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把握數學教學契機

如何把握數學教學契機

發布時間:2022-11-16 17:41:49

㈠ 如何把握學生數學學習起點

如何把握學生數學學習起點
學習起點是指學習者對從事學科內容或任務的學習已經具備的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以及對有關學習的認識水平、情感態度等。我們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起點分為兩類,即:學習的邏輯起點和學習的現實起點。通俗地講,學習的邏輯起點是指根據學習進度,學生應該具有的知識基礎;學習的現實起點是指學生在多種學習資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經具有的知識基礎。教師要合理地確定學生數學學習的起點,使學習起點與將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距離正好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從而使學生有信心、有決心去探索、去學習。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深入了解學生,找准學習的現實起點

教師只有找准了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才能順著學生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那麼,如何才能找准學習的現實起點呢?

1.提前預習,有的放矢。對於同一學習內容來說,有時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要高於學習的邏輯起點,而一小部分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會低於學習的邏輯起點。如何准確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呢?我通常是在每一次學習新知識之前,布置給學生具體的預習要求:你知道這一部分講了什麼知識?你已經解決了什麼問題?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在課堂上與大家共同解決?通過課前預習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從而有的放矢地對學優生進行指導,對學困生給予個別補救。

2.交給學生言語權,從學生的言語中發現學生的認知起點。課堂上要給足學生言語權,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教師才能更加准確地找到學生的認知起點,並發現不同學生起點的高低,從而有效地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學的流程才能變成智慧碰撞的過程,學生才會從一次次困惑中破繭而出,由懷疑而探究,由缺憾而追尋。

3.煉就一雙數學的眼睛,從生活情感中挖掘學生的認知起點。學生對所學知識所承載的生活基礎的情感態度,直接關繫到學習的成效,這是學生學習的情感基礎。

數學老師需要煉就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發現兒歌中的數學、童謠中的數學、詩歌中的數學、生活中的數學等,這樣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去發現、體會、領悟數學之美,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在考慮對學生認知起點追尋的同時,兼具考慮學生學習情感起點的追尋,這樣就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豐富數學學習的人文性。

4.在對「理所當然」的質疑中反思學生認知起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畢竟無法親歷學生的知識形成過程,教學中總會有對學生認知起點定位的偏頗。在我們認為的某些「理所當然」的事件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認知起點的認識,錯過了許多教育的契機。所以我們需要時時反詰自我:我是不是在理所當然地認定了學生的認知起點?

二、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

1.設計板塊式的教學方案,及時調整教學順序。教師往往習慣於設計單一化的教學方案,這就給自己在課堂上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教師要事先摸准不同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設計板塊式的教學方案,及時調整課堂教學順序。

2.構建非直線型的教學路徑。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帶著自己的情感、意志、態度等投入課堂學習。那麼教師該如何應對課堂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把握教學整體目標及每一教學環節具體目標的前提下,對每個環節設計多個具體方案,力求構建出非直線型的教學路徑,以便對付教學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意外事件。

三、改進教案撰寫格式,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學設計的對象是學生,教學設計的成效如何,取決於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的合理把握。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從合理把握學生學習的現實起點出發,而不是從備教材教法出發,任何教學活動都要緊緊圍繞以滿足學生的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我們要變「設計為教師教服務的教案」為「設計為學生學服務的學案」,以反映分析學生、分析教材、構建教學方案和擬定教學思路的全過程。學案設計既有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又有助於教師自身的反思與提高。

需要定製原創文章的朋友請點擊>>> 需要快速發表文章的朋友請點擊>>>
公務員之家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於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以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點擊以下圖標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間。

