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解題的作用及意義是什麼
你好,同學,數學解題活動對於小學生學習的作用有,可以幫助小學生加強思維訓練,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㈡ 怎樣學數學,我要顛滴硬
一 最大的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做到——
1.上課認真聽講(這是根本)回家先復習再做題如果課聽不好,就別想消化知識
2.學好數學還有兩個要點,要狠抓兩個要點:
學好數學,一要(動手),二要(動腦)。
動腦就是要學會觀察分析問題,學會思考,不要拿到題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像之間有什麼聯系,多問幾個為什麼
動手就是多實踐,多做題,要「拳不離手」(武術)「曲不離口」(唱歌)
同學就是「題不離手」,這兩個要點大家要記住。
「動腦又動手,才能最大地發揮大腦的效率」
3.做到「三個一遍」
大家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聽過「重復是學習之母」嗎?
培根(18-19世紀英國的哲學家)——「知識就是力量」
「重復是學習之母」
如何重復,即要做到:
「上課要認真聽一遍,動手推一遍,想一遍」
「下課 看 」
「考試前 」
4.重視「四個依據」
讀好一本教科書——它是教學、中考的主要依據;
記好一本筆記 ——它是教師多年經驗的結晶;
做好做凈一本習題集——它是使知識拓寬;
記好一本心得筆記,最好每人自己准備一本錯題集
二、我們學校的學生學習數學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回家不預習,基礎概念不扎實,課後又不認真復習,作業也是應付了事,不善於思考問題,學習的靈活性不夠,下面我就我們學習的過程:分課前、課上、課後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數學的學習。
1. 課前做什麼,預習。有的同學會認為預習是浪費時間,上課聽老師講講不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花時間預習。其實預習非但不浪費時間,而且有很大的益處。首先,預習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鍛煉。老師不可能教給你全部的知識,很多的知識都是靠自己自學得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有良好的自學能力。其次,通過自己預習得到的要比通過上課聽老師講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那該如何預習,預習些什麼內容呢?第一,要看課本,看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題,對這部分內容要做到理解。因為這就是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後面的任何變化都離不開這個基礎。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完成課後的隨堂練習。因為通過什麼來檢測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過題目。課後的隨堂練習的設置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後的簡單的運用。如果預習的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書上做好記號,上課時就要著重聽這部分內容;如果內容簡單,自己能理解,那上課時就要聽老師是如何講解的,和自己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或者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解題思路。(舉五班王樂的例子五班的王樂同學就是在認真做好預習的工作中受益匪潛,原來他在5班考試連及格都成問題,但是經過馬老師的指導,他每天回家認真看書,提前做好預習工作,並完成評價手冊上的部分習題,經過努力,這次月考取得了5班第五,88分的優異成績。)
2.課上做什麼,認真聽講。聽課是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准確的掌握所學知識的關鍵。課上認真聽十分鍾勝過課後自己看書三十分鍾。那麼上課該如何認真聽講,聽什麼。第一、帶著在預習中未懂的問題聽課,注意力集中,盡可能把疑點在課中解決。
第二,對於在預習中認為弄懂了的問題,主要聽老師的講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糾正自己在預習中對一些知識的片面理解或錯誤理解。
第三,在預習中沒有弄懂的問題,通過老師講懂了或還有疑問,要在課堂上把關鍵的地方記下來,課後要及時進行向老師請教,弄懂、弄明白。
第四,在聽課中注意不能只聽問題的答案,關鍵是聽老師講解例題的解題思路,明白了解題思路,你是學會了做這一類題,而不是只是一道題。
例題是為鞏固數學知識而講,例題的作用是舉一反三。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個老師帶著一個初一班,他每周都測驗他的學生,而且公開告訴他的學生,考題全部他上課講的例題。學生開始一片嘩然,90%的學生有信心拿滿分,只有班上幾個最差的學生不敢這么說,很快第一次測驗結果出來了,及格率48%,滿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況有所好轉,初一時這個班數學成績與同年級數學特長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時與數學班只差1.5分,比年級平均分高10分。初三畢業,這個班幾乎與數學特長班沒有區別。
所以我想說,學會例題學好例題才能舉一反三,是學好數學的一條捷徑。
如:卷子上的19題。
第五,注意聽老師在課堂中補充的例題,這些例題通常具有代表性,聽老師的解題思路,拓寬自己的知識,要學會自己可以動手解決這一類問題。
3.課後該怎麼做,完成練習和作業。要學好數學,必須多做練習,但並不是題海戰術。只顧看書,而不做或少做練習,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而一味的做題,而不顧解題方法,也是很難在學習上收到成效的。
