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提高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成績
只要不斷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創造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及時疏導他們的知識系統,堅持不懈地培養他們正確良好的 思維方式 ,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怎樣提高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成績,希望對你有幫助!
1怎樣提高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成績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在小學 二年級數學 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促其主動參與實踐教學,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體驗強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習成長。而為了強化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家長共同完成相關活動。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無疑是不可替代的,相比於 家庭 教育 ,學校教育畢竟有限,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採取有效 措施 ,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數學生活化教育中的正面效應。客觀來講,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強的生活性,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並逐步培養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自主發現、探究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確保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養成與提升。
例如,在進行《數據收集整理》的教學時,教師在新課講解結束後,可布置如下作業:「同學們回家後,可調查每個家庭成員最愛吃的五種水果,並將數據統計和分析結果以作業的形式提交。」這種問題需要家長為學生提供准確的數據,並幫助學生完成相關的統計和分析工作,最後由學生根據統計結果提出相應建議。如此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獨立探究過程中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學習自信心,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 經驗 之上,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新知識。小學生的知識經驗絕大部分來源於實際生活,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來呈現生活中學生所熟知的事物,通過對事物的講解分析來傳授新知識,更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理解與遷移。
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播放幻燈片讓學生觀看:屏幕上呈現出生活中的四種物品,包括指針成一定角度的鍾表、打開的剪刀、展開的圖書和扇子等,在圖片呈現的同時配上一定的音響效果,並讓學生根據觀看的順序自己說出圖中的角在哪裡,同時,教師利用幻燈片的自定義動畫功能讓圖上事物的角不停「閃動」,印證學生對角的認識是否正確,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為後續認識和學習「角」做鋪墊。通過多感官的同時作用,學生對於「角」的學習興趣大增,學習熱情高漲,並大聲說著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各個角的形狀像什麼,學習氛圍異常熱烈。
2數學 教學 方法
明確《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 反思 等生動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筆者認為,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催化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理解數學課標的這些要求,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探索新知,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和積極的 學習態度 ,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獲得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立足學生的知識基礎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生能否得到新的信息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關系。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大部分新知都是建立在前期的知識基礎之上。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是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調動學生主動、持久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遷移,最終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
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 兒童 喜歡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情緒狀態越好,學習效果就越佳。一般說來,學生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的提高。教師如果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不針對這些特點創設問題情境,不能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漲的心理狀態,就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提高教學效果。因為,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進行心理活動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生認知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意志磨練、個性心理形成的過程。
3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中數學內容相對枯燥,而農村初中受條件的限制,缺少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上起課來比較單調,而學生特別喜歡聽老師講 故事 ,也會樂意在故事中接受知識,根據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我們不妨以講故事的方式,將數學思想及數學知識融入故事中,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
如,在「曹沖稱象」的故事中,朝中諸多大臣可謂見多識廣,經驗豐富,但是當曹操要他們稱出大象的重量時,卻是束手無策,反而是曹操的小兒子曹沖,一個小孩子,藉助船、石頭和稱,解決了「稱象」這個難題,這時就要抓住時機問學生,為什麼曹沖能夠想出這個與眾不同的辦法呢?因為他運用了數學中的「轉化」、「化整為零」的思想,從而讓學生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重要作用,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其實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從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多講一些有關華羅庚、陳景潤等著名數學家的故事,激勵學生不怕困難,勇於學習數學,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數學來源於生活
學以致用是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學習有用的數學 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目標,數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而它的實用性則體現在實踐中,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手實踐,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的一個好辦法。比如:在學習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時,要求學生用剪刀剪出一張扇形的紙片,然後捲成一個圓錐,學生就能深刻休會到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就是一個扇形。
