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對數學文化都有哪些見解

對數學文化都有哪些見解

發布時間:2022-10-21 05:26:07

⑴ 數學的文化價值有哪些

數學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是人類偉大的創造。
首先數字,加減法,各種圖形,三維、四維到高維空間,都是人類一種創造性的思維結果。數學和各種藝術形式一樣,是神奇的產物。
其次,文化最基本的載體是語言,而數學語言是科學的共同語言,也是最簡明、精確的語言。
最後,文化會作用於社會的發展。數學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從手工時代到機械時代再到信息時代,社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其實數學是幕後功臣之一。沒有數學的進步,非歐幾何的誕生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大數據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得不說,數學是一種高級的文化,能夠影響人類的文明發展。
第一次回答問題,也許沒說到點子上,大家聊聊也不錯。

⑵ 數學文化的意義與價值

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

[摘 要]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在於它對人類理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所作出的獨特貢獻。每一個現代人都需要接受數學教育,通過對數學的認識與理解,提高文化素質,從而創造出更有內涵、更有意義的人類文化。

[關鍵詞] 數學文化 教育 理性 創造性

數學具有一般文化的三條准則,即:相關性、相容性和大眾性。相關性主要是與現實相關,而不是懸浮在半空中的虛無縹緲的東西;相容性則不僅強調它作為邏輯封閉系統的一面,還體現了作為多元文化的一種活動模式;而大眾性則反映了對於學習和實踐的每個人來說都是開放的。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方面是數學與一般大眾文化比較所表現出來的特殊性,它構成了數學文化的個性,即獨特的語言系統、價值判定準則和發展模式,使數學自身構成一種獨立的文化體系,從而使得數學對象的人為性、數學活動的整體性,以及數學發展的歷史性充滿了人文價值,也更加凸現數學的文化意義。

⑶ 請談談你對數學文化的理解

一、知識的探究過程是一種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首先應包括數學基礎知識,其次還包括數學基礎知識習得的過程,即新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的「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獲得這些知識的過程」,「過程」也是一種數學文化,因為過程中包涵了數學思想方法、數學審美等教育,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數學思維的方法,這些都是數學文化的重要一面。例如丁彩霞老師執教的《走進年、月、日》立足於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引導學生收集關於年、月、日的材料,帶領學生追溯了年、月、日知識的起點。課中,學生就年、月、日是怎麼來的?閏年、閏月是怎樣形成的?大月、小月又是怎麼一回事?一系列關於年、月、日的知識進行了交流,通過交流,使學生在數學文化的層面上對年、月、日的知識有了最真實的、最根本的了解。

二、將相關的數學史適時引入課堂。

在承認「數學是一種過程」的同時,我們還應引領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到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從而激發起孩子們原始而本能的熱情與沖動。數學是一門十分古老的科學數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都是古代數學經歷了「大浪淘沙」後的「數學文化」的精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教材的知識點,適當回歸到厚實的「數學文化」背景中去。比如:七巧板、圓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豐富的歷史淵源,了解祖先的聰明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另外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玩「24點」和「七巧板」等游戲,向學生介紹「九連環」「華容道」等中國傳統智力玩具,引導學生探究九連環的規律和不同陣式華容道的解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陶冶學生的性情,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三、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外殼。

數學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就是把數學溶入語言之中,以展現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華羅庚曾經說過:「就數學本身而言,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不僅繽紛的生活中存在數學,多彩的文學中也暗含有數學,而且在文學中,更能體會出數學的妙趣橫生。如許喬林的一首小詩:三四五六七八隻,天上飛來又一雙,唧唧喳喳有多少,非十非千正中央。許喬林正是應用了一些數學知識生動地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百雀圖」。不僅在詩中有數學在成語也中有數學如:「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訣,「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決了」則是算盤口訣。再如「萬無一失」,在中國語言里比喻「有絕對把握」,但是,這句成語可以聯系「小概率事件」進行思考。「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⑷ 對數學文化的理解是什麼

數學的內涵,包括用數學的觀點觀察現實,構造數學模型,學習數學的語言、圖表、符號表示,進行數學交流。通過理性思維,培養嚴謹素質,追求創新精神,欣賞數學之美。

和所有文化現象一樣,數學文化直接支配著人們的行動。孤立主義的數學文化,一方面拒人於千里之外,使人望數學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賞,自言自語,令人把數學家當成「怪人」。

