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晨興數學獎的歷屆獲獎名單
張壽武 金獎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科院兼職研究員,當代數論帶頭人之一 (本科畢業
於中山大學數學系, 中科院數學所碩士, PhD Columbia)
林長壽 金獎 台灣中正大學教授,傑出的幾何分析和微分幾何學者 (本科畢業於台灣大
學數學系, PhD NYU)
程崇慶 銀獎 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力學班, PhD
西北工大)
劉克峰 銀獎 洛杉磯加州大學數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 PhD Harvard,
PhD導師是丘成桐)
陳漢夫 銀獎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 PhD NYU)
楊彤 銀獎 香港城市大學數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數學系, PhD UC Davis) 李駿 金獎 史丹福大學數學系教授,對向量叢模空間、穩定映照與Calabi-Yau流形上不
變數作出了傑出貢獻 (全國數學競賽第一名, 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 復旦大學數
學研究所碩士, PhD Harvard)
姚鴻澤 金獎紐約大學Couranl數學研究所教授,在數學物理上作出傑出貢獻,並具有從
物理觀點洞悉數學問題的非凡能力 (獲麥克阿瑟(MacArthur)獎, 本科畢業於台灣大學數
學系, PhD Princeton)
萬大慶 銀獎加州大學(Irvine)數學系教授,對證明有限域上L-函數的Dwork猜測所作的
傑出貢獻 (本科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數學系,四川大學碩士, PhD University of Wash
ington)
王金龍 銀獎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對具有奇點的代數簇的雙有理模型的傑出
貢獻 (現台灣中央大學數學系教授, 台灣數學競賽第一名,本科畢業於台灣大學數學系
, PhD Harvard, PhD導師是丘成桐)
鄔似珏 銀獎 馬里蘭大學(College Park)數學系副教授,對任意維數空間的Sobolev類中
永波問題局部適定性的建立作出了傑出貢獻 (現密西根大學數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北
京大學數學系,PhD Yale)
席南華 銀獎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教授,解決了Lusxtig的一個重要猜想 (畢業於湖南
省懷化師范專科學校數學科,PhD 華東師范大學) 劉克峰 金獎 洛杉磯加州大學數學系教授,在廣泛數學領域有重要貢獻 (本科畢業於北
京大學數學系, PhD Harvard, PhD導師是丘成桐)
辛周平 金獎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講座教授、數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本科畢業於西北大
學數學系, 西北大學和中科院數學所碩士, PhD Michigan)
侯一釗 金獎 加州理工學院應用及計算數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
大學)數學系,PhD UCLA)
應子良 金獎 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系教授 (PhD Columbia)
朱熹平 銀獎 中山大學數學系教授,對流形幾何研究有突出成績 (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
數學系,中山大學數學系碩士,PhD 中科院武漢數學物理所)
蔡進一 銀獎 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 (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 Corn
ell和Temple碩士, PhD Cornell)
劉艾克 銀獎 柏克萊加州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 (本科畢業於台灣大學數學系, PhD Harv
ard) 汪徐家 金獎 澳洲國立大學數學及應用中心。對完全非線性橢圓方程和Hessian測度理論及其應用作出了傑出貢獻
范劍青 應用數學金獎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全球著名統計學家。在非參數建模及推斷方面做了開創性工作,在高維統計學、非線性時間序列和生物統計學方面作出奠基性貢獻,在金融和分子生物學領域引入創新統計方法
劉秋菊 銀獎
季理真 銀獎
金石 銀獎
陳俊全 銀獎
田野 銀獎 王慕道 金獎 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教授 微分幾何與幾何偏微分方程
鄔似珏 金獎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數學系Robert W與Lynne H.Browne講座教授,在對二維和三維水波問題小振幅解的整體適定性作出的傑出貢獻獲得晨興數學金獎。鄔似珏是首位獲得晨興數學金獎的女數學家。
劉軍 晨興應用數學金獎 哈佛大學統計學系教授及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學教授,對蒙特卡洛推理的重要貢獻
陳榮凱 銀獎 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
陳猛 銀獎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傅吉祥 銀獎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魏軍城 銀獎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教授
『貳』 誰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數學家
應用數學方面是華羅庚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華羅庚(1910-1985)[1],國際數學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創始人。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著文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2]
