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所謂「有效」,就是表揚要適得其所,要關注學生的需要與狀態,使表揚真正起到激勵與促進的作用。該表揚時,慷慨真誠;不該表揚時,守口如瓶。所謂「適度」,就是要掌握表揚的分寸,不任意誇大學生的優點。
不同的學生,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是不相同的。如回答簡單的問題,學優生對於老師是否表揚往往表現得無所謂,受了表揚也常常是反應平平;而後進生則不然,他們很在乎老師的表揚,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受到表揚後也能高興一番。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時候對於表揚的期待與反應也不相同。如學優生在解出難題或者對某題有新的解法時,他們就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贊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感覺很興奮」。
針對不同的需要,我們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
如果一位學優生回答的問題非常完美,我們可用極其真誠的語氣說:「你說話時有條不紊,表達的內容條理清晰,你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很強,你努力了,能成為語言學家呢!」相信那位學生聽了一定會自豪和興奮的。而其他學生受了感染,也會紛紛舉起手要求回答問題。
如果是一位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回答了問題,雖然她的聲音仍不很響亮,但她已經能做到主動地舉手發言了,這是她的進步。我們應抓住契機進行表揚:「今天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好聽,我還想再聽你說一遍剛才的答案,行嗎?」相信小姑娘一定會非常激動的,以後的她也會越來越自信的。
簡而言之,表揚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表揚學生需要的,表揚學生在乎的,這樣的表揚式評價才會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以下兩種方式的批評效果很好。
幽默式批評。幽默式批評即寓批評於詼諧之中。用一些充滿愛心、智慧的話化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這樣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讓他們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他們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
自省式批評。「批評的智慧在於讓學生成為自我的批評者。」自省式批評的最大優點是能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效果往往比較持久。
課堂評價要求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准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使學生對自己的提出更高的標准,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揚長避短。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能正視自己、正視夥伴。
課堂評價必須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必須注重人性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還應注意,我們在對評價形式進行創新的時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傳統評價方式。如:點頭、微笑、眼神、口頭與書面結合、當眾與個別結合等等。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讓我們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著更高、更美而努力!
Ⅱ 如何對數學課堂進行有效評價
《數學課程標准》對數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新的教學理念相適應的新的評價體系的構建也勢在必行。根據課程標准對學習評價提出的觀點,結合本校推行的周四五作業日的實際情況,我對小學數學的評價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現提出我的一些認識如下。 一、評價應關注的幾個問題1.關注評價學習過程和可發展性。 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以不斷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不斷發展和提高。 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盡量少橫向比較。在對學生的評語中教師要多指出學生的優點,並殷切提出希望。學生在自評和互評中也應重在內省自己,增強自信心,重在發現同學的優點,並客觀地分析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以便明確努力的方向。2、關注教學評價在實踐中的作用 我認為,新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最大的困難不是缺少先進的理論,不是缺少新的方法,而是這種評價體系既要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同時又要簡便易行,能為廣大的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所接受,應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不能為評價而評價,使得評價同數學學習脫節,流於形式。3、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體現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數學學習評價重要的是激勵和調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行為、態度和所取得的進展的判斷,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習,改進學習方法,不斷進步。因此,教學評價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更能促進他們的內省,從而自覺地改進他們的學習。當然,這種自我評價也不是脫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孤芳自賞,學生需要多種評價方式的相互結合和相互刺激,從而不斷修正,並最終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中、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逐步放手,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二、改革評價的嘗試1.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有機結合。 對學生數學學業的評價,我要求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教師集中評定多元結合,這樣做既發揮了學生、家長的自主性,又能將教師與家長的關系進一步融洽,使教育教學受到社會的關注與關愛。 學生自評,一是對自己的學業進行常規性的自我檢測,二是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 進行開放式的評價。. 每個孩子在興趣、愛好、性格上都存在差異, 要真正做到尊重每個孩子, 就必須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與選擇權利。我在教學中,給學生較多的評價標准讓學生自由選擇符合自己的評價內容和方式。如,在考查「認識鍾表」這一單元時,我提供多種測試形式供學生選擇,有的選擇「找朋友」,有的選擇「大家都來撥一撥」,有的選擇「看誰反應快」,有的選擇「誰的生活更合理」等。學生互評,除了常規性的學生互相評定外,我嘗試讓學生充當小老師,也來考考別人。如,對於學生口算能力的評價,我選用了「我們都是小老師」的活動形式,讓每個同學出題考同伴、評同伴,過一把「老師癮」。學生都很認真,精心設計了一道道試題,並把它送給同伴,然後認真的批改。家長評價,我嘗試讓學生將單元檢測卷帶回家,請家長也寫上一段話,使家長隨時知曉自己孩子的學業情況,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我還設計了家長問卷調查表,讓每個家長認真填寫學生在家的情況,或寫一段評語,給孩子提出期望,或請家長到學校聽課,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觀察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便家長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2.日常評價、階段評價和期末評價有機結合。 小學生的學習是發展變化的,教師不要過分看重學生在一次考試中的考試結果。我在教學中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很受學生歡迎。我非常重視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觀察和記載,重視學生日常表現和單元檢測等情況的積累,並適當的給以加分累計,每周四前二十名無作業,最後在期末進行綜合評定。我設計了學生日常表現觀察檢核表,定期有重點的觀察學生課堂上質疑和解決問題的情況,隨時有針對性得給予鼓勵,提示和幫助;對學生的作業、作品、發現和有獨創的解法引導學生裝進成長記錄袋;對學生的疑難,鼓勵學生去探索。3.要用發展的眼光進行學習過程評價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給予反饋評價,能有效地改變評價過分注重終結性的現象,有助於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學習過程評價,我側重於評價學生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並及時給與反饋和評價。例如,我採用成長記錄袋的方法評價學生的發展過程,允許學生定期更換記錄袋中的作品、作業(一般在一學期內交換)一學期結束裝訂成冊,第二學起再建立新的成長記錄袋。學生通過成長記錄看到自己進步的軌跡,發現自己的不足,並通過成長紀錄加強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評價能力。4.評價學生的動口、動手和動腦能力。 評價動口能力側重評價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放手讓學生去說,說思路,說想法,說問題,說疑難,總之要引導學生能夠把內心的想法有序的表達出來。如在解決問題時,讓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再引導學生對其思路進行分析和評價。又如,學生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也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教師再有機的做好評價。評價動手能力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即書本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既評價書面知識,有考察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發展。評價動腦能力側重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評價。通過對學生的動腦能力評價,激起學生思維的主動性、開放性、多向性、流暢性、靈活性與獨立性,使學生的思維進入一個較佳的靈感狀態。我在評價中注重尋找學生思維的發散點、連接點、生長點,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整體思維。 自從我們學校開展對與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改革的嘗試以及星期四的無作業日,使老師和學生都嘗到了甜頭,學生變得愛學習了,喜歡看課外數學書籍,喜歡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的探究、創新、實踐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也取得了進步
Ⅲ 小學數學課怎麼評,從哪些方面評
小學數學評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
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2、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①、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
②、看課堂結構安排
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
4、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①、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
②、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5、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②、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③、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④、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Ⅳ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堂評價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在課堂教學評價上曾經片面的把甜言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種種負面效應不能不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數學課堂上究竟需要怎樣的評價?什麼樣的評價語言才是最有效的呢?因此我們在半月談中開展了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專題研討,通過問題的徵集、課堂對照、論壇跟帖等過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結合大家的觀點與網上資源,我們搞了這次「集成性講座」,所謂「集成」就是指集中了大家的經驗、匯聚了大家的智慧,由我進行綜合整理的一個匯報性質的講座,在組織材料的過程中,可能存有個人的感受與理解,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聊友批評指正。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也就是通過課堂上的交流與對話,能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評價語言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因此我們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之前,首先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什麼?
