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生四年級數學上冊反思怎麼寫

小學生四年級數學上冊反思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1-18 06:03:16

『壹』 四年級數學反思300字

您好!首先,我在此向你說一聲對不起,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殷切希望。在這次期末數學考試中我慘敗而歸,不僅傷透了你的心,也讓我無地自容。這次失敗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試卷,有絕大部分是由於我的馬虎粗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數部分我不懂。您平常也就經常告誡我們,可我就是改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不過,我不應該給我自己找理由,放心,老師,我會改正的。另外,在平時,我總是沉迷與電腦游戲,上課不認真聽講。在這一個假期里,我一定會痛改前非的。在這個假期里,我一定要騰出一部分時間來復習我的數學,我想好了,每天早上9:00——11:00來學習2個小時的數學。還有,我建立了1個錯題本。以後,一旦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或錯誤的問題我都會記錄下來的。並且,如果有什麼弄不懂的問題,我會在網路知道里提出來的。同時,我要經常在好好學習這個貼吧里去了解一些學習數學的方法。並且我不能偏科,一定要全面發展。

『貳』 數學反思怎麼寫 (小學四年級)

一)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的聽課方法

課堂講授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學校既是學習的搖籃,又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最好訓練場所,搞好課堂學習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措施,因此,學生應該重視課堂學習.搞好課堂學習,要講究聽課的方法.

1、 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在課堂上,學生是處於聽課的被動地位,只有學生認識到上好課的重要性,才能對聽課產生積極的態度.做到專心致志聽講,集中精力學習,較好地掌握教師的講授內容.
2、 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上課時必須集中注意,不3、 可一心二用,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或身在曹營心在漢,想入非非.只有專心聽講,才能理解和掌握所講的基本內容,再通過復4、 習,就能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保證學習成績的提高.
5、 傾聽老師講課,不6、 僅要認真聽,而7、 且還要做到耳、眼、手、嘴(提問題)並用,只有通過多種感官的協同8、 活動,才能對大腦刻印下清晰的記憶痕跡,才是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9、 要善於捕捉講課重點,盡量在課堂上就牢牢記住.在聽課時,要進行敏捷的思考,從老師的講授內容中,區別出重點內容,可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同10、 時,要積極進行記憶,盡量在課堂上記住,可提高高效率記憶能力.
11、 積極地提問和回答問題.提問和回答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問,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考的作用,老師體溫提問時,要注意不12、 要使學生產生不13、 安和焦慮心情,不14、 要干擾學生的智力活動.學生應正確認識提問和回答問題的意義,有不15、 懂的問題主動問老師,在回答問題時,要盡量把自己所知道的內容和自己的觀點,歸納成簡明扼要的語言,一一回答,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老師要充分肯定,尤其不16、 要用尖刻的語言對待學生的積極回答,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給其他學生造成一種錯答的焦慮心理,影響學生的聽課水平.
6、下課後要及時歸納整理講課重點,並安排對全部講課內容的復習.

(二)聽課中常見的壞習慣

拉爾夫·G·尼科爾斯,這位國際知名的聽力專家曾指出過下面10種壞的聽課習慣.一旦消除了這些壞習慣,你就能成為一名較好的聽課者.
1、 認為課程單調無味.一名2、 差的聽課者一經判斷講課講師單調無謂之後,就會心不3、 在焉.而4、 這種判斷通常不5、 是以知識而6、 是以無知為基礎的.一個好的聽課者,即使課講得似乎很單調,也會傾聽可能是重要和有用的信息知識.
7、 批評講課.一個差的聽課者常常找講課者的岔子——也許是不8、 修邊幅,或者是聲音單調——並推斷這樣的人是講不9、 出什麼重要內容來的.一個好的聽課者清楚地認識到上課不10、 等於時裝表演.他們所追求的應該是觀點、思想,而11、 不12、 是找批評的靶子.
13、 過激反應.一個差的聽課者由於專門注意了自己與講課者觀點不同14、 這件事,以至沒有聽到大部分講課內容.一個好的聽課者是用腦子而15、 不16、 是用感情來聽課,他們只是把不同17、 的觀點記下來,以便課後向老師請教,然後繼續聽講.
18、 只聽事實.一個差的聽課者要的僅僅是事實.認為「具體的闡述」只是他人的觀點而19、 已.一個好的聽課者想知道事實是怎樣證明原理的,例子又是如何說明概念的,論據是怎樣論點的.他們認為事實是重要的,但只要和原理、概念、論點聯系起來才有意義.
20、 概括一切21、 .一個差的聽課者企圖將每一堂講授的內容,通過詳細的概括,硬套進一個刻板的模式.他們忙於分析形式和風格而22、 忽略了內容.一個好的聽課者卻按照講課者的題目和組織形式來校正自己的筆記.
23、 偽裝注意.一個差的聽課者兩眼緊盯講課者,隨後就放鬆了,他們期望在課後學習的時候,從課本里獲得相應的信息知識.一個好的聽課者認識到,每堂45分鍾的講課是獲得講課者花了幾個小時才搜集起來的論據和概念的一個機會.
24、 分心.一個差的聽課者會因為一點小小的理由,腳步聲、門的開關聲、咳嗽聲以及鉛筆落地的聲音,而25、 中斷聆聽老師的講課.一個好的聽課者約束自己不26、 去理會使他分心的事,將注意力集中在講課者所講的內容上.
27、 僅僅選擇簡單的內容.對於一個差的聽課者來說,要聽懂講課者復28、 雜的論點和思想是過於辛苦而29、 困難的事,這種學生要的是娛樂,而30、 不31、 是學習.一個好的聽課者求知慾望很強,他想了解講課者是如何證明自己觀點的,對於困難的、技術性的或者復32、 雜的思想並不33、 懼怕.
34、 對於感情詞反應過激,一個差的聽課者一聽到一些激起個人感情的詞,便會產生過激反應,幾乎大發脾氣,血壓會升高,於是就什麼也聽不35、 見了.一個好的聽課者聽到同36、 樣充滿感情的話,反而37、 更加仔細地聽,以便領會講課者的要旨和論點,並了解他的偏見在哪裡.
38、 浪費思想速度.甚至一個差的聽課者也懂得思想的速度要比講話的速度快得多(實際上快四倍39、 左右).差的聽課者卻懶洋洋地聽著講課,或者利用自己的思想速度來解決一些個人問題.這樣就會使一個差的聽課者跟不40、 上講課者,而41、 將餘下的講授內容完全放棄.一個好的聽課者則利用自己的思想速度和講課過程中的每一個間歇來區別論據和主要觀點,很快地概括講授的要點,預習講課者下面所要講授的要點.

(三)排除干擾,專心學習

課上「走神」現象在初中同學中決不是偶然現象. 「走神」實際上就是注意不集中,當一個人遇到過強的「刺激」(過度的興奮或壓抑)之後,情緒一時難以穩定下來,就容易「走神」.
同學們都知道,心不在焉、一心二用、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學習的大忌,因為,注意是學習活動的門戶,外界的一切事物,只有通過注意才可以進入記憶.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對沒有「注意」的事物,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無味的.只有打開了「注意」的門戶,信息才能完整、清晰地反映到人的腦海中.
古語說的好:「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就是說沒有遠大志向,不能專心致志、集中注意,即使學習也不會成功。專心致志是良好的注意品質,是學習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古今中外,凡有成就地學者,其成功的奧秘之一,就是在學習上專心致志,具有良好的品質和習慣。
我們的同學中,絕大多數人興趣比較廣泛,那麼,如何是這廣泛的興趣,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學習的阻力呢這里有幾個小小的建議,供同學們參考:
1、 要分清主次。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前提下,去培養和發展自己多方面的愛好和特長,是應當提倡的;反之,為了自己某一方面的愛好而2、 放棄或影響文化知識的學習,則是要堅決反對的。
3、 要專時專用。要取得學習上的成功,4、 專時專用是十分重要的,5、 要做到專時專用最佳的途徑,6、 就是提高課堂聽歌的質量,7、 因為教師的授課是經過精心准備8、 的,9、 其目的就是要在學生和課本之間架起一座橋梁,10、 使學生用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去掌握更多的知識。作為一名11、 初中學生,12、 如果不13、 能做到專時專用,14、 特別是不15、 能抓住聽課這一環節,16、 在學習上造成的損失將是難以彌補的。
17、 要學會調節、控制自己。同18、 學們興趣廣泛本無可厚非,19、 但重要的是學會調節、控制自己,20、 是自己的興奮點能隨需要而21、 轉移。為了做到這一點,同22、 學們在課間最好不23、 要從事劇烈的活動和激烈的爭論,24、 保證課上能心平氣和地在老師指25、 導下,26、 集中注意,27、 不28、 「走神」。

