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創設情境

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創設情境

發布時間:2022-09-20 21:10:14

❶ 淺談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恰當的創設情境

數學是一門來源於現實的一門科學。《數學課程標准》中也曾指出,要讓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數學情境,讓小學生們能夠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筆者認為,只有將數學融入生活才能真正領會到數學帶來的樂趣。
從另一方面講,數學就是解決問題的一門學科。可以說沒有問題就沒有數學。為了避免數學的枯燥,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便將情境融入數學中,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進而引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
一、問題情境概述
問題情境是數學理論學習的基本概念。它可以用一種背景來概括。也可以用一種積極的氣氛來概括。
將問題情境比作背景,是由於數學來源於生活,許多數學問題都可以找到生活中的情境。例如一次函數,它是由生活中的勻速運動產生的。在進行講解時,一定要加入生活的情境。如果直接將形如y=kx+b(k,b是常數,k≠0)的形式告訴學生,似乎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
將問題情境比作一種氣氛,是因為,將問題融入到情境之後會使學生更容易學會,進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它代表了一種自由、向上的氣氛。
二、創設的原則
(一)趣味原則
在小學生的學習中,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興趣是學習數學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物感興趣時會喚起自身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
(二)啟發原則
可以從側面對知識進行講解,引發學生的興趣後一步步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進而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由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增加學生知識的連貫性。
(三)思考原則
創設情境會引起學生對某些問題的思考。通過適當的引導,不觸及答案邊緣,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得出結論。既可以開發學生的思路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挑戰原則
小學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代言詞。越具有挑戰的問題情境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針對原則
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是針對教材的某一部分做出的。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會造成時間和經歷的浪費,進而引起學生學習體系混亂等問題。
(六)創設的依據
數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是現在教學中特別重要的一種方法。欲創造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從以下幾個的方面進行:
三、學生的知識基礎
據研究,一個人學習多是從以往的經驗,與新認知的事物進行結合而形成的。所以立足於學生的基礎知識找經驗是有效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充分的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學生的心理特點
研究表明,在小學生開心的時候比較容易達到學習的目的。所以數學老師在課上要充分帶動學生的情緒,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認識到,課堂是一個情感交流的地方。當小學生情感上得到滿足其學習狀態就會達到最佳。
(二)學生的思維特點
不同年齡段思考的事情不同,所以對於小學生的思維比較簡單。他們比較容易得到滿足。在教學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投其所好,向學生所想,從側面激勵。當學生得到滿足後就會產生學習的興趣。
三、創設的方法
(一)聯系生活創設
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如果教師能夠運用生活中的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引導,更容易使學生接受。當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之後,知識點的難度就降低了。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喚起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自信。例如,一天,小李把家裡的鑰匙忘在了小紅家,沒有鑰匙小李沒有辦法回家。這時小李給小紅打電話倆人商量對策。那麼小李怎樣才能夠拿到自己的鑰匙呢?同學們想出來了好幾種辦法:小李到小紅家去拿,小紅給小李送回家,兩個人一起從各自家出發,走同一條路。然後,老師對以上方法的優劣問題進行探討,和同學們一起找到適合的方式。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可以自己自由地找出答案,不再覺得數學多麼枯燥,進而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置懸念創設
小學生的好奇心特別的強,數學又是一個很有邏輯性的學科。懸念的設置可以在課堂導入以留下思考題的方式設立,在課堂中可以以課堂提問的方式設置懸念,在課堂小結時可以以巧妙地解法來設置懸念。
(三)不同角度創設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多角度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事情。當老師對一個問題進行不同方面的引導時,學生的思維變得比較活躍。例如在認識三角形的過程中,當問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什麼圖形時,同學們有的回答是等腰三角形,有的而回答是直角三角形。這時老師就應該出來引導一下,引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四)藉助故事創設
由於兒童對故事充滿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教育工作者便可以基於故事對問題進行情境創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數學課對學生的吸引力,而且可以加深記憶。比如,在對「0」表示什麼的講解時,老師可以講小王吃蘋果的故事。小王本來有三個蘋果,洗好之後分給了爸爸和媽媽每人一個。現在小王手裡還剩下幾個蘋果?一個。然後,小王把蘋果吃掉了,小王還有幾個蘋果?一個也沒有了。這也表示0個。這樣小朋友們通過小王吃蘋果的例子就記住了0的含義。
(五)藉助游戲創設
小學生是一個比較活潑的群體。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在學習「元角分」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扮演售貨員和購買者,進而帶動學生進行元角分換算的學習。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中,問題情境的設置來源於多個方面。適當的創設數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豐富的情境中了解數學、理解數學並喜歡學習數學。不同的數學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大多數老師都用設定情境的方法與其他方法相結合,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而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❷ 如何創設適當的數學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從情境中來,到知識中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教師以情境創設為手段,以知識的建構為目標,創設適合於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本文筆者就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談一談自己的實踐和體會.
一、創設的情境要有趣味性
