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暑假幼小銜接班數學教學什麼內容好
第一講比長短 比高矮 1、聯系生活實際認識長 短、高矮的含義; 2、初步學會比較物體長短 和高矮。 知道長、短、 高、矮的含義, 能正確運用數 學語言表達比 較的結果
第二講 比輕重 1、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輕重 的含義; 2、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輕 知道輕重的含義,能用正 確的數學語言 表達比較的結
第三講1--10 的認識及基本 的加減法(一) 1、復習和鞏固以前學習到 的數的認識; 2、能夠學會基本的加減法 運算。 1--10 1--10加減法 的概念
第四講 1-10 各數的認識及 加減法(二) 1、復習和鞏固以前學習到 的數的認識; 2、能夠學會基本的加減法 運算。 1-10 加減法 的概念 1-10 加減法 的運算
第五講 比多少 1、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 並能正確運用; 2、能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 大的順序排列數。 知道多少的含 義,能用正確 的數學符號表 達比較的結果
第六講 認識立體圖形 1、通過實物的辨認,對 種基本立體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2、能識別這些形體,初步 認識這些形體的主要特 知道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圓這 些常見圖形的 名稱,並能識 別這些圖形。
第七講 認識平面圖形 1、結合生活實際,直觀地 認識常見圖形; 2、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 常生活中的應用。 知道常見圖形 的名稱,並能
第八講11-20 各數的認識 和加減法(一) 1、復習和鞏固以前學習到 的數的認識; 2、能夠初步理解加減法的 概念 11-20 加減法概念的理解
第九講 11-20 各數的認識 和加減法(二) 1、能夠理解加減法的概念 2、學會11-20 的加減法 11-20 加減法 的概念 11-20 加減法 的運算
第十講 分類 1、了解「同一類」及「分 類」的含義; 2、能從不同角度進行分 類,明白分類標准不同, 分類結果也會不同的道 學會按照不同的標准給物 品分類,能用 正確的數學語 言表達分類的 結果
第十一講 數一數 1、復習和鞏固前面學習到 的數各種物體和圖形; 2、能夠運用已經學習到的 數來數出各物體和圖形的 數量。 能夠認識及分 類個物體及圖 形,並且能數 出它們的數量
第十二講 確定位置 1、在具體場景里體會物體 之間的位置關系; 2、能比較准確地確定物體 的位置,並能按方位要求, 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 具體位置的辨認
第十三講 認識鍾面(一) 1、能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鍾 面上有時針、分針、12 點、半點、及接近整點的時 刻,在鍾面上 畫出相應的時 針、分針。
第十四講 認識鍾面(二) 1、學會看整時和半時 2、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點、半點、及接近整點的時 刻,在鍾面上 畫出相應的時 針、分針。
第十五講 解決問題 1、通過解決一些簡單的實 際問題,提高初步的發散 思維能力、分析比較能力 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2、經歷提出並解決實際問 題的過程,逐步提高數學 思考的能力。 感受數學 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 的含義,能解 決簡單的實際 問題
第十六講 復習;考試;講評 測試學生這個月來的學習 效果以及幫助學生查漏補 缺,將老師所講的知識掌 握的更牢固更全面。
⑵ 幼小銜接數學應該注意什麼的經驗文章
一、弄清幼小銜接的習慣養成。
家長既要更新對孩子的成長要求,又要督促與指導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
(一)與孩子一起「步入」小學。
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園從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八個方面的具體教育內容與要求,主要以語言行為、益智活動、游戲活動、操練活動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對於孩子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只是「告知」 與「提醒」的作用。當孩子升上小學後,就要對孩子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作些「硬性」規定,違反規定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指責,嚴重的話還會受到參與打掃衛生或德育操行扣分的懲罰,在心理方面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因此,家長需與孩子一起「步入」小學,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對孩子的習慣養成的標准。
(二)與孩子一起提高標准。
孩子在讀幼兒園時對於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不作「硬性」要求,當孩子「步入」小學,就要根據小學的課程標准,規范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的標准,從而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因而,家長在開學前也應與孩子展開一次幼小銜接的溝通會話,與孩子一起提高標准。
