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學生數學完成作業表怎麼設計

學生數學完成作業表怎麼設計

發布時間:2022-10-25 17:13:23

① 小學一年級數學布置作業怎麼布置

組織學生做適當的數學家庭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但一年級學生不太會寫,而且所學知識內容少又簡單,使寫的作業特別少,經常不知道給學生布置怎樣的數學作業,常常是沒有作業,這樣長期下來,不僅所學知識得不到鞏固;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級不利的。因此,創造性地對家庭作業進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教學內容可以布置這樣的數學作業。
1、說
一年級學生雖然不太會寫,卻很願意說。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年級學生是非常渴望與人交流的,六七歲也是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基於這一認識,我給一年級學生布置的第一道數學家庭作業就是「說」。即把你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課上有趣的事說給家長聽。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新知,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家長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督促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2、玩
為了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的樂趣,我把一些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成了「玩」,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感覺學和玩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例如在《比多少》教學後,我設置了這樣一道作業:用4個杯子裝一樣多的水,然後分別放入1、2、3、4塊方糖,再猜猜哪杯水最甜,學生通過實踐,發現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又如:「比高矮」的作業是:回家和家長排排隊,看看誰誰最矮(鞏固比高矮的方法,創設學生與家長交流的機會)。「10以內的加法」作業:和爸爸媽媽玩湊數游戲(復習10以內的加法,培養學生反應能力,提高口算速度)。「前後、左右」作業:請家長坐好,說說家長及自己前後、左右有些什麼。
3、用
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讓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意義與價值。所以,在一年級的作業布置中,我給學生的第三道家庭作業是「用」。例如在學習了「分類」後,我布置學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間和客廳;在學習了「統計」以後,我布置學生回家統計家中桌椅的數量、電器的數量等等。
總之,對於一年級學生我們應盡可能少布置一些「寫」的作業,多一些學生樂於做又有效的「說」、「玩」、「用」等形式的作業。

② 如何設計多樣化的數學作業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教學在教師們的極其重視下異彩紛呈,但數學作業的改革步伐似乎不大,就連教材上出現的少數操作實踐題,有些教師也嫌麻煩而棄之不用,導致學生對作業產生了厭煩的情緒。為了凸顯新課程理念,賦予作業新的生命,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筆者在班裡進行了小范圍的試驗和研究。
一、趣味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情趣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潤滑劑。教育心理學證明,小學生好奇心強,求勝心切。所以抓住這一特點,投其所好,設計出具有童趣的、親近的數學作業,吸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描繪小圖畫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根據這一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用美術作品的方式表現一些作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應用了所學知識。如在教學《平移與旋轉》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些相關的美麗圖案或花邊;學完《辨認方向》後,讓學生展開想像畫一個可愛的「方向板」。這樣的作業,學生感到新鮮有趣,不僅能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迸發出創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業變成了一件件藝術品。
2.互玩小游戲
「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生在「玩」中作業,可以讓學生在作業中體驗知識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如學完《乘法口訣》後,可以設計「對口令」的游戲。又如為了改變計算題枯燥、乏味的現象,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如「找門牌號」、「小猴闖關」、「小壁虎找尾巴」、「登山」等帶有童趣的游戲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性作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新課改所提倡的。因此,在作業設計時,要賦予學生生活中的「角色」,把學生引向生活,引向社會。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實踐性作業,讓作業成為學生生活實踐的「向導」,使學生成為數學問題的實踐者、探索者、研究者。
1.研究小課題
以「小小研究員」的身份回歸到生活「大課堂」,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收集、整理各種所需的數據,然後完成課題式作業,既學到知識,又鍛煉了能力。例如:教完《長方體的表面積》後,可以布置小課題「有趣的包裝」,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把研究的過程、結果、問題記錄下來,然後再集體交流。
2.操作小實驗
操作實驗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後,可要求學生根據家中消毒液的說明書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葯水給廚房用品消毒。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後,可以布置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設計製作一個「燈籠」。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不僅鞏固了知識,創新精神、應用意識也得到培養。如果只讓學生做一些機械重復的書面作業,就失去了作業「再學習、再創造、再發展」的作用。
三、自主性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自主性作業是學生根據學習內容,自主編創的鞏固所學知識方法而形成技能的一種學習方式。它重在學生的自主,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以求達到學會知識、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提高能力、發展個性的目的。
1.編擬小習題
培養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目標要求我們賦予學生一定的設計權,讓學生別出心裁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編創出別具一格的作業。如學習了統計圖表的知識,可以布置學生設計一份統計圖表,要求自定研究主題,自己收集數據、匯總數據並用統計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最後說說學生對這次作業的體會。
2.自撰小作文
作業設計應當注意學科之間的整合,體現多種知識、方法與能力的綜合運用,增強探索性,注重思考性,著眼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與能力。如:可以針對某個知識點撰寫學習小結或體會;可以在某章節或模塊內容學完後,讓學生撰寫一篇數學小論文;也可以讓學生把身邊的數學知識、發現的數學規律、新的解題方法、某些運演算法則等撰寫成數學日記,這些都是很好的作業形式。這種形式的作業不僅能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喚醒學生的創作慾望,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四、閱讀性作業——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
閱讀是積累知識的手段,是活躍智慧的途徑。一提及閱讀,人們聯想到的往往是語文。其實不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數學化程度的提高,閱讀已成為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如果有計劃、有目的地給學生布置一些閱讀性數學作業,對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作業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閱讀數學課外讀物,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
如結合年段教學內容我編輯了數學閱讀書目,在教室開辟「數學廣角」,定期開展「數學名人欣賞」、「暢游數學史」等專項數學閱讀活動,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積極閱讀相關的書籍,採集書中的精華,展現閱讀成果,並展開交流與評比,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閱讀的效果。