學校里的數學,原本是青少年喜愛的學科,卻成為過濾的「篩子」、打人的「棒子」。優秀的數學文化,會是美麗動人的數學王後、得心應手的僕人、聰明伶俐的寵物。伴隨著先進的數學文化,數學教學會變得生氣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技巧

我們應當充分重視中國傳統數學中的實用與演算法的傳統,同時又必須吸收人類一切有益的數學文化創造,包括古希臘的文化傳統。當進入21世紀的時候,我們作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數學文化,將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總之,數學文化離不開數學史,但是不能僅限於數學史。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⑸ 讀《數學文化》有感

不得不承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認同「數學是一種文化」這一觀點。然而作為一種推論,既然承認數學自身是一種文化,那麼以傳承數學為目的的數學課堂,就當然具有了一種內在的文化性。於此種語境之下,再談「用文化潤澤數學課堂」,是否有些不合邏輯?

問題恰在於此。認同某一事物具有文化性,並不等於這一事物就一定能在所有的境域中彰顯出它的文化屬性來。比方說,「魚」很有營養價值,但糟糕的烹飪方式不僅會破壞其固有的營養價值,甚至還可能使其完全喪失營養、變成有害於健康的食物。

烹飪魚是如此,教學數學又何嘗不是這樣?事實上,只要稍加辨析便不難發現,我們論定「數學是一種文化」,思考的對象是「科學范疇」里的數學,也即,我們探討的還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以「學術形態」存在的客觀的數學科學。此時的數學,它既是「人類創造活動的結晶」,同時,「對人的行為、觀念、態度、精神等又具有重要影響」,無論從廣義還是狹義上看,它都已具備作為一種文化的資格。然而進入學校視野、課堂范疇的數學,勢必經歷了一個從「科學數學」向「學校數學」,進而向「教育形態」的「課堂數學」的轉換。轉換的過程中是否消解了數學原有的文化屬性,恰是我們深入探討數學文化時應著力關注的話題。

現實境況不容樂觀。反觀當下的數學課堂,由於對知識、技巧等工具性價值的過度追逐,數學原本具有的豐富意蘊日益被單調、枯燥的數學符號所替代,並幾乎成為了數學的全部,這使數學本該擁有的文化氣質一點點被剝落、以致本屬文化范疇的數學,正漸漸喪失著它的文化性。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重申「數學文化」,呼籲「還數學以文化之本來面目」,就成為數學實踐層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數學的文化消解固然有多方原因,但教師對於數學不同的認知和理解所帶來的教學行動的偏差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試想,倘若教師在課堂中只認同數學是一門技術,那麼習得、模仿、練習、熟練化勢必會成為數學課堂中的強勢語言。生活在這樣的數學課堂里,學生如何去觸摸、領略數學那開闊、豐富、優美、甚而是動人心魄的一面?而換一個視角,在我們的課堂中,倘若數學不再只是數字、符號、公式、規則、程序的簡單組合,透過它們,我們可以感受數學豐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貴的精神和品格,領略數學發展進程中的五彩斑斕、多姿多彩,分享數學前行足跡中的創造、超越及其背後折射出的人類的智慧和人性光芒,此時的'數學,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展現在課堂?

如此看來,文化可以在課堂被消解,也同樣可以在課堂被重拾。二者之間,差異恰在於視角的切換。所以我一直堅持,文化應該成為數學課堂理應選擇的視角和姿態。唯有如此,數學課堂彰顯其文化的本性方有可能。

在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概念或命題的被誤讀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數學文化同樣沒能倖免。如何被誤讀,為何被誤讀,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是概念的窄化。將數學文化簡單等同於數學史,以為滲透了數學史,那就是一堂體現數學文化的課。應該說,數學史是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數學文化還遠不是數學史能包容和涵蓋的。