課堂教學中恰當地引入那些趣味橫生的歷史典故、數學趣聞、科學家軼事等,對促進學生有意義地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如我在上「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這一課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泰姬陵,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傳說當時的陵寢中有一個三角形圖案,全都是用紅寶石鑲嵌而成的,第一層有一個,第二層有兩個,第三層有三個,以此類推共有一百層.請問同學們,你知道這個三角形圖案共有多少個紅寶石嗎?由於大部分學生都聽過與這個故事相類似的故事(高斯的倒序相加),也就是1+2+3+…+100,故很快就回答出來了.雖然結果學生都知道,但是聽了這樣一個故事後,學生的好奇心都顯示出來了,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他們願意聽,樂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然後再問:你是怎麼樣得到這個結果呢?學生回答:把第一個數和最後一個相加,第二個和倒數第二個相加……第五十個和第五十一個相加共五十個101,故結果就是5050.再問:如果只有九十九層呢?學生依舊用倒序相加,但發現只有四十九個101,還多了個50,故用這種方法求和還要分個數為奇數和偶數,這時再引導學生在三角形旁邊畫一個倒三角形,補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那麼每一層都是相同的101個,共100層,總數只需把總和除以二就可以了(這兩個三角形中的寶石個數是一樣的),若是99層,也一樣處理就好了,我們把第一層看成第一項,最後一層看成最後一項,這樣就可以得出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了.
二、創設的情境要貼近生活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導入新知,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要求創設生活情境,使生活問題(材料)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淀,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境的創設,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境中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三、創設的情境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出發
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上的意義建構的過程.所以,情境的創設要充分考慮學習者原有的知識、技能,考慮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態度,考慮學習者的年齡和心理發展特徵.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創設符合學習者認知發展規律的情境,創設適合不同學習者特徵的多樣的情境.用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進他們對新知識的同化與順應,從而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
四、創設的情境要有一定的思考性
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數學內涵,要有足夠的數學信息,要有利於學生的思考.置疑設疑,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導學」的中心在於引導,引在堵塞處,導在疑難處.搞好引導,能有效地促進思維狀態的轉化.如在教學用列舉法求解概率時,提問:「一對骰子,如果兩正面和為2、11、12,則甲贏;如果兩正面和為7,則乙贏;否則均不贏.你認為游戲公平嗎?如你認為游戲不公平,說明理由,並請你設計一個公平的規則.」這樣,一下子把同學們引向思考的境地.
五、創設的情境要富有探索性和挑戰性
情境的創設是為了幫助學習者理解、內化學習內容.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表現手段與表現方式,要求不同的學習方法.同時,不同的情境類型在不同類型的內容的學習中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在講解「簡單的空間幾何體」這一課中的棱錐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藉助多媒體,讓學生以旅遊者的身份欣賞埃及金字塔的圖片;為更進一步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入金字塔的「神力」:埃及八十多座金字塔都具有一種神秘之力,這種力使人或其他物體產生奇異的效應.金字塔里的溫度很高,可它裡面的生物遺體卻不腐爛,反而脫水變干.有些科學家進去考察,他們進去後,帶的電子儀器都失靈了.有些學者還發現在塔內長時間停留,會使人精神失調,意識模糊.還有許多學者做了有趣的實驗,他們把相同的牛奶分成兩杯,一杯放在自製的金字塔模型內,另一杯則放在外面,經過兩天時間,模型裡面的牛奶幹得像乳酪一樣,但未變質,而另一杯卻已經變質了.研究人員後來改變了實驗方法,把金字塔模型再加縮小,把很多模型並排放在桌上,然後把實驗品放在模型的頂部而不是內部,再觀察結果.首先放上去的是一瓶酒,8小時後味道變甜,更加清香可口了.再把煙卷放在上面,1小時後抽起來更加芬芳了.最後拿橘子汁做實驗,3小時後開始發生變化,5小時後橘子汁脫酸變甜,72小時後橘子汁分成較明顯的三層,上層透明,中層半透明,下層有沉澱物.金字塔確實有一種力,可這力從哪兒來?為什麼會有力?於是學生議論紛紛,但我們現有的知識沒有與金字塔相關的,從而很順利地引入這節課的研究內容:棱錐.我想這樣的設計更能夠使學生自主地去研究、探討,真正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學生自主性教學,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葉聖陶先生說過:「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喜歡什麼,跟他們一起商量一起探討,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以情境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❸ 如何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如何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通過學習深刻認識到創設情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我在今後的教學中,竟可能 創設一下幾種教學情景:
一、創設愉悅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設法把枯燥的數字、符號、抽象的概念公式變成形象性、愉悅性的教材。尤其是一堂課的開始,為學生創設最佳教學情境,對於激發其興趣,啟動其思維顯得非常重要。為此我利用講故事、聽音樂、猜謎語、做游戲等方式,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激疑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善於創設和諧的情境,使學生處於興奮和求知的進取狀態,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最佳心理狀態投入到探索新知識的學習之中。
三、創設探究情境,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教學時,挖掘教材本身潛在的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數學知識的魅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發現、探索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創新能力。
四、創設討論情境,促進學生認知深化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小學生樂於交往,而討論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對教學中的知識障礙點和思維障礙點,在學生處於「憤悱」狀態時,創設討論情境,更有利於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生在討論中開闊了思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創設成功情境,引發學生成就意識
伴隨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開展,學生由於長時間集中注意,在下課前的十幾分鍾左右,注意力便開始逐漸減退,學習情趣明顯變弱。教學時,注意設計針對性強、形式多樣、難易適中的練習,創造讓全體學生經過一番努力後,都能獲得成功的機會,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學生在豐富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教學活動更加符合認知規律,課堂教學更加輕松、活躍、高效,新課程理念強調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習數學,並不是數學課脫離了情境,就遠離了兒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有專家建議:並不是每節課都一定從情境引入,對於一些不好創設情境的教學內容,可以採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導入新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就是「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

