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做數學題有何技巧方法
有一句話,人逼急了什麼事都做的出來,但是數學題做不出來,尤其遇到難題就腦袋空空,毫無頭緒。那麼如何讓數學題做起來變得容易和輕松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做數學題有何技巧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答題攻略
1、剔除法
利用已知條件和選項所提供的信息,從四個選項中剔除掉三個錯誤的答案,從而達到正確選擇的目的。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為定值,或者有數值范圍時,取特殊點代入驗證即可排除。
2、特殊值檢驗法
對於具有一般性的數學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將問題特殊化,利用問題在某一特殊情況下不真,則它在一般情況下不真這一原理,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
3、極端性原則
將所要研究的問題向極端狀態進行分析,使因果關系變得更加明顯,從而達到迅速解決問題的目的。極端性多數應用在求極值、取值范圍、解析幾何上面,很多計算步驟繁瑣、計算量大的題,採用極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間解決問題。
4、順推破-解法
利用數學定理、公式、法則、定義和題意,通過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結果的方法。
5、逆推驗證法
將選項代入題干進行驗證,從而否定錯誤選項而得出正確答案的方法。
6、正難則反法
從題的正面解決比較難時,可從選項出發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條件的結論,或從反面出發得出結論。
7、數形結合法
由題目條件,做出符合題意的圖形或圖象,藉助圖形或圖象的直觀性,經過簡單的推理或計算,從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數形結合的好處就是直觀,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結果來。
8、遞推歸納法
通過題目條件進行推理,尋找規律,從而歸納出正確答案的方法。
9、特徵分析法
對題設和選擇項的特點進行分析,發現規律,歸納得出正確判斷的方法。
10、估值選擇法
有些問題,由於題目條件限制,無法(或沒有必要)進行精準的運算和判斷,此時只能藉助估算,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推算,從面得出正確判斷的方法。
二.填空題答題攻略
數學填空題,絕大多數是計算型(尤其是推理計算型)和概念(性質)判斷型的試題,應答時必須按規則進行切實的計算或者合乎邏輯的推演和判斷。求解填空題的基本策略是要在「准」、「巧」、「快」上下功夫。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特殊化法、數行結合法、等價轉化法等。
1、直接法
這是解填空題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從題設條件出發、利用定義、定理、性質、公式等知識,通過變形、推理、運算等過程,直接得到結果。
2、特殊化法
當填空題的結論唯一或其值為定值時,我們只須把題中的參變數用特殊值(或特殊函數、特殊角、特殊數列、圖形特殊位置、特殊點、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代替之,即可得到結論。
3、數形結合法
藉助圖形的直觀形,通過數形結合,迅速作出判斷的方法稱為圖像法。文氏圖、三角函數線、函數的圖像及方程的曲線等,都是常用的圖形。
4、等價轉化法
通過「化復雜為簡單、化陌生為熟悉」,將問題等價地轉化成便於解決的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
做數學題有何技巧方法相關 文章 :
★ 做數學選擇題的十種技巧
★ 做數學的思路技巧方法
★ 做六年級數學題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方法
★ 數學選擇題答題的十大方法
★ 做好高考數學題的12種方法
★ 數學選擇題八大解題方法
★ 做小學數學作業各類題型的方法
★ 學好數學方法和技巧是什麼
★ 做數學蒙題的技巧
Ⅱ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秒殺口算
1.45+15×6= 135
2.250÷5×8=400
3.6×5÷2×4=60
4.30×3+8=98
5.400÷4+20×5= 200
6.10+12÷3+20=34
7.(80÷20+80)÷4=21
8.70+(100-10×5)=120
9.360÷40= 9
10.40×20= 800
11.80-25= 55
12.70+45=115
13.90×2= 180
14.16×6= 96
15.300×6= 1800
16.540÷9=60
17.30×20= 600
18.400÷4= 100
19.350-80= 270
20.160+70=230
21.18-64÷8= 10
22.42÷6+20=27
23.40-5×7= 5
24.80+60÷3=100
25.41+18÷2= 50
26.75-11×5= 20
27.42+7-29= 20
28.5600÷80=70
29.25×16= 400
30.120×25= 3000
31.36×11= 396
32.1025÷25=41
33.336+70= 406
34.25×9×4= 900
35.200-33×3= 101
36.3020-1010=2010
37.12×50= 600
38.25×8= 200
39.23×11= 253
40.125÷25=5