其次是概念的泛化。將數學文化和課堂文化混為一談。課堂上人與人的不斷對話、交往、互動無疑是一種文化現象,人們通常稱之為課堂文化。事實上,不存在掙脫文化現象的課堂行為。然而,這里的「文化」關涉的是課堂活動本身,而並非指課堂中所承載的數學內容。一個充滿著文化現象的數學課堂里,傳遞的未必就是帶有豐富文化意蘊的數學內容,這足以表明二者的區別。不少教師將民主對話、平等交流等都納入數學文化的領域,這顯然不妥,是對數學文化的一種泛化,不利於我們認識數學文化本身,不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數學真正的文化價值。

⑹ 關於數學文化的論文範文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是人類社會優秀的、先進的文化。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數學文化的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數學文化的論文範文篇1

淺談數學文化建設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從教師數學文化素養、教材數學文化建設、教學數學文化滲透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文化建設作了探索,希望能給新課改提供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數學文化建設

數學是人類的文化,數學文化表現在數學的起源、發展、完善和應用的過程中。新課標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文化的核心是數學產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逐步沉澱下來的數學思考,數學觀念,數學品質。因此,就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小學數學文化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我關於小學數學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小學數學教師數學文化素養

數學新課程精神強調:數學課程應展示數學文化的魅力,即展示數學文化的悠久歷史,展示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數學家的探索精神,展示數學文化的美學價值。作為數學文化傳播者的小學數學教師,其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是決定小學數學文化建設的關鍵因素。

1.強化數學文化意識

數學之於文化好比種子之於土壤,是厚重的人類歷史文化孕育了今天的數學。無論是從數學本身的發展看,還是從數學對社會與人類進步的作用看,數學文化的教育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1)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2)發展學生理性精神;(3)培養學生創新精神;(4)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強化自身的“數學文化”意識,樹立學生的“數學文化”意識。如果只掌握專業知識而沒有深厚的數學文化底蘊,那他的數學王國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數學家們有這樣一種觀點:三流的教師傳授知識,二流的教師傳授技巧,一流的教師傳授思想方法,而超級大師傳播數學文化。

2.加強數學文化學習研究

小學數學教師僅僅具有“數學文化”意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認真地系統學習與研究數學文化,切實把它當做一項系統工程來做。

學習研究數學文化的發展歷史,可以從中汲取豐富的數學文化養分,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比如,最早系統提出數學文化觀的美國數學家懷爾德(R.wilder)的《數學概念的進化》和《作為文化體系的數學》、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M・克萊因的《西方文化中的數學》、《古今數學思想》和《數學―――確定性的喪失》,鄭毓信的《數學文化學》,方延明的《數學文化導論》,黃秦安的《數學哲學與數學文化》,齊民友的《數學與文化》,張順燕的《數學的源與流》,張奠宙的《20世紀數學經緯》等國內外著作,都為我們的數學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其次,學校要通過數學文化的知識培訓、講課比賽、外出交流等方式,切實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更多學習研究展示數學文化的機會與平台。

二、小學數學教材數學文化建設

除了應該不斷加強數學文化的研究學習,自覺提高自身數學文化素養外,還必須認真進行教材研究,並著力推進教材數學文化校本化建設。

1.教材數學文化建設研究

在自身具有一定數學文化素養基礎上,小學數學教師還需要下大力氣深入研究小學數學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數學文化的豐富內涵。只有將課本中枯燥的、抽象的數學問題經過自己的“加工、提煉、再創造”,才能還原成原汁原味的生活問題生動地呈現給學生,把他們帶進一個絢麗多彩的數學皇宮,讓他們感受數學豐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獨特的藝術之美,分享數學前行足跡中的創造、超越及其背後折射出的人類智慧和人性光芒,真正實現探索數學本質的理性回歸。

2.教材數學文化校本化建設

鑒於地域不同和學生差異,地區的發展狀況、學生的生活背景不盡相同,因此教師通常需要對手頭使用的教材加以改進,適應自己的課堂教學的需求。為此宜在本地區組織數學骨幹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隱藏的數學文化意蘊,使數學內容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文化氣息,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性,重視學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人本教育,重視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創新能力的培養,彰顯數學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只要不斷探索和完善,就能開發出適合本地區特色的數學校本教材。

