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生該如何做好數學作業 作業多沒時間學習怎麼辦
高中數學作業的特點 由於高中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高中數學作業也有其特殊性,所以高中數學作業不僅具有一般作業的特點,也有自身的特點. 1.抽象性: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是高中數學作業的一大特點.高中數學知識較其他學科的知識更抽象
B. 高中數學老師發一堆作業應該如何對待
不知道具體發了多少。但我以一個曾經江蘇考生的身份告訴你,在當前應試制度下,題海戰術確實是提升成績性價比最高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時間換成績。除非你能確實證明你自身的學習方法比老師教得更好更穩定,否則你沒有反駁的餘地。
作業需要的也不僅僅是時間,更需要你不斷總結方法提高效率,在我的記憶里數學每天的作業量最少是一份試卷,最多的時候有三份,但絕大多數時候都能在晚自修結束前也就是9點前完成,效率高的甚至花不了半個小時就能做一份,無他,唯手熟爾。
作為學生,要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作業,也要對自己的所想所求有明確認識,如果你對未來一片茫然,那作業就是負擔,是拖累,是浪費時間;如果你清醒地知道自己未來的道路,那作業就是進步的階梯,是未來的基石。
最後送你一句我高中時候很喜歡的話:現實不相信眼淚,但汗水從不錯付。
C. 高中數學學習怎麼學 面對高中很多 作業怎麼處理好讀書與作業
一定要知識點融會貫通,然後進行練習,自檢;而且你所說的讀書與作業的問題,你仔細想想,其實讀書是你的一個調整的過程,ps:還是語文的學習積累。所以在保證作業完成的條件下讀書,在讀書的調節下完成作業,希望可以幫到你
D. 學生數學作業如何評價
一直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評價時,都是在極其狹窄的范圍內進行的,主要是針對知識的對與錯的「一維」評價。教師往往是評價的主宰,把問題回答的正確與否和學生的全面價值等同起來。這一評價模式,早已無法適應素質教育和當前的課程改革。我在評價學生數學作業中作了一點嘗試。首先,我認為應該把評價學生的作業視為一種人文活動,是一種師生共同進行學識交流、情感溝通、志趣相融、教學相長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是那麼默契,是真誠的朋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才華、學識、修養,體驗到民主的氛圍、平等的交往和進步的快樂,極大地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
一、評價要以激勵為主,蘊涵豐富的期待。 教師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價,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並與他人進行比較,而是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要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原有水平的提高,發掘其潛能,發揮其特長,在表揚、賞識中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教師對待不盡人意的作業,是要巧妙地運用評價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和信任,以便鼓勵學生採取積極的行動,主動及時地改正錯誤。教師的期待是學生樂於求知的源動力,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二、評價要體現發展性,注重縱向評價。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每個學生都會有「昨天暫時落後,今天努力趕上」的情況,所以,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縱向評價,讓學生的「今我」勝「昨我」,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到進步中的喜悅。 一個學生平時的數學作業書寫很不工整,而且總是臟兮兮的。可是有一次寫得不錯,雖和其他學生仍有差距,但較以前相比已有很大進步,雖然作業計算中偶有小錯,但我還是給他一個大大的「優」,並鼓勵他:「很高興看到你的進步,你的作業整潔了許多,相信明天你還會給老師一個驚喜。」從此以後,這個學生的作業真的越來越好了,也更喜歡學數學了。由此可見,教師的作業評價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要著眼於學生的未來,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而是更注重他們的發展。教師要抓住作業中的 「閃光點」進行肯定性評價,至於知識的正確與否已不是最重要問題的了。
三、根據個體差異,體現評價的層次性。 每一個學生群體,都會因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造成個體差異。根據差異,教師的評價就應該體現層次性。分層評價以「成功體驗」為依據,以各層次學生「跳一條,夠得著」為標准,對其進行進行鼓勵評價,決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體學生。
四、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體現評價的全面性。 評價時不但要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要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情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依據教育教學的目標,對學生作業進行全面的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五、多種方式結合,注重評價的開放性。 傳統的作業評價是老師說了算,老師作主宰,這不利於學生自主發揮。開放性作業評價是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為輔,家長客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通過主體評價與客體評價有機結合,實現評價多元化、民主化,從而讓學生在一個充滿自信,充分自主的生長環境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新的數學教育理念,不再把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放在首位,而更注重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時要把范圍拓寬,針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諸方面進行「多維」評價,並改變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結合學生自評、生生互評來全方面、多元化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主動參與的意識,才能有利於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E. 簡析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作業練習的效率
《高中數學課程標准》要求:數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極力倡導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新教材為師生的發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結果,而是作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
目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沒有真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因此,研究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現代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課堂活動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積極營造一種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要有意識地進行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於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通過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聰明才智和創造想像的能力。