如,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帶領學生動手測量並計算出學校蓄水池的體積,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在學校校園「三化」建設中進行綠化設計比賽,要求學生利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如圓、三角形、對稱性、相切等,對校園綠化區進行規劃,哪裡種花,哪裡植草,形狀怎樣,面積多少,並畫出設計平面圖,老師從中評出出色作品進行獎勵。通過實踐,讓學生休會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無處不用,數學離我們很近,就在我們身邊,這樣就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學生 發散思維 能力的培養
結合教學實際,改進培養方式
小學數學教學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組織時必須關注小學生的接受過程和心理狀態。首先,要注意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避免小學生戰戰兢兢聽數學課的場景出現。這樣的心理放鬆狀態有助於他們打開思維閘門,開展發散思維的訓練。其次,要多藉助「一題多解」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調動發散思維解決問題並養成習慣。小學數學中的知識性問題雖然不深奧,但是卻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教師要教會小學生用多種多樣的方式解決同一個問題,使他們學會調動多種思維感官,訓練思維的寬闊性和自由性,從而更加協調和高效地處理難題。「轉化思想」「變式引申」都是提高學生數學思維和發散思維的廣闊性、聯想性、活躍度的好辦法。最後,教師要自己先鍛煉發散思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本身就是個難題,需要教師開動腦筋,尋找多層次的方法進行試驗,這也是對培養發散思維的一種考驗。
訓練思維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的積極性是培養發散思維的極其重要的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意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使他們能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小學數學老師要善於激發、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由暫時興趣發展為長期、穩定的興趣。利用、調動各種外部因素,使學生感受數學的興趣和作用,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根據數學的特點,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味、掌握並能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課堂學習與實踐結合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學習興趣,就不能從內心深處喜愛數學,更不能在數學課上積極地思索問題,產生創造性思維。
營造有利於建立培養發散性思維的環境
教學過程中和諧、寬松、自由的氛圍能最大限度地觸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要想促進學生的創造力,就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環境,給學生留下充分表現和發揮個性的平台,這種民主、和諧的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塊肥沃的土壤。教師要克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不同於別人的思路,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都是創新。如何挖掘和提高這種潛能,取決於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程度,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成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以平等、寬容、鼓勵的態度對待學生,更多地採取討論、探究等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始終,真正成為探索研究的主體,這種寬松自由的課堂氣氛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怎樣提高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成績相關 文章 :
★ 如何提高二年級數學成績
★ 怎樣提高二年級數學成績
★ 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 二年級的孩子數學成績差怎麼辦
★ 如何提高二年級的數學
★ 高二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如何提高二年級的數學?
★ 小學二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 如何提高二年級的數學做題效率(附練習題)
★ 如何提高二年級的數學運算與數學學習習慣
B. 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引領下的數學教學與我們小時候的數學教學大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研究、嘗試。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理解,談一下我在教學實踐的中的一些做法: 一、課堂是實現數學教學效率的主陣地 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展現自己的舞台;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斷成長的聖地,是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主戰場。「主戰場」的仗打好了,教學的效率和教學的質量都有了。要想在課堂上獲得上佳的效率,在教學工作中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幾點。 1、認真研讀教材,注意新舊教材之間的聯系,了解低年級教材編寫特點,了解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最好能深層次的了解編寫教材者的意圖。對每一部分內容,我們都要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原型,了解它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只有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才會被這些內容所感動。試想一下,如果老師都沒有被感動過,怎麼能在教學中讓學生也被這樣的內容感動呢?學生能學好這些內容嗎?因此,不去上一節無准備的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該做到的。 2、利用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一年級數學教材十分重視貼近學生生活選擇,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激發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幾乎每個課題都以學生的生活原型中引入課題的。建構主義教學論原則明確地指出:"復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才可能是主動的"。由此可見,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與貼近學生實際選擇學習材料有很大的關系。 學生生活經驗有如下的作用:(1)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內、外活動)(2)用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認知平台 一年級數學教材每個單元都設置了很多的圖畫,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某個知識點時,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盡量減少機械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採用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有趣的故事,迷人的游戲。盡可能讓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如,我在教學時、分的認識時,我設計了一首兒歌:「嘀嗒、嘀嗒,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請學生猜猜是什麼?通過猜謎語自然導入課題。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學習上。學習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極佳。 3、給學生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人的認識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地建構的。"教材遵循這一教學理念,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知識建構,在知識建構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主要採取了以下幾條措施。 (1)為學生搭建認知平台 學生的建構是通過學生自己的經驗來學習的,沒有或缺失必要的經驗,必要的經驗,必然影響學生主動建構的興趣,甚至無法主動建構,學生的經驗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A、生活經驗 B、知識認知基礎 C、認知策略 為此,我積極幫助學生作好認知准備,比如在教學 11--20 數的認識和進位加法之前,強化10 的認識等,還積極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如"元、角、分的認識"、"認識鍾表"等就直接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用於新知識的學習。還注重認知策略的培養,如引導學生思考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利用原有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等。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切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就應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對問題情景的設計,用具體的情景。(如生活情景:如何派車)、不平常的情景(每邊的樹同樣多,每組人同樣多)、奇異的事物(如一年級下期不同的角度出現的不同畫像),在理論上和實際中解決不了的事情中,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的思考和探索。 (3)提倡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這次課改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就是倡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在倡導合作學習的同時首先注意獨立思考,在每個學生都思考出自己的意見後再進行交流。不但注重學生的行為參與,而且注重學生的情感參與。因為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並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②獨立思考時往往配合學具操作或實驗進行思考,如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比、認、讀、寫"。強調操作與實驗的動作表象給予思考的表象的支持,手、腦、口並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③深刻認識到教材中的操作與實驗也與原有教科書的操作和實驗不同,原有的操作、實驗多數是從某種結論出發,進行推演驗證。而新教材則是從現象出發,感受到"需要"。前者重結論,後者重過程,只有重過程的實驗才是做學問的實驗。 4、讓學習內容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數學的學習過程要遵循"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動作或感知是認知的起點,是自主構建知識的關鍵的一步;表象是在操作或觀察的基礎上將認識對象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形象,它是知識結構向認知結構轉化的中介,最後在頭腦中將其表象進行深加工,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繼而形成概念。學生這一認知過程客觀上要求教學內容要直觀形象,以有利於學生感知新知識。 為此,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盡量考慮直觀形象。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還表現在教學教材呈現的措施上,如一年級上冊要求學生用圓球、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滾一滾,用這些物體搭積木,通過這些操作活動的組織,引導學生直觀地認識物體。 運用"直觀--半抽象--抽象"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這種方式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經實驗證明也是有效的。 課堂活動也是強化直觀操作,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的重要內容,不過它和前面操作不同的是,它多數是通過對比操作或合作學習來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材幾乎在每個課題後面都安排了課堂活動,且活動形式也豐富多彩,有操作,對口令、游戲、分一分、玩一玩、畫一畫、說一說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很受師生喜愛。因此我緊緊把握住課堂活動這一教學資源。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鞏固。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具體性特徵,他們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依賴於真實的實物。讓學生動手操作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習效果,而且改變了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例如,教學「6 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用小棒擺圖形,引導學生思考說:6 可以分成1 和5,2 和4,3 和3。讓學生在興趣昂然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伴隨著動口,動腦,不僅輕松地認識了6,而且學會了6 的分解和組成,進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知識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5、注重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主要包括數學史料、數學趣聞與數學家的故事。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發展、計量工具的 演變過程,這些都源於人類生活的需要,體會數學在人類發展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認為,一年級數學知識中孕育著許多數學知識產生的數學文化,如數的產生,計時工具的演變,加、減符號的由來,貨幣的起源等,適時向學生介紹這些數學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用連環畫這種低幼兒童熟悉的方式呈現出來,用圖畫代替文字,淺顯具體,生動有趣,易於學生閱讀。利用連環畫這種方式向學生介紹數學文化是受學生歡迎的,效果也不錯,我們一線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6、體現學法教學,利學利導 (1)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在學習 1--9 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多向思維能力,並且由買鉛筆的生活實例引入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生活價值,培養學生熱受數學學習的情感。這樣學生從一個主題出發既獲得了知識,又在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情感方面得到體驗,將三個目標糅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 (2)課堂的設計要有利於師生互動 我在處理每一知識內容教學時總是把學習活動置於一個社會環境中,通過這個環境有力地促進師生互動。如設置一個買鉛筆的環境,以這個環境提出問題,促進學生思考,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相互交流,形成情景塑造-提出問題-師生交流探討-解決問題-運用知識"的教學過程。教材幾乎在每個知識點都設置了相應的認知環境,我們要利用這點有力地促進了師生互動,形成以"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的求知慾望,針對兒童的特點,可以採用猜謎、講故事、對口令、游戲、操作等多種形式,無論哪一種形式,只要恰到好處,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學「7加幾的加法」時,設計了一個猴子摘桃的游戲,讓小朋友來扮演小猴子,每個小猴子拿著一個「7加幾」的算式,去摘寫著這道題答案的桃子,誰摘對了桃子就歸誰所有,小朋友們爭先恐後熱情可高了,學生在游戲中深深地感受到「湊十法」的妙用,接著我又用趣味性的語言說:「猴王看到小猴子們又對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興,他又給小猴出了一道難題。」接著,我出示算式「6+7=」,結果,小朋友們在高漲的情緒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種方法。這樣,既復習了看7 想3 的湊十法,又順帶復習了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知識;聰明的小朋友還類推出看6 想4 的方法,為下節課學習6 加幾做了良好的鋪墊。可見良好的教學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鼓勵學生想像與思考 教學中努力體現數學啟發兒童想像和思維的取向,用"想一想:計算時,你遇到了什麼新問題"?和情景啟發啟迪學生思考,還注意用"我這樣想????"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用"玩一玩,你發現了什麼"、"猜一猜,有什麼結果"等方式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 二、重視練習的布置、批閱與講評 教材中,每一章節都安排有一定數量的練習題。