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
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培養初中生的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就必須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從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和數據分析六個維度全方位地立體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是提升教學效率達到既定目標的關鍵所在,同時也能更加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組織能得到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進行「方程」的教學當中,學習了不同的解方程的 方法 以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常見的方程當中有哪幾種模型?」然後讓學生進行歸納 總結 。「ax±b=c,a-x=b和a÷x=b」從而讓學生的數學模型思想得到鍛煉。數形結合對於學生的形象思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就是用數學的 思維方式 來解決問題。
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本身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到高年級以後,學生的數學學習將陷入瓶頸期,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經常組織學生參與到各種活動當中去,例如在課後組織學生回家調查相關一些生活上的內容,並使用統計表進行記錄等。長時間這樣的鍛煉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掌握生活當中的實踐應用,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方式,用數學來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和發展。
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很多的知識學習適合使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開展,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行程問題當中的追及問題。在這樣的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與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結合,促使學生得到數形結合思想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坐車入手,在坐車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到有的車開得比較快,有的開得比較慢,也有時候會發現後面的車會超過自己坐的車。當這樣的問題拋出以後,就能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同學們可以想一下如果兩輛車的速度是相同的,那麼會出現超車現象嗎?如果兩輛車的速度不同,同時當中又有著一定的距離,那麼這兩輛車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超車的現象?」這樣的問題能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思考,然後引入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快速理解其中的知識內容,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能讓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技巧
拓寬想像空間,提高空間思維想像能力
空間想像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素養之一,其不僅要求學生能夠通過直觀物體或圖案進行思維空間構建,而且要求學生運用 抽象思維 ,自覺地構建多維的立體空間圖形和數學模型。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的空間想像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將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通過讓學生做題或者抽象想像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這種方法過於簡單粗暴,沒有體現出空間想像能力的階段性培養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必須要有層次地、階梯式地進行,由簡入繁,由淺入深,讓學生能夠充分吸收消化教學內容。
筆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階段性教學全面地立體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首先進行正方體的初級變換教學,將正方體從展開到立體再到展開,培養學生的初級空間想像能力。典型的題目就是如何將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平面圖形組合成正方體,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各個面的位置又在哪裡;其次,進行正方體的連接體的立體教學,給出一個正方體連接體的直觀圖,讓學生通過觀察立體圖形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想像出該立體圖形的具體形狀,確定立體圖形的各個參數;再次,構建立體圖形骨架,分析立體圖形的外部框架、內部線條、端點和角度,熟悉立體圖形的構建方法;最後,進行多面體、柱體、球體、椎體以及不規則立體圖形的性質和概念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塑造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在日常實際教學中運用科學的 教學方法 ,從初級的立體圖形到中級的連接體再到高級的不規則立體圖形教學,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和直觀想像「核心素養」。
培養 邏輯思維 ,提高推理能力
數學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邏輯性的學科,要學好初中數學,就必須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這要求學生具有根據題目或情境給出的特定條件,運用所學知識從條件出發進行分析和推導,以得出問題的答案,解讀問題的本質。 筆者在初中數學實際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將學生帶入預先創設的教學情境當中,學生運用邏輯推理能力剖析問題的本質,透過想像一步步地深入,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比如,在三角形ABC中,AB=BC,其中BC=4,∠C=30°,三角形的一部分被墨水塗染,只留下BC和∠C,請同學們畫出該三角形並求出各邊長度和各角角度。在三角形被墨水塗染的情境之下,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畫出圖形,求出邊長和角度,例如有的學生先以B點為定點,作∠B=∠C,延長兩邊至其相交,相交點即為A點。也有的學生作BC邊的中線,與∠C的一邊相交也可以得出A點,從而畫出圖形。
運用這些方法畫等腰三角形都需要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特點,學生通過情境中給出的條件,思考解決問題的關鍵點以及解決途徑。在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不斷得到錘煉,學生的所學知識也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地更新和鞏固。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滲透在教學設計中
核心素養往往是看不到摸不著,沒有具體落腳點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需要與學生教學的「三維目標」相結合,逐漸滲透在教學中。這是一種實現一般到具體、普遍到特殊的發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精心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就能夠為學生的成長設計出足夠的空間設計等。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給學生更多的關注,將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滲透在教學中。