『叄』 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怎麼寫

導語: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怎麼寫?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自我實踐中發展,在不斷的自我成長中創新。

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怎麼寫

《億以內數的認識例一》教學反思

本課時利用大量的數據進行引入,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大數。對於億以內數的數位,學生已有一定的認識,數位間的十進制學生能根據以往的知識自己找出來,本課時的難點不多,學生能較好地掌握。

億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單元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更大數的讀寫,這一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比較少,但現在的學生聰明可愛,課外知識豐富,喜歡有挑戰性的數據學教學內容,雖然這些大數更抽象,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但他們非常樂於接受挑戰。我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主要採用的是創設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積、生產總值等數據,使學生的學習情趣高,學習氛圍濃。對於數一數,我加強學生對數的意義的理解。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小方塊,合作數小方塊,給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十萬在多大,一百萬有多大,藉助計數器掌握大數的數法,了解數的組成,加深對數的概念的理解,對於數位順序,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位數等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從而理解這些知識。當學生初步認識了大數後,可以組織學生到各種媒體上收集一些數據,並能說一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以提高學生感受的程度。這時,“數”不再枯燥機械,而是很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本單元將多位數的讀法與寫法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因為這兩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然,在教學中,可以先突出讀法,在學生掌握讀法的基礎上,然後再討論寫法。在讀、寫大數時學生依靠彼此的幫助和題型都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在讀寫中間有零的大數的時候,碰到的困難比較多。

《角的分類和畫法》教學反思

《角的分類和畫法》的教學內容分兩個部分,在角的分類教學中,平角和周角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容易把它們和射線、直線混為一談。所以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角的特點講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並注重和射線、直線的對比區別。並追問這樣一個判斷題“平角就是一條直線對嗎?”提醒學生在畫平角時注意畫出它的頂點和一條弧線。在角的畫法教學中,我採取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畫,在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體會和歸納畫法。學生因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經驗,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學生可以達到目標要求。

本節課,我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小組合作、集體討論交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揚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大數的認識 》教學反思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的起始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認識的鞏固和擴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之一。

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小學生往往以感性認識為主,而從萬以內數的認識到億以內數、億以上數的認識,是學生數概念的又一次擴充。同時數位、計數單位則以抽象著稱,如何突破難點,使學生對數的概念清楚、數的感受豐富呢?

首先,要重視數感的培養。新課標對數感要求如下,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創設具體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有關大數的豐富的感受。課始老師就設計了一連串的問題: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數?數數: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比較大的數?接著就出示:海鹽縣戶籍人口約364302人:嘉興市人口約3330000人;浙江省人口約49980000人。請學生試著讀一讀。這樣使學生獲得有關大數的初步感受,並使學生感受大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然後探究新知: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計數器),請學生一千一千地數,當數到10個一千時問: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多少?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麼辦?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利用計數器問:怎麼表示10個一萬?……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去獨立思考、去和同學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數位順序,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位數等知識。這時,“數”不再枯燥機械,而是很貼近學生日常生活。

其次,是注意知識遷移的同時為學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在前面所學的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等知識和經驗,都可以在這節的學習中發揮積極的遷移作用。在教學中,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在學會的同時,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就如在本課的難點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的突破時,我就採用了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內帶著這些問題:(1)含兩極的數怎麼讀?(2)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有什麼聯系和區別。(3)數位上出現0有該怎麼讀?(4)怎麼讀億以內的數?自己去探索、發現、討論、實踐、交流獲得。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出讀法,學得扎實,印象也深刻,這一教學效果比教師直接給出要好得多。

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設計合理的教育教學活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上來,教學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在這個單元中,主要有四部分內容:(1)直線、射線和角(2)角的度量(3)角的分類(4)畫角。

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後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

因此這節課分成了兩教時進行,在第二教時中讓學生著重訓練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就看的是哪一圈的刻度;利用直角=90度,看角的度數是鈍角還是銳角,和直角比比看,檢驗是否正確。

《億以內數的讀法》教學反思

讀數相對於寫數來說,學生更容易掌握。上課之前,我們組內認真的備課,鑽研教材,對於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都一一提前做好了解決的准備。可在課堂教學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問題,雖然自己也提前意識到了,可這些問題卻仍然存在著。

今天檢查作業,錯誤的案例有:

1、不分級

因為這單元學習的是認識大數,都是萬以上的,所以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採用了分級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更清晰的讀數。雖然學生知道分級的好處,在教學中,我也時刻提醒學生要先分級,課堂上做作業的時候也是先分級,再讀數。可是在做家庭作業時,仍然有學生不分級就讀數,尤其是學習較差的學生,這個現象尤為突出。

2、讀數時夾雜阿拉伯數字

這個問題在學習這類知識時一直存在著,每次都會重點強調,可現在還是有學生在書寫時出狀況。究其原因,有的是學生習慣性地寫成了阿拉伯數字,有的是學生做題時的心不在焉,沒有良好的做作業習慣。

3、有0的讀數

對於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學生的掌握還不是很好。特別是萬級末尾有0或個級高位有0的數,學生出錯最多。他們容易犯迷糊,這個0要讀還是不要讀。

4、讀數時丟掉計數單位

學生在口頭讀數時都會讀,但在書寫時往往容易丟掉計數單位,雖然教學時一再強調了,但在檢查作業時還是此類現象的發生。

針對這些情況,我的解決辦法是:

1、首先嚴格要求學生的聽課習慣。不光是聽,更要記,不光是記,更重要的是數學的解題方法。

2、其次嚴格要求學生的做作業習慣。今天是開學的第一次作業,雖然我在布置作業時已經強調了作業格式和要求,但還是有學生沒有按要求來寫。在以後的作業中一定要進一步嚴格規范。

3、多練習,及時反饋。在後面的教學中,在課堂上要精講,給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練習。當然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去練習,並非是盲目的多做作業。

4、在練習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分級的好處,採取分級和不分級的方法進行對比,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分級的好處,讓他們養成分級的好習慣。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這節課開課以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出發,緊扣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為學習新知,認識平角和周角奠定基礎,開課簡單利落。我在引導學生認識平角前,在黑板上畫上一條直線,讓學生清楚地感受到平角與所學的直線之間的關系,而且讓學生感受到平角為什麼叫做平角。然後再引導學生猜一猜平角的度數,並用自己的方法去驗證,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用科學、嚴謹的方法去驗證,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學完平角後馬上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平角,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十進制計數法》教學反思

課前提問“在日常生活中還有沒有比億大的數?”學生大概能說出中國和世紀的人口數會用到比億大的數。出示我國人口數後,提出問題“怎麼讀出這些大數呢?”啟發學生想到可以用數位順序表試一試。先出示不完全的數位順序表,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類推,將已學到的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表擴展到“千億”位。也推出同樣是十進制計數法。

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怎麼寫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本單元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更大數的讀寫,並能在數據的收集過程中,認識近似數。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四個部分: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改寫以及近似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比較少,但現在的學生聰明可愛,課外知識豐富,喜歡有挑戰性的數據學教學內容,雖然這些大數更抽象,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但他們非常樂於接受挑戰。我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主要採用的是創設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積、生產總值等數據,使學生的學習情趣高,學習氛圍濃。對於數一數,我加強學生對數的意義的理解。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小方塊,合作數小方塊,給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十萬在多大,一百萬有多大,藉助計數器掌握大數的數法,了解數的組成,加深對數的概念的理解,對於數位順序,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位數等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從而理解這些知識。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角的度量”是課程標准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這節課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針對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教師常常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要求在熟記量角“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的三大步驟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層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後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我認為主要在於: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與學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頭做的,中心點與零刻度線找起來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給學生以很好的示範;其次是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據,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准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麼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於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麼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於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範,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變了策略,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麼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還有,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源頭)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志性的靜止狀態,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是在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安排的。這樣安排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整數乘法的筆算能力,為以後進步學習乘法計算打好基礎。

教學時先復習已有知識,幫助學生知識復甦,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嘗試練習,初步感知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然後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明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

但是,在學生的作業中,反映出許多的問題。主要是計算能力不過關,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分得過散也是一方面原因,一學期四五節課,學生還沒掌握內化為自己的技能,一單元結束了。所以在新授之前,一定要對已有知識復習,掌握要領,其次加強訓練強度,使之形成技能,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

