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學試題的編制應把握好哪四個度
確定合理的試題「四度」。
1、信度。指多次考試的結果一致性,是反映考試結果免受誤差影響的程度。
2、效度。是反映考試實現其既定目標的成功程度,是衡量考試有效性的指標。
3、難度。是衡量考試難易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全體學生該題的平均分除以該題滿分分數。理想的難度一般在0.3——0.8之間。難度要遞增排序。簡單的題型放在前面,比較復雜的試題放在後面,填空、選擇、判斷、計算的類型放在前,應用題、開放題、拓展題放在後。
4、區分度。是表示試題區分能力大小的指標。試題的區分度D=成績最高的27%學生的得分率—成績最低的27%學生的得分率來計算。D>0.40的試題最好。D<0.20的試題要淘汰。
❷ 小學數學試卷命題應注意些什麼
一、 題目要簡潔明了
試題是老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以來學習成果的一種考察載體,因此我們在出題時,考察的目標一定要明確。題目的表述要簡潔明了。我們在出題時應該選擇適合學生年齡段的閱讀水平,便於他們理解,不要使用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詞語,避免因閱讀困難給學生的解題造成困難;題目中的情境應該是當地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場景,盡量少用或不用學生難以理解的生活場景。
二、 注重題目的科學性
數學試題是知識的載體,在試題中有豐富的知識,學生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同時也吸收了題目中的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所以我們在出題時應注意題目內容的科學嚴謹性,盡量不要出現一些科學性的錯誤。
比如:五年級數學試卷中有過這樣一道題:某工地堆放的一批鋼管,形狀近似與梯形,上層有4根,最底層有10根,共9層,請問這批鋼管共有多少根?從數學的角度來說,這一道題好像沒什麼問題,可仔細一想,這題出的缺乏其科學性。鋼管的堆放,每一根應該放在下面兩根的之間,不可能在每一根的上面,這樣說來,以下每一層都應該比上一層多一根,因此也就只有7層,而不是10層。
三、 注重試題的應用性
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課程標志明確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因此我們在出題時應盡可能的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來命題,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所學的數學是有價值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❸ 編制數學試卷的有哪些基本原則
1.基本涵蓋相應時間段(單元、學期、學年......)應測試的知識點;
2.先易後難,難易適中
......
若分析試卷能得到:被試者的成績呈正態分布,
則編制的數學試卷為成功的數學試卷.
附:
❹ 編制數學試卷有哪些基本原則
知識點涵蓋全面,重點分清,所考內容一定是學生學過的,不能超綱
難易程度要有梯度,不能過簡單或過難
試卷格式正確無誤,不能出現錯題,字體正常等等
❺ 初中數學試題命制應注意哪些規范和要求
1、 精選原題
指選用某些現成的題目作為試題。這也是過程性教學評價命題中經常採用的手段。選題的重要原則是知識體系中常規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它能體現知識的重點:具有代表性。選題取材應主要來自教材和統一使用的高質量教輔。其導向是引導師生重視教材:重視讀書:注重認識過程:
強化雙基過關。
2、推陳出新
是指將已有的一些現成的「好」題經適當改造編制形成新的試題。陳題改造:一般取材應以課本的例題、習題、資料典型題、熱點問題為主:力求「問題在書外:而根在書內」:讓人感到「能在課本中找到問題的影子」。
也可選一些學生常常出現錯誤的題目以及翻譯題等。
改題的一般方法有;?換數字;注意運算量,~?變說法;注重嚴謹性,~?改形式;注意等價性,~?改換部分條件或結論;注意科學性,~?設置梯度;通過引導和點撥學生的解題思路:將難度降低:通過改變難
度使陳題「出新」,。
3、把握難度;命題中:在難易度的把握上往往很關鍵。因此:命制一份好試卷:也應在難度把握上多下功夫。
五、命卷的一些技術、技巧
8/10頁
1、試卷應具有基礎性、普及性;
整份試卷要面向全體學生:
2、「油多壞菜」的道理大家都懂;
試卷的容量要控制好;包括每個試題的文字量等等,:以體現公平性:
讓學生有充足的思考與解答時間。
3、「深加工才能增加附加值」;
試題應減少課本;或資料,上的「變式題」;注意不是改編題,
4、「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試題命制前的一些准備工作是不可少的; ?准確弄清考查的知識:是方程、函數、不等式、空間視圖等等:才能
有得放失。
5、「常見才熟悉:熟悉才可親」;
試題應注重時代性、教育性、生活化和現實化~試題的背景素材應當來源於學生的現實——學生所能夠理解、並且關心的
6、「物極必反」的道理你聽說嗎?