首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尋找到數學核心素養與教材內容的契合點,將核心素養設計在具體的教學中。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在設計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策略分析,幫助學生判斷所學知識的實現方法。在很多時候,教師需要給學生更多的關注,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核心素養培養計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滲透入核心素養[1]。
緊扣核心素養組織教學工作
在組織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要緊扣核心素養的培養原則,對學生進行培養,全面推進學生的成長。例如,在學習方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與學生進行多元的討論之後,一起歸納概括出方程的學習通常包括ax+(-)b=c;a-x=b和a÷x=b等三種模型,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也會落實在模型思想的養成上。這樣的教學工作看似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量,但是在日後的教學中,也許學生就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推算出更多的模板、建立自己的模板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給學生自主嘗試的空間,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在潛移默化中、是教師逐漸滲透給學生的,而不能通過單純的灌輸講解所能完成的,由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照顧到學生的個體需求[2]。
筆者曾經嘗試在 三年級數學 教學中給學生龜兔同籠問題。學生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組學生運用畫圖的形式解決這個問題;一組學生用擺放小木棍兒的形式尋找答案;而還有一位學生另闢蹊徑,在小組之內,設計一聲令下讓每個動物都抬起一條腿,再抬起一條腿,之後小雞就已經都坐在地上了,而剩下的腿數除以2就能算出兔子的數量。龜兔同籠問題是數學中較為經典的例題,但是在傳統教學中,都是教師直接將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授給學生的。但是在這樣的課堂中,在這次嘗試中,學生是通過自主的嘗試與探究完成的探索任務,能夠體現出推理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也能從中看出,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需要的是教師的發展以及學生的成長等的結合,畢竟數學意識的滲透不是單純的教師的講解所能達到的,而是需要在實踐中逐漸摸索與探究。
相關 文章 :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 高考數學將有五大變化:抓住這6大題,得高分!
3. 中考備考數學文化與核心素養
4. 教師核心素養培訓心得體會篇
5. 關於初中數學培訓心得範文5篇
『貳』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新課標的修訂,對數學教育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如今的啟發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從課堂主人來說,教師不在是課堂的主人了,新課改的提出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發展並提高,並將學科更加貼近生活,關注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關注學生經歷探索問題的過程。作為教師應該注意:首先,讓數學走進生活,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其實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內心深入來說我覺得數學其實是一門比較有有意思的學科,數學在小學階段幾門學科中也是比較貼近並走進生活的,例如最近在學習的位置問題,我可以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誰,其次請說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這樣就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蘇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一章升與毫升,這章是及其貼近生活的,我讓學生自己去記錄學生自己家瓶瓶罐罐的容量,再到喝的飲料瓶和酸奶瓶的容量,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對升和毫升有基礎的認識,以及比較表象的比較。所以在教學中,我藉助孩子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二、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原來在教學中,教師更加註重結果,而新課標的改變,卻將過程與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動手以及動腦能力,這就是一個本質的改變。這就是為何老師卻成了學生學習的輔助,而不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學生主體地位的改變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感興趣,我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使學生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與人分享和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發展、提高。我在課堂中注意培養孩子以下習慣
三、學會數學思考,培養數學意識。
我們的小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時,特別是非數學問題時,怎樣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其中的存在的數學現象並用數學的知識與方法去解決,數學意識很重要,數學意識其實是指能主動地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考慮問題或進行思維的習慣,也就是通常說的「數學頭腦」。
四、培養學生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刻苦鑽研的探索精神
『叄』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數學核心素養內涵概述
數學核心素養是現代人們適應社會、迎接挑戰的必備素養。它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數學能力,不能簡單地描述。我們可以從國際和國內兩方面,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及其內涵進行解讀。在國際上,從2011年美國21世紀核心素養聯盟發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們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關於數學的具體化的素養指標體系裡,數學核心素養被具體地表示為創新能力、溝通與合作、創造性與問題解決、自我認識與自我調控、批判性思維、學會學習與終身學習等11個方面。這些指標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指導性和綜合性。我們應該認識到,國際社會通過倡導核心素養來引導教育更加關注「復雜、真實的現實世界」,更加關注培養未來公民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要與數學的學科特色相結合,但不能夠僅僅只關注這一門學科,而應該運用跨學科的思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方位進行學習和理解。另一方面,縱觀國內目前的研究,在數學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界定上,國內學者尚未給出一個統一的意見。有學者將數學核心素養分解為以數學知識為核心培養出的數學核心能力、數學思維、數學態度等幾個方面,但教育學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讀,例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中就認為,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對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所感悟和鍛煉出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養成,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數學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經驗。它並不是某一特定的、單獨的素養,而具有綜合性、階段性與持久性的特點。同時,還有一些學者則堅持數學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才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真正內涵。這些定義都從不同角度對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進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數學核心素養內涵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仍然需要研究者們進行不斷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確把握。