評價的目的: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到即時的調節作用。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不論是一個詞語還是一個眼神,都會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相應的行為表現。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們的定位就是:判斷與診斷同步、激勵與促進並行,明理與導向共存,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
那麼在課堂評價中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呢?我想我們要實現這樣四個轉變:
評價原則:
1、評價主體從雙邊到多邊的轉變。
在當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參與,從雙邊對話式到多邊互動式,不僅是由老師評價學生,學生也可以評價學生,不僅是一對一的進行評價,還可以是小組內外的群體評價,不僅是真實的人物來評價,還可以是虛擬的學習夥伴來評價,例如:在某教師組織練習的過程中,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在學生做題闖關後屏幕上出現:祝賀你過關!的字樣與喜歡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們還當關注評價的客體,也不應該僅僅停留與行為主體進行評價,還應關注群眾性的即時評價,比如傾聽者、協作者等。
2、評價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的轉變。
評價的形式不要局限與語言上的呈現,還可以通過你的眼神、動作、手勢、微笑等體態語言達到評價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引進第三者評價,比如學習夥伴的語言提示,比如電腦課件的動畫效果,比如卡片評價、課堂表現記錄卡等。
3、評價語言從籠統到具體的轉變。
語言是實現課堂教學評價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師生之間情感溝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們給學生的評價必須是真實的、真誠的、真心的、具體的,不能講套話、空話、假話、大話,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誇大學生的成績,說好話不等於絕對的鼓勵,我們應當學會直面學生出現的錯誤,適度的評價學生的表現,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讓評價語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麼棒?一定要具體,既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判斷,更要讓學生知道好的程度與努力的方向,千萬不要讓你含糊不清的籠統評價成為善意的謊言!
4、評價效應從短效到長效的轉變。
課堂上的學習評價一般都是瞬時評價、即興評價,它關注的是學生當前的行為表現,它所具有的效應也多是短期的,但我想我們不應該受課堂的局限,而應當把學生的課堂表現作為一種學習成果與階段評價、學期評價相結合,把課堂內外有機結合,不孤立任何一種評價形式,從而建立完整的、科學的評價體系,讓課堂評價也發揮它的延遲效應,讓課堂評價也成為學生一個基本信息,為學生的長效發展服務。
如果說好的教學設計是一種預設的美麗,那麼好的評價就是一種生成的藝術。那麼如何讓評價展現藝術的魅力呢?我認為應該要找到好的評價策略。
評價策略:
A、以「問」促評:
不言而喻,以問促評就是教師通過提問、設問或反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動他評,讓學生有評價的意識。例如某位老師在教學前的復習檢查中直接提問:
例:教師幻燈片出示50+12 58+5 40+7 5+25 30+20
學生獨立直接寫答案
教師與學生核對答案
師:看看自己算得怎麼樣啊?
生:非常棒!
師:那就在自己的口算紙上畫兩個小星,表揚一下自己!
再如:學生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時,我們可以以反問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以設問的形式給出評價,引導學生二次探究,也就是說將錯誤當成是正確的答案進行再探究,激發使其「錯誤」與「正確」發生矛盾沖突,在沖突中發現、探究知識的方法。矛盾是激化現有知識與固有知識的本質區別的原動力,當學生在探究中發現了錯誤,則更有興趣去探究錯誤的原因,才會深入的展開研究,發現問題的本質,最後才會恍然大悟,此過程真是學生體悟新知識形成過程,才會更有效地建立新知的連結點,有助於學生內化知識,也有助於知識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時探究中迸發的思維火花會不停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帶給學生巨大的樂趣,學生審美的素養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B、示「意」代評:
課堂即時評價時教師不但可以用富有激勵性和啟發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數學學習方式的滲透,而且可以通過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應指出的是,特別是批評學生,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給學生「留一點面子」,不要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個別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不應大聲地呵斥,而是一邊講課,一邊自然地走到這位同學的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地把他玩的東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並改正。
C、借「物「獎評:
「給孩子兌換獎品的物質獎勵才對學生有效嗎?」我想對孩子的少搞一些物質評價更好些,有些物質獎勵,對孩子有個努力的過程是很好的,但是有些老師在當堂課上有一些比如鉛筆、蘋果、學具等等這樣的物質獎勵。這個就不應該提倡的,可能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功利性。我所說的借物獎評是指藉助物化的東西,給予學生一種階段性的期盼,比如有的學校實行「好卡」是個圓形的,一邊寫學校的名字,一邊是「好」字。每個月班主任老師和科任老師都到大隊輔導員老師那裡領取「好卡」,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領取規定的數量的「好卡」。老師如何發給學生的呢?是上課表現好或者做作業時得到A+都會給學生一朵紅花,老師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決定多少紅花換一個「好卡」,比如我教數學就8朵紅花換一個「好卡」,美術學科每周課少,就5朵紅花換一個「好卡「。學生對換取「好卡」很積極的,學生再用「好卡」到大隊部換取鉛筆、鋼筆等。有的學生儲存了幾年的「好卡」可以拍賣,換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從紅花-「好卡」-換取獎品,這樣有培養學生一點意識,攢「好卡」,就是攢錢。
D、言「語「實評:
通過語言進行評價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這里只強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針對不同的行為主體做真實、具體,也只有用心說出來的評價語言才最具有實效,要以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通過你的語言、語氣、語意得到啟發,要讓學生知道此語對誰而言?為何而言?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到所言是非、程度和導向。要做到言之有理,語過添情。具體的評價語言請參看精彩課堂評價語言100句。
評價結果:
課堂評價因課堂而生,但不能隨課堂而止,對於評價結果應當作為一個參數,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記入教師的教學手冊,定期整理,反思總結,讓課堂教學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能力與改進教學效果的作用。
1、學生自己記錄在作業、書角或卡片上,幫助學生回憶課堂上的精彩、分析課堂上的不足,積累學習上的經驗,激發學生再次努力的信心、引導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2、創建教室評價牆,讓學生在每節課後形成習慣,到評價牆上寫寫、畫畫,用心與心之間再次對話,對自己或對同學做反思性評價,比如:在這節課上我的遺憾是……,或這節課上XXX表現的非常好……我要超過他……等等,讓課後延遲性評價,增進學生間的友情,促進學生的自省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後續課堂上的表現進一步得到完善。
3、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可以當堂把握,但對於一段時間內的表現不一定準確的衡量,因此,我們老師也有必要將課堂教學評價記錄在自己的教學手冊或學生的評價手冊上,它將為老師的行動研究提供最真實、最直接的參考資源,同時也是對學生的進行學期評價的一項基本材料。
新課程的課堂評價提倡的是強化激勵和反饋的功能,幫助學生發展多方面的潛能,認識自己、擁有自信。我們教師要走到學生中間,走到學生的心中,以我們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為我們的學生構建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讓他們在數學的王國中自由地遨遊。
數學學習的評價
淞一小學 劉慧靈
做了二十多年的數學教師,一直在一線崗位上奮斗,由於任教的是主課,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必不可少。從以前只考慮學生的分數,到如今的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感覺到時代在進步,教學評價也在慢慢有了變化。
多年來,考試作為唯一評價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的評價手段。已經不能客觀、全面、多元性的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要改變這個局面,教師所面臨的挑戰很多,最大一個挑戰是教師自己的評價理念轉變。單一的考試形式很少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學生。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有其獨特性,如個人興趣、個人發現以及個人在學習中的體會……而這些,考試都無法替我們記錄。評價結果越是多維度,越是個性化,反映出的學生的學習就越全面和具體。
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已經產生了多種不同的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如: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等。然而新教學模式需要發展學生許多新能力,傳統的評價標准對於新能力有相當的局限性。數學的新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和評價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如今的教學評價已經不是以往的教師的幾句評語或一份數學學業成績考評分了。評價的主體也不再是單一的教師。它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
首先說說學生自評,這是學生對自我的一種激勵和反饋。巴班斯基在怎樣評價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效果時指出:「學生的行為,他們的學習態度、個性中的優良品質數量和參與學習活動中所表現的教養水平等可使我們對教育效果做出結論。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就能獲得最准確的評價。」在教學中有時就讓學生自己評評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有時學生回答問題,告訴他再聽聽別人的回答,然後說說感想,實際上這也是給學生自我評價的機會。通過正確的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時,在做到較難的組合圖形的周長是,學生有畏難情緒,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對能獨立做出的學生請他說說感想,對自己的成功做個評價,學生非常高興和自信,對自己做的評價是我很棒,對一些通過指導後做出的學生,他們的對自我的評價是還可以,還要努力。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可以找到繼續努力的方向。
