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見過哪些教語文的大神
我高中語文老師,絕對是大神級人物。說說他的事跡吧,他原本不是高中語文老師,聽他和其他老師口述,他早先是在鄉下的一個小學教的是小學數學,教的非常好,我們那個年代的鄉村小學基本沒有什麼奧數之類的輔導,他以一人之力輔導了好幾個學生的奧數課程,最後還拿到了不錯的成績,好像因為在小學成績突出吧,最後還當上了小學的校長,一般人認為這就很不錯了。
但是對於我老師這樣的大神來說,他覺得小學的教學行政工作對他來說已經沒啥意思了,於是他隨便花了點心思考到了鎮上的初中教數學,當然成績也很不錯,而且還成了我們省的金牌奧數指導教師,這已經很牛了吧,但是大神想法就是不一樣,覺得高中其實也是可以去試試的,然後他就考上我們縣的省重點高中去了,然後教了一年數學覺得高中數學沒挑戰性了,同時他覺得數學教起來不好玩了,於是他轉教政治,覺得政治是個好玩的東西,教了兩年覺得政治發展前途不大,於是在我讀高一那年他帶我們班和一個文科班語文,然後就感覺他再次開掛了,他開始學習書法然後成了省書法協會會員,開始畫畫,然後成了市書畫協會會員,開始寫文章然後天天拿稿費拿到手軟,最後高三作文指導整個年級都是他在做,我們班語文課沒有一本書是上完的,他都是隨便找兩篇文章講講,然後就教我們如何閱讀,如何寫作,最後他帶的兩個班語文常年霸佔第一第二的位置,後來還出了好幾本書,現在每年我們省的高考語文作文閱卷組都有他的身影,現在他也是省級高級語文教師了。
他曾說過一句話說,他如果不教書而去經商的話以他的能力早已是千萬富豪了,至今我對之句話都深信不疑,我覺我老師就是這般的大神幹啥都能登峰造極。有人原意看的回復我,我可以貼出老師博客和書名哦。
教我語文的,是個不太會講課的老師。我之所以稱他為大神,是因為他的講課方式,讓我明白了一種學習的道理。
這個老師教我的時候,可能快退休了。他是個老師范畢業生,學歷中專。但是,現在的人可能不理解八十年代中專生的概念。那個時候,初中畢業,最優秀的人,考入中專。差一點的,進入高中,最後考大學。
這個老師范生已經頭發蒼白了,嘴巴里也好像缺了幾顆牙,說話漏風。他講課不是用普通話,而是當地的土語。一節課四十五分鍾,他手裡拿著《教學參考》,眯縫著眼睛,慢慢地念。一隻手拿書,一隻手拿夾著一支煙。一隻腳站在地上,一隻腳踩在講台桌子上的抽屜里。就這樣,自顧自地念五分鍾左右,然後說:「大家自己看書。」一節課念五分鍾教學參考書,然後讓學生自己干自己的。
學生聽一老師這一句話,就自己干開了。大多數是翻出自己的各種學習資料來自學,有的是題目,有的是小說,還有的是拿出數學、物理什麼的來做,他也不管。
我記得我那個時候,上街去書店裡買了一本薄薄的綠封面的小冊子,叫《怎樣寫議論文》。
我說這個老師是個大神,是因為他告訴我一個道理 ,靠老師是靠不住的,誰都靠不住,做人要學會自立,一切都要靠自己。這個道理適用於一切領域,不光指讀書。
剛畢業的她把我班語文成績從倒數帶到第一。我初中班級很牛的家長很多,原來的語文老師很差,成績倒數還總讓學生去補課,講閱讀題是先看答案再講,就讓我們背。後來家長聯合換了老師。新老師剛畢業不久,年輕但能力強,她是教我們做各種閱讀題的方法,總結歸納教我們分析題,教我們背重點,教我們作文模式。半年不到我班語文成績年級第一,一直到高中我都覺得學語文不費勁,不學高分是文科的最高境界。十幾年後一畢業回來看她,她已經那個重點初中的王牌老師。
作為全校語文大組長他讓幾屆學生語文碾壓競爭對手。我高中時(17年前)的語文大組長,給三個年級定基調。每周一小時講古文,每周一節課閱讀課外書寫讀後感,假期作業是讀四大名著並寫讀後感,每周一節學生講堂。基礎知識按高考題歸納成冊自己回家背。結果就是高三我們不用學,古文閱讀基礎全是滿分,700多人的學校語文高考120以上的300多人。當然另一個省重點高中理科已經碾壓我們了,但語文他們從沒超越過。
郊區學校——重點小學——省會是金子哪都能發光。我小學的語文老師,開始在農村學校,寫文章寫的好,發表了很多。調到我們重點小學。指導我們寫作,帶我們閱讀,可以說他是我語文的啟蒙,為我打開一扇門。我畢業他就被調到省會學校了。老師這個行業別抱怨什麼,教好了什麼都能解決。
1980年代初,我正在上高中。此時,學校來了一批曾經被稱為「臭老九」的知識分子。
文革結束後,這些被錯誤打倒的「臭老九」們得到了及時平反,並恢復了工作。但因他們都已是接近60歲的人了,即將退休,因而就近安排在我們學校教書。
其中有一人安排給我們教語文,有一人安排給我們教英語。
這位安排給我們教語文的老師姓舒。他自己說已經58歲了,還有兩年就要退休。
他個子不高,身材瘦小,戴著一副大眼鏡。據他自己說,他幼年時念過私塾,讀的是「之、乎、者、也」。並且還當場表演了一下過去的孩子讀私塾時搖頭晃腦念「之乎者也」的滑稽神態,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他說,讀完私塾後,他又進了新式學堂讀書。
從他的授課來看,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是一位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老知識分子。
比如,他在講述語文課本中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時就告訴我們,這里的「傳」字一定要讀zhuàn,與「卷」(zhuàn)字同音同義,而不能讀成chuán。就象我們讀《水滸傳》時,可以把他理解為《水滸卷》,因為自古以來書家在寫書時都是一卷一卷的分成「卷」,所以過去的大多數書籍都會分成卷一、卷二、卷三……等。
同時,他又對小說中阿Q罵人的這句話:「這時未庄的一夥鳥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饒命!誰聽他!」中的「鳥」字進行了精彩解說。
他說,這個「鳥」字,也不能讀成「鳥雀」的「鳥」,而是要讀成「diao」,與「屌」字同音。因此,這其中的「鳥男女」一定要讀成「屌男女」才是罵人的話。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10年書。在舒老師幽默而又風趣的教授下,受益匪淺,我的語文成績也進步神速。對一些關鍵字、詞的發音以及其真實含義不再想當然地憑習慣理解、憑字面發音,真正做到了融匯貫通。
這樣博古通今的語文老師,才是我目心中大神級的存在。可惜的是,這樣的老師可遇而不可求。
我初中的語文老師,別的班的班主任。
剛畢業的新分配來的老師。
我的班主任是教數學的,我數學一塌糊塗,尤其幾何,考過二分。班主任那這日子,一到她上課就把我拽出去,她說我不用聽了,不聽也能考二分。
回家拿卷子讓我爸簽字,他,數理化好到逆天的工程師,看著分數沉吟 五分制你也不該考二分啊,這都達到及格呀。我 爸,你又喝多了,這是百分制。我爸 那這個成績說明什麼?你不笨,真的,你挺聰明的。我覺得你肯定能會。
從那天開始,他,我二叔,我老叔,每天晚上給我補數學。沒過多久吧,我考了一張滿分幾何,老師又把我拽出去了,說我不但不好好學習,連誠實的品質都不具備了,這是擱哪抄的。
而我的語文,因為遇到了最好的神一樣的老師,成績突飛猛進,尤其作文。
語文老師剛來的時候,布置的作文,把我喊辦公室去了,不是我寫得多麼好,而是我給同學寫了二十多篇作文,那時候小,雖然故意避開雷同,可終究是幼稚了,老師沒說我,對我的文筆進行了肯定。又對細節進行了指點,給我寫了一個書單,讓看完寫出心得體會。
整整一年半的時間,我都在看書,寫心得,寫作文,水平提高得超級快,也是她說的,我有天賦,如果勤力,將來會有所成就。
可惜的是,後來我轉學了,再也沒請教過她,也沒人在指點我。
我在上高中時,遇上了三個語文老師。各有特色。今天就講講先遇上的兩位語文老師的故事。
高中時的第一位老師是周謖先生。據說是囯民黨左派、四川大學的國文教授。他教了我們不到一年就調走了,聽說曾在77年恢復高考時任山西省語文試卷閱卷的組長,水平很高。
他講課基本不看書,也不看教案,更不管學生們說話和搗亂。不看手錶。講完不管下課鈴聲響了沒有就宣布下課——等他走出教室不到半分鍾,下課鈴就響了。
剛開始教我們時,班裡亂的厲害。說話聲此起彼伏。有次甚至我玩自行車鏈條做的火柴槍,「啪」的一聲巨響,把大夥兒嚇了一跳,他也居然不管,繼續抑揚頓挫地講課。
漸漸的大家被周老師的知識吸引,上課時誰搗亂,誰就是大家的公敵了。記得有次講陳老總的贛南遊擊詞時,精彩的分析講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有個腦子有問題的同學實在聽不懂,剛出聲搗亂,就被五、六個同學喝止了,還挨了一巴掌。
周老師調回四川之後,我的語文老師就是梁淑仙先生了。
梁老師據說是太谷師范畢業的。雖然文憑不高,但她非常鑽研語文教學。周老師未調離前,她常常帶著問題向周老師請教。一度被同學們認為沒水平。梁老師帶我們的語文課時,非常嚴厲。誰敢搗蛋,定揍不饒!不過她打人總要找個理由:先把你叫到她辦公室,首先提問幾個問題。要是答不上來,輕則額頭上用指頭戳戳(女生們多享受此等待遇),重則用木棍教鞭揍屁股。搗蛋越嚴重,下手越狠。從無例外。要是你能答對全部問題,就高抬貴手,批評幾句就放虎歸山了。
梁老師口才不好,但講課認真細致,邏輯性強。知識點分門別類,重點突出,系統性很好。認真聽她講語文課,既有抽絲剝繭的細致入微,也有提綱挈領的系統歸類和總結,水平很高。聽得我津津有味,不由得手舞足蹈。
因擾亂課堂紀律,下課後被梁老師叫到了辦公室。她先拿出一張不知道從那裡搞來的語文試卷(油印的),然後手持令人生畏的教鞭站在我身後:自學別上了!你要能做到一節課內答對這張卷子上的六十分,你就搗蛋去。做不到,每少一分揍一棍子!
