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讓數學學習變得簡單
數學作為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邏輯性、系統性、運用性、抽象性等就是數學最大的特點之一。網路中有一段笑話:在一節數學課上,我撿起掉在地上的一支筆,從此就再也沒聽懂過數學課。這段笑話看似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數學邏輯性和系統性的重要程度。
因此,要想學好數學,讓數學學習變得簡單,就必須讓自己打好基礎,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把該掌握好的知識定理和方法技巧要徹底扎實掌握,這樣你才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
第一,要懂得抓住數學的內在規律,運用靈活的方法。比如充分利用錯題本,錯題本的利用,只要能夠堅持下來對自己的錯題進行整理和糾錯,在整理錯題過程提煉解題方法,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這是量變到質變的提升。不要只會做一題扔一題,題目做錯也不管,只期望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數學成績,這樣會很累很苦沒有效果。
第二一定要對數學有興趣,沒有興趣就需要先培養對數學的興趣,並且持之以恆。讀書要有興趣,但比起這些,更要努力培養優良的學習習慣,如刻苦努力、堅持不懈、認真仔細、勤勞上進等,這些才是幫助你成為優秀的保障,畢竟知識學的越深會越難學。數學看上很復雜很難學,這讓一些學生產生畏懼的心理,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事實上,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吃苦耐勞的事情,它不僅需要你付出時間和精力,更需要你能忍受枯燥乏味和挫折。興趣能幫助你提高學習的動力,但要想在某一領域里獲得長久的成功,單單興趣是不夠,更需要的是你持之以恆的努力。學習數學,我們無法改變其知識定理和方法技巧,也不要想著有不努力就可以學好數學的方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去讀書學習,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這樣你才有可能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
『貳』 如何使數學語言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和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數學課程標准》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語言
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師生交往中,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將抽象化的數學使學生形象地接受、理解。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實則裡面蘊藏著生動有趣的東西,所以,教師的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好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心理傾向,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叄』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麼使用數學教學語言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這一切的達成都離不開語言,語言的准確性體現著思維的縝密性,語言的連續性體現著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著思維的豐富性。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准確性。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必要。當前很多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很巧妙,課上得也很精彩,但唯獨缺乏的是學生流利回答的靈動,課堂難以活躍,師生互動不起來,很難達到教師預期的目標。學生由於地域差異,見識世面少,與別人交流少,表達能力匱乏。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它對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起著關鍵的作用。具體要如何在課堂中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我在教學活動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想」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把自己「溶入」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並且自覺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見解,首先得引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表達的慾望。實踐證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越感興趣,參與的意識就越強烈,思維也就越活躍。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採用多種形式,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肯想願說。首先要讓學生體會數學語言的美感,激發想說的興趣。數學語言表面上顯得枯燥乏味,其實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那就是准確、嚴密、簡明,蘊藏著豐富的內涵,有一種內在的美感。充分理解、掌握它,就能領略其中的微妙之處,感受其中的美的意境,從而激起學習、探究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除法時,關於余數的表述:余數必須比除數小,而學生往往會說「余數不能比除數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較,了解到兩種說法的不同,深入體會到數學語言表達的嚴密性的美,而感受到數學語言表達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想說的慾望。其次要讓學生感受語言表達的愉悅,體驗表達的快感。學生只有在不斷得到鼓勵時,他們的語言表達才能完全與流暢的思緒一致,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釋放的機會,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也才有暢所欲言的慾望和興趣。所以,我們在課堂中,要盡量給學生創設一種各顯其才的機會,堅持面向全體,緊抓少數的原則,有意識地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向不同水平學生提出問題鼓勵他們來回答:難度偏低的問題,讓一些學困生回答,那怕是說頭丟尾,也以鼓勵為主,再請其他同學補充,讓後進生拿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並加深記憶,又不打擊說的積極性;優秀學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較強的問題,不太難的問題則安排中等學生回答,這樣,調動每個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各類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表達能力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2.