第四單元《垂直與平行》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與角的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由於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系,而且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無論是走在寬廣的大街上,還是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環顧左右應該都不缺少垂直與平行的現象。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哪些線是交*的`,哪些線是不交*的。因此我們在課中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在同一平面內,不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交*里有一種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讓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思維的層面來。鑒於此,針對本課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精心設計教案,把學生的自主探索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有機結合,把知識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得教學過程零而不散,教學活動絮而不亂,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信心。針對本節課,我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1、准確把握教學起點,努力還學生一個“真實”的數學課堂。

2、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手段朴實無華。

3、新知的訓練點和拓展點扎實有效。除了從主題圖中找垂直與平行現象,從生活中找,從身邊找,還讓學生動手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通過這些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進一步拓展知識面,使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枯燥感。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過程中來,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有不少不足之處,如1、重難點處理速度較快,後進生沒有理解到位,以後的教學中應因材施教,照顧後進生。2、有一名學生的發言不夠准確,我沒有及時指正出來。3、時間把握不夠好,後面還有一個小環節沒有完成,學生們也失去了一個自我小結、交流的機會,這也算是一個遺憾吧。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通過對本課教學的反思,在此我提出幾點:

第一:大膽、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這節課中,由於自己過於“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學生有好的試商、調商的方法,而沒有及時地讓學生展示、總結。從這一節課的教學中,使我意識到,教材只是一個教學工具,應該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靈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內容上進行適當的增、改。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可以將例7、例8的教學放在一節課上進行,讓學生嘗試,經過探究,總結出幾種試商的方法。這樣再經過練習鞏固幾種方法,掌握方法,在鞏固中選擇最優的方法。

第二:為學生的發展創造環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學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師給多大空間,學生的發展空間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多創造一些有利於學生發展、有利於學生展示自我個性、有利於學生交流的環境。讓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舞台上盡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華,獲取知識。例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完全可以創設讓學生自己探究的環境,通過生生交流、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幾種試商的方法,參與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學生獲得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師“教”出來的,這樣的知識又怎麼能輕易忘記呢?所以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多麼重要。在以後的教學中自己要深鑽研,勤動腦,為學生更好的服務

《第六單元直、《統計》教學反思

我講授的《統計》一節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例1的內容,本節教學我精心設計,並認真備課,雖數我講授的《統計》一節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例1的內容,本節教學我精心設計,並認真備課,雖然如此,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現總結一下,為以後積累經驗。

一、關注統計的現實意義。

本節我精心選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統計知識與生活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如:24屆─28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的金牌數,我校近年來學生總人數的變化,沙塵暴天數的變化,兩廠的產品銷售情況等,提供這樣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讓學生在分析數據、解讀數據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情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重視學生己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

學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統計知識,會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描述、分析,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以知識遷移的方式建立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互相合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

三、練習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根據本節知識結構的特徵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精心設計了三道練習題,分別為:一是基本題,通過看我校近幾年來學生人數變化統計圖,發現數學信息。二是變式題,對比出示兩個統計表,提問應選擇條形統計圖還是選擇折線統計圖。三是拔高題,通過觀察兩廠的生產情況統計圖,提問應選擇哪廠投資。練習有層次有坡度,環環相扣,教學節奏明快。通過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在簡單運用、綜合運用、問題解決、擴展創新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使能力得到發展。此外也照顧了全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都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使情感得到了滿足。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如:

一、前面導入的時間過長,導致練習時間有些倉促,造成了前松後緊的局面。

二、對於有爭執的問題,如第2、3題,應讓學生爭辯起來,這樣才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不應該是僅有的幾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收場。

以上說是教學反思,倒不如說是在學習過程中的幾點拙見,它將指引我以後的教學……學信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四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動手操作、小組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是天真無邪、愛憎分明的,充滿著好奇心理。他們感興趣的就會很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反之他們則會不予理睬。本節課中,我以明明和同學們一起參觀為線索,設計了“密碼門”、“密碼鎖”、“握手游戲”、“穿衣搭配”等一系列活動,各教學環節緊密聯系了生活實際,體現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數學,並在數學學習中享受著快樂。

2、關注合作,嘗試解決。

在本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指揮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夥伴,為了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與學生一起構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在解決問題中“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意識,使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維也更加活躍。

3、聯系生活,引發思考。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活動是與他對周圍事物的作用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於物體的活動。排列與組合具有抽象性,小學生往往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直接經驗,才便於理解排列與組合的方法,從而發現排列數與組合數的規律。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我讓學生們從生活經驗中發現數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了解生活。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學習的是有用的數學。

『肆』 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和題型是小學四年級課文中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做好 反思 。下面是有我為你整理的 四年級數學 上冊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篇一
在四年級上冊中,教材專門安排了一個單元讓學生直觀認識四邊形,其中也初步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學生已經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平行四邊形通過活動知道了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變相等這一特徵。而梯形是第一次出現。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從而抽象概括出它們各自的定義,分析四邊形內在的關系。

我設計這節課的過程中,我力圖體現以下理念:

一、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探究能力。

用發展的眼光來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遠比讓學生直接但卻被動地獲取現成知識結論要更加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學生的觀察、猜想、探索和創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開發和鍛煉。“紙上得來終覺淺。”以聽、記憶背誦接受而來的知識,理解較膚淺也易遺忘。而在體驗中自身感悟的東西理解深刻、印象久遠。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不可能靠講授、聽而得來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動中、探究中、應用中、實踐中鍛煉而成。

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徵研究,我本著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的 方法 ,先讓學生看課本上的主題圖,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然後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學生在匯報和補充的過程中,逐步把知識點完善起來,得到了有效地學習。

考慮到梯形的特徵比較簡單,而且把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探究比較重復累贅,就在判斷中使學生產生矛盾,通過爭論中得出梯形的特徵和定義。

二、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新的課程標准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課始,我選取了與學生生活最貼近的材料——校園,讓學生在校園里找熟悉的四邊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資源來源於生活。

課末,我讓學生思考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用處,截取了一些實際生活中的視頻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許多生活中的現象都是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篇二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四年級上冊的平面知識,圖形的特徵多,概念多,要區分的知識點也多,所以,在這節課的安排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處理:

一、加強操作,讓學生體驗數學。

一個生動學習情境的營造,可以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親和感,使他們情不自禁注入自己的熱情,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節課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學習比較多,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學生藉助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框架,在動手游戲中、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礎上,感悟、體會到三角形的穩定性以及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二、以小組合作為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數學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於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啊,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應該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也著重考慮到了這一點。在講授到將已經認識的這些四邊形進行分類的時候,我先讓學生想一想可以怎樣分類時,學生考慮到可以按邊分,按角分,這時,我順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藉助手中的工具進行分類。在分類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了多種分類的方法,再讓學生逐一匯報的過程中,我們漸漸統一了思想,按邊分將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分為一類,梯形單獨為一類,剩下的一般四邊形為一類。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為一類,其他的四邊形歸為一類。我覺得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研究,探索,發現獲得的知識,遠比我們直接教授給他們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學設計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並且理解各個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同時難點也是理解各個四邊形之間的關系。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理解四邊形的概念,再用一個大的集合圈把認識的四邊形都圈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上來了解所有具有四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這個特點的四邊形都屬於四邊形。其次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分類的過程,通過分類,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並且在匯報的過程中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學生深入理解了這三種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後,讓學生嘗試著用集合圖來表示他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最後我讓學生用一個比較大的集合圖來表示各個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很輕而易舉的就表示出來了,重難點也就不攻自破了。“潤物細無聲”,我覺得教學的重難點一定要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融化在學生的頭腦之中。

四、實物課件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本節課,我一些與內容有關的課件進行教學,它使我縮短了教學時間,大大提高了我的課堂效率。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徵時,應用了實物課件。當小組研究完四邊形的分類時,我讓幾名學生到講台前來演示驗證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過程,在學生演示完之後,我用實物再一次演示了驗證的過程。實物課件不僅讓學生直觀的看到了驗證的過程,而且又一次在學生的頭腦中加深了印象,有效地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用一些實物圖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圖形的存在,課堂的效果也非常好。現代的課堂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粉筆和黑板的時代了,作為新世紀教師的我們,還應該大膽使用多媒體課件這一教學手段來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學無止境,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踏實教學,讓自己的數學課堂越來越吸引學生。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篇三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一課,我主要讓學生通過畫四邊形、貼四邊形使學生認識所學的四邊形。接著通過同桌合作畫四邊形、給四邊形分類、交流分類的理由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所見過的四邊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並抽象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徵。而後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加深理解這兩種圖形,並會用集合圖表示。最後通過玩平行四邊形木架,讓學生認識到平