想想搗蛋的同學們歪著身子坐板凳的架勢,就後悔不該把壞習慣帶到梁老師的班裡來。現在說啥也晚了,還是趕緊做題,保衛屁股安全吧。
改病句全對了,成語解釋也全對了。填空題成(竹)在胸、指揮(若)定也對了……眼看著分數達到70多分了,梁老師突然提問:為什麼是指揮若定,而不是鎮定?說不對就得揍你!
我趕緊說:指揮若定就是如同圓規劃圓一樣,自然順暢。它與胸有成竹是相呼應的,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突出了司令員的智慧和能力;鎮定只能說是臨危不亂,有大將風度。但與成竹在胸、指揮若定相比,水平次了點兒。
梁老師頗為滿意。不過還是拍了拍我的後腦勺,講了幾句不許揪女同學辮子之類的話,就放了我啦!
說實在的,我的語文水平的提高,確實得益於各位老師、尤其是梁老師的諄諄教誨。教鞭底下出成績呀!
梁老師後來供職於縣教師進修校。有一年她帶的班多,又要晉升高級職稱,根本顧不上准備。有人提出來今年別參加了,不要浪費了這個指標。梁老師不肯。在參加晉升考核講課時,講了一半,評委老師就說不用講啦!我們大家一致同意你晉升高級職稱,因為你講的內容既系統、又全面,水平很不一般。我作為評委,很佩服您的水平!
看到這個題目,教我高中語文的鄧念清老師的音容笑貌又浮現在我腦海中。
鄧老師已作古,離開我們已近十年光景,但我永遠也忘不了四十多年前,他教我們時語文大師般的高大形象。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開門辦學熱火朝天,我們的教室搬到了生產隊的倉庫里。我們連課本也沒有,鄧老師在嘆息我們生不逢時後,總是利用休息時間從書上或報刊雜志上找一些自認為優秀的文章,用鋼板刻印出來,發給我們學習。
鄧老師那時已五十有餘,他對語文確有很厚的功底。什麼語法修飾邏輯,都是他的拿手好菜,尤其對文言文很有造詣,我經常見他用文言文寫信。教學上更是出類拔萃,被人們尊稱為"語文教學大師"。
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給我們講授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時的情景。
他上課時,很少帶教案,只要一隻粉筆就行,語文素養全部融化在大腦中。他先給我們把全詞聲情並茂地朗誦一遍,從他那不停轉動的眼珠和肢體語言中,我們彷彿被帶到了"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中,"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我們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無比壯美。詞的下半闋,毛主席遍數三皇五帝,我們彷彿看到了在江山如此多嬌的中華大地上,無數英勇豪傑為國家的強盛拼搏奮斗的雄姿,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我們領略到了一代偉大敢於藐視一切的英雄氣概。
只需聽鄧老師朗誦一遍,我們就對全詩基本弄懂弄通了,這就是語文大神的教學效果。後來,他給我們又作了講解,更讓我們達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境界。
語文大神的確是可遇而不過求的。作為學生,在學生時代能遇到一位大神級別的語文老師,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我見過的教語文的大神,在我求學的生涯中,至少有5個人,都是教語文的大神。我先說其中的一個大被:盧明遷。
那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1978年),遇見了一個盧明遷老師,他是老牌陝西師大 歷史 系畢業生。教我的時候已經50歲了,他是學校里的多面手。上自校長,下至學生,沒有淮不佩服他的。
高一第一學期帶我們語文,期中考試時,教我們的 歷史 老師突然住院,沒有誰接替 歷史 ,他又把我班的 歷史 課帶上了。那時候只要是 歷史 課、語文課,大家都興致勃勃,早早盼他來上課。他講課深入淺出,入情入理,激情滿懷,極具吸引力,一節課不知不覺就下課了。期中考試,我班的語文、 歷史 成績比其他班人均高五六分。高一第二學期,原 歷史 老師接帶 歷史 ,可那個老師再也上不成課,原因是學生群體拒絕,不願意聽這位老師講 歷史 。學校沒有辦法,讓盧老師帶我班的語文和 歷史 課。第二學期一個月後,我班的物理老師生小孩,物理又沒有人給上了。校長急得沒有辦法。盧老師又主動請纓帶我們的物理。他的物理課講得十分棒,連外班的學生都偷偷地跑到我們來聽課。
最傳奇的是他帶語文、 歷史 ,從不布置作業,最多一學期訓練二至三次作文。他只要求學生自己讀文化 歷史 類課外書而已。沒有作業,是學生最暢快的事。然而學生一到考試,成績總比其他班的成績高出許多。根據我們班主任介紹,他語文、 歷史 、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甚至政治課都能帶,而且帶得非常棒。
更傳奇的是,他還是省地作家協會會員,光散文作品集就有四本。他也經常把他的作品讀給我們聽。他也經常給我們全校學生舉行文學創作講座。他在學校,師生把他當神一樣地對待和仰視!
看了那麼多帖子,都在寫別人是大神兒,那我就寫寫我是大神吧。我自詡為大神,因為我能給語文以骨髓,讓想學習的學生聽完講解能理解,記住了就不忘;讓想自學的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正所謂贈人以魚不若教人以漁。
學習多音字,我教學生記少余多的方法,比如肖,除了姓之外,全部讀四聲,然後讓學生用肖(笑音)組詞,大聲喊出來。一次性學習,永遠不混淆。
學習詞語,我告訴學生漢語主要有兩個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在成語或俗語中,常出現近義詞:摩拳擦掌(摩,有手字;擦,有扌)、伶牙俐齒(伶俐)、山清水秀(清秀);大小、黑白、長短、晝夜、好壞;咫尺天涯、大呼小叫、遠親近鄰。可以准確識辨字形。
學習詞性很重要,讓語文有骨髓。名詞最初多是獨體字,多是象形字,讀記敘文和散文必須會圈名詞。動詞,有助於文言文翻譯句子。句子成分組合:副詞+形容詞+名詞。請推測「洵美且異」中「洵」的意思。洵,副詞,確實。切入點是「美」,形容詞;「美且異」譯為「美好又奇異」,「洵美且異」譯作「確實美好又奇異」。會語法,才能更好地分析現代文;才能理解文言文倒裝句式,翻譯文言句子時譯得更好。不講語法的語文是空心語文。
課文拓展很重要。《靜女》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在最後一個環節拓展有關愛情的文學作品。在導入環節中簡單地例舉有關愛情的篇章題目,在最後一個環節引述(展開講述)文學作品,可講的作品不少,比如《關雎》《氓》等,《小婦人》不錯。讓學生通過文學故事思考生活,成為有思想的人。
父親曾經和我閑聊時說:人人都能教語文,但不一定人人都能教好語文。
我覺得父親說的很有道理。
從廣義上來看,語文是很龐雜的。從我們出生牙牙學語開始,我們就開始了語言模仿,走在街上看到五顏六色的招牌,我們回去辨認這些字。當我們長大後,經歷了很多事情後,會對人生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而這些對人生的體悟也是語文人文關懷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看來這些都能算作語文的一部分。因此,每個人都能在語文課上當老師,所以,很多人對語文老師嗤之以鼻,認為語文老師有什麼厲害的,就是講講課文,教學生認認生字而已。
雖然說教語文的門檻低,但是想要教好語文卻不是件容易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們的語文課都是怎麼度過的?
有的同學是各種小說和雜志陪伴著自己度過了漫漫語文課,有的同學是和瞌睡蟲度過了一節又一節的語文課,還有的同學稍微好一點,在語文課上很認真——認真地做數學作業。因為,很多同學就會認為聽語文課和不聽語文課的成績是差不多的,那還不如在語文課上做點其他的。因此,語文課就是大多數同學的自由活動時間,想幹嘛就幹嘛。
那麼,造成語文課堂這么混亂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方面是因為學生自身的問題,學生根本就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不聽老師講課;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這位語文老師上課的內容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
先拋開學生自身的原因,我們來談談語文老師教得好是種什麼體驗。
我一直以來對語文這么感興趣的原因絕對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三好學生,而是因為我遇到的語文老師就很好!
小學語文老師 ,長得漂亮,人很溫柔。她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每天中午飯後,她都會在班級里給我們講故事,故事風格很多,有的是恐怖的,有的是溫馨的……我覺得這種方式啟發了我對故事的興趣,開發了我的想像力。
初中語文老師 ,在開學第一課就奠定了至高地位。在第一課,她沒有給我們直接講課文,而是花了整整兩節課的時間在和我們講《紅樓夢》,從這本書的名字到這本書的名字,都非常詳細地展開。雖然在小學也看過這本書,但是肯定是沒有看懂的,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好像看見了「另一本」《紅樓夢》,覺得這本書有很多地方都值得仔細回味。這節課以後,我就覺得我們語文老師實在是太厲害了,所以後面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聽得特別認真。
高中語文老師 是個風度翩翩的男老師。聽他講課就是一種享受,他會把知識點不經意地融入在其中,變得通俗易懂,真正地感覺到聽課是一種享受。即使在高三這么忙碌的日子裡,他也會給我們留兩節晚自習時間看課外書。
在讀書階段能遇到這么好的語文老師是我一輩子的幸運,所以,我也希望我能夠將這份延續下去!
(圖源自網路)
❷ 近代中國最有名的數學教育家是誰
1.華羅庚
自學成材的天才數學家,中國近代數學的開創人!!
在眾多數學家裡華羅庚無疑是天分最為突出的一位!!
華羅庚通過自學而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家,他是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貢獻。在這些數學領域他或是創始人或是開拓者!
從某種意義上他也是位傳奇數學家,一生最高文憑是初中,早年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就後,聞知新中國成立後,發出"粱園隨好,非久居之處"呼籲在國外的科學家學成回去報效祖國,跟他同時代在聞訊回國的科學家,許多都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最著名的有:
導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導彈做出貢獻
兩彈元勛鄧稼先:為中國創立了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
回國後華羅庚開創了中國的近代數學,並建立了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培養了大批數學家如陳景潤,王元等號稱華學派,後來致力於應用數學,將數學應用於工業生產,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
由於華羅庚的重大貢獻,有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華引理、華不等式、華運算元與華方法。
另外華羅庚還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著文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院士」。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2:
2.陳省身
現代微分幾何的開拓者,曾獲數學界終身成就獎----沃爾夫獎!