㈡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一、善於運用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識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情感隨著認知過程從與知識的識記、理解、掌握到應用是緊密平行交疊著發展,共存於一個統一體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時而需要用情感目標作為達到認知目標的手段;時而把認知領域中的變化作為引起情感變化的手段。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感情的教,學生才會有感情的學,教師必須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引發學生的情感,通過師生情感交流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教得扎實,學得主動,教得生動,學得有趣的教學目的。如在教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時,讓學生找到規律之後,教師可組織學生游戲活動,這樣新穎別致,饒有趣味,能把課堂氣氛再次引向高潮。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能力,注重情感因素的有機參與,做到以情為動力,以理為依託,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
二、重視數學教學的非語言藝術
教學中的非語言因素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有意做出的表情、動作和姿勢的總和,是對教師教學語言表達的重要補充形式。教學非語言藝術是教師靈活巧妙地運用非語言進行表情達意,達到目標的一種創造性的行為。數學教學中的非語言表達是在真實、自然的現實情境中進行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挖掘教材的非語言因素,引導學生觀察數學現象、思考數學問題,透徹領悟數學知識。
由於數學教學的特點所決定,相對於語文教師來說,數學教師更需要注重非言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在教學中,數學教師利用身體語言傳遞方式,則能在總體上加強教學信息傳遞的真實性、形象性和科學性,加深對學生各種感官的刺激,從而促進他們對教師傳遞信息的深刻理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有時候,一個眼神、表情或者一個手勢等無聲語言能充分反映出教師的氣質和人格,也會深深地印在學生心目之中,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身教重於言教」。
非語言表達形式,常用的有臉部表情、眼神和體態等。教師的面部表情常常是學生最關注的地方。板著面孔的老師,會令學生感覺壓抑、恐慌。溫和可親的教師,卻又會有神奇的教育功能。有人說教師的微笑是陽光可以溫暖學生冰凍的心靈;教師的微笑是春風,可以催開學生心靈的蓓蕾;教師的微笑是棧橋,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教師的微笑是天使,可以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所以教師要學會恰當地利用面部表情,有效地傳遞信息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表情必須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切忌扭捏作態、矯揉造作、表裡不一。
三、抓住契機營造數學教學的高潮
一堂好課,常常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到兩次高潮,教師若能設計富有高潮的開頭或結尾,不僅能增強教學效果,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先出示參加活動要分蛋糕、蘋果、礦泉水等,然後富有激情地說:「今天,我們要幫助丁丁和當當分這些東西,你們願意嗎?」在認識分數之後,通過幼兒、成年人頭部占身高分數的變化,體會到成長的奧秘,人體科學的奧秘。新穎別致的多媒體課件,簡潔明快的語言,創設出一種和諧的教學情境,使課堂學習氣氛進入高潮,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營造教學高潮是一種藝術,需要深層的教學基本功、對教材要深透理解、對教學方法要嫻熟運用、對學生心理要確切把握、對課堂調度要舉重若輕,才能得到推波助瀾、因勢弄潮的功夫。
總之,課堂教學是老師的一種創造性勞動,課堂教學需要藝術的研討,對於教師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永恆課題,任何一個表情、提問、操作、練習及對學生的評價,都得認真揣摩,每個細節都可以反映出執教者的教育教學思想,都直接關繫到素質教育在數學課堂上的落實。

