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為家長,一年級的數學怎麼輔導
鏈接:
『貳』 怎樣輔導小學一年級數學
你好
1、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孩子剛上一年級,有許多事情得慢慢學會自己處理,比如整理書包,准備第二天上課用的學具,(家長要為孩子准備的文具:筆、尺、練習本、橡皮)孩子忘帶數學書、忘帶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難免的。有時還真得浪費各位家長花點時間送一下,但作為一個好家長,是不會讓這樣的事反復出現的。他們會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培養起孩子細心認真准備全學慣用品的習慣。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帶這樣,就是忘帶那樣,於是出門前,母親就反復叮囑,別忘帶作業本,別忘帶鑰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煩的答應著一面又把該帶的東西丟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在孩子的書包上貼了張醒目的紙條:查一查,你的東西帶全了嗎?要是都全了,就和媽媽說聲再見。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實用,但多少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一方面。要利用數學練習本讓學生練習寫數和寫算式。 學習習慣的另一方面就是作業的按時完成,一年級書面作業較少,但一些實踐性的活動作業和讀一讀,說一說,算一算的口頭作業還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認真完成好。特別在開學的最初兩個月,我們家長最好每天抽些時間聽孩子說一說,看孩子做做實踐操作。以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
2、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孩子必須學好,並能夠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學期末速度要求大約為每分鍾8道一步計算式題(指直接填得數),正確率達90—95%。【上鏵認識:我女兒就是上學期的時候,這部分內容不扎實,口算很不熟練,造成了現在一百以內的加減法的方法學會了,做題卻速度很慢、常常出錯。找到問題所在,就成功了一半,今後,需要強化20以內加減法的訓練,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由於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製作卡片,供孩子獨立練習,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等時間來個對口令。或者可以採用書中的形式:你能鑽過山洞嗎?你能跳過每個樹樁嗎?„„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但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每天幾十道,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其中幾加幾得十幾和相應的減法,要多讓孩子藉助小棒等學具擺一擺、說一說計算思路。
3、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
有些數學知識較抽象,容易混淆,我們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創造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理解知識。如「左右」的認識,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學期學習的一個難點,有些孩子正確掌握左右需要較長時間和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在生活中強化孩子對左右手的認識,引導孩子藉此來分辨物體間的左右關系。同時還要注意一個參照物的問題,如兩人面對面時,如何判別對面之人的左右邊。 在時間許可時,我們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數學游戲,通過那些具有訓練目的的游戲促進孩子在數學、認知、空間理解、想像力等方面的發展,因為在游戲中孩子可以自由的、毫無壓力的宣洩內在的情感,尋找問題的答案而且當孩子把「成功」的希望滲透到游戲中時,他們不願輸的努力就會從游戲本身擴展到學習中去。如書中的「猜數游戲」一人心裡想好一數,另一人猜並根據提示不斷調整答案,直到猜對為止。這個游戲可以發展孩子的推理能力,家長可分階段和孩子玩,目前可猜20以內的數。下學期可發展猜到100以內數。 又如用小正方體拼拼搭搭,觀察小正方體的分布,數數一共多少塊,對培養孩子的空間觀念大有益處。 再如用一布口袋,內放各種形體,讓孩子蒙上眼睛摸一摸,說說摸出來的是什麼,可以不斷加深孩子對形體特徵的認識。雖然這游戲具有挑戰性,但孩子往往樂此不疲。
4、重視數學語言發展,為聰明插上翅膀。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語言能力的增強可以極大的改善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孩子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防給孩子的智力發展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 在生活中要多為孩子創設說數學的機會,讓孩子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與思路。和孩子交談的形式不必過於正