❹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的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達不到吸引學生注意、啟迪學生思維、聯系新舊知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目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解決好數學課堂創設問題情境這一首要環節。只有挖掘並有效使用學生的生活資源、已有數學知識和數學經驗,遵循初中生的認知規律,才有可能創設出成功的問題情境。
一、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現實,抓住大多數學生的興趣愛好,巧設妙問,引爆激情。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情境要想吸引學生,就必須從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事情中挖掘數學因素,引起學生懸念,引發學生思考,使其順勢進入新知的學習。
【案例】教學七年級數學(北師大版)《認識三角形》時,我抓住中學生追星的現象,針對中學生大都非常喜歡籃球明星姚明的現實,設計了問題情境。我用多媒體投影給出了姚明的圖片,並用文字給出了姚明小檔案:身高226cm,體重125kg,臂展221cm,腿長141cm。提出問題:有人說,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嗎?說說你的理由。
問題一提出,馬上吸引了學生。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說,認識了三角形後,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說出理由的。學生帶著一種沖動,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認識三角形》這一節的學習之中,不但關於姚明的問題解決了,更為重要的是,三條線段滿足一定條件才能構成三角形的知識難點被學生在興奮中突破了。
二、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教師要抓住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或數學經驗,概括精要,推陳出新。
創設數學問題情境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建構、學習新知,因此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瞄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由於問題情境只是本節課的開場「序幕」,不是本節課的主題和高潮,因而不能復雜、繁瑣,要切中重點,做好鋪墊,引出主題。
【案例】教學七年級數學(北師大版)《同底數冪的乘法》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情境:
計算:(1)102×102(2)102×103
學生計算出結果後,教師設疑:你對102×102=104可以做出幾種猜想?兩道題結果都正確的是哪一種形式?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出現了兩種猜想:102×102=102+2;102×102=102×2。但學生通過觀察102×103=105從而否定了後一種。這個設計從學生已掌握的乘方和熟悉的乘法知識出發,通過巧妙設疑,合理啟發引導,使學生於正常的思維處產生了認知沖突,形成了同底數冪相乘的初步感性認識,走進了最近發展區,為學生自主學習課本上的下列問題做好了鋪墊:
計算:(1)105×108;(2)10m×10n;(3)2m×2n;(4)()m×()n(m、n都是正整數),總結同底數冪相乘的規律。
三、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教師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以舊拓新。
認知論告訴我們,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基礎是生活中對事物的感性認識。要讓學生有效地學習、建構知識,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准備狀態。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弄清楚本課學生所要學習的新知識的出發點,做好學生的學習准備,啟動學生生活中的相關實踐經驗和經歷。
【案例】在教學七年級數學(北師大版)《數怎麼不夠用了》時,教材是從知識競賽計分的問題引出負數的。考慮到農村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情境:
問題1:小東同學用4元錢買筆記本,若每本1元,則買3、4、5本時分別剩餘了多少錢?用算式表示。
問題2:氣象台預報,明天氣溫要下降4-6°C,若明天某時的氣溫是5°C,則當溫度下降4°C、5°C、6°C時,某時的溫度分別是多少?用算式表示。
對於上述的兩個問題,學生有生活經驗和經歷,可以用負數表示不夠減的運算結果,即列出算式4-5=-1、5-6=-1,也就是還差1元、溫度降為零下1°C。老師告訴學生,在中國古代,人們也正是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不夠減的情況才引入了負數。負數引入的這一難點,通過這兩個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經歷密切相關的問題順利解決了,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本中負數的知識奠定了基礎。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好的教學情境,除了把握好上面三個方面外,數學教師首先要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同時還要及時捕捉學生的新思維、新發現,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並經常與他人交流,虛心學習。數學問題情境是一節數學課的開場,萬事開頭難,但每一個好的問題情境的創設,都是對難點的最好回報。要知難而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中興趣盎然地學習數學、享受快樂、充滿無窮樂趣。

