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2 13:35:00

1. 淺談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數學知識的獲得離不開生活,「數學學習更離不開生活」。根據兒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學的規律,要想讓學生學習的輕松,知識掌握的牢固,只有讓數學學習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再加之與生活緊密聯系,才能真正掌握數學知識。

成功的教學經驗啟迪著每位教師,數學教學中若能把「純粹」的數學知識與學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體的材料相聯系,這樣就有利於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於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探索新知的慾望。

(1)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擴展閱讀:

因為孩子們能夠親自動手參與實驗,所以他們會對這樣的課抱興趣,並快樂地學習。但是,想要在頭腦中形成固定的概念,僅僅依靠這一兩次操作還是很困難。

也就是說,在課堂上使用各種定量容器進行測量的時候,孩子們會對毫升、分升以及公升的單位形成一定的概念,但當眼前沒有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們把握起來就又變得困難了。

因此,當黑板上出現「3公升5分升等於多少分升?」這樣的單位換算的問題時,孩子們就會感覺十分棘手。

2. 數學與生活的真正聯系在哪裡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3. 如何看待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學生要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無論是美國「數學課程標准,」還是其它國家的數學教育都已普遍重視解決實際問題。我國的新課程標准要求:「讓每個學生人人都學會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問題。」 學習就是為了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對新學習的數學知識,教師應多方搜集現實生活及其他學科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背景,創設數學問題情境,而當學生掌握了有關知識和技能後,再引導學生在現實世界中探求應用,構造數學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際形影不離,教師再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另外,作為教學形式的「問題解決」其方式更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因此教師不應該只象教練一樣示範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應選擇適當問題,鼓勵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認識,這樣創造研究出的問題結論比得到正確答案更重要。另外,還應讓學生自己動手、演算、畫圖、解答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搞一些小調查,小試驗,獨立地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下面是我從事數學教學以來對該問題的幾點思考:一、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可以讓學生解釋一下:我們住的房子的屋頂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師傅幫同學修理課桌為何要在桌腳對角處釘上一根斜條?又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性請學生說明:為什麼拉柵門要做成平行四邊形的網格狀而不做成三角形?通過解釋一些生活現象,使學生更深地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另外要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剛教學統計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先出示一張中國地圖,問學生:「這是一張什麼地圖?」學生回答後,又問:「你知道我國的領土的面積嗎?」學生回答後,再問:「你知道我國的人口數嗎?」在學生說出大概的數目基礎上,教師准確的說出中國人口數為十二億九千五百三十三萬,並介紹這是我國最近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出的結果。此時學生已經對人口普查產生了興趣,老師可趁機導入新課「人口普查內容項目很多,但無論哪一項都需要運用到統計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你們想學不想學?」接著就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下揭示課題。同時在本節課最後布置實踐作業:分組進行「小型人口普查」調查我校整個五年級的人數。 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統計的作用,強化了統計在學生腦中印象,又讓學生去實際調查,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實際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二、用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結合起來,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垂線」的概念時,可結合實際提出這樣的問題:「馬路的十字路口的兩條道路位置上有何關系?再比如電線桿與它上面架的電線位置上有什麼關系?」這些都是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具體涉及到的例子,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產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意識,而且能直觀地理解垂線的意義,並意識到學習這個內容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採用模型、幻燈、錄象、計算機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的內容,同時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知識的興趣,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三、教學聯系實際,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知識的掌握到知識的應用不是一件簡單、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事情,沒有充分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是不會形成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從具體的事物提煉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用數學知識來解決,這有助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比如在講「行程應用題」時,利用這樣一個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甲乙兩地有三條公路相通,通常情況下,由甲地去乙地我們選擇最短的一條路(省時、省路);特殊情況下,如果最短的那條路太擁擠,在一定時間內由甲地趕到乙地我們就選擇另外的一條路,寧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來保證時間(時間一定,路程與速度成正比)。從數學角度給學生分析這個問題用於「行程應用題」是路程、時間、速度三者關系的實際應用。四、精心編制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當前我國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考題多半是脫離了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應用數學問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解現成數學題的能力很強,而把實際問題抽象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卻很弱。而數學是以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的,它的許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從現實中來。但它有更多結論去為生產和社會各行各業服務。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編制一些與生活、科學有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其萌發學好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願望,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達到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效果。在教學中,可逐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並結合實際編制問題並解決問題,逐步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五、加強課外實踐,帶著數學知識走進生活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精闢地闡述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可以說數學為很多生活問題建模。例如讓學生幫助父母測算裝修住房平鋪地板磚的費用。首先讓學生測量、計算房間的面積。了解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實際中的運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磚的種類。比如有正方形、正六邊形等。可以一起探討什麼類型的地板磚可以無空隙鑲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可以平鋪,那麼正五邊形、正八邊形能平鋪嗎?至於地板磚的花色品種選擇後拼成的圖案又得出軸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等。然後通過了解地板磚的單價、地板磚的數量、安裝地板磚的工錢如何支付等最後測算出需要的總費用。通過讓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測算平鋪地板磚所需費用,使學生切實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能夠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總之,教師除了要努力為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創造條件和機會外,還應有意識地收集、整理一些適應本地生活、生產需要的實際應用性問題,注意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素材組織教學活動,增加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找到向實際問題過渡的滲透點,使學生領悟數學的應用價值,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學生學習數學就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面對現實問題,學生能夠主動從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並探索解決方案,也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根本所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只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把數學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逐步培養學生用數學來認識事物,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使之能夠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經驗用以解決新的或疑難的問題,這樣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將運用數學的過程趣味化、生活化,而且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發現知識、創造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平時生活中吃穿住行不管哪一樣都離不開數學,比如買散裝的食品,你花的錢要用單價乘以重量來計算,買整裝的食品,就要用單價乘以個數,買衣服、乘車什麼的也都是離不開數學的。

