,當把它的條件的一部分、或結論的一部分轉換一種表述方式時,
考查的側重點就可能發生較大的改變。
例如,
可以把對某一概念的側重於文字表達能力的考查為圖形轉換能力或計算能力,
常見的轉變考查目標的命題方法有如下幾種形式:
單純的運
算技能考查轉化為應用能力考查;
單純的推理能力考查轉化為歸納探求能力考查,
單純的數
或形的知識內容的考查轉化為數形結合能力的考查等。

J. 如何科學編制試卷

作為老師,當然要學會如何編制試卷,並且要編制出一份高質量的試卷,這是需要學習的。下面,我就我目前淺陋的知識來談談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如何編制一份高質量的試卷,如有什麼不足之處,望指點。 首先,要明確我們要編制一份什麼樣的試卷,編制這份試卷的目的是什麼。試卷是用來給學生考試用的,考試的目的不同,試卷編制的結構和試題的難度就不同。政治試卷有平常檢測用的和期末期中考試用的。平常的檢測主要是診斷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通常所見的是單元測驗;期中、期末試卷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水平,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的目的是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也為高中階段的招生提供依據。不同試卷目的側重不同,命題就會不同。 其次,明確了試卷的類型後,就要確定考查內容的范圍。平常的測驗重點考查的是目前所學的內容,順帶加點以前學的內容,一個知識點可以重復檢測;而期中期末考試涉及的內容則比較廣,考查的知識點很廣,很少重復檢測一個知識點。 再次,在正式編制試卷前,要設計好以下內容:1、試卷題目的類型;2、該題目所考查的主要內容和所佔分數;3、該題目所考查的主要能力;4、該題目的預估難度;5、該題目的來源(如自編;根據教材ⅹ頁ⅹ題改編;借鑒ⅹ資料ⅹ頁ⅹ題等);6、其他認為需要反映的內容(如有價值的分項統計數字等)。以上的涉及專業術語稱之為多項細目表。設計完了多詳細目標之後,要撰寫試卷設計說明:試卷設計說明主要是說明設計意圖、特點和有關依據,可以結合試卷多項細目表中的統計數字進行說明,同時也可以結合題目的內容具體說明。另外,就是擬定具體試題了。根據設計好的多項細目表及設計說明,按事先規定的考查知識內容、能力要求層次,結合教材、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具體題型,選擇新近的背景材料,進行具體試題的擬定和編制。在擬定具體試題中,還要注意各類題型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水平。一般政治試卷主要包括主觀試題和客觀試題兩大部分,主要是選擇題和綜合題。總的來說,政治試卷的編制要符合以下的要求:第一,內容的科學性和趣味性。試題的科學性有眾多方面的要求。僅就試題而言,既要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要有一定的難度和區分度;既要考慮試題的條件和結論,又要考慮試題的解答基礎和方法。例如,選擇題的編制要求文字敘述准確、規范;「限定詞」的使用要謹慎;錯誤選項的似真性要強,不能有提示正確選項的情況出現;各選項在形式上應協調一致,在次序上應作合理安排;答案要科學,要不容爭議。否則,就難以達到有效訓練的目的。這一個要求包括學科上的科學性,指知識、理論觀點的准確性;教育上的合理性,指試卷難度上的要求適中。第二,目的的准確性和實效性。第三,問題的典型性和多樣性。 題目要有一定的重要性和普遍意義,與當前的政治理論相符合。偏題、怪題、冷題是要避免。第四,難度的恰當性和系統性。 又稱試題的階梯性,即試題多樣性,形成一個從易到難的恰當的「梯度」。第五,試題的創造性和量力性。第六,項目的獨立性。 試題之間,同一試題內部都要避免互相交叉、暗示、重疊,注意情景材料中不能出現答案。第七,表述的簡明性。 試題的行文,材料要簡明扼要。整張試卷的字數不要超過4000字,漫畫、插圖要簡潔、明了,明白易懂;特別注意選擇題的選項不能含糊,文字要簡明。第八,賦分的合理性。 每一體內部的賦分標准不一。在制定標准時,要充分估計學生的水平、考試性質,注意賦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第九,方式的經濟性。 一個試題要從命題的技巧中注意防止大而空,大而不當,應小中見大。就一張試卷而言,題型和題量不應該太多,文字閱讀、學生答題量均應該加以考慮,評分標準是答題要點,而非答題本身;同時,要點也不是答題的全部要點,而且要點應簡明扼要。在試題設計好之後按先易後難的順序組合成一份完整試卷。其步驟是:第一步,合並歸類,按試題的形式分成若干類,使相同類型的試題能排放在一起。一般分為選擇題和綜合題。第二步,編排順序。確定順序的原則是先易後難,先簡單後復雜。一般來說主觀試題在前面,客觀試題在後面。第三步,確定題量。考試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編制試卷時要考慮題目量是否能使大多數考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試題。 最後,檢查和修改試卷。在試卷編制完之後,需對試題進行試答,進一步檢查編制的試卷有無問題。還需要檢查的是整個試卷的試題難中易比例。檢查試卷的整體結構和質量。 試卷編制完成了,就要給學生做。一個優秀負責的教師,編制了一張試卷後,就要在學生測試完了之後對試卷及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析,從中得出這份試卷的優點和缺點,不斷積累經驗,為下次編制出更好的試卷做准備。另一方面,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對時政的關注是必不可少的,對國內外的熱點時事、熱點問題要清楚,因為現在政治試卷的編制是少不了時事的。並且,關注熱點時事的時候也是在獲取命題的材料、積累命題的材料。以新材料展開命題,往往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偶爾獲得一個好材料,靈感突現,

閱讀全文

與如何編制小學數學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4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2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7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