三、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

為加強小學數學文化建設,學校要採取多種方法形成“數學文化場”,使數學文化真正走進校園、走進課堂。

1.校園數學文化滲透

數學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文化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載體。學校可通過校園文化平台、校園網路平台、多媒體平台等多種方式傾力打造“數學文化場”,形成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使數學文化真正走進校園。學校可通過數學板報、班級數學網頁、數學角、數學晚會、數學文化節、數學文化讀本、數學長廊等多種形式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推進校園數學文化建設,提升數學文化的品位,潛移默化地滲透數學文化。

2.課堂數學文化滲透

傳統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教學目標上,往往只重視數學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而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人文教育;在教學內容上,過分拘泥於知識的邏輯性,思維的抽象性,忽視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有機結合,忽視數學學習和學生情感體驗的有機融合;在學習方式上,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機械練習,缺少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忽視挖掘數學文化內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意識和興趣。

數學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加強數學文化研究,才能更好地將數學文化滲透於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好地體驗數學、理解數學、熱愛數學,實現數學文化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真正回歸。

參考文獻:

[1]M・克萊因著.張祖貴譯.西方文化中的數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2]鄭毓信,王憲昌,蔡仲.數學文化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

關於數學文化的論文範文篇2

淺析數學教育中滲透數學文化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數學課堂中的種種問題凸顯出來。本文從數學文化的角度來反思了我國的數學教育,得出了一些結果。我們的數學教育不光是要教學生們加減乘除,更多的是要通過我們的數學教育,培養學生具有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維、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關鍵詞:數學文化 價值 精神 興趣

古老的中華民族早就有數學文化的傳統,並閃閃發光,而我們在初高中所接觸的數學卻是絲毫提不起學生的精神,那我們的數學教育究竟有什麼問題呢?為什麼在別人的眼裡我們國家的數學教育是那麼成功,而我們國人卻把我們的數學教育批評得一文不值、學生學得那麼痛苦?通過學習數學文化這門課,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深入的思考。

很多中學生認為數學不好,沒什麼用,只是考試的工具,每天把他們的頭都學疼了。是我們的數學無用無趣,還是我們的學生意識不到數學的價值與樂趣?以前的我,也是對數學厭煩,沒有好感,像很多學生一樣,只是迫於高考才學習數學。但是自從學了數學文化這門課後,我才知道原來數學這么有價值、有用,而且歷史悠久。數學的魅力讓我贊嘆。蝸牛、波浪、植物、蜘蛛網、建築物,幾乎一切事物都有數學的影子。

數學無處不在。有了數學才讓建築物妙不可言,有了數學才讓預測如此准確,有了數學才讓科學的寶塔如此堅固。我們的哲學家贊美數學,我們的科學家喜歡數學,可是怎麼才能讓我們的中小學生熱愛數學呢?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它不僅僅包括我們中小學生每天接觸的加減乘除,還包括其他寶貴豐富的內容。例如,數學精神,它也是數學文化的一部份。日本數學家、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就曾提出過七種數學精神,其中包括應用化的精神、擴張化的精神、系統化的精神、致力於發明發現的精神、統一建設的精神、嚴密化的精神以及思想經濟化的精神。[1]雖然說我們不能完全體會到數學的所有精神,但是數學所具有的獨特的精神足可以讓我們贊嘆不已。

沒有一個學科可以像數學這樣言簡意賅卻嚴密、不可擊破。我們要學會欣賞數學這種簡單、嚴密的美。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教授我們學生那些運算、定理,還要傳遞給我們學生數學的精神、數學的美。記得上數學文化課時,梅老師曾說:“我們的傳統數學教育的一個弊端就是向我們的學生提供的更多的是符號變換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去教給學生那些知識,但是當我們在教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去欣賞數學的美。

數學有了符號去抽象表達事物、定理,數學就有了這種簡單、樸素的美。我們知道一種知識它越抽象,它就越具有概括性與普適性,也就越有用、越高級。當我們的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的這種簡單美,他也就不會那麼討厭數學了,同時,我們的數學教育也會更進一步。