高中生無論從生理、心理來說,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製力較強,學習相對主動。如何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鍾的學習效率,要教好高中數學,首先要求自己對高中數學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再次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系。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不但要加強雙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以下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或是學習活動要達到的標准。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身心變化為目標,這些變化是以直接可觀察的行為指標為依據的。因此,教學目標就是學生的學習目標。我們可以理解為:它表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說明教師將要做什麼;其表述應力求明確具體,可以觀察和測量,避免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實際的語言。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方向。數學教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由備課開始,自始自終都必須明確所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或者說學生通過學習應達到的程度。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基本功能就是定向,指明教學活動的方向。
高中生處於思維活動的成熟時期,並開始向辯證思維過渡,對高中生來說, 設計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學生思維的水平,又要有適當的難度,嚴格控制數學講授的深度和進度,使大部分學生能夠消化接受,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著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橢圓》第一課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准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教師可從太陽、地球、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談到圓的直觀圖、圓蘿卜的切片、陽光下圓盤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讓學生對橢圓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為了強調橢圓的定義,教師事先准備好一根細線及兩根釘子,在給出橢圓在數學上的嚴格定義之前,教師先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小於細線的長度),再讓兩名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畫好後,教師再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大於細線的長度),然後再請剛才兩名學生按同樣的要求作圖。學生通過觀察兩次作圖的過程,總結出經驗和教訓,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得出橢圓的嚴格的定義。這樣,學生對這一定義就會有深刻的了解了。
3、要善於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計算機提供了一種動態的畫圖的手段,像正弦曲線、餘弦曲線的圖形、定積分概念的形成過程都可以用計算機來演示。它還提供了許多有效的途徑去表達數學思想。使用計算機和科學計算器,學生能夠解決日常生活中有關的現實問題,同時激發他們對數學產生持久的興趣,並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對數學過程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了教學效益。高中數學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這些內容往往又很抽象,學生學起來很枯燥,難以接受。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能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於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定理。如通過投影,可以將物體點、線、面之間的關系表現得生動形象,從而有助於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的發展。在進行點、線、面投影規律的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分析幾何元素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維幾何元素與二維投影圖之間的對應關系,然後再觀察當幾何元素的空間位置改變時,投影圖上的對應投影又是如何變化的,從而可以更好地幫助其掌握點、線、面的投影規律,記憶相關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再如,在講到三垂線定理時,教師可以製作一組幻燈片,以立方體為模型,使之從不同方位轉動,得到不同位置的垂線,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感性認識,加深對定理中各種情況的理解,增強對該定理的運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於新授課,我們往往採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如在教授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每一堂課都有規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對於新授課,我們可以創設符合學生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的情境,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實踐和學習新知的活動來幫助學生構建新知識。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5、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後,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後,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台板演。有時,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並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
6、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鍾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准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策略的實踐,證明課堂教學具有藝術性、智慧性,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F.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數學作業的興趣
1、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2、感受數學美,比如黃金分割、曲線之美
3、讀一些數學史,在所有科學領域里,講故事都是激發興趣、增進學習的有效方法,而且歷史對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吸引力
4、創設學習任務,感受達到目標的樂趣
G. 高三學生需要怎麼對待數學學習呢
高三學生想要在高考中拿到理想的分數,靠個人的苦學死學是不夠的,還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需要找到數學學習的方向,掌握方法,一定會成功迎戰未來的高考。高三學生如果缺少迎難而上的思想准備,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基本數學技能掌握不了,學習跟不上教學的進度與要求,數學成績就會不理想。高三學生需要怎麼對待數學學習呢?