這些練習是學生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開發學生智力,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所以,布置、批閱、講評這些練習,對提高小學數學質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每講完一堂課都要布置練習、這些練習都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它是把握教材內容、學生實際進行的。練習布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設計布置好課後練習對教師來講是極其重要的。 (一)設計布置練習的基本原則 1.目的性原則 練習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練習的設計布置應圍繞著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目的進行。也就是從①以「雙基」訓練為主,使學生掌握基本功;②使知識與技能相結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③有助於學生歸納所學知識,系統掌握所學知識;④有助於訓練學生思維,開發智力等方面來設計布置練習。 2.順序性原則 為了學習新知識可設計布置一些與新課有關的練習題和預習性作業;在學完某一新知識後,為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消化、鞏固,可設計布置與當天所學知識內容相關的鞏固性作業;為擴大學生的視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可設計布置一些擴充性提高型、滲透型的練習作業;當學完某一章節內容後,為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可設計布置相關的復習性作業;為使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輔導,還可設計布置配合性作業,由家長配合實施等。 3.典型性原則 練習的典型性,即要選擇有代表性,最能體現解題規律,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又要避免過多的簡單機械重復。 4.多樣性原則 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可以避免練習的枯燥和乏味。從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地說,屬於概念、法則等基礎知識,大多設計布置一些填空、選擇、判斷、改錯等類型題;屬於式題計算方面的一般設計比較、變換式題數字、判斷、改錯、填空、說算理、探索等類型題;屬於幾何初步知識方面的還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實踐題等。同時,為使練習形式豐富多樣,讓學生在練習時動腦、動手、動心,還應注意把口算、筆算相結合;口答、解趣題相結合;討論、操作相結合。 5.針對性原則 有的放矢地設計布置練習,是提高練習和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為此,在設計布置練習時,要克服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傾向,應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兩個實際,面向大多數,既做到注意布置突出重點的練習題和抓住難點的強化練習題,又要注意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布置有關練習題,因材施教。通常來說,新授之前設計布置鋪墊性練習,學習新知設計嘗試練習,針對教材重點、難點設計專項練習,針對易混概念設計判斷、選擇、對比練習,單元教學設計綜合練習。針對不同程度學生設計不同要求的彈性作業練習,使練習既具有針對性又具有可能性。 (二)布置練習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正確運用課本練習題和適當補充練習題 2.講究練習安排的科學性 3.練習形式要適宜,難易要適度 (三)練習提升 提升學生思維是數學的主要課程標准之一,復習課應該承擔起完成這一課程目標的使命。作為課型特色,復習課提升學生思維的途徑就是開展符合班級實際的分層練習。當然分層練習並不是復習課的專利,但是復習課的練習卻必須得分層,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學單元新知識之前,學生就存在著個體差異,經過整個單元的學習之後,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掌握單元知識的差異性就更加明顯。 試想一下,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復習課時還去做完全同一的題目,那麼學習的針對性從何體現?思維的提升又從何談及呢?練習分層是客觀需要,怎樣分層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要保證分層練習的有效性必須做好兩個層面的分層工作: 1、學生的分層 學生分層是練習分層的前提與條件,沒有學生的分層,練習的分層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學生分層應該是主觀(教師的日常觀察)與客觀(單元練習的錯題統計)相結合的產物,分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三層為宜。 2、練習的分層 練習的分層應該是學生分層的基礎和依託,分層練習的數量與難度設置應該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需要。一般練習的難度分為三層較為合理,從低到高可以分為基礎練習、提高練習和發展練習。
C. 二年級小學生怎樣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師要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既然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葉老的這句話不難理解,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啟發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學生的主人地位。但對於小學生來講,由於其年齡小,自學能力差的特點,使得教師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提高課堂效率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親其師而信其道。」首先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他們要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教師必須堅持教學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平等還給學生,把自由還給學生,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鑽研理解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鑽研理解教材必須掌握以下幾點:①整體把握。即從全局了解整套教材的內容、編排意圖、順序、組織結構,掌握各階段教材體系之間的聯系,從而居高臨下,合理銜接,重點難點突出。②理順教材。即對課本知識從線上進行排列、梳理,跳過縱橫交錯的各個章節,識別知識體系的本來面目,形成知識系列,明確該知識在數學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③綜合分析。打破整套教材的章節,從不同角度將教材的有關內容放在一起比較,深化理解,這也是一種知識點間的橫向聯系。在平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盡量追求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
三、依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充分利用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於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關愛每一位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對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對於小學生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對現階段的學習有巨大的幫助作用,對於未來的學習,甚至成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應使學生養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善於動腦、學會傾聽的好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會有助於課堂效率的提高。
1、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習慣。要求學生每天做到課前預習,學生家長監督。課後復習要求做到「一日一小結,一周一總結,一章一報告」。
2、課堂上動起來的習慣。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四動」:動手、動腦、動口、動眼。另外我還常對學生說「學數學,不僅會做題,還要會講題」。如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
3、正確使用數學語言的習慣。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正確表達數學知識,注意三種語言: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既要提高教師授課效率又要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只有兩者都得到提高,並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的效果。
