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寫6年級學生數學考試後的反思200字
時間如流水般淌過,轉眼間考試也已結束,試卷也發下來了.望著試卷上的分數,我驚訝了.因為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數.為什麼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於是,我開始自我檢查.
我平時不上課不認真,數學竟然還到90,為此,我想出了幾個辦法.1)在做題前,時刻要記得還有個"";2)解答題時,不要急於下筆,要先在草稿紙上列出這道題的主要步驟,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做下來,不忽略每一個細節,盡量把每一道題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時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這樣就會對大多數題型熟悉,拿到試卷心中就有把握;4)適當做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讓自己不在計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這幾眯,我一定能把考試中的失誤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會盡力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我想僅靠以上幾點還是不夠的,我還就該擁有幾點科學應試技巧.於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幾點.第一點:拿到考卷後,應把考卷整體審視一遍,看一看哪些題比較容易,哪些題比較難.第二點:先從簡單的題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數全部拿過來.第三點:如果有選擇題不會,亂蒙也要寫上一個.因為如果你寫了你就有的機會,總比沒有機會好.第四點:遇到難題,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過.不要死死地盯著那道題,而忽略了別的題.第五點:考完後,認真地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把題目看錯或抄錯.
在下一次考試中,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這次考試,我得到了一個體會,考試不錯.但還要再接再厲.
很多我本來該答對的題,卻寫錯了,答案很簡單,是我太粗心了.下一次我一定要先審題再答題,這樣該答對的題我有把握回答對.
我會繼續努力的,相信我在期末會得到一個理想的成績!
Ⅱ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
同學們,在你們的數學學習中是否和我一樣,有一些不經意的發現?下面我為你帶來六年級上冊數學 日記 200字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在是地瓜收獲的季節” ,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說: “收這么多地瓜有什麼用?” ,媽媽說: “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麼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咸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 。 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 ,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說: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篇二
零看上去很單調,就是沒有,其實它非常地豐富,它隱藏了許多。在數學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麼題,你應該考慮零。
在幾何中,“0”經常被作為記號。
“0”的特殊源於在一些概念或題里,比如每個有理數都有倒數,“0”卻沒有,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0”,一個數就分為一類,這不特殊嗎?在除數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數。零作被除數,不管除以什麼數(“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們會忽視零,但它卻起著重要的責任。如,問等於幾?有些人就不能聯想到“0”。在數數時,有人就會忘掉零。如:不大於5不小於-5的整數有幾個?有人就會定有8個。其實還有0。如:有哪些數的絕對值不大於本身?那就是正數和零(也可以稱之為非負數)。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斕。在期末後開家長會,老師那裡登記的犯錯本給家長看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記著“0”,這表示我們沒有犯過錯,家長高興,我們高興。但是在卷子上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數或接近這個數的整正數,否則回家的日子就難過了。在比賽中,誰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豐富的。我認為零在題中是陷井,大家以後做題時應考慮零。零在不同的場合也能使人的情緒改變。它是美妙而又豐富的。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篇三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 分數線 ,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篇四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這幾種計算 方法 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脫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我看著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篇五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看了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還會看:
1. 六年級數學日記200字
2. 數學日記六年級200字
3. 小學生六年級數學日記大全
4. 六年級上冊數學小日記300字
Ⅲ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200字4篇
7月27日 星期日 晴
數學魔方
今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道題:一個九宮格,在裡面填上1至9,使九宮格橫、豎、斜加起來都要等於15。一開始,我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後來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遠在中間。我又用這個訣竅做了題,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來。我是這么做的:先在最中間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後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邊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最後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檢查了一遍,確定我做對了。
這道題看似挺簡單,做起來卻有些難,真有趣呀!