增強教師親和力、營造民主和諧氛圍,讓學生「敢說」結合教學反饋,我發現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主要原因有這些:第一、是來自於教師,教師一方面比較威嚴,讓學生敬而遠之,師生不在一個平等的層面,學生不敢跟老師交流;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分凸顯,過於追求標准答案,對於學生的錯誤不能容忍,以至於多數學生因害怕說錯而保持沉默;教學時不能面向全體,只讓少數幾個「優等生」回答,忽略了大多數學生,長此以往,大多數學生得不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差;第二、是來自學生本身,一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害羞,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言;第三、是來自於其他因素。如:當一些個別學生回答教師提問時出現偏差和錯誤時會受到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冷嘲熱諷,從而導至這一部分學生不敢開口。由此,我覺得要讓學生自信地張口,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啟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想說就敢說的慾望,讓學生敢想敢說。據此教師在課堂內外應放下了「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身來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我的課堂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化身和權威,而是一個共同參與學習的夥伴。從而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可親可近的、同時感到自己和同伴相處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動的。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迫切地想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語言的交流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得到培養,同時樹立起在課堂上大膽表達的自信。教師在課堂的導入、新知的探究、反饋講評、鞏固延伸、課堂小結等各個環節,教師都盡量採用親切的語氣、協商的口吻,使課堂氛圍顯得民主、和諧;教學中適時運用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語言來調節氣氛讓學生思想上變得輕松,激發他們由想說至敢說信心。3.教會學生語言表達的策略,讓學生「能」說3.1教學時,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教給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策略,如數與代數教學主要訓練學生條理清晰地敘述算理、演算法、概念、法則以及公式的來源;統計與概念教學主要訓練學生描述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並能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述可能性事件;實踐與綜合應用主要訓練學生說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分析過程,對自己的推理和思考進行合理地解釋;空間和圖形重視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口述推導過程。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教給學生有條理地用數學語言來表達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識的獲取與發展數學語言有機結合起來,以語言促思維,讓學生能說會說。3.2經常引導學生用簡明的精煉的詞語表述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按一定的邏輯、一定的規律來表述,可使他們日積月累地學會有條理地說。學生有條理分析應用題的過程,通過反復訓練就會把這個分析過程用連貫而完整的話表達出來,以後教學應用題時,仍然堅持讓學生口述分析過程,逐步就會流利地表達出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學生語言表達中提高了自身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數學思維。4.引導學生進行規范語言訓練,讓學生「善」說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要求用詞精確、簡練,具有邏輯性強的特徵。其實對學生進行規范數學語言訓練的過程,也正是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規范數學語言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也只有通過規范的語言表述的訓練,學生才能做到善想善說。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會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外,還要要求他們用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樣的訓練不但有利於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同時也有利於發現學生在整個表達過程中的語言是否規范,用詞是否精練,這樣的訓練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對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的學習。只有重視對學生規范數學語言的訓練,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數學的思想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切實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對學生數學語言精確、規范化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規范學生數學語言的同時,作為教師本身更應注意語言的規范化,讓學生在模仿中形成規范的數學語言。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未完善,但他們的模仿性強,這就需要課堂上的教師語言作為典範,成為規范學生語言的依據。所以,教師語言要具有準確性、示範性,教師說話時必須語法規范,用詞恰當,言簡意明。對概念陳述時要准確規范,合乎邏輯,對解題思路的論述要有理有據,講求順序性。要達到這樣的標准,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具有以下素質:第一、具備較高的文化知識素質。它包括對數學知識掌握的深度,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可能有科學的教學語言,就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談及教師的教育素養時寫道:「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第二、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一名教師只有文化知識還遠遠不夠,教師是一個綜合能力比較強的職業。教師本身的素質包括:①表達能力;②教態;③說好普通話的能力;還有最為重要的是必須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我們只有用愛心去對待學生,用愛去溫暖學生,我們的學生才更有信心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肆』 為什麼數學定義比較晦澀難懂,如何理解呢
數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而作為一個基礎的學科,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數學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數學具有抽象性,而且數學上的定義也是非常隱晦的,所以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數學中的定義。為什麼數學定義比較晦澀難懂,那麼應該如何理解呢?