D. 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空可以多跟學生交流,看下他們希望學到啥,你能從哪些方面滿足他們的需求.
2、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雖然是小學,但是我覺得還是有些東西需要補充學習的,沒有充分的知識儲備,又怎能在課堂上談笑風生.
3、提高教學趣味性,課堂屬於老師的,但更屬於學生的,學生學得快樂,老師教的才開心,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就需要讓課堂不那麼呆板.
4、多跟同年級的老師交流心得,或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E. 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一)求真務實,做好常規
(1)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准》:領會「課標」精神,在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和落實好「課標」的具體要求。
(2)要堅定不移地抓緊抓實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為學生學習和發展奠定必備的、扎實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合理制定好教學目標和要求,准確扎實地教好每一個知識點,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主動探索,積極思考,獲得發展。
(3)加強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實際的聯系: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具有「生活原型」的數學材料,讓學生親歷將生活經驗抽象成數學模型及應用的過程,使學生明確數學來自生活又能為生活實際服務。
(4)重視練習設計:力求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必要的練習,使學困生能保底,學優生能吃得飽,從而進一步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此同時關注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基本的數學
思想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導優補差
1、思想方面的導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3)要講究教法。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不同課型的教法。如上復習課時,要把知識進行網路,把知識進行列表比較,把知識系統,便於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易混點、熱點及考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優生率。
2、有效導優補差措施。
根據學生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 --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4)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F. 如何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實效
1.要擁有一顆責任心 托爾斯泰曾說過: 「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 責任心。一個老師如果缺乏對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高度責任感,那麼要 提高教學質量是不可能的。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有利於教學。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只有學生 喜歡老師,才會喜歡聽老師講課,才會喜歡上數學課,才會認真完成老師布置 的作業。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引導和訓練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逐 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終 身受益。注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在 課前課後我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認真作業的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 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 究性學習。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如果能長期堅持,養成習慣,這就形成了良 好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寓教於樂,樂中求學。如何使學生對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感興趣呢? ①、利用設疑創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上新課時,可以把例題作適 當變化,把例題放到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情境中去,讓學生感到學的有意義有用, 學生做這樣的題目會特別有興趣。 ②、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打開解題的思路,使學生在發現解法中相信了 自己的才智,嘗到了學的興趣。 ③、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求學的興趣。要分類精心設計作業,使 不同智力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成功,在成功中求進。簡單的題目可以提問中下 層學生,有點難點的可以提問其他學生,這樣就有助於學生建立起信心。 5、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由教師的反復訓練和學生自身的刻苦練習,長期積累而成 6、注重作業的設計和批改 精心設計每一課時的作業,才能盡可能地發揮作業的最佳作用,達到教學 的目的。作業不能隨意,應該結合當天的內容,對內容進行選擇,不能單是例 題的重復,這樣做起來雖說學生大部分會做,但卻缺乏靈活性和思考性,對反 應比較快學生來說就沒有鍛練的機會。不布置課堂上做過的作業,對布置的作 業一定要精批細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這樣才能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7、 虛心學習,及時總結與反思 由於職業的需要,教師要做一個終身的學習者,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古人雲: 「行成於思而毀 於隨。 」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要回味反思,就有提升發展。只有不斷反思, 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只有不斷反思,才能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 也是教師成長的關鍵。 總之,如果我們有強烈的責任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愛好,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相信數學教學質量一定 會逐步提高的。
G. 小學數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
小學數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
小學數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學好數學其實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這些技巧學起數學來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小學數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的相關知識吧,西瓦跟對大家。
重視計算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
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
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鍾口算。一開始,2分鍾內能只能做完 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它能提供很多的幫助。
例如:
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 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
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占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答。
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有些家長頭疼孩子上課效率很差;這其中很關鍵的原因是沒有做好預習;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
一些孩子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厘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孩子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
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
從圖形變化關系講:長方形→正方形;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棱長)→正方體的體積;經啟發,孩子分析後,學生根據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
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
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
得:X=6(即正方體的棱長),
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所以說,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家長最大的作用是:啟發。
孩子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去主動思考解題的思路,掌握學習方法!
