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有點多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P28/例1(加法交換律) P29/例2(加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
二、新授
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問題。
教師巡視,找出課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學生板演。
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發現特點。
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總結出:
40+56=56+40
試著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通過這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學生發現規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教師根據學生的小結,板書。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換律嗎?
板書:a+b=b+a
學生用多種形式表示。
符號表示:△+☆=☆+△
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總結出:
(88+104+96)=88+(104+96)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發現特點。
學生繼續觀察幾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通過上面的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學生總結觀察到的規律。
教師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叫法結合律。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
符號表示:(△+☆)+○=△+(☆+○)
教師板書:
(a+b)+c=a+(b+c)
學生根據這兩個運算定律,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
P28/做一做
P31/4、1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學習的加法的運算定律。
今天這節課你們都有什麼收獲?
你能把這些運用於以後的學習中嗎?
五、作業:P31/3
板書設計:
加法的運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學生舉例) (69+172)+28=69+(172+28)
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155+(145+207)=(155+145)+207
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
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a+b=b+a (a+b)+c=a+(b+c)
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P30/例3(加法運算定律的運用)
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回憶上節課學習的關於加法的運算定律。
(1) 加法交換律
(2) 加法結合律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後四天的行程計劃。
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根據上面的條件,你們能提出什麼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性地將問題板書。
請你們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問題。
匯報自己的答案,並說明理由。
重點引導學生對最後一個問題(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後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進行匯報。
學生可能對括弧問題有異議
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加法中為了更清楚地體現運算順序,所以要加小括弧。
既用到了加法交換律,也用到了加法結合律。
這道題我們運用了加法中的什麼運算定律?
通常在簡便計算中,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同時使用的。
三、鞏固練習
P30/做一做
四、小結
學生匯報學習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五、作業:P32/5—7
板書設計:
加法運算定律的應用
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後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千米)
課後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加法運算定律應用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1.能熟練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數。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學生說出根據什麼運算定律填數。
(2)根據每組第一個算式直接說出第二個算式的結果。
632+85=717 85+632=( )
304+215=519 215+304=( )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通過上面的幾道題,你們能小結一下我們都復習了什麼內容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學生小結。
練習本獨立完成:
(1)一列火車從北京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場多少千米?
(2)玉門縣要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400千米,還有260千米沒有修,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1)畫出線段圖。
(2)列式計算。
比較兩題在應用運算定律方面有什麼不同。
在比較重視學生明確,第1題只應用了加法結合律,而第2題先用加法交換律把75和480交換位置,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計算簡便。
師生共同訂正。(簡單說明線段圖應該怎樣畫,做簡要規范。)
(3)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5)用簡便方法計算: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
計算: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結
學生談收獲。
課後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P34/例1(乘法交換律) 例2(乘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當板書。
二、新授
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1)4×25=100(人)
25×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b×a
我們在原來的學習中用過乘法交換律嗎?在驗算乘法時,可以用交換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換律。
根據前面的加法結合律的方法,你們能試著自己學習乘法中的另一個規律嗎?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小組合作學習。
①這組算式發現了什麼?
②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③用語言表述規律,並起名字。④字母表示。
小組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整理。
三、鞏固練習
P35/做一做1、2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整節課的學習要點。
完善板書。
五、作業:P37/2—4
板書設計: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學生舉例) =250(桶) =250(桶)
(25×5)×2=25×(5×2)
┆(學生舉例)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
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a×b=b×a (a×b)×c=a×(b×c)
課後小結: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 125×80=10000
通過剛才的口算,你們很快就算出結果,你們知道在乘法運算中有三對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誰?
板書:5×2 25×4 125×8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30×6×7=30×(□×□)
125×8×40=(□×□)×□
(3)計算:
43×25×4 25×43×4
比較兩道題,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時有什麼不同?
在討論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總結出:第1題只應用乘法結合律把後兩個數相乘,就可以使計算簡便;第2題要先用乘法交換律把4放在前面,使25與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後面,使25與4相乘,然後再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小結: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獨運用乘法結合律使計算簡便,一種是兩個運算定律結合使用,使計算簡便。關鍵要掌握運算定律的內容,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
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加以區分。
(4)師生比賽,看誰直接說出結果速度快。
25×42×4 68×125×8
4×39×25
(5)對比練習:
4×25+16×25
4×25×16×25
(25+15) ×4
(25×15)×4
46×25
(40+6)×25
49×49+49×51
49×99+49
(68+32)×5
68+32×5
學生小組分工後獨立完成,再進行小組內交流。
匯報。
二、小結
學生談收獲。
課後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應用。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反應用。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埋伏
思考問題。
在學習乘法的運算定律時,我們觀察了一幅主題圖,有的同學還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二、新授
小組討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演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個人負責挖坑、種樹,2×25表示25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負責抬水、澆樹。再把它們加起來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組合作:
(1)兩組算式有什麼相同點?
(2)兩組算式有什麼不同點?