數學家的理性思維、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也是值得學生去學習的。例如,歐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數學家,他十九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七十六歲,他一生共有八百多本著作和論文。他三十一歲右眼失明,晚年視力極差,最終雙目失明,也沒有停止對數學的研究與創作。如果我們的學生了解了歐拉,再來學習他的公式定理,那麼我們的教學一定會取得成功。[2]學生要在數學這塊土壤上汲取的營養太多太多,而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定理。數學文化需要去豐富我們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育要多方面開展。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在這漫長的時間旅途中,出現了多少數學偉人,創造了多少有利於人類發展的文明成果。例如,歐拉公式和歐拉解決的著名哥尼斯堡七橋問題,黃金分割比的發現,我們中國的祖沖之與他的圓周率、劉徽的割圓術等等這些數學成果都為我們人類的文明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就像我上高中時一樣,有很多學生和我一樣都不知道數學這些悠久燦爛的文明以及它們的重大意義。

其實,每一次數學的重大發現,都會推動歷史的腳步向前發展。我們的學生要更多地了解數學的歷史,了解數學家的事跡,了解那些對我們有過重大意義的數學發明發現。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我們不知道歷史,我們就會對現在的東西不相信,不感興趣,不珍惜。如果我們知道了它的歷史,我們就會更好地認識今天的事物,去珍惜、學習它。我們的教師要多讓我們的學生了解數學的歷史,給學生們提供學習的機會。例如,在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時,我們的教師可以先插入康托創立的集合論的歷史知識。

這樣的教學,就會改變傳統的一味授受知識的境況,不僅教師講得有趣,學生聽得也有味。雖然說這樣的教學好,但是這給我們的教師帶來了難度與挑戰,所以很多教師即使知道這樣好也不願意這樣做。我們的教育者要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職責,既然你來當教師,你就要對你的學生負責,對你自己負責。不要應付教學的差事,而是要在平常課余時間多看些有關自己科目的書,了解一下它的歷史,它的名人趣事,這樣才會在教學時有話可講。我們的學生才會願意聽課,願意學習,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生氣盎然。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它的作用、價值無處不在。我們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從而給予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數學,不懂得數學文化,他將不能在未來這個世紀生存。數學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同時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數學。數學被應用在各個領域,藝術品的設計、建築物的創造、國家財政的預算、統計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數學。我們的學生知道了數學的價值如此之大,他就會自覺自動地去學習數學了。

當學生看到了他所要學習的東西的效益,他就會對它抱以積極的興趣。那麼就需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傳遞知識的同時,還要向我們學生展示數學的價值。比如我們在講授數學知識時,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實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購房分期付款問題等。總之,數學教育就是要貼近生活、貼近自然,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數學的價值。

沒有數學的創新,也就沒有科技的創新。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上課時多教授學生依靠數學科技進步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巨大價值,意識到數學離我們不遠,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學們可以自己利用數學去創新,可以是在學科內部,也可以是跨學科的,我們現在就可以學以致用。如果我們同學都意識到這一點了,我們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年過花甲、有著四十年教齡的天津著名教師王連笑曾經說過:“數學不僅是計算、解題,數學中還包括學科思想文化、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及人生哲理。對於學生來說,這些比數學知識本身更重要。教師不可能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數學家,但是可以做到使每一個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感受數學帶來的快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的理性思維,更應將美好的人類情感交給學生,滋潤學生的心靈。”[3]是的,我們的數學教育並不是把學生都培養成數學家,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要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課堂教育,提高我們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增強他們對數學的好感。

總結

我們國家今天的中小學生數學基礎教育已經很成功了,人們都說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去,我們國家的小孩數學過硬。但為什麼我們的數學教育不好呢?我們的數學教育缺的已不是那些加減乘除,缺的更多的是數學精神、數學思維、數學方法。數學文化需要灌注課堂,課堂需要數學文化。只有充滿了數學文化氣息的數學課堂才是飛舞的,洋溢著活力的。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數學文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49頁.

[2]徐秀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J].科教文匯,2007,(3).

[3]天津教育.2007,(1).