㈢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導入環節的質量

「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學生只有通過親身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才能獲得新知識,培養能力。下面談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廣大教師關注的問題,本文特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作如下探討: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把握導入契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奇感,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中,初中數學課引入方法很多,可通過實驗開路,故事引入,懸念導入等。如教「分母有理化」一節時,教師上課後,板書一道題:「計算 1∕√2(精確到0.01)」。指定兩位同學用兩種不同方法板演。一個先把分子、分母同乘√2,很快算出結果。另一個直接用1被√2的近似值1.414 除,列草式,算得很繁。兩生做完後,教師問學生:哪種方法更簡便?學生一致肯定了前一種解法,從而自然地引入了分母有理化這一課題。再如:講「坐標的互化」,先舉例比喻各國度量衡制不統一,我們不僅要掌握市制,而且要學會公制,並且能夠將它們互化。接著轉入主題:直角坐標系,極坐標系,在建立函數和圖像的對應關系時,各有優點,但有時需要將一種坐標系下的方程轉化為另一種坐標系下的方程。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直角坐標與極坐標互化」的原因。這樣引入課題並不費力,目的明確,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迫切學習新知識,其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激發起主動參與研究的強烈慾望。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新觀念、新思想
新觀念中不僅包含對事物的新認識、新思想,而且包含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為此作為新人才就必須學會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獲取新知識更新觀念,形成新認識。在數學史上,法國大數學家笛卡兒在學生時代喜歡博覽群書,認識到代數與幾何割裂的弊病,他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的作圖問題,指出了作圖問題與求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系,通過具體問題,提出了坐標法,把幾何曲線表示成代數方程,斷言曲線方程的次數與坐標軸的選擇無關,用方程的次數對曲線加以分類,認識到了曲線的交點與方程組的解之間的關系。主張把代數與幾何相結合,把量化方法用於幾何研究的新觀點,從而創立解析幾何學。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應教學生會學。在不等式證明的教學中,我重點教學生遇到問題怎麼分析,靈活運用比較、分析、綜合三種基本證法,同時引導學生用三角、復數、幾何等新方法研究證明不等式。
例 已知 a>=0,b>=0, 且 a+b=1, 求證 (a+2) (a+2) +(b+2) (b+2)>=25/2
證明這個不等式方法較多,除基本證法外,可利用二次函數的求最值、三角代換、構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徑證明。若將 a+b=1(a>=0,b>=0) 作為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的線段,也能用解析幾何知識求證。
證法如下: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取直線段 x+y=1,(0==1), (a+2) (a+2) +(b+2) (b+2)看作點(-2,-2)與線段x+y=1上的點(a,b)之間的距離的平方。由於點到一直線的距離是這點與該直線上任意一點之間的距離的最小值。而 d*d=( -2-2-1|)/2=25/2, 所以(a+2) (a+2) +(b+2) (b+2)>=25/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學生受益終生。
三、增強毅力 勤奮學習
一個人要取得成就,除了智力、能力條件外,必須有堅強的毅力,要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決心和勇氣,有的後進生數學成績差總是認為自己天生腦子笨,沒有數學細胞,所以學不來,對於這部分學生我經常教育鼓勵他們。實踐證明,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逐步轉化上升為堅強的意志。我在培養學生的意志的時候,首先讓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1)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要求學生養成:在上課前先把所要學的內容逐字逐句地看一遍,在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或認真完成《導讀提綱》);課上集中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課後先復習,再完成作業(或《導讀提綱》)。(2)作業規范化。要求學生養成:每次著手做作業之前應該先訂正上一次作業,並且要嚴格按照書寫格式來完成,字跡要工整,並且要認真審題,獨立完成作業。這樣持之以恆,就會逐漸地養成良好的習慣。(3)樹立榜樣,增強信心。對於每一次作業全優者就記上「好」,每個單元評比一下誰的「好」的次數最多。中差生作業上有進步,也應提出表揚和鼓勵,這樣他們就會逐漸克服了以往的不良習慣,慢慢地跟上了。(4)耐心說服,循循善誘,後進生完成作業有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加以幫助,對於疑難問題仔細分析, 作業上的問題有條件時盡可能面批,並且一再鼓勵他們只要能獨立完成作業,那麼成績就一定能提高。
四、創設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四、創設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由此可見,活動是聯系主客體的橋梁,是學生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多創設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等活動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實際上,課堂就應當是學生的「活動場」,教學過程就應當是學生的「活動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之一就是要創設好「活動點」。例如初中數學「實習作業」一課教學設計:⑴學生自製測傾器;⑵讓學生設計實驗;⑶學生用測傾器、刻度尺等器材,動手做實驗,探究用直角三角形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⑷學生試著自行小結, 教師總結講解;⑸介紹用測傾器測底部不能到達的其它建築如樓房、煙囪等高大建築物的高度。在實習作業期間,教師在現場進行觀察指導,並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自己設計,自己分析,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活動的組織者,其教學效果甚好。
四、創設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總之,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成為廣大數學教師研究與探討的問題。我認為初中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智力的發展,還應該重視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同時更應該重視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㈣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

1、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數學概念、法則、公式、性質等知識都明顯地寫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數學思想方法卻隱含在數學 知識體系裡,是無「形」的,並且不成體系地散見於教材各章節中。教師講不講,講多講少,隨意性較大,常常因教學時間緊而將它作為一個「軟任務」擠掉。對於學生的要求是能領會多少算多少。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從思想上不斷提高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認識,把掌握數學知識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同時納入教學目的,把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要求融入備課環節。其次要深入鑽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各種因素,對於每一章每一節,都要考慮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滲透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怎麼滲透,滲透到什麼程度,應有一個總體設計,提出不同階段的具體教學要求。
2、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必須通過具體的教學過程加以實現。因此,必須把握好教學過程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契機——概念形成的過程,結論推導的過程,方法思考的過程,思路探索的過程,規律揭示的過程等。 同時,進行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注意有機結合、自然滲透,要有意識地潛移默化地啟發學生領悟蘊含於數學知識之中的種種數學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盤托出、脫離實際等適得其反的做法。
3、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數學思想方法是在啟發學生思維過程中逐步積累和形成的。為此,在教學中,首先要特別強調解決問題以 後的「反思」,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對學生來說才是易於體會、易於接受的。如通過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有規律的對比板演,指導學生小結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找到具體數量的對應分率,從而使學生自己體驗到對應思想和化歸思想。其次要注意滲透的長期性,應該看到,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到學生數學能力提高的,而是有一個過程。數學思想方法必須經過循序漸進和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真正地有所領悟。

