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雙數幼兒園大班蒙氏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體驗理解單雙數的含義,能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單雙數的排列規律。
3、感知單雙數之間的互相轉變。
活動過程:
(一)常規活動1、走線。(要求幼兒抬頭挺胸目視前方)2、線上游戲:聽指令做動作。游戲規則:幼兒按一定順序反復報數1和2,並記住自己報的數,老師指定動作。
師說:
報1的小朋友蹲下,報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報1的小朋友向前邁一步,報2的小朋友向後退一步;報1的小朋友拍手一次,報2的小朋友跺腳一次。
師說:剛才小朋友們反應很快,我們再增加點難度,請小朋友們一個一個輪流做動作,你一定記住自己是報1的小朋友蹲下,報2的小朋友向上跳一下。不許搶也不許慢呀,一定集中注意了。小朋友真棒!
(二)集體操作1、森林裡召開音樂舞會來了好多小動物,他們在干什麼(跳舞);他們是幾個小動物(6個出示數字卡片);他們是幾個幾個在一起跳舞(2個);哦他們是成雙成對的在跳舞,他們跳的真高興,又來了一個小動物現在是幾個?(7個出示數字卡片)你看這個小動物卻傷心的哭了,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舞伴,很孤單所以他哭了)總結:我們像剛才成雙成對的6個叫做雙數,而這樣的剩下一個孤單的沒伴的7叫做單數。
2、我們認識的數字寶寶里有的是單數有的是雙數,下面請小朋友來用數字卡片和金色珠來擺一擺,來看看哪個數是雙數哪個是單數。(操作要求:①、先擺數字卡片,注意每個數字之間有一定的距離。②、數字卡片的下邊擺相應數量的珠子,珠子要兩個兩個擺在一起就像兩個小動物跳舞一樣。)師巡迴指導並再次重申操作要求。
3、小朋友擺完了請看黑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單數雙數都有誰齊讀兩遍。(單數13579雙數246810)問幼兒我有5隻筆;我有8個蘋果;我有6本書是什麼數。
提高難度直接問數字是什麼數。並及時鼓勵幼兒。
4、下面我們玩一個游戲:①看到單數請小朋友拍一次手,看到雙數請小朋友拍一次腿;②看到單數請小朋友起立,看到雙數小朋友請坐。
小朋友真棒。你仔細看看單數和雙數是怎麼站隊的(一個單數一個雙數又一個單數.......)總結:原來單數和雙數字寶寶是交替重復的規律排隊的。
5、我們再玩一個點豆子的游戲:小朋友們現在都是豆子,我來點。點豆子,點豆子,點到的豆子跟我走。點到的小朋友跟這老師上來。請小朋友看看是幾個人,是單數還是雙數。(單數)兩個兩個拉手看看是單數嗎?對了小朋友真棒。你能想一個辦法把單數變成雙數嗎?
啟發幼兒用添和去的方法單雙數互換。
(三)分組操作(請幼兒站在線上,集體講解操作要求,請幼兒選擇加老師指定)(1)組快樂的泡泡能幫小魚和螃蟹找到朋友,小魚沿這單數泡前進塗成黃色,螃蟹沿著雙數前進塗成紅色。
(2)組塗櫻桃。把單數櫻桃塗成黃色,雙數櫻桃塗成紅色。(師示範在黑板上寫上單數用黃色示意,雙數用紅色示意)(3)貼紅花。把小紅花兩個兩個貼到數字寶寶下邊,看看哪個是單數哪個是雙數。並說說為什麼。
評價:對三組幼兒的操作進行簡單的評析。
(四)結束活動乘火車游戲:發給幼兒每人一張車票(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上車拿單數車票的小朋友來舉一隻手的老師這上火車,拿雙數的.小朋友來舉兩只手的老師這上火車。
蒙氏操作活動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提導分享交流,為孩子提供大量的、新穎的操作材料和游戲,讓孩子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建構數學知識,"動"中發展數學思維。突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老師講解為主,幼兒的操作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學習數學的方法有機結合。(比如一開始的單雙數定義還是有老師來講解,但是操作會讓幼兒對單雙數的含義理解更加深刻)。