7月30日 星期三 晴
菱形和棱形
假期里,老師讓我們「寫話」,爸爸檢查我的「寫話」時說我的一篇「寫話」中的一個字寫錯了,不是零形,我問他是什麼形?爸爸說:「是ling形,但不是這個零。」他就去查字典。過了一會兒,他說可能是棱形,我不太相信,就到電腦上查,出來的結果是「菱形」。簡單地說,棱形和菱形的區別在於棱形是立體圖形,菱形是平面圖形。我和爸爸恍然大悟。
8月5日 星期二 多雲
學習《舉一反三》心得
上學期,數學老師讓我們買了《舉一反三》這本配合學習的書。老師讓我們每天做完作業看一會兒,我堅持每天都看,理解了許多難題。
假期里,我早上先在床上看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舉一反三》,裡面的題我有些不會做,按照上面的思路想,就覺得簡單了一些。有時候我也會創新思路,比如第22周巧填豎式(二)裡面的舉一反三1,我就跟王牌例題1上的演算法不同:題面是A、B、C分別代表三個數,讓你求出代表什麼數,豎式是ABC+ABC=478。上面的演算法比較復雜,我是直接算478/2,就簡單多了。有些題用書上的方法算也很簡單,更多的時候我用書上的方法算。
《舉一反三》是一本很好的書,它對我的數學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Ⅳ 六年級數學日記200-250字
今天下午,我在《小學生雙色課課通》上看到了這樣一道題。 一個圓錐底面半徑是8分米,高的長度與底面半徑的比3:2,這個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我沒多看分析,對著這道題便琢磨開了,咦?圓錐體的面積我沒學過怎麼計算啊。那這道題我有怎麼解呢?我嘆了口氣,准備繼續看完分析,刻我轉念又想,這個暑假過了我不久是六年級了嗎?若是連這道課課通上的題都不會做。我還算是什麼奧數班的啊?不就是名不副實了嗎?對,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來。 按照往常我在這種題面前一定是在腦子里建立一個模型,可是,對於這道題我卻格外謹慎,生怕有個閃失。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圓錐的透視效果。定睛一看,咦?這個圖形如果是平面圖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樣了嗎,那這個圓錐的立方面積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圓柱體的面積的2分之1了嗎?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來圓錐體的面積也同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圓錐體的高,和底面積不就可以求出了嗎?再回到這道題上,它的條件里告訴了你底的半徑,就等於告訴了底面積,它說高和底半徑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徑的長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徑×3÷2=高。這么說來,高就是12分米,底面積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圓錐體面積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終於被我解出來了。」我長吁了一口氣,通過這道題,我也發現了,其實數學中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就像圓錐體面積和是三角形面積一樣。其實並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計算公式,只要可以融會貫通,一樣可以解題。 可以嗎?不行修改一下 !
Ⅳ 六年級下冊百分數數學日記200字
如下:
星期天的上午,陽光明媚。我和媽媽一起到樓下的超市go shopping。
媽媽說晚上要吃火鍋,打算買一些蔬菜,丸子,粉條什麼的,晚上等爸爸回來了我們一起涮著吃。這可把我高興壞了。要知道我可是個十足的吃貨!
商場的商品琳琅滿目。我挑選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例如巧克力,牛奶……而媽媽則買了些排骨,生菜,土豆粉和火鍋底料等。等結賬了,收銀員一掃碼說總共108塊7。媽媽從兜里掏出了一個卡片交給她,她說會員95折,收你103.3元。
我們提著東西出了這家超市。不遠處,只見對面超市有一個服務員在大喊:搞活動了,100%的原裝果汁520毫升只要6元啦!走過路過的朋友都來嘗一嘗,看一看啦!咦,那不是我最喜歡喝的果汁嗎?我拉著媽媽跑過去。售貨員給我們倒了一小杯讓我嘗。
我呷了一小口,阿,真好喝,和平常的果汁不大一樣。「叔叔,為什麼這個果汁和別的果汁不一樣呢?」我好奇地問。「哦,這才是用鮮果扎的果汁,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100%原汁。」100%?!數學書上我也見過,沒想到百分數在生活中這么常見。
這時候,媽媽走過來對我說:「你不是正在學百分數嗎,你來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我說:「百分數就是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也就是說這瓶果汁里原汁佔了百分之百,沒有添加別的成分。」
「對,對,小朋友,真聰明,原價是8元,今天我們搞活動,75折,才買6元,而且一箱二十包,買一箱我們再送你一大瓶可樂。相當於給你優惠30%了。」叔叔笑著對我們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央求著媽媽買了一件。
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有些不對,一瓶可樂5塊錢,一箱果汁120。按原價是20x8=160,再加上5等於165。
用165x70%=115.5。售貨員說相當於優惠30%。豈不是多收了我們4.5元嗎?「不行我要回去找他去。」媽媽說:「算了吧,反正我們又不吃虧,何必較那個汁呢。」說著我們高高興興的往家走。
今天我算是真正體會到的百分數的意義。看來百分數無處不在,生活才是百分數真正的舞台。
Ⅵ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學日記200字(人教版)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Ⅶ 六年級數學學習計劃怎麼寫(200字以上)
1、目標
列計劃的目的無非是通過白紙黑字,使得自己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能夠進行監督和檢查。高一,高二學年,應把重點放在課本上、課堂內。因為高考雖強調淡化課本的考查,其實處處有課本的影子。「課內知識課外考」的測試方式,就要求我們把課內知識學扎實,否則無法完滿地解答課外考題。當然,重點放在課本上,並不是將視野局限於課本,仍應有大量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貫通課本知識,培養能力。高三學年,既是中學時代的最後一年,也是復習迎考的關鍵一年。高三學年的計劃是完善知識系統樹,「牽一發而動全身」,做到由一個知識點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統地掌握知識後,技巧也就「水到渠成