滿意請採納
『叄』 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怎樣輔導
與50、60年代相比,現在的父母一是文化水平比較高,二是對子女的期望值較高,更何況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也比以前要多得多。但是生活中許多真實的例子充分說明,父母輔導孩子學習時,由於指導得法,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好;反之就令人擔憂。下面就介紹幾條指導孩子學習應注意的幾點:
1、 不能替代老師的職能
有一些家長喜歡像學校老師那樣,對孩子教這教那。結果有的知識因父母已教過,孩子在上課時就不要聽老師講課,思想開小差,導致不良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的家長,憑著一、二十年前學過的知識來教孩子,結果既不懂方法,又沒有技巧,有的知識甚至教錯,孩子反而被父母越教越差。(舉例說明)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父母最好不要代替教師的職能在知識上教這教那,知識的傳授應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我們做家長的只要每天看一看孩子的「作業記錄本」,以此來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字寫得是否端正。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一定的自覺性,家長就要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
2、 不要過多的布置額外作業
有一些家長認為關心指導孩子的學習就是在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後,再給孩子布置一些額外的作業,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的成績提高上去。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家長可以通過平時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從中了解一下孩子在學習上的薄弱點,如果孩子的數學作業中計算經常出錯,那麼在孩子已經完成學校的作業後,適當地讓孩子做一些這方面的練習。因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孩子的作業負擔已經比較重了,如果父母在過多的加碼,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沖淡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時間的話,應鼓勵孩子多看一些課外書籍,做一些讀書筆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擴大孩子的閱讀量,古人也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另外,幫助孩子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這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多看、多寫。
3、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許多事實證明,凡在學習上有成就的學生和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連的。某重點中學學生小季,在一次全國性的中學生數學競賽中,從成千上萬名佼佼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第7名。後被保送到某重點大學少年班,繼而出國深造。當母校老師請他回校介紹學習體會時,他說:「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打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所以,父母在對孩子學習指導的重點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使孩子終身收益。一般說來,學習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復習、預習習慣。即先復習後作業,先預習後聽課;二是做作業習慣。獨立思考,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三是認真聽課、積極思維習慣。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維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最佳選擇;四是不懂就問的習慣。不懂裝懂,永遠不懂,滿足於一知半解,難以牢固地掌握知識,古人雲:「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也。」如有不懂的問題,應及時向老師、家長、同學請教,直到搞懂為止。
4、 教會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父母應多給孩子一些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如怎樣審題,怎樣思考判斷。經常介紹一些各科學習方法,介紹一些名人的學習方法,或為孩子購買、借閱一些學習方法的書籍。
5、 正確回答孩子的提問