③ 如何用word畫出這樣的數學作業表

如果是我的話,會先設置好分欄,然後通過頁眉頁腳加入這樣的線條。

④ 數學作業統計表怎麼做

可以在excle裡面做的哦,題目還是不難的哦。可以多做做就行了,是可以做出來的哦。不難的,一定要加油哦。

⑤ 怎樣做作業計劃表

學習計劃可以讓我們的學習不再盲目,提高學習效率。今天和大家分享在制定學習計劃中可以參考借鑒的幾種學習時間表制定的方法與要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總時間表

任何安排時間和活動的計劃都必須以一個總時間表為核心--就是說,一份活動的固定時間表。一張總時間表一學期排一次就行了,除非基本的課程表有所變動。 具體要領如下:

首先,把所有必須參加的學校活動,例如課程、上課以及實驗時間都填上,

其次,再填上其它固定的活動,如課業愛好、路上所花時間、鍛 煉、交往等等。

第三,再加上家務雜活、睡眠及進餐時間。把固定活動的時間都填上了,表中的空白部分你就可填入每周及每天的活動規劃了。

你可以把這份主要活動時間表抄在一張大一點的卡片上,貼在桌子上或夾在筆記本里,這樣你的腦子就不會亂成一團槽了。

更重要的是,你還可以設想表中的空格就是你可以用來做其它必須做的事情的時段,這種表實際是根據教室里的課表來製作並要配合課表來使用。

有一張總時間表作為基礎,你就可以設計一份任何類型的時間表,這份 時間表能適應你的課業學習,與你獨一無二的個性相結合。


⑥ 淺談如何有效布置小學數學作業

數學教學離不開一定的練習,現在大多數教師對課堂練習非常重視,忽略了課後練習,特別是家庭作業的設計。有的教師通常是拿現成的習題集應付了事,大都機械重復,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與省教育廳減負提質背道而馳。有效的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應以教材為主陣地,以生活為主戰場,以思維為主練線,要花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收獲,為此,我認為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下設計。
一、嘗試性作業
這種作業可以看作預習性作業,是通過學生自學教材,查閱資料,初步掌握學習內容,完成一定的練習,例如:學習「圓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剪圓片、折圓片,說出對圓有哪些新的認識。通過這樣的實踐動手練習,讓學生了解到:①對折若干次後發現摺痕在圓的中心有一個交點,它就是圓心。②對摺痕的一半是半徑,且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③圓心將直徑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說明一條直徑的長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這類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培養鑽研精神。
二、自選性作業
從學生方面考慮,作業設計要「因人施設」,既要關注後進生和中等生,同時又要關注優秀生,讓學困生吃飽,讓優秀生吃好,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避免作業一刀切的現象。以「圓的面積」一節為例:可以設計如下的家庭作業,(1)學校圓形花壇半徑2米,請求出它的面積。(2)學校花壇直徑8米,請求出它的面積。(3)學校花壇周長12.56米,求它的面積。(4)一隻小山羊被主人用2米長的繩子拴在東西院牆根與地面相交的木樁上。小山羊想:哇!這么多青草,太好了,我一定把它全吃光。請問小山羊能吃光所有的青草嗎?為什麼?它能吃到多大范圍的草?請你求出小山羊吃草的最大面積。