2、知己
作戰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學習也是一樣。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必須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層含義:明確學習奮斗的目標,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做到「知己」後,我們就可以制定計劃了。
3、要求
列計劃本身並沒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兩個字——「詳、實」就足夠了。
首先,要讓自己知道,每天你具體幹些什麼,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我們應該去計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到自己對自己心中有譜。一份計劃上只出現時間和科目是不夠的,最起碼還要有具體的章節的安排,包括做哪些習題,看哪些筆記都應當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揮計劃的優勢。所謂「實」,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高一些也可以,但絕不可過高或過低。太低了,計劃的內容鬆鬆垮垮,反而不如沒有計劃;但大多數人可能更容易把計劃列得偏高,開始還能拼一拼堅持一下,但很快地就敗下陣來。如果總是列這種過高過緊的計劃,常常完不成,那麼時間一久也就會對列計劃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計劃絕不在於它的起點有多高,而在於它是不是能幫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讓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發揮。
其次,計劃的安排應合理、科學,盡量不要讓你的時間浪費。應該說明的是,不浪費時間並不是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也不是說打球、洗衣服等時間都是浪費。如六、日的時間,如果你的學習黃金時間在上午,而你卻在整個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掃房間等雜事,而中午、下午才來做作業的話,這就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適的時候做,黃金時間都應用來學習。
4、注意
①必須強調的是,制訂計劃必須按自己的特點自己制訂,不能仿製別人的計劃,別人告訴你的方法最多隻能充當一個指路標的作用,是很難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試著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②列計劃只是一種手段,絕不要為了列計劃才去列計劃,只要是能達到目的的計劃都是好計劃。不管什麼時候,列計劃都只是為了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
③剛開始列計劃的同學,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難易的尺度,列的計劃過高過低都是自然的,只要不斷調整,不斷改進,很快就會適應這種方法。
④任何學習計劃剛執行起來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但你應該知道為了執行這份計劃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夠適應這份計劃是保證你的遠程學習以及未來事業成功的重要步驟。
⑤「堅持」是計劃實施過程中最難的。由於缺乏毅力與恆心,很易虎頭蛇尾。而學習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過程,今天的努力,並不能在明天就得到回報。它是量的積累引起質的飛躍。半途而廢,最浪費時間與精力,並對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動搖。所以在實施計劃時,一時看不到進步不要心焦,更不要氣餒、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堅持一定能產生奇跡。
四、好處
嚴格遵守學習計劃有很多好處:
1、學習計劃表可以幫助你克服惰性和倦怠,尤其是當它配合一個自我獎勵制度時會更加有效。
2、如果你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你的學習,那麼學習便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壓力。
3、學習計劃表可以確保你不會浪費時間,使你有時間做其他該做的事。
4、學習計劃表可以使你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讓你清楚地知道哪些事等著做,又可以幫助自己對先前的學習做個評價。
五、努力養成以下幾個好習慣:
1、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2、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3、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
4、善於請教的習慣
5、查閱工具書和資料的習慣
1、制定計劃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
基本要點:
第一,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每個學生的學習計劃,都是為了達到他的學習目的服務的。正確的學習目的,是正確的學習動機的反映,它是推動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第二,計劃內容一般分五個部分:
①全學期學習的總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②分科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優秀中學生的學習經驗表明,在制定分科學習計劃時要注意兩點:要特別重視馬列主義的基礎知識、語文和數學三門學科的學習。學好這三門學科,是學好其他各門學科的基礎。學習要有重點,但不能偏廢某些學科。
③系統自學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自學內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
②為了配合新教材的學習而系統自學有關的某種讀物。