1、要使孩子做到姿勢標准。
(1)坐姿標准。孩子應坐在桌子偏右一些,腰背要挺拔,胸離桌一拳,眼睛離書本或作業本一尺。正確的坐姿可以延長孩子的坐端正的持久時間,也就增強孩子的學習精力。
(2)執筆標准。孩子的握筆姿勢也要標准,握筆的拇指和食指應離筆尖一寸距離,其餘三指並攏墊筆即可,作業本應放在前面偏左一點,這樣有利於看到書寫的筆順和結構情況。
2、要使孩子做到書寫標准。
孩子寫字的時候要按照課本或老師所教的筆順標准來寫字,一般是先撇後捺、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里(半包圍)、先外後里在封口、先中間後兩邊等規則,具體以教材(近期各版本的筆順有所變動)為准。並且要邊寫邊念讀,這樣家長就可以在一旁做點家務也能聽清楚,當然最好是在一旁看著孩子寫規範字了。
(三)與孩子一起學有激情。
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到學有激情,也就是能較長時間專於完成學習任務,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從而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1、先溫習。孩子在做家庭作業前,家長要讓孩子先把老師當天所教的重點或例題回憶一遍,也可以去翻閱課本例題解題方法,引導孩子如何獲得想要的資料,做到明確重點,掌握方法,不要代替孩子而完成任務。
2、再運用。家長讓孩子把老師布置的作業按照剛才梳理的方法抓緊落實,去做作業、做練習、做測試,從而再次鞏固應用。
3、接糾錯。當孩子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家長發現孩子完成的作業有錯時,可以讓孩子做完此題後,再引導孩子去檢查或檢驗,實在發現不了就指出其方法上的漏洞,啟發孩子發現問題,並及時糾錯。
4、後查驗。當孩子完成作業後,一定要讓孩子再次查閱或變練檢驗,無誤後才能去完成下一題或另一科。
(四)與孩子一起學要得法。
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到學要得法,就要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
(1)學習使用工具書。當遇到學習問題,可以通過自己去查閱學習工具書來解決的,家長盡量指導孩子去查找和搜索答案。比如:查字典、新華成語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學習工具書。
(2)培養閱讀方法。家長告訴孩子對應的閱讀方法即可,一些題目還要由家長讀給孩子聽才行,孩子的識字畢竟還少。閱讀的方法教給常用的朗讀法、默讀法、精讀法等就行。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需要選擇讀法,並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閱讀,邊讀邊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感悟和方法要領,並能向家長分享和完整地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樣,孩子通過周而復始的訓練,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並逐漸提高完成作業的正確率,縮小時間差,就能讓孩子有學習激情,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二、上小學之前需要准備工作。
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准備自帶的學慣用具和生活用具以及防控工具。
(一)購買學慣用具。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去購買可心的書包,以備裝下課本、教輔、作業本等發放的學慣用書資料;還要購買文具盒,裝上數支鉛筆(一般買一打)、橡皮擦一隻、直尺一把(另一邊有波浪線的最好)、改錯筆或貼、卷筆器或卷筆刀。其中家長要為孩子削好或卷好最少兩支的鉛筆,以備對換使用。
(二)購買生活用具。家長還要買好水壺以防口渴,購好雨傘或雨衣以備下雨天防淋雨。
(三)購買防控工具。家長還要讓孩子帶上兩個一次性口罩,其中一個進校園時就帶上,另一個備用;有條件的還可以帶上免洗消毒液,可供孩子洗手消毒。
這些日常生活的用具,家長可以讓孩子再逐一準備與裝袋,一些生活起居常識就要從中貫穿,讓孩子能自行整理與准備學習與生活的必需品。
三、上小學之後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確保營養補給。孩子升上小學,從消耗能量上來說,就要比幼兒園大得多,家長應注意加強營養的均衡補給。特別是孩子從午飯到放學回家,體能消耗已經差不多了,一般家庭做作業前,最好能吃點麵包或糕點,喝熱牛奶,但不宜過飽,20分鍾後就可以「開工」了。
(二)調整作息時間。孩子上小學後不再是幼兒園時的時間散漫的節奏,而應嚴格按照學校提供的上下學時間去調整好在家的作息時間,確保每天至少9小時的睡眠時間。特別是上學到校時間的准時,如果遲到,教師會進行詢問與批評的。
(三)做好接送工作。孩子畢竟還小,家長應每天再學校規定的上學時間後5分鍾左右送到校即可,避免擁擠;接回的就應在學校規定的放學時間提前5分鍾到校門口,最好與孩子約定相對固定的地方站立等待,以便孩子尋找,無需都擠在校門口等待。
(四)做好心理撫慰。孩子畢竟從幼兒園升上小學,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強或自卑心強的話,很容易受到老師或同學的「打擊」,或因為學習問題而心理受挫。因此,家長每天應察言觀色與細心關愛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及時梳理期間所遇到的「障礙」,讓孩子能高高興興上學,開開心心回家。
總之,開學在即,家長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由幼兒園升上小學,也是由衷地感到歡喜,同時又會感到有一種莫名的壓力與責任,老師和孩子們都面臨新學期的教與學的新任務,希望同學們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專心聽講、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家長的關愛與輔導下,按時完成課外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新學期取得優異的成績向老師和家長匯報。