三、趣味性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業布置得好、有趣、多樣化,學生練習熱情就高漲。同時在家中練習可以讓學生家長參與其中,為學生展示自己,家長了解孩子提供舞台。如,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後,可以讓學生與家長互動,孩子任意說出一個分數,家長根據這個分數說出一個和它大小相等的數,讓孩子判斷對錯,或家長說一個分數,孩子說出一個與之相等的分數。學習了圓面積後,讓學生回家測量,家中圓形物體的面積,學生積極性較高,與家長共同討論為什麼這些物體的面要設計成圓形的。
四、實踐性作業
完成實踐性作業是一種體驗性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的經驗,在實踐中實現認識的第二次飛躍,通過實踐使之再學習,再探索,再提高,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例如:根據給出的硬紙板,幫揚子江制葯廠製作一個葯盒的標樣,盒子的長5cm,寬4cm,高3cm。並求出這個盒子的表面積和容積。雖然因人而異製作的成品會有差異,但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教訓,同時也鞏固了長方體表面積和容積的知識結構。
五、開放性作業
作業無論是在內容的選取還是形式的呈現,都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自主創新的機會,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解題策略,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散性和靈活性。
例如學習《分數和比的知識》後,可安排這樣作業:看到「a是b的,你能聯想到哪些內容?」,要求學生聯想到:a與b的比是5:6,b與a的比是6:5,b是a的 倍;a比b少 ;b比a多……等信息。
再如學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後,設計這樣一道題:把含鹽16%的鹽水40千克改製成含鹽20%的鹽水怎麼辦?這樣一個靈活性較強的問題,打破「陳規舊矩」的束縛,引起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思考。可以通過加鹽,使鹽水中的含鹽量變多,也可以通過蒸發水,使鹽水中的含鹽量相對變多。進而從兩個方面思考:需加多少鹽?或需要蒸發多少水?小學生常常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設計這樣的習題讓學生去解答,恰恰給他們創設一種「探索」的感受意境,解題中感到樂趣無窮。
六、設計性作業
針對一項工程、一個活動,讓學生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規劃圖等,以訓練學生的創新與策劃能力。如,為慶祝「六一」兒童節,學校為同學們安排游園活動,走迷宮,每人每次2元;摩天輪,每人每次3元,碰碰車,每人每次4元,空中游覽車,每人每次1元;動物獵場,每人每次7元。問每個項目玩一次一共要用多少元?如果學校發給你15元的游樂券1張,請你設計遊玩方案。
這個問題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在學生心理中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他們會從自己的經驗愛好出發,開始琢磨,怎樣設計自己所喜歡的游樂方式?怎樣使自己喜歡的項目多玩幾次?怎樣玩才能使15元的券不浪費?……
總之,學生作業的設計應突出層次性、嘗試性、趣味性、實踐性、開放性,在保證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獲得鞏固訓練的同時,也要體現一定的彈性,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達到「人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要求。