③不受老師的教學進度的限制提前系統自學新教材。
④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其他學習活動以及閱讀課外書籍的目的、內容、要地和時間安排。
⑤堅持身體鍛煉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第三,要從實際出發。一個中學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上述五個部分的計劃內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於每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而在訂計劃時,每個人的計劃重點和要求也是不同的,並不是每個中學生在任何情況下制定學習計劃都必須包括以上五個部分。有的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很差,就不必急於去系統自學課外讀物,而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學缺漏知識和弄懂課本內容上。總之,要制定一個對學習有指導意義的計劃,必須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要實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自己實際掌握的知識程度出發。
第四,在執行總的學習計劃過程中,還要制定月計劃和周計劃,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和頑強的學習意志保證總意志的完成。有的優秀中學生每天還有一個學習小計劃,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2、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自學,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老師灌,自己吞,消極被動,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知道自己有哪些問題弄不懂,主要精力應集中在解決哪個或哪幾個問題上。對新教材有個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新課的重點和自己理不懂的難點,配合老師授課,及時消化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
基本要點:
第一,根據老師的教學進度,教材本身的內在聯系和難易程度,確定課前自學的內容和時間。
第二,課前自學不要走過場,要講究質量,不要有依賴老師的思想,要力爭在老師講課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復閱讀新教材,運用已知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有關的參考資料(包括工具書),進行積極的獨立思考。
第四,將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問題和詞語用筆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上記號,積極思考,為接受新知識作好思想上的准備。
第五,不懂的問題,經過獨立思考(包括運用參考資料)後,仍然得不到解決時,可以請教老師、家長、同學或其他人。
第六,結合課前自學,做一些自選的練習題,或進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種實際操作、現場觀察、調查研究等,以豐富感性知識,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與學過的教材是連續的,新知識是建立在對舊知識的深透理解的基礎上的,課前自學若發現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掌握不牢時,一定要回過頭去把有關的舊課弄懂。
第八,做好自學筆記。
3、專心上課
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按上面要求做好課前自學,學生就能更專心地上課。「學然後知不足」,往往這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處於優勢興奮狀態,能更為主動和靈活地接受老師授課。
基本要點:
第一,帶著新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在課前自學中弄不懂的問題與詞語,有目的地認真聽講和做實驗。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力爭把當堂課的學習內容當堂消化。
第二,將自己通過課前自學而獲得的對新教材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加以比較,加深對新教材的理解和記憶,糾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錯誤。
第三,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第四,在上課過程中要積極提問,並將課堂上沒有機會得到解決的問題,用筆記下來,以便課後解決。
4、及時復習
課後及時復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及時復習」這一環。復習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教材難易和自己理解的程度而定。
基本要點:
第一,反復閱讀教材,反復獨立思考,多方查閱參考資料和請教老師與同學,使通過課堂教學仍然弄不懂的問題盡可能得到解決,達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學的新知識准確地指導獨立作業。
第二,抓住新教材的中心問題,對照課本和聽講筆記,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進一步弄懂新課中的每一個基本概念,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加深鞏固對新教材的理解。
第三,在復習過程中,對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記住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應盡可能通過理解加以記憶。
第四,一邊復習,一邊將自己的復習成果寫在復習筆記本上。勤動腦與勤動手相結合。
5、獨立作業
獨立作業是學生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自覺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的過程。如果按要求抓好以上幾個環節,獨立完成作業是不困難的。
基本要點:
第一,解答每一個問題和做每一個實驗,都應該是學生自己運用所學的知識認真地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結果。
第二,克服做作業的盲目性。做練習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知識水平,適當地選做一些難度較大的有代表性的綜合性練習題,發展思維能力,培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較復雜問題的技能。
第四,對於難題,要反復閱讀教材(包括與解題有聯系的舊教材)和聽講筆記,認真鑽研參考資料,加深難題的理解,促成問題的解決。經過獨立思考後,問題仍然不能解決,可請教老師和同學。與老師和同學開展問題討論,是打開思路、解決問題的一種好方法。
6、解決疑難
在獨立作業的過程中,有時自以為做對了,但經老師的批改後,發現實際上是做錯了。為什麼會做錯呢?有的是疏忽大意造成的;有的是由於對新知識和與新知識有聯系的舊知識的錯誤理解。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糾正在運用知識於實際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對知識的錯誤理解的過程,就是解決疑難問題的過程。這種對知識的錯誤理解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所獲得的一知半解的知識,就會嚴重地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結果必須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繼續進行下去。
基本要點:
第一,認真分析作業做錯的原因。
第二,將做錯了的作業重新做一遍。
第三,經過反復獨立思考,如果還弄不清做錯作業的原因可請教老師和同學,直至弄懂為止。
對學生進行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的獨立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做好系統小結的基本要點,除前面所述做好課後及時復習的要點適用於本環節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基本要點:
第一,系統小結是在系統復習基礎上進行的。
第二,以教材為依據,參照課堂筆記、作業和有關學習資料,對要進行小結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
第三,抓住一個和幾個重要問題運用科學和思維方法(分析、綜合、對比分類、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具體化等),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思維,揭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知識系統化,概括化(將大量的知識歸納為幾條基本理論)用一個簡明的表格或提綱,或幾句精煉的語言准確地表達出來。科學思維方法的運用,應貫穿於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第四,在小結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第五,在小結基礎上,檢查學習計劃執行的情況,進一步修訂或制訂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8、課外學習
課外學習活動,(包括閱讀課外書籍和報刊、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科技活動和科學競賽等)是學生通過課內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學習興趣,很希望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於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需要。課外學習活動是學生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的積極性。
基本要點:
第一,要盡可能與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
第二,課外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要適當,不要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身體鍛煉和社會活動。要注意勞逸結合。
第三,在課外學習活動中,要盡力做到學練結合,手腦並用,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
第四,要爭取老師的指導提高課外學習活動的效果。
在運用上述學習方法的時候,應注意下面幾點:
第一,要扎扎實實地按每個學習環節的要求去進行學習實踐。
第二,開始運用時,不要要求過高、過急
對學生來說,有計劃學習要比無計劃學習好得多,其好處是:
(一)學習的目標明確,實現目標也有保證。學習計劃就是規定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方法步驟達到什麼學習目標。短時間內達到一個小目標。長時間達到一個大目標。在長短計劃指導下,使學習一步步地由小目標走向大目標。
(二)恰當安排各項學習任務,使學習有秩序地進行,有了計劃可以把自己的學習管理好。到一定時候對照計劃檢查總結一下自己的學習,看看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優點發揚,缺點克服,使學習不斷進步。
(三)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大有幫助。良好習慣養成以後,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學習。有了計劃,也有利於鍛煉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無論碰到什麼困難挫折也要堅持完成計劃,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四)提高計劃觀念和計劃能力,使自己成為能夠有條理地安排學習,生活、工作的人。這種計劃觀念和計劃能力,學生都應該學習和具備,這對一生都有好處。
有些學生學習毫無計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到哪裡",這是很不好的。高爾基說:"不知明天該做什麼的人是不幸的。"有的學生認為,學校有教育計劃,老師有教學計劃,跟著老師走,按照學校要求辦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定計劃,這種想法不對。學校和老師的計劃是針對全體學生的,每個學生還應該按照老師要求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具體的個人學習計劃,特別是修學以後的自學部分,更要有自己的計劃。