⑺ 數學文化對中小學生而言有什麼意義

1、數學文化的培養,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

數學是一種理性化的思維範式和認識模式,它不僅僅是一些運算的規則和變換的技巧,它的實質內容是能夠讓人們終身受益的思想方法。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始終關注數學的這個本質特徵,避免單純追求數學學習的知識化傾向,注重能力、思維的培養。

在教學中通過對數學文化內涵的學習,數學文化的存在價值及數學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認識,學生能夠全面感知數學既是一門知識、語言、自然與社會聯系的工具,又是思想方法和具有審美特徵的藝術的集合體。

通過對學生數學文化的培養,可以使學生建構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數學的本質,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從而更好地將數學應用到社會中,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2、數學文化的培養,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價值。數學文化的內涵不僅表現在知識本身,還寓於它的歷史中,數學是一種歷史存在。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揭示數學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數學既是創造出來的又是發明出來的,大到一門學科,小到一個符號,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出於某一種思考而產生的。我們的數學教育應當努力還原、再現這一發現或發明的過程,探尋數學知識的源泉。

重建被割裂的數學知識與現實背景的聯系,讓學生能夠主動探尋並善於抓住數學問題的背景和本質。總之,無論是作為科學的數學,還是作為課程的數學,其實都展示了一種充滿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文化境界。

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培養能夠讓學生主動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數學思想,從而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結合數學的文化背景,能夠讓學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

數學文化的對中學生的好處:

學習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在應用的過程中熟能生巧才能有所創新。數學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它有著它的神秘美。數學中還存在一些猜想,如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的書面證明問題等都未得到徹底解決。

在有效地引導學生試圖解決這些猜想的過程中,適當引入其在數學的歷史長河中的發展過程,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傳播及對學生數學文化的培養。

讓學生漫步在變化發展著的數學文化形態之中,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創新意識,拓展學生的思維。「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盡信書不如無書」,使學生在質疑中勇於探索。

⑻ 數學文化讀後感

在悠久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數學文化是其中一朵絢麗的奇葩。數學不僅是中國古代實用科學的基石,而且含有神秘的文化色彩,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它滲透在中國的各個領域,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下是數學文化讀後感,歡迎閱讀。

數學文化讀後感1

在大學初學《數學史》時,我便對數學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由此愛上了數學這一學科。工作後,我成為了一名數學教師。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夠把數學文化融入到課堂中來,那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於是,我仔細研讀了《數學文化》一書,獲益頗多。

眾所周知,數學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初牙牙學語地創造豐富多彩的記數制度,然後在花季雨季之中為數學建立越來越多、越來越詳盡的分支,到如今,展現它花樣年華之時耀眼奪目的數學成果。與其他文化一樣,數學科學也是集齊了幾千年人類智慧的結晶。

讀完《數學文化》,心底不由得一陣感動。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是一個對數學有著宗教般虔誠的仰望者的心動,是一個對歷史有著無盡探索慾望的追求者的嚮往。每一代人都在數學這座古老的大廈上添加一層樓。當我們為這個大廈添磚加瓦時,有必要了解它的歷史。通過這本書,我對數學發展的概況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書中通過生動具體的事例,介紹了數學發展過程中的若乾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與重要成果,讓我初步了解了數學這門科學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過程,體會了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感受到了數學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數學是人類創造活動的過程,而不單純是一種形式化的結果;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數學科學及數學教育,在他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但表現出矛盾運動的特點,而且它們與社會、政治、經濟以及一般人類的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的歷史源遠流長。我了解到,在早期的人類社會中,是數學與語言、藝術以及宗教一並構成了最早的人類文明。數學是最抽象的科學,而最抽象的數學卻能催生出人類文明的絢爛的花朵。這使數學成為人類文化中最基礎的學科。對此恩格斯指出:「數學在一門科學中的應用程度,標志著這門科學的成熟程度。」在現代社會中,數學正在對科學和社會的發展提供著不可或缺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數學史不僅僅是單純的數學成就的編年記錄。數學的發展決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跟讀的情況下是充滿猶豫、徘徊,要經歷艱難曲折,甚至會面臨困難和戰盛危機的斗爭記錄。無理量的發現、微積分和非歐幾何的創立……這些例子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數學創造的真實過程,而這種真實的過程是在教科書里以定理到定理的形式被包裝起來的。對這種創造過程的了解則可以使人們探索與奮斗中汲取教益,獲得鼓舞和增強信心。