有一些家長,孩子一問,馬上把答案告訴孩子;還有的家長就脫口而出:「不知道,煩死了!」前者會造成孩子懶惰、依賴的心理,一遇到稍難的題目,自己不動腦筋馬上問家長;後者則重重地挫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甚至會疏遠父母。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應是不直接講出答案,誘導孩子思考,拓寬孩子的思路,讓孩子得到啟發,自己去尋找答案。
『肆』 怎麼樣給一年級孩子補習數學
給一年級孩子補習數學首先要把一年級孩子的課程都讓他弄明白然後多給他出練習題對他出開發智力的題目。
『伍』 一年級小孩數學怎麼輔導
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家長,經常會碰到給孩子輔導做數學題,在做到一些較難的習題的時候,如何用較淺顯的語言給孩子講解,是需要認真去考慮的。
第一,要搞清孩子當前教科書正在學習的內容。家長在輔導孩子之前,要加強對教科書知識點的理解。習題往往是為了復習鞏固書本的內容,因此講解要結合當前學習的知識點,盡量用課本的方法和思路,不要跑偏。
第二,盡量結合具體的事例,特別是結合孩子熟悉的事例來講。比如乘車、分糖果之類。低年級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而數學是一門比較注重抽象的學科,在初學一些知識點的時候,結合易於理解的事例來講解,效果會比較好一些。
第三,畫圖幫助思考。圖形比較直觀,可以幫助思考。這是從小學到中學乃至大學,學習數學和解題時的重要的方法。比如在比較數量的時候,還有在解工程問題、行程問題的時候,畫圖可以加強直觀性,使孩子充分理解題意,從而列出正確的算式,進而算出正確的結果。
第四,教會孩子養成好的打草稿的習慣。打草稿的過程反映思考的過程,草稿要有條理,圖形要清晰,算式要工整、清楚,已知條件、推導的結論、用一些醒目的標記做上記號。
『陸』 一年級孩子數學基礎弱怎麼輔導
一、要了解一年級數學的內容及要求(以第一學期為例)
(1)1—10各數的認識,寫法和加減法:包括實物圖,數10以內的數,1—5各數的認識和寫法,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0的認識和寫法,加0減0和得數是0的減法,6至10各數的認識和寫法,10以內的加法、連加、連減式題。
(2)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1—20各數,十和幾組成十幾,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鍾面整點的認識。
(3)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減法。
(4)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及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二、幫助孩子掌握數的概念
孩子在入學前,可能會數會認20以內的數,但不等於了解這些數的實際意義,家長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建立數的概念。
(1)認識一個數的數值,建立基數的概念。如「 5」是一個抽象的數值,要求孩子在實際生活中說明「5」所表示的實際數量,如「國旗上有五個五角星,每個五角星又有五個角」,一隻手有5個指頭,5個蘋果……還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連續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時鍾敲了5下,……從而使孩子知道一個抽象的數可以表示的實際數量是很豐富的。
(2)認識一個數的序數,建立序數的概念。就是要認識一個數或 物體在一個自然數列或一組物體中的位置和次序。如:應知道7在6和8的中間,7大於6,但7又小於8,訓練孩子用多種方式練習計數同時還可以利用兒童生活實際中的數字材料,讓孩子順數,倒數,教孩子知道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叫基數,如1個、2個、3本書、4輛車、5個茶杯……。用來表示次序的數叫做序數:如,第一、第二、第三本、第四輛、第五個座位……。
(3)認識數位,掌握十進制的概念。知道10以內的數是以「個」為計數單位的,認識20以內的數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進一的情況,要求孩子認識滿了十就要有一個大的新計數單位出現,即10個一就是1個十。10個十就是1個百,掌握數位的順序和進位,這是讀數和寫的基礎。
(4)正確地讀數和寫數。孩子第一次學習讀數和寫數,可將數字形象化,並編成兒歌:
1象小棒斜著放 2象小鴨脖子長 3象耳朵有個彎
4象小旗高高舉 5象鉤子多一橫 6象口哨嘟嘟響
7象鐮刀來割草 8象小圓走大圓 9象氣球空中飄
指導孩子用田字格寫數,嚴格掌握每個數字筆順和結構寫得正確、勻稱、規范、迅速不能亂畫或倒筆。
(5)正確認識「0」的意義,家長如果問孩子,「0」表示什麼?孩子會說:0表示一個也沒有,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這個不全面,0還可以表示溫度,攝氏0度時,水就會結冰了,能說沒有溫度嗎?0還可以表示起點,如數軸和米尺的起點,就用0來表示,0在1前面,0還可以點數位,少了0或多了0,數就會發生變化。
三、讓孩子學看書,學識圖,加幾、減幾明朗化
第一冊的數學課,大多都是以圖來表示所學內容的,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把呆板的知識生活化了,把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了。孩子們喜歡看,樂意看,只要我們加以適當的引導和指導,孩子是願意學習的,孩子們學會看圖,弄懂了圖畫的意思,就知道了用什麼方法列式計算了,加幾減幾也就明朗了。
四、讓孩子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打好加減運算的基礎。
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是學習一位數加、減法的關鍵和基礎。兒童掌握數的組成越多,越牢固,計算的方法就越靈活越快,孩子必須要學好,怎樣學呢?