由於學習計劃有必要又大有好處,所以有計劃地學習成為優秀生的共同特點。學習好和學習不好的差別當中有一條就是有沒有學習計劃。這一點越是高年級越明顯。
怎樣制定學習計劃呢? 一份好的學習計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進行自我分析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可能有的同學沒有想過我是怎樣學習的這個問題,因此制訂計劃前首先進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同學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習特點。各人的學習特點不一樣:有的記憶力強,學過知識不易忘記;有的理解力好,老師說一遍就能聽懂;有的動作快但經常錯;有的動作慢卻很仔細。如在數學學習中有的理解力強、應用題學習好;有的善於進行口算,算得比較快,有的記憶力好,公式定義記得比較牢;有的想像力豐富,善於在圖形變換中找出規律。所以幾何學習比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一是和全班同學比,確定看自己數學成績在班級中的位置,還常用"好、較好、中、較差、差"來評價。二是和自己數學成績的過去情況比,看它的發展趨勢,通常用"進步大、有進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來評價。
二、確定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努力方向,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催人奮進,從而產生為實現這一目標去奮斗的力量。沒有學習目標,就象漫步在街頭不知走向何處的流浪漢一樣,是對學習時光的極大浪費。
確定學習目標首先應體現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其次要按照學校的教育要求,此外還要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現狀。當然還可考慮一些社會因素家庭情況。
學習目標要具有適當、明確、具體的特點。
適當 就是指目標不能定得過高或過低,過高了,最終無法實現,容易喪失信心,使計劃成為一紙空文;過低了,無需努力就能達到,不利於進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
明確 就是指學習目標要便於對照和檢查。如:"今後要努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這一目標就不明確,怎樣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進步?如果必為:"數學課語文課都要認真預習。數學成績要在班級達到中上水平。"這樣就明確了,以後是否達到就可以檢查了。
具體 就是目標要便於實現,如怎樣才能達到"數學中上水平"這一目標呢?可以具體化為:每天做10道計算題,5道應用題,每個數學公式都要准確無疑地背出來,等等。
三、科學安排時間
確定了學習目標之後,就要通過科學地安排。使用時間來達到這些目標。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 在安排時間時,既要考慮學習,也要考慮休息和娛樂,既要考慮課內學習,還要考慮課外學習,還要考慮不同學科的時間搭配。
合理 要找出每天學習的最佳時間,如有的同學早晨頭腦清醒,最適合於記憶和思考;有的則晚上學習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時間里完成較重要的學習任務,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復習一會語文,就做幾道算術題,然後再復習自然常識外語待。
高效 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時間,一般來說,把重要的或困難的學習任務放在前面來完成,因為這時候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而把比較容易的放稍後去做。此外,較小的任務可以放在零星時間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見縫插針。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時間基本上分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學,上午放學到下午放學,下午放學到吃晚飯前,吃晚飯後到睡覺。同學們主要應在這四段時間里統籌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內容。
在進行時間安排時,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 要突出重點 也就是說,要根據地自我分析中提出 的學習標點或比較薄弱的學科在時間上給予重點保證。
2、 要有機動時間,計劃不要排太滿太緊,貪心的計劃是難以做到的。
定了計劃,一定要實行,不按計劃辦事,計劃是沒有用的。為了使計劃不落空,要對計劃的實行情況定期檢查。可以制定一個計劃檢查表,把什麼時間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進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項,就打上"√"。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修改計劃,使計劃越定越好,使自己制定計劃的能力越來越強。
Ⅷ 六年級數學日記兩篇200字,不要抄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Ⅸ 數學日記六年級200字關於圓
同學們在平常做練習題的時候應該會碰到很多難題,那麼有什麼思路可以解決題目的問題呢?下面就隨我看看 六年級數學 日記 ,僅供參考學習哦。
六年級數學關於圓日記200字篇1
201X年X月X日 晴天
[題目]一個圓錐,底面直徑是6米,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周上任點長是5米,求這個圓錐的表面積。
我雖沒有學習過求圓錐的表面積,但已經學習過圓柱的表面積,通過圓柱的表面積的解題 方法 知道:圓柱的表面積等於一個側面加上兩個底面積,而圓錐的表面積就是一個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側面是一個扇形,我雖沒學過但我查了資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積是:扇形的面積=弧長×圓半徑×1/2,題目中已經告訴了我們圓錐頂點到底面圓周上任一點長是5米,而弧長是3.14×6=18.84(米),扇形面積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後用扇形面積加上底面積,就得到圓錐的表面積:47.1+3.14×(6/2)×(6/2)=75.36(平方米)。數學是思維的 體操 ,我們只要勤學善思,就一定會攻克難題,走上成功之路!