培養閱讀興趣
假期和一位資深老師聊到孩子數學學習問題,分享一段重點:
「您孩子數學學習是什麼情況?」老師問。
「題不難成績還不錯。一遇難題,就好像深入不進去。」提起女兒的數學,我真頭疼。
「那她平時喜歡讀書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想不明白,閱讀?這不是語文老師的事嗎?跟數學。。。?)
「不是特別喜歡,但也不是一點不讀。平時喜歡看漫畫之類。」我想了想說。
「哦,那科普讀物和一些經典名著讀過嗎?」老師接著問。
「沒有,我認為對學習有用的書她都讀不懂,也不願意讀。」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是有些問題。」老師頓了頓說,「孩子將來中學要想學好數理化,必須小學得多讀書,特別是有深度有人文素養的好書。多讀好書的孩子思維活躍,視野也開闊,到了高年級就更能顯示出優勢。」
「我們帶過的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大多6、7歲就能看書,在小學階段就大量閱讀有深度有人文素養的好書,愛思考,愛看書,這群孩子問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有時把我都難倒了。
而那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大都對閱讀沒太大興趣。這兩者孩子最簡單的差別就是在審題能力上,不注重閱讀能力的孩子 ,經常會無法理解題意,或者是頻現家長常說的孩子審題不清,粗心大意。
其實主要問題是出在閱讀理解能力上,這類孩子,老師家長再怎麼輔導,他們的數學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
聽她這么一說,我這才更加理解「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小學數學解題方法
形象思維方法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像。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像,對表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對象。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再如,在一個圓形(方形)水塘周圍栽樹問題,如果能進行一個實際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製作一些數學教(學)具,而且這些教(學)具用過後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復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圖示法
藉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於分析數形關系,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於人們對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像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後導致錯誤的結果。比如有的數學教師愛徒手畫數學圖形,難免造成不準確,使學生產生誤解。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多用圖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題目,圖畫出來了,結果也就出來的;有的題,圖畫好了,題意學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題,畫圖則可以幫助分析題意、啟迪思路,作為其他解法的輔助手段。
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於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於記憶。它的局限性在於求解范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數據,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採用「列表法」。
用列表法解決傳統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製作三個表格:第一張表格是逐一舉例法,根據雞與兔共20隻的條件,假設雞只有1隻,那麼兔就有19隻,腿共有78條……這樣逐一列舉,直至尋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張表格是列舉了幾個以後發現了只數與腿數的規律,從而減少了列舉的次數;第三張表格是從中間開始列舉,由於雞與兔共20隻,所以各取10隻,接著根據實際的數據情況確定列舉的方向。
探索法
按照一定方向,通過嘗試來摸索規律、探求解決問題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在數學里,「難處不在於有了公式去證明,而在於沒有公式之前,怎樣去找出公式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們在難以把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問題時,常常採取的一種好方法就是探究、嘗試。
第一、探究方向要准確,興趣要高漲,切忌胡亂嘗試或形式主義的探究。例如,教學「比例尺」時,教師創設「學生出題考老師」的教學情境,師:「現在我們考試好不好?」學生一聽:很奇怪,正當學生疑惑之時,教師說:「今天改變過去的考試方法,由你們出題考老師,願意嗎?」學生聽後很感興趣。教師說:「這里有一幅地圖,你們用直尺任意量出兩地的距離,我都能很快地告訴你們這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相信嗎?」於是學生紛紛上台度量、報數,教師都一個接一個地回答對應的實際距離。學生這時更感到奇怪,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您快告訴我們吧,您是怎樣算的?」教師說:「其實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幫助老師,你們知道它是誰嗎?想認識它嗎?」於是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
第二、定向猜測,反復實踐,在不斷分析、調整中尋找規律。
第三,獨立探究與合作探究結合。獨立,有自由的思維時空;合作,可以知識上互補,方法上互相借鑒,不時還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H. 小學二年級數學如何提高
就數學而言,二年級算是一次較大的提升,要想提高,還是需要做到徹底掌握課本知識,基礎知識務必夯實,否則進入高年級後會因為基礎不勞導致學習進度無法保持正常水平。
以二年級上學期為例,小學二年級上半年主要學習以下內容:
1、100以內筆算加減法
主要掌握基本列式,培養好的計算習慣,注意進位退位的相關運算
2、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學習單位轉換,學有餘力適當可以延伸,加入分米、毫米等概念。角的基本認識,學習畫法,學習幾何部分基本概念,盡量通過實例學習,多動手畫。同樣可以延伸,學習銳角、鈍角等。
3、乘法
結合1中的連加學習乘法。掌握2、3、4、5最基本的乘法口訣。學有餘力者,可以提前接觸乘法的逆運算:除法。
4、觀察物體
掌握對稱這一概念則可。
5、統計
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有一定掌握則可。其實是加法及乘法的實際應用。
6、其他
基本排列組合,實際可以給孩子引入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無需講明白排列組合公式,只是讓孩子明白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的實際應用則可。
邏輯推理,對大於小於等於有認識,為以後學習不等式做鋪墊。
I.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 措施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於自己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還不善於 反思 ,甚至不會對錯誤進行反思。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引導學生在錯誤中進行反思提高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反思還沒有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往往造成學生的學習水平不能迅速地提高,這常常成為學生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於自己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還不善於反思,甚至不會對錯誤進行反思。對於數學錯題中的反思內容不明了,以及如何反思錯誤思路還不是很清晰。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學生在教學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引導學生在錯誤中進行反思自己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用0佔位的除法」這節課之後,學生已基本學會了能計算簡單的除法算式,對課後習題做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在考試答題過程中也能取得高分數,但是總是有一些細微的錯誤繼續存在,有的是數位沒有對齊,有的是忘記寫余數,對於這些小問題,學生在做作業時總是沒有徹底改正,他們認為這些是低級錯誤,往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進行相關練習時要有重點的進行糾正,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反思,在錯誤中成長進步。