活動的設計既關注幼兒數學知識、技能的感知與理解,更要關注幼兒的情感與態度、體驗與發展(比如此次活動集體操作中幼兒擺數字卡片和金色珠時我在不斷的提醒幼兒數字卡片之間要保持距離在操作過程中,他會明白原來老師讓保持距離是為了讓自己的操作更清晰,同時也讓幼兒明白聽清操作規則很重要);既要關注幼兒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幼兒學習的過程比要求幼兒得出一個結果更為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有幼兒快樂的體驗,有幼兒深刻的思維歷程。幼兒的數學學習過程,尊重和接納每個幼兒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尊重他們的探索與發現,(如在給了幼兒單雙數的定義後讓幼兒自己去探索發現其他的數是單還是雙數。)尊重他們的解釋與表達。可以通過與幼兒討論或共同探索,使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在幼兒玩點豆子的游戲時,在游戲中幼兒興趣濃厚。在老師提出了問題後,老師和幼兒共同解決問題突出了幼兒的主導性,使單雙數互變變的很簡單。)
自我評價:
在我剛開始決定上單雙數時大班的教參上是復習單雙數,可是咱們的孩子沒有基礎,所以根據孩子的經驗基礎上我及時調整了活動目標。此次活動目標結合蒙氏和畫冊制定的,其中1、2為重點目標,同時自己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貳』 haba數學和蒙氏數學有什麼區別和特點,誰能告訴我謝謝
1、蒙氏數學是一套通過「游戲」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材。
蒙氏數學把抽象的數學概念、高深的數學思想融入簡單有趣的教具中,孩子通過興致勃勃地操作蒙氏數學紙面教具、完成配套的練習(塗畫、剪切、粘貼)等,就潛移默化地理解了數學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動的直觀思維。
2、HABA源自德國,教具德國進口。其學習目標是:數學性思考能力的開發,理性思考能力的開發,創意性思考能力的開發,策略性思考能力的開發,數學性語言表達能力的開發,社會規則建立。
(2)蒙氏數學區分多少擴展閱讀:
1、孩子在創造性、邏輯性、秩序性、獨立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2、孩子6歲前會進行千位以內加、減、乘、除的運算,達到小學二年級的水平。
3、智力能力好的可達到千位以內加、減、乘、除的心算。
4、孩子上小學的數學成績普遍要高於同齡人,並一直保持對數學的興趣。
5、更多的間接影響是對孩子未來一生的影響,無論孩子從事何種職業,從小對孩子內在秩序的培養,將使孩子未來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如果這一切是在孩子心智定型前進行塑造和培養,效果會遠遠好於孩子心智成熟以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精確的秩序心會使孩子一生受益無窮。
『叄』 蒙氏數學能用圖形拼成什麼圖案
《蒙氏數學》圖形拼搭與分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梯形、橢圓形、三角形、半圓形的基本特徵,能區分這幾種幾何圖形。
2.能用圖形拼搭出不同的圖案造型,發展創造力和想像力。
3.體驗操作的快樂,喜歡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准備
1.教具:「幾何圖形組」,用幾何圖形拼成的美術作品。
2.學具:「幾何圖形組」,托盤,《操作冊》第43-44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搶占圖形(地上放有各種圖形)。教師播放音樂,音樂停止後,要求幼兒找到一個圖形站好,並說出該圖形的名稱及特徵。
二、拼搭圖形(目的: 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1、游戲:圖形碰碰樂(1)玩法:根據兒歌指令,用相應數量的三角形拼搭組合出新圖形。兒歌:碰碰樂、碰碰樂,X個三角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樂。
『肆』 哈巴 數學跟蒙氏數學有什麼區別,針對的年齡點是怎樣的
哈巴數學跟蒙氏數學的區別:
1、數字的感知不同
哈巴數學雖然教具種類也很多,圓的方的片狀的教具很多但是沒有蒙氏那麼直觀,蒙氏數學基礎是數棒,讓孩子建立數的概念,建立1——10的認識,理解十以內的數字、數名及數量的一一對應。
4、學習方式不同
哈巴數學是在游戲中學習,蒙氏數學主要是通過直觀的數字教具認識數字。
5、發源地不同
哈巴數學源自德國,教具為德國進口,讓孩子在游戲過程中實際應用數學的知識。使得孩子們從單純的數數,解題中解脫出來,感覺並活用數字,在實際演算中發揮快速計算能力。蒙氏數學是義大利的蒙台梭利特製的很多教具,供兒童進行感官練習,把抽象的數學概念、高深的數學思想通入到簡單有趣的教具中,孩子在玩中潛移默化理解了數學概念,形成形象生動的直觀思維,並進一步形成抽象的數理邏輯思維!