做練習要在有充分的准備之後,認真獨立地完成。所謂有充分准備,就是要先復習今天所學的知識和老師補充的例題,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之後才能做練習。如果課本知識還有不懂之處,應先復習課文,詢問同學或老師,直至懂了之後再做練習。
所謂認真,是指對每個習題都要認真思考,對問題的每個細節都應思考清楚。注意養成一個全面細致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這種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它會在你的一生中大有益處。另一方面,要認真演算,注意解答表述的條理性和解題格式的規范性。許多同學常常在考試中馬虎出錯,究其根源,必然形成馬馬虎虎的壞習慣。而「馬虎」會長久地帶來危害,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十分頑固,很難克服。
所謂獨立完成作業,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業。因為做練習的目的,一是鞏固所學知識,二是檢查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培養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敢於啃難題。遇到難題一定要反復仔細推敲條件,深入思考,在山窮水盡、自己能力確實承受不了的情況下,問問別人是可以的,不要一覺得難,就不想做了。當然,做難題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有些同學以為這樣做不合算,不如問問省事,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其實,帳得算兩筆,比如你由於解難題耗費的時間較長聯想過很多知識,設想了很多解法,都失敗了,似乎收獲是「零」,但事實上,你獲得了大量的「副產品」,而這「副產品「的價值會遠遠大於本題目的價值。因為,由於解題的迫切需要聯想了很多知識,恰好是對這許許多多知識積極的復習;你想出了很多方法,雖然沒有能解決這個題目,但它是很好的思維訓練,對提高思維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況且這一個個方法很可能在解決其他題目上奏效。大數學家希爾伯特把「費爾馬大定理」這道難題叫做「能下金蛋的母雞」。正是因為有很多數學家在攻克「費爾馬大定理」的失敗中,發現和開創了許多新的數學領域,大大地推進了數學的發展。
對於數學《評價手冊》:學習教吃力的同學只要完成基本題就可以了,中等的同學完成辨析與反思;好的同學加上探索與思考;還有額外學習能力的同學可以選擇好一本課外書,自己挑選部分習題、能夠鞏固所學知識並拓展知識面的,在做題時盡量講究一題多解,發展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過的題目希望大家一段時間(一周之類)要消化,對於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要掌握,爭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練習當中,我認為「做」是次要的,而「思」是主要的。出錯的地方也正是我們學習中最薄弱的地方,把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這比把十道習題演算正確收效也許更大一些。
4.復習與總結。復習是為了鞏固,和遺忘做斗爭;總結是為了條理知識,發現、掌握規律,積累經驗,有所提高。
學完每一章,要及時做好階段復習。階段復習要圍繞每一節知識的重點、難點,閱讀教材、聽課筆記、練習本,從中提煉出本章的知識重點和難點,特別對於曾不大懂和理解錯誤或不夠深度的地方,要著重復習鞏固。凡是在作業或測驗中不會做或做錯了的題目,在階段復習中要獨立做一遍,檢查一下對這些題目自己是否已經掌握。有些同學多次在某一類問題上出現錯誤,或曾不會做的題目,再考時仍不會做,正是沒有完成復習任務的結果。較難的知識與題日,不僅難做、難理解,而且很容易忘。反復復習的本身,則是與遺忘作斗爭的有效方法。階段總結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階段復習,應該有較大的提高。華羅庚有句名言:「讀書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階段總結,正是要完成由厚到薄的過程。總結要提煉出每一章知識的重點、難點,每一小節知識的重點與本章知識重點的聯系,做出條理性的歸納和概括,從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分析解題的能力。
5.課外自學與研究。課外自學與研究的目的是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掌握與積累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解題能力。圍繞所學的教材進度看一些課外參考書及數學雜志,作一些較新鮮或難度較大的習題。課外自學應該是有計劃地有節制地進行,不要影響以上環節的學習,更不要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在課外自學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新穎而有價值的習題、一些好地思維方法與解題方法,應該記下來,以便進一步學習掌握。
愛因斯坦說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對於渴望成功的同學來說,艱苦的勞動與少說空話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正確的方法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摸索得出來的。……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望大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務使你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㈢ 數學書上的例題有什麼用