(1)擺學具學:如5的組成,先拿出5個圓片,然後有規律的分擺圓片 ,後2個是前2個交換位置得到的只要記住前2個就可以了,因此,10以內各數的組成與分解的學習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有規律的分擺,有規律的記憶。
(2)用游戲記:在孩子通過擺學具得出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後,可採用一些游戲的方法,讓孩子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目的。如對手指、對口令、拍手等。這些方法,可在平時走路、睡覺前夕,經常化的練習,使孩子達到脫口而出的目的。
孩子掌握了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在做1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也可以用做加法想組成,做減法想分解的方法來計算。使之正確迅速的說出得數,還可以解除掰手指算加減的慢而錯的方法。
『柒』 小學一年級數學有什麼好的輔導方法
習慣,是一個人內在的極其重要的品質。如果一個人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他將輕松地步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會獨立學習、認真思考,分辨是非,找出要點,學有所成。反之,不良的習慣將阻礙他們正常、優秀的發展。
小學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小學學習,他們的學習觀念淡薄,還不知道知識和學好知識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尚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他們已經習慣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玩玩樂樂、跳跳蹦蹦;另一方面,剛過了兩個月的暑假,嬌慣自由。因此,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覺得,我們一年級的教師得以愛心、恆心來引導孩子們漸漸步入正軌,逐步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我根據教材內容和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著重培養以下幾個方面的好習慣。
一、培養學生課堂常規的習慣
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難免改變不了幼兒園的習慣,課堂上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鍾的課堂對於他們來說一時很不習慣,所以做好小學生的常規,就顯得有些困難,怎樣才能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應做到:
第一,不要太早著急學習課程,要把常規放在首位,因為如果你不把常規搞好,小學生就會很不守紀律,在班上亂跑、亂叫,所以只有把紀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課,才能引導學生認真的學習知識。
第二,如果有一項常規沒做好,就要反復的提,反復的練習,嚴格把關,直到做好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讓他們安靜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鍾,看看誰坐的最端正,誇誇他們,並在每節課上都反復練習,時間一久,就會養成習慣。也可以採用多提醒,常抓不懈,比如我們班的葉周一鳴,個頭小,上課總是坐不住,小手老是不停地動,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舉手隨口回答問題,我每天不知要提醒他多少遍,現在終於有點成效了。
第三,讓他們養成上課看黑板的習慣,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識,以便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二、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已從被動的學習轉向自主的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准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是學生學會求知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應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1、首先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
讓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學生素材的感受與興趣。教學中要讓他們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就要善於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例如,教學「數一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主題圖,歡快、溫馨、富有童趣的畫面帶給學生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更是對多彩的小學生活的熱切嚮往。此時此刻,此材此圖,學生對於老師的要求「觀察圖上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數出圖中人或各類物體的數量」聽得既清楚又明了,於是他們就興趣盎然地說開了、數開了:這是兒童樂園,有1個滑梯、2個鞦韆、3隻木馬、4架飛機……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努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利於學生聽清聽懂老師的要求。
2、讓學生專注傾聽其他人的發言。