許多人在判斷某種知識的時候,都會使用某部分的主題,基本上都是從直觀的角度出發。數學是一個非常具有紀律性的學科,具有邏輯和抽象性的,所以從數學的抽象中,經常能看到用字母“x”表示未知量,同時形成一種方程的概念,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的問題,所以就會有抽象函數Y=F(X),給人帶來的感覺就非常晦澀難懂,而且數學上的定義也都是從抽象當中總結出來的規律。
『伍』 怎樣講課學生們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來源生活的細心發現,和生活閱歷,體驗不同的生活,看不同類型的書,如同神農嘗百草。
要把復雜的事情用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比如為什麼把燒紅的鐵放在水裡會變硬,你給一個初中生解釋的時候,可以告訴學生,鐵是由分子組成,放到水裡,就如同排兵布陣,鐵分子就如同士兵,這個他們看過電視劇,知道排兵布陣的意思,至於冷水是怎麼做到的就不用在講了,告訴他們好好學習基礎吧。
數學,學習這事,如同大樓,有一個框架,然後細分往裡加。越早讓小孩子腦海中建立一個模型最好,比如鈑金的設計與展開,生活中我發現的一個事,一個小孩父親是設計的,他的小孩幾何方面就很活躍,那麼小的小孩能在腦海中思考幾何體。幾何牽扯出復雜的數學,數學聯系力學,物理填充著幾何,產生更強大的數學計算。化學又摻雜近來,
英語,作為老師應該充分了解英語的歷史,語言的歷史,其他的沒有什麼竅門,多看多用就是了。
還有就是,也許你講的在好,有的學生不學習,也是沒用的,至於原因,十分復雜,有興趣可以琢磨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了解下為什麼一些人不學習,或學不好。
『陸』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大家一貫認為應該是語文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從教十幾年教了幾個班,也聽了很多堂課讓我感受到,有可能許多學生在語文課上能夠暢所欲言,但在數學課堂上卻會語無倫次。人們常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人們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又是數學的載體。所以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每位數學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在數學交流時說准確、說完整,說得有條理、說得合乎邏輯、說得簡練。那麼在平時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下面就簡單地談談這十幾年來的一點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水準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盡力做到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前後連貫、邏輯性強,為學生做出榜樣,並要求他們認真傾聽,並提供模仿的機會,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並起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的作用。二、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讓課堂更為和諧其實絕大部分的學生不願表達的原因是不敢說,怕說錯了會挨批評或被人笑話,所以教師想切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出師生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充分尊重每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積極發言。上課時要有親切的教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即使他們答錯了,也不要給予批評,最好是對他參與發言表示肯定,以鼓勵他再次發言。尤其對於不善於表達的學生,教師不但要有足夠的耐心,而且還要細心地挑選一些難度較低的話題,給他們提供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表達興趣。就以我今年接的這個畢業班來說,一開始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時,一個班最多隻有兩三個,有時甚至一個都沒有,哪怕他知道答案也不會舉手,現在經過這個月的鼓勵、培養、訓練,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三、教師要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使學生暢所欲言教學中經常遇到學生做題會做,但是卻不會用語言表達或表達有困難的現象,我們一些教師捨不得花時間,認為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多做幾道練習題或多講幾道題。殊不知教師這樣的行為正好剝奪了學生說話的權利,扼殺了他們思維的能力。語言和思維是緊密相關的,說話訓練過程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在平時說話訓練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學會閱讀,閱讀不僅存在於語文課堂,在數學學習中也無處不在,數學語言高度抽象,因此數學閱讀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必須掌握和具備一定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才能正確理解書中的真諦,為「說」收集語言素材;其次教學時,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教給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策略引導學生理順思維。如:我在進行計算教學時不單單只是讓學生寫出計算結果,還要要求學生能用語言把計演算法則和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公式教學不僅是告訴學生計算公式,死記硬背地做題,而是讓學生組織語言說說推導的過程;解決問題時,不是只把題的算式寫出來就行了,還要能夠把自己的解題思路,方法過程說給大家聽,教師適時引導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不僅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優化自己的思維程序,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傳統的授受式教學主要採用講解、記憶的方式,幾乎沒有師生語言的交流。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變得內向、被動,這樣長期下來,學生是越來越不喜歡動腦,越來越不喜歡表達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逐漸變成了「啞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合作必須以交流為基礎,而有效的交流要以學習和掌握數學語言為前提條件。我縣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打造卓越課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在課堂中採用「五步教學法」:教師導學―個體自學―同伴助學―展示評學―提升延學的訓練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貫徹以「語言訓練為主線、思維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並在活動中收集說的素材,給每位學生提供說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並在積極的評價中,使學生說的熱情得到激發,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學生把思維過程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五、要能做到持之以恆的長期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是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非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多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反復地說、連貫地說,從而大大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運用語言大膽展示自己個性的思維,這樣才能把數學「說」好,學好。