其次是小組評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創造力最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並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所以我們的小組評價一定要民主。使學生體會到集體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小組評價可充分發揮了學生評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個別學生在小組討論時產生依賴性,不積極合作參與的狀況。如在小組合作交流後請學生進行小組內的評價。.如某某同學發言熱烈;某某同學有創新;某某同學動手操作能力特強.使整個小組不但有明確的分工,而且每個同學都發現自己小組另外同學的優點,同時自己也得到其他同學的肯定。讓學生在小組評價中體會到了學習數學成功的喜悅,激活了他們的個性和對數學的嚮往.當然小組評價也可以是小組與小組的評價。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教師評價如今更要注重過程性評價,指出學生在學習數學上存在的問題,鼓勵她今後要繼續努力。通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即時診斷,即時反饋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例如在寫學生手冊時,我給小李學生的數學評語:思維很活躍,經常有創新性的回答或解題方法,但在計算方面還有欠缺,需要繼續加強。給小張同學的評價是,你是個認真的孩子,作業整潔,正確率高,成績也很穩定。但如果上課能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你會更棒的。學生實際也非常在乎老師的評價,明顯的在這以後,小李同學的計算正確率提高啦,小張同學的上課舉手次數多了起來。這就是教師評價的積極效應。
最後是家長評價,是評價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因為現在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緊密相連的。我的數學教學怎麼能離開家長的大力支持呢?所以有時學生的作業也可請家長寫上評語。如我在教學計算器後就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作業,學生先用筆算,家長用計算器幫助檢驗,並給與評價,使學生體會到了和家長一起學習數學的快樂,這些評價對孩子學習數學更是一種動力。
學業成績,無論是總結性的還是形成性的都屬於目標參與性考評。成績考評是一件很嚴肅的工作,要以教學大綱作為成績考評的依據,考出學生的真實的數學水平,評分必須科學、客觀。最後必須作出群體的質量分析,以達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數學的新課標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我在教學中發現班中有一學生對數字非常敏感,他能很快的很精確地進行計算。但由於他的語文基礎很差所以他在理解數學題目上有很大的困難,因此他數學考試成績一直不理想。但我評價他是個數字博士,這樣的評價似乎是高估了他,但從此他在學習數學上很有信心。後來他的語言理解能力也不斷地進步,最終真正學好了數學,他的其他功課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不僅關注學習的後果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對於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就要求他們建立一種著眼於學生學習過程與情感體驗的發展性評價觀。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實現不同學生的不同數學現實,要切實體現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就要使評價的功能由選拔轉向傳遞信息,使數學學習評價成為師生交流的渠道,成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指南。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進程,關注其在學習中的態度與情感,使其把數學學習作為一種快樂的體驗的過程。這也要求教師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的認定不以分數為標准,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是否符合其自身的特點與需求。在數學教學評價中有時對錯答案只有一個。但是教師的評價不急於公布正確答案,也不急於評價學生的好與壞。而是需要巧妙的利用過程性評價來使學生體會到學習過程的快樂。例如在教學《連續進位加法》時有一部分同學的練習題答案都出現了類似的錯誤。雖然正確答案只有一個,但是教師並沒有對此進行評價,而是請兩種答案的人進行辯論。都來說說自己的這么做的理由,經過一番討論才發現原來部分學生自己有丟三落四的毛病,該進的一沒有加到前一位上去。這時老師再乘機進行總結性評價。這樣學生從這樣的討論中得出了計算的法則,記憶猶新。而且這也是對自己的一次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真正體現了評價的激勵和改進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尤其要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和變化。聽說國外教師可以因學生在課堂上從未提出過問題而不給高分。中國的高分低能的事例也同樣說明了評價應當是著眼於學生的個體發展,而對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來說,最好的著眼點莫過於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情感、態度和愉悅的學習體驗。因為現在的數學教學更重視個性教育,張揚學生個性的教育。個性化的創新。像演算法多樣化就是一種創新。教師在此的評價直接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趨向。
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與過程和方法的關注與整合。強調評價的過程性並且關注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改變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現象,運用多種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紙筆測驗以外、成長記錄袋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等。行為觀察主要是在平時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活動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情境測驗和成長記錄也是數學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日記已經讓學生走進數學生活,感悟數學是現實的是有用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數學日記寫出數學發現,數學思考,數學方法等這些都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過程,也是數學教師評價學生的數學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因為通過學生活動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不但能夠評價學生知道了什麼,還能夠評價學生能夠做什麼,還可以在學生的實際活動中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與分享,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
需要注意的是,提倡新的評價方法並不是否定已有的評價方法如紙筆測驗的作用,各種評價方法都是為一定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服務的,必須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應避免在評價方法改革中出現趕時髦和形式化的現象。例如,對於基礎性的知識點,利於紙筆測驗進行評價是恰當的,能夠很好地保證評價的覆蓋面和深入程度;而用紙筆測驗可能就難以評價學生的探究、實踐和創新能力,不能簡單否定。同樣,用表現性評價評價學生的基本知識點不但費時費力,還不能保證覆蓋面。每種評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也存在不足,我們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如成長記錄和表現性評價存在著費時費力,管理難度大,對教師要求高,評價結論的一致性相對較差等困難和不足。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教師運用各種方法的能力,保證各種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在具體的評價實踐中要取長補短,根據不同的情境和要求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
教育評價的專家們認為,評價的作用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現狀,這是對評價最好的解釋。數學教學的評價要多樣化更要使其評價的程序清晰、簡易、評價方法簡便易行。這一切不僅具有教育性,客觀性,科學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這才能推廣使用。新課程的實施任重而道遠,必須在許多方面做出變革以保障新課程的落實。但願我們的課程評價,特別是我們的數學學科的課程評價也走向更深入的研究之路。
總之,作為任課教師,如何讓評價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在每一次評價後有學習的新目標,是我應繼續探索的新方向。
Ⅳ 如何有效利用初中數學課堂的評價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正確有效地評價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學生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評價的重要性
教學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其人文性特點十分明顯。學生的興趣、需要、愛好、能動性以及情緒、情感、性格、意志等主觀因素不僅強烈地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活動,而且這些因素本身是教學活動的構成要素。為了能讓為數不少的初中學生從學習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應從關注學生的每一個學習細節開始,讓他們能經常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從而喚醒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因此在教學中進行過程評價,對初中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逐步走向成功,進而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和棟梁之才,有著現實而深刻的意義。
二、評價的方式
1、行為態度性評價。
指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態度進行評價,如態度比較端正,抬頭聽課,認真筆記,不講閑話,不看小說,對教師的講課有所反應,這些都屬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強化對學生的行為態度評價,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些看似與學習相關不大的評價在課堂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比如學生劉兵、趙晨等數學差生,起初上數學課一直都是以睡覺為課堂主旋律,如不睡覺就是講閑話、搞惡作劇,筆者屢次叫其談話、交流思想並進行經常性表揚後,該生的課堂表現有了明顯進步,不再擾亂課堂秩序,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逐步增強,並能主動回答課堂的一些簡單性的提問。