一年級小朋友剛入學時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當別人發表意見時,不懂得如何認真傾聽。有的一心想表現自己,他高高地站起來,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此時,我們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課堂的學習效率將大打折扣,而且會滋長某些不良習慣的蔓延。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就示意發言的同學停一下,並說:「還有幾個小朋友沒准備好呢!比比誰聽得最認真!」「比一比,他的說法跟你是不是一樣,歡迎發表不同的意見。」這樣多次及時的提醒與交流評價,學生能逐漸養成認真傾聽教師和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於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於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
1、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
班級里,總有那麼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於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於那些不善於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並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哪怕聲音再輕說得再離譜,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比如,當敢說者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後,我把復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言者,並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再如,課中對於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言者,並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當有的學生回答錯了,我就隨機應變:「你能大膽發言了雖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確,但已有進步了,老師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確。」對於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來說,老師能表揚他鼓勵他,他會覺得非常開心非常光榮,由此會增加說的勇氣和信心。
2、讓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一年級學生,知識面窄,語言貧乏,尤其是數學語言更難以正確表達,他們往往能夠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確表達出來,根據這一特點,我總是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寄於一定的數學情境之中,讓學生邊操作邊表達,循序漸進地把話說清楚,說完整。例如,在教9加幾時,我創設了小朋友感興趣的小猴賣桃子的情境:10個一盒裝的盒子里有9個桃子,盒外有4個桃。要求小朋友幫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幾個桃?藉助這一情境,我分三個層次訓練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第一層次:讓學生藉助桌上的學具邊操作邊表達:從盒外的4個桃子中拿出1個桃子放進盒子,盒裡的9個桃添上1個湊成10個,10個加盒外3個得13個。第二層次:教師根據學生形象思維的過程,設計好板書,為學生提供思維圖式,讓學生看著思維圖式,清楚完整地表達計算過程。第三層次:脫離各種模式,藉助表象進行思維,讓學生看到9+4就能說出計算過程和得數,那就是看9加4,把4分成1和3,9和1湊成10,10加3是13。一定的情境,直觀的操作,循序漸進的、有層次地訓練,為學生把話說完整說清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培養學生認真作業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一年級學生在做課堂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做做玩玩,心神不定,尚未養成認真作業的習慣,而這一習慣對於學生以後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我為了指導學生寫字,做了一塊專用的小黑板,畫有四線格和田字格,教學生把字寫規范。我經常組織學生展開比賽,展出寫得漂亮的作業。特別是優秀的在旁邊加紅★。學生對老師的獎勵敏感度極高,經過這種評分制度的實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加強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師獎給他們的紅★。教師也可以要求小組同學共同督促,使學生認真地完成作業。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一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
『捌』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該怎麼輔導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該怎麼輔導?其實你只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式?根本就不用輔導他她一樣能考出好成績,一定要教會適合他的學習數學的方式,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老師上課的時候必須認真聽講下了課可以瘋玩但是上課幾分鍾就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聽老師講。幾分鍾就可以了。
讓他學會自律的預習,自律的去做作業。這是最好的辦法。
『玖』 如何給一年級小學生補習數學
一年級的孩子需不需要補習看孩子個人情況和家長怎麼想的吧。其實一年級數學看似簡單,事實上對於剛剛從幼兒園輕松活潑的環境進入到一年級的孩子來講,一年級的數學是不簡單的,他們可能知道一加一等於二但不理解為什麼,並且很多孩子是不能適應小學里相對嚴肅的學習氛圍的,我家孩子就是這樣,剛剛進入小學不適應,一年級第一次考試,數學成績才剛剛及格。孩子考這樣的成績,我挺吃驚的,因為我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一直很好,後來送孩子去了卓越萬蝶教育也就是卓越在深圳的分校之後才知道,普通學校老師一般採取說教+練習的方式去教授給孩子相關的知識,但事實上,這種方法很多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老師講的知識。而卓越的老師用的是場景化的教學模式來傳授知識的,也就是講比較注重的是孩子大腦的均衡開發。比如在講「時間」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們不僅會告訴孩子如何計算時間,還會通過游戲讓孩子們感知時間的長短,學會珍惜時間,通過手工創作設計讓學生自己做時間的規劃,讓孩子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現在我孩子已經去補習了一個多月了,進步挺明顯的,所以我准備寒假繼續送孩子去。