⑦ 如何設計好高中數學作業

利津縣第二中學 魏靜 一、高中數學作業的特點 由於高中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高中數學作業也有其特殊性,所以高中數學作業不僅具有一般作業的特點,也有自身的特點。 1.抽象性: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是高中數學作業的一大特點。高中數學知識較其他學科的知識更抽象、更概括,使高中數學完全脫離了具體的事實,僅考慮形式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高中數學作業中有很多習題使用了高度概括的形式化數學語言、給出的是抽象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解應用題或解決問題也是具體—抽象—具體的過程。 2.嚴謹性:由於高中數學的嚴謹性,所以高中數學作業同樣具有嚴謹性。漢斯�6�1弗賴登塔爾曾經說過:「只有數學可以強加上一個有力的演繹結構,從而不僅可以確定結果是否正確,還可以確定是否已經正確的建立起來。」可見高中數學的嚴謹性。 3.獨立性:高中數學中,除了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有相對明確的系統(與平面幾何相比也不成體統),代數、三角的內容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因此,注意它們內部的小系統和各系統之間的聯系成了學習時必須花力氣的著力點,否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必然會欠缺。 二、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原則 高中數學作業的目的不但是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而且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發展能力。正確組織好高中數學作業,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能力有著重大意義。 1.目的性:即作業要體現高中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教學單元目標、課堂教學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練習能進一步鞏固知識,使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簡單而言,就是作業練習什麼,教師心中要有數。對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教師設計作業應側重放在把握重點,突破難點上。對學生易接受,知識連貫性強的內容,宜設計有關開發智力,提高思維力的作業。這樣既能保證讓學生能依時完成作業,也能讓他們在體會成功喜悅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智力。 2.針對性:即作業能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針對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師要精選設計作業題。設計的作業不符合學生實際能力和需要,或太難,或太深,學生不會做,無結果,他們的興趣和情緒就受到影響。困難性作業應是學生在熟練掌握「雙基」的前提下力能勝任的,且要考慮多數同學的適應性。 3.差異性:班級授課制下,由於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會造成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則可縮這種差距。當然,它需要貫穿於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作業設計也不例外。可據學生水平把學生分開兩組或三組,分類布置作業。 4.開放性:作業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讓學生有自我發揮的餘地。可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和能力,結合教材適當設計一些探索性作業,引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尋找夥伴完成研究性作業 三、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方式 高中數學作業中應包含鞏固性作業和研究性作業,鞏固性作業主要是落實單元教學的知識目標,鞏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演繹、歸納的思維能力。研究性作業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搜集信息、處理數據、製作圖表、分析原因、推出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自選作業:教師按教學單元提供大量的數學鞏固性作業,教師只提一個每天完成作業的最低量的要求,讓學生自由選擇完成。其特點是: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改善了作業效果,學生享受到了做作業的主人的快樂。 2.分層作業:教師在一個教學單元結束時進行「形成性測驗」,根據測驗結果將學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兩個層次。教師提供矯正作業,要求「需努力」的學生獨立完成後交給「合格」的學生批改講評。其特點是:班級授課制下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會整齊劃一的,教師不在教學單元開始時將學生進行層次劃分,而在教學單元結束時劃分。這樣做有利於學生在教學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選擇作業。而矯正作業的分層次要求,有利於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自編作業:章節結束時教師指導學生自編學習測驗,把自編測驗當作作業。教師重在指導學生學會章節知識內容的整理,逐步在題型與內容上建立聯系。可分工合作編制,也可個體獨立編制完成。每次編題後要求學生提交章節知識內容整理、測驗卷和考查的知識點等成果。教師取樣講評,學生互評、互測。其特點是:發揮了以往考試評價未曾發揮的交流作用;學生在編題過程中學會了知識的歸類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摸擬了知識的運用過程;編題後的自測,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競爭意識,愉悅身心;學生通過擔當評價者的角色,參與了對作業設計和完成結果的評價,提高了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4.研究性作業:教師給定范圍或專題,學生選題,學生搜集整理資料,通過反饋與修正形成作業成果,並匯報交流,進行評價。其特點是:教師給定范圍,學生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完成時空跨度大,可以尋求合作夥伴,有創造性,與生活緊密結合,加速了個體的社會化,可以培養學生信息利用等能力。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堂上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課外作業的設計。高中數學作業要貼切學生實際,以趣味訓練、探索創新、自主選擇為主。應把學生從過多過濫作業中解脫出來,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