六年級數學關於圓日記200字篇2
201X年X月X日 晴天
老師先拿出圓片說:“每個人先畫一個圓片或拿出一個圓形的東西,想辦法量出它的周長。”於是,我們開始討論了。我們先想辦法,再動手操作,一個同學馬上想出了辦法,便說:“我有辦法了。先在圓片上做一個記號,再從那個記號為點,向右在尺子上滾動一周,做一個記號,量出的長度就是這個圓片的周長了。”我馬上又想到了一個辦法,我說:“我也有辦法,我們用紙條在圓片上繞一周,做一個記號,然後量出紙條長度,就是圓的周長了。”
過了一會,老師聽我們講出各自的辦法之後便說,這樣有些辦法不免會有些誤差,我來教你們怎樣算周長吧!
“圓的周長要用到直徑,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實際上,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所以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3.14),也就是c=πd或c=2πr。老師說完又舉了例子。
我們學會了怎樣算圓周率(圓的周長)。
六年級數學關於圓日記200字篇3
201X年X月X日 晴天
老師就讓我們將學具中的圓折一折看看能從中發現什麼?我心裡奇怪了:圓就是一個圓,有什麼好折的呢?原來讓我們折圓是為了了解圓的對稱啊!
我們又拿出剪刀將一個圓剪了下來,再平均剪成八份。老師讓我們想一想如何球出圓的面積來。同學們有的說用π乘、有的說用半徑求……大家七嘴八舌,課堂好不熱鬧。最後老師讓我們把剪好的八份近似於扇形的紙片試著拼成一個別的圖形。我拼的是一個近似於平行四邊形的圖形。
隨後,我們又分別將圓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再分別將剪好的小扇形拼成一個多邊形。這時候我發現,平均分的數量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C/2×r=2πr/2×r=πr2
經過了圖形的分解再組合,我知道了怎麼求圓的面積啦!
六年級數學關於圓日記200字篇4
201X年X月X日 晴天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買卧室門外的小地毯,到了超市,爸爸選中了一種花色,這種花色有兩種形狀:圓形和正方形,服務員告訴我們,這兩種地毯的周長都是一樣的,是12.56dm。爸爸說:“反正大小都一樣的,你來挑吧!”我連忙喊道:“我來算算。”說著,我向服務員要了紙和筆,按老師教過的方法,算起圓的面積。
要算圓的面積先求圓的半徑:12.56÷3.14÷2=2分米,面積:3.14×2×2=12.56平方分米.
正方形的邊長:12.56÷4=3.14分米,面積:3.14×3.14=9.8596平方分米.
六年級數學關於圓日記200字篇5
201X年X月X日 晴天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雖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關於圓的周長的東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點皮毛告訴大家,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鍾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鍾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說了一點剩下的就由你這位高手去觀察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會觀察,眼睛亮一點就可以了。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鍾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這是我所歸納的。
Ⅹ 小學生數學日記 200到300字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後,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於是我讓媽媽買些火腿腸,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裡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於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直誇我愛動腦。
神秘的閏年
今天,老師在復習時間單位,提到了平年閏年,閏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會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這個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有大約1/4天,四年後就會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數最少的2月去了。
可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為什麼整百數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像1900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應該算閏年才對,為什麼一定要400的倍數呢?
為了尋找答案,我翻閱書籍,也沒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個數據,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5時48分46秒,我想:咦,說不定可以通過這個計算出來。
說干就干,我先把5時46秒轉化為20926秒,一天則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這就是人們每年少計算的天數,所以把這個數乘4等於0.9688天,人們為了簡便,就看成一天,而這樣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時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時間,人們就把這些時間看作一天不貼在其他99(100-1)個年份上,而這樣,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時,就這樣,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將近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閏,即100-3=97(個),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個閏年。
哦!原來是這樣,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算出來了,雖然挺麻煩的,但也解開了我的一個心結。那感覺真棒。其實數學離我們生活很近,幾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就會有許多收獲的!
標題:小學三年級---數學日記!
日期:2005-12-06 19:05:20
內容:
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第二節課是數學課.我們班學會了:路程=時間*速度.我們很開心!