華羅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他在多復變函數論、矩陣幾何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更是影響到了世界數學的發展。也有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華羅庚先生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高度稱贊。華羅庚先生是難以比擬的天才、是中國的人才。[3]
國際上最著名的是南蘇北陳:復旦的蘇步青和南開的陳省身
蘇步青(1902.9.23-2003.3.17),浙江溫州平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傑出的數學家,被譽為數學之王。
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數學系,後入該校研究生院,1931年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從1927年起在國內外發表數學論文160餘篇,出版了10多部專著,他創立了國際公認的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學派;他對"K展空間"幾何學和射影曲線的研究。
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美籍華裔數學大師,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1934年夏,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1943年發表《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1963年至1964年,陳省身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在世的恐怕就數丘成桐,楊樂了。
丘成桐:美國現代數學家,菲爾茲和沃爾夫獎得主。原籍廣東蕉嶺,1949年4月4日生於廣東汕頭,後全家移居香港。早年喪父,家境清貧,母親克服種種困難供其上學。在香港培正中學就讀時勤奮鑽研數學,成績優異。1966年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1969年提前修完四年課程,為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陳省身教授所器重,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在陳省身指導下,1971年獲博士學位。1983年,他被授予菲爾茲(Fields)獎章——這是世界數學界的最高榮譽。後在斯托尼布魯克的紐約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校任教,並為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終身教授,曾於聖地亞哥加州大學任教,現任教於哈佛大學。
楊樂,著名基礎數學家。原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由於在函數模分布論、輻角分布論、正規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獲得華羅庚數學獎。
『叄』 葉茂的介紹
葉茂,海南金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982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學院,現任海南金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肆』 陶軒哲的簡介 以及他的主要貢獻
Terence Tao(陶哲軒),在ICM 2002上做過一小時報告, 2006年Fields Medal的熱門人選,2003年的Clay獎得主。是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歷史上最年輕的金牌選手(1988年,13歲)。學調和分析和PDE的可以到Tao的Home Page(http://www.math.ucla.e/~tao/)上去看看他的List of Publications——真是驚人的多產。他的中文名字是陶哲軒,雖然他一句中文都不會講。下面的短文轉自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主頁,見 http://www.ucla.e/spotlight/archive/html_2000_2001/fac0900_tao.html 從香港移民到澳大利亞。生於1975年,8歲上高中。連續參加了三屆IMO。 1986年,在華沙,11歲的Tao就獲得了銅牌; 1987年,在哈瓦那,他獲得銀牌; 1988年,堪培拉,他終獲金牌。關於這一點,見http://www.amt.canberra.e.au/olympian.html 1992年17歲的Tao在Flinders University取得學士學位,並且是First ClassHons。其後獲Fulbright Postgraate Student Award,去Princeton University,他的導師是Wolf獎獲得者E. M. Stein。 Stein說過Tao是百年難遇的奇才(在杭州ICM 2002"調和分析及其應用"衛星會議上聽同行們講的,未經證實)。 20歲,獲得博士學位,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助教。 24歲, UCLA full professor(正教授). BTW: Tao的大師兄Charles Fefferman是更加了不起的人物: 20歲在Princeton獲Ph.D, 22歲在University of Chicago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Full Professor, 29歲獲Fields Medal。 參考: http://upcxin.bokee.com/blog/1252769.html wiki: 陶哲軒陶哲軒(Terence Tao,小名Terry,1975年7月17日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是中國裔數學家,主要研究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分析數論和表示論。