⑶ 幼小銜接練習題哪一套題型比較好
練習題目的是練習,練習是為了熟練掌握。看你孩子對幼兒園知識掌握情況,語文不熟練就是背誦,帶著還在朗讀背誦就行。數學不熟練就口頭教,幼小的數學也就那麼點東西,不用買練習冊坑娃的
⑷ 幼小銜接數學20以內加減法怎麼教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
要求是: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 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 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 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 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
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 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例如:7與8哪個 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 -」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 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 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 是14, 倒數2個
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 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20以內的數的分成及加減法,是幼兒對數與量的基本認識。是幼兒園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如何教好「20以內的加法」呢?我在這里談幾點學習20以內的加法」的心得。
(1) 點數。注意要點:手、口、眼一致,開始是自問自答,如數完問「一共有幾個?」「3個」,一定要再讓他看一遍,即你要給復習一遍,實際上是在告訴他為什麼是「3個」,這就叫「3個」,繼而可以先問他有幾個,然後要看他的反應,家長快速判斷,以便用哪種輔助的方法。在教點數的同時,我教了於澤傑十個指頭表示「幾」的方法,所以到後來就可以用手指表示法輔助他,教具最初選擇同樣的物品,注意經常更換,我們那時筆帽、瓜子、栗子、積木、塑料片、花生仁,總在換,後來發現他對我們寫字畫畫有興趣,在做這些同時,又加進了畫的東西,如畫o、r、□,然後在旁邊寫上數字,數字一定在數完後再寫,因為這個數字是輔助他理解的。點數從3以內開始,突破以後泛化到5以內,到6以上時,因傑傑在說話節奏上出現問題,最初我並未意識到是節奏問題,只是覺得6到10之間的點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表現很不穩定,直到去「星星雨」反饋才發現是說話沒有節奏,導致手、口、眼不一致,結果不穩定,但我那時知道他有數的概念。點數突破又保持很穩定大約用了一個月時間,對於我們這樣的孩子,可以說是奇跡。點數穩定以後,目標又提高了,即點數的「內化」,就是你幾個東西,孩子能用目測的方法告訴你是「幾個」,最初這個方法我是看王老師這樣做的,但是對於太多就不適用了,她用二個小盤一個盤里放「1個」,一個盤里放「3個」,告訴他這是1個,這是3個,我們是採用按住他手的方法不讓他手動,只能用眼、口,最初是5以內的目測,最多到20以內,其實到10就可以了,主要讓他明白的是方法,只要掌握了就可以了,逐漸地他可以不出聲只用眼睛和心數,最後說出得數,目的就完全達到了。我感覺內化的過程也是孩子長時間注意力培養的過程,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坐不住,不要說學點數,可能連最基本的東西也學不了。內化的東西在後來做加減法時,還會大有用處。
(7)數的組成和分解。正常情況下,應先教數的組成、分解,再教加減法,這也是孩子的數學發育過程,我們是在教會加減法後才教分解、組成的,由於是顛倒了,所以感覺很容易。還是舉例5,先拿出5個物品,你告訴他5可以分成3和2、1和4,反之組成也是這樣。
(8)比較數的大小,是我們近期才解決的問題,以前只是在加減法之前教過他多、少的比較,未教大、小,學前班的內容就有了大、小比較的內容,1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你隨便出2個數,他能很快知道哪個大,哪個小,但是用「>」「<」他就聯系不到一起,總是出錯,我們就讓他寫出漢字大、小寫在數字的下面,結果仍然不奏效,直到我們只要求他把前1個數是大還是小寫出來,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相鄰數的內容在這里又用上了。比如1和3比較,他知道3大1小,我們就不讓他在3下面寫上大,只在1的下面寫上小,前面是小就寫<,如果前面數大就寫>,從這可以看出這種孩子的不靈活性,正常孩子很快就能分辨出來用>或<,在教這個時,我們輔助方法是將1-10排列,他一旦錯了,一看1-10數字,他就知道哪個在前就是小,哪個在後就是大。
⑸ ,幼小銜接整合教材同步練習數學1分類和排序第一題答案
量的排序:3 2 1 5 4
分類第一題:此題關鍵教孩子們從1到10,按順序填。比如1是陸地動物,就在陸地動物後面寫1,2是陸地動物,就在陸地動物後面寫2,3是飛行動物,就是飛行動物後面寫3……,而不能陸地動物有哪些,找出來再寫進去,那樣就失去統計的意義了。
陸地動物:1 2 5 6
飛行動物:3 8 10
水生動物:4 7 9