一、重視每一堂數學課
高三學生只有經過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識,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才能靈活自如。對數學課本的內容要認真鑽研,要善於提出疑問。對每一個數學的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學明白,學透徹。弄清楚知識的前因後果和內在聯系,掌握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要學會採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鍛煉自己一題多解的能力。高三學生要克服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需要真正地把知識理解透徹。
高三學生對待數學學習需要依靠鑽研能力,對待數學知識需要窮根究底,高三學生需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H. 面對數學 的態度應該是怎麼樣的
1. 上課認真,集中注意力—這是,你會發現數學很有趣;再慢慢試著去積極上好每一數學課! 2. 對待數學作業及練習認真 3.也是最主要的一點,你不想學數學的原因是什麼? 是某位老師帶的嗎?你可以試著盡量去包容這位老師,慢慢和這位老師交流,體諒他的苦,再多幫幫這位老師做事 ,慢慢地,老師的態度會慢慢對你好,你也會慢慢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去了.......................希望樓主採納1. 上課認真,集中注意力—這是,你會發現數學很有趣;再慢慢試著去積極上好每一數學課! 2. 對待數學作業及練習認真 3.也是最主要的一點,你不想學數學的原因是什麼? 是某位老師帶的嗎?你可以試著盡量去包容這位老師,慢慢和這位老師交流,體諒他的苦,再多幫幫這位老師做事 ,慢慢地,老師的態度會慢慢對你好,你也會慢慢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去了.......................希望樓主採納1. 上課認真,集中注意力—這是,你會發現數學很有趣;再慢慢試著去積極上好每一數學課! 2. 對待數學作業及練習認真 3.也是最主要的一點,你不想學數學的原因是什麼? 是某位老師帶的嗎?你可以試著盡量去包容這位老師,慢慢和這位老師交流,體諒他的苦,再多幫幫這位老師做事 ,慢慢地,老師的態度會慢慢對你好,你也會慢慢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去了.......................希望樓主採納
I. 芻議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高中數學作業是一種對所學知識「再咀嚼」的環節,學生通過對相同題型問題的解答可以再次鞏固那些新知識,加深對新知識的認識,讓自己在今後同題型訓練中,思維靈活,能夠游刃有餘,舉一反三. 對於高中數學教師來說,要以學生長遠的發展為作業布置目標,讓作業訓練摒除機械化的記憶模式,成為學生數學思維、智能結構有效發展的殺手鐧.
高中數學這一學科自有它的獨到之處,大量的數字、公式、定理互相發生關系組成邏輯性嚴密的關聯系統,它就像一個類似迷宮的空間,學生需要不斷地進行思維分析才能走出並解開這一系統空間. 當然,課上的時間是不能滿足我們破解這一系統需要的時間的,所以,教師將破解空間延伸至課後,課後作業成為鞏固學習的主要活動之一. 但在以往,課後作業的單一性和枯燥性讓學生開始排斥教師對數學作業的布置,甚至為了逃避作業,不惜抄襲、應付. 這對今後數學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所以,教師不僅要精緻高中數學課堂,還要使作業布置精緻化,適合學生的口味,激發其興趣,讓其感受到作業中蘊涵的數學樂趣和魅力.
[?] 作業布置一――錯題秀
犯錯並不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知錯不改,屢做屢錯,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才令人不齒. 對於高中數學來說,有些題目總令學生頭疼,做錯一遍,還是難以記住,第二遍還是錯. 這讓學生的自信心大打折扣,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也很難振作精神. 他們在虛榮心的牽制下,開始逃避這些錯題,見到同種題型也是視而不見. 換句話說,他們對解題上的「犯錯」還沒形成正確的認識,許多錯題被遮掩起來,沒體現出警醒的作用,錯繁衍出更多的錯,學生在堆積如山的錯題中無法喘息,繼而「破罐破摔」,信心消弭,放棄對數學的學習. 對此,教師要將這一點重視起來,覺察到學生潛在的這種對待錯題的錯誤心理,讓他們正視自己在課堂練習中犯下的解題錯誤,並總結經驗,杜絕同樣錯誤的發生. 在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總結自己在課堂訓練中的錯題,並將這些錯題集成集子,做好批註:哪一步分析錯誤,哪一步計算出現問題,哪一步用錯定理、公式,哪一步邏輯錯誤等等. 然後,在第二節上課前進行學生之間的錯題秀,互相討論、分享,共同進步.