5. 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首先,在生活中找數學:
大物理學家伽利略曾經說過:「自然界的偉大的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我們生活在受精確的數字定律制約的宇宙中」。生活與其中的我們,時時處處都在感受著數學的存在。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首先就要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地應用。
比方說:使用139全球通手機,月租費50元,每分鍾通話費0.4元;而某一人用136神州行手機,沒有月租費,每分鍾通話費0.6元,而這個人用136手機,每月計費150元以上,若他要換用全球通手機合算嗎?」這些題目,是學生接觸過的,又很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讓學生來計算,既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得以鞏固,對加深了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又很好地創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在生活中隨時都在用數學,真切的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既然數學源於生活,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應聯系生活、貼近生活。這樣才能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使他們主動的動手、動腦、動口,想辦法來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及其成果,以達到對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一種滿足,獲得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從而進一步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
其次,在生活中用數學:
體會數學的意義和價值,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並掌握數學知識,這並不是我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數學內容與我們的生活情景越接近,學習自覺感知程度就越高,所以我們要善於挖掘數學中的生活情景。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數學源於生活並反作用於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我們做教師的要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從而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如:學習了「概率」後,我就鼓勵學生尋找生活中有那些事情可以用概率知識來解決?比如:摸彩票時,你中獎的機會是多少,中一等獎的機會又會是多少?再比如:我們在推鉛球時,鉛球的行進軌跡是拋物線,怎樣推才能更遠,學習了二次函數,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還有,在足球比賽中,守門員如何站位,才能縮小對手的射角,(就是對球門的張角)當然真正的足球比賽情況會很復雜,我們可以用「三角形的外接圓」知識從靜止狀態加以思考。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大家知道茶葉筒為什麼大部分都是圓柱體嗎?買東西,重量長度、搞科學研究。衛星的發射,銀行用數學,會計、出門旅遊、坐車等等。我們生活離不開數學,不僅讓學生在數學應用中、在生活實踐中使知識得以驗證,得以完善,而且使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所學知識是有用的,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增強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激起了學生熱愛數學、樂於實踐的願望。