41.4200-2200=2000
42.220+80= 300
43.20×8×5= 800
44.600-3×200=0
45.20+20÷2= 30
46.35-25÷5= 30
47.36+8-40= 4
48.2800÷40=70
49.98÷14 = 7
50.96÷24 = 4
51.56÷14 =4
52.65÷13 = 5
53.75÷15 = 5
54.120÷24 =5
55.200÷25 = 8
56.800÷16 = 50
57.840÷21 =40
58.560÷14 = 40
59.390÷13 = 30
60.600÷15 =40
61.72÷24 = 3
62.85÷17 = 5
63.90÷15 =6
64.96÷16 = 6
65.78÷26 = 4
66.51÷17 =3
67.80÷40 = 2
68.100÷20 = 5
69.100÷4 =25
70.240÷40 = 6
71.920÷4 = 230
72.300÷60=5
73.64÷2 = 32
74.64÷4 = 16
75.50÷5 =10
76.60÷8 = 7.5
77.96÷4 = 24
78.90÷6 =15
79.400+80 = 480
80.400-80 = 320
81.40×80 =3200
82.400÷80 = 5
83.48÷16 = 3
84.96÷24 =4
85.160×5= 800
86.4×250= 1000
87.0×518= 0
88.10×76= 760
89.36×10=360
90.15×6= 90
91.24×3= 72
92.5×18= 90
93.26×4= 74
94.7×15=105
95.32×30= 960
96.40×15= 600
97.60×12= 720
98.23×30= 690
99.30×50=1500
100.5×700=3500
還是希望,你自己算會更好。
Ⅲ 六年級數學必考難題整理
我為大家整理了六年級的一些難題,大家跟隨我來看一下吧。
1.王師傅用面積是9.42平方分米的鐵皮做成了一個長2分米的煙囪(接頭處忽略不計)則,這個煙囪的橫截面的直徑是多少?
解:橫截面的周長:9.42/2=4.71(分米)
橫截面的直徑:4.71/3.14=1.5(分米)
答:這個煙囪的橫截面的直徑是1.5分米。
2.只修改970405的某一個數字,就可使修改後的六位數能被225整除,修改後的六位數是_____。
解:逆向思考:因為225=25×9,且25和9互質,所以,只要修改後的數能分別被25和9整除,這個數就能被225整除。我們來分別考察能被25和9整除的情形。由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末兩位數能被25整除)知,修改後的六位數的末兩位數可能是25,或75。再據能被9整除的數的特徵(各位上的數字之和能被9整除)檢驗,得9+7+0+4+5=25,25+2=27,25+7=32。故知,修改後的六位數是970425。
3.車隊向災區運送一批救災物資,去時每小時行80km,5小時到達災區。回來時每小時行100km,這支車隊要多長時間能夠返回出發地?
解:80×5÷100=400÷100=4(小時)
答:這支車隊要四個小時能夠返回出發地。
以上是我整理的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Ⅳ 我小學六年級時老師為我出了道有趣的數學題,「36隻鴨,7天殺,殺單不殺雙,正好殺光」。請問怎樣殺
有兩種理解方法:(1):7天殺。指每天都殺,且殺的只數為單數。答案有:1、3、5、7、9、11;3、3、5、7、9、11;3、5、5、7、7、9:等。(2)殺單不殺雙。指單日殺且殺的是單數。答案有:1.3.5.7殺,每天殺9隻 。1.3.5.7殺分別殺7、9、9、11,等。
Ⅳ 六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基本思路
在做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時遇到不會做的題目該怎麼辦呢?應用題有什麼解題思路呢?我在此整理了六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基本思路,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分析法:分析法是從題中所求問題出發,逐步找出要解決的問題所必須的已知條件的思考方法。
綜合法:綜合法就是從題目中已知條件出發,逐步推算出要解決的問題的思考方法。
分析、綜合法:一方面要認真考慮已知條件,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題目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樣思維才有明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分解法:把一道復雜的應用題拆成幾道基本的應用題,從中找到解題的線索。
圖解法:圖解法是用畫圖或線段把題目聽條件和問題明確地表示出來,然後“按圖索驥”尋找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假設法:假設法就是解題時,對題目中的某些現象或關系做出適當的假設,然後,用事實與假設之間的矛盾中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
注意事項
解題的方法有時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我們從多個思維去考慮,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種那麼就是最好的。
1.甲、乙、丙三人在A、B兩塊地植樹,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別能植樹24,30,32棵,甲在A地植樹,丙在B地植樹,乙先在A地植樹,然後轉到B地植樹.兩塊地同時開始同時結束,乙應在開始後第幾天從A地轉到B地?