㈤ 如何把握課堂討論的契機

有效討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教學就是指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實質上就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數學思維活動,學習數學家思維活動的成果,並發展數學思維,使學生的數學思維結構向數學家的思維結構轉化的過程。不僅展現了教師對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且使學生能夠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模仿和創新,使其思維品質得到提高。 有效討論有利於分層教學。面對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搞「一刀切」, 顯然是不可取的,而且會加快兩極分化。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進行素質教育,分層教學是至關重要的。討論的直面性對班上的各個層次都有所關注,有利於分層教學,任務導向更加明確,確保學生學習效率。有效討論對分層教學的效果是顯著的,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的發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而且新課程標准中關於課堂討論有以下兩點要求: 1、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2、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毋庸置疑,課堂討論在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凸現學生能力、彰顯學生個性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平時的課堂中,一些教師由於理解偏差、不當操作等,使課堂討論更多地浮於表面、流於形式,甚至出現了過多、過頻利用課堂討論的局面,用「滿堂論」代替了「滿堂灌」,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 筆者對現在課堂中的學生討論有以下幾點疑惑: 1、學生知道討論什麼嗎?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教師在出示一問題後,不管問題簡單還是復雜,就馬上組織課堂討論,有的學生可能對要討論的問題還沒有弄明白,就開始亂說一氣,有的學生乾脆天南地北,高談闊論,產生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不著邊際的「題外話」,偏離了討論的主題。到最後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討論了些什麼? 2、學生果真在參與討論嗎? 課堂討論的前提是獨立思考。任何課堂討論都是以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為先決條件的。學生沒有經過思考、體會和感悟,他們又能討論什麼呢?討論中有的學生只顧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沒有組織小組全體參與討論的責任感或意識,使討論的參與率降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很少有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的機會。有班幹部或尖子生的小組中,班幹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組在討論時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說服持有不同意見的同學,而產生爭執。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們只「作」不「合」、只「議」不「思」、只「說」不「聽」,學生大多「各自為政」。這樣的課堂討論,學生實質上沒有認真思考,更沒有思維撞擊的火花。 正是由於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和觀點,討論時要麼冷場,要麼東拉西扯,課堂討論形同虛設,往往成了空熱鬧、假正經。其實,學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和小組成員交流和討論的源泉。 3、教師參與討論指導了嗎? 一旦學生進入了課堂討論這一環節,很多教師確實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個小組之間,看似很忙,實際上大多在擺樣子,裝門面;有的教師不知所措地在講台邊等待;有的教師正在准備下一環節的教學,等等。此種情況下,教師並沒有真正參與和投入到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去,更沒有對學生的課堂討論進行指導和調控。這樣的課堂討論能收到實效嗎? 4、課堂討論多多益善嗎? 有的教師為了趕時髦,取悅於聽課教師,根本不考慮內容是否需要,一堂課總免不了幾次搬出課堂討論這一環節。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只有這樣才符合新課程理念。課堂討論成了上公開課必備的「行頭」,成了花瓶。筆者曾聆聽過一堂公開課,該任課教師前後共安排了5次課堂討論,而所討論的內容幾乎是清一色的識記層次的「是什麼」,這樣的課堂討論有必要嗎? 課堂討論的原則是因材施「論」。目前,許多教師不切實際,生搬硬套,導致課堂討論的形式化和表演化。許多教師把一些簡單易懂、不容置疑、無需討論的內容也列入課堂討論的范疇,使課堂討論「泛濫成災」,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且影響了課堂紀律;也有的教師不切實際,將一些「玄而又玄」的內容讓學生討論,從而使學生覺得高不可攀,喪失信心,討論「無功而返」。 那麼怎麼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第一,討論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教師要明白學生討論要想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比如一個大的習題可以讓它分解,讓學生來討論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問題。教師在設計課堂討論時,應精心安排,有所舍取,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簡單易行,一目瞭然的不安排;高深莫測,令人望而生畏,無從下手的不安排。要抓住討論的契機,把討論放在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放在學生易混淆處;難度要適宜,要放在學生思維的敏感區,使學生經過課堂討論後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 第二,討論之前必須有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看起來好像在浪費了一點時間,實際上是值得的。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為後面的討論節省了時間。因為問題,學生還沒有思路就去討論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討論中你一句我一句還會干擾學生的思維。學習是學生內心的感受過程,學生解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要經過較為復雜的思維過程才能完成,沒有充裕時間的獨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有時還會產生「牛頭不對馬嘴」的觀點,課堂討論收效甚微。有鑒於此,教師在提出問題後,首先要給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深入的獨立思考,一旦學生經過了自己醞釀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能有話可說,有觀點可講,討論時才會深入,才會有心靈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會有新知識、新觀點的不斷涌現和迸發。 第三,就是教師要及時的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可以到下面去問一問,善於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資源。傾聽是一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於傾聽。這需要教師在提問之後,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的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關鍵的策略是,要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有經驗的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情緒來做出判斷。及時的終止討論,避免浪費時間。課堂討論的關鍵是教師參與。課堂討論不是只有學生參與、教師旁觀,而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和調控,課堂討論將會變得雜亂無序,甚至盲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已從傳授學生知識,告訴學生「真理」,轉向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做好顧問和參謀,做一位參與課堂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課堂討論中,教師的重點是如何精心設計,從學生分析、目標設置、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展開與評價等全方位、全過程把握。 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學生隨時都會有新思想和新問題生成,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引導和解決,往往會阻礙課堂討論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介入並為其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獨到見解或創新思維,教師要及時給以鼓勵和表揚,以激發其繼續探討的興趣和熱情。 第四,要有學生代表發言,讓學生把他們那一組討論的成果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出來,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膽量,還會讓在討論中處於弱勢的學生再次得到題目的思路。 第五,要讓每一個學生形成書面文字,只有寫出來學生才算是真正的了解。