數學課本上的例題就是讓你加深印象的作用。
㈣ 高中數學怎麼在例題中學思路
摘要:數學例題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本文具體研究在教學例題中常見的一些誤區和尋找一些注意點,希望對以後的教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 數學例題教學 數學教學誤區 教學注意點 中學數學教學中,例題教學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課本例題既是運用知識解題的精典,也是思維訓練的典範。雖然一節課中有時只有一個例題,但是正是它的典範作用,才使學生初步學會了怎樣進行數學思維,怎樣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思考、解題,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題過程。雖然如此不過現行教學過程 ,不少老師教法過於陳舊,傳統教法佔主導地位,對例題講不清,講不透,造成這種原因主要原因是例題教學中存在誤區,影響到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對教學效果有影響。下面就對教學中存在的幾種誤區進行剖析。
一、教師講的多,學生參與少
教師從審題到解題一人承包,一講到底,自己興致勃勃,神采飛揚的講完一題,學生卻聽的目瞪口呆,雲里霧里沒懂。這兒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參與作用,教學變成了個人表演,學生成了旁觀者,其主導作用也未充分發揮。
二、教師教法單一,學生沉悶。
教師講授例題不踐行新課程理念,教法陳舊單一,憑經驗,以講授為主,學生課堂上缺乏激情、思維未跟上,從而導致課堂氣氛差、學生沉悶。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應因例題而異,合理選擇教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主要原因:新課程觀念淡漠,課改意識不強,備課不充分或教材挖掘不夠。草率應付,照
本宣科。不備課或者備課不夠充分,例題教學只好照本宣科,書上怎樣解就怎樣講,學生不明白為什麼。 三、選題不精,忽視基礎,貪多貪偏
教師選題時,往往貪多求全,造成大容量,或是例題迭加,或是機械重復。一節課下來,教師聲嘶力竭、揮汗如雨,學生卻滿頭霧水、不知所雲,教學效果不佳。這主要是教師對講授例題的目的不明確,例題的作用不明了造成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概念教學是重要的一環,為了使學生搞清數學概念,並能運用所學概念解決問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例題,這些例題一般都具有典型性、針對性,是理解和鞏固基本概念的好素材。然而有些教師卻舍棄這些通俗易懂的例題,而盲目追求一些晦澀的偏怪題。殊不知這些偏怪題題意混沌、過程復雜、結論抽象,以它們為例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無異是隔靴搔癢。
四、不能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忽視思維過程教學
教師出示題目之後,若不等學生思考,或當學生的思路剛剛起步時,便急於提示,或重音明確的讀題,或抽出題中的關鍵語句,或直接端出思路和方法,使題目很快得以解決,表面上看來,既節約了時間,又避免了誤差,但實質上使以教師的經驗取代了學生的思考,以教師的教取代學生的思考,以教師的教取代學生的主動探求,學生坐以待哺,只能成為知識的接收器。很多造成這種原因的是教師在備課時對例題解法有了預設,從而形成思維定勢。在課堂上表現出解題的思維缺乏靈活性,分析例題只是把學生往自己准備好的解法上引,思維展不開,有的甚至三言兩語就分析完了,學生還沒弄清為什麼。顯然,這忽視了學生的聲音和想法,也限制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這對學生的數學解題和數學思維的訓練極為不利。
五、就題論題,缺乏拓展延伸和反思
講題後得出該題的正確結論,沒有必要的總結歸納,僅停留在這個習題怎樣解,不能升華為這一類題怎樣解,也不能升華為與其它知識怎樣聯系滲透。教師應針對學生回答或板演,准確地指出學生在概念理解、公式運用、策略確定等方面的優點或不足,給予必要的肯定和及時矯正;引導學生交流解題體會,總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總結易混易錯處,歸納同類習題的共性與異類習題的區別聯系,突出重點,促成遷移,真正達到解一題,會一題,通一片的目的。在數學例題教學中,往往存在這種情況,教師把例題解答完就了事,而不去對例題進行總結(如題型、思想方法、表述等),也不對例題進行挖掘(如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用等)。教師解題如此,學生就得不到解題反思的熏陶,當然學生解完題也就沒有了反思的意識。 六、缺乏對例題的優化處理,選題存在隨意性。
講完每一個數學知識點之後,一般都要講解一些例題,以利於知識的鞏固和加深理解。但在選擇例題時,有一種現象即對例題;不進行深入的研究,缺乏優化處理,選擇的隨意性大。有些題目由於編題者缺乏深層的思考,致使題目出現毛病。有的題目雖然沒有什麼錯誤,但是是否具有典型代表性?另外,對問題的各種解題思路和方法,也需要教者加以考慮的,因此。在解題教學中。必須重視和做好對所選例題的優化處理工作,使之趨於合理,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力戒選題的隨意性。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數學例題教學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質量,講好例題。
講好例題,教學上課通過師生、生生積極的互動和一些數學活動,把例題分析清楚、透徹,讓學生明白為何這樣解,解答該如何表述。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數學例題教學的反思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在例題教學中,教師重點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思想和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演繹和歸納去探討問題。