(3)兩組算式有什麼聯系?
匯報。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匯報,靈活地進行引導,總結出要點。
你還能舉出像這樣的幾組算式嗎?
學生舉例。
根據學生舉例板書。
到底我們舉的例子是不是符合這樣的規律呢?請學生驗證。
請學生用語言表述出發現的規律。
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麼好方法幫助我們大家記住乘法分配律?
簡記為:
和與一個數相乘=積相加
三、鞏固練習
P36/做一做
P38/5
在練習小結中,幫助學生記憶乘法分配律。
四、小結
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
教師引導小結,相應完善板書。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學生舉例)
(a+b)×c=a×c+b×c
a×(b+c)=a×b+a×c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
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課後小結:
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能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准備
出示:
1.口算:
73+27 138×100
100-64 64×1
8×9×125
(4+40)×25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繼續研究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出示102×( )
學生任意填上一個兩位數。
老師迅速說出它的得數,而不用筆算。
出示:
計算102×43
小組討論完成。
學生可能出現:
(1)(100+2)×43
(2)102×(40+3)
在對比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題目的特點,以及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從而使學生明確:兩個數相乘,把其中一個比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與一個數的和,再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小練:
(1)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3001×84=□×84+□×84
92×203=92×(200+□)
=92×200+92×□
(2)計算102×24
出示:9×37+9×63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1)9×37+9×63
=333+567
=900
(2)9×37+9×63
=9×(37+63)
=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進行板演。
引導學生對比兩種方法,重點理解、說明第二種方法。
小結:這類題目的結構形式的特點是算式的運算符號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兩個積的和。
在兩個乘法算式中,有一個相同的因數,也就是兩個數的和要乘那個數。
另外兩個不同的因數,一般是兩個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小練:(80+8)×25
32×(200+3)
35×37+65×37
38×29+38
討論:這個題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結構形式嗎?你能把它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嗎?怎樣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訂正時,說明怎樣運用運算定律簡算的。
引導學生小結:我們運用乘法分配律間算時,一定要認真審題,觀察算式的特點,有的不能直接簡算,只要將題型稍加改變,就能進行簡算。
三、鞏固練習
1. 師生對出題。
我們運用剛才學過的知識對出題,你出一個乘法算式,我出一個乘法算式,但這兩個算式合起來要能應用乘法分配律簡算。
2.根據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連接起來。
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
討論:2、3題為什麼不相等?要使等號兩邊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應該怎麼改?
3.P38/5
四、小結
談收獲。
五、作業:P38/6—8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計算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102×43 =333+567 =9×(37+63) =38×(29+1)
=(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
課後小結:
Ⅱ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書28頁的8題怎麼做
四年級下冊的數學書,28頁第8題是正負數的認識。
四年級下冊的數學書,主要包括:四則混合運算,正數和負數的認識、正數和負數的加法和減法、正數和負數的乘法與除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初步認識、垂線與平行線、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以及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Ⅲ 四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知識點(四則運算)
1. 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這是同級運算)
2. 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在算加減法。(這是兩級運算)
3. 算式里有括弧,先算括弧裡面的,在算括弧外面的。
4.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5.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也得原數。
6. 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7. 一個數和零相乘,仍得0。
8.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9. 0不能作除數。
10. 在解決問題時,如果列綜合算式,必須用脫式計算。
11. 任何數除以0都得0。(×)因為0不能做除數。
第二單元知識點(觀察物體)
1. 如何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
(1)明確方向。
(2)明確距離。
2.根據方向和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3.在生活中一般先說物體所在方向離的近(夾角較小)的方位。
4.平面圖形的一般畫法:
(1)先確定某建築物的方向。
(2)再確定角度。(測量角度時,哪個方位在前,0刻度線就對准誰。)
(3)最後確定距離。
5.兩個城市的位置具有相對性,方向相對,角度和距離不發生改變。例如:甲地在乙地的南偏東30度500米處,則乙地在甲地的北偏西30度500米處。
第三單元知識點(運算定律)
1.兩個數相加,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為:a+b=b+a
2.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一個數,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3.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為:a×b=b×a
4.三個數相乘,先讓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讓後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用字母表示為:(a×b) ×c=a×(b×c)
5.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為:(a+b)×c=a×c+b×c
6. 類似於乘法分配律的簡便公式;
(a-b)×c=a×c-b×c
(a+b)÷c=a÷c+b÷c
(a-b)÷c=a÷c-b÷c
7.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從這個數里減去另兩個數的和。這叫做減法的運算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8.在一個帶有括弧的算式中,括弧前面是「+」,去掉括弧後,括弧裡面的運算符號不發生改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a+(b-c)=a+b-c
括弧前面是「-」,去掉括弧後,括弧裡面的運算符號發生了變化,「+」變「-」, 「-」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a-(b-c)=a-b+c
9.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另兩個數的積。這時除法的運算性質。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10. 在一個帶有括弧的算式中,括弧前面是「×」,去掉括弧後,括弧裡面的運算符號不發生改變。用字母表示為:
a×(b×c)=a×b×c a×(b÷c)=a×b÷c
括弧前面是「÷」,去掉括弧後,括弧裡面的運算符號發生了改變。用字母表示為:a÷(b×c)=a÷b÷c a÷(b÷c)=a÷b×c
12. 另兩種簡便方法:
(1) 把一個因數改寫成兩個一位數相乘的形式。
(2) 把一個因數改寫成兩個數相除的形式,然後變成乘除混和運算。
運算定律及簡便運算
一、加法運算定律:
1、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a+b=b+a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一個數,和不變。(a+b)+c=a+b+c
加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據是什麼?