他對整體微分幾何的卓越貢獻,影響著半個多世紀的數學發展。
他創辦主持的三大數學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啟後的數學家。
在微分幾何領域有諸多貢獻,如以他命名的"陳空間","陳示性類","陳纖維從"
一位數學家說道「陳省身就是現代微分幾何。」這也許是對他的最好評價!!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3:
3.蘇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幾何學家,射影微分幾何學派的開拓者
早年對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做出了貢獻,
四、五十年代開始研究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
60年代又研究高維空間共軛網理論
70年代以來在中國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計算幾何!!
為中國數學走向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數學家4:
4.陳景潤
華羅庚的學生!數論學家,歌德巴赫猜想專家!
離解決歌德巴赫猜想即"1+1"問題,最近的人,證明了"1+2"
陳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專注於這個領域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陳為世人所知是由於報告文學家徐遲的<<歌德巴赫猜想>>報告文學,當年很多人熱血學子因為這篇文章而走上數學道路!!
❸ 五個名人數學小故事 簡短一些
從別處Ctrl+c Ctrl+v來的
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
從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資料常來自高斯本人,因為他在晚年時總喜歡談他小時後的事,我們也許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但許多人都證實了他所談的故事.
高斯的父親作泥瓦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總是要發薪水給工人.在高斯三歲夏天時,有一次當他正要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說:「爸爸,你弄錯了.」然後他說了另外一個數目.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裡跟著他爸爸計算該給誰多少工錢.重算的結果證明小高斯是對的,這把站在那裡的大人都嚇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帶笑說,他在學講話之前就已經學會計算了,還常說他問了大人字母如何發音後,就自己學著讀起書來.
七歲時高斯進了 St. Catherine小學.大約在十歲時,老師在算數課上出了一道難題:「把 1到 100的整數寫下來,然後把它們加起來!」每當有考試時他們有如下的習慣:第一個做完的就把石板〔當時通行,寫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師的桌子上,第二個做完的就把石板擺在第一張石板上,就這樣一個一個落起來.這個難題當然難不倒學過算數級數的人,但這些孩子才剛開始學算數呢!老師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錯了,因為還不到幾秒鍾,高斯已經把石板放在講桌上了,同時說道:「答案在這兒!」其他的學生把數字一個個加起來,額頭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卻靜靜坐著,對老師投來的,輕蔑的、懷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師一張張地檢查著石板.大部分都做錯了,學生就吃了一頓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個數字:5050(用不著說,這是正確的答案.)老師吃了一驚,高斯就解釋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對和為 101的數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於Brunswick,位於現在德國中北部.他的祖父是農民,父親是泥水匠,母親是一個石匠的女兒,有一個很聰明的弟弟,高斯這位舅舅,對小高斯很照顧,偶而會給他一些指導,而父親可以說是一名「大老粗」,認為只有力氣能掙錢,學問這種勞什子對窮人是沒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現過人才華,三歲時就能指出父親帳冊上的錯誤.七歲時進了小學,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老師對學生並不好,常認為自己在窮鄉僻壤教書是懷才不遇.高斯十歲時,老師考了那道著名的「從一加到一百」,終於發現了高斯的才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從漢堡買了一本較深的數學書給高斯讀.同時,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歲的助教Bartels變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師高得多,後來成為大學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數學.
老師和助教去拜訪高斯的父親,要他讓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親認為兒子應該像他一樣,作個泥水匠,而且也沒有錢讓高斯繼續讀書,最後的結論是--去找有錢有勢的人當高斯的贊助人,雖然他們不知道要到哪裡找.經過這次的訪問,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織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討論數學,但不久之後,Bartels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顧父親的反對進了高等學校.數學老師看了高斯的作業後就要他不必再上數學課,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駕全班之上.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軼事
華羅庚(1910——1982)出生於江蘇太湖畔的金壇縣,因出生時被父親華老祥放於籮筐以圖吉利,「進籮避邪,同庚百歲「,故取名羅庚.
華羅庚從小便貪玩,也喜歡湊熱鬧,只是功課平平,有時還不及格.勉強上完小學,進了家鄉的金壇中學,但仍貪玩,字又寫得歪歪扭扭,做數學作業時倒時滿認真地畫來畫去,但像塗鴉一般,所以上初中時的華羅庚仍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而且還常常挨戒尺.
金壇中學的一位名叫王維克的教員卻獨有慧眼,他研究了華羅庚塗鴉的本子才發現這許多塗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題時探索的多種路子.一次王維克老師給學生講[孫子算經]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其二,五五數剩其三,七七數剩其二,問物幾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
陳景潤:小時候,教授送我一顆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轟動全中國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數學奇才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家喻戶曉.在一定程度上,這個人的事跡甚至還推動了一個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和尊重人才的偉大時代早日到來.他的名字叫做陳景潤.
不善言談,他曾是一個「丑小鴨」.通常,一個先天的聾子目光會特別犀利,一個先天的盲人聽覺會十分敏銳,而一個從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的「丑小鴨」式的人物,常常也會身不由己或者說百般無奈之下窮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萬物間重新去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潛能潛質.你可以說這是被逼的,但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來不少偉人.比如童年時代的陳景潤.陳景潤1933年出生在一個郵局職員的家庭,剛滿4歲,抗日戰爭開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煙燒至他的家鄉福建,全家人倉皇逃入山區,孩子們進了山區學校.父親疲於奔波謀生,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母親是一個勞碌終身的舊式家庭婦女,先後育有12個子女,但最後存活下來的只有6個.陳景潤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國的老話,「中間小囡軋扁頭「,加上他長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歡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學校,沉默寡言、不善辭令的他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受歡迎、遭人欺負,時時無端挨人打罵.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強,從不曲意討饒,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覺地便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內向性格.人總是需要交流的,特別是孩子.稟賦一般的孩子面對這種困境可能就此變成了行為乖張的木訥之人,但陳景潤沒有.對數字、符號那種天生的熱情,使得他忘卻了人生的艱難和生活的煩惱,一門心思地鑽進了知識的寶塔,他要尋求突破,要到那裡面去覓取人生的快樂.所謂因材施教,就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每一個學生創造一個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得到發展的空間.
小小陳景潤,自己對自己因材施教著.
一生大幸,小學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畢竟還是個孩子.除了埋頭書卷,他還需要面對面、手把手的引導.畢竟,能給孩子帶來最大、最直接和最鮮活的靈感和歡樂的,還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靈上迸射出輝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觸.所幸,後來隨著家人回到福州,陳景潤遇到了他自謂是終身獲益匪淺的名師沈元.
沈元是中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國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的博士、清華大學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戰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華中學暫時任教,而陳景潤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個班上的學生.
大學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與眾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針對教學對象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沈元上課,常常結合教學內容,用講故事的方法,深入淺出地介紹名題名解,輕而易舉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學童循循誘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學世界,激起他們嚮往科學、學習科學的巨大熱情.比如這一天,沈元教授就興致勃勃地為學生們講述了一個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師手遺「珠「,照亮少年奮斗的前程
「我們都知道,在正整數中,2、4、6、8、10.,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1、3、5、7、9,等等,則被叫做奇數.還有一種數,它們只能被1和它們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數整除,這種數叫素數.「
像往常一樣,整個教室里,寂靜地連一根綉花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只有沈教授沉穩渾厚的嗓音在回響.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中學教師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復復的,哥德巴赫對許許多多的偶數做了成功的測試,由此猜想每一個大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沈教授說到這里,教室里一陣騷動,有趣的數學故事已經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趣.
「但是,猜想畢竟是猜想,不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就永遠只能是猜想.」這下子輪到小陳景潤一陣騷動了.不過是在心裡.
該怎樣科學論證呢?我長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後來,哥德巴赫寫了一封信給當時著名的數學家歐勒.歐勒接到信十分來勁兒,幾乎是立刻投入到這個有趣的論證過程中去.但是,很可惜,盡管歐勒為此幾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卻一直到死也沒能為這個猜想作出證明.從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數學難題,二百多年來,曾令許許多多的學界才俊、數壇英傑為之前赴後繼,競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騰,孩子們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給調動起來.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皇後,而這位皇後頭上的皇冠,則是數論,我剛才講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後皇冠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氣呵成地講完了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學們議論紛紛,很是熱鬧,內向的陳景潤卻一聲不出,整個人都「痴」了.這個沉靜、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講述帶進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神奇世界.在別的同學嘖嘖贊嘆、但贊嘆完了也就完了的時候,他卻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講:
「你行嗎?你能摘下這顆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嗎?」
一個是大學教授,一個是黃口小兒.雖然這堂課他們之間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交流、甚至連交談都沒有,但又的確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為它奠就了小陳景潤一個美麗的理想,一個奮斗的目標,並讓他願意為之奮斗一輩子!多年以後,陳景潤從廈門大學畢業,幾年後,被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慧眼識中,伯樂相馬,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自此,在華羅庚的帶領下,陳景潤日以繼夜地投入到對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長而卓絕的論證過程之中.
1966年,中國數學界升起一顆耀眼的新星,陳景潤在中國《科學通報》上告知世人,他證明了(1+2)!
1973年2月,從「文革「浩劫中奮身站起的陳景潤再度完成了對(1+2)證明的修改.其所證明的一條定理震動了國際數學界,被命名為「陳氏定理」.不知道後來沈元教授還能否記得自己當年對這幫孩子們都說了些什麼,但陳景潤卻一直記得,一輩子都那樣清晰.