二、鑽研教材,用好例題。
用好例題,挖掘例題潛在的教育價值,在例題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例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這也是新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早就告誡我們:「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要靠教師的善於運用。」
三、因材施教,選好例題。
選好例題,必要時切合學生實際地更換課本例題或者補充例題,但所選的例題要能體現現階段的數學教學目標,要蘊含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而不是一味追求例題的難度和量大以及解答技巧。
四、教法靈活,解好例題。
解好例題,就是多角度思維去挖掘例題的解法或者拓展例題,把例題講活講透。這就要求我們教學中合理運用講授、討論、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不斷地去發現新思路、尋找新解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數學家費賴登塔爾說得好:「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去發現和創造出來,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存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另外要養成習慣,反思例題。對例題的解答進行反思,去反思解法是否嚴密、是否有新的解法,去反思解答的表述是否清楚、簡潔,去反思此類問題的解答是否有規律,等等。養
成反思的習慣對我們學習來說十分重要。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的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只有我們教師養成了解題後反思的習慣,學生才可能有做題反思的習慣。即便是相當優秀的學生,在得到題目的解答,並將整個論證簡潔地寫下來以後,也會合上書本,去找別的事做。事實上,反思是開啟數學智慧的鑰匙,是數學思維嚴密性的表現,經常反思能夠培養我們辦事嚴謹、考慮問題周全的好習慣。因此,教師在例題教學中要做好學生反思的。要注重例題一題多解,對例題進行拓展教學。
數學例題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好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求通過例題教學發展學生的能力,在實現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一題多解,可以激發學生去發現、去創造的強烈慾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鍛煉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師要努力去營造一個鼓勵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擺脫枯燥的說教,講題之際善於傾聽學生的理解、學生的想法,給學生思維的空間。
㈤ 數學多做題的意義(作用)
學好數學就要多做題,掌握數學各種題型對你們的數學做題能力提高很重要。要重視課堂聽課的重要性,尋知道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多做一些優秀的數學題,養成解題習慣並且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了解什麼對自己而言是易錯題,什麼需要重點加以掌握和理解。在平時對於這些問題多下功夫,對同學們的成績提高尤為重要。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首先,,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學好數學就要多做題,要注意在平時要多下功夫,讓自己的在平時養成好的題感。這樣你們才能在在考試中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㈥ 如果學好初中數學
一、初中數學學習的一般方法:
1.突出一個「勤」字(克服一個「惰」字)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勤奮」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突出一個勤字,克服一個「懶」字,怎麼突出「勤」字
「聰」:怎麼個勤法,從這個字面上來看,要做到五勤:「耳勤」「眼勤」(耳朵聽,眼睛看,接受信息)
「口勤」(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講話,消化信息)「腦勤」(善於思考問題,積極思考問題——吸收、儲存信息)那是不是做到以上四點就行了呢?不是。這個字還有缺陷,在聰下面加上「手」
「手勤」(動手多實踐,不僅光做題,做課件,做模型)
這樣的人聰明不聰明?
最大的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做到—— 上課認真聽講(這是根本)回家先復習再做題如果課聽不好,就別想消化知識
2.學好初中數學還有兩個要點,要狠抓兩個要點:
學好數學,一要(動手),二要(動腦)。
動腦就是要學會觀察分析問題,學會思考,不要拿到題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像之間有什麼聯系,多問幾個為什麼
動手就是多實踐,多做題,要「拳不離手」(武術)「曲不離口」(唱歌)
同學就是「題不離手」,這兩個要點大家要記住。
「動腦又動手,才能最大地發揮大腦的效率」
3.做到「三個一遍」
大家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聽過「重復是學習之母」嗎?