3、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a-b-c=a-b+c
二、乘法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也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一個數,積不變。(a×b)×c=a×b×c
乘法的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簡算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c+b×c a-b×c=a×c-b×c
雞兔問題公式
(1)已知總頭數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
(總腳數-每隻雞的腳數×總頭數)÷(每隻兔的腳數-每隻雞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者是(每隻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
例如,「有雞、兔共36隻,它們共有腳100隻,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雞。
解二(4×36-100)÷(4-2)=22(只)………雞;
36-22=14(只)…………………………兔。
(答略)
(2)已知總頭數和雞兔腳數的差數,當雞的總腳數比兔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隻雞腳數×總頭數-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隻兔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免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3)已知總數與雞兔腳數的差數,當兔的總腳數比雞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隻雞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隻兔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4)得失問題(雞兔問題的推廣題)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隻合格品得分數×產品總數-實得總分數)÷(每隻合格品得分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或者是總產品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總產品數+實得總分數)÷(每隻合格品得分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
例如,「燈泡廠生產燈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給工資。每生產一個合格品記4分,每生產一個不合格品不僅不記分,還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產了1000隻燈泡,共得3525分,問其中有多少個燈泡不合格?」
解一(4×1000-3525)÷(4+15)
=475÷19=25(個)
解二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個)(答略)
(「得失問題」也稱「運玻璃器皿問題」,運到完好無損者每隻給運費××元,破損者不僅不給運費,還需要賠成本××元……。它的解法顯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雞兔互換問題(已知總腳數及雞兔互換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的問題),可用下面的公式: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隻雞兔腳數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隻雞兔腳數之差)〕÷2=雞數;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隻雞兔腳數之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隻雞兔腳數之差)〕÷2=兔數。
例如,「有一些雞和兔,共有腳44隻,若將雞數與兔數互換,則共有腳52隻。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52+44)÷(4+2)+(52-44)÷(4-2)〕÷2
=20÷2=10(只)……………………………雞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雞兔同籠
1、雞兔同籠屬於假設問題,假設的和最後結果相反。
2、「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
假設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雞
③古人「抬腳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隻雞、每隻兔各抬起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腳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少了一半。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
3、公式:
雞兔總腳數÷2-雞兔總數=兔的只數;
雞兔總數-兔的只數=雞的只數。
四則運算
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2、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4、算式有括弧,要先算括弧裡面的,再算括弧外面的;括弧裡面的算式計算順序遵循以上的計算順序。
5、先乘除,後加減,有括弧,提前算
關於「0」的運算
1、「0」不能做除數; 字母表示:a÷0錯誤
2、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3、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字母表示:a-0=a
4、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數,還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 5÷0得不到商.(無意義)
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個角、3條邊、3個頂點。
3.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做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4.為了表達方便,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5.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6.三角形的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三角形按角分成:
(1)銳角三角形(三個內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
8.三角形按邊分成:
(1)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有兩個角相等,相等的兩個角叫做底角。)
(2)等邊三角形(三邊相等,三個內角相等都是60°)
(3)一般三角形
9.三角形中只能有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個鈍角;
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最多有三個銳角。
10.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11.最少用2個相同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個平行四邊形。最少用3個相同等邊三角形可以拼一個梯形。最少用2個相同等邊三角形可以拼一個平行四邊形。最少用2個相同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個正方形。最少用2個相同直角三角形可以拼一個長方形。
12.無論是什麼形狀的圖形,沒有重疊,沒有空隙地鋪在平面上,就是密鋪。
數學萬級數的讀法法則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小學數學必背公式
關系表達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3、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單位間進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噸=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頃=10000平方米1畝=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Ⅳ 小學數學開學第一課教案
小學數學開學第一課教案2017
數學老師應該怎麼給學生上開學第一課呢,大家先來看看我為您整理的小學數學開學第一課教案吧,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具、學具准備:開學圖掛圖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學校里學習很多有用的知識。這節課是數學課,我們要學習數學知識。小朋友,你們喜歡數學嗎?為什麼呀?(指名學生回答)
同學們說得都很對!數學知識非常有用,科學家為什麼能把火箭、衛星送上天空等等,這些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所以,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離不開數學,我們要好好學習,學好數學,掌握本領,長大了更好地建設祖國。
從今天起同學們可以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努力,看誰把數學學得最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數一數(板書課題)
二、新課
1、出示彩色掛圖,教學數數。
(1)質疑:教師:「這幅圖畫畫的是什麼地方?學校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大家一起來看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麼?」
(2)小組學習:先讓學生觀察,在小組內和小朋友們說一說。
(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人或事物的個數(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國旗、一位教師;能用「2」表示的有:兩個同學向教師敬禮、兩個同學澆花;3個同學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傳欄上有5個大字;花壇里有6朵花;天空有7隻鳥;樓邊有8棵樹;校園里有9個學生;10個人等)。然後讓同桌再互相說。
2.找一找,數一數:我們也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我們也可以數數在我們校園里,教室里看到的東西。
誰能把你自己觀察到的告訴大家?(指名回答)
3.擴展訓練:
(1)關於方位的認識:
提問學生,某某前邊一列有幾個同學?後邊一列有幾個同學?左邊一行有幾位同學?右邊一行有幾位同學?