總棵數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樹24+30+32=86棵
需要種的天數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麼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後,才去幫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後即第11天從A地轉到B地。
2.有三塊草地,面積分別是5,15,24畝.草地上的草一樣厚,而且長得一樣快.第一塊草地可供10頭牛吃30天,第二塊草地可供28頭牛吃45天,問第三塊地可供多少頭牛吃80天?
這是一道牛吃草問題,是比較復雜的牛吃草問題。
把每頭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為第一塊草地5畝面積原有草量+5畝面積30天長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畝面積原有草量和每畝面積30天長的草是300÷5=60份
因為第二塊草地15畝面積原有草量+15畝面積45天長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畝面積原有草量和每畝面積45天長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畝面積長84-60=24份
所以,每畝面積每天長24÷15=1.6份
所以,每畝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塊地面積是24畝,所以每天要長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長的每天就要用38.4頭牛去吃,其餘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麼原有的草就要夠吃80天,因此288÷80=3.6頭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頭牛來吃。
兩種解法:
解法一:
設每頭牛每天的吃草量為1,則每畝30天的總草量為:10*30/5=60;每畝45天的總草量為:28*45/15=84那麼每畝每天的新生長草量為(84-60)/(45-30)=1.6每畝原有草量為60-1.6*30=12,那麼24畝原有草量為12*24=288,24畝80天新長草量為24*1.6*80=3072,24畝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頭)
解法二:10頭牛30天吃5畝可推出30頭牛30天吃15畝,根據28頭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畝每天新長草量(28*45-30*30)/(45-30)=24;15畝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畝80天所需牛180/80+24(頭)24畝需牛:(180/80+24)*(24/15)=42頭
3.某工程,由甲、乙兩隊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兩隊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兩隊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證一星期內完成的前提下,選擇哪個隊單獨承包費用最少?
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
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
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
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
甲單獨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
乙單獨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
丙單獨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
所以通過比較
選擇乙來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
4.一個圓柱形容器內放有一個長方形鐵塊.現打開水龍頭往容器中灌水.3分鍾時水面恰好沒過長方體的頂面.再過18分鍾水已灌滿容器.已知容器的高為50厘米,長方體的高為20厘米,求長方體的底面面積和容器底面面積之比.
把這個容器分成上下兩部分,根據時間關系可以發現,上面部分水的體積是下面部分的18÷3=6倍
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的高度之比是(50-20):20=3:2
所以上面部分的底面積是下面部分裝水的底面積的6÷3×2=4倍
所以長方體的底面積和容器底面積之比是(4-1):4=3:4
獨特解法:
(50-20):20=3:2,當沒有長方體時灌滿20厘米就需要時間18*2/3=12(分),
所以,長方體的體積就是12-3=9(分鍾)的水量,因為高度相同,
所以體積比就等於底面積之比,9:12=3:4
5.甲、乙兩位老闆分別以同樣的價格購進一種時裝,乙購進的套數比甲多1/5,然後甲、乙分別按獲得80%和50%的利潤定價出售.兩人都全部售完後,甲仍比乙多獲得一部分利潤,這部分利潤又恰好夠他再購進這種時裝10套,甲原來購進這種時裝多少套?
把甲的套數看作5份,乙的套數就是6份。
甲獲得的利潤是80%×5=4份,乙獲得的利潤是50%×6=3份
甲比乙多4-3=1份,這1份就是10套。
所以,甲原來購進了10×5=50套。
6.有甲、乙兩根水管,分別同時給A,B兩個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時間里甲、乙兩管注水量之比是7:5.經過2+1/3小時,A,B兩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這時,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變,那麼,當甲管注滿A池時,乙管再經過多少小時注滿B池?
把一池水看作單位“1”。
由於經過7/3小時共注了一池水,所以甲管注了7/12,乙管注了5/12。
甲管的注水速度是7/12÷7/3=1/4,乙管的注水速度是1/4×5/7=5/28。
甲管後來的注水速度是1/4×(1+25%)=5/16
用去的時間是5/12÷5/16=4/3小時
乙管注滿水池需要1÷5/28=5.6小時
還需要注水5.6-7/3-4/3=29/15小時
即1小時56分鍾
繼續再做一種方法:
按照原來的注水速度,甲管注滿水池的時間是7/3÷7/12=4小時
乙管注滿水池的時間是7/3÷5/12=5.6小時
時間相差5.6-4=1.6小時
後來甲管速度提高,時間就更少了,相差的時間就更多了。
甲速度提高後,還要7/3×5/7=5/3小時
縮短的時間相當於1-1÷(1+25%)=1/5
所以時間縮短了5/3×1/5=1/3
所以,乙管還要1.6+1/3=29/15小時
再做一種方法:
①求甲管餘下的部分還要用的時間。
7/3×5/7÷(1+25%)=4/3小時
②求乙管餘下部分還要用的時間。
7/3×7/5=49/15小時
③求甲管注滿後,乙管還要的時間。
49/15-4/3=29/15小時
7.小明早上從家步行去學校,走完一半路程時,爸爸發現小明的數學書丟在家裡,隨即騎車去給小明送書,追上時,小明還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隨即上了爸爸的車,由爸爸送往學校,這樣小明比獨自步行提早5分鍾到校.小明從家到學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時間?