從1992年至1996年,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指導教授是埃利亞斯·施泰因(Elias Stein)。他現在為加洲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終身數學教授,並與妻子勞拉(Laura)和兒子威廉(William)在洛杉磯居住。 研究和獎項 在1986年、1987年和1988年,陶哲軒是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最年輕的參賽者,依次贏得銅牌、銀牌和金牌。他未到13歲已贏得金牌,這紀錄還沒有人打平。 他在2000年獲頒塞勒姆獎(Salem),2002獲頒博謝紀念獎(Bôcher),和在2003年獲頒克雷研究獎,以表揚他對分析學的貢獻,當中包括掛谷猜想和wave map。在2005年,他獲得利瓦伊·L·科南特獎(Levi L. Conant)(獲獎者還有艾倫·克努森(Allen Knutson))。 在2004年,本·格林(Ben Green)和陶哲軒發表一篇論文預印稿,宣稱證明存在任意長的素數等差數列。
盡管享有「數學神童」之稱,盡管11歲至13歲時各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銅、銀和金牌,盡管21歲就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4歲即為加州大學教授,盡管2000年曾獲塞勒姆獎、2003年獲克雷基金會獎,但在得知自己獲菲爾茨獎後,陶哲軒甚至不敢相信———「這個獎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前天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的菲爾茨獎得主陶哲軒,兩歲時已成了教小朋友們數數的老師。
這位當之無愧的「數學神童」,這位剛滿31周歲的華裔數學家,是今年問鼎這項「數學諾貝爾獎」的四人中的最年輕、也是繼24年前丘成桐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前天,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四年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在此召開。在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數學家的注目下,一位儒雅清秀的年輕華人,從國際數學聯盟主席約翰·鮑爾手中,接過菲爾茨獎———這個全球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他,就是年僅31歲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
菲爾茨是個什麼獎———
了不起的「數學諾貝爾」
「菲爾茨獎是『數學諾貝爾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獎項。」昨日采訪中,中科院研究員、當代數學大家吳文俊說。
正面,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的目光深邃;背面,鐫刻「全世界的數學家們,為知識作出新的貢獻而自豪。」就是這枚金質獎章及1500美元的獎金,構成了菲爾茨獎的全部獎品。似乎,物質價值遠非缺席數學的諾貝爾獎可比;然而,這個數學大獎無論從其權威性、國際性或學術影響而言,都無愧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首先,它由國際數學聯盟頒發,在每隔四年才召開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中科院院士、北大數學研究所所長張恭慶告訴記者:「這是全世界頂尖數學家的聯盟。」其次,每屆菲爾茨獎最多同時授予4人,從1936年首度頒獎以來,包括本屆4位得主在內全球僅有49人獲獎。再次,它是窺視現代數學主流面貌的很好「窗口」,著名數學家、布爾巴基學派創始人之一丟東涅1978年在論文《論純數學的當前趨勢》中,全面概述了近20年來純數學各分支的前沿;在他列舉的13個目前處於主流的數學分支中,12個的部分重要工作均由菲爾茨獎獲得者完成。
正因此,今年因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獲此殊榮的陶哲軒,盡管有「數學神童」之稱,盡管年少時獲獎多多,但在得知自己獲菲爾茨獎後,他甚至一直都不敢相信———「這個獎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譽」。
菲爾茨與沃爾夫誰是「老大」———
並駕最高榮譽
數學界最高榮譽,究竟是菲爾茨獎還是沃爾夫獎?
還記得前年年底數學大師陳省身辭世後,本報曾專訪其弟子吳文俊,說起陳先生獲過的沃爾夫獎,也稱這是「全世界數學的最高獎」。對此,中科院數學機械化研究中心主任高小山說:「菲爾茨和沃爾夫是數學界傳統的兩個大獎,前者是成果獎,後者是終身成就獎。」
吳文俊說:「菲爾茨獎歷屆都是頒給40歲以下的優秀年輕人。這么多年來只有一個例外,就是安德魯·懷爾斯。他成功破解了一個困惑世界數學界長達3個多世紀的難題「費馬大定理」,而且他證明費馬大定理成立時,年齡剛剛超過40歲,所以就得到了一個菲爾茨獎頒發以來唯一的特別獎。」
與菲爾茨獎並駕齊驅的國際數學界大獎沃爾夫獎,獲獎者確實都較為年長。吳文俊說:「雖然陳省身教授最著名的兩篇論文都是完成於30多歲時,但他的學術成果是之後才被肯定的,所以他沒拿成菲爾茨獎,拿的是沃爾夫獎。我想,恐怕諾貝爾當時設獎時還不太了解數學,所以沒設數學諾貝爾獎,如果有,陳先生肯定能得。」
在數學界廣為人知的,還有這樣一段師徒緣:1982年首位獲得菲爾茨獎的華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的丘成桐,他的指導教師正是這位唯一獲得過沃爾夫獎的華人———陳省身。
陶哲軒的獲獎理由———
完美成就多方面
吳文俊說:「陶哲軒這個人是公認了不起的。我雖然沒和他見過面,但在很多座談會上時常聽到別人贊嘆他,提起他多方面的成就。」
高小山說:「應該說陶哲軒這次得獎是基於他多方面的成就,並不僅僅在於他調和分析領域的研究成果,據我所知,他證明了在素數中存在任意長的等差數列,解決了一個難題。」
眾所周知,如果一個自然數只有1和它本身可以整除它,那麼這個數就是素數。研究素數也許並不能帶來什麼直接的實際利益,但作為數論中最基本的課題之一,許多數學問題都與其緊密相關,例如素有「數學皇冠上的明珠」之稱的哥德巴赫猜想。素數在純數學及其應用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對它的研究一直在眾多方面推動其他學科不斷向前發展。
張恭慶說:「菲爾茨獎看重的是原創思想,陶哲軒這次獲獎主要是他在數論、調和分析和組合分析的研究成果。」