行四邊形易變的特性,來了解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應用。

學生雖然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有了一些認識,其餘的了解甚少,如有些學生能夠畫出梯形,但對它的了解還是不夠的。如果課前能夠事先准備好幾個大一點的、並塗上顏色的四邊形的話,這樣學生的視覺感覺就會更清楚、明白些,認識效果可能會更好。在學生探究完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後,學生自己能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就行了,老師可再通過習題來驗證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情況。而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抓重點詞、反復讀,其目的是想讓學生記住定義,其實效果並不理想,其實學生只有對知識理解了才能牢記概念。

猜你喜歡:

1. PPT怎麼製作動畫課件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 PPT模板怎樣製作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動畫

3.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4. 怎麼製作PPT課件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5. 人教版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伍』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

「噸的認識」是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的教學內容,而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但「噸」這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何將「噸」這個抽象的概念,以具體、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如何讓學生「體驗」「1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記得《數學課程標准》中非常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因此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例,讓學生感受到知識與體驗共生,數學與生活同在。

一、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

「噸」 的概念比較抽象,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比較遠。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獲得充分的體驗,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建立數學概念,要盡量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過程中建立表象。雖然學生已學習了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對質量單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許見到過「噸」,但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憑觀察得到,再說像「噸」這么大的質量單位,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更談不上有什麼體驗。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1噸」到底有多重,我先讓每位學生輪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說說感覺,再選一位班中的「大力士」來抱一抱一次能抱幾袋大米,然後推算10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噸」,再讓學生做游戲,同桌互相抱一抱,說說感受,如抱兩、三位同學又有什麼感覺呢, 按三年級學生每人25千克計算,全班40位同學約重1噸。然後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體重約1噸重 (如2頭牛、10頭豬、200隻鴨、電梯的載重量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藉助100袋大米,40位同學總重量、2頭牛等具體的實物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象。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學習「噸」這個單位。

二、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體驗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使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變得有趣、生動,容易感受。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較大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在課前我就布置學生自己去尋找有關萬以上的數的信息,在課堂中又為學生准備了大量的於大數目有關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一萬、十萬,甚至更大的數到底是多少,大數在孩子的頭腦中不再是沒有意義的。在教學計數單位時,從已經學過的個級入手,結合計數器,學習萬級、億級,以及各個數位之間的關系。本節課的教學太保守,始終牽著孩子走。如學習萬級的計數單位後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億級的計數單位,各個數位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3

學生學習中,難免有疑點、難點,教師應及時發現,並抓住它,站在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思維去介入,用兒童的語言去幫助,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分解學生探究的難點,使難點不難,讓學生容易明白。

對於「乘法分配律」概念,老師們都是這樣描述的: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用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第一次教學時,我照本宣科,反復講解,但每次作業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如(3+5)×8=3×8+5。究其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所以第二次教學時,我就採用適於兒童理解的語言來理解乘法分配律:如9×99+99是這樣描述的:9個99再加1個99共有10個99,寫成算式就是:9×99+99=(9+1)×99。無需重復,學生居然能迎刃而解。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4

本課是在上節《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用「四捨五入」試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會在原有的試商方法上產生認知沖突。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當除數不接近整十數,如14、15、16、24、25、26等,如果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除法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往往需要多次調商,這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本課的重點是學生會把接近15、25的除數看作15、25去試商。難點是採用靈活試商的方法進行計算。 在教學中,學生在嘗試計算時,對這種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數也用四捨五入法把它看作整十數進行計算,結果很顯然,試商調商用了好幾次,學生這時候已經發現了這樣的方法是不好的。這時候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給出的另一種試商方法,明白在計算不同的除法算式時應該根據情況靈活試商。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乘法的口算掌握的不好,如:25乘8、15乘6等算得慢,甚至會算錯,這樣對本節課的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把除數看作這樣的25、15、35,在算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錯誤。 通過這堂課,我意識到,對於計算教學,如果學生的口算能力不強,就會直接影響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所以今後應該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對於這種15×6、25×8、16×5、4×15、125×8、25×4等這些算式,應該記住,以便在看到時,能脫口而出得數。 另外,在請部分同學板演時,應該讓其他同學注意計算過程,發現他們的不足,以便反思自己。在共同檢查時,不要我自己一個人說,應該點名請別的同學來指出不足,讓同學們共同梳理,找到易錯處。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

反思整節課,既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又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在交流評價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體驗,較好地體現了事先的教學設想。

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不僅讓學生知道了什麼是准確數和近似數,理解了生活中除了用「四捨五入法」湊整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去尾法」和 「進一法」也經常被使用。商場大減價聯系「去尾法」,選擇適合自己身材尺寸的服裝則聯系了「進一法」,讓學生自然地將生活中的知識運用於數學之中,並且通過討論概括出兩種湊整的法則。這樣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用已有的經驗幫助理解數學知識,從而達到解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的目標。

在初步掌握「去尾法」、「進一法」的湊整方法後,我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反思:比較進一法、去尾法、四捨五入法三種湊整方法。使學生自覺地將思維指向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習策略上,形成了一個「再探究」的學習氛圍,也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三種湊整方法。

練習中我還特意讓學生和生活中的實例相聯系(超市收銀條、水電煤發票等),讓學生在靈活運用合理的湊整方法的同時,也讓學生留意我們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感悟了數學對生活的實際意義。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通過結合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必要性和靈活性。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各種信息。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繪制條形統計圖。教材在85頁的「實踐活動」已組織學生栽種蒜苗並作數據記錄。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經歷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過程。教學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交流實驗觀察記錄的數據;第二步,將各小組記錄的數據填入統計表;第三步,討論如何將所得的數據製成條形統計圖。在學生繪制條形統計圖時,對單位量的選擇,教師不要作硬性的規定,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蒜苗高度范圍確定單位量。然後再交流討論。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

本課不論是寫秋景還是秋遊,都是以「秋」字入手的。現在正值秋節,所以我用三個有關「秋」的詞語,引導學生進入秋天的世界。在教學的環節中,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聽朗讀帶,並且讓他們在腦海中浮現所聽到的景物,這不僅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把他們帶入課文。在字、詞、句的練讀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說話」,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模仿與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練就孩子的膽量和思維的靈活度。

再讀課文,就給學生提出更高一層的要求:秋天的美具體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的?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非常熟悉,引導並培養學生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內容,比如:天空美、農田美、歡樂美……。我設計本課教學環節的最終目的:把孩子對秋景的喜愛上升到對秋天大自然的贊美。不足之處在於:由於本課時的內容比較多,課堂上沒有給學生留過多討論的時間,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盡量安排一定的時間給孩子充分地各抒已見,增加課堂上的多元化知識。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8

開學已經兩周了,今年接手的是四年級。第一單元是除法的教學(共12課時)。在這兩周時間里,我完成7課時的教學。不過學生計算的錯誤率很嚴重。

如:豎式中經常出現:3024=16、93=3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1、平時缺少必要的基本訓練。新教材倡導小單元編排,教學的內容連貫性不強,加上教師對基本計算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學生的20以內的口算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不熟練。(這是造成錯誤的最大原因)

2、缺少必要的計算習慣的培養。部分學生存在抄錯題目,漏寫答案等問題。其實在計算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很多與態度和習慣有關,真正不會做的人少之又少。

3、教師的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與教師相比,無疑是存在很多差距的。但往往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以教師的眼光去看待計算,造成不能關注教學中的細節。

如:教材第7頁第6題有這樣一組習題:

9943 20838 86862

99683 72727 60257

如果教師不加以研究,就很難發現這里既有商一位數的,也有商兩位數的。而教材的例題僅涉及到商一位數的,因此學生就有可能依賴模仿例題導致錯誤。

對策:

1、強化口算。新課標提出要重視口算,令人費解的是以前沒有明確提出口算的重要性,但廣大教師卻能將口算作為一項常規來抓,課改以後的課堂卻很難見到口算的風景。由此可見,加強口算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要落實在平時的每節課中。磨刀不誤砍柴功,口算是筆算的基礎,每天花上2分鍾進行幾組口算練習是必要的,只要堅持,相信學生的口算能力就會明顯提高。

2、適當增加關於計算的訓練量。現在的《補充習題》已經關注到這一問題,四年級上冊的《補充習題》對每課時計算設置了兩課時的作業,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課本練習相對不足的問題。但是在專項的計算內容教學以外,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計算訓練,每天練一下。正如沈重予老師所說,每天一題成能力,一天不練成問題。