兩種數學都是在真正尊重孩子的內在成長規律,讓孩子適時、個性化的成長,短期內的效果(比如孩子思維方式的獲得)不易被察覺,但會在某一時間爆發性的體現出心智的成長。
『伍』 蒙氏數學與全腦課數學環節的區別
區別是
蒙氏數學把抽象的數學概念、高深的數學思想融入簡單有趣的教具中。全腦數學主要是啟發孩子自我思考,觸發右腦,讓孩子更聰明為教學目標。
『陸』 蒙氏數學圖形分類活動方案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蒙氏數學圖形分類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加深對圓形、正方形的認識,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2.在分類操作中進行簡單的計數和分類。
3.讓幼兒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圓圓的太陽花」;「方方的塔」。畫有正方形、圓形的白紙各幾張。
2.學具准備:「圓圓的太陽花」;「方方的塔」。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進行線上游戲:走、跑、跳交替進行。
教師出示教具中的正方形,幼兒說:「正方形正方形走走走」;教師出示教具中的圓形,幼兒說:「圓形圓形跳跳跳」,幼兒邊說便在線上做相應動作。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教師獎2種圖形卡片散放在黑板上。
教師說:「這里有許多圖形娃娃,它們叫什麼名字呢?」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和正方形的名稱。在圖形歸類中進行簡單的種類統計。教師與幼兒一起講圖形歸類,教師演示講相同的圖形疊放或擺放一排。讓幼兒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3.分組活動:
第一組:游戲:「對對碰」。幼兒拿出學具「圓圓的太陽花」和「方方的塔」念節奏語「對對碰」:正方形正方形對對碰,一樣大小對對碰。當念到最後一個「碰」字時,幼兒同時出一個正方形,一樣大小的留下,不一樣大小的拿掉,排成一排。同理,將圓形一樣大小的留下,不一樣大小的拿掉,排成一排。
第二組:幼兒塗色練習。講白紙上的圓形和正方形塗色,每種圖形塗成一種顏色。
第三組:圖形接龍。一幼兒拿出正方形,另一幼兒拿出相應大小的圓形,一個一個接下去,區分圖形的大小。
『柒』 小班蒙氏數學區分正方行和長方行
『捌』 中班蒙氏數學《比多少》教案及反思
本次活動涉及到的內容是孩子們經常接觸的、用到的比較兩組物體(5以內)的多少。三歲左右的孩子們吃飯時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動開始時我請孩子們自己對碗和勺子進行比較,孩子們會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將勺子放在碗里或將勺子和碗一一對應,這樣孩子們在自己探索的基礎上會較容易掌握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在孩子們掌握了這兩種方法之後,緊跟操作練習,給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孩子們操作完學具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小游戲進行鞏固。這樣,孩子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基礎上,較好地學會本次活動內容。本次活動較好地體現了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的教學方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准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麼發現的呢?
『玖』 小班蒙氏數學《比多少》課後反思
小班蒙氏數學活動《歸類》課後反思
邵靖
《歸類》這一活動屬於數學中的分類活動,主要是為幼兒以後理解數概念作心理准備。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出發,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水果、蔬菜、生活用具三個種類並進行歸類,逐步積累類的經驗,從而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並在活動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這一活動的設計理念,我將活動的目標定為:1、學習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徵的物品並放在一起。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和探索物體的共同特徵。3、培養幼兒初步合作意識。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通過游戲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徵的物品,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述出來,難點則在於將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徵的物品並放在一起。活動一開始我組織幼兒分別帶不同顏色的牌通過「小司機」這個游戲找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桌,以此讓他們區分紅黃藍綠顏色。第二環節是集體活動。我通過「超市游戲」激發他們的興趣,這一環節中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很高,紛紛到前面來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擺放在貨架上,且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表述出自己選的物品名稱和它的類別,只有少數孩子的膽子還沒有放開。第三環節是操作活動請幼兒也來開「超市」,將學具物品按不同的類別分別擺放在相應的貨架上,通過操作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採用這樣的方法,人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個個都能動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極高,一點也不感覺到枯燥。這個環節中有的寶寶擺錯了,但在同伴的幫助下,擺錯的物品很快就被糾正了過來,孩子們既有了初步的關於類的經驗,又增強了同伴間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操作環節即將結束時,我又讓寶寶從自家的「超市」中選一種水果送給聽課的老師們,這一環節的設計又一次使寶寶對類別有了鞏固,從而也使寶寶與在場的客人老師有了互動與交流。我投放的材料有層次,能力強的寶寶每類擺放5種物品,能力中等和叫差的寶寶投放了4種、3種物品。並在小組指導時隨時給能力不同的寶寶添加物品。但材料投放比較單一,應該多元些、結合到寶寶的生活,從而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活動的最後又以「小司機」的游戲讓孩子再次進行分類練習,站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停車場中,在此環節中也體現了同伴間的合作。並且我設疑以達到延伸到下一次數學活動中。但我覺得這個游戲的設置只有游戲性缺少目的性沒有起到層層遞進的目的,應該比之前的環節更有難度。
可以說整個活動的目標基本都能達成,教師的引導也比較到位,小結清晰明了,過度與轉換很自然,以游戲貫穿始終,首尾呼應。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小班幼兒有了實踐性的了解,也是自己對《蒙氏數學》活動的一次學習和實踐,希望以後和大家共同探討與研究中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