6. 數學與生活的實際聯系有哪些啊請各位給我答案,寫具體些,謝謝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關系的精彩描述。而據學生調查問卷,他們認為:最枯燥、最難學、最討厭的學科,「數學」均列首位。為什麼數學在學生的眼中,總是板著面孔,高深莫測的呢?華老一針見血地分析道:「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了實際。」針對此種現象,《數學課程標准》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就強化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和實用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不但要把生活引進課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讓學生帶著數學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去體會數學的價值,促其「數學化」。
一、創設情景,促使數學課堂「生活化」。
「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實生活」的新課程理念是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首要特徵與發展趨勢。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注重數學課堂中的生活化的數學理念遵循了兒童生活的邏輯,它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它從兒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成活動主題,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具有鮮活的教改生命力。
1、創設「生活情景」,引出數學問題。
新課標指出: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景有機的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所熟悉的情景,即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就會體會到生活中充滿數學、生活真有趣、學習真有趣、數學真有趣,如此引入新課將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課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皇塘每6分鍾有一輛中巴車開往常州(向東),8分鍾有一輛中巴車開往丹陽(向北)。現在剛好有兩輛中巴車同時分別開往常州和丹陽,問再過幾分鍾,又有兩輛中巴同時開往常州和丹陽?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努力地去探索新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再如:學慣用字母表示數時,有位老師出示一則招領啟事:三年級一位同學拾到人民幣a元,請丟失者到少先隊總部辦公室領取。學生通過分析可以理解,啟事中的人民幣數目不能寫出來,所以要用一個符號表示,啟事中的字母表示錢數,使學生初步認識體會用字母表示數,也是來自生活的數學問題,從而引入新課。
2、聯系「生活經驗」,探究數學問題。
研究表明: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驗是否豐富,將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聯系學生實際,藉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去學會思考數學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十幾減9」這一部分知識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並不是新知識,而是一種舊的知識,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早有這方面的體驗。因此,當出示主題圖中買氣球的畫面,以「還剩幾個氣球?」作為問題情境,引入算式「15-9=?」以後,有位教師就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思考,讓他們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計算「15-9=?」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都想出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用較直觀的點子圖數出結果,有用破十法求出結果,也有用做減想加求出結果,還有的用減的方法求出結果……由於學生用足了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因此,課堂中探究的氣氛濃厚,學生的情緒飽滿,教學效果也較好。
再如:在教學「體積單位」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時?先讓學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個指節大小;然後拿出一個粉筆盒告訴學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筆盒大小。1立方米這個空間概念多大呢?上課時老師讓全班學生每8人為一學習小組。每組發三根米尺,讓學生用米尺在牆角圍一個棱長為1米的正方體。於是學生明白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就是1立方米。為了讓學生實際體會1立方米的空間到底有多大,老師讓學生分組鑽進這1立方米的空間里,親身感受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當學生一個個都擠進去時,他們既高興,又驚訝。原來,1立方米的空間這么大,能擠進這樣多的同學。這樣,在同學們既興奮又驚訝的目光中,完成了對1立方米這個體積單位的認識。
3、回歸「生活實踐」,解決數學問題。
「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教學中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我在教學「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時,就先讓學生在操場量教師先畫好的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算出它的面積。然後告訴學生100個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再讓學生討論1公頃應該等於多少平方米?應該是怎樣的一個正方形?然後讓學生用測繩量出100米的邊長來,讓大家體會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後請學生估算一下我們學校大約佔地多少公頃。在學生激烈的爭論中結束了這堂課。
再如:學習「相遇問題」應用題,在學生對此類應用題的結構和解法有了基本了解時,有位老師布置了這樣一個活動:同桌兩人為一組,將相遇問題應用題中的情節作表演,並口頭編應用題,再解答。在活動時,兩位同學站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兩地」,面對面地站著,喊「預備走」,一齊面對面走來(同時相向),經過一定時間,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相遇)……那麼,如果沒有同桌幫忙,你一個人可以表演這個節目嗎?學生興趣很濃,紛紛舉手示範:將兩手掌豎直,掌心對掌心,慢慢靠攏,經過一會兒兩手掌合在一起。經過活動,學生對「兩地同時相向(對)、相遇」等有了實實在在的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結合生活實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走進生活,促使生活情景「數學化」。