2、合作探究性評價。
指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困難能主動與小組同學交流合作解決問題,能主動幫助一些學習困難學生,能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合作探究性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能力。通過合作,可以強化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還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3、參與教學性評價。
指評價學生參與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學生能站起來回答問題,積極上台板演習題,能主動參與討論。在學習評價中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參與,有些是表面的參與學習如機械性的回答問題,有些是深層地參與學習如能講出學習的過程步驟。教師要恰當地給與不同的評價,使學生能在不同層次的學習成功體驗中得到賞識,從而獲得無盡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
4、完成作業性評價。
指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主要是評價學生對課堂後續的鞏固以及課外時間投入數學學習的情況。作業評價要在完成作業的快慢、完成作業的次數和完成的質量上給予不同的評價。對於教師培養的數學學習骨幹,比如參與批改作業的學生,要在評價時給予充分的認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指導學習能力和班級數學學習的管理能力。
三、評價的操作。
評價需要有一種科學性的操作措施,在操作中需要收集一些信息,通過教師的觀察、學生的表現給予一些必要的量化,使評價有據可循,對於一些不能量化的信息,教師也要給予及時地定性反饋。
1、過程學分性評價。
根據數學學科的學分安排,把數學課堂過程學分按以下方法登記:若小組學員發言,全體小組得分為1分/次,個人發言加分為2分/次,回答比較有創意則3分/次。作業按照完成情況得1分/次,作業完成好壞等級得分依次為3、2、1分/次,作業由同學參與批改,按照批改的志願報名記分,每周5分/人/周。因此作業總學分=作業完成次數分+作業等級分+作業批改分。
2、多維鼓勵性評價。
評價除了利用學分給予評價外,還可以從語言上給予學生積極鼓勵,讓學生能從鼓勵中得到一種學習的動力。比如要讓學生參與上台板演,鼓勵學生尤其是差生上堂板演,鼓勵學生勇於嘗試錯誤,從錯誤中尋找真理;教師還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競賽,鼓勵和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和完成質量。
3、指導改進性評價。
對於有錯誤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少批評,多指導。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錯,如何改正,如是演算步驟問題,還是思維方法問題,還是做題細心問題。因此在課堂上還需要有指導性的評價語,使學生認識到事物都是有辨證的一面,「沒有錯就沒有對,錯是對的前提,錯是走向對的必經之路」等等。通過指導性的評價,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並改正錯誤,也會勇於承認錯誤。
四、評價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把握評價的層次性和側重點,對初中生開始宜注重情感性評價,逐漸過度到知識性的評價,最終把學生喜歡學習數學作為一種追求目標。
其次,評價要關注後進生,注意設置一些容易完成的題目讓後進生能回答,如果能讓最差的學生都饒有興趣的學習數學課,那麼課堂一定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
另外,要客觀公正地評判,對好生差生都一視同仁,不能有偏頗。最後,要不斷改進評價方案,隨著時間的變化,同一班級的人員評價方式上也要有所差異,要不斷地改進評價方式,以適應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不斷提高。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在課堂內外恰如其分地誇獎學生、適時運用正確有效地方法評價學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課堂會更加精彩。
Ⅵ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實施有效評價能夠指導學生實現自我發展和進 步。新課改提出了以學定教的教學指導思想,這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課堂教學評價,由重視教師的教學向重視學生的學習轉變。為此,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評價可以讓學 生的學習具備方法、方向、動力,以及讓教師的教學實現理想的效果。下面,筆者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進行了闡述。
Ⅶ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
評議者要把自己對初中教學的記憶與理解融入課堂評議中,由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聯想起自己的 教育 教學生活經歷,並將自己置身於上課教師的教學情境中來思考。下面是我整理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的 範文 ,歡迎閱讀!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篇一
一、評價的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高效的數學課堂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 數學 學習 方法 。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評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二、評價的基本原則
1.先進性原則
現代教育以人為本,不僅關注人類 文化 發展和文化繼承的需要,而且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2.獨立性原則
課堂教學的各項評價內容要盡量避免交叉和重復,界定應力求准確。
3.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即實用性原則。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應簡單明了。
三、數學課堂評價的基本內容
(一)教學目標評價
1.知識與技能
實施素質教育,對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首位,使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掌握具有可遷移的、生動活潑的知識結構。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為呈現新知能提供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的感知材料;引導是否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展開未知探索;教師的點撥是否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助於學生省時有效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在探索新知本質的過程中,展開高效的分析、判斷、推理、概括;並在歸納 總結 新知的過程中經歷一個以具體思維為支柱,向抽象 邏輯思維 過渡,又將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②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是否全面、深入;表述是否具體嚴謹;是否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建立在已有的 經驗 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
(2)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充滿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3)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富有個性、體現多樣化。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著差異,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
(4)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體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否形成初步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否發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課堂教學活動中,是否尊重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數學學習環境及和諧的學習氛圍,以強烈的責任心、嚴謹的治學態度、健全的人格影響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2)課堂教學中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積極探索,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地交流,並通過相互合作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是否關注數學學習中認知、情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學習素材的選取和呈現、學習活動的選擇與組織等方面,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教學效果評價
1.學生課堂學習狀態
(1)是否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是否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善於質疑,變式思維,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3)是否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真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各負其責,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2.學生學習的效果
(1)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歡程度
師生關系和諧,學生能樂於討論,對數學活動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從事探究活動,既輕松又專注,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合作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狀況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提出並能解決數學問題,並能和同伴交流思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建立多邊的、豐富的、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學生願意互相交往,懂得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索中充分發揮智力潛能。
(3)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
學生能否切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達成狀態,讓不同的學生各盡所能,學有所得。