⑧ 淺談小學數學作業應該要如何設計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變革創新力度還遠遠不夠,傳統的做法仍然大量存在。具體表現在:練習要求「一刀切」,忽視了學生個體在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差異;練習量依然過多,不乏簡單機械的練習,質量不高;練習內容的綜合性不強,缺少對生活實際的關注、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不夠緊密; 那麼應該如何的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呢?這全社會共同關注的提高教學質量問題。數學作業的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使新授知識轉化為學生技能的重要手段。怎樣才能精心設計小學數學學科的作業,切實有效的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作業的針對性: 實事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對學生,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承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作業的設計要有坡度,在范圍和數量上要有層次性、伸縮性,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既要使學困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飽」,又要使優等生「吃得好」。例如:教學「小數乘積的近似值」時,可通過基礎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等步驟,依次設計作業題目。 基礎練習: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這類作業留給「學困生」。 綜合練習:測量學校操場的情況,再算出操場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要求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這類作業留給中等生。 拓展練習:「兩位小數的乘積保留兩位小數,取近似值是7.38,准確值可能是多少?」這類作業留給優等生。 這樣,可有效的避免課外作業的「齊步走」現象。 二、作業的趣味性: 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能夠寓教於樂,易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既鞏固、強化了知識,又讓學生感到學習的輕松、快樂。例如:在做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時,一味地布置計算題,機械地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針對這一問題,我設計了兩組練習,每組四道。我把每一組各題的得數之和告訴學生,這樣同學們做完後,就知道做的對不對了。學生做完第一組後馬上又去做第二組,做得快的同學要求老師出第三組。 三、作業的適量性: 教師布置作業要少而精,要在培養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做練習題,確有暫時提高成績的效果,但憑「題海」取勝,負擔過重,往往事倍功半。學好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掌握值是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這就決定了數學作業不能過濫,更不能簡單的以熟生巧,以量求質。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作業練習,練得恰到好處,這是提高學生能力,同時做到「減負」的重要手段。 四、作業的選擇性: 學生在完成他認為比較多的作業時,或多或少會存在逆反心理,如果教師一意孤行,強迫學生必須如數完成所有作業,那麼作業的質量就很難保證,作業的目的也就很能達到。在布置作業時,我大膽規定,學生對不會做的題可以不做,只要在把會做的題做完後,回答下列問題就算完成了作業。 1、寫出此次作業中,你獨立完成的題的序號何在別人幫助下弄懂並完成的題的序號。 2、寫出此次作業中,不會做的題的序號,力求分析不會做的原因。 3、此次作業你用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巧?你的做大收獲是什麼? 這樣能使教師迅速、清晰的把握學生的作業情況和實際水平,為教師今後的教學指明方向,提供參考,同時可以使學生摒棄抄襲、自欺欺人的不良學風。 總之,布置數學作業,要精心設計作業題,要講求藝術、講究方法,要結合實際,講求實效,使作業既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又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⑨ 小學數學基礎性作業設計指南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辦發〔2021〕40 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13 號)要求,全面提升我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依據包頭市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特製訂小學數學學科基礎性作業設計指南。

一、設計原則

(一)「依標設計」的原則

作業設計要符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關於合理設計實施書面作業的要求。一要指向數學本質的理解及在具體情境中的合理應用,二要體現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三要設計了解學生學習過程的作業。

(二)提質「減負」的原則

作業設計要嚴格貫徹並落實《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關於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要求。一是減少書面作業總量,二是提高作業質量,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

(三)一致性原則

作業設計要與課堂學習目標匹配,體現「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作業設計要與教學內容匹配,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設計。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歷練數學思想和方法,發展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四)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相結合的原則

書面作業的量要符合各年級書面作業的時間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可布置一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小製作、小調查、小游戲等實踐類作業;其他年級可布置適量的書面作業,也可適當布置一些與學習內容密切聯系的實踐性作業。

(五) 層次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作業的內容要適合各個學力層次的學生需求。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作業,避免「吃不飽」和「吃不了」的情況。注重趣味性、層次性和開放性,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使學生願做作業、樂做作業。

二、作業類型

按照作業內容將作業劃分為基礎類作業、綜合類作業和反思類作業三種類型

(一)基礎類作業

基礎類作業側重於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此類作業在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要體現出學生習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與方法,反映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與轉化。

(二)綜合類作業

綜合類作業側重於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等,探究數學問題或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此類作業是一種經驗性、實踐性、合作性較強的作業,它是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培養應用意識的重要載體,能提高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問題解決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反思類作業

反思類作業側重於促使學生主動建構與自己知識水平相適應的知識體系。此類作業是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和再完善的作業。能開闊數學學科視野、拓展數學學科思維,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評價與反思意識的養成,同時還能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設計策略