爸爸騎車和小明步行的速度比是(1-3/10):(1/2-3/10)=7:2
騎車和步行的時間比就是2:7,所以小明步行3/10需要5÷(7-2)×7=7分鍾
所以,小明步行完全程需要7÷3/10=70/3分鍾。
8.甲、乙兩車都從A地出發經過B地駛往C地,A,B兩地的距離等於B,C兩地的距離.乙車的速度是甲車速度的80%.已知乙車比甲車早出發11分鍾,但在B地停留了7分鍾,甲車則不停地駛往C地.最後乙車比甲車遲4分鍾到C地.那麼乙車出發後幾分鍾時,甲車就超過乙車.
乙車比甲車多行11-7+4=8分鍾。
說明乙車行完全程需要8÷(1-80%)=40分鍾,甲車行完全程需要40×80%=32分鍾
當乙車行到B地並停留完畢需要40÷2+7=27分鍾。
甲車在乙車出發後32÷2+11=27分鍾到達B地。
即在B地甲車追上乙車。
9.甲、乙兩輛清潔車執行東、西城間的公路清掃任務.甲車單獨清掃需要10小時,乙車單獨清掃需要15小時,兩車同時從東、西城相向開出,相遇時甲車比乙車多清掃12千米,問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甲車和乙車的速度比是15:10=3:2
相遇時甲車和乙車的路程比也是3:2
所以,兩城相距12÷(3-2)×(3+2)=60千米
10.今有重量為3噸的集裝箱4個,重量為2.5噸的集裝箱5個,重量為1.5噸的集裝箱14個,重量為1噸的集裝箱7個.那麼最少需要用多少輛載重量為4.5噸的汽車可以一次全部運走集裝箱?
解法如下:(共12輛車)
本題的關鍵是集裝箱不能像其他東西那樣,把它給拆散來裝。因此要考慮分配的問題。
1、甲、乙兩個人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鍾走100米,與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鍾後,兩人正好行了全程的3/5,A、B兩地相距多少米?
2、一所小學擴建校舍,原計劃投資28萬元,實際投資比原計劃節省了 1/7,實際投資多少萬元?
3、玩具廠計劃生產游戲機2000台,實際超額完成 1/10,實際生產多少台?
4、一根電線長40米,先用去 3/8,後又用去 3/8米,這根電線還剩多少米?
5、某種書先提價 1/6,又降價 1/6,這種書的原價高還是現價高?
6、一本書共100頁,小明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1/4,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頁?
7、光明小學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用水 1/9,十月份用水72噸,九月份用水多少噸?
8、修一條公路,修了全長的 3/7後,離這條公路的中點還有1.7米,求這條公路的長?
9、光明小學有60台電腦,比五愛小學多 1/5,五愛小學有多少台電腦?
10、光明小學有60台電腦,比五愛小學少1/5,五愛小學有多少台電腦?
11、一袋大米兩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12、小明讀一本書,已讀的頁數是未讀的頁數的3/2,他再讀30頁,這時已讀的頁數是未讀的7/3,這本書共多少頁?
13、飼養小組養的小白兔是小灰兔的3/5,小灰兔比小白兔多24隻,小白兔和小灰兔共多少只?
14、某漁船一天上午捕魚1200千克,比下午少1/7,全天共捕魚多少千克?
15、一桶油,第一次倒出1/5,第二次倒出15千克,第三次倒出1/3,還剩25/3千克,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16、一條路已經修了全長的1/3,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長的一半,這條路長多少米?
17、牧場養牛480頭,比去年養的多1/5,比去年多多少頭?
18、一份材料,甲單獨打完要3小時,乙單獨打完要5小時,甲、乙兩人合打多少小時能打完這份材料的一半?
19、打掃多功能教師,甲組同學1/3小時可以打掃完,乙組同學1/4小時可以打掃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時能打掃完整個教室?