從生活實際中引入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
數學來源於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本身就是融為一體的。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問學生:「在生活中,你們見到過哪些物體上有圓?」學生舉了很多例子:圓桌的桌面是圓的,一元錢硬幣的面是圓的,光碟是圓的,汽車的輪胎是圓的……教師又問:「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橢圓形的?」學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橢圓形的,車輪滾動起來就不平穩。」「為什麼做成圓形的車輪滾動起來就平穩呢?」教師的追問令學生難以用學過的知識做出科學、准確的回答。教師就此引入新課:「今天研究了圓的特徵,同學們就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帶著尋求問題答案的急切心情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巧
教學手段多樣化,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當代的小學生由於處在信息時代,他們知識視野較寬,具有一定的生活 經驗 ,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嘗試、探索去發現、理解和掌握一些數學知識,由此培養勤於思考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操作學具能使物質的外部操作(物化)過渡到智力的內部認識活動,從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認識內化,便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通過操作學具,學生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把新知轉化為舊知,運用舊知解決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准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數學記憶效果的幾種 方法
許多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學知識的效果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一是歸類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前四類包括公、市制和換算,第五類包括世紀、年、月、日、分、秒及其進率。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二是諧音記憶法。這種記憶法即是利用某些識記材料的諧音來進行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不易遺忘。三是比較記憶法。有些數學知識之間是很容易混淆的,可以應用一些概念的對立關系,抓住概念中關鍵地方進行比較,便可幫助學生區別和記憶。四是歌訣記憶法。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 順口溜 ,從而便於記憶。比如,識記分數乘、除法法則,就可編出這樣四句歌訣:「分數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數除法不一樣,除數顛倒再相乘。」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容易記,而且記得牢。五是理解記憶法。理解是一種有效的最基本的 記憶方法 ,豐富的數學知識,靠死記硬背是容易忘記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記牢。因此,對概念、性質的概括、法則的得出、公式的推導等過程都必須一清二楚。比如,各種面積公式,其中長方形面積公式是最基本的,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都可以從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中推導出來。學生理解了推導的過程和關系,就容易記住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了。六是規律記憶法。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公制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現單位的化法和聚法。
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 進 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七是列表記憶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八是重點記憶法。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後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九是聯想記憶法。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系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比如,從整數加、減法的法則聯想到小數加、減法的法則,由加法交換律、結合律聯想到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聯想可以打開學生記憶的閘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3數學課堂中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所謂元認知能力,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認知能力,它是一種高級的心理能力,是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通過元認知指導調節學生的認知活動,實現對學習活動的自我意識、 自我評價 、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是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的有效途徑。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在學生的審題、答題、檢查、反思等環節下工夫。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審題、怎樣解答、如何檢查、怎樣反思。檢查是防止答題遺漏、糾正錯誤不可缺少的環節。檢查一要仔細,二要耐心。
要先檢查題目要求,對照原題,驗證是否抄錯了數字、單位、符號,再檢查答題過程是否規范,已知、求解、證實是否符合要求,抄寫是否錯誤;最後檢查答案是否正確,有無錯抄、漏抄的情況,答語是否完整。另外,還要檢查題目是否有遺漏。反思是對整個解題過程的審閱。反思既要審閱解題的知識根據、解題的思維過程,又要反思解題的不同方法、解題的收獲啟示。檢查是作業的最後環節,反思是學習後的 總結 提高,二者均是學生元認知能力發展的具體途徑,不僅對克服粗心很有必要,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具有重要功能。
假期那個課後練習的有效性
課堂練習是新授課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課堂練習不但要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本課學習的科學方法。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共同具體地通過課堂練習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應用新的的數學思想方法,使解題方法清晰而牢固地留在學生腦海里的作用,使課堂練習能正確反映數學規律,達到優化心理素質,提高數學修養的目的。因此,課堂練習教師要進行細致、深入、具體的講解,真正的達到既概括知識又總結出 學習方法 的目的。