告訴你的同桌,你的左邊一行有幾個同學?右邊一行有幾個同學?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學?後面一列有多少個同學?
(2)動腦動手:
1.你喜歡畫什麼,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畫什麼,要畫得和左邊同樣多.
2、練習2第一、二題
三、小結:
數學課有趣嗎?你們喜歡上數學課嗎?今天的數學課,同學們表現得很踴躍、很認真。希望同學們以後也能像今天這樣認真的學習數學知識。
四、課外觀察作業
1、數一數在家裡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並記錄下來,和同學們交流。2、准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教具、學具准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學生准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從1數到10
二、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數一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一比。
(板書:比一比)
二、新課
(一)同樣多
1、看圖說話:教師貼出4個圓紙片,學生數一數有幾個,再貼出4個三角形紙片,學生數一數有幾個。看著這圖,你能說一句話嗎?那你是怎麼知道它們同樣多的呢?一個圓紙片對著一個三角形紙片,所以我們就說,圓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
2、手比一比:在請伸出你的雙手,我們用一個指頭對著一個指頭的方法來比較一下兩只手上的手指頭是否同樣多」(師生一起做,然後同桌互相做)。
3、動動手:教師在黑板上貼3個○(學生跟著在台下擺),要求對著○擺□,□要和○同樣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擺,其餘同學在下面擺,擺完後說說擺的方法。
4、同桌左邊的同學擺任意個□,右邊的同學擺△,使得□和△同樣多。說說擺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同樣多的東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師貼出4個三角形,學生說是幾個,再貼出3個正方形,學生說有幾個。問: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樣多嗎?你怎麼看出來的?(教師伺機連線)教師引導學生:三角形有剩餘,正方形沒有剩餘,我們就說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書:多些、少些)
2、教師在黑板上貼2個○和3個△。提問:怎樣比較○和△誰多誰少?(同桌同學商量。)指名說。
3、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什麼東西比什麼東西多或少的。
4、學生動手操作:
①第一行擺3個○,在○下面擺△,△要比○多1個。
②第一行擺4個□
,在□下面擺△,△要比□少2個。
③要使下圖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個圓,應該怎麼辦?
三、練習
1、p11、12練習一1-4題
2、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什麼東西是同樣多的,什麼東西是多些,什麼東西是少些的?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比較多少,明天我們要學習比較長短,請同學們每人准備一把尺子,一支用過的鉛筆。
教學反思:
Ⅳ 哥哥姐姐,給我出下四年級的第一課數學,語文,英語,的題目最好全部發題,謝拉
我辦不到
Ⅵ 四年級的下冊數學課本內容有哪些
1四則運算
2觀察物體(二)
3運算定律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三角形
6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7圖形的運動(二)
8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9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10總復習
拓展資料:
數學教材應包含數學分析、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高等代數、數理分析、概率論與統計等一系列的有關數學學習方面的書籍以及相關內容的簡介,其中包含出版社、學習內容等。
可以方便很多學習者在網路中輸入「數學教材」就能方便的找到許多與數學有關的書籍,因而會方便的多。
Ⅶ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復習資料
加法交換律:a+b=b+b
加法結合律:a+b+c=a+(b+c)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有的可能不是
第一單元乘法
1、三位數乘兩位數,所得的積不是四位數就是五位數。
2、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演算法則: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積和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積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方法:現把兩個乘數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加幾個零。
第二單元升和毫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從裡面量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是1升。1升水重1千克。生活中一杯水大約250毫升;一個高壓鍋大約盛水6升;一個家用水池大約盛水30升,一個臉盆大約盛水10升;一個浴缸大約盛水400升;一個熱水瓶的容量大約是2升,一個金魚缸大約有水30升,一瓶飲料大約是400毫升,一鍋水有5升,一湯勺水有10毫升。
3、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血液總量約為4000----5000毫升。義務獻血者每次獻血量一般為200毫升。
4、1毫升大約等於20滴水。
第三單元三角形
1、圍成三角形的條件:較短兩條邊長度的和一定大於第三條邊。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也就是當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長度確定後,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不會改變),生活中很多物體利用了這樣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橋、自行車車架。
4、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和大於第三個內角。)
5、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和等於第三個內角。兩個銳角的和是90度。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
6、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和小於第三個內角。)
7、任意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都有三條高,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都在三角形內;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高落在兩條直角邊上;鈍角三角形有兩條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就是畫它的高。
9、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外一條邊叫做底,兩條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和腰的兩個夾角叫做底角,它的兩個底角也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跟底邊高正好重合。)三條邊都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三個角也都
相等(每個角都是60°,所有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60°。)
10、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底角等於45°,頂角等於90°。
10、求三角形的一個角=180°-另外兩角的和
11、等腰三角形的頂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1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頂角)÷2
13、一個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這個三角形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14、多邊形的內角和=180°×(n-2){n為邊數}
第四單元混合運算