作業是日常檢測學生課堂學習目標達成狀況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設計和布置作業有助於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業成績,及時反饋教學成效,提高教學質量。

(一)基礎類作業的設計策略與示例

1.策略。

設計基礎類作業時,必須准確把握課程內容中的要求。准確把握「了解、理解、掌握、應用」不同層次的要求,注重對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本質的理解,應淡化特殊的解題技巧和避免出偏題怪題。基礎類作業設計首先要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在作業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追求多感官、多角度參與,突出一個「活」字。這樣設計出來的作業就可以變「枯燥」為「有趣」,凸顯趣味性。基礎類作業設計,還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要正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在作業設計上力求體現「因材施教』,變「統一」為「分層」,體現層次性。

示例1:設計北師大一年級上冊《小雞吃食》(10的加減)的基礎類作業。回家用撲克牌和家長玩兒拉火車的游戲。游戲規則是只要兩張牌可以湊成十,就可以把它倆及其中間的牌都拿走,最後牌多的人獲勝。

設計意圖說明:課標要求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例2:北師大三年級上冊《混合運算》

課標要求:認識小括弧,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作業:用撲克牌(用1至9的撲克而且不能重復)與家長一起算「二十四點」。

例3:北師大五年級上冊《小數除法》

課標要求:能進行簡單的小數除法運算,發展運算能力。

作業:填一填,圈一圈,算一算。圖片

例4:北師大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認識》

課標要求: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可設計如下不同層次的作業:

必做題:張伯伯想從下面的六塊玻璃中選五塊,直接拼接成一個無蓋的魚缸(單位:分米)。

圖片

你覺得,他選哪塊做魚缸的底面呢?前後面、左右面各是哪塊?和同伴說說你是怎樣思考的。

選做題:張伯伯家有以下這些規格的木板,想從中挑選幾塊組成長方體或正方體木盒,他可以怎麼選?

圖片

挑戰題:如果下面兩個長方形是一個長方體的兩個面,你能想像出這個長方體的形狀嗎?它的另一個面是怎樣的圖形呢?

圖片

拓展題:你可以研究關於長方體的哪些問題?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算一算。

例5:北師大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

課標要求:通過操作,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掌握圓的周長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可設計如下不同層次的作業:

必做題:(1)求出下列圓的周長,d=10厘米;r=2分米。(2)自行車外輪直徑是0.52米,如果每秒鍾滾動一周,1分鍾能行多少米?

選做題: 找一找,周圍還有哪些圓形物體,你能想辦法知道它的周長嗎?

挑戰題:給你一塊邊緣有破損的圓形玻璃,你能算出圓形玻璃原來的周長嗎?

拓展題:張大爺用20米鐵絲,能否給半徑為4米半圓形菜地圍一周?

(二)綜合類作業的設計策略

設計綜合類作業時,呈現內容的素材要貼近學生現實,巧妙、恰當地結合教學內容,體現數學的應用性。要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要注重讓學生通過測量、收集數據、計算、繪制圖畫等,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求知識的慾望。綜合類作業設計要拓展學生作業的時空,從作業內容的選取到作業形式的呈現,都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餘地,變「封閉」為「開放」,注重開放性。

例6:北師大二年級下冊《一千米有多長》

課標要求:在實踐活動中,體會並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米、厘米,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

作業:回家測測自己和家人的身高,腰圍,頭圍,量量自己一步的長度,估算一下從家裡到哪個標志性建築的路程大約是一千米。

例7:北師大三年級下冊《長方形的面積》

課標要求: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估計給定圖形的面積。

作業:《「面積」在我家》

(1)量出自己卧室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你家客廳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用了哪種規格的地磚?用了多少塊?

(3)估計你家客廳面積是書房面積的幾倍?是廚房面積的幾倍?是衛生間面積的幾倍?

例8:北師大六年級下冊《比例尺》

課標要求:了解比例尺,在具體情境中,會按給定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換算。

作業:為愛家畫幅平面圖。

例9:北師大三年級下冊《有多重》(認識千克)

課標要求:在現實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放學後完成以下調查作業:

(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

(2)記錄1根火腿腸、一包方便麵、一瓶礦泉水、一袋黃酒、一個雞蛋等的重量。

(3)和爸爸、媽媽一起先猜一猜1千克的花生大約有多少粒?然後稱一稱、數一數。

例10:北師大四年級下冊《數據的整理與分析》

課標要求: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作業:《理性持家》

記錄自己家兩周的所有開銷,並對數據進行整理(最好呈現統計圖),分析自己家的開銷,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好的建議?