❺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式教學

在操作中,學生都能展開想像的翅膀,並通過操作、比較,自己獲得了「看大數,分小數」的方法,學生思維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而且能在原有認知結構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再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准備了一些沙子,讓學生做一個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讓學生先往圓錐模型里裝沙子,再倒入圓柱模型中。看幾次能倒滿,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十分高興,做起來比較認真,不用費勁,就理解了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教學效果較好。 生活情境—踐行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調動孩子的探究願望,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找規律》一課,新課伊始,教師親切地問道:「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逛超市嗎?」「你們去過哪個超市?買過什麼東西?」孩子都有逛超市購物的生活經驗,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紛紛舉手發言:生1:我去過「超市發」,給媽媽買了一袋鹽。生2:我去過「佳佳購物」,給家裡買手紙。生3:我去過「利客隆」,買一把蒜苔。生4:我去過「寶龍倉」,買兩塊毛巾和幾塊棒棒糖。……師: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逛超市,而且還能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是媽媽的好幫手。今天又有一家超市開業啦,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圖,引出新課。以上環節的設計,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師巧妙地創設了生活環境,調動了孩子們探究新知的慾望,讓孩子在愉悅的情境中,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之中。 競爭情境—勵志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求學慾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學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設展現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例如,我曾根據教學內容並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設計這樣一種情境。講授「7的乘法口訣」時,到了做課堂練習時,我拿出四組題分給四個小組,進行算題接力比賽。雖然此刻我還沒宣布比賽的規則和要求,可是全體同學已進入了教師所設置的情景之中,暗中為自己的組加油,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一下字被引發出來了。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可以把理性的傳授與聲、色、形等融為一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教學境,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揮和教學的提高。