1、混合運算中:先乘除後加減,既有小括弧,又有中括弧,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再算中括弧里的。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兩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它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從一個頂點向對邊可以作兩種不同的高。
底和高一定要對應。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2、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個平行
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定性)。生活中許
多物體都利用了這樣的特性。如:(電動伸縮門、鐵拉門、
伸降機)把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了。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平
行的一組對邊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較長的
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
的腰,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叫做梯形的高
(無數條)。
5、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兩個底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直角梯形有且只有兩個直角。
6、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7、正方形、長方形屬於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第六單元找規律
1、搭配型規律:兩種事物的個數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1)爸爸、媽媽、我排列照相,有幾種排法:2×3。
(2)5個球隊踢球,每兩隊踢一場,要踢多少場:4+3+2+1
第七單元運算律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來乘等於分別乘)
4、衍生:(a-b)×c=a×c-b×c
5、簡便運算典型例題:
102×35=(100+2)×35 36×101-36=36×(101-1)
35×98=35×(100-2)=35×100-35×2
第八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
1、畫圖形的另一半:(1)找對稱軸(2)找對應點(3)連成圖形。
2、正三邊形(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正四邊形(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正五邊形有5條對稱軸,……正n變形有n條對稱軸。
3、圖形的平移,先畫平移方向,再把關鍵的點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後連接成圖。(本學期學習兩次平移,如從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圖形的旋轉,先找點,再把關鍵的邊旋轉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連線。(不管是平移還是旋轉,基本圖形不能改變。)
第九單元倍數和因數
1、4×3=12,或12÷3=4。那麼12是3和4的倍數,3和4是12的因數。(倍數和因數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說12是倍數,或者說3是因數。只能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2、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如18的因數有:1、2、3、6、9、18。
3、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如:18的倍數有:18、36、54、72、90……(省略號非常重要)
4、一個數最大的因數等於這個數最小的倍數(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個位是0、2、4、6、8的數)
6、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個位是1、3、5、7、9的數)
7、個位上是2、4、6、8、0的數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8、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個位上一定是0。(如:10、20、30、40……)
9、一個數各位上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如:453各位上數字的和是4+3+5=12,因為12是3的倍數,所以453也是3的倍數。)
10、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素數。(或質數)如:2、3、5、7、11、13、17、19…… 2是素數中唯一的偶數。(所以「所有的素數都是奇數」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11、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外,還有其它因數的數叫合數。如:4、6、8、9、10……
12、1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因為1的因數只有1個:1
13、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20=3+17、40=11+2、8=3+5、10=3+7、12=5+7、14=3+11=7+7、30=23+7=13+17
14、100以內的素數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5、三個連續自然數(3、4、5),三個連續奇數(3、5、7),三個連續偶數(4、6、8)的和都是3的倍數。
第十單元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1、積的變化規律:
①一個因數縮小幾倍,另一個因數擴大相同的倍數,積不變。
②一個因數縮小(或擴大幾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隨著縮小(或擴大)幾倍。
2、商的變化規律:
①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余數會變)
②被除數擴大(或縮小)幾倍,除數不變,商也隨之擴大(或縮小)幾倍。
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幾倍(0除外),商反而擴大幾倍。
第十二單元統計
1、折線統計圖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折線統計圖的製作步驟:①定點 ②寫數據 ③連線 ④寫日期
第十三單元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規律: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那麼:正方形的周長:C=a×4 正方形的面積:S=a×a。
a×4或4×a通常可以寫成4•a或4a;a×a可以寫成a•a,也可以寫成a2,讀作「a的平方」。如果是a與1相乘,就可以直接寫成a。
附:常用數量關系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a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a×4=4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ab)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總價=單價×數量 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工總=工效×時間 工效=工總÷時間 時間=工總÷時間
房間面積=每塊地面磚面積×塊數
塊數=房間面積÷每塊面積
相遇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的時間=甲速度×時間+乙速度×時間
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時間=甲速度×時間—乙
四 年 級 下 學 期 數 學 復 習 提 綱
領域 主要內容 重 點 難 點 相 關 概 念
數與代數 乘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三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三位數中間有0的筆算。 三位數乘兩位數,所得的積不是四位數就是五位數。
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方法:先把兩個乘數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加幾個零。
混合運算 三步計算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中括弧。 明確運算順序,提高計算正確率。 先乘除後加減;既有小括弧,又有中括弧,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再算中括弧里的。