2.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1 培養數學意識,增強學生數感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就要從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感著手。數學意識是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數字意識能夠幫助鍛煉學生以數學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其數學思維;數感則與科學的直覺有著密切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數感對於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實踐證明,擁有優秀的數學意識者往往在面對數字及運算時顯現出非常高的敏銳度,擁有極強的數感,能夠將自身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去,能夠發現和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數據特徵、數量關系、數學問題等等。對於小學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識說教無疑是毫無作用的,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意識和數感,需要教師巧妙地把數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培養數學意識與能力。
同理我們可以發現,由於小學階段的特殊性,相較於其他年級和階段的教材而言,小學數學教材明顯體現出趣味性、現實性的特點,課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與現實生活情境相關的圖片和文字,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由此,教師也應該從中得到啟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注意運用多種貼近現實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學會把數學和現實生活情境進行聯想,用數學眼光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分類」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玩具、書籍、作業本、糖果等這些日常用品,把他們隨便地進行擺放並問學生「這樣擺放出來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齊嗎?哪些東西應該擺放在一起才比較好看呢?」然後再讓一名學生重新整理,其餘學生觀察整理過程,再引導學生明白分類的標准。在了解分類的定義後,再利用圖片創設商店貨架情境,並提出問題:圖中貨架有幾個,有哪些物品,說一說如何將這些物品擺放整齊通過小組討論,最終找出答案。
2.2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通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往往是一切思考的開端。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於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各種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強、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充分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運用多種新奇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學習和探索,挖掘學生的認知潛能。例如在「毫升」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動物酒量大賽」的情境,讓動物們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後問學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嗎?」「大象喝的一杯酒等於老虎的幾杯呢?」等問題,以引導學生去認識不同的計量單位,並探究和學習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學生愛上數學並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2.3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應當融入於教育之中,從小就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實踐與
『肆』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什麼
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數學應用意識五種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理解、數學交流、解決問題四種數學能力以及數學價值觀的發展。
數學素養是一種綜合素質,它主要表現在觀念、能力、語言、思維、心理等方面。包括數學意識、解決問題、數學推理、信息交流、數學心理素質五個部分。
拓展資料:
何謂數學素養?數學素養是學生以先天遺傳因素為基體,在從事數學學習與應用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主體自身的不斷認識和實踐的影響下,使數學文化知識和數學能力在主體發展中內化,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數學化」思維意識與「數學化」地觀察世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俗說,一個人的數學素養好,與說一個人有數學頭腦的意思差不多,歸根到底是指他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一個具備數學素養的人,不僅僅表現在數學考試中能解題,還應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表現出是個學過數學的人,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
小學生應具備的數學素養:
1、從觀念層面考慮,應具備自覺的定量、定量化數學意識。
數學意識是指用數學的觀點和態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識和良好數感。
定量化數學意識:指人們從實際中提煉數學問題,抽象化為數學模型,用數學計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後回到現實中進行檢驗,必要時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實際,最後編制解題的軟體包,以便得到更廣泛的方便的應用。
2、從能力層面考慮,應具備問題解決的數學素養。數學源於於現實,寓於現實,並用於現實。數學教學的大眾化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數學問題能力和可以用數學解決的其它問題。簡言之,就是運用「數學化」的思維習慣去描述、分析、解決問題。
3、從語言層面考慮,應具備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信息交流的數學素質。數學既是科學的語言,也是日常生活語言。數學語言是以精確、簡約、抽象為特點。它可以使人在表達思想時做到清晰、准確、簡潔,在處理問題時能將問題中的復雜關系表述的條理清楚、結構分明。隨著新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利用數學進行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廣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交流這一手段有助於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如果在數學課堂中充滿豐富的交流,可以獲得雙重效益:一是那些積極參加討論的學生,在不同的爭議中將對數學獲得更好的理解;二是如果在數學課堂上給學生聽、說、讀、寫數學的機會,他們將學會數學的交流。