試題應有穩定性和繼承性:有「舊」有「新」:既有熟悉的常規題:也有少量的新活題:且在新與活上文章不宜做得太多:
7、「細節決定成敗」;
另外語言規范:敘述簡潔:流暢易懂:標點正確:字母正體、斜體使用得當:圖文正確匹配:題目不跨頁:試題按排從易到難等等
8、「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每一次命題後都要去做反饋;訪談教師與學生;
❻ 編制小學數學填空題應遵循哪些原則
; 1.小標題要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標題新穎,具有鼓動性,不斷地變化說法,往往是完成填空的關鍵。我們設計的填空題的小標題通常呈現的是「填空」兩個枯燥而呆板的字,沒有新意,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從而影響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如果用鼓勵性、故事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就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解題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2.填空題中可以配有恰當的圖片,激發學生解題的興趣
在解決問題的練習題中經常配有圖片,而填空題幾乎忽略了配圖。如果在填空題里適當配上學生喜歡的圖片,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填空題變為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有助於學生分析理解題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如我是快樂的郵遞員一題。
我(小兔)送信的路線:先往( )走( )米到小鳥家,再往( )走( )米到天鵝家,再往( )走( )米到小羊家,再往( )走( )米到小猴家,再往( )走( )米烏龜家,最後往( )走( )米回到出發的地點,光榮地完成了任務。
3.富有故事情節的填空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簡短的故事情節,富有趣味性的數學故事,能使學生了解、熟悉自己身邊的事和物,並通過故事感染,運用數學知識來處理解決實際問題,讓枯燥的數學填空題還原數學知識的趣味性、現實性、生活性,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❼ 編制選擇題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明確考試類型和考試目的
初中歷史試題從內容上可以分為課堂隨側、單元測試、期中期末測試、畢業升學考試等幾種.教師在編制試題前,首先要明確所要進行的是哪種類型的測試,不同類型的測試在測試內容、測試目的、使用題型、時間設置等方面是不同的.例如,課堂隨測考查的是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考查目的是反饋診斷當堂課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而由於每個學校每個班級學生學習水平存在的差異,因此在教學目標中知識以及能力層次要求上會存在差異.而畢業升學考試屬終結性的水平測試,其考查內容及考試目的通過《考試說明》這一綱領性文件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這就決定了單元隨側和畢業升學考試無論是在題量、題型、時間、試題難易度把握上,還是考試內容、考試目標上都會有所區別.
但是,另一方面,盡管各種題型存在上述區別,但有一點上共同的,即他們的測試目的都是考查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而教學目標確立的主要依據就是《課程標准》所規定的三維目標要求,因此,熟練掌握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是編制歷史試題的前提.
二、《考試說明》是教師編制試卷的重要依據
每年中考前,教育學院都要下發《考試說明》,其中明確規定考試性質、命題依據、命題原則、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考試范圍與考試時間、考試難度等基本內容,它是中考命題的依據,也是教師編制試題的主要依據,對教師編制試題有指導作用.如:《2009年大連市初中畢業升學學業考試說明》關於命題原則是這樣規定的:
科學性.要保證試卷內容的科學性,避免出現知識型、觀點性、技術性等錯誤;試卷語言表述規范、准確、簡潔、邏輯嚴謹.答案與評分標准科學合理,便於操作.
基礎性.嚴格按照課程標准、學生和教學實際,考查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全面性.試題要體現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全面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考查學生歷史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對歷史事件的認識、態度等.
指導性.正確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不出偏題、怪題、死記硬背的題;試題側重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注重試題的綜合性、開放性和教育性.命題要有利於引導教師改進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適切性.試題要符合教學及學生的實際,試題的難度比例適當,要有利於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題目設置要有梯度,起點適當,坡度適宜.
上述五項原則清楚地說明了編寫歷史試題在內容上和技術上的要求.其中的基礎性、全面性的原則告訴我們中考考什麼,即考查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對歷史事件的認識、態度等.而科學性、指導性和適切性原則則告訴我們如何考的問題.由此,我們也就知道編擬試題時,應該編什麼,怎樣編了.所以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深入領會並把握其精神對我們編制試題有指導意義.
三、編制雙向細目表,保證編題質量
在編制試題前,為保證編題質量,必須擬定編題計劃,編題計劃是從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面共同時考慮以決定各類試題比例的計劃,它實質上是知識、能力二維的雙向細目表.
四、明確各種題型的主要特點和編寫要求.
根據雙向細目表准備編制試題時,最後還需要學習了解各種題型的特點功能及編寫要求.初中歷史考試目前主要採用五種題型:單項選擇題、改錯題、簡答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
❽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編寫應遵循哪些原則
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注入式」、「滿堂灌」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更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然而,反思之後,我們也不難發現: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後,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良好的自學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堅強後盾。對於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有良好學習習慣。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而對於在預習中已弄懂的內容可通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看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種好些;課後復習——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然後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同時,教師應加強對書本例題的剖析和推敲,研究每個例題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提問,把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稍作變化又有什麼結果,解題中每一步運算的依據又是什麼,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求解等等,促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領會、挖掘教材編排意圖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教材是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我曾聽過一節「認識整時」的課,講課的老師從第91頁的主題圖引出了課題,接著在師生互動中認識整時,動手操作撥「整時」後教師指導正確寫整時,最後以第92頁的插圖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整節課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落實得很扎實。可講課的老師對插圖並沒有物盡其用,只是看一幅說一幅,缺少了有機的結合起來觀察與討論,難免令人感到浪費了珍貴的教學資源。實際上,教材中的插圖都是經過編寫教材的老師精挑細選,幾乎每一幅圖都不止一層意思。因此我建議授課的老師把第92頁的插圖(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學習時間的安排)以「先分後總」方式加以詮釋,即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插圖講解圖意,鞏固對整時的認識,再讓學生綜合起來看這幾幅圖談談自己的感受。盡量讓學生主動的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結合起來,體驗到數學學習是有價值的,並有意識的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滲透要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三、充分了解學生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保駕護航《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編寫導學案及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