運算律 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簡便運算。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來乘等於分別乘)
4、拓展:(a-b)×c=a×c-b×c
5、簡便運算典型例題:102×35=(100+2)×35
36×101-36=36×(101-1) 35×98=35×(100-2)=35×100-35×2
用計算器
探索規律 積的變化規律
商的不變規律,用簡便方法計算被除數和除數末尾都有0的除法 在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1、積的變化規律:
一個因數縮小(或擴大幾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同時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
2、商的變化規律: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余數會變)
倍數
因數 找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100以內)、找10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偶數和奇數,素數和合數的特徵,2、5和3的倍數的特徵 在掌握意義的基礎上綜合進行各類判斷,明白每類自然數的特徵。 1、4×3=12,或12÷3=4。那麼12是3和4的倍數,3和4是12的因數。(倍數和因數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說12是倍數,或者說3是因數。只能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2、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3、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4、一個數最大的因數等於這個數最小的倍數(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個位是0、2、4、6、8的數)
6、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個位是1、3、5、7、9的數)
7、個位上是2、4、6、8、0的數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8、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個位上一定是0。
9、一個數各位上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如:453各位上數字的和是4+3+5=12,因為12是3的倍數,所以453也是3的倍數。)
10、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素數(或質數)。如:2、3、5、7、11、13、17、19、23、29、31、37、41、47……
2是素數中唯一的偶數。(所以「所有的素數都是奇數」這句話是錯誤的。)
11、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外,還有其它因數的數叫合數。
12、1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因為1的因數只有1個:1
13、100以內的素數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4、三個連續自然數(3、4、5),三個連續奇數(3、5、7),三個連續偶數(4、6、8)的和都是3的倍數。
找規律 進一步認識生活中的簡單搭配、簡單排列現象的規律。對幾種事物進行有序的搭配或排列。 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搭配型規律:兩種事物的個數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1)爸爸、媽媽、我排列照相,有幾種排法:2×3。
(2)5個球隊踢球,每兩隊踢一場,要踢多少場:4+3+2+1
用字母
表示數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數量關系和公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化簡「ax+bx」的式子。 在具體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1、用字母表示數的基本規律:
如果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周長用C表示,面積用S表示。那麼:正方形的周長:C=a×4 正方形的面積:S=a×a。
a×4或4×a通常可以寫成4·a或4a;a×a可以寫成a·a,也可以寫成a2,讀作「a的平方」。如果是a與1相乘,就可以直接寫成a。
2、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小玲到商店買1枝鋼筆和4本筆記本,每枝鋼筆7元,每本筆記本a元。她一共付出(7+4a)元。
3、用數代替字母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4、化簡含有字母的式子。
解決問題
的策略
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有關面積和行程的實際問題 運用畫圖解決面積的增減問題。
正確畫示意圖
合理列表
常用的數量關系: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a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a×4=4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ab)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總價=單價×數量 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工總=工效×時間 工效=工總÷時間 時間=工總÷時間
房間面積=每塊地面磚面積×地磚的塊數
地磚的塊數=房間面積÷每塊地磚的面積
相遇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的時間=甲速度×時間+乙速度×時間
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時間=甲速度×時間—乙速度×時間
空間與圖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類、內角和、求第三個角的度數,正確測量和畫出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應用。 1、圍成三角形的條件:較短兩條邊長度的和一定大於第三條邊。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分類:(按邊分類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和大於第三個內角。)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和等於第三個內角。兩個銳角的和是90度。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和小於第三個內角。)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外一條邊叫做底,兩條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和腰的兩個夾角叫做底角,它的兩個底角也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跟底邊高正好重合。)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三個角也都相等(每個角都是60°,所有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60°。)
4、任意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都有三條高,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5、把一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就是畫它的高。
6、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於45°,頂角等於90°。
7、求三角形的一個角=180°-另外兩角的和
8、等腰三角形的頂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9、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頂角)÷2
10、一個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這個三角形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11、多邊形的內角和=180°×(n-2){n為邊的條數}
平行四邊形、梯形 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特徵,正確測量和畫出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 根據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底畫高。圖形之間的變換。