❻ 如何創設高中數學問題情境

如何創設高中數學問題情境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才有動力,才有創新。一個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容易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更加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情景創設;多媒體;自學環境;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改善教與學的方式,教師要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自主發現數學中存在的規律和問題解決的途徑,使他們經歷探究新知識形成的過程。由於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以便於展開探究、討論等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科學嚴謹的探索,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一、問題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一個人為了探索知識和認識事物的意識傾向,學生在學習中帶有興趣,才能表現出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數學教學要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就應當把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作為導向,使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一般是不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創設趣味性、探究性的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常常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培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不是一種「授予——吸收」的簡單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授予者,這就要求教師創設合適的教學問題情境,切實為學生養成合作意識與發展能力搭建平台,讓學生在「合
作」中學習新知識,在「探究」中建構知識。通過問題情境,切實讓學生感到合作是一種學習的需要,探究學習是獲取新知的有效途徑,逐漸養成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所謂問題意識,指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出問題、質疑問題、變換問題和發展問題的一種思維習慣或心理狀態。新課標把「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是否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作為評價學生能力的重要標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思維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數學是一門極具邏輯思維的科學,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重要方面,所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數學人才,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創設問題情境就是要將學生置於問題研究的氣氛中,使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4、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而且考察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是高考命題的方向。創新思維是人腦運用與眾不同的本質和規律,找出事物之間的新聯系,形成新結論,是對求知事物進行有創見的思索過程。教師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的新問題,為創新作鋪墊,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
問題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要成功地實施問題情境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出發點,我認為創設問題情境應該遵循下面四個原則。
一是針對性原則。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緊扣本節課所講內容,不要故弄玄虛,離題太遠,要能揭示數學概念或規律,要直接有利於當堂所研究的課題的解決,要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體現出問題情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是適度性原則。問題情境的設計,要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認
知水平,應面向全體學生,切忌專為少數人設置。既要考慮教學內容又要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注意向學生提示設問的角度和方法,要讓每位學生從教師的情境設計教學中得到發展和收獲。
三是啟發性原則。問題並不在多少,而在於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必要時可作適當的啟發引導或提示,教師的啟發要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不可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
四是互動性原則。教師設計的問題情境,要能讓學生不斷提出新的數學問題,提出帶有研究價值的新問題,讓學生不斷建構新知識,保持思維的持續性,真正做到讓學生一直比較主動地參與課堂,而不是等待問題的出現。 三、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1、利用趣味游戲,創設問題情境。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我們今天來玩個猜數字游戲,我手中這支圓珠筆的價格標簽是5~15元中的某個整數,你們來猜它的准確價格,我將對你們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確」的提示,誰能既准確又迅速回答出這支鋼筆的價格呢?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典故,創設問題情境。如:等比數列的前項的和。國際象棋起源於古代印度,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要什麼。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格子里放上1顆麥粒,第2格子里放上2顆麥粒,第3格子里放上4顆麥粒,依次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國王欣然同意,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呢?此案例利用典故發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驅動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探究的慾望,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
3、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如:均值不等式。某商場在節前進行商品降價酬賓銷售活動,擬分兩次降價,有三種方案:甲方案時第一次打2折銷售,第二次打3折銷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3折銷售,第二次打2折銷售,請問:哪一種方案降價較多?此案例的問題情境貼近生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觀察、聯想、抽象、概括、數學化的過程,在這樣的實際問題情境下,學生一定會想學,樂學,
主動學。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問題情境教學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精心創設各種教學問題情境,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雖然目前我們的新課改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吃透課改精神,准確把握新課改的本質,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積極創新,相信我們一定能創設出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貼近生活實際並緊扣學習主題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高效課堂。

❼ 數學課堂如何創設情景

一、 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數學知識抽象而顯得枯燥無味,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而小學生天性好動,喜歡做游戲。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抓住學生的特點,組織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使學生心情愉悅,不知不覺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統計」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做「夾球游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夾球比賽,每人夾一次,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夾的多,沒有輪到的同學為本組同學加油,在游戲過程中,人人都參與,各個都喜歡。比賽結束後,再讓學生數一數每組夾球的個數,然後填在表中。通過游戲活動,學生了解了數據的過程,知道了整理的 方法,然後讓學生根據整理的結果,提出問題,並去解決問題。像這樣的游戲,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去,不知不覺學到了新知識。同時,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 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習樂趣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特別是童話故事。一些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形象,讓他們感到親卻、自然,印象也就深刻,教師如能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把數學知識編成故事用於導課,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探究。從而認真自覺的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潛能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就是要聯系生活、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卻感,誘發學生內在的知識潛能,他們主動的動手、動口、動腦。想辦法來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以達到對自我生活的一種滿足,從而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求異思維,培養探究意識。如:在教學「折扣」時,我作了如下設計:「老師昨天逛街,發現有兩家商場賣完全相同的商品,卻標著不同的打折方法,新華都商場標著九折優惠,而佳事達商場標著八折大酬賓,你們說老師應該上哪家超市去買這種商品?」同學們頓時活躍起來,各抒己見,有的說到打八折的超市去買,因為它打的是八折,比九折低;有的說去打九折的商店去買,因為它本來的價錢可能低一些;還有的說,先看看兩家超市的原來的標價後再下定論。這時候,我馬上問學生,原來的標價就是百分數應用題中的什麼量?有的學生馬上回答,原來的標價就是百分數應用題中的單位「1」的量,我作了肯定的答復,這樣使學生無形中意識單位「1」的量的訓練,學生在學習有關「折扣」的應用題就不會感到乏味了,他們就會滿有興趣進入角色中。