例如,在等比數列知識點教學之後,教師會進行課上解題訓練. 學生可能對剛學習的新知識點掌握不牢,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如,已知1,a,b,c,9成等比數列,那麼這里的b是多少?
在這里,由於1、a,b,c,9成等比數列,所以學生會得出結論,1,b,9也成等比數列,這恰恰是這道題的誤導之處. 學生忽視了1與b之間所涉及的公比q的平方關系,忽視了正負根的取捨問題,而是根據等比中項得出關系式:b2=1×9,b=±3,這就導致b的解出現增根.
又如,等差數列這一知識點. 涉及等差數列這一知識的問題也數不勝數,學生常常有意避免錯誤,但還是因為某一步的疏忽而出現紕漏. 如,等差數列{an}的公差為d,前n項的和為Sn. 但當首項a1與d變化時,第二項、第八項、第十一項的和是一個定值. 通過對題意錯誤的理解,學生將定值項與定值和等同. 這就很容易導致錯誤. 由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將這些錯題歸納在一起,並總結錯點,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當然,學生在習題訓練中可能會因掌握知識不同而出現不同的錯誤,教師要布置作業,讓學生整理錯題,並以錯題秀的方式反饋到課堂上,讓學生彼此借鑒,彼此警示.
[?] 作業布置二――自選練習題
現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這不僅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要體現在課下作業布置上. 作業布置的最大作用是對課上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印象. 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會通過不斷的習題演練來證明自己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效果. 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會在做題中,拾遺補漏,久遠銘記. 但是,在作業布置這一點上,教師往往過猶不及,課後作業的布置堆積如山,壓得學生無法喘息,學生面對黑壓壓的數學練習題無精打采,彷彿被課後作業奴役了一樣,被動,毫無自主性. 這就使得數學課後作業失去它自身的鞏固性作用,作業往往適得其反,久而久之,讓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所以,基於此,教師要改變作業布置的方法,讓學生主體性也體現在作業布置上. 在這里,教師可以提一個課後作業的最小要求,讓學生依據本節課所學的數學理論知識,進行作業自選. 這樣一來,學生體驗到自己為自己布置作業的感覺,新鮮感、榮譽感牽制其興趣盎然投入作業的布置和完成中. 而且學生會以攀比的心思來做題,怕其他學生做的比自己多,比自己好,於是越來越對自己負責,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作業效果,學生的選擇受到尊重,而且也感受到自主作業的快樂.
例如不等式這一知識點,它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之一.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先提一個作業難題和易題的最低限量,然後讓學生圍繞不等式的性質、不等式的解題方法等知識點進行作業自選. 如,有學生圍繞不等式的解法自選了這樣一道題:
解不等式-x2+2x-3>0
(由於不等式中含有負數形式,所以為了方便解題,需要變形)
經過變形,不等式為x2-2x+3<0
因x2-2x+3=0對應Δ=4-12<0
故x2-2x+3=0無實數解,即其解集為 ,
那麼原不等式解集為 ,
還有學生圍繞給出的不等式求其中實數的取值范圍:
倘若不等式<0對一切x恆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解:由題x2-8x+20=(x-4)2+4>0,
則原不等式等價於mx2-mx-1<0成立;
那麼當m=0時,-1<0不等式成立;
當m≠0時,要使不等式成立,應有m<0;Δ=m2+4m<0,解得-4<m<0, 根據m的取值范圍可知-4<m≤0. 在自選作業中,學生常常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來做. 教師在此要加以引導,讓學生全面選擇,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選擇,實現自主作業的豐富性和價值性. 當然,自主選擇作業的完成還要進行課堂反饋,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整理,說出作業當中遇到的疑點,從而實現對作業的答疑解難,真正將作業的作用利用起來.