㈥ 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學好數學對於我們每個同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初中數學的學習,就更重要了,想要學好,又要把成績搞好,重要的是講究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初中學習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學習數學方法一

一是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系,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

二思考的方法。「思」指同學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於思考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於思考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

三是問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不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七年級同學往往不善於問,不懂得如何問。

四是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初一同學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

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學習數學方法二

一:課前預習: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提到學習方法必將的一個,話雖老,雖舊,但仍然是不得不提。雖然大家都明白該這樣做,但是真正能夠做到課前預習的能有幾人,課前預習可以使我們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不至於到課上手足無措,加深我們聽課時的理解,從而能夠很快的吸收新知識。

二:記筆記:這里主要指的是課堂筆記,因為每節課的時間有限,所以老師將的東西一般都是精華部分,因此很有必要把它們記錄下來,一來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嗎,二來可以方便我們以後復習查看。如果對課堂講述的知識不理解的同學更應該做筆記,以便課下細細琢磨,直到理解為止。

三:涉獵課外習題:想要在數學中有所建樹,取得好成績,光靠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需要多多涉獵一些課外習題,學習它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如果實在不能理解,可以問問老師或者同學。

四:課後復習:同預習一樣,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課堂的幾十分鍾不足以使我們學習和消化所學知識,需要我們在課下進行大量的練習與鞏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學習數學方法三

一、良好的心理素養、痴迷的學習興趣——學好數學的前提;喜愛也就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堅持下去的最強動力。良好的心理素養、近乎痴迷的興趣是高效率學習數學的前提,也是在最後的考試中取勝的必要條件。

二、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毅力——學好數學的保障;學習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燈前的寂寞。學習就是學習,學習不是娛樂,沒有哪一種學習方法能讓你象看美國大片似的學到博士。這是自然規律。

三、聽老師上課主要是聽老師上課的思路,即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的思維過程。既要聽老師講解、分析、發揮時的每一句話,更要抓住重點,聽好關鍵性的步驟,概括性的敘述。特別是自己讀教材時發現或產生的疑難問題。

四、數學學習中的「講」培養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不僅是語文學習的任務,也是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是數學學習的任務之一。數學學習中的「講」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講體會、講思路等。

如何培養初中數學方法

教師要有意識的進行培養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育往往是針對考試的要點進行教學,考試考什麼教師上課就講什麼,使學生完全被應試教育所束縛。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首先教師應該意識到數學思想對於學生的重要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多設置問題,大部分問題都讓學生自己思考,獨立解答,教師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告訴學三角形有很多種,讓學生舉出例子,生活中哪些事物是三角形的,並說出有什麼特點,並且有哪幾種三角形是最常見的,三角形都有一個通用的特點是什麼,教師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布置,學生在自己思考的過程中就會產生許多問題,自己無法得出答案的當然就要向教師提問了。通過這種練習,讓學生習慣發問,擅長發問,從而培養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和科學研究能力。