(4)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評價學生是否能從生活中感知數學,從收集整理的信息中發現、抽象數學規律,用數學眼光觀察、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在學習活動中能力結構和合理遷移創造性思維的水平。具體包括:課前收集生活信息,課內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將所獲知識再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自我組織學習活動和反饋與聚合思維統一,直覺與分析有機結合創造性想像的參與等方面。
(三)教師教學行為評價
1.教師素質
(1)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書、口頭表達能力。組織教學到位、課堂評價合理,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比較強。
(2)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課堂用語規范、科學。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等。
(3)具有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夠適時捕捉和恰當處理生成性資源。
2.教學觀念
(1)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 思維方式 的變化、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和良好情感和態度的形成等等。
(2)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和普遍發展
教師能對每個學生負責,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差異,實行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學生都具備必要的數學素養,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對他們現有水平來說最大可能的發展。
(3)是否關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激活學生思維的「深」度上下功夫,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廣」度上下功夫,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之中,使全體學生獲得發展,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4)注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的獨立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培養創新意識。積極引導學生從事數學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教學能力
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准確、全面
所謂「准確」是指符合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實際,了解和把握教學的起點。教師是否根據學生實際,充分考慮當地的教學條件,確定恰當的教學內容和難度要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謂「全面」是指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諸方面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重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中學習數學。
(2)教學內容的處理恰當
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並不等值對應,教學內容來自於師生對課程內容、教材內容和教學實際的綜合加工,教學內容包括教材內容以及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際活動的全部。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處理上,教師要准確地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同時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領域的聯系,重視數學的應用。
另外,對於不同類型的課,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側重也要有所不同。新授課,要理清知識發生於發展的脈絡,對關鍵問題做出恰如其分的處理;練習課,要靈活選擇題目,使練習的難度和開放性成斜面上升;復習課,要引導學生將復習內容自主地進行回顧整理,形成知識網路,達到知識的系統化。
(3) 教學方法 切合學生實際和內容要求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機會則是教師在教的方式上要努力做到的。
(4)教學控制積極互動,靈活恰當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積極主動的充滿著生命活力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因此,需要教師具有靈活的課堂教學調控能力。具體包括;
①課堂教學前是否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生的學習狀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事先的預設;
②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變化和發展,及時進行調控,恰當地處理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篇二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正確有效地評價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學生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評價的重要性
教學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其人文性特點十分明顯。學生的興趣、需要、 愛好 、能動性以及情緒、情感、性格、意志等主觀因素不僅強烈地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活動,而且這些因素本身是教學活動的構成要素。為了能讓為數不少的初中學生從學習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應從關注學生的每一個學習細節開始,讓他們能經常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從而喚醒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因此在教學中進行過程評價,對初中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逐步走向成功,進而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和棟梁之才,有著現實而深刻的意義。
二、評價的方式
1、行為態度性評價。
指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態度進行評價,如態度比較端正,抬頭聽課,認真筆記,不講閑話,不看小說,對教師的講課有所反應,這些都屬於學生的 學習態度 問題。強化對學生的行為態度評價,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些看似與學習相關不大的評價在課堂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合作探究性評價。
指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困難能主動與小組同學交流合作解決問題,能主動幫助一些學習困難學生,能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合作探究性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能力。通過合作,可以強化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還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3、參與教學性評價。
指評價學生參與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學生能站起來回答問題,積極上台板演習題,能主動參與討論。在學習評價中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參與,有些是表面的參與學習如機械性的回答問題,有些是深層地參與學習如能講出學習的過程步驟。教師要恰當地給與不同的評價,使學生能在不同層次的學習成功體驗中得到賞識,從而獲得無盡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
4、完成作業性評價。
指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主要是評價學生對課堂後續的鞏固以及課外時間投入數學學習的情況。作業評價要在完成作業的快慢、完成作業的次數和完成的質量上給予不同的評價。對於教師培養的數學學習骨幹,比如參與批改作業的學生,要在評價時給予充分的認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指導學習能力和班級數學學習的管理能力。
三、評價的操作。
評價需要有一種科學性的操作 措施 ,在操作中需要收集一些信息,通過教師的觀察、學生的表現給予一些必要的量化,使評價有據可循,對於一些不能量化的信息,教師也要給予及時地定性反饋。
1、過程學分性評價。
根據數學學科的學分安排,把數學課堂過程學分按以下方法登記:若小組學員發言,全體小組得分為1分/次,個人發言加分為2分/次,回答比較有創意則3分/次。作業按照完成情況得1分/次,作業完成好壞等級得分依次為3、2、1分/次,作業由同學參與批改,按照批改的志願報名記分,每周5分/人/周。因此作業總學分=作業完成次數分+作業等級分+作業批改分。
2、多維鼓勵性評價。
評價除了利用學分給予評價外,還可以從語言上給予學生積極鼓勵,讓學生能從鼓勵中得到一種學習的動力。比如要讓學生參與上台板演,鼓勵學生尤其是差生上堂板演,鼓勵學生勇於嘗試錯誤,從錯誤中尋找真理;教師還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競賽,鼓勵和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和完成質量。
3、指導改進性評價。
對於有錯誤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少批評,多指導。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錯,如何改正,如是演算步驟問題,還是思維方法問題,還是做題細心問題。因此在課堂上還需要有指導性的評價語,使學生認識到事物都是有辨證的一面,「沒有錯就沒有對,錯是對的前提,錯是走向對的必經之路」等等。通過指導性的評價,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並改正錯誤,也會勇於承認錯誤。
四、評價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把握評價的層次性和側重點,對初中生開始宜注重情感性評價,逐漸過度到知識性的評價,最終把學生喜歡學習數學作為一種追求目標。
其次,評價要關注後進生,注意設置一些容易完成的題目讓後進生能回答,如果能讓最差的學生都饒有興趣的學習數學課,那麼課堂一定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
另外,要客觀公正地評判,對好生差生都一視同仁,不能有偏頗。最後,要不斷改進評價方案,隨著時間的變化,同一班級的人員評價方式上也要有所差異,要不斷地改進評價方式,以適應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不斷提高。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在課堂內外恰如其分地誇獎學生、適時運用正確有效地方法評價學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課堂會更加精彩。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篇三
一、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評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二、基本原則