在數學那漫漫長河中,三次數學危機掀起的巨浪,真正體現了數學長河般雄壯的氣勢。第一次數學危機,無理數成為數學大家庭中的一員,推理和證明戰勝了直覺和經驗,一片廣闊的天地出現在眼前。但是最早發現根號2的希帕蘇斯被拋進了大海。第二次數學危機,數學分析被建立在實數理論的嚴格基礎之上,數學分析才真正成為數學發展的主流。但牛頓曾在英國大主教貝克萊的攻擊前,顯得蒼白無力。第三次數學危機,「羅素悖論」使數學的確定性第一次受到了挑戰,徹底動搖了整個數學的基礎,也給了數學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歌德爾的不完全性定理卻使希爾伯特雄心建立完善數學形式化體系、解決數學基礎的工作完全破滅。 天才的思想往往是超前的,這些凡夫俗子的確很難理解他們。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

數學是一門歷史性或者說累積性很強的科學。重大的數學理論總是在繼承和發展原有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們不近不會推翻原有的理論,而且總是包容原先的理論。例如,數的理論演進就表現出明顯的累積性;在幾何學中,非歐幾何可以看成是歐氏幾何的拓廣;溯源於初等代數的抽象代數並沒有使前者被淘汰;同樣現代分析中諸如函數、導數、積分等概念的推廣均包含樂古典定義作為特例。可以說,在數學的漫長進化過程中,幾乎沒有發生過徹底推翻前人建築的情況。而中國傳統數學源遠流長,有其自身特有的思想體系與發展途徑。它持續不斷,長期發達,成就輝煌,呈現出鮮明的「東方數學」色彩,對於世界數學發展的歷史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遠古以至宋、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一直是世界數學發展的主流。明代以後由於政治社會等種種原因,致使中國傳統數學瀕於滅絕,以後全為西方歐幾里得傳統所凌替以至壟斷。數千年的中國數學發展,為我們留下了大批有價值的史料。

從文化的角度去看數學,是一個新問題。不過我相信,一旦你踏進數學文化的門檻,就會驚奇地發現這是一個美侖美奐的奇異世界。而本文所提及的一些東西還只是隔岸觀火的皮毛,相信隨著人們對數學文化的深入研究,一定會呈現給人類一個更加精彩的世界。總之,數學文化是一個比較精彩的文化,是一個未知的我們廣大青少年去了解的文化,慢慢體會,別有一般滋味在裡面。

數學文化讀後感2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我空閑之餘,我在圖書館亂轉,無意間我翻看了那本方延明的 《數學文化》一書,隨手翻了幾頁,真覺得裡面的內容很不錯,所以我把它借了下來,也花 了不少時間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內容。之後也在網上收集了有關的一些資料。 本書是一本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的新型教材, 其特點是把數學作為文化來研究。 通過對數 學文化的學習,培養大學生的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大學生 的創新能力,提高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需要。不管是學過數學,還是沒學過數學的人,只 要具備一定數學基礎,都可閱讀該書,並獲得幫助。 本書共分八章,簡要闡述了數學文化的學科體系,以及數學文化的哲學觀、社會觀、美 學、創新觀、方法論等方面的主要內容,並附有專章介紹幾千年來的數學思想發展史,給讀 者一個整體的數學科學發展的系統體系。 本書在寫作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介紹思想,介紹方法,重在開拓人們思考問題的 思路,誘導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文、理、工各類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專 門教材,也可作為一般人文科學工作者、社會科學工作者、大學教師、研究生,包括國家公 務員在內的文化參考用書和課外讀物 沒有任何一種科學能像數學這樣澤被後人。愛因斯坦在談到數學時說: 「數學之所以 有高聲譽, 還有另一個理由, 那就是數學給予精密自然科學以某種程度的可靠性, 沒有數學, 這些科學是達不到這種可靠性的。 M·克萊因說: 」 「數學不僅是一種方法、一門藝術或一 種語言, 數學更主要的是一門有

著豐富內容的知識體系, 其內容對自然科學家、 社會科學家、 哲學家、邏輯學家和藝術家十分有用,同時影響著政治家和神學家的學說;滿足了人類探索 宇宙的好奇心和對美妙音樂的冥想; 有時甚至可能以難以察覺到的方式但無可置疑地影響著 現代歷史的進程。 」實際上,在現代經驗科學中,能否接受數學方法已越來越成為該學科成 功與否的主要判別標准。 早在 1 959 年 5 月,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就在《****》上發表了「大哉數學之為用」 的文章,精彩地論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 日用之繁」等方面,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由王梓坤先生起草 的《今日數學及其應用》課題中,特別強調了數學的貢獻,他說: 「數學的貢獻在於對整個 科學技水平的推進與提高,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滋潤,對經濟建設的繁榮,對全體人民的科