Ⅵ 六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應該如何輔導
引言: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還是比較難的,而且很快就要小升初了,所以說一定要加強訓練。六年級小學數學應用題,應該如何輔導呢?
Ⅶ 初中數學選擇題秒殺技巧
1:特殊值代入法,
好處:直觀 ,有手就行
壞處:有時不能全部排除,有時代入也挺復雜
2:求長度求角度直接測量法
優勢:快
壞處:圖不標准就哭了
3:極限法
優點:化繁為簡
缺:有時不靈
4:感官玄學大法
優:能選答案
缺:看運氣
5:對照所有選擇題答案排除法
優:排除部分答案
缺:其它選擇題准確率要高
6排除法
優:快
缺:確定排除的是錯的,或者你選的一定是對的
總之:選擇題方法很多,但秒殺這個詞少用,學好基本功,自己都能發現新的方法
Ⅷ 六年級數學解決問題的技巧
1、以不變應萬變
陽光印刷廠有150名職工,其中男職工佔2/5,後來又進來一批男職工,現在男、女職工人數的比是3:2。後來又進來多少名男職工?
提示:在這一題中,關鍵是抓住女職工的人數不變,「以靜制動」,也就是說女職工從職工總數(150人)的3/5轉變成變化後的職工總數的2/5,職工總數的變化原因就是因為又進來了一批男職工,也就先求變化後的單位一。
2、轉化單位一
兄弟三人合買一幢別墅,老大出50萬元,老二出資額是另外兩弟兄總額的1/2,老三出資是另外兩兄弟總額的1/3.這幢別墅售價多少萬元?
提示:此題老二出資額是另外兩弟兄總額的1/2 ,老二出資額是三弟兄總額的1/3;同理,老三出資是三弟兄總額的1/4,三弟兄總額就是50÷(1-1/3-1/4)=120萬元。
3、找對應分率
一根繩子用去1/3後,又接上了16米,結果超過了原來的1/5,原來繩子有多長?
提示:可以畫線段圖,明白接上的16米不僅填補了「用去的1/3」,還「超過了原來的1/5」,也就是16米的對應分率是(1/3+1/5)
4、理解重點句
甲乙兩人從AB兩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50千米,乙每小時行40千米,若干小時後,他們在距離中點30米處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提示:此題的「相遇」非「常規相遇」,理解他們在距離中點30米處相遇就是要弄明白甲比乙多走了60千米,而他們的速度差是10千米,相遇時間則是30×2÷(50-40)=6(小時),兩地距離也就迎刃而解了。
5、活用假設策略
從甲地去乙地,先上坡後下坡,共用5小時,甲乙間相距150千米,上坡速度每小時15千米,下坡速度每小時40千米,問上坡有多少千米?
提示:行程問題的題目對學生來說不容易想到「雞兔同籠」,因此關鍵是引導學生找等量關系,活用假設策略:假設全當上坡算,則(150-5×15)÷(40-15)=3(小時)就能算出下坡時間。當然找准了等量關系,用方程思考也容易解決。
6、巧用枚舉法
藍天木器廠有56個工人。每個工人平均每天能加工10張課桌或15張方凳。為了供應市場,必須1張課桌與2張方凳配成一套發貨。怎樣安排加工課桌和方凳的人數,才不會造成浪費,又能盡量滿足供貨?(《補充習題》72頁第4題)
提示:
人數 做桌子的張數 做椅子的張數
1 10 15
2 20 30
4 40 60
要合理安排加工課桌和方凳的人數,用比的知識解決學生不易理解,巧用枚舉法易幫助學生建立人員分工的表像:3人做桌子、4人做椅子一組,56÷(3+4)=8(組)做桌子人數:3×8=24(人)做椅子人數:4×8=32(人)。當然用方程解答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Ⅸ 六年級的一些數學難題!最好題里含有解題技巧!
用二元一次方程,設X和Y,以上題目每個都能滿足兩個等式。也就是說,根據條件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然後求解,很簡單的。
也可以根據已知設一個未知數就可以,比如說讀書的那個題目:設已讀X頁,則未讀為5X,再根據所給條件,有(X+30)/(5X-30)=3/5,計算得出X=24,那麼書的總頁數即為:5X+X=6X=144。
其它題目解題方法與此類似。
Ⅹ 我想知道六年級下冊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
做應用題時首先要讀懂題目的要求,以前我上學時,遇到不會的題去問老師,他都會反問我說,題看了幾邊啊,再多看幾邊,你就會做了。他強調還是要看懂題目的要求和意思。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