1.先進性原則
現代教育以人為本,不僅關注人類文化發展和文化繼承的需要,而且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2.獨立性原則
課堂教學的各項評價內容要盡量避免交叉和重復,界定應力求准確。
3.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即實用性原則。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應簡單明了。
三、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標評價細則
1.知識與技能
實施素質教育,對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首位,使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掌握具有可遷移的、生動活潑的知識結構。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為呈現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實;
②感知材料的選擇是否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
③感知階段的引導是否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展開未知探索;
④新、舊知識結合點的確定是否便於快速促成學生認知的正遷移,教師的點撥是否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
⑤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助於學生省時有效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鋪設是否有利於學生在探索新知本質的過程中,展開高效的觀察與比較、分析與綜合、判斷與推理、抽象與概括;
②學生在歸納總結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經歷了一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支柱,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又將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③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是否正確、全面、深入;學生對新知本質現象概括的是否正確、全面、深入淺出,表述是否具體嚴謹;是否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④學生在探求、獲取新知中個性意識傾向性作用的發展如何,全員參與的競爭質量與程度怎樣;
⑤學生在探究和獲取知識與方法時的投入與「產出」是否成正比例。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建立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
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基於大量的日常生活經驗基礎的。基於此,學生才能夠通過各種活動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思考現實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發展他們對數學的理解。而數學中量的關系、量的變化等都是用符號進行描述和刻畫得。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數學的抽象性特徵決定了學生數學學習基本是一種符號化語言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學習,兩者之間應相互融合和轉化,成為學生主動建構的重要途徑。
(2)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充滿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在數學教學中,應通過學生主動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如何實現數學的「在創造」,並從中感受到數學的力量,促進數學的學習。
(3)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富有個性、體現多樣化。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著差異,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
①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交流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感受、體驗、 反思 與發展;
②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促進其思維的系統和深化。
(4)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體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否形成初步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否發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課堂教學活動中,是否尊重學生,以強烈的責任心、嚴謹的治學態度、健全的人格影響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2)課堂教學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數學學習環境及和諧的學習氛圍,逾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積極探索,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地交流,並通過相互合作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是否關注數學學習中認知、情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學習素材的選取和呈現、學習活動的選擇與組織等方面,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細則
1.學生課堂學習狀態
(1)是否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是否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3)是否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實行分工合作,各負其責。
(4)是否爭論與和諧統一,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5)是否多向觀察,善於質疑,變式思維,舉一反三,靈活實踐。
2.學生學習的效果
(1)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歡程度
在學生喜歡的課堂上,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形成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學生能大膽質疑,樂於討論,對數學活動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從事探究活動,有時很輕松,有時很專注,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合作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提出並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和同伴解決問題並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數學課程標准在「解決問題」目標中提出的要求。好的數學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建立多邊的、豐富的、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學生願意互相交往,能夠與人合作,懂得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索中發揮智力潛能,能靈活、綜合運用知識,能獨立構建新知識。
(3)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
學生能否切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到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同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達成狀態,讓不同的學生各盡所能,學有所得,並且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
(4)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評價學生是否能從生活中感知數學,從收集整理的信息中發現、抽象數學規律,用數學眼光觀察、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在學習活動中能力結構和合理遷移創造性思維的水平。具體包括:課前收集生活信息,課內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將所獲知識再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自我組織學習活動和反饋與聚合思維統一,直覺與分析有機結合創造性想像的參與等方面。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相關 文章 :
★ 初中數學公開課評議
★ 初中數學聽課評議
★ 初中數學課後評議
★ 初中數學課堂隨筆
★ 初中數學課堂小結的方法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回顧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 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
★ 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提問技巧
Ⅷ 數學課堂的評價
數學課堂的評價一
激勵性評價能促發學生的自信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評價語言要努力發揮激勵作用,讓學生更積極更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知識。
例如:在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如何變化時,一學生回答:「小數點往右移動一位,就擴大10倍。」我給了他這樣的評價:「如果你能注意數學語言的嚴密性,會把問題回答得更好。」這樣的「評價」激勵了學生,使他進一步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在我的啟發下,他給出了新的答案:「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往右移動一位,這個小數就擴大10倍。」「這樣的表達真准確,繼續努力呀!」這樣不僅激發了這個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鼓勵了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課堂上師生的互動與交流。
藝術性評價能啟發學生思維
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能使學生如沐春風,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啟發學生的智慧思維。
1、順水推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根據學生的回答,因勢利導,順水推舟,從而達到更好的互動、交流、生成的效果。
2、幽默智慧。在「圓周長」一課的教學中,老師要求同學自備大小不同的圓,通過在刻度尺上「滾動」,去探索「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一位同學在交流匯報時說;「我的尺子是不夠長,但我把圓對折,把滾動的長度乘以2就是了。我更快,還不用在圓周上做記號。」可以說,智慧的評價能激活思維的火花,這需要教師的知識、才能經過長期的積累而形成。智慧而藝術的評價語言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的進程,使教學信息的傳導走向高雅。