培根(18-19世紀英國的哲學家)——「知識就是力量」
「重復是學習之母」
如何重復,我給你們解釋一下:
「上課要認真聽一遍,動手推一遍,想一遍」
「下課 看 」
「考試前 」
4.重視「四個依據」
讀好一本教科書——它是教學、中考的主要依據;
記好一本筆記 ——它是教師多年經驗的結晶;
做好做凈一本習題集——它是使知識拓寬;
記好一本心得筆記,最好每人自己准備一本錯題集
二、分課前、課上、課後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數學的學習。
1.課前做什麼,預習。
有的同學會認為預習是浪費時間,上課聽老師講講不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花時間預習。其實預習非但不浪費時間,而且有很大的益處。
首先,預習是對自己自學能力的鍛煉。
老師不可能教給你全部的知識,很多的知識都是靠自己自學得到的,這就需要我們有良好的自學能力。
其次,通過自己預習得到的要比通過上課聽老師講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那該如何預習,預習些什麼內容呢?
第一,要看課本,看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題,對這部分內容要做到理解。因為這就是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後面的任何變化都離不開這個基礎。
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完成課後的隨堂練習。因為通過什麼來檢測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過題目。
課後的隨堂練習的設置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後的簡單的運用。
如果預習的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書上做好記號,上課時就要著重聽這部分內容;
如果內容簡單,自己能理解,那上課時就要聽老師是如何講解的,和自己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或者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解題思路
2.課上做什麼,認真聽講。
聽課是學習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准確的掌握所學知識的關鍵。
課上認真聽十分鍾勝過課後自己看書三十分鍾。那麼上課該如何認真聽講,聽什麼。
第一、帶著在預習中未懂的問題聽課,注意力集中,盡可能把疑點在課中解決。
第二,對於在預習中認為弄懂了的問題,主要聽老師的講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糾正自己在預習中對一些知識的片面理解或錯誤理解。
第三,在預習中沒有弄懂的問題,通過老師講懂了或還有疑問,要在課堂上把關鍵的地方記下來,課後要及時進行向老師請教,弄懂、弄明白。
第四,在聽課中注意不能只聽問題的答案,關鍵是聽老師講解例題的解題思路,明白了解題思路,你是學會了做這一類題,而不是只是一道題。
例題是為鞏固數學知識而講,例題的作用是舉一反三。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個老師帶著一個初一班,他每周都測驗他的學生,而且公開告訴他的學生,考題全部他上課講的例題。
學生開始一片嘩然,90%的學生有信心拿滿分,只有班上幾個最差的學生不敢這么說,很快第一次測驗結果出來了,及格率48%,滿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況有所好轉,初一時這個班數學成績與同年級數學特長班平均分相差12.5分。
初二時與數學班只差1.5分,比年級平均分高10分。初三畢業,這個班幾乎與數學特長班沒有區別。
第五,注意聽老師在課堂中補充的例題,這些例題通常具有代表性,聽老師的解題思路,拓寬自己的知識,要學會自己可以動手解決這一類問題。
3.課後該怎麼做,完成練習和作業。
要學好數學,必須多做練習,但並不是題海戰術。只顧看書,而不做或少做練習,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而一味的做題,而不顧解題方法,也是很難在學習上收到成效的。
做練習要在有充分的准備之後,認真獨立地完成。
所謂有充分准備,就是要先復習今天所學的知識和老師補充的例題,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之後才能做練習。
如果課本知識還有不懂之處,應先復習課文,詢問同學或老師,直至懂了之後再做練習。
所謂認真,是指對每個習題都要認真思考,對問題的每個細節都應思考清楚。注意養成一個全面細致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這種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它會在你的一生中大有益處。另一方面,要認真演算,注意解答表述的條理性和解題格式的規范性。
許多同學常常在考試中馬虎出錯,究其根源,必然形成馬馬虎虎的壞習慣。而「馬虎」會長久地帶來危害,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十分頑固,很難克服。
所謂獨立完成作業,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業。因為做練習的目的,一是鞏固所學知識,二是檢查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培養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敢於啃難題。遇到難題一定要反復仔細推敲條件,深入思考,在山窮水盡、自己能力確實承受不了的情況下,問問別人是可以的,不要一覺得難,就不想做了。
當然,做難題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有些同學以為這樣做不合算,不如問問省事,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
其實,帳得算兩筆,比如你由於解難題耗費的時間較長聯想過很多知識,設想了很多解法,都失敗了,似乎收獲是「零」,但事實上,你獲得了大量的「副產品」,而這「副產品「的價值會遠遠大於本題目的價值。
因為,由於解題的迫切需要聯想了很多知識,恰好是對這許許多多知識積極的復習;
你想出了很多方法,雖然沒有能解決這個題目,但它是很好的思維訓練,對提高思維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況且這一個個方法很可能在解決其他題目上奏效。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把「費爾馬大定理」這道難題叫做「能下金蛋的母雞」。
正是因為有很多數學家在攻克「費爾馬大定理」的失敗中,發現和開創了許多新的數學領域,大大地推進了數學的發展。
對於數學《評價手冊》:學習教吃力的同學只要完成基本題就可以了,中等的同學完成辨析與反思;
好的同學加上探索與思考;還有額外學習能力的同學可以選擇好一本課外書,自己挑選部分習題、能夠鞏固所學知識並拓展知識面的,在做題時盡量講究一題多解,發展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過的題目希望大家一段時間(一周之類)要消化,對於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要掌握,爭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練習當中,我認為「做」是次要的,而「思」是主要的。
出錯的地方也正是我們學習中最薄弱的地方,把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這比把十道習題演算正確收效也許更大一些。
4.復習與總結。
復習是為了鞏固,和遺忘做斗爭;總結是為了條理知識,發現、掌握規律,積累經驗,有所提高。
學完每一章,要及時做好階段復習。
階段復習要圍繞每一節知識的重點、難點,閱讀教材、聽課筆記、練習本,從中提煉出本章的知識重點和難點,特別對於曾不大懂和理解錯誤或不夠深度的地方,要著重復習鞏固。
凡是在作業或測驗中不會做或做錯了的題目,在階段復習中要獨立做一遍,檢查一下對這些題目自己是否已經掌握。
有些同學多次在某一類問題上出現錯誤,或曾不會做的題目,再考時仍不會做,正是沒有完成復習任務的結果。
較難的知識與題日,不僅難做、難理解,而且很容易忘。反復復習的本身,則是與遺忘作斗爭的有效方法。