如何培養初中數學方法

遵循認識規律,把握教學原則,實施創新教育

要達到《數學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須滲透「方法」,了解「思想」。由於初中學生數學知識比較貧乏,抽象思維能力也較為薄弱,把數學思想、方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還缺乏應有的基礎。因而只能將數學知識作為載體,把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滲透到數學知識的教學中。

教師要把握好滲透的契機,重視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解決問題和規律的概括過程,使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展開思維,從而發展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形成獲取、發展新知識,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忽視或壓縮這些過程,一味灌輸知識的結論,就必然失去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機。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初中學生數學知識積累較為欠缺,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理解能力還很薄弱。對初中學生的數學教學必須以講述數學知識為主,在課本教材的基礎上,將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平時的教學當中。教師從開發學生的思維出發,將數學思想和方法慢慢地傳授給他們,不可盲目地灌輸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融會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時機和方式,讓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學到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吃透教材,把握傳授數學思想方法的層次。

數學思想內容是龐大而豐富,方法難易有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層面。對於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融會,要依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狀況,對學生分層次的進行思想和方法的灌輸。這要求教師掌握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對數學教材進行分析整理,把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與教材的內容知識相結合,合理地將數學中的思想和方法教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學習習慣。

在練習訓練中,領會數學思想與方法的內涵。

數學知識的掌握需要各種的方法的配合才能牢固,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學習也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學生需要通過自身的不斷訓練才能真正的體會。教師應幫助學生在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意識,構建自己的數學思想方法體系,優化自我的數學知識結構。例如,教師在講授數學方法時,對於同一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讓學生們在對比中理解掌握。

㈦ 如何合理把握小學數學課堂的思考空間

合理把握小學數學課堂的思考空間
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傳授知 識,還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條件,從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上全面、多角度地給學生預設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最佳時機思考。把 思考的時間還給孩子,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想像,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慢慢走向成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找到相應的教學策略,以便教師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 間,使課堂充滿智慧: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創設問題情境正是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求。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提出問題,學生在自己的參與實踐中會產生諸多復雜的心理體驗,從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難處不在於有了公式去證明,而在於沒有公式之前怎樣去找出公式來。」 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有些微觀環節,都應該十分重視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創設問題情境的實質在於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體內心的沖突,打破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從而喚起思維,激發其內驅力,使學生進入問題者的「角色」,真正「捲入」學習活動之中,達到掌握知識,訓練創新思維的目的。 學生在有趣的、現實的問題情境中,對數學有了更加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創設問題情境開展教學為途徑,為學生思維的放飛搭投了舞台。這是數學教育的重心真正轉移到學生發展上來的具體舉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雙基、數學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四者之間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並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1、把「問題情境」故事化,提高學生的「學問」趣味
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百聽不厭。因此,把教材中通過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解決問題」,可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先通過多媒體出示一片大森林,漸漸地跳出7隻小白兔和5隻小灰兔。學生覺得非常新奇,注意力特別集中。這時教師問:「你們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紛紛舉手發言,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教師抓住這一契機,追問情景:你們可以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學生爭先恐後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 」,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探索慾望,自主發現問題,樂於學習,而且十分有利於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2、把「問題情境」活動化,確保個體的「學問」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我們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有些教學內容,單靠教師講解,就算費盡口舌,也難以表達清楚。而如果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往往有讓人恍然大悟的效果。這是因為動作演示能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位置的感性認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對這些直觀得到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綜合,便能上升為理性的認識。
新教材第一冊第42頁中「8,9的加減法」這個教學內容,教材通過呈現6個小朋友進入游樂園這一活動化問題情境,讓學生一同參與活動,藝術化地呈現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同時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數學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增加學生的「學問」經驗
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問興趣。而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教師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采擷生活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教師根據小學生已具備的一定生活經驗,同時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更是充滿著好奇。教學時,先讓學生觀察春夏秋冬自然風光的錄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讓學生不停的念,從而讓學生得到 「循環」含義,再讓學生舉出每星期從星期日到星期六,過了星期六又是星期日„„周而復始,無窮無盡。這些自然現象都屬循環現象,讓學生觀察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循環」現象,學生通過試算「7÷3、10÷9」,掌握了循環小數的含義。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引起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產生興趣,並得到生活中的處處有「學問」的經驗。