南大數學系博士研究生邱華則對陶哲軒將調和分析、遍歷理論和數論的完美結合十分推崇。他說:「因為調和分析內容豐富,一般學生要到研究生階段,花1到2年時間潛心學習,才能稍稍學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一種數學功力的代表。」
同為南大數學系博士研究生的郭嵩,曾與導師就陶哲軒的一篇論文做過深入研究。1977年出生的他對僅年長2歲的陶哲軒佩服不已:「也許這篇文章只是他眾多論文中不太起眼的一篇,但對我們來說,他完成得實在太出色了。其實,早在2002年,數學界就預測陶哲軒會獲得菲爾茨獎,他的導師、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還曾公開稱贊他是百年難遇的數學奇才,因此這次獲獎完全在預料中。」
陶哲軒其人其事———
數學莫扎特
「特里(陶哲軒的英文昵稱)就是數學界的莫扎特,才華橫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前數學系主任約翰·加內特這樣評價。
陶哲軒獲獎的消息,已赫然高懸於這所他所任教的大學主頁上。在他年輕俊朗的臉龐後,一行大標題緩緩移出:「超級巨星陶哲軒教授,成為本校榮膺『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第一人」。
學校物理科學院院長、數學系教授托尼·陳稱贊:特里這樣的天才百年難得一遇,他解決了數學領域中困擾別人多時的諸多問題;他對研究領域的跨越,好比一名優秀的心臟專家,同時在腦外科方面又卓有建樹,而更令人贊嘆的是,他是那樣的年輕。
加內特說:特里總能將復雜的數學問題化繁為簡,他稱得上是當今世界最好的數學家;而且他的合作能力很強,世界上最出色的數學家都喜歡和特里一同工作,他的合作者能夠組建成世界上最強大的數學系。
學校現任數學系主任克里斯托弗·希勒教授這樣說:「來自美國各個州,乃至中國和羅馬尼亞的優秀畢業生,都慕名前來我們學校拜陶哲軒為師。」
這位華裔數學奇才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2歲時就迷上了數字,甚至還拿著拼塊教小朋友們學數數;7歲就在高中學習微積分,9歲便已達到大學微積分的水平;11歲,他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贏得銅牌,小荷始露尖尖角;接下來兩年,更先後獲得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銀牌和金牌,並成為最年輕的金牌得獎者,此後這項紀錄在澳大利亞一直無人能平。
可這些,還僅僅是他神奇的開始。接下來的履歷表上,依然一片耀眼光芒:21歲,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頭銜;24歲,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教授,研究領域涉及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組合數學、分析數論……
但陶哲軒卻說:「我並沒有任何超能力。」他把自己的成功解釋為策略的勝利:「許多人面對數學問題時,總是想著直接的解決方式,但是他們獲得的只是答案。而我計算一些細節之前,更喜歡研究策略,我更想知道如果我做了一些細微的改變,會發生什麼?原來的方法仍然可行嗎?」固執地刨根究底,執著地尋求創新,這也許就是陶哲軒的成功秘訣。
他們的夢想———
中國要成為數學大國
中國這個決定用兩條腿走路的巨人正在一面發展技術創新,一面加強基礎研究。中國不但已在物理、化學等研究領域顯示了實力,「而且在數學領域的進步更是令人驚嘆」。
這就是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之際,法國媒體在《世界數學界重新發牌》中援引了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院長布吉尼翁的話:中國目前的數學家人數還不多,但這支隊伍很快將會壯大,因為中國已下決心發展數學研究,國家大量增加投入,並以極其優越的工作條件從世界各地吸引回大量的優秀人才。
「獎項可以算是一種衡量進步的標尺。」高小山說,「現在的學習條件好了,中國數學總體也在進步,也逐漸有一些人獲得了國際數學獎項。」張恭慶也說:「中國數學界當然在進步中,中國數學家們在重要雜志中發表的文章、在國際大會上受邀發表演講的次數都在不斷增長。」
這個時候,相信許多人都會想起「陳省身夢想」———中國要成為數學大國。吳文俊說:「我們中國數學界現在進步,有潛力,年輕的數學家越來越多,成績也多。這個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這個夢想,也一直是丘成桐的心心念念。昨日,記者在第一時間分別致電他在國內的三個數學中心及哈佛大學的辦公室,很遺憾,始終無法找到他。但他不久前在華師大辦講座時說的話,至今猶言在耳。在談及對中國基礎數學研究的看法時,他說:「基礎研究一定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
巧的是,采訪末了,吳文俊也說:「只要我們念念不忘,埋頭苦幹,腳踏實地,這個夢想就一定會水到渠成。」
曾經的「數學神童」
陳省身:1911年生於浙江嘉興,15歲考入南開大學,21歲在《清華大學理科報告》上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23歲獲碩士學位,25歲獲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學位,38歲起擔任芝加哥大學的幾何學教授,並在十年中復興了美國的微分幾何,形成美國的微分幾何學派。
高斯:1777年生於德國不倫瑞克,有「數學王子」的美譽,和牛頓、阿基米德被譽為有史以來的三大數學家。15歲進入不倫瑞克學院,17歲得到了一個數學史上極重要的結果———《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之理論與方法》。
萊布尼茲:1646出生於德國萊比錫。15歲在萊比錫大學學法律,期間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20歲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從此開始對無窮小演算法的研究,獨立創立微積分的基本概念與演算法,和牛頓共同奠定微積分學。
拉馬努金:1888年出生於印度,二十世紀國際數學界公認的數學奇才,對數論的眾多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32歲去世,身後留下近4000條未經證明的數學公式和定理,證明它們成為國際數學界的一個重大挑戰。
『伍』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老師段仁軍的聯系方式
供參考
段仁軍教授