4、從思維層面考慮,應具備數學推理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根據標准要求,掌握比較完善的推理能力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重要環節和主要標志,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和發展兒童的推理能力。 結合教學實際,我們認為小學數學中常用的推理有歸納推理、演繹推理和類比推理。
『伍』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數學信息交流、創新意識等。青少年們是全能型人才的後備軍,也是祖國的未來,擔負著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教育青少年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尤其是從小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是他們能否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之一。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三大理念,強調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這是數學教育多年來指導思想的突破與革新。也就是說,當前我們要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實現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能力,把新課標理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目標,逐一落實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結合教學實際,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成分,所謂「數感」,是指學生對「數」的敏銳、精確、豐富的感知和領悟。數感的建立水平是學生個體數學素養水平的重要標志。《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要通過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
1、創設生活情境,啟蒙數感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測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實際。」可見,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學習離開了生活,將會寸步難行,而「數感」更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為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將抽象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與交流。從中提高學生對數的敏銳程度,形成對數的良好直覺,啟蒙學生的數感。
例如在一年級「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學們還記得在幼兒園上活動課時的情景嗎?大家一起去滑梯,去盪鞦韆,去騎木馬……」學生們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漸漸被喚醒了,這時教師適時運用多媒體出示一個歡快、溫馨的幼兒活動的畫面:「大家願意和老師一起來數數這個幼兒園里的活動器械嗎?」於是,小學生們開始興趣盎然地數數:1隻滑梯,2個鞦韆,3隻木馬……從而經歷了一個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了數的意義。又如,教學質量單位時,讓學生到市場進行「今天我買菜活動」,看一看,稱一稱,估一估各種瓜果、蔬菜的重量等,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數感。可見,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數感的基礎,如果較好地利用和創設情境,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學生不但較容易將知識與生活經驗建構起來,獲得豐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的數感意識得以萌芽。
2、引導認真觀察,建立數感
數學是一種運用思維的學科,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是形成和發展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目標有序、認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可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發現數學問題;觀察規律,發現數學問題;也可引導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觀察到的信息……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感、發展數感。 比如在新課程各年級「數的認識」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聯系實際先觀察再說一說。如:觀察一張紙多厚,再觀察10張、30張、50張有多厚,然後拿出一疊(1000張)紙,讓他們觀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在哪些地方見過「0」。這方面,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說出諸如「在體育比賽的比分上見過0」;「在溫度表上見過0」;「電話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學生直觀體會「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在溫度表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直尺上表示起點;在日歷上表示日期;在電話、車牌上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學生在觀察中不但體會了數的含義,而且初步建立相應的數感。
3、 構建活動平台,發展數感
皮亞傑說,活動是兒童發展的杠桿。通過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平台,始終把兒童的活動作為主體發展的基礎與載體,提供開闊的活動時空,讓學生有合作交流、積極思考、操作等活動空間,使學生的數感真正得到發展。
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設計一個讓兒童數100根小棒的游戲,看誰數得又快又好的活動。數的結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逐一地數;分組數;10根10根地數。
『陸』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核心素養基於數學知識技能,又高於具體的數學知識技能。核心素養反映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
學生的數學素養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培養和形成的,實現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優化和改進教學方式,對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著重要作用。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法
1、在課堂上善於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時,教師要能根據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數學知識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經驗,巧妙地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的活動,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探索生活的問題,能加深學生對學習數學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情感,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積極營造開放性課堂
在數學課堂中,要為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主動積極的發展學生自我,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共同擁有一個輕松而豐富的課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把課內外、校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大量的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