『柒』 如何使小學數學與生活相融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一、讓學生感知數學的趣味。
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知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會數學的魅力。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感受到數學的用處。比如小學低年級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鍾表,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知道時間的用途,養成守時、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二、讓數學語言生活化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師生交往中,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主要還是取決於教師的語言素質如何,尤其是在我們數學課程教學中,要將抽象化的數學使學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個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實則裡面蘊藏著生動有趣的東西。鑒於此,教師的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心理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認識「<」「>」,我引導學生順口溜:「大於號、小於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於,開口在前是大於,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情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區分。又如把教學比大小說成「排排隊」;把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三、深入學生現實生活,應用新知。
多年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的實際應用,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於脫離實際的機械訓練和題型教學。在學生的練習中存在大量的人為編造的離學生生活現實較遠的題材,諸如:糊紙盒、裝配機器等等。長期這樣的訓練導致了學生思維僵化,不利於學生思維發展。而新的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於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比如,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後,我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和整理來了解某家、某校或某村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用水的平均費用,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在元、角、分的教學以後,我利用數學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師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游戲等。在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為希望小學獻愛心活動過程中,我就藉此東風,讓學生把家裡的零錢湊起來,計算出總金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
四、作業設計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由此可知,數學應用是數學教學的第一重要要,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道理,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由於課堂時間短暫,所以作業成了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成了創新的廣闊天地。學生在實際生活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也是對書本知識的一種印證、一種補充、一種體驗。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體驗。
總之,數學生活化,並非是一味地圍繞現實的生活,它應該注重提煉;數學生活化,並非一定是課堂上的熱鬧非凡,可以從生活問題、生活情境以及與數學生活等的關系層面上綜合認識,走出誤區,找到生活與數學的最佳結合點,才能達到有效訓練,才能良性循環,才能使數學與生活交融為一,從而豐富了數學的內涵,提高了學生數學素質。生活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教育必須首先植根於生活的土壤,才不至於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羅傑斯認為:「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越大。」反之,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可見,當今數學教學正向生活化,活動化,問題化方向發展。因此強調數學抽象(即生活問題的數學化)和數學應用(即數學問題的生活化)這兩者的辨證結合,對於數學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捌』 談談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藝術研究
談談小學數學教師課堂語言藝術研究
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言語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長。小學數學教學語言既非書面用語,又非口頭用語,要通俗明白,使學生聽得有滋有味。
摘要: 小學數學語言是一門特定的語言,作為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語言,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已成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性的交流工具。從一定意義上說,教師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小學數學學習水平的高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語言;語言藝術;幽默風趣
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作為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語言,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已成為一種具有廣泛應用性的交流工具。語言應當被看成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而小學數學語言是數學知識的載體,也是數學思維的工具。為數學交流提供了科學的保障,在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現實的問題是,數學教學不像語文教學那樣要單獨教小學數學語言,它一般不專門討論數學中的語言問題,常常是一帶而過,因此,教師的課堂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引發著學生的情感,所以小學數學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
1小學數學語言要准確規范、嚴謹簡約
小學數學教學語言的准確性是指數學教學語言應該是嚴謹的、准確無誤的語言。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內涵和表達方法,有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變成概念性的`錯誤,例如:“數位”和“位數”,“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位數不夠用0補足”就不能說成“數位不夠用0補足”。另外,讀音要准確,作為教師,要堅持並且要用盡可能地用准確的普通話教學,避免在傳遞教學信息時因使用方言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發生誤解。在教學中多音字也要讀准,方言和習慣讀音要改用標准音去讀。