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動力
數學學習要成為一種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需要有激勵學生去學習的內部動力,這種內部動力,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為了滿足這種需要,教學時,教師就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去感受數學、體驗數學,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如 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兒童玩風車的情境。同時,給學生提出諸如「風車旋轉時所形成的是什麼圖形」、「為什麼這些圖形的大小各有什麼不同」等問題。學生在觀察中發現,這些風車盡管在顏色、形狀和大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在風力作用下快速旋轉時,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卻有相似性,即變成一個個色彩斑斕的「圓」。在交流與探索中,學生還發現「圓」的大小與風車的葉片長度之間的關系。可見,這種動態的視覺效果不但增強情境的趣味性,而且給學生提供一個感知「圓」的基本特徵的平台。

❽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創造情景

《數學課程標准》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在數學教學中重視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措施之一。我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數學情境教學方面作如下探討:
一、創設情境應從課堂導入開始,導入要切實可行。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課程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的課堂教學要求導入一定做到自然貼切,新穎別致,緊扣主題,更重要的是導入的內容和方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是數學教學導入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如我在講授《可能性》一課時,是這樣導入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日,小朋友們請說說你自己的生日吧」,同學們說的很歡快,老師又問:「這個月過生日的有哪幾位小朋友?」結果有三個小同學舉手,老師就把為三個小朋友過生日為教學情境,同學們為他們准備節目開始抽簽,從而很自然的過渡到抽到唱歌、跳舞、表演節目的可能性。進一步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
二、在探究新知中,創設分組操作探究情境解決小組問題 《課標》指出:「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就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求知者面前,從而親手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而這種發現又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獲取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時,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思維材料,設置「動境」,使學生藉助已有知識、技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新知的主動探究。 學生在集體的相互作用是很大的,他們的年齡、知識水平、心理特徵非常相似的,所以同伴的一些興趣特徵、生活學習的喜好很容易被他們接受或學習,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正確引導學生,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分組探究在幾何知識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著的。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說一說長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的面積公式,再創設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分組探索。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小組成員紛紛開動腦筋,積極參與。通過小組探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既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在知識應用上,創設實踐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而數學知識本身是枯燥和抽象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符合兒童自身的特點。在知識的應用上,創造實踐活動情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小學生學習數學既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又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必要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運用於生活實際,可以使所學知識得到繼續擴展和延伸。同時,又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所以,在學習新知後,要創設一些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實踐活動情境,讓學生及時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教學「幾何小實踐」後,我安排了搭、找、畫、折的活動,其中通過用橡皮泥球和小棒來搭長方體和正方體,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及共同點,不同點;通過找生活中的正文體和正方體,進一步感知數學就在我們周圍,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用三角尺,直尺畫三角形,可長方形、正方形,進一步了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特點,更好地進行區分;通過用紙折長方形,正方形和直角的活動,發展學生的想像力。通過學生活動操作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還能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個性。
四、在知識鞏固上,創設競爭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競爭對學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時、適度採用競賽等方法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數學的計算教學中,乘、除運算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它必須反復練,而反復練又顯得單調枯燥,於是可在練習中採用「首尾相接」、「找朋友」、「奪紅旗」、「摘蘋果」「登山」等方法進行。這些游戲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通過這些游戲不僅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鞏固知識,而且使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精神。如教學「7的乘除法」時,當學生探究了計算方法後,我便設計小組登山賽--奪紅旗游戲。老師先說明比賽規則,各組做好准備。隨著「開始」一聲口令,各組快速計算黑板上自己組的題目,每算對一個就登上一個台階,看哪組同學能最快地到達山頂,奪得紅旗。在這個游戲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地計算能力,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鍛煉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五、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 現代教學論指導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課堂上要營造一種寬松的、適宜溝通的氣氛,教師要努力創設師生互愛、人人平等、教學民主、生生和諧的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因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是發展學生創造性的保障,所以平時教學時,要關心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讓愛充滿著整個課堂,學生之間形成了和諧友好、互助、競爭的良好關系,這樣有利於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課上,也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互相討論、互相反饋、互相傾聽、互相激勵、互相合作,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學生更能將郁積於胸的感情抒發出來。

閱讀全文

與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創設情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