1、兩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它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從一個頂點向對邊可以作兩種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要對應。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2、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定性)。生活中許多物體都利用了這樣的特性。如:(電動伸縮門、鐵拉門、伸降機)把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了。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平
行的一組對邊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較長的
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
的腰,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叫做梯形的高
(無數條)。
5、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兩個底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直角梯形有且只有兩個直角。
6、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7、正方形、長方形屬於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對稱、平移
和旋轉 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根據對稱軸畫另一半
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連續平移兩次。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 畫出簡單圖形按逆時針、順時針旋轉90度後的圖形 1、畫圖形的另一半:(1)找對稱軸(2)找對應點(3)連成圖形。
2、正三邊形(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正四邊形(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正五邊形有5條對稱軸,……正n變形有n條對稱軸。
3、圖形的平移,先畫平移方向,再把關鍵的點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後連接成圖。(本學期學習兩次平移,如從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圖形的旋轉,先找點,再把關鍵的邊旋轉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連線。(不管是平移還是旋轉,基本圖形不能改變。)
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應用。 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應用 1、1升(L)=1000毫升(ml 、mL)
2、從裡面量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是1升。1升水重1千克。生活中一杯水大約250毫升;一個高壓鍋大約盛水6升;一個家用水池大約盛水30升,一個臉盆大約盛水10升;一個浴缸大約盛水400升;一個熱水瓶的容量大約是2升,一個金魚缸大約有水30升,一瓶飲料大約是400毫升,一鍋水有5升,一湯勺水有10毫升。
3、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血液總量約為4000----5000毫升。義務獻血者每次獻血量一般為200毫升。
4、1毫升大約等於20滴水。
統計 統計 畫折線統計圖,對折線統計圖的數據進行分析。根據數據特點和實際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或折線統計圖。 對折線統計圖的數據進行分析。 折線統計圖不僅能夠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更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折線統計圖的製作步驟:①定點 ②寫數據 ③連線 ④寫日期
回答者: 61084773400 | 一級 | 2011-6-19 17:38
一、運算順序:
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計算。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後算加減法。算式里有括弧時,要先算括弧裡面的。加減乘除法統稱四則運算。一個數加0得原數任何一個數乘0得00不能做除數,0除以一個非0的數等於0。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5除0得不到商
二、位置與方向
1.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或者繪制物體的具體點。(比例尺、角的畫法和度量)
2.位置間的相對性。會描述兩個物體間相互位置關系。(觀測點的確定)
B在A的東偏北30度2000米處;
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米處。
3.簡單路線圖的繪制。
三、運算定律及簡便運算:
1.加法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得位置,和不變。a+b=b+a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 再加上第一個數 ,和不變。(a+b)+c=a+(b+c) 加法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在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依據是什麼?
. 2、 連減的性質: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這個數減去那兩個數的和 。 a-b-c=a-(b+c)
3、乘法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bXa=aXb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 ,也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一個數,積不變。 (axb)xc=ax(bxc) 乘法這兩個定律往往結合在一起使用。如:(axb)xc=ax(bxc)。如:125
乘法分配率: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a+b)xc=axc+bxc
4.連除的性質: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於除以這兩個數的積。 a除b除c=a除{b乘c}
a+b=b+a {a+b}+c=a+{b+c} 165+93+35=93+{165+35} {a+b}Xc=aXc+bXc 分母是101001000........可用小數表示
小數的單位是十分之_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整數整讀.小數依次讀出每1個整數整寫小數依次目小數末尾瞼0可去掉
小數擴大十倍,有向右移動一位擴大100倍向右移動兩位一千倍向右移動一位。。。
小數向左移一位縮小+倍向左移動兩位縮小一百倍向左移動三位縮小一千倍........
保留-位小數精確到+分位2位小數精確到百分位3位小數精確到千分位.....。
三條邊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三角的1個角到它對邊作-條直線這條直線叫三角形的高對邊叫三角形的底
特性穩定任意兩大於笫三邊
角的分類;大小分銳角直角鈍角長短分三邊不等等腰三角形總等180度兩個三角形能拼平行四邊形
把小數點對齊計算叫小數加減法在數據描出各點用線連起來間隔數=總長除間隔長
兩端教植棵數等於間隔+1隻植一端棵數=間隔
都不植棵數=間隔--
封閉棵數=間隔
Ⅷ 小學四年級數學課文知識點
失敗乃成功之母,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重復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其實任何科目的 學習 方法 都是不斷重復學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大數的認識》知識點
1.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
2、在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
3、位數:一個數含有幾個數位,就是幾位數,如652100是個六位數。
4、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5、億以上數的讀法:
①先分級,從高位開始讀起。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後讀個級。
②億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
③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6、億以上數的寫法:
①從位寫起,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後寫個級。