例11:北師大四年級下冊《平均數》

課標要求: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其實際意義。

A小組

150

168

147

152

158

B小組

162

152

164

150

——

作業:(1)下面是兩個小組每分鍾跳繩比賽的成績(單位:下)。

哪個小組的成績好些?請計算並說明理由。

(2)一條小河平均水深0.8米,小強的身高1.6米,他不會游泳,他要趟水過河會有危險嗎?說說你的理由。

(三)反思類作業的設計策略

設計反思類作業時,應當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針對學科思想的深刻領悟和學科方法的靈活應用,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深度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剖析原因,系統總結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應用條件、適用范圍及領域等,開闊視野。

設計反思類作業時,以激發學生參與探索的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前提,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設計反思類作業時,可以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梳理知識的方法,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網路。

設計反思類作業時,要重視對「遷移」能力的培養,通過遷移類比可以培養學生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發現共性的能力。這是發展學生核心素樣的有效途徑。

反思類作業設計時,要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隨著時代的進步,閱讀能力越來越被大家重視。而數學閱讀的能力不是一種單純的能力,是在閱讀數學材料時,表現出來的一種包括思維、想像、運算,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內的綜合能力。

例12:北師大六年級上冊《數據處理》

課標要求:能解釋統計結果,根據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並能進行交流。

作業:給你兩周的時間,你可深入社區、街道、企業調查統計汽車數量;還可以走訪交警、城管部門了解轄區內停車位的分布情況;也可以徵集居民對現在停車問題的意見,自行設計一個多功能的停車場方案。

例13:北師大五年級上冊《平面圖形的面積》的整理

課程要求:探索並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作業:你能畫出和下面梯形等高等面積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嗎?畫出來後,有何心得體會?

圖片

例14:北師大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

課標要求:能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作業:(1)用豎式計算23×32和123×32。(2)你敢挑戰1234×32和345×111嗎?說說每步算出的是什麼。你有何新的發現?

例15:北師版四年級下冊《小數乘法》

課標要求:能藉助具體運算,探索、發現簡單的運算規律,發展數感。

作業:算一算,填一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你能再舉個例子證明你的發現嗎?

2.3x1.2=    2.3x1.05=  2.3x2.1=    2.3x1=

2.3x0.4=    2.3x0.9=    2.3x0.85=  2.3x1.1=

例16:北師大五年級下冊《長方體體積》

課標要求: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體積,並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作業:你已經會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了,猜猜是否能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圓柱的體積,說說你的理由。

圖片

設計意圖說明:課程標准要求是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體積,並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長、正方體體積公式是在面積的基礎上,再乘高得到的,從動態的角度考察,底面向上「拉動」可成體。學生學習了長、正方體體積公式後,能產生什麼樣的想法?能把體積公式進行推廣嗎?這是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此時設計拓展遷移作業,既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培養空間觀念和應用意識,也為後面教學圓柱體積埋下伏筆。

示例17:設計數學閱讀的反思類作業。

利用假期時間閱讀李毓佩《神奇的數世界》,做一個數學簡報介紹書中你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錄制一個小視頻講解你感興趣的章節向大家推薦這本書。設計意圖說明:在數學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同一數學對象的不同數學表達(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像語言)之間建立聯系,感悟數學表達的抽象性,體會前後文表達意思之間的邏輯性,使學生在閱讀中體驗與文本對話,嘗試不斷假設、想像、推理、驗證的認知過程。在推薦此書的過程中,嵌入了評價任務,融合了其他學科知識,發展了綜合能力。