數學課堂的評價二
一、真情實意,富有感染力
盧梭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只有真情才能換取真情,只有真愛才能換取真愛」。教師的評價語應該是發自內心深處,真誠而親切的自然流露,就像一縷溫柔的春風撫摸孩子,就像點點春雨滋潤孩子一樣。這樣才能博得學生信任,才能蠃得學生的心。例如:一次,在做「學校買了2箱排球,每箱8個,每支1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孩子們列式:8×15×2=120×2=240(元)
忽然傳來一個低低的聲音:「老師。」尋聲望去,是她――一個平日里有點內向的孩子。我還是微笑地看著她:「有問題嗎?」她有些猶豫,我又一次微笑著點頭。終於,她鼓起勇氣站起來,怯怯地說:「我的算式是8×2×15。」我大喜,連忙板書。「怎麼算啊,16×15我們還沒學呢!」一個同學叫起來。「是啊,怎麼算?」我再次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她。「我用16×3×5=48×5=240。」「啊?喔!」其他孩子猛然頓悟,教室里爆發出自發的掌聲。「老師,還可以用16×5×3。」又一個孩子興奮地叫起來。在整個過程中,我都滿懷熱情,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了肯定和有價值的評價,這給被評價的學生以極大的滿足感,讓她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悅。
二、准確恰當,加強說服力
准確性是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評價語言就沒有生命力,無論你說得如何生動,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教師評價語的准確性顯得猶為重要,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評價,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
如:在教學「對稱圖形」時,有個一學生回答正確但聲音較小,我的評價是:「回答很好,如果你的聲音再響亮一點,老師會更喜歡你,請再試一試。」學生在第二次回答時聲音就非常響亮,其他學生也以他為榜樣。這樣的評價,針對性強,能提醒學生,能幫助學生彌補不足。當學生回答不清晰時,我會說:「別著急,再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行!」;當學生回答不完全正確時,我會說:「你非常勇敢,向大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有進步,如果在發言前,多問幾個為什麼,或多想幾個方案,那就更好了!」給他一個恰當的「台階」;當學生回答完全錯誤時,我會委婉的說:「如果你再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一定會回答上來的,下次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回答得很好的。」經過這樣多次的評價,學生敢說了,會說了,說得更好了。
數學課堂的評價三
主動參與,合作交流
素質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其自主發展。這要求教師真正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是知識的探索者。有這么一句話,對我們很有啟發「數學老師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嘴巴,學生的知識不是講出來的,是他自己學會的」。對此,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要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要樹立新的教學觀,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創造發展的結果,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在如何使學生主體發展上。做到給學生一杯水,並不是教師有一桶水的問題和常流水的問題,要教育學生怎樣要一杯水、怎樣取水。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注重思維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在感性材料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掌握和運用這些形式和方法的程度,這對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學生最基本的數學素質。
注重思維不僅僅體現在培養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同樣還要重視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要重視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堂的評價四
評價的語言要有導向性
教師的評價不是簡單的肯定或表揚,應該在正確處激發潛力,在錯誤處激發信心,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注意觀察,才能及時覺察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狀況,了解學生思維的發展過程,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評價。學生做得好、講得好的地方,教師要具體指出來,使其他學生懂得欣賞別人,從中得到啟發。
評價的語言含有延遲性
教師的評價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學活動不應圍著教師的「教」轉,而應多為學生的「學」服務。適時評價應該與延遲評價結合起來,多給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尤其是當學生的答案「離奇古怪」時,教師不應急於主觀猜測、簡單評價、草率收場,而應真誠地多問幾個「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或許學生富有個性化的火花就會隨之迸發而出。
評價的語言富有激勵性
為了使課堂評價真正具有激勵作用,要求教師課堂採用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杜絕籠統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評價,並對課堂評價用語提出了具體要求,即要有針對性、啟發性、藝術性等。課堂上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恰當的評價。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營造課堂柔性評價氛圍
在課堂教學的激勵性評價中,除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外,還有學生互評也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形成一個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同時使學生在相互溝通協商中增進對知識的了解和理解,易於形成積極、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課堂氛圍,促進雙方不斷改進,獲得發展。
Ⅸ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評價
一節高效的數學課一定產生於生動的、活潑的、師生之間有著充分交流的課堂,有效的課堂評價則促進了這種高效課堂的生成。 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小學數學課堂有效評價,一起來看看吧。
一、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反思我們的課堂評價,不難發現我們的評價方法過於單一,無法滿足學生鮮活的個性,不利於促進學生的多元智力發展。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新奇的事物倍感興趣,渴望變化,期待驚喜。所以為適應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我們的課堂評價要形式多樣,在評價的方式方法上要創新求變。
1.及時運用准確恰當的評價語言,讓課堂充滿活力
語言評價是教師在課堂評價中使用最頻繁、最直接、最快捷的評價方式。教師在運用這些評價語言時,課前要有科學有效的預設,要考慮到這一評價方法的運用能否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一名教師在執教《解決問題(二下)》時先出示了一張情境圖,由學生根據情境圖收集數學信息。當一個學生分別說出三條數學信息後,教師給予評價:“感謝我們的小先鋒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根據他收集到的信息提出問題嗎?”這里,教師用一個“小先鋒”肯定了回答問題的學生,同時也激勵了其他的同學在接下來的問題中積極思考,課堂氣氛隨之熱烈起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既准確又得體,是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最好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學會傾聽,學會關注,能及時准確地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給予評價,評價時注重內容翔實,有根有據,不簡單地說聲“好”就了事,也不簡單地用“對”或“錯”來判斷,而應恰如其分地給予褒獎或善意的否定,防止評價語言蒼白乏力,或者言過其實。
2.善於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交流
挑起的大拇指、真誠的微笑、充滿愛意地摸一摸頭甚至一個關切的眼神、一次疑惑的皺眉,這些無聲的評價有時更能牽動學生的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評價效果。我在執教“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時,對於算式“39+48=?”,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一種快速的口算方法,“我班同學中有很多口算小能手,誰能告訴老師這種進位加的口算方法?”剛開始,學生的回答都是按照筆算的思路去進行計算的,沒有出現預想的演算法,我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口算方法,但同時微笑著將詢問和鼓勵的目光投向了每一位同學:“還有沒有更快的口算方法?”我發現我的目光所到之處,每一個同學都在認真地思考,有同學舉手回答:“老師,也可以先確定十位,因為是進位的,所以十位上一定是8,而9+8等於17,個位上就是7。”面對這位同學的機智,我做出誇張的驚喜表情,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而被評價的同學也坐得越發的端正。這種表情與手勢的評價也感染了其他同學,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收到了預想中的高效。其實我在課堂上經常會用到這些無聲的評價,不是刻意為之,很多時候是情不自禁,只要你有飽滿的激情,有愛學生的心。對於課堂上開小差的同學我也很少中斷授課去訓斥,而是以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責備的皺眉,或者是摸一摸走神兒學生的頭、敲一敲他的桌子去提醒。漸漸的我發現我與學生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難得的心靈上的默契,這種默契拉近了我們之間的情感距離,我們的課堂也因此變得的和諧與溫暖。
3.藉助符號語言的評價,給學生一個努力的方向
作業本上的一朵小紅花,張貼榜上的一面小紅旗,數學書上的一個小紅星,評價表上的一個小笑臉,都會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燃起他們心中的希望與期待,給他們一些小小的夢想。記得我執教一年級數學的時候,為表揚一個小男孩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表現,承諾下課後獎勵他一朵小紅花,可是下課後我忘記了這件事,結果放學時,孩子帶著媽媽找到了辦公室,在我向孩子致歉並補印上小紅花後,我看到了孩子眼中的欣喜與自豪。原來教師的一個評價在孩子的心目中是那麼的重要,它可以使他們激動不已,信心百倍,甚至會終身難忘。
二、多一些評價標准,增加評價尺度的彈性