[?] 作業布置三――自編測試題
每個學生都具有教師情結,在課後玩耍中,他們常常喜歡扮演教師的角色,裝模作樣地發號施令,向所謂的學生提問等等. 學生在所扮演教師的角色中體驗到自主的樂趣. 這種心理結構的產生基於他們以往在課堂上情緒的壓抑. 換句話說,那種手把手,教師為主的教學已經不適合現代學生的心理需要,教師應該適當地將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擁有一片自由的學習天地. 當然,學生自主權不僅僅要體現在課堂上,還要體現在課後作業的布置中. 教師可以讓學生過過教師的癮,根據所學章節知識點進行測試題自編. 在自編章節測試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無意識地對章節知識點進行疏通整理,建立知識體系,題型和內容都被標上了知識類別的標簽. 當然,在編制人員上,沒有特定的限制,教師可以讓幾個同學一起去編測試題,也可以讓一位同學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編. 測試題編完之後,教師先要進行抽樣評講,將認為合理的試卷印出多份,分發給學生,進行測驗;然後再進行試卷互評. 通過試卷的自編,學生身心得到了愉悅,其自信心及競爭意識也得到增強,這有利於他們今後的數學學習. 另外,在進行作業設計及答卷評價的過程中,他們的自我價值又體現出來了.
例如不等式這一章,它分為很多章節:不等式關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線性規則問題、基本不等式等等. 在這一章結束之後,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圍繞本章內容進行測試題自編. 學生根據每章節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測試問題編制,在編制的過程中,學生實現了對整章知識的梳理和整合,並無意在心裡建構有關的知識體系. 該知識體系的牢固建構,使學生印象深刻地記下這一章的知識點,而且這些知識點在學生頭腦中不是荒散的,而是成為整體,讓學生舉一,而三隅反.
從傳統的高中數學作業布置來看,教師常常將高考作為限制條件,作業內容教條、死板,教師也往往以教材為出題模板,進行機械化的習題訓練,來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來鞏固對課堂新知識的學習. 另外,還有些教師想用課後作業的堆積來培養學生的解答能力,這些作業的產生源於對知識的功利性思考,雖然它在學生對知識的識記方面功不可沒,但是以另一種形式消磨著學生的興趣. 換句話說,這種作業形式是應試教育的產物,這違背了現代教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觀念. 不適應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的培養,學生可能會通過對同一題型反復的解答訓練掌握有關知識點和分析問題套路,但是,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卻無法提高,智能結構也無法得到有效發展. 這種缺失和弊端會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體現出來. 所以,教師應追隨現代教育的步伐,改變這種作業布置方式,優化作業結構,讓學生成為作業的主人,主動汲取作業自身的作用價值.
J.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的有效性
如何改革傳統的數學作業。關鍵在於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種單一、枯燥的題海型的作業模式,重新構建一種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學生樂意接受的作業模式。這種作業模式符合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有利於中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具體地說,應把握以下幾點:
1、作業內容精練化
教學實踐表明:課業負擔過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題海」泛濫成災,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課堂效益低,作業質量差數量多,缺乏典型性。應注意數學作業的「質」,作業應結合課堂所講內容精心篩選,盡量兼顧作業的典型性、系統性和全面性。在作業的選編上既考慮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又注意體現啟發性、鞏固性的原則。伴隨著新課程的深人,數學作業的設計也要創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繼承和發揚傳統數學作業的優點,拋棄其難、繁、偏、舊的弊端,以學生發展為目的,本著這種指導思想,我們集備組老師共同探討、精心選題,設計最適合學生的校本作業,取到良好的效果。
2、作業形式多樣化
傳統數學中布置的作業均為筆答題型作業,單調的作業讓學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也不利於鍛煉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業形式上要注意變化,實現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讓學生從多種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感覺到快樂,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進而培養數學興趣。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認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與其窮於應付煩瑣的數學內容和過量的題目,還不如適當選擇某些有意義但又不太復雜的題目去幫助學生發掘題目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才智與推理能力。」有效作業就是要充分體現作業的趣味性、自主性、實踐性、合作性和開放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來決定要不要布置作業,該布置多少,布置什麼樣的作業,決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老一套。既要有口頭的,又要有書面的;既要有隻需學生觀察、思考、討論的,又要有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識的識記、運用,又要有能力的訓練、培養,要多種形式合理組合,適當搭配。