課堂練習是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的最好方式。小學生學習穩定性差,一堂課中容易表現出疲勞,在鞏固環節思想往往不集中,只有不斷的改變練習形式,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教師在課堂練習中要做到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想做、樂學的學習情感,真正做到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素質,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數學課堂練習中讓學生口頭編各種形式、各種情景的選擇題、填空題或解答題等,然後再由其他學生來判斷解答的正確與否,並且適當的給予表揚鼓勵等。
4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優化教學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根本保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喜歡上數學課,才能在整節課上保持旺盛的精力,讓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狀態,使課堂每分鍾都變成有效學習時間。對於初中生,激發興趣尤其重要。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保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而且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創設學生喜歡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學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多種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在備課時,設置問題情景、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等教學環節,在課堂中盡量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就都是好方法。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 教學方法 和教學手段。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節課中只採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於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要做到尊重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有足夠的活動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面既動手又動腦,對於數學課題和知識點,學生經過探索可以得出結論和結果的,教師盡量少講或者不講,學生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等方式,取得對問題的正確結果的探索。 在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之後,還可以鼓勵學生繼續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爭取用多種方法進行解決,大膽地想像和推理,力求找到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之前,可以在課前提前向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活動作業:生活中,搜集自己見過的「24時計時法」的現象,在課堂上同學們進行交流、討論。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和教師的指點,明白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區別。教師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時間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媽媽早晨8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你能算出媽媽一天工作多長時間嗎?鼓勵學生通過多種 渠道 解決問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相關 文章 :
★ 小學數學簡單的教學技巧
★ 小學數學常用教學方法
★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 數學課堂中怎樣提高學生積極性
★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 小學數學課改心得體會
★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J.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成績計劃措施二年級
首先,找到原因才能解決問題。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雖然對各門學科還沒有完全深入的認識,但是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往往能夠有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理由。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原因,明確為什麼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然後從根源著手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
其次,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什麼孩子學不好數學,一個重要的願意就是不感興趣,而因為不感興趣而學不好的話就更不願意去學了,因此作為孩子的家長和老師,對於如何培養孩子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最後,家長和老師應該融入到孩子的世界裡,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需求。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學習,而是因為種種願意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學習負擔和壓力,致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感覺。因此面對二年級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的問題,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融入進孩子的世界裡,看看孩子到底需要什麼。這才是解決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的關鍵原因。
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創造應用機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應用很廣的學科,家長要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學習興趣。例如,一年級學生學了元、角、分以後,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買 小商品的辦法熟悉元、角、分。
2.引導動手操作,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的特點是活潑好動,他們的思維發展處於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因此,在教學或輔導時,必須創造條件,讓孩子動手操作,通過擺弄學具,幫助孩子獲取知識,解決問題。
3.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其實數學教材有它自己的特點,蘊含著可激發學習興趣的很多因素。教師和家長應挖掘這些因素,充分發揮教材中內在的潛力作用,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開展競賽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活動,是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手段之一,因為好勝心強、不甘落後是每個孩子的共同特徵。在競賽的過程中,這種心理因素能激發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從而達到訓練的目的,提高學習興趣。家長要積極支持,熱情鼓勵孩子參加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