3、做好各學段的計算教學的銜接工作。只有所有數學教師都重視計算,將計算作為學生的基本能力來抓,才能使學生的計算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必要時也可以進行速算、口算的校內比賽,以此來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重視。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具體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據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在教學中我拋出大象館在猴山東北面,你能找到大象館的具體位置嗎?引導學生發現還要知道具體的方向。接著我又拋出大象館在猴山的東偏北30度,現在你能指出大象館的具體位置嗎?通過討論學生發現還是不能找到,那麼還要知道什麼呢?學生馬上能說出還要知道大象館到猴山的距離。通過這三步的練教學,學生知道了判定方向的方法,再由學生描述,方向就准確的多了,最後用語言寫出來。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0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經歷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了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一組相關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預測。在教學時,我利用學生栽蒜苗的實驗數據,向學生提出「如果想知道蒜苗生長的趨勢該用什麼方法」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在學生的討論中,引出折線統計圖。接著,師生共同討論畫折線統計圖的方法,並讓學生親自試一試。本活動的另一個要點是能根據折線統計圖提供的有關信息,了解並預測蒜苗生長的趨勢。所以,當學生認識了折線統計圖後,接著應是分析與預測:

如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厘米,蒜苗第20天約長到多少厘米?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

本節教學通過學生閱讀主題情景圖和學生初步感知相交垂直,通過讓學生用小棒將自己看到的相交垂直的畫面擺出來,學生初步抽象出相交垂直,又通過身邊的教室里的黑板門窗牆面,書本等相交垂直的實物,將初步抽象出的表象與身邊的實物聯系起來,一方面培養學生從身邊和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另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相交與垂直的理解,接著我讓學生相交與垂直的聯系與區別,在引導學生相交與垂直區別時,第一讓學生用兩個手指 ,先演示相交,再漫漫轉化為垂直,並提出轉化到什麼位置你認為是垂直,為什麼?感知垂直與相交的內在聯系,第二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垂直現象,指出是那兩條直線互相垂直,量一量相交成的四個角中的任意一個角的度數,看和你們想的一樣嗎?這樣加深了學生對垂直意義以及對相交與垂直的關系的理解。接著我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出兩條直線垂直,學生方法多多,有的用三角板,有的用直尺,用課本、本子等,然後我出示了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學生嘗試不能用剛才的工具或方法,師指出剛才某些畫法的局限性,嘗試用其他方法畫,學生很快又進入了探究,走出座位互相學習或閱讀課本學習課本方法,很快全部學生又一次帶著疑問深入閱讀課本 ,通過互學和自學,有的學生用直尺,有的學生用三角板,也有的學生用課本的一角,雖然方法多樣化,但是具體操作步驟以及一些細節學生不注意,這時我及時給以點撥。本節課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高,成效顯著。

但是,本節也有許多失誤,由於探究時間長沒能按時完成任務,所以鞏固練習少,更不用說課內完成任務了,另外在一些細節上失誤很多,例如:板題,過渡句,小結等,總之,漏洞百出。

再今後的教學中,首先要注意調控時間,力爭做到課內完成作業,盡量注意細節的完美。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2

《衛星運行時間》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的內容。本課通過一些有關人造衛星運行的數據,讓學生學會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並在具體活動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這節課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課,我將重點主要放在計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後再小組合作具體討論交流;從而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估算教學也是非常重要,對於一些學生來講,估算較為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我過於擔心學生不會估算,所以就使勁提示,結果估算這一環節花費時間過長,影響了下一環節,導致試一試沒能讓學生充分的練習。本節課教學節課重點體現的是「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這個新理念,提供了大量的時間給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子獲取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的層次性和遞進性,圍繞它還創設了生動的情境和豐富的競賽游戲。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其他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教學情況

1、復習溝通,建立聯系。在教學新知識前,先簡單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目的在於回憶已學的知識,為遷移做好准備,加強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2、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學習例題之前,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出算式,引出例題。

3、通過觀察、探討、交流,掌握新知。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4、鞏固知識、深化練習。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分層次掌握所學的知識,先進行基本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方法,再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鞏固深化,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應用題 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對於本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三、增加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又蘊涵著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四、存在問題

教師:1、在用教材上還需繼續深入挖掘。2、在教學上,注重教學內容的平衡,使得優生在一堂課中有更大的收獲,還要讓學困生在每堂課中有所學習。3、課堂上,要抓住學生知識的薄弱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學生:1、部分學生不懂得審理,審題能力較差,不理解題意。2、有的學生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差,分析判斷能力薄弱。3、還有的學生因為懶惰而導致了學習基礎差。

五、改進措施

1、注重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在實物操作中抽象到圖形的認識。

2、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

3、關注學困生,採用多種方法的幫扶,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對他們的作業爭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4、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改進教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吸取經驗教訓,根據這次反思情況,制定各種有效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學習經驗,爭取下半學期能夠有所提高。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4

在三年級就學過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所以教學中應抓住新舊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對比教學。相同點:計算方法(都是從高位除起,一位一位的往下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計算要求:余數要比除數小、書寫格式一樣。不同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先看前一位,前一位不夠商1,就看前兩位,再一位一位的往下除。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先看前兩位,前兩位不夠商1,就看前三位,再一位一位的往下除。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要讓孩子明白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算理。如:80÷20=4 把80表示8個十,20表示2個十,8個十中每2個十分一份,可以分成4份,說明80裡面有4個20,80÷20=4。追問:為什麼4寫在個位不寫在十位?因為4寫在個位表示4個20,寫在十位表示40個20,40個20是800而不是80。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避免商的數位寫錯。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5

通過《栽蒜苗》一課的學習,學生再次的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並會用條形統計圖反映統計結果,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教師提前布置並和學生一起進行栽蒜苗活動並每天測量,學生親自體驗了數據的形成。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了小組和做學習的優勢讓同學以小組的形式制圖,組內能互幫互助,得到啟發,教師課對畫的不規范的、有困難的小組進行具體指導。學生能用條形統計圖反映統計結果,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1.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首先為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在學生遇到困難後,我並沒有引導學生如果去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嘗試去解決問題。然後選出學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並由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優點在哪,缺點在哪。讓學生親身經歷解決矛盾的過程,增強對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體驗及認識。

2.在矛盾沖突中建構知識網

(1)格子不夠用,讓學生發現1格可以代表多個格子的知識。

(2)格子夠用了,1格代表1厘米還是2厘米,哪種辦法更好呢?對比發現,1格最佳的單位量是,一組數中,最大的數據除以縱向格子數。

(3)所設計的統計圖中,最大的厘米數不能超出最高的蒜苗的高度。

3.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在探究畫法時,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畫,去思考;在交流畫法總結經驗時,讓學生充分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體驗條形統計圖形成過程,以及畫圖時注意事項。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了很多的不足:比如對學生的操作方式和評價上有很大缺陷,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能磨練自己,不斷完善。

『陸』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1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准提出要讓學生「經歷、體驗、探索」。因此在教學《積的變化規律》這節課中,我注重情境的創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兩組算式調整為一組乘法算式。這一組算式是以能夠體現我們課本所要傳達的信息與知識,引導學生通過這一組算式去發現問題,從而去經歷發現規律——總結規律——驗證規律——運用規律這四個層次的學習。在這四個層次的學習中,學生通過觀察、探索、交流、歸納等方式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索過程,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體驗發現規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是在這節課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1、學生雖然能夠通過例題找出積的變化規律,但是仍有部分學生並沒有真正懂得該規律的應用。這在後面的練習時表現的尤為明顯,部分學生還是用以前的老方法進行計算,而不是找到規律直接寫得數。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多加練習,也多關注思維慢一些的學生,加強對他們的引導,使他們能更積極更有目標的去思考。2、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索、交流,從而歸納積的變化規律,有部分學生還是不敢舉手大膽的交流。這部分學生主要是害怕自己說錯了,讓別的同學取笑。針對學生不敢發言,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多給學生鼓勵,多給學生信心,使學生暢所欲言。3、由於學生參與度不夠,導致課堂進度受影響,設計的鞏固練習題沒有全部進行完。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2

教材分析

《積的變化規律》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課例以一組乘法算式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在乘法運算中探索積的變化規律。通過這個過程的探索,學生將會經歷研究問題——歸納發現規律——解釋說明規律——舉例驗證規律四個層次的學習過程。學生將會用到觀察、計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手段,並最終發現規律,歸納與驗證規律,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探索與推理的能力,讓學生體會事物間是密切相關的,受到辯證思想的啟蒙教育。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利用乘法運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學生通過對算式的觀察,自主的去探索規律、驗證規律,並使用規律。本課在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去學習,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探索並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發現並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二、探究活動,發現規律。

1、引導學生觀察以上這組算式的特點,想一想、說一說你的發現

《觀特點》

(1) 引導學生觀察因數的變化特點和積的'變化特點。

(我們縱向看,這組算式什麼沒變?什麼變了?那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和積是怎麼變的?有沒有規律呢?)