名人成長路
陳景潤(1933-1996),當代著名數學家.1950年,僅以高二學歷考入廈門大學,1953年畢業留校任教.1957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後任研究員.1973年發表論文《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乘積之積》.1979年,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問世.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❹ 路在腳下(五十一)
少年煩惱(28)
第二十八節:上中學了
一九七零年三月,我終於走進了中學的大門。在小學讀書那六年,滿打滿算只學習了不到三年,還多半是啟蒙教育,有些小學應該開的課,我們連課本都沒見過。我們被放羊了,散漫了三年,自由了三年,荒廢了三年,從一九六八年起,我們那裡才慢慢恢復課堂學習,但是,在那樣的年代裡,老師無能為力,學生苦不堪言,家長擔心受怕。
一九七零年三月,我升入了吉林市第二十四中學南蘭分校。實際上就是個帶帽中學。原計劃在南蘭屯學校開辦電視教學,上級特批一台黑白電視,在小學校道東緊鄰去九坐方向的道邊蓋了四間紅磚瓦房,後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電視中學沒辦成,電視交給大隊成了奢侈品,校舍改為二十四中分校,招收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學生。四間教室除三個年級的學生還有一間教員室。
老師都是從二十四中調過來的,居住離我們南蘭大隊較近的老師每天通勤來給學生上課。有荒地來的朝族李鎬善老師,有金珠來的朝族朴光虎老師,有榆樹林子來的白榮福老師,有下放到我們屯的田樹森老師,還有坐地戶趙金山老師,他們都是文化大革命前畢業的大學生或中專生,他們的文化功底厚著呢。其實,他們這茬老師,才是真正教育和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好學生的中堅力量並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李老師是我們班主任,教初一數學。朴老師教初二初三數學,是三年級班主任。田老師教初二初三語文,是初二班主任。白老師教初一語文。趙老師教三個年級的物理化學課。政治課農常課總校另派老師授課。
李老師四十多歲,帶一副高度近視眼鏡,少有笑容,個子橫粗,很魁武,微微羅圈腿,經常將兩手插兜里,穿戴邋遢,粉筆面子往身上摸,偶爾還將兩個紅色的褲兜里子翻出耒,同學們都懼怕他,但有時也憋不住偷偷的嘲笑他,他不在乎這些,大大咧咧的走進走出教室。表面上他給人很嚴肅的樣子,實際上他特別喜歡學生,下課和學生們一起踢球,摔跤。講課尤為認真,由於是朝族,漢話講的不太溜,他會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重復,直到你聽的點頭為止。同學們都喜歡他,尊敬他。
朴老師典型的朝族面孔,大餅子臉,細長的眼睛單眼皮,滿口整齊的牙齒,黃白面子,微微拱肩。數學課講的透徹,有時李老師不在,他就給我們班帶課講數學。聽慣了李老師如雷貫耳的聲音,相比之下朴老師的課似乎缺乏了點激情,但他講的比李老師更精準透徹。
白老師人長的跟他的姓有一拼。高瘦的個頭,眼睛小但很有神,長臉靠近鼻子兩側有很多雀斑,嘴小,滿滿的一嘴白牙,講話文縐縐的,經常背著一個退了色的黃書包,課文教的有聲有色,每堂語文課都像走進了故事裡。
田老師是城裡轉來的,三十不到風華正茂。戴著寬邊眼鏡,有點微微駝背,咋看白面書生,張嘴說話犀利,幽默,語文課講的出神入化,不多說沒廢話,句句有彩。經常可以聽到隔壁二年級教室里傳出陣陣笑聲,同學們都說,田老師從來不懲罰他們,只是挖苦到你無地自容。他愛人也是我們小學的老師,生有兩個女兒,她們都遺傳了父母的優點。
趙老師六十年代初,中等專業畢業,在市內一個化工廠做工,文革前帶著妻子回到老家南蘭落腳,文革後期屯裡學校師資力量缺乏,他被招到二十四中當化學老師。那時他已經是三個女孩子的父親了,他人長的英俊干練,特像電影導演兼演員柳雲龍,視覺感觀干凈利落,衣服架子,穿啥都合身,都順眼。他以幽默見長,出口成章,雅俗共賞。講課條理清晰,把深奧的物理化學課講活了,絞盡腦汁調動同學們的想像力,讓大家願意學,學進去。
那時,我們這些沒有規矩的野孩子即無知又散慢,都好幾年沒收沒管,沒正經摸書本讀書寫字了,對上中學一切都很陌生,校舍陌生,課本陌生,老師陌生,同學也陌生,不像在小學都是一個屯子的,進入初中後,附近村屯有很多學生也到南蘭分校來讀書,有四道溝李建華,李恆等四個同學,有安達幕的王淑清,李淑芬等五個同學,亮屯的畢德林,劉世昌,呂長智等五個同學,班級一下子多出了這么多陌生的面孔,相互之間都很拘束,下課都找自己的那一幫同學,老師為了使同學們盡快熟悉起來,分座位時,特意將這些同學拆開,打亂順序,按大小個排隊,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一張桌,並選出班幹部,我那時是學習委員兼副班長。班長是紅孩子付慶年擔任。他出身好,父親是榮軍,根紅苗壯,是南蘭大隊培養的典型,雖然學習中等,但是敢想敢說敢闖,是有名的小將。我們這些從四面八方來的學生就這樣開始了難忘的中學生活。
我上小學三年時,正逢那個年代,基本沒接觸到多少文化課,到了初中那個時期進入到了中後期,在全國各行各業開始整頓的情況下,教育形勢也逐步恢復。老九也有了用武之地,課堂開始恢復了文化課教學。將開學一個月左右,老師發現我上課認真聽講,學習刻苦,求知慾望強烈,不丟分不拉課,對哪一科都有興致。無論哪個老師講什麼課一學就會,一點就透,哪科測驗都名列第一,剛入學就在同學們中小有名氣了,也深得老師們的寵愛。
❺ 教師應該怎樣對待課堂上自己的「學生」
1.了解學生。只要真正的了解了每一位學生的教師,才能在教學工作中做到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所以想要教好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是基礎。
2.走近學生的心裡。一個真正能走進學生心裡的才師,必然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如果喜歡你尊重你,那麼你的教學工作開展起來就會得心應手,而學生也因為喜歡你既而喜歡你的課,從而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我們了解了每一個學生以後就要懂理揚長避短,讓學生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讓學生可以在相互學習別人的長處中取得進步。
4.對學生要有耐心。做為一個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耐力,把教育當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崇高的事業。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耐心,用心地把自己的知識教給每一個學生,時間長了你就會發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5.做好與學生的溝通工作。溝通是心與心建立的橋梁,每個教師有必要隔一段時間就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該如何去解決,解決後會不會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這樣可以讓教學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❻ 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瓜傻式」教學法----將數學那種嚴密的邏輯演繹過程還原為生動活潑的知識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的產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這種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創作欲。使枯燥干澀的數學概念演繹變得生動起來。
方法/步驟
自主探索式學習----重點在於學生親自體驗學習過程 , 其價值與其說是學生發現 結論 , 不如說更看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自主探索式學習重視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 驗 , 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 「 再創造 」 有關數學問題口在這個過程中 , 學生不僅獲得了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 還對數學 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 , 特別是體驗和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和數學的價值。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效益高的較少 , 有的只是流於形式。有的研究者認為 , 小組學習有獨立型、競爭型、依賴型、依存 型等幾種類型。目前我們用得較多的是學生獨立學習後相互交流 , 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一一相互依存地來研究或者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還太少。「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掘學生潛能,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知識。……無論是「優選」還是「創新」,一般都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教學方法的選用或創新必須符合教學規律和原則;二是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特點,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三是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變化特徵和教師本身的教學風格;四是必須符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所規定的教學時間。另外,在指導思想上,教師應注意用辯證的觀點來審視各種教學方法。正所謂「教無定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整個教學領域的深入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一方面對我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完善與改造,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國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後春筍,競相涌現。一、小學數學新教學方法介紹(一)發現法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1、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發現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以下幾個特點:(1)發現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現、去認識,自己求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吸收者。(2)發現法強調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他們對所學課程具有內在的興趣。發現法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好問和喜歡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遇到新奇、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新奇、疑難和矛盾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法僅利用外來刺激促發學生學習的做法。(3)發現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潛在的、間接的。由於該法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直觀教具等,自己去觀察,用頭腦去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2、發現法的主要優點及其局限性發現法有如下幾個主要優點。(1)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增強學習的信心。(2)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發現法經常練習怎樣解決問題,所以能使學生學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樂於創造發明的態度。(3)運用發現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4)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鞏固。在發現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就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內部改組,這種改組,可以使已有的知識結構與要學習的新知識更好的聯系起來,這種系統化和結構化的知識,就更加有助於學生的理解、鞏固和應用。發現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就教學效率而言,使用發現法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因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再發現的過程,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去獲得,或者重新發現,而不是由教師簡單地告訴學生,因此,教學過程必然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摸索過程。(2)就教學內容而言,它的適應是有一定范圍的。發現法比較適用於具有嚴格邏輯的數、理、化等學科,對於人文學科是不太適用的。就適用的學科而言,也是只適用於概念和前後有聯系的概括性知識的教學,如求平均數、運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稱、符號、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師來講解。(3)就教學的對象而言,它更適用於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發現學習必須以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經驗為發現的前提條件,因此,年級越高的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也就會越強。所以,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有必要和可能採用發現法教學。3、發現法教學舉例(一位數除兩位數的教學)給出一道題如39÷3。學生可先拿39個物品,每3個一份,把它們分成13份。做幾個這樣的題目後,可以讓他們把物品10個組成一組。