階段總結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階段復習,應該有較大的提高。華羅庚有句名言:「讀書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
階段總結,正是要完成由厚到薄的過程。總結要提煉出每一章知識的重點、難點,每一小節知識的重點與本章知識重點的聯系,做出條理性的歸納和概括,從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分析解題的能力。
5.課外自學與研究。
課外自學與研究的目的是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掌握與積累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解題能力。
圍繞所學的教材進度看一些課外參考書及數學雜志,作一些較新鮮或難度較大的習題。
課外自學應該是有計劃地有節制地進行,不要影響以上環節的學習,更不要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在課外自學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新穎而有價值的習題、一些好地思維方法與解題方法,應該記下來,以便進一步學習掌握。
愛因斯坦說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對於渴望成功的同學來說,艱苦的勞動與少說空話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正確的方法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摸索得出來的。……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望大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務使你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㈦ 如何發揮課後習題的作用,提高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效率
習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主要載體,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有較高的習題質量作基礎。那麼,現行使用的教材對習題的編排有什麼特點,如何充分發揮習題功能,達到提高學生思維水平的目的呢?從以下幾個方面談點看法。
一、對教材習題功能認識和使用的現狀
習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有較高的練習質量作基礎。具體來說,習題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數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合理的思維習慣,領悟一些重要的數學關系、規律和思想方法,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學生獲得必要的技能,從而為後續學習和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提供支持。同時,恰當的習題還有助於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和確定性,提高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進而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念。
教材中的習題一般都是經過專家認真商討、反復推敲、經多年教學實踐檢驗精選而得的,因而具有科學性、典型性、示範性和功能性。但是,現在有很多教師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卻不屑於對教材習題做精細化的研究,以致習題的功能被弱化,習題中隱含的一些有價值的因素未能被充分開發與利用。在使用課本習題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例行公事,為練而練
新課結束了,到了學生該鞏固新知識,利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環節了,教師大體看一下本節課的習題,估計學生大概能做幾題,便布置下去讓學生做,根據還剩時間的多少能做幾題算幾題,很少思考每一道習題的具體功能,對本節課的學習有多大的促進與提高。
(二)關注對題率,忽視錯因
有的教師在使用習題時僅僅關注對題率,而忽視學生出錯的原因。課堂上經常出現的現象是學生做完了題目,不管採取哪種反饋方式,教師關注的多是誰對誰錯,而分析錯誤原因以及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的環節幾乎沒有,更談不上去領會編者設計此題的意圖。
(三)重技能,輕實踐。
大部分教師都很重視對學生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新教材的習題的探究性和操作性比較強。有的教師在進行習題的處理上,常常忽視探究與操作的重要性。有的習題需要學生到校外進行調查與實踐,需要學生與家長合作學習,本是好的學以致用的好機會,教師卻一筆帶過,極大地弱化了操作性習題的功能。
二、對教材習題設計特點的解讀
(一)練習設計層次清楚
課程標准指出: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我們的教材在編排「自主練習」時,立足於基礎知識,通過設置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鞏固應用中發展能力。首先是模仿例題的基礎題,其作用是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然後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分析題和變式練習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辨析能力;最後通過拓展性練習,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以五上第一單元「關注污染——分數加減法(二)」信息窗3為例。本信息窗的內容是學習異分母分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教材對「自主練習」的習題設置分了三個層次。
層次一:
其中第1題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本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異分母分數加法混合運算的順序,通過練習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第2題藉助三角形三邊和周長的關系,練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並鞏固了三角形周長的知識。
層次二:
其中第5題是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拓展,將整數加法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此題先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將算式補充完整,然後通過計算驗證,使學生體會整數加減運算律在分數加法運算中同樣適用。此練習題的設計,重在讓學生鞏固演算法的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層次三:
其中的7、8、10題都是解決現實問題的題目,內容豐富,有教育意義。這一層次的習題旨在引導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其數學應用的意識。
學生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練習,循序漸進地掌握了知識,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
(二)素材選取廣泛