(2)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

(3) 全班交流,課件引導

師給三個算式標上序號,如果把①式作為標准,②式與①式比,因數和積各是怎樣變化的?

《找規律》

通過觀察比較,你能說說你發現的規律了嗎?

師:積的變化是隨著因數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寫算式》

運用以上規律與①式對比,你能接著往下寫兩道算式驗證一下嗎?試試看,一定行!200×8=1600 8×40=320 (要口算,你們是怎麼想的)

2、同學們再看一組題,它又藏著什麼秘密呢?

20×4=

10×4=

5×4=

(1) 引導用同樣的學法觀察第二組算式,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學法:觀特點、找規律、寫算式)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

(2)運用以上規律,你能根據15×12=180直接答出下面兩題的得數嗎

15×12=180 15×6= 15×3=

(寫完後和同桌交流你是怎麼根據規律寫下得數的,算一算對嗎)

3、整體概括變化規律

讓學生回憶,再讀一讀這兩個規律,數學講究簡潔美,能說得再簡單些嗎?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

(評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交流、概括,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對積的變化規律進行整理,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第一關:小試牛刀

完成教科書第58頁的做一做。

2、第二關:再展雄風

完成教科書練習九的第五題

3、第三關:隨機應變

完成教科書練習九的第1、4題

第一題誰來讀題,能利用剛才學的規律來解決嗎?方法多樣,說說方法

第四題,如果用兩種方法,讓學生說說方法,哪種簡便。

4、第四關:終極對決

完成教科書練習九第二題,(如果沒有用我們學的規律,可出示百寶箱)

四、全課小結,拓展延伸

;

『柒』 四年級上冊數學期中試卷學生反思怎麼寫

四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試卷反思

一、基本情況:四一班共有32名學生,其中有30名學生全部及格,21名學生達到優秀。
二、試題分析:本次期中考試范圍是四年級上冊前四單元所有內容,本試題題量適當,難易適度。
三、試卷分析:試卷共六個大題,滿分100分。
第一大題填空題:26人為優秀,基本沒什麼大問題,個別同學粗心,不仔細看題導致失分。其中,第4小題超出所學內容的范圍,只有五六個同學做對了,其他同學不太理解題意,看不懂圖里反應的什麼問題,導致做錯。
第二大題判斷題:第3個小題,部分同學因為不認真,把「不」字忽略了,因此做錯。第5個小題錯的較多,應該除了0和1以外還有2。
第三大題選擇題:其中,第1小題和第3小題題型相似,都是試商的內容,個別同學把題搞混了。王贏航同學全部做錯。
第四大題計算題:1、口算。有兩個同學大意把「÷」看成了「×」。2、豎式計算。吳宏林同學豎式計算正確,就是沒把得數寫在橫式里,導致扣分。還有的同學豎式的得數與橫式的得數不一致。3、脫式計算。這道題中有的同學計算順序錯誤,導致算錯。計算題就是要讓學生多練習,多計算,而且要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第五大題畫一畫:這道題是觀察物體的內容,沒有大問題,就是有些同學畫的不清楚。
第六大題解決問題:第1小題溫淑慧和呂佳樂把單位寫錯。第2小題有3個同學做錯,張新濤同學計算錯誤。第3小題大部分同學做錯的原因是因為「前」字。導致計算錯誤,高凡博把「196」寫成了「192」計算錯誤。第4小題主要問題是第二問,這個問題有點超出范圍,大部分同學不會做,8個同學做對。第5個小題,統計圖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日期、數據,有的同學不仔細看題把「 月 日」直接寫成「 年月」。沒寫數據和沒塗色的分別有兩個同學。第2個主要問題是學生不看清題目要求「由高到矮」的順序,寫錯。
四、針對存在的問題採取的措施:
1、讓學生多練習,多計算,並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2、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於差生復習的時候先做一些小題,基礎題,然後再進入復習。
3、養成認真讀題、審題,把題讀懂再計算的好習慣。
4、要求學生在草稿紙上寫整齊,不亂寫的習慣,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計算不正確的錯誤。

『捌』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

7月3號,我給市級骨幹上了一節數學課。這節課是四年級上冊教材(北師大版)第七單第一節課的內容《溫度》。下面,我就這節課,我想說一說自已的感想。這節課我共分為四個環節。

一、感知溫度。

讓學生感受到溫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個環節上,我創設了「兩瓶水」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冷和熱——感知溫度,從而導入本題。

二、了解零上和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會找溫度。

這個環節,我也是從生活中的溫度出發,以「冰箱窗口上的溫度數據」引入,讓學生會讀溫度,知道零上、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和寫法。進而介紹溫度計、0度的教學。在這環節上,我第一次上課時,並不是這樣設計的。經過教研員們的指導,讓我體會到,溫度來自於生活,應該從學生的生活中出發,去尋找溫度。這樣讓學生感受到,其實溫度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處處存在。

三、比較溫度,感受學習負數的必要性

這個環節,是最讓我頭疼的。嘗試了多種方法,效果不是特別的好。由於是三年級的孩子,我們對他們的要求還不要過高。必競還差半年多呢?所以,我就先出示兩組溫度,一組零上,一組零下,通過標溫度,然後,小組合作,討論,怎樣比較零下和零下的溫度。在這個環節上,教研員們都給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這樣的教學環節,學生學會了怎樣比較溫度。能夠掌握了比較溫度的一些規律。其實,在這個環節上,教研員還給了我一些建議。出示:兩個零上的溫度,兩個零下的溫度,0度,大膽放開,讓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去發現溫度之間存在的規律。但是我發現三年級的孩子的能力還沒有達到這一點。所以,沒有大膽的去嘗試。最後我選擇了放棄。有機會真想嘗試一下。

四、觀察地圖,總結南北、東西的溫度存在著什麼樣的規律。

在這一環節上,讓學生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了解我國的天氣情況,滲透了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一點體會,希望大家能夠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促進我成長。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認識整萬數》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十單元的知識。它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並能正確讀、寫和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的基礎上,教學整萬數,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數目,認識萬級和個級的數位順序及計數單位,會讀、會寫整萬數。

在本課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教學知識點主要有:

1、教學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

2、教學整萬數的含義和讀寫;

3、教學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萬」,並能正確地讀、寫10000。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基礎。我結合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以「10個一千是一萬」為教學起點,讓學生在紙計數器上一千一千地數,數到十千,學生自然而然說成一萬,明確「10個一千是一萬」,通過學生邊添珠子,邊數數,讓學生有序的填出各個數位名稱,初步感知新出現「萬」、「十萬」、「百萬」、「千萬」四個計數單位,在數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每數滿10個單位就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感受了兩個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明確「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

整萬數的寫法和讀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我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寫數、說數的組成,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交流,並引導學生利用分級的方法來讀寫。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發現自己還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體會和發現,特別是在讀數與寫數的實踐中也沒有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方法,今後我會在這方面加以改進。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3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及試商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就是試商。

課上我先讓學生回憶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過程,孩子們能夠說出要先從最高位開始除起,最高位不夠除,就要看前兩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

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時,學生已經有了口算的基礎,在試商時,學生按老師要求先把想的內容寫下來,例如:245÷60=?想:60×4=240,240最接近245,所以商試4。再例如:189÷29=?想:把29看成30的話,30×6=180,180最接近189,那麼商試6。接著還需理解兩位數除法中,前兩位不夠除時,看前三位,商寫在個位;而當前兩位夠除時,就要先除前兩位、商寫在十位,例如:318÷15=?就是這樣。通過多次鞏固商書寫的位置和除的順序的基本問題學生基本解決。之後著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了四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

例1主要解決試商、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通過例2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四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例3的教學要使學生認識到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例4教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學生初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用四捨五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時,在試商過程中,一般都要調商,往往要經過多次調試方能求出商數來。盡管教學時總結出了「用四舍」時,因把除數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試商時可比原來想的商小1,而「五入」時,因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試商時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是感到很困難,造成了試商速度慢。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4

過去,對於平行線的畫法,我也感到很不理解,特別是用尺子移來移去,實在太麻煩,對於平行線的理解,學生只知道「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而不相交的實質是「兩條直線間的距離是固定的」學生並沒有直觀感受。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畫平行線的教學只能由教師傳授給學生,他們也只能是機械的模仿,也就是簡單的完成操作工的活動,沒有任何思維的含量,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腦力勞動,充其量只能算是體力勞動。