在科學布置作業的同時,又要注意在作業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這方面,我認為盡量使作業題能夠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們在完成作業的同時能夠對生活中的一些知識得到啟發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在布置作業中要善於借題發揮,讓學生們探索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的價值,以培養學生學會從多層次、廣視角、全方位地認識、研究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作業布置層次化
當今教育具有主體性、個體性、基礎性、發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體性和發展性要求作業必須有層次性,才能適合全體學生,才能滿足知識基礎不同、智力因素各異的每位學生的需要。
要根據全體學生的實際,分清層次,因人設題。既要有全體學生都必須做到的基本題、綜合題,以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基礎題中重視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及基本能力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的訓練。作業中還要有「選做」的開放題,以便供有能力的學生在提高訓練。也就是要保證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吃飽」,又可以保證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吃得了」。這樣,既鞏固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學生的作業負擔。
對同一問題盡可能多角度設問。設問的梯度由易到難,使學生踏著階梯一步一步探索,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嘗試。設問的多梯度性可以幫助學生發掘問題的各個方面,達到深層認識問題的本質,從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設計階梯型題組。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精選不同層次的題目,由易到難,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編成題組,有針對性地設置知識、方法、能力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的思維坡度循序漸進,恰到好處。讓學生每解一題,都能親自體會到其中蘊含的規律,領略到解題的意境和命題的構思。經過這幾種方法對作業分層化處理,對於提高學生做好作業的積極性是切實有效的。
批改作業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教師可以從中得到教與學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掌握的程度,同時也有利於調整教學內容的進度,學生可以從作業檢測中了解自己對所學內容掌握的程度,從而來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改進學習方法。
作業批改方法的改革很多:①堂上批改;②當面批改;③學生當面批改等,但我認為只要及時反饋,就能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所謂「趁熱打鐵」也可以說明這種問題吧,不能把作業的反饋拖得較遲,如果太遲,可能有的學生就已忘了自己的課堂作業,甚至忘了做了哪些題,忘記了自己是怎樣做的,當他們再次拿到教師批改下來的作業時,又要回憶起做作業時的情形
在學生的作業後面寫下一句評語,語言應極帶感情色彩,以情服人,既包含老師對學生的真情實感,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也許簡單的評語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強烈震撼,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對作業的錯誤不要以一個「╳」了之,可適當點撥:「看看課本第╳頁再做這道題好嗎?」、「再認真讀一遍題目」、對於巧解的作業不妨批註「解法真妙!」、「有創新」等等。教師在作業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批改出學生作業中的對錯以及給出作業等級,還要注重與學生的無聲的交流,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作業的精髓是「精練」與「反思」,而且反思愈深刻,練習就可以愈精巧。因此,能否使全體學生對每次的數學作業都進行深刻的反思,逐漸養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維習慣,是數學作業是否有效的關鍵。
這方麵包括學生和教師兩個部分。作業本及時反饋給學生後,教師要求學生在訂正之前,寫出自己錯誤的原因再訂正。首先,我們知道在批改地時候,學生已看到自己哪兒錯了,但此時很多同學只是大概的了解自己的錯誤所在,並不能真正理解,當然也有少部分學生當時就知道了。訂正之前,要寫出原因,那麼學生就不得不深入分析自己的錯誤所在,就要去看同座為他們已劃出的錯誤之處,思考原因,並寫出原因,從而能夠總結原因,避免不知錯誤所在,盲目訂正。其次,在每道題旁邊已寫上正確的答案,這有什麼作用呢?給學生一個指導的方向,讓他知道自己訂正後到底對不對,和正確結果一比較便知,有助於一次訂正成功。在錯誤之處的兩點處理讓學生能夠有目標可循,不然有的學生訂正可能一錯再錯,甚至有的學生不知道錯在哪裡,不會訂正等,就會去抄襲別人作業或者瞎寫。注意著重讓學生寫出原因的本質所在,諸如「我算錯了」,「我寫錯了」是不行的,應具體的寫出我哪兒錯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但一定要寫出本質所在。等學生訂正好之後上交給教師,這時教師認真批改學生的訂正,對學生的錯誤所在仔細察看,學生寫的原因也要細看,看看學生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的錯誤,然後進行處理:對沒有找出原因、或訂正不對、不全退回重新訂正寫原因。因為學生有正確答案,所以要注意不能出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現象。這時,教師便要深刻思考自己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實踐證明,數學作業布置不在「多」,而在「精」。教師布置適當、適量有效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數學作業布置方式進行改革,使它具有藝術性、多樣性,使學生願意做作業,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提高作業的有效性,以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手段、創新的辦法,使適量的作業練習盡最大可能的發揮學生潛能,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具有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活動中去。