教材在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經驗的前提下,「自主練習」的素材的選取既有學生身邊的真情實景,又有源自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相關內容,還有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使教材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小幫手。
1、豐富多彩的現實素材,使教材成為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小網路全書」。
教材的自主練習在呈現信息時,既注重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解決問題,又注重選取的素材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進行數學練習的同時了解一些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客觀世界。
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山東假日游——百分數」信息窗五第2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些關於個人所得稅的知識。
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包裝盒——長方體和正方體」信息窗4第7題,學生從中能了解到三峽泄洪壩的知識。
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信息窗2第2題,呈現了第27屆奧運會聖火傳遞的過程,從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以上題目的設計,一方面,編者精心選取了學生感興趣的數學信息作為練習素材,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開闊眼界、認識世界。
2、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童話故事,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數學教材中素材的選取要貼近學生的現實,低年級的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故事是他們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他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教材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練習中設計一些妙趣橫生的故事,受到了學生的喜愛。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森林裡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認識」信息窗4第5題,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了一個豬八戒分桃子的故事。學生在看圖講故事的過程中不僅進行了相應的除法練習,而且提高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數學眼光觀察事物的意識。
再如: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下雨了——認識鍾表」中的自主練習第2題,題目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了一名小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在學生講故事的過程中,就能利用上教材所提供的時間,不但能鞏固所學的關於時間的知識,而且同時也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一天的時間是如何安排的,培養學生初步的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養成有規律作息的好習慣。
用數學故事呈現練習題, 故事主人公的選取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大多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喜歡的卡通人物或動物。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匯到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中,使數學知識便於理解、富有情趣。由於數學故事素材的相對豐富,以故事呈現的習題一般綜合性較強,便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練習題型豐富多彩
根據課程標准要求,「學習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教材「自主練習」的習題編排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從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練習效率出發,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練習形式,從而較好地發揮了練習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功能。
1、傳承學生感興趣的有效的習題形式。
對於傳統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有效的練習形式,教材進行了傳承。如填空、計算、判斷、連線、走迷宮、找規律等練習形式。豐富多彩的練習形式,減少了學生單純技能訓練的枯燥,提高了練習的興趣和效率。
2、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教材除了傳承傳統的練習形式外,也設計了一些新的練習形式,受到了學生的喜愛。
(1)魔術箱
教材設置了「魔術箱」這一新穎別致的練習形式,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探求題目中隱含的規律,並利用這一規律解決問題。
(2)聰明小屋
為了貫徹課程標准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一理念,教材在自主練習中設置了「聰明小屋」這一欄目,「聰明小屋」所編排的習題有一定的難度,但大多數的孩子藉助直觀操作、積極思考,都能探索出問題的答案。實踐證明,同學們對「聰明小屋」很感興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既體味到探索的艱辛,又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探索園地,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用好教材習題,讓學生練中提高思維水平
(一) 用好例題
教材中的例題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橋梁,學習方法的探究,解題方法的示範,能起到貫通知識,歸納方法,熟練技能,培養能力和發展思維等作用。
1.關於「紅點」例題
教材中的很多例題的設計不但重視了根據知識系統合理安排內容,更重視藉助這些內容,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滲透「現實問題——數學問題——聯想、猜測、實驗——歸納總結——拓展應用」的基本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掌握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養。所以,針對紅點例題我們不能一筆帶過,輕描淡寫。應利用好其價值,發揮其作用。