例如,給出這樣一道題:「哈利買了4條糖果,每條有10塊。他吃了1塊,把剩下的每3塊包成一包,分給同學們,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法:(1)每3個分成一堆,然後數出分得的堆數。(2)從3個10中各先拿出1個,剩下的每9個分給3個同學,再把其餘的也每3個分成一堆。9+9+9+3+3+3+3=39(塊)↓↓↓↓↓↓↓3+3+3+1+1+1+1=13(人)(3)與(2)相似,但他們看出有4個9。9+9+9+9+3=39(塊)↓↓↓↓↓3+3+3+3+1=13(人)(4)他們看出3個10正好分給10個人,剩下的每3個分成一組。30+3+3+3=39(塊)↓ ↓↓↓10+1+1+1=13(人)(5)與(4)相似,但他們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給3個人。30+9=39(塊)↓ ↓10+3=13(人)在學生得出解法之後,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對不同的演算法不給出評價。再出一道題,許多學生會選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教師進一步提出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找出更為有效的計算方法,形成一般的豎式計算。(二)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邱學華老師最早設計和提出的,經過在一些地區和全國逐步推廣,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1、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什麼是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由教師講,而是讓學生在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嘗試教學法與普通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改變教學過程中「先講後練」的方式,以「先練後講」的方式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嘗試教學法產生的背景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學改革已經走上了正軌,國內有許多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的教學改革的經驗大量地介紹進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根據我國的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和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既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的教學方法。邱學華老師多年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在「文革」前後進行了多項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方面的調查與實驗,深感研究一種新的小學數學教學法的必要性。因此,他在分析和對比國內外教學改革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嘗試教學法的設想。他借鑒了中國古代的「啟發式教學」原理、發現法和自學輔導法教學的思路,綜合地分析和研究這些教學法的長處與不足,試圖形成一種獨特的,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方法。
❼ 學校布置寫數學論文,不知道怎麼寫,題目:怎樣學好數學
學習數學的原則
數學是門系統性強,前後內容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就教材而言,前面的內容往往是後面學習必備的基礎,前面沒有學好,肯定影響後面知識的學習。因此,學習數學必須遵循從基礎學起,循序漸進,逐步擴展的原則。
二、 學習數學的方法
學習數學必須多想多練,手腦並用。常見的方法有
1、 及時歸納整理,使知識網路化
數學內容豐富,每學習一個階段都要及時對所學知識和方法進行歸納整理,弄清知識的主幹及與相關知識的聯系,使其形成清晰的網路,這樣以便理解記憶運用。
2、 過手推演法
數學自始至終充滿著推理和演算,學習數學必須注重推理,「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對於書本上的推理演算,教師推演過了,自己都應動手推演一遍。這樣有利將知識消化吸收,同時還應想一想,從現有的推演過程和結果,能否推演出什麼新的結論,能否採用其它的推演方法。
3、 圖表法
圖表具有形象直觀的優點,能幫助思維和記憶。學習數學要盡可能的利用圖表。解題時,與圖有關或有可能利用圖形的都要畫出圖形或圖象,以便從中得到啟發,歸納整理知識時,盡量用表格形式把知識系統化,以便理解記憶運用。
4、 對比法
為了避免混淆和錯誤,常採用對比法學習,把相關知識進行對比。正逆對比,正反對比,正誤對比,擴展對比,弄清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有助於正確運用。
三、 學習數學要處理好的關系
1、 難與易的關系
對易學的內容,不要輕視,易做的題,不要馬虎。對較難的問題要分析,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要輕易放棄,要有滴水穿石,鍥而不舍的精神。
結論與過程的關系
學習數學,不能重結論,輕過程。記數學結論是必要的,但對於推出這些結論的過程尤其不能忽視。因為許多推導過程滲透和隱含著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領會和把握研究數學問題的思想方法,對於運用數學工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是很有意義的。例如:數學中的邏輯思維方法(分類與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證明與反駁);數學中的非邏輯思維方法(想像與聯想、直覺與靈感)。數學中轉化的基本形式(特殊與一般,整體與局部,具體與抽象,數與形,高與低,正與反,已知與未知,無限與有限)。
3、 質與量的關系
數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必須經過系統的嚴格訓練。學習數學,練習少了不行。數學練習既要講求量,更要講求質。講求質,也就是做題時不僅要做到解答准確、規范,過程要盡可能的簡潔合理,還要養成檢驗的習慣。另外,對有代表性的問題,做完以後要加以回顧和小結,從中找出解答這一類問題的規律,做一些變通性、發展性的思考,這樣更能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四、 學習數學要注意的問題
1、 數學發展的幾個直接動因
數學問題,數學觀念,數學符號,數學美學標準是數學發展的直接動因。現在,計算機給數學帶來新的挑戰。
2、 數學方法的現代發展趨勢
數學抽象化方法呈現新的特點,綜合性方法日顯威力,反常規方法將獨領風騷,滲透性方法使數學四處結緣;多重對立數學理論獨立發展並存,計算機對數學的推動作用不可估量
關於初中的,見下:
如何學好初中數學
《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對初中數學中的基礎知識作這樣的描述:「初中數學中的基礎知識包括初中代數、幾何中的概念、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內容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的定義、法則、性質、公式、公理、定理等一定要記熟,要能背誦,朗朗上口。我們常說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但有些基礎知識,如定義,是沒有什麼道理好講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未知數的系數不能為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在這個定義中,為什麼只含有一個未知數而不是兩個、三個,為什麼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而不是2或者3,為什麼未知數的系數不能為0等,這些問題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或者說,定義只不過是對某種事物或現象的一種規定的或固有的含義。而有些基礎知識,如法則、公式、定理等,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如平行線的性質: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等,不但要記住,還要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平行的兩直線為什麼有這樣的性質。這就是我們說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一些暫時不理解的基礎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死記硬背也要記住,記住後,在後緒的學習過程中再去逐步理解。另外,一些重要的數學方法,數學思想也是需要記住的。只有這樣,你在解數學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從而體驗到數學的美學價值,培養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講「方法」聯系「思想」,以「思想」指導「方法」,兩者相得益彰。
所謂數學思想,就是對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本質認識,是對數學規律的理性認識,是屬於數學觀念一類的東西,比較抽象。所謂數學方法,就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程序,是數學思想的具體反映,它是實施數學思想的手段。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數學方法是數學的行為。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感性認識不斷積累的過程,當這種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序時就產生了質的飛躍,從而上升為數學思想。若把數學知識看作一幅構思巧妙的藍圖而建築起來的一座宏偉大廈,那麼數學方法相當於建築施工的手段,而這張藍圖就相當於數學思想。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要求了解的數學思想有:方程函數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轉化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隱含條件的思想、整體代換的思想、類比的思想等。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類法、類比法、反證法;要求「理解」或「會運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數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換元法、圖像法、特值法等。其實思想和方法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初中數學中用到的各種方法都體現著一定的思想,而數學思想又是對方法的理性認識。因此,通過對數學方法的理解和應用以達到對數學思想的了解,是使思想與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全面滲透數學思想與方法,學習了一個知識點或做了一道題,要認真思考一下,用到了哪些數學思想與方法。數學思想與方法雖然說法各異,但畢竟是有限的,正確運用數學思想與方法學習數學或解題,有利於對知識進行比較歸類,只有這樣,才能把所學知識學得系統,學得靈活,才能把所學的知識真正納入到你的知識結構中去,變成自己的財富。
另外,由於數學思想的抽象性,數學方法雖然比較具體,但方法本身就是科學,是一種更為重要的知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剛接觸時,難免理不出頭緒,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不用產生懼怕心理。特別是數學思想,是一個逐漸滲透的過程,要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數學知識或題目去理解。
如在學習有理數、三角形、四邊形、圓周角和弦切角定理的證明、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等知識時,會涉及到分類討論的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的原則是:標准統一、不重不漏。它的優點是具有明顯的邏輯性特點,能很好地訓練一個人思維的條理性和概括性。
方程的思想實現了由小學的算術法向初中代數法的轉化,這是數學思想的一個實質性飛躍。方程的思想是指對於數學問題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關系,用構建方程的方法去解決。我們會發現,許多問題只要藉助列方程的方法去解決,往往使得問題迎刃而解。
數形結合的思想有利於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數」與「形」是密不可分的,如藉助數軸能很好地理解有理數的有關概念和運算,許多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題目通過題意畫出圖形能容易地找出各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函數問題等就更離不開圖象了。往往藉助圖象能使問題明朗化,容易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解決問題。
轉化的思想具體表現為從未知到已知的轉化、一般到特殊的轉化等。
這些數學思想與方法,也會貫穿在老師教學的過程中,在課堂上要注意專心聽講, 向 老師學習,向課堂學習。布魯納指出: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可以使數學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充分說明了數學思想與方法的重要性。
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理解數學問題的基礎。