但是如果把握住了學生的認識起點、學習起點,平行線的畫法就不在是模仿了,學生能根據不同的要求選擇適合的方法畫:比如,如果只是單純的畫平行線,沒有其它的要求,學生可以隨意採用身邊現成的學具,利用學具中的平行現象畫平行線,這種方法雖然有局限性,但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它卻是既快又好的方法。至於後一種方法,說實話用起來確實很麻煩,特別是如果在操作中稍微有點移動,畫出來的平行線就會有誤差,麻煩很多,但無疑是最適用的方法,這一點只能讓學生自己體會,體會畫的每一個細節,其實每個細節處都是學生對平行線認識的又一次深化。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

從教學內容來說,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於直觀的描述,現在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徵,系統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區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

從教學方法來說,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而數學來源於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後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不足之處,在教學周角時,沒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周角的形成過程,及這個360度怎麼得出的,沒有和學生好好探討。如果能用多媒體慢慢演示,讓學生觀察的是它轉過的范圍。可以這樣:先轉到直角的位置,提問:現在是什麼角,是多少度?繼續轉到平角的位置,提問:現在是什麼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周角是360度,一周角是2個平角,4個直角。

總之,關於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通過微視頻,既有教師的講解性

學習、也有針對學生的提問,增加學生思考、操作的時間,真正實現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

1、本課導入部分:利用小軍和小晴到文具店去買文具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從而自然的引出數學問題,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結合起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新授部分: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解決實際問題一;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教學綜合算式,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把學生已知的分步算式改成綜合算式。特別要注意讓學生說說綜合算式中應該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為什麼。讓學生根據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初步感知乘加綜合算式中,不管乘法在前還是在後,都應該先算乘法,後算加法。這部分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總結這一點。但有個別學生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先算乘法。

第二層次是教學脫式過程,這里要強調遞等式的書寫格式。首先要先計算第一步,特別注意沒有計算的要照抄下來。有個別學生在書寫格式上存在著些問題:比如,乘法在後,加法在前的,有些學生把第一步計算的得數先寫在前面,或者把第二步計算的不照抄等等書寫格式上的錯誤。

第三層次是認識混合運算。

第二部分:解決實際問題二;這里是學生在已經初步學習了乘加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學習乘減混合運算的。要注意放手讓學生試著列綜合算式並解決。這道綜合算式是減法在先,乘法在後,不能按照從左往右的運算順序書寫。再次總結了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應先算乘法。

3、練習部分:特別是想想做做第2題,改錯。可以從學生犯的典型錯誤來舉例講解。問題從學生中來,讓學生解決。這樣印象會更深刻。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注意麵向全體學生,把講變成學。教學中教師既能放心的退出去,又能適時地站出來,引導質疑,點撥難點,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正正經經地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教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縱觀整節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本節課,我們以「教學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出示目標運用目標導學,使教師教得清楚,學生學得輕松。清楚較好地完成了我們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縱觀整個課堂教學,其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運用目標導學,關注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本節課,我們以「學習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本節課的重難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將教學目標轉換成3個學習目標之後。教師制定了相應的學法指導,例如,在教學「初步了解平行線特徵」這一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猜想、測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按照「提出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索步驟去學習一些特徵,為學生學會學習奠定基礎。

二、本節課,注重設計數學活動,促使學生理性思考,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例如,在「認識平行線」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移一移,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為正確掌握平行線概念提供了形象條件。促使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三、本節課,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現與形成的全過程。

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於自己的認知體系。例如,在教學「畫平行線」這一過程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孩子們試畫平行線,使學生第一次體驗畫平行線的方法,然後對比各種畫法的優缺點,引導學生第二次體驗,尋找畫平行線的尺規方法,學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親身體驗中,掌握了方法,提高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當然,這節課同樣也存在著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學生尋找,小魚平移前後的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這一環節,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我認為,如果教師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描出互相平行的線段,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會使不同學生的思維差異得以顯現。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評意見,現在由請說課教師樊xx,做課教師李xx。我們誠懇的希望各位評委,同行們留下寶貴意見,促進我們團隊更好的發展。謝謝大家!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8

由於本課教學內容是線的認識,小學四年級學生對直線、射線、線段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不容易掌握它們的特點,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我是這樣預設以下情節的: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開始就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火車的軌道是怎樣的?斑馬線是怎樣的?等等這樣的問題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我們從日常生活體驗數學知識,如從三個圖形中歸納總結出直線、射線和線段,學生從直觀到抽象,從生活中的事例到學生的學習知識的轉變,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而且符合學生發展的認知體系。這樣的情景設計即完成了銜接了新課內容,培養了學生的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在小組合作前,我先是讓同學們看到直線、射線、線段以及結合圖上,說一說三種線的特點(獨立思考3分鍾),用自己的話說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讓學生敞開心扉,對三種線的理解到底是怎樣的,再通過小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進、達成共識。完全在學生開放的情景模式下展開。有的教學搞小組合作在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的教學我個人認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同學生發展為基礎的。假如說在小組合作前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時間,這往往是優等生的專利,而後進生只能是跟著走路沒思考。在小組合作4分後時我也和同學們互相交流說一說,逐步引導從端點、長度、與直線的關系中說一說。學生完全開放學習後要適當的引導是有必要,這樣有利於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輕負高質是現代教學的一個永恆話題,我們不能脫離這個目標。

3、實踐活動、體會規律。

讓學生動手操作,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從學生自己玩中體會通過一點能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從學生枯燥乏味的教學中解脫出來,符合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學的有滋有味,發揮了學生自己應有的個性特點。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9

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不論是新課的引入還是練習,都有應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並最終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經歷從生活問題到數學問題的抽象過程,感受教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探索的精神,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每個例題的情境都有是主題圖的一個局部,或是主題圖中某一情節的發展,教學時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完整的情境中學習不同的內容,有利於他們感受知識間的聯系,提高學習興趣。對於每一例題列出算式後,都要盡可能地展示出學生的所有演算法,通過相互比較,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並實際演算法的優化。

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教學。「遷移」是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遷移,使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是經常採用的有效方法。教學時可採用嘗試、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的內容,充分發揮知識的遷移效力,又可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注意加強估算,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在演算法的展示教學中,本單元教材都呈現了估算這一演算法,教師要充分認識估算的作用,它是體現數學課和標准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章里,通過估算可對精確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在練習中,也應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和意識。

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結合教學內容恰當、適時地運用合作學習方式。教材中結合有關教學內容,設計了合作、討論的學習情境,在進行這些內容的學習時,教師應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自主地探索、討論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和看法,絕不能包辦代替。

為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的計算方法,教學時設計的練習應注意形式多樣化,內容生活化,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感覺計算課同樣生動有趣,一定要避免枯燥的、單調的、機械的練習。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0

整理復習的過程,就是學生梳理相關知識、形成自己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主動探索、自主建構的過程。因此本節課重在學生的主動參與,有效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

1、創設情景,解決實際問題

創設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以積極、良好的狀態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識內容,為後面整理知識、建構網路做好了鋪墊。

2、回顧梳理,構建知識網路

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間,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方式對已激活的知識進行重組,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生在此過程中,提高了數學學習能力,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3、綜合練習,靈活應用知識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將知識廣泛應用於新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基礎練習、辨析練習和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感受應用數學的樂趣。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次數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基本上覆蓋了本學段所教授的課程,主要測試了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同時也測試了學生在理解、分析、解決問題方面的掌握程度。

二、試題分析

數學試卷分為填空,判斷,選擇,計算、解決問題共五道大題。概括有以下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細化考察體系

本套試題考查面廣,涉及知識點多,突出了教學重點,題量適中,難易程度適中。符合兒童心理,其中對知識的正確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點。

(2)題型設計新穎,試題結構均衡

試題做到了計算技能考查與思維水平考查相結合。其中填空、選擇、判斷題重在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注重了數學概念,思維方式,解題技巧的檢測。而四、五題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

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離開生活。

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的知識、基本的技能掌握較好。

(2)學生的計算準確率不夠高,反映出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這與平時的課堂訓練及差生轉變工作不夠也有直接聯系。

四、今後的教學方向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別學生在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中出現問題,並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夠細心,比較浮躁。這是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立足於教材,紮根於生活。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又要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3 、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4、加強後進生的情感教育,增強他們學數學的信心,激發他們學數學的興趣。並適當的進行分層教育、個別指導,使他們都能在自己適應的條件中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改進教育教學,要把握好知識體系,熟悉教材的知識點,認真鑽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玖』 四年級數學考試反思150字 (150字的)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