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學會了一道題,是和大家想出來的.小強每分鍾走100米,小麗每分鍾走150米,他們分別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四分鍾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米?答案是:4*100=400(米);4*150=600(米);400+600=1000(米).你們答對了嗎?
李青
回復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6 19:16:14
內容:
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上午,我們學了速度*時間=路程.根據這個我還可以推出三個算式是:時間*速度=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我今天很高興!對了,你們推出來了嗎?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上午我們又學會了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那不用學我們還可以推出:相遇時間*速度和=總路程;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你是不是也是用乘除法的關系推出來的呀?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6 19:23:43
內容:
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第二節課,老師和校長來了一部分,課上很安靜.我們認識了路程.呀,差一點忘記了.老師還讓我們學機器人走路.我還學會了"速度*時間=路程".我把這個公式變成了"路程/時間=速度".這節課真好玩.
我要把這節數學課記在我的小本本上.
張翔宇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6 19:30:25
內容:
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學了周長.我們還學了:速度*時間=路程.我還根據這個公式寫出三個:"時間*速度=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公式來.周長的意思是: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周長.今天的收獲真多呀!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07:53:47
內容:
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第二節一上課,三中的三個副校長和付老師---,來聽我們班的課.第一個是機器人走,讓我們做一道題.我說了個同學們不知道的方法,得了一個小太陽.
李璐陽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1:55:48
內容:
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晚上,我看見人教版的83頁有3道題會做.我特別高興,我還把83頁的題都做了呢.我還自己檢查了一下,我覺得自己全做對了.
陳玉新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2:02:58
內容: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們初步認識路程問題.星期五的時候學了一個公式是:時間*速度=路程.今天又學了個公式: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一會兒,老師讓我們自己出個路程問題.老師給我們一些資料:火車一分鍾行25米;汽車一分鍾行23米;飛機一分鍾行300米;超音速飛機一分鍾行800米---等.我說:從順得路到新西街,汽車和火車相對而行,兩秒鍾相遇.順得路和新西街相距多少米?
劉尚銘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2:24:44
內容:
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第二節課,老師講的是:初步認識簡單的路程問題.我知道了:速度*時間=路程.我還回用這個公式呢!
屈碩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2:30:06
內容: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們班又有人來聽課了.我們數學老師講的是: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我都記住了.老師謝謝您,給我班講的新知識.上星期五我們還學了時間*速度=路程,我真高興!謝謝老師!
焦曉亞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2:33:51
內容:
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第二節課上有許多老師來聽課.老師讓我們學機器人走路,通過機器人走路我們大家推出一個算式是:速度*時間=路程.這節課真有趣!
高潤青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2:39:59
內容: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老師教我們學了:同時,相距,相對,相遇.我還知道他們的意思是什麼呢?同時的意思就是:在同一個時間出發.相距的意思就是:相距的距離.相對的意思就是:兩個人相對.相遇的意思就是:遇到了.我今天不止就學會這一點知識,還學會了:速度*時間=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
郝萌萌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7 13:54:46
內容:
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學了:速度*時間=路程.我能把它變成:時間*速度=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老師還讓我們學機器人走路,今天我很快樂!
2005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學了: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我能把它變成:相遇時間*速度和=總路程;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還有,校長和老師在後面聽課.但是,我們一點兒都不緊張.
尚朋娜
-----------------------------------------------------------------
作者:魚翔淺底
日期:2005-12-08 12:13:27
內容:
11月25日 星期五 晴
我上小明家玩,看見他家有一個小正方形.我就問小明,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呀?他說,我不知道,只知道它的周長是36厘米.我就想:小正方形是四個邊,並且每條邊的長是相等的.那我就用36/4=9(厘米).我高興的對小明說,這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9厘米.小明正在測量.他說,對!我們就一起去玩了.
11月26日 星期六 晴
我在路上撿到一隻小錢包,就在原地等失主.同時,量了量它的周長是30厘米,長是12厘米.量到這里我就算出了它的寬是:(30-12*2)/2=3(厘米).再一量,我算得正確無誤.一會兒,失主來找了.她說的與我測量的數差不多.
1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老師教同學速度*時間=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我背過了.還會應用和變換.是這樣的:時間*速度=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和相遇時間*速度和=總路程;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我覺得自己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