數學,作為培養人的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以其理性的思考而引人入勝。它不像游山觀景,以其迷人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數學學習,是通過思考與反思去研究事物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讓事物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呈現出來。只有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以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把利刃拔開事物的表象,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那麼什麼是良好的思維品質呢?我們以生活中「串門」這種現象為例來說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讓別人帶著去某人家串門,去了一次,兩次,也可能是多次。有一天你不得不自己去某人家串門。當你走到某人家附近時,面對林立的整齊劃一的建築群,你茫然失措了,不知道某人家到底在哪兒。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就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在課堂上,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同學們聽得只點頭,感覺明白至極。而一讓同學們自己做題,又不知從何入手了。主要原因就在於同學們沒有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去理解所學知識的本質。就像串門,每次去某人家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對某人家周圍的地理環境,特別是有什麼特殊的標志進行記憶一樣。要理解我們所學的知識有什麼特點,有哪些內容是需要記住的,特別是這一節知識涉及到哪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是需要及時掌握的。該記憶的內容要注意用心去記,只有記住必要的知識,思維才有依據。另外,要注意作好筆記。培根在《論求知》中說:「作筆記能使知識精確。如果一個人不願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要注意把老師講的重點,特 別是 老師總結的一些經驗性、規律性的知識記下來,便於課後及時復習。課後復習,要思考有哪些問題已經搞會了,有哪些問題還沒有搞會,並及時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
以上從四個方面談了如何學好初中數學的問題。要學好初中數學,除了要做到上邊所談外,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認真仔細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在課堂上,不僅是學習新知識,還要潛移默化地學 習 老師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面對一個問題,最後是提前思考,找出自己的思維方式,然後把自己的思維 方式與 老師的思維方式作比較,取長補短,進而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克服被動學習的局面。真正掌握數學學習的要領。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准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並記憶有關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只是學好數學的前提,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
關於高中的,見下: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新大綱_數學論文
一、《新大綱》的特點1.精選內容在保證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對傳統的初等數學進一步精簡其次要的,用處不大的內容,如刪減了指數方程,對數方程,部分三角函數的恆等變形,三角方程,極坐標,冪函數,反三角函數,參數方程,立體幾何中的面積與體積計算等。同時降低了某些內容的要求,如可以刪刪減部分定理的繁難證明和偏怪的習題。
2.更新部分知識、講法和教學手段這次《新大綱》增加部分新知識,如向量、概率、統計和微積分初步等。這些知識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而且也是有著廣泛應用的數學知識。更新傳統內容的講法和部分數學語言,應更廣泛地使用集合語言,邏輯聯結詞以及使用向量工具處理某些傳統內容等。如引進向量後可以改變使用綜合法處理立體幾何的傳統講法。更新教學手段也是這次《新大綱》重視的問題,高中數學應該使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3.增加靈活性重視教學應用根據學生畢業後不同去向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新大綱》實行三種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相同,作為共同的基礎,高三分三種不同的水平,即文科、實科、理科三種水平,打好分流的基礎。
《新大綱》增加所學數學知識的應用。如增加有著非常廣泛應用的概率統計等,並在有關內容學習後,安排實習作業,促進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在任意選修課中有數學應用專題選講,增加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二、學好《新大綱》要處理好幾個關系1.「基幢與「應用」的關系「打好基幢是我國數學教育的優勢,而我們不能為了「打好基幢,而忽視應用,把基礎與應用分割開來。「打好基幢是為了應用,但也不能為了應用而應用去忽視基礎(回到「文革」時期)。我們要牢記過去的教訓,將數學與實際問題聯系起來,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建立一個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在學習和實施《新大綱》中還要對「打好基幢要深刻理解和認識。怎樣才算「打好基幢,在我們過去優勢的基礎上還需要完善。在基礎知識方面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要會繪制圖表和用計算機處理數據;在基本能力方面還要具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學習和實施《新大綱》中要對數學應用給予高度重視。通過近幾年來高考數學應用題得分情況來看學生應用數學能力還比較薄弱,這就需要大家轉變觀念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應用的例子。比如「指數與利息的計算」、「數據變化與函數圖象」、「有獎銷售與簡易概率」等。
2.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系
培養和發展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應當在統一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允許在教學的具體要求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即在統一目的下的因材施教。
在學習和實施《新大綱》中要充分理解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關系。也就是不僅要重視必修課而且要重視選修課以及活動課。否則,我們就回到老路,體現不出多樣性。
3.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得發展。在學習和實施《新大綱》中要繼承我們傳統的優勢,但還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不要把數學教育現代化理解為單純的增加現代數學的內容,這樣會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形式主義,應當理解為為四化的需要打好基礎。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32回答時間:2009-8-1 20:28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有誰不知道呢 | 五級
擅長領域: 理工學科 教育/科學 英語考試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10-2-10 以「怎樣學好數學」寫一篇300字的論文(初一的)~~~~謝謝了
2009-8-28 以「怎樣學好初中數學」寫一篇500字的論文, 47
2010-5-20 本人數學一般,想找一位數學老師,願意者請加1127565081學好重謝
2009-3-2 初一數學論文2000字,急需!!!!!!!!!!重謝
2011-5-31 誰幫我翻譯下數學論文的摘要,,注意是數學論文!!!重謝 1
更多關於學校布置寫數學論文,不知道怎麼寫,題目:怎樣學好數學?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論文 數學
等待您來回答0回答102011年貴大學生參加民運會都是哪些年級和院系.1回答關於一些新生詞如菜鳥,美眉 ,酷,對此有什麼感想.1回答淘 寶 人 工 服 務 熱 線.1回答買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意思.0回答藏文「你是我的天使」怎麼寫.0回答如今人們對清明又有何新做法呢.4回答一( )盾量詞.1回答高園園個人檔案 詳細.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其他回答 共4條
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復習,要不恥下問! 回答者: JK_MIMANG | 二級 | 2009-8-1 20:46
我不知道怎麼說 ,數學這么簡單的論文你還要到網路上來查,你平常在幹些什麼哦?真的給網路抹黑,我其實不想要分,但是我看見你提這個低俗的問題我才不得不跟你說,我告訴你:學習很簡單,只要你認真。論文其實很簡單,你只要寫出你學習的方法就行了。 回答者: 落葉的5 | 四級 | 2009-8-7 14:24
初一數學小論文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在編寫教案時,都要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時安排和教學過程等,甚至對自己的語言、表情、和板書等都有所考慮,對於教具、實物、模型和實驗都要事先做好准備。其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確和接受所要講解的知識。有了多媒體技術,這一切都變得更容易實現了。因為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具體的說,在現在各科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有如下幾點作用:
一、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然而許多的教學內容通常本身較為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每位教師善於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時,老是運用公式計算面積,學生感覺比較厭倦,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思路,運用多媒體出示了一道「智慧爺爺」出的思考題:把一個正方形裁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裁成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之和與正方形周長有何變化?把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它們的周長又有何變化?先讓學生根據題意想像,然後再電腦演示。演示過程中,畫面不斷閃爍,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長的變化。同學們一看,興趣來了。最後讓學生互相討論,就這樣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情況下解決了該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
二、形象導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如低年級學生,他們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於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異的刺激活動而興奮起來。針對這些情況,運用多媒體,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鋤禾》這課,在導入新課時,可以用一組「動畫」:「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辛勤的農民手拿鋤頭用力地耕種,大顆大顆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下來,滴入稻田裡。」此情此景,學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認識,隨後,我又在圖畫上方出示古詩,詩句和圖相對照,激起學生思維的層層漣漪。對於剛才「明於心而不明於口」的心理狀態,立刻解決帶點字鋤、汗、粒等的解釋已是一觸即發了。
三、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這一重點,電腦演示把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平均分成若乾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後把圓柱切開,通過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於長方體)。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的體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通過動畫演示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圓柱的底面積、高的關系,從而推導出求圓柱的體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四、增強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在練習鞏固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這時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當學生出錯後(電腦錄音)耐心地勸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這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生動有趣地復習鞏固了新識。
總之,恰當地選准多媒體的運用與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要考慮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適當增強課件的智能化。就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才可以說是得多媒體教學之精髓了 回答者:
❽ 初中生請家教,效果好不好
很多家長在糾結上初中的孩子該不該給他們請家教呢?其實跟年級無關,跟他們的學習意願有關,跟他們的學習成績有關。主動學習的學生,想學習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而自己又無力解決時,會尋求外部的力量,也許是老師,也許是課外機構,也許是家教老師,這都說不好,看學生自己的意願而已。