教師的語言在准確的前提下,還要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有些剛走上講台的教師之所以不能在40分鍾內完成教學任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學生聽不懂,返來復去、不厭其煩地講,使課堂中有限的時間在與講課內容無關的廢話中悄悄地溜走,結過使教學重點得不到突出,學生又產生厭煩情緒,影響了教學的效果,為了克服上面的問題,必須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好問題,過渡語,盡量不說與講課內容無關的話。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自己教學語言的嚴密和准確,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語言來解釋,表達數學知識,更不能出現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甚至於前後自相矛盾和錯誤的語言。
2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啟發性強
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悱,這里指教師有意不說出結果、答案)在教學過程中,要變學生的被動接收信息為主動地獲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啟發學生通過看、想、做等認識活動來掌握。如,教“圓的周長”一節時,老師拿出一個呼拉圈,問學生,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長(因學生沒學計算圓周長的方法)。
用什麼量?怎樣量?(用皮尺繞一周)還能用什麼量?(先用繩子繞一周,然後再用皮尺量繩子長度)還可以用什麼方法量呢?(在地上滾圈,然後量地上滾動一圈的長度)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像很豐富,然後接著問,如果給你們一個非常大的圓,還容易量周長嗎?有沒有簡單方法來計算圓的周長呢?通過老師做實驗得出: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密切相關,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這個數是個固定的數,叫圓周率。
現在同學們說說看,只要知道什麼,就能求出圓的周長?上例中,教師用了一系列啟發性提問,不斷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掌握知識。
3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學數學教學語言既非書面用語,又非口頭用語,要通俗明白,使學生聽得有滋有味,教師應該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通過驅動學生的數學想像,來達到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時、分、秒的認識”時,為了揭示課題,教師先讓學生猜謎語:“兄弟三人來賽跑,個子有矮也有高,他們會走沒有腿,他們會說沒有嘴。
會告訴我們在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上學去。”當同學們猜對後,教師很自然的引出課題:“今年我們來認識鍾面”。這樣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學生學習動機、興趣吸引到新知識的學習上來。
4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
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言語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長,小學數學教師的語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幽默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情緒。學生心情舒暢地學習與惶恐畏懼地學習,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教師要善於藉助幽默的語言去創造有利於師生情感溝通的課堂氣氛,針對學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條件,忽略隱含條件而引發出錯誤的證題思路,結合當今中學生錯別字較多的情況,筆者分析題意後說:“這位同學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將“邪”讀成“牙”,引起學生轟堂大笑,這既提高了學生認真分析已知條件的重要性,又告訴了學生“重理輕文”的思想要不得。
幽默可以提高批評的效果,讓課堂違紀地同學心悅誠服,教師在課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況時,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理智,動輟對學生發火訓斥,其弊端是眾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語言來處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樣。幽默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提高思維的質量,課堂教學的幽默,應和深刻的見解、新鮮的知識結伴而行,教給學生理智,學生會產生會心的微笑,獲得美感享受。
總之,當然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遠非上述幾點所包羅。教師的小學數學語言藝術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和長期的實踐,教師只有在數學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辯證統一,若如此,我們的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
;『玖』 如何才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與掌握各個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
更為一般地說,這事實上也就可以被看成課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具體表現和必然要求,即是應當對各類教學內容作出深入的分析,包括清楚地界定各個相關的「教學難點」,並通過積極的教學實踐與深入的理論研究逐步地去突破這些難點。 第一,為了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筆者以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在於努力作好「日常語言」與「數學語言」之間的必要過渡與轉化。我們不應把「文字敘述看得過分『神聖』,把它作為最高的表達形式」,特別是,我們不應要求學生不加理解地死記硬背各個概念的數學定義,恰恰相反,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說出對相應概念的理解與領悟(這也就是所謂的「淡化形式,注重實質」),當然,作為問題的另一方面,對於所說的「淡化形式」我們又不應理解為一概地不要文字敘述和語言敘述,或是始終留於學生的「日常語言」,而應努力促成由所說的「日常語言」向「數學語言」的必要過渡,包括使相應的數學概念逐步成為學生語言的有機成分(從而就能十分自然地應用所已學到的數學概念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或事件作出描述),以及通過交流與比較以引起各個學生對於所已建立的認識的必要反思與改進,從而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例如,就「圓周率」的教學而言,由於學生已經在事先進行了預習,我們在此就可首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圓周率」的涵義作出說明,教師更應通過必要的實例或直接的提問努力促進學生積極去思考以下的問題:「是否所有的圓其周長與直徑的比都是相等的?」 另外,筆者以為,由「靜態的」數學定義由「動態的」生成過程的過渡對於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概念也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就半徑的生成而言,我們既可任意地去聯結圓心與圓上的任意一個點,也可通過由圓心向各個不同方向去引出射線並通過與圓周相交從而得到半徑。顯然,這樣的生成過程——應當指明,我們在此未必一定要具體地去實行所說的各種運作,而也可以在頭腦中「假想地」去進行這些「運作」,後者就是所謂的「活動的內化」,而由數學教育的現代研究我們已經知道,所說的「內化」事實上也就應當被看成形成任何真正的數學思維的一個必要前提——對於幫助學生更好地去認識半徑的相關性質,即如半徑是一條線段(而非射線或直線),以及半徑在數量上的無限性,乃至鞏固學生對於線段、射線與直線這三者相互之間關系(聯系與區別)的已有認識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由於這幾堂課所採取的都是「學生事先預習(課本)」這樣一種教學形式,因此,這或許就應被看成「新形勢下應用這一傳統教學方法」的重要涵義之一,即是應當注意突破書本所設定的框架,也即應當努力保持頭腦的開放性。例如,就「圓的認識」而言,我們就不應滿足於「理解半徑、直徑的特徵及相互間的關系」,而還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地去思考這樣的問題:「除去書上所列舉的各個特徵與相互關系以外,圓的半徑和直徑還具有哪些性質?」事實上,從實際的教學情況看(在教學中教師布置了這樣一個任務,即是要求學生具體地去找出圓形紙片與黑板上所畫的圓的圓心),有不少學生已經注意到了這樣一些性質,即如「就聯結圓上任意兩點所成的各種線段(弦)而言,直徑是最長的」,「直徑將圓分成了相等的兩個部分」,等等。 最後,這顯然也應被看成「保持頭腦開放性」的又一重要涵義,即是應當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包括應用各種可能的方法對書上的相關結論作出必要的檢驗。