學生的個人潛能之間不但存著差異,而且在潛力發揮的程度上也不一樣。如果我們的評價只有一個標准,那就像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他可能永遠排在後邊,這很輕易就能挫傷某些學生的自尊心,這樣的一把尺子對這部分學生的個性發展往往是弊大於利。如果多幾把尺子,多一些評價孩子的標准,多給孩子一些爭取成功的機會,這個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面前排在前列,就會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另外,在每一個標准面前,我給孩子們評價的尺度也不相同,成績是100分的學生會上光榮榜,成績是60分的學生也可能會得到教師的口頭表揚或書面鼓勵,因為這個60分的同學上一次考試的成績是不及格。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尤其是對於學困生,他們更需要樹立信心,努力追趕。就像拔節的禾苗需要陽光和雨露一樣,無論哪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期待得到他人的關注與肯定。
三、評價要有梯度,有延展性,保持進行時
很多時候,我們的課堂評價都是一次性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後,或許能讓學生激動一陣子,隨即這一次成功的評價便完成了它的功效,結束了它的使命。我想,有效的課堂評價應該具有延展的魅力。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我使用了一個“小學生數學課堂表現評價表”,每個學生一份,根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與達成狀態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是在表現好的孩子的表格里印笑臉,集滿五個笑臉換一顆星貼在班級“我是課堂小明星”光榮榜上,當光榮榜上的星集滿了五顆就可以得到印有大拇指的練習本(獎品)。這樣一來,後面的評價將由前面的評價累積而來,評價的長效性可想而知。同時,這張表格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欄目――家長評價欄,要求家長根據孩子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並結合家中的表現給予評價。學生每周末將表格帶回家由家長評價。這等於是延長了課堂評價的時效,拓展了課堂評價的空間。實踐證明這樣的評價是成功的,是高效的。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越來越好,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帶著爸爸媽媽的關注在聽課,他們還知道教師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評價正在進行中,孩子們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鼓勵。在這樣的渴望中,我相信,孩子們的成長一定是健康的,快樂的。
四、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來完成,課堂評價往往缺少學生的參與。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對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體會,尤其是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感體驗,比如是否喜歡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等,不同個體的感覺更是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對於這些內容,學生的自評是有價值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價(主要找優點)。通過互評,在學生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營造一個團結合作、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應鼓勵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使其學會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鼓勵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使整個教學充滿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比如在課堂上指名回答時,我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並給出自己的評價:說出對或錯,或用肢體語言來表示贊同或反對。有時,我會參與學生間的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並讓學生進行評價。在每節課的回顧反思環節,我要求學生說出這節課的收獲並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
對於如何讓家長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來,我想我嘗試運用的“小學生數學課堂表現評價表”的方法是成功的,事實證明,家長的評價對於孩子有著別人無法替代的激勵作用。因此,為了使學生更為健康地發展,我們應當倡導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評價相結合。
有效的評價,能夠使孩子們在被評價中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並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時又從對他人的評價中反觀自己,取長補短,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並在這個可持續的發展過程中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一、評價應有彈性而不失真
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做到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教學中,一定要特別重視和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把這些生活經驗當成重要的課程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書本上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事物的好奇心和數學應用意識。對學生的精彩回答應予以熱情的肯定,對課堂中產生的“不同的聲音”,應及時弄清根源,進行疏通。學生的生活經驗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多,因此對一些合理的推理尤其要呵護。
案例一:三年級《可能性》
在學習了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之後,老師這樣提問:你能聯系生活,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句話嗎?生1:哥哥的歲數一定比弟弟大。(大多數同學都表示贊同。老師也認為學生掌握得不錯,正准備請另外一位同學發言,可誰知有一位同學喊了起來。)生2:不對,我認為哥哥的歲數不一定比弟弟大,如果他們是孿生兄弟,那可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歲數不是一樣嗎?
關於案例中的問題,我也曾就此詢問過高年級的學生,得到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現在的小學生見多識廣,真是越來越聰明,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往往出乎意料,獨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數學知識的建構者。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只要他們說的有道理,老師就應給予肯定。
二、避免課堂無效評價
新課程標准下,越來越多的老師選擇用鼓勵性評價來替代甄別性評價,使得整個課堂處在互相激勵,互相喝彩,相互學習的氛圍中,不管你是回答對了一個問題,還是說出了這個題目的解題思路,同學們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對回答問題的學生是莫大的鼓舞。這樣的評價是可行的,但是比較繁瑣,有時候會成為教師上課的負擔,因為不管學生回答的多與少,只要回答問題就給予獎勵,顯得過於頻繁,轉移了課堂教學的重心,因此教師在課堂評價時語言要簡潔、明確、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有效的激勵。
教課之初,我本著每一位學生都是好學生的原則,對於只要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毫不保留地大加贊賞,集體鼓掌等等,我也不失時機地以“好,很好,行,不錯,挺好,你真棒”等籠統的評價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但是這種一味的表揚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這樣的誇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反而會讓學生錯誤地認為只要回答問題,老師就會表揚我,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使評價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案例二:《10以內的加法》
有一位教師在教學《10以內的加法》時是這樣評價學生的。師:你能說出一個10以內的加法算式嗎?生1:7+9=16。師:(豎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7加9等於16你都會算了。生2:6+8=14。師:你也了不起。
在這個案例中老師提的問題是“說出一個10以內的加法算式”。但學生1的回答顯然是沒有聽清楚老師的問題,而是想當然進行了回答。學生的回答雖然正確,但卻不符合教師提出的要求。面對學生的答非所問,教師給予學生的反饋卻是豎起大拇指,並表揚學生“你真了不起”,顯然這樣的評價是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因為教師在評價時一方面要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但又不能忽視學生的“錯誤”。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表揚,其他學生也會順著這條思路走下去而產生思維定勢。顯然學生2的回答明顯地受到教師評價的影響。如教師在學生1回答問題後,能夠進行適當的評價如“你真棒,我們還沒有學過的知識你都掌握了,但是你沒有聽清楚老師的問題,你能說出一個10以內的加法算式嗎?”這樣的評價既鼓勵了學生,又指出了他的問題,對學生本人和下面的學生的回答都會產生積極的、正確的影響。
三、評價方式多樣性
《數學課程標准》中特別強調評價方式多樣化,指出:小學兒童剛剛進入學校,他們對數學的感受對於今後是否喜歡數學學習、能否學好數學十分關鍵。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肯定他們知道了什麼、掌握了什麼。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把教師評價與同伴互評、自評及家長評價相結合。
四、把握時機充分評價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教師在課堂中要抓住學生評價的時機,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做出評價,這就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在課前要認真鑽研教材,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只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充分預設後,才能對學生的回答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從而進行有效的評價。
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更是這門藝術中的精髓。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並創造性地實施評價。不斷變換表達方式和評價的角度,或是一句贊嘆,或是一句玩笑,或是一句名言。語氣要誠懇,要用充滿愛心和智慧的語言去熏陶、感染學生,讓學生沐浴在教師富有個性的評價中,促進學生個體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