綜上,我決心:
平時鍛煉自己,強迫自己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把課堂學習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並學有餘力地積極發展興趣愛好;考試前做好充分准備,打一場酣暢淋漓、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役

再接再勵,繼續努力,有一句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他媽媽

『拾』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度量》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度量》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度量》教學反思1

「角的度量」是課程標准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這節課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針對學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教師常常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要求在熟記量角「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的三大步驟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在教學角的度量中,覺得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中下層的學生,掌握的較難,在課前,我也預設到了這節課學生的難度,但是課上了以後還是不盡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數分內圈和外圈,學生看量角器時,不論角的一邊對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線,他們習慣看的是外圈的度數;有的即使外圈內圈看對了,但是在讀刻度的時候,有時把四十幾讀成五十幾,從哪邊讀過來在他們的頭腦中比較模糊。我認為主要在於: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與學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頭做的,中心點與零刻度線找起來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給學生以很好的示範;其次是學生對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個方向讀數容易受錯覺指引,再加上有兩排數據,有時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線沒找准外,視覺上產生的錯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級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個靜態的、完整的角,還沒有認識到角是由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而成,量角為什麼要「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刻度」,對於角的旋轉過程、方向沒有建立表象,加以認識,自然讀度數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麼情況下看外刻度線或內刻度線,盡管總結出量角方法,學生仍是不知所措。實踐證明,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把握遠遠遜於對形象的記憶。盡管也有教師的示範,但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太抽象。

如何讓學生能夠正確地學會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變了策略,除了指名上來量角,集體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組互相學習量角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動手量,看看別人是怎麼量的,會的同學教教不會的同學。還有,讓學生全面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和如何指導學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參與到對量角器的產生過程(知識的源頭)中去,不能只讓學生對量角器的認識停留在中心點、內外圈、零刻度線、刻度等一些標志性的靜止狀態,而無法用思維的連續性去指導量角行為的連貫性,「量角器為何能量角」這一問題解決了也就突破了量角這個難點。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角的度量》教學反思2

一、從教學環節反思

讀講精練教學法是以言語訓練為主線組織數學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自學教材,變教師講解為學生匯報講解,然後在學生匯報講解的淺顯之處,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難點進行研討、爭辯,促使學生間合作交流,使學生對教材中的每個重點字、詞都理解到位,剖析明白,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從開始時語言表述不清到表述完整、明晰,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本節課我深感此環節處理的不太好,教學法體現極不明顯。

1、指導學生讀書環節:

由於學生剛從二年級升到三年級,看書習慣差,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低,加之選用的教學內容文字少,圖較多,這就需要教師應及時給低年級學生以具體的讀書提示,起到指導的作用,而不能范范的讓他們想「從書中看明白了什麼,學會了什麼」。上課時我看到好多學生看書時茫目,不知道讀什麼,怎麼讀,這也是造成後面學生匯報講解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覺得讀書提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提示必須淺顯易懂,讓學生一目瞭然,然後帶著問題去看書,效果應該會好一些。

2、學生匯報講解環節:

以言語訓練為主線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有利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此環節正是突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所在之處,但是低年級學生小,從書中讀不出自己理解出的知識,只能照書念出看到的一些詞句。這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啟發、誘導、點撥、疏通學生講解的積極性,並且及時幫他們掃清思維障礙,講解時的疑惑,這樣使講解的學生學的更明白,沒學到此部分知識的學生也能學會,學的不對或不到位的學生重新學習,達到全體都理解、學會的目的。本節課我感覺學生講解不到位,關鍵在於我引導、點撥不到位,使學生的學習只停留於書面上,沒有深度去理解,去挖掘,始終由我牽著學生在看,在說,很牽強。主要表現在:

(1)引導學生關注量角器為什麼是比較角大小的一種好方法時,本意想利用讀講精練教學法中的八個技巧之一「咬文嚼字」,使學生從中找到「方便」、「准確」二字加以理解,教學完用量角器量角後,再返回來理解「准確」、「方便」二詞用在此的含義,但是,課上處理的卻很匆忙,很淺顯。

(2)學生講解把握不夠充分,一名學生講解時,老師應關注到其他學生的反應,有不同意見或補充應及時給其機會,不應為了趕時間而視而不見,打消了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造成學生不再想發言的局面。這一點是我沒有深刻理解「講解」環節的含義,應該讓學生互相講,互相交流,有了爭論,教師再點撥、引導,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使課堂活而不亂,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3、學慣用量角器測量角時

角1與角2的測量方法相同,學生講出了其中一個角的測量方法,另外一個角的測量方法一帶而過,沒讓學生說一說或嘗試操作一下,感覺處理欠扎實。現在想想,如果將另外一個角的測量放在初試驗證環節,讓學生用量角器仿照書上的樣子,實際擺一擺,放一放,這樣降低了擺放量角器的難度,也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方法落實到操作體驗上,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

4、練習是本節課處理最失敗的環節。時間再短也應保證練習的扎實與有效。

練習是為了鞏固新知,訓練思維,培養能力,所以它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讀講精練教學法將練習定為分層精練,要求練習的數量不要多,但包含的思維程度要大,這樣提高了練習的效率,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1)本節課的第一個練習是為了檢驗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但是教學中我處理此題非常欠妥。對於第3個角「鈍角」的測量,學生匯報出現了不同答案,我沒有在課堂上處理、糾正,而是為了趕時間獎其放在課下進行。問題的出現就說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學會用量角器准確測量角的度數」掌握還不太明白,草草處理只會使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模稜兩可,本節課的教學也沒有真正落實教學目標的要求。從教以來從來沒有犯過的錯,在這么重要的`比賽中卻因自己只顧一味的考慮時間而鑄就了教學中不應該出現的嚴重錯誤。這是一個教訓,類似的事情決不會再次在我執教的課堂上發生,再精彩的練習可以不要,不處理,但是既然練習了,就一定要進行的扎實、到位,為學生的學習負責。

(2)拓展練習的處理也很欠妥當。學生猜想完後,都急於知識正確答案,因此,學生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後,我應該及時給學生出示答案,消除發言學生對自己答案的懷疑,然後重點讓學生說說自己猜想的理由和依據,這樣既能使學生充分理解用量角器測量角這一教學重點,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訓練言語、思維條理性的目的。

從整節課上我看到了自己對讀講精練教學法研究實在不成熟,但是,從這些遺憾中,讓我對讀講精練教學法的認識更深了一層,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有針對性的運用好讀講精練教學法,真正領悟到讀講精練教學法的精髓所在,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從教學能力上反思

1、不能合理把握、分配教學時間。

本節課看似簡單,其實操作性很強,能上好這樣一節課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課前雖然我對每個環節的時間安排都做了精心的計劃,但是,具體實施時卻不很理想。

2、教學環節銜接的過渡語激勵性不強。

過渡語的使用應該使學生願意聽,能聽進去,並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指引著學生很自然的進入下一步的學習中。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注意過渡語的精心推敲,語言要簡煉,切實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3、教學評價語落實不夠恰到好處。

教學中,我評價學生不夠及時,評價語不夠貼切,不夠恰到好處,因此,就顯得對學生的評價平淡,無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易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教師的評價語不能泛泛而言,這樣就顯得評價語蒼白無力,而應該要有針對性,起到激勵學生與調動學生發言積極性的作用。

4、課堂教學語言欠嚴謹。

數學教學要求語言簡煉、准確,每一句話說出來要強調它的作用,要使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沒有用的話盡量不說或少說。在教學中,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還時常有口誤現象,屬於本人教學欠嚴謹,需在以後的教學中,自己要時刻注意嚴格要求自己,把每一節課都當成比賽來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

5、教學不夠大方,拘謹。

在教學中,總感覺自己放不開,顧慮太多。有時拋不開教案,有爬教案的思想,再者欠缺創造性教學的魄力,尤其在比賽時,自己感覺很拘謹,很規矩,怕教學思想或教學方法、手段用不對,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內在的知識欠缺,也缺乏比賽經驗,鍛煉機會少。

6、自身的講課藝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聽完別的老師的課,我更加感覺到自己講課的藝術性不夠好。課上,我應該合理利用自己的體態語,例如手勢、眼神、表情等,這些都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再有就是如何在數學課上充分利用自己的語氣、聲音的輕重、高低、抑揚頓挫來吸引學生聽講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四十分鍾內始終能緊跟老師的思路專心學習。

;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四年級數學上冊反思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