㈧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所有一線教師們的共同願望。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們進行了不斷的探索。但是,始終沒有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措施的圓滿答案。因而,我也加入到了探討這一課題的行列。下面是我從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入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粗淺措施。
一、鋪墊中獲得對接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舊知識鋪墊有利於知識的承上啟下,同時鞏固和強化了舊知,並在新舊知識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便於發展新知識。因為學生獲得的新知識既是原有舊知識的引申和擴展。在引入新知識時要充分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使他們產生新奇感,實現新舊知識的無縫對接,讓學生的新舊知識在無縫對接中形成系統的知識網路,因而舊知識鋪墊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導入中獲得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入是為了能有效地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強烈探求的興趣,教師利用3——5分鍾的數學課堂導入時間,採用新穎、有趣的故事或游戲,寓教於樂,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鮮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讓孩子們快速集中注意力,創造一個積極、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學習中,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參與中獲得自信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以平等、尊重的態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因勢利導、適時調控、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啟發學生共同探索,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用不同層次的問題或教學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並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師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發現和成果,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不經意間埋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種子。
四、實踐中獲得新知
實踐出真知說明了實踐在教學中的地位。《新課標》指出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數學學習的實踐活動,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和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同時創設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困惑、矛盾情緒體驗的情景,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博大精深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步學會學習,因而在實踐中培養了興趣,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真正體會數學實踐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訓練中獲得鞏固
課堂訓練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有較高的練習質量作基礎。因此,課堂練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須精心設計。練習是教師掌握教學情況,進行反饋調節的重要措施。針對性、多樣性、層次性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給教師反饋信息,以便教師進行糾錯和指導,查缺補漏。數學教師對課堂練習的設計很重視,因為它是發現問題,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檢驗課堂是否達標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歸宿。
六、反饋中獲得矯正
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學生通過的口頭或動手演示等反饋方式,把獲得的知識信息反饋給教師,這樣教師才能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情況有所掌握,因而課堂教學反饋是檢查教學效果、調整教學內容、組織後續教學的重要方法和主要依據。把握課堂教學反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數學課堂教學反饋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能使教師及時、有效地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了解學生的切實需要,才能對症下葯,及時糾正,進行查缺補漏,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七、拓展中獲得發散
拓展知識要以《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如數學拓展知識的設計分為遷移性、反問性、綜合性、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等形式。拓展的知識內容要靈活機動、形式多樣才能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拓展的知識內容既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驗證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
八、競爭中獲得發展
有競爭才會有發展,如今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殘酷而現實,敢於競爭,善於挑戰,是一個人取得進步和成功的關鍵所在。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要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實踐表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適時、健康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起到激勵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的營造各種競爭的契機,培養學生不甘落後的競爭意識。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要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如教師在編排各種數學題目時,從多個角度積極樹立競爭意識,設置的題,保證有效知識的掌握的同時不失趣味性,給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為後面的競爭學習創造條件,為新時代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九、小結中獲得提高
課堂小結具有鞏固新知識、強化記憶、深化達標的作用。課堂小結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教師們常用的方法有復述法、提問法、圖表法、口訣法和懸念伏筆法等。但是無論採用哪種方式,有經驗的教師都很重視課堂小結的清晰、明了、簡潔,它既要升華重點知識內容,又要濃縮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記憶和掌握所學知識,促進知識結構網路的形成、新知識模塊的建立、解題技能的優化和思想方法提高等。好的課堂小結不僅能留給學生課後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且為以後的學習埋下伏筆,使學生在掌握課堂內容的基礎上萌生出向更深層次思考的慾望。由此可見,精心設計課堂小結這一教學環節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是,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目的、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㈨ 如何教好初中數學

數學這門學科對學生來說,一直是一大難題,而要如何去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教學的效率,對於老師來說也很犯難。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些數學的教學方法,歡迎閱讀參考。

如何教好初中數學

一、認真搞好教學各個環節的工作。

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備教材、備學生、備大綱,盡可能深入淺出的進行講授,作業要強調精練,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整上課方法、課程進度等。 二、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觀念。

每個人均有獨特的天賦,都有培養價值,關鍵在於要按照他們早期所表現出來的天賦,適應其特點進行教育。數學教學的困難是暫時的,核心是教師首先應轉變觀念,教師應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意識,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提出適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學生獲取進步,這是做好數學教學工作的前提。