學思維與文化素質的哺育,這四方面的作用是極為巨大的,也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全面比擬 的。 」 數學與教育、數學與文化、數學與史學、數學與哲學、數學與社會學、數學與高科技等 交叉的方面,都派生出一些新的學科生長點。以數學與經濟學的'結合為例:數學與經濟學可 以說密不可分, 以至於在今天不懂數學就無法研究經濟。 在宏觀經濟活動中如何及時剎住經 濟過於繁榮, 又不至於滑入災難性的經濟衰退的危險中, 可從最優控制理論得到方法上的幫 助。正是由於運用了控制理論和梯度法,人們求解了南朝鮮經濟的最優計劃模

型。在微觀經 濟中,數學的作用也極為廣泛。比如在提高產品的成功率方面,若某一產品的質量是依賴於 若干個因素,而這若干個因素的每個因素又都受一些條件的制約,如何挑選出最優搭配,實 際上就是一個統計實驗設計(SED)的問題。當今世界,運用數學建立經濟模型,尋求經濟 管理中的最佳方案,運用數學方法組織、調度、控制生產過程,從數據處理中獲取經濟信息 等,使得代數學、分析學、概率論和統計數學等大量數學的思想方法進入經濟學,並反過來 促進了數學學科的發展。 今天, 一位不懂數學的經濟學家是決不會成為一位傑出經濟學家的。 數學是人類科學文化中的基礎性學科之一, 它具有典型的學科獨立性, 不受其他學科的 制約,它不像物理、化學、天文等受制於數學,缺少一種獨立性。數學的創新特點主要有兩 個方面:一是原創性(發明和發現),二是繼承性(亦即創造性地去完善)。 數學文化的美學觀是構成數學文化的重要內容。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斷言: 「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 」開普勒也說, 「數學是這個世界之美的原型」 。對數學文化的審 美追求已成為數學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動力。以致法國詩人諾瓦利也曾高唱: 「純數學是一門 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既是科學家同時又是藝術家的數學工作者,是大地上唯一的幸 , 運兒。 」古往今來,許多數學家、哲學家都把「美」作為決定選題、選題標准和成功標準的 一種評價尺度, 甚至把「美的考慮」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 著名數學家馮· 諾伊曼就曾寫道: 「我認為數學家無論是選擇題材還是判斷成功的標准,主要都是美學的。 」龐加萊則更明確 地說: 「數學家們非

常重視他們的方法和理論是否優美,這並非華而不實的作風,那麼,到 底是什麼使我們感到一個解答、一個證明優美呢?那就是各個部分之間的和諧、對稱,恰到 好處的平衡。一句話,那就是井然有序、統一協調,從而使我們對整體以及細節都能有清楚 的認識和理解,這正是產生偉大成果的地方。 從文化的角度去看數學,是一個新問題。不過我相信,一旦你踏進數學文化的門檻,就 會驚奇地發現這是一個美侖美奐的奇異世界。 而本文所提及的一些東西還只是隔岸觀火的皮 毛,相信隨著人們對數學文化的深入研究,一定會呈現給人類一個更加精彩的世界。

總之,數學文化是一個比較精彩的文化,是一個未知的我們廣大青少年去了解的文化, 慢慢體會,別有一般滋味在裡面。

⑼ 談談對數學文化的認識

1,定義
狹義: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
廣義:除上述內涵以外,還包含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社會的聯系、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等等。
2 ,價值
在即將公布的高中數學課程標准中,數學文化是一個單獨的板塊,給予了特別的重視。許多老師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世紀初年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並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數學的過度形式化,使人錯誤地感到數學只是少數天才腦子里想像出來的「自由創造物」,數學的發展無須社會的推動,其真理性無須實踐的檢驗,當然,數學的進步也無須人類文化的哺育。於是,西方的數學界有「經驗主義的復興」。懷特(White)的數學文化論力圖把數學回歸到文化層面。克萊因(Kline)的《古今數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數學》、《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相繼問世,力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色彩。

閱讀全文

與對數學文化都有哪些見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