②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7、比較數的大小:
①位數不同的兩個數,位數多的那個數大,位數少的那個數小。
②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位開始比較,位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直至比較出大小。
8、數的改寫:
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先畫分級線,將整萬的數或整億的數每四位分一級,再將個級的4個0省略換成「萬」字,或把個級和萬級的8個0省略,換成「億」字。
9、求近似數:
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
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時,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位上的數是小於5還是等於或大於5。小於5就捨去尾數,改寫成相應個數的0;等於或大於5就向前一位進1,再捨去尾數,也改寫成相應個數的0。
10、表示物體個數: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11、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12、計算器ON╱CE:開關及清除屏鍵,清除顯示屏上的內容。
AC:清除鍵,清除所有內容。
DEL:清除剛輸入的錯誤數字或運算符號。
13、算盤上1顆上珠表示5,1顆下珠表示1。
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方法歸類
一、交換律(帶符號搬家法)
當一個計算題只有同一級運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運算)又沒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帶符號搬家」。適用於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二、結合律
(一)加括弧法
1.當一個計算題只有加減運算又沒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在加號後面直接添括弧,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加還是加,是減還是減。但是在減號後面添括弧時,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加,現在就要變為減;原來是減,現在就要變為加。(即在加減運算中添括弧時,括弧前是加號,括弧里不變號,括弧前是減號,括弧里要變號。)
例:345-67-33=345-(67+33)=345-100=245 789-133+33=789-(133-33)=789-100=689
2.當一個計算題只有乘除運算又沒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在乘號後面直接添括弧,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乘還是乘,是除還是除。但是在除號後面添括弧時,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乘,現在就要變為除;原來是除,現在就要變為乘。(即在乘除運算中添括弧時,括弧前是乘號,括弧里不變號,括弧前是除號,括弧里要變號。)
例:510÷17 ÷3=51÷(17×3)=510÷51=10 1200÷48×4=1200÷(48÷4)=1200÷12=100
(二)去括弧法
1.當一個計算題只有加減運算又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將加號後面的括弧直接去掉,原來是加現在還是加,是減還是減。但是將減號後面的括弧去掉時,原來括弧里的加,現在要變為減;原來是減,現在就要變為加。(現在沒有括弧了,可以帶符號搬家了哈) (註:去括弧是添加括弧的逆運算)
2.當一個計算題只有乘除運算又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將乘號後面的括弧直接去掉,原來是乘還是乘,是除還是除。但是將除號後面的括弧去掉時,原來括弧里的乘,現在就 要變為除;原來是除,現在就要變為乘。(現在沒有括弧了,可以帶符號搬家了哈) (註:去掉括弧是添加括弧的逆運算)
三、乘法分配律
1.分配法 括弧里是加或減運算,與另一個數相乘,注意分配。
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數的提取。
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 這里35是相同因數。
3.注意構造,讓算式滿足乘法分配律的條件。
例:45×99+45=45×99+45×1=45×(99+1)=45×100=4500
四、借來還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這個方法的含義。用此方法時,需要注意觀察,發現規律。還要注意還哦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例:9999+999+99+9=10000+1000+100+10-4=11110-4=11106
五、拆分法
顧名思義,拆分法就是為了方便計算把一個數拆成幾個數。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還要注意不要改變數的大小。
例:32×125×25=8×4×125×25=(8×125)×(4×25)=1000×100=100000 125×88=125×(8×11)=125×8 ×11=1000×8=8000 36×25=9×4×25=9×(4×25)=9×100=900 綜上所述,要教好簡便計算,使學生達到計算的時候又快又對,不僅正確無誤,方法還很合理、樣式靈活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熟知有關內容並綽綽有餘,其次對教材還要像導演使用劇本一樣,都有一個創造的過程,做探求教法的有心人。在練習設計上除了做到內容要精選,有層次,題形多樣,還要有訓練智力與非智力技能的價值。
四年級數學 復習方法
一、教材說明
本學期的復習包括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分別是:四則運算,位置與方向,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小數的意義與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和總復習。共分為四部分:數的認識,乘法和除法,空間和圖形,統計。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旨在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向學生滲透植樹的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數學的魅力。
二、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5.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進一步培養 反思 的意識和能力。
三、復習 措施 :
這部分內容可分為5塊進行復習,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教師在組織復習之前要了解本班學生對本學期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概念的理解水平,計算的正確率等,整隊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復習計劃。復習中要突出重點和難點,提高復習效率,既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彌補知識缺漏,又要注意滿足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學生的進一步需要。在復習的時候,要注意加強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完整。即要加強知識的縱向聯系,又要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
四、復習安排:
1.前一周時間主要以分單元復習為主,幫助學生梳理每個單元的知識點,注意各單元知識之間的銜接。結合書本、練習冊、總復習試卷有針對性地講解學生易錯部分知識,將單元試卷以板書的形式分別呈現,再次考核,找出學生錯誤的根源,讓學生結合自身情況進行 總結 。
2.在後一周時間里主要以綜合復習為主,在總結分單元復習中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歷年來期末試題題型,進行重點復習。加大對典型題型的鞏固練習,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3.在復習過程中,注意對學生心理的調適,對於班上學困生的輔導上,鼓勵班上優生與學困生之間的進行互幫互助;同時進行個別輔導,針對不同學困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進行查漏補缺;並聯系其家長,進行家校聯合,限度的幫助他們迎頭趕上。
小學四年級數學課文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做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復習資料整理
★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
★ 四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