三、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師不光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肩負著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的重任。其中最迫切的是愛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學生能從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語態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因此,教師平時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與他們進行心理交流,和他們交朋友。哪怕是對他們的微微一笑,一句口頭表揚,一個熱情鼓勵的目光,都可能為其提供熱愛學習,進而刻苦鑽研數學的契機,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力量。

四、讓學生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較差學生數學學習跟不上是由於在學習上基礎薄弱,他們缺乏學習自信心。教師就應充分相信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學生不斷成功,提高學生自尊自信的水平,形成積極的自我學習的機制。

五、科學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數學教學講成“報告課”,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乏味的感覺。學習沒勁頭,但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根據這種心理,應改變傳統的講授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例如:使用教學模型、電腦等教學方法。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刺激物,從而引發其產生進取心。

通過對較差學生的輔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對差生要更有耐心,講話語速一定要慢、清晰,教學講解需要更清楚、更詳細。甚至對所講的問題要逐字逐句的進行分析。如有些幾何語言、數學語言,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反復記憶,達到熟練運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作到不厭其煩,作為數學教師,在教差生時要特別注重組織教學的技巧,問題分析要透徹,解題思路一定要簡潔清晰,要善於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才能更好的實施教學,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知識。

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訓練

我們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也就是人們的感性認識不斷積累的過程,這種量的積累最終結果是上升為數學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它們是同等重要的,我們應特別注重學生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方面的訓練。

一、注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訓練的教學策略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特別注重學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訓練,重點應該牢牢把握以下兩個方面的策略。

(一)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落實層次教學法

新的課程標准對初中數學中滲透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有了解、理解、會應用三個層次的要求,需要學生了解的數學思想主要有函數思想、化歸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思想、類比思想等。我們在教學中,就是要把這些抽象的思想通過具體的數學方法體現出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比如,在初中數學中化歸思想是滲透在學習過程中一個普遍的數學思想,七年級數學中“一元一次方程簡介”這一章,為體現這一思想在解方程中具有指導作用,每一步都點明了解方程的目的,各個步驟的目的就是要使一元一次方程變形為x=a的形式,把方程中的未知轉化為已知。在課程標准中要求了解的數學方法有分類法和反證法,要求理解或者會應用的數學方法有待定系數法、圖像法、降次法、配方法、消元法、換元法等。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認真把握好這三個層次,不能超出新課標中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將本來需要學生了解的內容上升到理解或者會用的層次,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二)通過數學方法認識數學思想,充分發揮數學思想對數學方法的指導

數學方法是比較具體的,是具體數學思想得以實施的技術手段,數學思想是比較抽象的,屬於數學觀念的范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加強學生對數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來了解數學思想,在了解了數學思想以後,在處理類似數學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數學思想對我們的求解過程進行指導。例如,我們在向學生講授化歸思想的時候,首先要通過一系列的習題,讓學生對化歸思想所體現出來的從未知到已知、從一般到特殊、從局部到整體的轉化中了解和認識這一數學思想,然後,縱觀初中數學的各章節內容,大多都體現了這一思想,因此,在處理有關數學問題的時候,要運用這一思想對求解的過程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對數學方法的學習逐步領略數學思想的內涵,同時,用數學思想指導和深化數學方法的運用。

二、遵循規律,把握原則,實施創新教育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尤其是通過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學習可以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這也是新課標的重要要求。為此,我們應該把握好以下幾方面的原則,切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一是滲透數學方法的同時了解數學思想。初中學生的數學知識相對比較匱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不能夠把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只能以數學知識為載體,把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滲透到具體教學中。二是通過數學方法的訓練進一步理解數學思想。數學思想的內容很豐富,方法也是多樣化的,必須分層次進行滲透和教學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全面地鑽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重要因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層次地貫徹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三是在掌握數學方法的基礎上運用數學思想。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都是通過課堂聽講、課後復習、習題訓練等幾個環節,才能真正掌握和鞏固數學知識。在掌握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時候,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進而掌握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觀念,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系統。四是在提煉數學方法的過程中完善數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照本宣科”,要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對課堂內容進行精心的組織,特別是要在涉及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時候,有意識地進行及時的總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同時,總結學習的過程,梳理知識體系,並能夠准確地提煉出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在教學中,也可以引入一些經典的故事,讓學生從中提煉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從魯班造鋸的故事中提煉出數學中的類比思想,讓學生從曹沖稱象的故事中提煉出轉化思想,也就是化歸的思想,從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提煉出逆向思維的思想。通過這些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感染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提煉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把握數學教學契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