其實升入初中以後他們的學習會越來越緊張,而且知識難點也越來越多,這時候如果給孩子請家教的話,效果肯定會好,所以如果平時基礎比較差的孩子,這時候應該給他們請家教提升成績,以後做准備。
初中請家教有用嗎?答案:當然有用,初中生學習跟上了,在學校就不會落後別人,有效助力他的自覺能力,具體來看看以下介紹。
1、請家教有利於因材施教
請家教可以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便於因材施教。在學校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他們很難說對於老師的教法都適應。家教就成為學校教學內容的補充,可以針對於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採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可以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
家庭教師在面對一個學生單獨授課的時候,情緒相應地也十分放鬆,不會有緊張、急躁等情緒。而且經驗豐富的老師會用幽默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較差的學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師會在授課中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這些都是平時在課堂上難以得到的。
3、有助於培養思考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學習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再思考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那這個過程算是圓滿了,但多數孩子還是做不到這一點,比如:語文中的閱讀理解和數學中的應用題,雖然是不同的科目,但我認為性質相同,考試時也最容易失分,並且占的分數都不少,為什麼呢?我認為不管是閱讀題還是應用題,孩子們有時都沒有真正的把問題理解透徹,匆匆閱讀,急於做題,最後導致出錯。
❾ 誰有希望杯(18屆)初一的成績
98.12 王 英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2000.12 周春紅 區學科帶頭人
李文革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劉進軍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安麗萍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柯 霞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葛金勝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王 英 區級中青年骨幹教師
榮譽稱號
97.7 曹彥彥 區百名優秀教師
宋菁慧 區百名優秀教師
周春紅 區百名優秀教師
97.9 周春紅 市優秀教師
98.9 白宏寬 區優秀教師
曹彥彥 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曹彥彥 區十佳教育工作者
周春紅 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99.9 周春紅 市「紫金杯」優秀班主任
99.11 葛金勝 區99年中小學美育工作先進個人
劉明明 區99年中小學美育工作先進個人
99.12 周春紅 區第四屆教研組評比獲優秀教研組長
蘇彥麗 區99年師德好教師
徐傑群 區99年師德好教師
2000.1 麻寶山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2000.2 麻寶山 北京市勞動模範
2000.4 葛金勝 區工會「迎五十年大慶,做跨世紀先鋒」愛國立功競賽標兵
2000.5 解 強 區第六屆「學生喜愛的老師」榮譽稱號
吳春萍 區第六屆學生喜愛的老師榮譽稱號
2000.9 周春紅 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0.12 周春紅 區級學科帶頭人
蘇彥麗 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工作者
白煥玲 區2000年師德標兵
2001.1 潘立晶 區教育信息化先進工作者
王桂榮 區百名教育先進工作者
2001.4 葛金勝 區工會2000年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標兵
2001.9 蘇彥麗 區百名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1.10 李 軍 市「紫金杯」優秀班主任
2002.1 葛金勝 區師德好教師
李 軍 區師德好教師
2002.4 葛金勝 區教育工委「小白羊杯」十佳青年稱號
2002.7 曹彥彥 全國優秀地理教育工作者
蘇彥麗 區12屆優秀人大代表榮譽稱號
2002.11 苑愛琪 區2001年實驗室工作檢查評比二等獎
2002.11 支雪梅 區2001年實驗室工作檢查評比二等獎
2002.11 張瓊莉 區2001年實驗室工作檢查評比二等獎
教學基本功競賽—技能賽獎
96.11 劉明明 96年音樂學科四項專業技能競賽聲樂演唱二等獎
97.6 劉明明 區「銀亞杯」青年業余歌手大獎賽通俗唱法組優秀獎
97.12 劉瑞芝 區中學體操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葛金勝 區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
劉明明 區97—98學年度音樂學科青年教師專業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98.5 葛金勝 市97年中小學美術教師基本功競賽一等獎
98—99 丁湘寧 區教學改革示範課跳繩
98.11 葛金勝 區98年中學美術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98.12 程 紅 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基本功競賽二等獎
99.4 李 軍 區數學基本功競賽三等獎
99.5 安麗萍 區教學基本功教材分析優秀獎
99.11 葛金勝 全國第二屆中小學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二等獎
2000.3 林 琳 被中央電視大學聘為衛星電視教材《等高線地形圖》主講人
2000.5 安麗萍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柯 霞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張振坤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潘立晶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徐傑群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楊 潔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何越鴻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紀秋香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吳春萍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李文革 區中學教師百名教學基本功能手(一等獎)
林 琳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馬明月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高 飛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王雅楠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高 燕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金樂寧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解 強 區中學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優秀獎(二等獎)
2000.10 賀海竹 區初一語文教師朗讀一等獎
2000.11 葛金勝 區「珍珠掇英」美術畫展一等獎
馬明月 區「珍珠掇英」美術畫展一等獎
2000.12 袁 琳 區英語教師演講比賽一等獎《為什麼在教學中使用游戲》
林 琳 撰寫會編的「校園教材」獲2000年區地理學科建
設特等獎,且在市地理教育年會上展示
部 濤 撰寫會編的「校園教材」獲2000年區地理學科建
設特等獎,且在市地理教育年會上展示
曹彥彥 撰寫會編的「校園教材」獲2000年區地理學科建
設特等獎,且在市地理教育年會上展示
龍海俠 撰寫會編的「校園教材」獲2000年區地理學科建
設特等獎,且在市地理教育年會上展示
李 麗 區英語教師演講比賽二等獎《交流、理解、幫助》
2001.1 程 紅 區學校音樂教師基本功競賽全能三等獎
2001.4 徐傑群 區教育局《境外見聞》徵文比賽一等獎
2001.5 葛金勝 市中小學美術教師作品展優秀獎《南瓜一夢》
葛金勝 區美術教師專業基本功競賽一等獎
2001.6 趙 爽 區植物識別競賽一等獎
2001.6 吳春萍 區植物識別競賽一等獎
2001.12 蔣 霞 區初中英語知識競賽一等獎
袁 琳 區初中英語知識技能競賽二等獎
金樂寧 區初中英語知識技能競賽二等獎
劉艷華 區初中英語知識技能競賽二等獎
簡道寅 區初中英語知識技能競賽二等獎
向喜安 區初中英語知識技能競賽二等獎
2002.9 楊愛民 市音樂教學基本功賽二等獎
評優課獎
97.1 曹彥彥 北京市初中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
周春紅 北京市初中青年教師基本大賽教育片斷二等獎
97.4 劉明明 96—97學年度音樂學科教學片斷競賽一等獎
程 紅 96—97學年度音樂學科教學片斷競賽二等獎
97.12 周春紅 97年度區中學一級教師錄像評優課三等獎
劉 霞 97年度區中學一級教師錄像評優課三等獎
98.10 安麗萍 區教學片斷課優秀獎
98.11 林春芳 區素質教育課堂錄像課英語學科一等獎
潘立晶 區第二屆初中勞技課教師評優課一等獎
林春芳 區素質教育錄像課評優活動一等獎
潘立晶 區中學素質教育錄像課評優活動二等獎
曹彥彥 區中學素質教育錄像課評優活動二等獎
賈文芳 區中學素質教育錄像課評優活動二等獎
98.12 林 琳 區地理學科評優課一等獎《埃及》
99.3 賈文芳 市思想政治錄像課初中組評比二等獎《意志—力量的源泉》
99.4 王 梅 區錄像評比課競賽二等獎
99.5 潘立晶 市中學計算機評優課三等獎《UCDOS6.0漢字輸入法》
99.8 安麗萍 區歷史學科素質教育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99.12 安麗萍 市99年中學歷史教育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秦末農民戰爭的楚漢之爭》
林 琳 市首屆教育優質地理課評比一等獎《等高線地形圖》且被中國教育電
視台華教網播出
孫清亞 區素質教育錄像課二等獎《反應熱》
2000.1 周春紅 北京市高中青年教師評優課二等獎
李文革 區99年數學學科優秀錄像課評比活動一等獎
周春紅 區99年數學學科優秀錄像課評比活動一等獎
2000.3 楊 潔 區化學錄像評優課二等獎《一氧化碳》
2000.4 李文革 初中數學示範課於2000.3被華教衛星網錄用《一次函數習題課》
2000.5 臧艷芳 初中物理示範課於2000.4被華教衛星網錄用 《光的折射》
2000.10 安麗萍 全國歷史學科2000年教學錄像課評比一等獎《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
2001.1 林 琳 市地理學科錄像課評比二等獎《環境與發展》
2001.5 紀秋香 市級「貫徹新大綱,用好新教材」研究課獲得成功《我與地壇》
劉 巍 區錄像課一等獎《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馬明月 市2001年中小學美術教學錄像課一等獎《漫話頭像》
林 琳 市2000年翰林江杯中代教育研究成果評優課三等獎《環境與發展》
2001.6 葛小勇 市「九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建構與數學教學》數學公開課獲優秀獎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2001.8 劉 巍 參賽課《發揮主觀能動性,秀過現象認識本質》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首屆思想政治優質課教學大賽一等獎
2001.9 孫清亞 區2001年「教育過程設計評優」活動一等獎《PPA.與感冒葯》
孫清亞 區2001年錄像評優課二等獎《同分異構體推導》
2001.9 李淑香 區2001年錄像評優課二等獎《硫及共化合物》
2001.10 劉瑞芝 區體育學科評優課一等獎
2001.11 吳春萍 市中學生物教學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精子的形成與減數分裂》
金樂寧 區英語學科研究課一等獎
向喜安 區英語學科研究課一等獎
2001.12 邢建華 市2001年錄像評優課二等獎《質量守恆定律》
2001.12 楊秀群 區歷史學科錄像課優秀獎
2001.12 楊秀群 區2001歷史學科錄像課評優課一等獎
2002.3 王 英 區探究性課堂教學設計說課評比一等獎《一氧化炭》
2002.4 江 平 區2002年初中物理青年教師錄像課評比一等獎《溫度計》
2002.4 李 揚 區2002年初中物理青年教師錄像課評比一等 獎《自由落體運動》
2002. 4 張振坤 區2002年初中物理青年教師錄像課評比一等獎《波的干涉》
潘建強 區首屆現論評優課二等獎
課件評比獎
99.9 林春芳 區99年英語教學課件評比二等獎《被動語態》
99.10 孫清亞 市「人教文博」杯中學化學教師自製教學軟體大賽三等獎
安麗萍 區中學教研室計算機教學軟體評比一等獎
楊秀群 區計算機教學軟體評比活動一等獎
99.12 安麗萍 市中學計算機輔助歷史教學軟體評比二等獎《秦末農民戰爭》
楊秀群 市中學計算機輔助歷史教學軟體評比二等獎《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
潘立晶 市聯想1+1中小學信息科學知識普及活動獲優秀組織獎
袁 琳 參加研製的《初中基礎訓練教學軟體》由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發行
2000.1 李文革 區99年數學學科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評比一等
2000.5 楊玉東 市課件評比二等獎《鄰里之間和睦相處》
2000.11 林 琳 市首屆中小學電腦製作與設計作品製作活動教師組三等獎《環境與發展》
2001.1 林 琳 區首屆中小學電腦製作與設計作品製作評選特等獎《環境與發展》
孫清亞 區首屆中小學電腦製作與設計作品製作評選一等獎《電子雲》
潘立晶 區首屆中小學電腦製作與設計作品製作評選三等獎 《京源學校網頁》
潘立晶 區首屆中小學電腦製作與設計作品製作評選三等獎《QBASIC課件》
2001.3 劉艷華 區課件評比三等獎
2001.4 肖月清 參加研製的《思想政治課計算機輔助教材》獲市第三屆「胡楚南優秀
教學成果獎」
錢海燕 參加研製的《思想政治課計算機輔助教材》獲市第三屆「胡楚南優秀
教學成果獎
2001.6 劉 巍 區課件評比一等獎《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王雅楠 區課件比賽一等獎《依法保護我們的家園》
肖月清 區課件評比二等獎《正確認識情緒》
2001.11 楊秀群 區歷史學科計算機課件評比一等獎
楊秀群 市中學歷史教學成果課件活動作品二等獎