⑹ 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小銜接:數學計算能力怎麼練?三步讓孩子成為口算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一個月內,另一群孩子即將上小學,許多父母已經開始熱身並為嬰兒沖刺准備。
幾天前,龍龍的媽媽抱怨道,她遇到了一點麻煩:年輕人和年輕人之間的聯系已經結束,但是現在數學加減法總是錯誤的,2 + 5 = 7,2 + 6甚至是7但是3 + 6可以再次等於9 ...她帶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但是准確率仍然像過山車一樣,我真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作為一個過去的人,我了解像龍龍的母親這樣的父母的焦慮。畢竟,建立良好的兒童與兒童之間的聯系基礎可以幫助兒童快速適應小學生活並樹立信心,但是,讓孩子在上學前做同樣的事情會使孩子處於機械化學習的狀態並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我們確實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伯爵的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兒童處於認知的預計算階段,知識和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感知來確認。
一年級的孩子大約在6-7歲之間,處於這個階段,他們在學習數學和計算時並不像我們一樣。他們了解它們是代碼和符號,並了解其相應含義,然後將數字放入計算中以獲得答案。
在學齡前兒童的眼中,一個物理的蘋果,一根手指和一個小圓點都是客觀的對象。還有一次,它代表了豐度和豐度。它需要通過特定的事件進行測試並計數。2,此時他們無法直接理解“ 1 + 1 = 2”。
要理解“ 1 + 1 = 2”,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經驗和游戲中進行練習,以了解“ 1 + 1 = 2”的不同類型,然後從中學習規律,消除物體本身的含義,1一個蘋果和一個蘋果是兩個蘋果,這意味著一加一更有利於兒童計算能力的提高。
加減法是計算能力。如果您希望這種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則必須首先具有“數字意義”和“數字意義”
一個是要了解數量和數量之間的關系。我記得去年我兒子第一次上小學時,他的數學技能更差,當我和他玩游戲時:
我:算一下有多少?
很多:1.2.3.4.5、5!很好,這個呢?1.2.3.4.5.6、5!
一世:……
這種反饋使我意識到兒子知道如何計數,但不了解數量和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這時候,自然地,他無法應付更高的水平-計算好。如果加法和減法被硬性加法,這與孩子的認知發展背道而馳,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破壞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動機。
如何確定是否有呢?
只需按照上述說明進行操作,即可與孩子一起生活。如果孩子能順利,准確地完成學習,那就可以了。
(一年級之前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不一定要等到一年級才去上學。)
純算術的加法和減法是抽象的具體操作。與一年級孩子的直接接觸超過了他的認知水平,那些提高了自己刷問題能力的孩子更多地依賴於記憶存儲,這種孩子將來將更加缺乏應用技能,因此應該為之做好准備知識?
5可以分為1和4,許多孩子可以記住它,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將它與真實事物聯系起來。取出平常的事物,讓孩子們數一數,不斷地感知它們,並在應用程序之間形成聯系和知識。
?,?,=的含義是,您可以繪制符號,然後讓孩子使用對象表示數字並執行方程式。在此過程中也要進行計數,然後逐漸用數字替換。請注意,+和-符號應為這為孩子進入伯爵(Piaget)的“具體計算階段”並進行反向思維(例如加減法的反向思維)打下了基礎。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台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⑺ 請問下幼小銜接算術課的老師要怎麼讓孩子找到解決數學題目的最佳方式
答:數學課可以說是由「問題」組合而成的課程,它和其它科目最大的區別在於,數學課本有一系列的問題等待解決。而且數學這門科目是比較講究思維層面這個東西的,雖然也有一些需要記憶的公式但是前提還是需要自己理解。動畫可以鍛煉和開發孩子的思維所以貝爾安親老師給孩子出示雙師課堂動畫情境圖後,可以直截了當地向他們提出問題,然後根據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孩子才能夠放肆從圖中捕捉有用的信息,這是為了讓他們激活舊經驗,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孩子並不是比我們想像中不能夠接觸算術,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根據給出的情節去思考問題,因此老師要做的事情,除了給他們一個充滿趣味性,能夠吸引他們的課堂外,更要做的是引導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答案。這樣,安康市孩子解決數學題目時的狀態也會變得輕松,然後漸漸喜歡上數學課。
⑻ 幼小銜接整合教材數學1最後一道題看圖想一想填一填怎麼做
合理就行,跳的荷葉上數字,按照每個荷葉加上2的順序。
⑼ 幼小銜接數學題比多少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螺旋隊形變換的方法。
2、讓幼兒感受卷炮仗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孩子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卷炮仗。
2、教師帶領幼兒熟悉音樂《卷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