『拾』 一年級數學如何進行家庭輔導
一、讀題三遍,認真理解題目要求。
1、第一遍:看清每一個字。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文字,家長領讀一句,孩子跟著讀一句。太長的句子可以斷開分兩三次讀。這個過程是孩子們看清每一個字的過程,所以可以較慢或者斷開讀。孩子們經常看著字讀,就會慢慢認識這些字,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先讓孩子們自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家長教一下。
2、第二遍:完整地讀一遍題目要求,說說題意,勾出關鍵字詞。讀完以後家長不要忙著給孩子解釋題意,而是鍛煉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要求是什麼意思。如果發現孩子沒有理解正確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讓孩子讀一遍,盡量讓孩子自己去發現題目給出的要求。如果孩子經過幾遍讀題還是不能理解正確,家長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常用的提問方式有:①題目要求我們做什麼?(畫圈、連線、塗色、填空、計算);②要求怎麼做?(把誰圈起來?把什麼樣的連起來?把什麼塗上顏色?)。例如:把同樣高的塗上相同的顏色。提問:做什麼?(塗色);把誰塗上顏色?(同樣高的);塗什麼顏色?(相同的顏色)。孩子正確理解題意後讓他選出關鍵字詞勾畫出來,幫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記憶。上面這道題就可以這樣勾畫:把同樣高的塗上相同的顏色。
3、第三遍:正確理解之後再讀一遍,加深記憶和理解。然後動筆做題。
二、獨立解決,自己檢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理解了題意以後,讓孩子自己答題。
2、答完題後,自己對照題目要求進行檢查。檢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題檢查方法不一定相同,但是都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題目要求,對照題目要求檢查過程、最後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題,最基本的訣竅是讀一讀看是否通順;是計算題一定要再算一下。家長可以根據題目的類型指導孩子相應的檢查方法。
三、三種改錯的方法。
孩子自己檢查以後再邀請家長檢查,如果發現錯誤,家長根據錯誤情況教給他改錯的方法。
1、A類:粗心的錯誤。家長發現錯誤後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題目要求、圖或者文字,然後對過程、答案進行思考。孩子如果自己發現並改正了,就讓他在這道題的序號下面寫一個A,表示這類錯誤是由於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2、B類:方法、知識錯誤。孩子自己不知道為什麼錯,家長可以給他提示。例如:某題:下面哪一行不一樣,在它後面的括弧里畫√。(1)1、2、3、4、5(2)2、4、6、8、10(3)5、6、7、8、9孩子能夠理解題目要求是選擇不一樣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樣。家長可以這樣提示:第一行的數字在發生什麼變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據提示去思考,而不是家長直接告訴他答案。總之,能讓孩子去思考的,家長決不代替。孩子根據提示作出來以後讓他在這道題的序號下面寫一個B,表示這類問題自己還有一些困難,是自己的薄弱點,需要以後多思考、多練習。
3、C類:無法理解的問題。有些錯誤家長提示方法以後都不能解決,必須家長講解方法、過程,幫著孩子做出來的,這類問題請在序號下面寫一個C,表示這是孩子的難點,提醒孩子在老師講解類似問題的時候注意聽。
4、這些A、B、C符號的標注,其實就是孩子對自己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找到發生錯誤的根源,同時也幫助孩子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例如:對於A類錯誤,需要仔細讀題,認真檢查;對於錯誤,需要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和同學的方法,多思考,多練習。家長可以針對B、C類錯誤,再設計類似的題讓孩子練一練,力爭能夠在下一次不再成為薄弱點、難點。這個習慣養成以後,孩子在高段的學習中能夠進行自我管理。高段科目多,內容多,時間緊,復習時有針對性,把書、作業拿出來,重點針對B、C類進行復習鞏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知識的查漏補缺,重點突破,這樣節約時間,輕松愉快。
四、有錯必改,錯誤不過夜。
每次做作業之前,先將前面沒改的錯題改正後才能開始做新的作業。有些在學校里做的課堂作業如果孩子沒來得及在學校里改,那麼回家後也應該拿出來當天改正。孩子往往只注意改家庭作業上的錯,忽略了其它的作業。家長可以提醒孩子每天把各項作業拿出來看看是否有錯沒改。我們的作業包括三種:課本、《一課一練》、《補充習題》,有時候還有試卷。錯題就是背在孩子身上的包袱,只有將它拿掉,才能為第二天的學習掃清障礙,幫助孩子輕松進入新課程的學習,這將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否則,這些沒解決的錯誤又會導致第二天新課學起來困難,壓在他身上的包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重,最後導致孩子學習吃力,厭學,自卑,痛苦。
五、記錄作業所用的時間。
時間寫作每次作業的後面,初期家長可以幫著看時間,建議現在就買一個時鍾,讓孩子慢慢學著認鍾表,自己記錄時間。鍾表的認識本身就是一年級的難點,這樣還可以幫助孩子學習鍾表知識。專注、高效的作業習慣在孩子們上了初中,高中以後會有很大的作用。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作業輔導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相信孩子會在寫作業中收獲很多。(海安縣家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