如:利用假期時間閱讀李毓佩《神奇的數世界》,做一個數學簡報介紹書中你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錄制一個小視頻講解你感興趣的章節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⑩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小學數學的課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實施有效備課與有效課堂上的實踐中,許多學校與老師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但在作業設計方面,我們許多教師往往過多地依賴教科書,迷信習題集,對作業的設計認識不足。其實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復習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形式。如果作業設計不科學,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制約了學習的靈活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引起我們數學教師的重視。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新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要擺離線械重復的、枯燥乏味的、繁瑣的死記硬背、無思維價值的練習。作業題型要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通過多種渠道,把豐富知識、訓練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寓於趣味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生動有趣的作業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以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完成作業。
比如在學習「數的整除」這單元後,我利用這單元的知識設計一道讓學生猜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作業,猜出後,拔個電話給老師。( ) 一位數中最大的偶數。( ) 既是偶數又是質數。( )2和3的最小公倍數。( )既不是指數也不是合數( )最大的一位數。( )8的最小倍數。 ( )6和9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的質數與最小的合數的積。學生根據這些條件,猜出號碼撥出去,接電話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師,學生就覺得十分有趣。這樣把作業寓於猜謎之中,有趣的猜謎活動吸引了學生,「引」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吃」得津津有味。
二、設計生活性作業,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作業內容是否新鮮、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學生對作業是否敢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而來自於生活實踐中的數學作業,則是一個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無處不在的方法,特別能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復習「長度單位」知識後,我給學生留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小馬虎的日記》: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生間,拿起15米長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約有900厘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一根長3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拿出1毫米長的鉛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老師在小馬虎的日記上寫下「可能嗎」三個字,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請改正。這樣原本乾巴巴的「在括弧中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情趣的《小馬虎的日記》。包裝後的作業形式活潑、趣味十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學生覺得興味盎然。
三、設計層次性作業,保護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所以,面對全體,就要考慮每個層面的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我們針對學生差異,將作業設計成難易有別的A、B、C等組別,為學生提供充滿趣味的、形式多樣的「自選超市」式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組。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做一些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有餘力的可以做難度較大的練習。這樣設計練習能使每個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如我在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把作業設計成一個學生喜歡的肯德基的兒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變了以往的命令式、強制式,讓學生有一個較為寬松的作業氛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培養數學能力。
A餐:寫出每道題的積及相應的口訣。
4×8=( ) 8×7=( )
口訣:( ) 口訣:( )
5×8=( ) 8×3=( )
口訣:( ) 口訣:( )
B餐:填上合適的數。
( )×8=40 8×( )=56
( )×4=32 8×( )=64
C餐:想一想,括弧里能填幾?
8×6+8=8×( ) 8×6-8=8×( )
以上練習,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學困生和中等學生要求完成A餐的兩道題目和B餐中的兩道題目,學有餘力的學生則選擇A餐中的兩道題目、B餐的一道題目和C餐中的題目。作業分層布置,既能調動優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兼顧到中下生,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給學生,要求他們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決問題,那麼無疑可以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教學了《長、正方形的面積》後,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要給教室里二扇向陽的窗戶做窗簾,每扇窗戶高2米,寬1米,至少需要買多少米布?在作業交流時,學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這時一位學生提出質疑:這樣買布太少,會遮不住太陽,應多買些。自由議論後,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為了便於拉開(透光)和關閉(遮光),還需把窗簾做成兩幅,兩幅之間要重疊一定的寬度,有的學生認為:市場上賣的布寬度和窗戶寬度不一定一致,還需要根據布幅的寬度和窗戶的寬度進行計算,才能確定應買布的長度。還有的學生說:質量好的布要盡量精確些,質量差些的可以適當放長些,這也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經濟條件。
注重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開放性,能讓學生展開想像和創新的翅膀,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運用也更靈活,更有創意,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才能。
五、設計自主性、合作性作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開發自主性、合作性作業業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為學生達到學習目的提供了問題情境和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增強數學素養,塑造健全人格。
如:在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後,可以設計「包裝禮盒」的實踐題: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4個禮盒,讓學生解決包裝問題:4盒禮盒可以怎樣包裝?怎樣包裝可更省包裝紙?讓學生通過現場操作,加深樂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駐足觀賞、頻頻點頭之際,已有一股春風吹進了學生的心田。在這一作業中學生會根據各自的特長合理進行分工,這種分工,其實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分層,也是學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層作業。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布置數學作業,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幹,豐富生活的向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並能真正減輕了孩子的課業負擔,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和素質,為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閱讀全文

與學生數學完成作業表怎麼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