李 揚 區素質教育優秀課件評比二等獎《透鏡成像》
柯 霞 區課件評比三等獎《楞次定律》
2002.6 邢曉燕 區課件評比一等獎《排泄》
林 琳 區第二屆中小學教師電腦作品二等獎
楊秀群 區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研究二等獎《高度繁榮多元文化》
課外活動指導獎
97.9 李 軍 全國第八屆希望杯數學邀請賽優秀輔導員獎
97.11 肖月清 區第17屆「嘹望杯」時事競賽輔導一等獎
98.1 張瓊莉 區理化生課外活動優秀小製作輔導獎
吳春萍 區理化生課外活動優秀小製作輔導獎
98.2 閆小川 市十三屆初一年級《迎春杯》教學競賽金牌輔導員
周春紅 市十三屆初一年級《迎春杯》教學競賽金牌輔導員
98.5 付江泓 全國中學生「學作文」競賽二等獎,榮獲競賽育才獎
程 紅 輔導校合唱團獲區第一名
98.5 葛金勝 區中小學生科幻畫《地球環境與人》比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98.5 張振坤 全國物理競賽北京賽區(初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98.11 賈文芳 市「98年紅領巾讀書活動」暨「手拉手共讀一本書」系 列活動優秀輔導員
98.12 吳春萍 市「綠化美化保護環境系列教育活動」優秀輔導員
錢海燕 區第18屆中學生「嘹望杯」時事知識知識競賽輔導教師一等獎
蔣 霞 區中小學科普英語比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99.3 簡道寅 區英語知識競賽優秀輔導獎
99.4 江 平 全國99年初中物理知識競賽《石景山賽區優秀輔導教師獎》
李 軍 市十四屆初一年級「迎春杯」數學競賽銀牌輔導員
錢海燕 市18屆「嘹望杯」時事競賽輔導一等獎
李 軍 區第五屆「實興杯」13屆(98年度)數學基礎知識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閆小川 區第五屆「實興杯」13屆(98年度)數學基礎知識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周春紅 區第五屆「實興杯」13屆(98年度)數學基礎知識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99.5 付江鴻 全國第三屆青少年「世紀杯」徵文輔導一等獎獲徵文育才獎
99.9 程 紅 輔導學生均獲架子鼓、手風琴、綱琴、揚琴、琵琶第五屆區藝術節一等獎
99.12 李 軍 區第十四屆數學基礎知識競賽「優秀輔導員」獎
99.11 馮 悅 市19屆「嘹望杯」時事知識競賽輔導一等獎
袁 琳 市中小學生英語科普知識技能競賽活動獲優秀輔導員稱號
葛小勇 區第十四屆數學基礎知識競賽教學成績實出,被評為優秀輔導員
閆小川 區第十四屆數學基礎知識競賽教學成績實出,被評為優秀輔導員
周春紅 區第十四屆數學基礎知識競賽教學成績實出,被評為優秀輔導員
2000.3 徐傑群 區12屆英語競賽輔導獲一等獎
金樂寧 區12屆英語競賽輔導獲一等獎
白煥琳 區12屆英語競賽輔導獲一等獎
簡道寅 區12屆英語競賽輔導獲一等獎
2000.5 林興明 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比賽獲優秀指導獎
張莉新 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比賽獲優秀指導獎
王 梅 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比賽獲優秀指導獎
何越鴻 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比賽獲優秀指導獎
付江鴻 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比賽獲指導二等獎
張莉新 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徵文比賽獲指導二等獎
閆小川 區第十五屆數學基礎知識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劉瑞芝 區首屆「鐵騎杯」輪滑比賽育才獎
楊玉東 區紅讀輔導獎
2000.9 潘立晶 區中小學生主頁大賽優秀輔導員
2000.10 賈文芳 區「嘹望杯」時事知識競賽輔導一等獎
2000.11 袁 琳 區中小學生趣味科普英語創意大賽二等獎
2000.12 袁 琳 市中小學趣味科普英語創意大賽優秀輔導員
2001.1 高 燕 全國中學生2000年英語能力競賽輔導三等獎
李 麗 全國中學生2000年英語能力競賽輔導三等獎
簡道寅 區「我能行」素質技能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高 燕 全國中學生2000年英語能力競賽輔導優勝獎
李 麗 全國中學生2000年英語能力競賽輔導優勝獎
2001.3 王淑華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一等獎
賀海竹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一等獎
崔麗傑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二等獎
劉進軍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二等獎
付江鴻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三等獎
何越鴻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三等獎
王 梅 市中學生朗讀輔導三等獎
2001.4 付江鴻 全國第二屆青少年春蕾杯指導徵文一等獎
張莉新 全國第二屆青少年春蕾杯指導徵文二等獎
賀海竹 全國第二屆青少年春蕾杯徵文優秀指導獎
路恩紅 全國第二屆青少年春蕾杯徵文優秀指導獎
崔麗傑 全國第二屆青少年春蕾杯徵文優秀指導獎
葛金勝 市百萬中小學生支持北京申奧活動美術書法作品展活動優秀輔導教師
馬明月 市百萬中小學生支持北京申奧活動美術書法作品展活動優秀輔導教師
2001.5 楊玉東 區?? 輔導獎
孟 馳 市「小記者訪名人」活動優秀輔導員
2001.9 孫清亞 全國2001年高中化學競賽「選拔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柯 霞 全國第十八屆中學生物理賽北京賽區預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葛金勝 區第六屆學生藝術節高中組繪畫比賽輔導一等獎
葛金勝 區第六屆學生藝術節初中組繪畫比賽輔導一等獎
馬明月 區第六屆學生藝術節初中組繪畫比賽輔導一等獎
楊愛民 區六屆學生藝術節初中組獨唱賽輔導一等獎
楊愛民 區六屆學生藝術節初中組二重唱一等獎
楊愛民 區六屆學生藝術節初中組小合唱一等獎
程 紅 區藝術節比賽手風琴、綱琴、單簧管、薩克斯、二重唱輔導一等獎
2001.11 程紅 市藝術節器樂比賽輔導二等獎
2001.12 劉瑞芝 區迎申奧冬季長跑優秀輔導獎
2002.1 楊愛民 市第六藝術節獨唱輔導二等獎
2002.4 楊愛民 區第八屆中小學合唱節初中組一等獎
2002.5 楊愛民 市第八屆學生合唱節輔導節目三等獎
袁 琳 市中小學生「我能行」素質技能大賽優秀輔導獎
楊玉東 全國青少年「我看見」影視作品徵集輔導一等獎
楊愛民 區「我能行素質大賽」優秀輔導教師
楊玉東 市紅讀輔導獎
簡道寅 區科技創意大賽輔導一等獎
2001.10 崔麗傑 市初中語文雙基競賽指導二等獎
2002.5 路恩紅 全國第三屆青少年「春蕾杯」作文優秀指導二等獎
2002.11 肖月清 區22屆中學生「嘹望杯」時事競賽輔導一等獎
王燕芳 全國第三屆青少年「春蕾杯」作文優秀指導二等獎
王淑華 全國第三屆青少年「春蕾杯」作文優秀指導二等獎
教案評比獎
97.7 林 琳 區地理教案評比一等獎《我國的鋼鐵工業》
97.11 王京梅 區青年教師教案評比優秀獎
何越鴻 區青年教師教案評比優秀獎
孟 馳 區青年教師教案評比優秀獎
98.5 安麗萍 區教案評比優秀獎
99.1 王 英 區教案評比優秀獎《常見的鹼、鹼的通性》
99.9 楊玉東 區教案評比一等獎《交通安全最重要》
2000.3 吳春萍 市99年強生青年期教育優秀教案二等獎《女性生殖系統及月經生理》
吳春萍 區教育通訊發表教案一節《生物第八章第一節—鯽魚(一)》
安麗萍 區素質教育歷史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0.5 安麗萍 區地理學科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1.1 林 琳 教案被北京市電教館收錄並在網上發表《環境與發展》
2001.2 林 琳 教案《環境與發展》被北京市現代教育技術信息資源與使用
2002.4 王淑華 區語文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1.5 安麗萍 教案《秦未農民戰爭和楚漢之戰》發表在《中學歷史中小學課堂 教學技能訓練》一書
2001.6 馬明月 區2001年中學美術學科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1.11 劉瑞芝 區青年教師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1.12 部 濤 區百篇素質教育優秀教案評比一等獎
楊秀群 區百篇素質教育優秀教案評比一等獎
向喜安 區素質教育英語教案評比一等獎
劉艷華 區素質教育英語教案評比一等獎
程 紅 區素質教育優秀教案評比一等獎
楊愛民 區百篇素質教育優秀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1.11 錢海燕 《生活處處有情趣》在我區政治學科優秀教案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2001.12 錢海燕、劉巍 區榮獲百篇素質教育優秀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1.12 柯 霞 區素質教育百篇優秀教案評比一等獎
2002.3 安麗萍 區能力型測試題設計評比一等獎
2002.6 程 紅 區音樂學科電子教案評選一等獎
論文獎
96.12 白宏寬 區基層黨政幹部論文二等獎《影響中學生入黨動機因素分析》
96.10 吳春萍 論文發表在《北京市師范大學學報》《長用回螅分神經節分泌活性
的超微結構研究》
97.1 李文革 市中青年教育科研學術論文二等獎《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實驗報告》
趙文凱 區第二屆美術教學研討會論文二等獎
97.9 王淑華 市中學JIP實驗第二屆論文評選二等獎《主體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
97.10 的有效途徑—語文JIP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探》
潘立晶 在《北京電化教育》雜志發表論文《電子講義在計算機網路教學中的應用》
97.12 曹彥彥 市97年地理素質教育年會論文一等獎《改變八股教學,落實素質教育》
崔麗傑 區97年教育年會三等獎《培養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葛金勝 區97年教育年會三等獎《淺談美術教學中的直觀性、審美性、實踐性》
98.3 白宏寬 區黨政幹部論文一等獎《分析教師心理健康情況引發對思想政治工作
的思考》
98.5 安麗萍 市歷史教育年會二等獎《素質教育的德育功能》
98.7 閆小川 《中小學數學教學》雜志發表論文《在初一代數中滲透聯想思維》
98.10 龍海霞 市「鵬博士」優秀電教研究成果評選活動電教論文三等獎《網路環境下的地理探究式學習模式初探》
98.12 曹彥彥 市中青年教育科研學術交流論文評比二等
李 軍 市98年度中青年教育科研學術交流會論文評比三等獎《友情、親情、師
情新形勢下師生關系的特點研究》
王冬冬 市98年度中青年教育學科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評比三等獎《 用感知
規律指導數學教學》
李樹昆 區98年體育學科論文評選三等獎《課間操隊形的探討》
99.1 張振坤 全國第七屆有序啟動式教學法學術研論會論文二等獎《教育測量理論
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王冬冬 市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研究會98年學術年會論文三等獎《建構觀指
導下的CAI教學》
99.3 賈文芳 市思想政治課第一屆素質教育論文評比三等獎《注意教學的藝術性》
99.4 江 平 全國99年初中物理知識競賽《石景山賽區》論文獲表揚獎《班級管
理中的量化考核法》
白宏寬 區中小學黨政幹部優秀論文一等獎《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事,
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窮國才能辦好大教育》
江 平 區物理學科物理論文表揚獎《班級管理中的量化考核法》
99.5 何越鴻 市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作文教學研討會論文評比二等獎《作文教學中的情》
何越鴻 區98年度班主任論文評比一等獎《也談情感交流》
程 紅 區論文二等獎《淺談音樂欣賞課中如何深化情感經驗》
99.5 龍海俠 市99年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重視學法指導,落
實地理素質教育》
曹彥彥 市99年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走出虛擬情境,改變認知途徑—學科教學活動化實施方法初探》
林 琳 市99年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關於構建中學生地理素質評價體系的初探》
曹彥彥 市99年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地理學科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確立和實驗》
劉 霞 市學習科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徵文獲一等獎
《對學生進行學法和能力訓練的嘗試》
安麗萍 市學習科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徵文獲二等獎
《素質教育的德育功能》
楊秀群 市學習科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徵文獲二等獎
《試論探究式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的問題》
龍海俠 市學習科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徵文獲二等獎
林 琳 市學習科學研究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徵文獲三等獎
吳春萍 區生物學科論文評比二等獎《生物教學中的德育培養》
張亞蓮 區99年度少兒圖書工作研討會獲優秀論文獎
《建立資料簡報,服務教育教學》
99.6 龍海霞 區論文評比二等獎《關於構建中學生地理素質評價體系初探》
99.7 龍海霞 市99年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優秀論文二等獎
《地理學科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確立和實驗》
林 琳 市99年基礎教育的科學研究優秀論文二等獎
《地理學科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確立和實驗》
曹彥彥 市99年基礎教育的科學研究優秀論文二等獎《地理學科學生學習評價
體系的確立和實驗》
龍海霞 市99年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論文三等獎《電化教育促進地理素質教育初探》
99.8 吳春萍 99年度《中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