新課程強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因此,數學學習必須加強與學生生活情景、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1、開展「數學活動」,認識生活世界。
研究表明:為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認識生活世界。
例如:在教學「利息稅的計算」時,課前老師介紹:我國國務院規定個人儲蓄存款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其納稅額為利息的20%,並要求學生到附近銀行了解當前各種期限存款的利率,幫助爸媽算一算存款所得利息和利息稅是多少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紛紛向銀行職員提出:為什麼交利息稅?有什麼意義?目前主要有哪些儲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之間有什麼關系?怎樣求存款到期的利息稅?這樣通過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培養了自覺地把所學知識用於實際生活的意識。
2、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後,在運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當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後,教師應及時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嘗試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完「土地面積」這一節知識後,就聯系生活出了這樣一道題。「如果你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總經理,現在你想要競標一塊好地,你應該做哪些前期准備?」請你訂出一個計劃。同學們一聽當老總,個個踴躍,積極發言,有的說要先了解土地面積;有的說要先了解每公頃值多少錢?有的說應先了解市場環境、地理位置等等。最後一致歸納為三方面:1、了解土地面積。這一條應該運用所學知識,算出土地面積。2、了解市場。搞清這土地的價值,估算出每公頃多少錢?一共多少錢?3、參照自身實際,拿出投標價。這樣設計在學生的腦海里造成強烈興趣,教師自然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綜合運用知識,既使已獲得的知識記得牢固、理解透徹、運用靈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再一次體驗到生活中到處充滿數學;而學好數學將來才能更好地生活的道理。
再如:學習了「圓的基礎知識」,可請學生思考車輪為什麼不能做成方形、三角形、橢圓形,而要做成圓形呢?又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問學生為什麼電桿支架、自行車支架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長方形、正方形呢?再如學習了「長、正方形面積計算」後,請學生計算如果給教室鋪地磚,需要多少塊地磚等等,這樣學以致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看事物、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我們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帶著孩子們走進數學的天地,讓數學植根於生活的土壤,做到課內外知識與生活相連,讓學生感知生活,讓學生親近數學,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讓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成為「做數學」、「用數學」和「再創造」的過程,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讓數學回歸「生活化」。

7. 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關系的精彩描述。而據學生調查問卷,他們認為:最枯燥、最難學、最討厭的學科,「數學」均列首位。
為什麼數學在學生的眼中,總是板著面孔,高深莫測的呢?華老一針見血地分析道:「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了實際。」針對此種現象,《數學課程標准》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這就強化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和實用性。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不但要把生活引進課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讓學生帶著數學走進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去體會數學的價值,促其「數學化」。

8. 數學與生活有什麼聯系!~

購物、打折、稅收、銀行利率等需要數學計算
圖形方面:打開窗戶——平移、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伸縮的鐵柵欄:平行四邊形易變型
空調(室外排風機)的支架形狀內有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
生產方面:零件的截面、各條邊、棱的長度等都需數學精確計算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
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關系的精彩描述。

9. 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經歷過學生時代的我們都知道「數學」這門學科,其實數學不僅與我們的學習之旅密切相關,它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程度是非常高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可以用一句話表達,那就是:「數學來源於生活,而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是因為人們發現可以用數學理念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而生活離不開數學,是因為人們發現現實中很多東西的製作都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比如,三角梯子的發明,是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即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圖形,所以三角梯子的安全性是極佳的。

閱讀全文

與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