『拾』 怎樣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於課堂,還來自於現實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銜接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如何把握數學與生活的銜接,提高教學效果,我在教學中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數學語言生活化,理解數學
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師生交往中,主要是通過言語交流。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不一樣,主要還是取決於教師的語言素質如何,尤其是在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將抽象化的數學使學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個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實則裡面蘊藏著生動有趣的東西。鑒於此,教師的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學生引導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心理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認識「 <」、「>」,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於號、小於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於,開口在前是大於,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童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區分。
又如把教學長度單位改成「長長短短」;把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把比大小說成「排排隊」等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二、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
新的課程標准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數學。因此,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如環境問題、治理垃圾問題、旅遊問題等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
比如: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學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學到校需多少時間,以免遲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遊要帶多少錢,才夠回來等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既可積累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如此切身的問題感受到學數學的價值所在,更是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應用意識的最佳途徑。
三、數學情境生活化,體驗數學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舒暢,情緒飽滿的情境下,大腦皮層容易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提供這樣的思維環境,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覺到在課堂上學習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數學問題一樣,需要大家一起來實踐解決,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集體的共同研究,最終得出學習結論。
如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徵,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到操場上選定一個建築物,讓學生站在不同角度看這個建築物,體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物體時,所看到的形狀的變化,並用簡單的圖形畫下來。也可讓學生在方格紙畫出示意圖:假設圖書館在學校的正東方向200米處,小紅家在學校正北方向500米處,醫院在學校的正南方向1000米處,車站在學校的正西方向800米處。學生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在方格紙上確定適當的單位距離,標出相對位置後,教師再及時組織引導學生進行交流,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又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貨員」活動,讓他們在逼真的買賣中掌握、消化和應用知識。再如,相遇問題應用題教學,教師採用學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現的方法,把抽象的相關的各種數學術語讓學生迅速地理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數學作業生活化,運用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由於課堂時間短暫,所以作業成了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成了創新的廣闊天地。學生適當運用課堂內容的自然延伸,能從廣闊的大千世界中學習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激發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慾望,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如學習了長度單位,可以測自己和父母的身高,從家到學校的路程;認識了人民幣可以用自己零用錢買所需要的東西;學習了統計知識和百分比應用題,可以去統計本校學生人數以及男女生比例;會計算圖形面積可以算一算自己家裡的面積,所用瓷磚的塊數等。
再如布置學生「觀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幾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的生活費用是多少,記錄下來,製成表格,再進行計算」,這樣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助於學生理解,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也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地交流中,學得積極、主動,思維隨之展開,興趣隨之激起。
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相銜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如身臨其境,就會產生強烈的親近感和認同感,有利於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在生活的原型,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