『陸』 楊振寧簡介,個人資料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中美關系松動後回中國探訪的第一位華裔科學家,積極推動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進中美兩國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4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45年,獲穆藕初獎學金 ,赴美留學;1948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1955年,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教授;1966年,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8年,任清華大學教授;2017年,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2018年,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對楊振寧作出了高度評價,「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顧秉林透露,他任校長時楊振寧推薦了著名計算機專家姚期智來清華任教,為後來清華引進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說,「很多人學問很大,脾氣也比較大一點,而楊先生,你跟他什麼都可以說。」,「楊振寧是位尊重人的忠厚長者,什麼事都可與他辯論。」葛墨林認為,南開理論物理研究室的師生,不僅在學問上受惠於楊振寧,人品、學風上也受益頗多。楊振寧「寧拙毋巧,寧朴勿華」的要求,影響極大。
『柒』 陳漢夫的人物履歷
1994.01——1999.10福建省東山縣副縣長;
1999.10——2002.02福建省詔安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
2002.02——2004.12福建省詔安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4.12——2008.07福建省華安縣委書記;
2008.07——2008.12福建省漳浦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8.12——2009.06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漳浦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9.06——2010.05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漳浦縣委書記、縣長;
2010.05——2011.06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漳浦縣委書記;
2011.06——2011.09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2011.09——2013.04漳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13.04——2013.06漳州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2013.06——2015.02漳州市委副書記
2015.02——漳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捌』 從香港中文大學走出去的名人有哪些
學術界
『玖』 葉茂菁的介紹
葉茂菁,天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仲盛虹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商科學士,澳大利亞籍,對黃金、外匯及相關的金融市場有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拾』 周勇的簡介
周勇,博士(1994),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情況
1981.9--1985.7 華中師范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5.9--1988.7 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 獲碩士學位。
1991.9--1994.3 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988.7--1991.9 湖南科技大學數學系,講師,副教授。 1994.3--1996.3 北京大學概率統計系,博士後。
1996.3--1997.3 香港大學統計與精算系,博士後。
1997.3--2001.1 在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員。
1998.12--2000.12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系,研究員(Research Fellow)。
2001.1--2002.10 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工作,基地副研究員。
2002.10--2004.9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UNC)生物統計系,研究副教授。
2005.3---2006.2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應用數學所,研究員。
2006.3--------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基地研究員
訪問及合作1997.9--1997.12 香港大學統計與精算系。
2001.9--2001.12 香港中文大學統計系。
2003.12--2004.1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U)運籌研究與金融工程系。
2004.9--2004.10 香港中文大學統計系。
2005.7-2005.9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
2006.7-2006.8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