如:教材在設計圓的周長這部分內容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完美的圖形——圓」,信息窗二),首先呈現了一個現實問題:「祭天台上層的周長是多少?」,進而引導學生把這一現實問題轉化成了一個數學問題:「求它的周長就是求圓的周長」。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圓周長的意義,然後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進行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對於不同的猜想,要組織學生想辦法進行驗證。為了使結論更具科學性,可讓學生對大小不同的圓進行測量。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可以鼓勵學生選用不同的方式,如用線繞一塊圓形木板一周,量出線的長度。也可在圓形紙板上畫一個點,與直尺的0刻度對齊,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接量出圓的周長。在學生用測量的方法量出這些圓的周長後,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要是有一個很大的圓,怎麼測量它的周長呢?比如圓形操場的一周。」以此激發學生去探究更為一般化的方法的慾望。在剛才的測量過程中,學生已經發現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是不同的,而圓的大小是由直徑(或半徑)決定的,因此,圓的周長與直徑(或半徑)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關系。但是,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這種關系有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引導學生計算不同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然後觀察、比較計算結果,引導學生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出:由於我們測量時存在一定的誤差,計算出的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實際上,這個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再引導學生得出圓的周長=π×直徑。通過這一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得出了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最後再應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開始提出的現實問題。學生經歷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經歷了「現實問題——數學問題——聯想、猜測、實驗——歸納總結——拓展應用」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體現了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這樣,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但獲取了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同時也獲取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2.關於「綠點」例題
綠點例題大體有兩種作用:一種是單純為鞏固紅點知識而設計的,一種是在紅點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的。
第一種:單純為鞏固紅點知識而設計的綠點例題。這種例題的主要目的是對紅點知識的鞏固。那麼在處理時教師要充分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體驗成功的快樂,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即可。比如: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中的信息窗二的紅點是解決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已經經歷了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的探索過程,學會了口算的方法,所以對於綠點的問題「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教師不必再讓學生經歷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的探索過程,而是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鞏固知識,檢驗學習效果。
第二種:在紅點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的綠點例題。這種例題的目的不僅有鞏固紅點知識的作用,而且在紅點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延伸。在處理這種綠點例題時,教師既不能和紅點例題一樣平均用力,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如: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奇異的克隆牛——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中的信息窗一的第一個紅點是學習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法及驗算,綠點是學習位數相同的小數減法及驗算。在處理綠點例題時,可以參照解決紅點問題的步驟進行,學生很容易就能將小數加法的計算遷移到小數減法的計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進行回顧、反思。
(二) 抓實基本題
基本題即新課後的基本練習,題目多為新課例題的再現題,有嘗試模仿的意圖。這類習題知識單一,針對性強,能喚起學生對知識內涵和組成因素等的再認識,使新知同化。它是在新授結束時對相關內容所作的單項、局部的反饋性練習,難度比較小,也比較容易完成。除了鞏固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將這些解題方法上升為數學思想,為今後解答綜合性習題打好基礎,它不但於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的基本概念、法則、公式、性質進一步理解,對計算、解題、測量等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於學生後續知識的學習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巧練思考題(*題)
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訓練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的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到表象聯想,再由表象聯想逐步形成對簡單事物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為了加速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早期得到開發,運用教材中的思考題對他們進行思維訓練,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
㈧ 小學數學輕松理解例題和快樂課後作用是什麼樣的
前者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學會新的知識,後者是復習鞏固新學的知識,看看能不能很好的掌握。
㈨ 高中看數學例題有什麼用
數學就是要會把各種公式靈活的運用,例題就是把多種公式合理的集合在一個題目里,讓你學會推理,學會怎樣根據例題中的已知條件找到合理的公式,加以運用。數學就是公式的理解和運用。例題是讓你了解公式一般怎樣被運用的。
㈩ 初中的數學題有什麼用處 在社會上到底有什麼作用
能讓你考上高中,然後考上大學然後有個好工作,掙錢成家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